建筑业机电安装工程10项新技术.pdf
建筑业建筑业建筑业建筑业10101010项新技术项新技术((项新技术项新技术((2010201020102010版版))版版))建筑业建筑业建筑业建筑业10101010项新技术项新技术((项新技术项新技术((2010201020102010版版))版版))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20122012年年1 1月月20122012年年1 1月月 20102010版版十十项新技术项新技术版版十十项新技术项新技术 1.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技术 2.2.混凝土混凝土技术技术 3.3.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及预应力技术技术 4.4.模板及脚手架模板及脚手架技术技术 5.5.钢结构钢结构技术技术 6.6.机电安装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技术 7.7.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技术技术 8.8.防水防水技术技术 9.9.抗震、加固与改造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技术 10.10.信息化应用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 第2页第2页 6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 6.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6.2 6.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3 6.3 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6.4 6.4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6.5 6.5 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6.6 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 6.7 6.7 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6.8 6.8 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9 6.9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6.10 6.10 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6 116 11 大型储罐施工技术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第3页第3页 6.11 6.11 大型储罐施工技术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 16 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1 6.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4页第4页 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一、一、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一、一、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 国际惯例机电项目一般是由机电总承包商全部承包国际惯例机电项目一般是由机电总承包商全部承包机机 国际惯例机电项目一般是由机电总承包商全部承包国际惯例机电项目一般是由机电总承包商全部承包,,机机 电总承包商必须具备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能力电总承包商必须具备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能力 要求机电总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熟练应用要求机电总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熟练应用““管线综合管线综合 要求机电总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熟练应用要求机电总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熟练应用““管线综合管线综合 布置技术”进行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设备参数复核和选布置技术”进行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设备参数复核和选 型计算型计算型计算型计算。。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机电总承包商必备的技术管理“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机电总承包商必备的技术管理 手段之一。手段之一。 特别是3D技术的应用使得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得到了长足特别是3D技术的应用使得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的发展。 第5页第5页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是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施工的图“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是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施工的图 纸在计算机纸在计算机上上进行图纸进行图纸““预装配预装配””,,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有条件的可以采用纸在计算机进行图纸纸在计算机进行图纸预装配预装配,,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有条件的可以采用 3D三维图、直观地反映出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尤其是模3D三维图、直观地反映出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尤其是模 拟出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情拟出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情拟出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情拟出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情 况。况。 根据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结合设计图纸中管线的规格尺寸结合设计图纸中管线的规格尺寸走向以走向以 根据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结合设计图纸中管线的规格尺寸结合设计图纸中管线的规格尺寸、、走向以走向以 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施工图纸进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施工图纸进 行深化行深化从而达到施工图纸深度从而达到施工图纸深度行深化行深化,,从而达到施工图纸深度从而达到施工图纸深度。。 第6页第6页 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7页第7页 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8页第8页 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9页第9页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1、应用条件1、应用条件 首先应具备有效版本的电子版设计图纸首先应具备有效版本的电子版设计图纸;; 其次应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和办公条件,如计算机、 首先应具备有效版本的电子版设计图纸首先应具备有效版本的电子版设计图纸;; 其次应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和办公条件,如计算机、 存储介质、打印设备、网络、专业设计软件等; 同时建立管理制度明确图纸编制的依据和责权范围, 存储介质、打印设备、网络、专业设计软件等; 同时建立管理制度明确图纸编制的依据和责权范围, 建立清楚明了的操作目录和文件档案以便日后查找,对所有 的工 建立清楚明了的操作目录和文件档案以便日后查找,对所有 的工程程相相关关的文的文件件进进行留档行留档和和归类归类。。程关件行留档归类程关件行留档归类 第10页第10页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2、建立深化设计管理组织机构2、建立深化设计管理组织机构 在施工项目部组建设计部门,以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在施工项目部组建设计部门,以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 制图人员为基础制图人员为基础,,组成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组成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制图人员为基础制图人员为基础,,组成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组成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 技术水平高的设计管理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对整个施工和设技术水平高的设计管理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对整个施工和设 计过程实施管理计过程实施管理、、指挥指挥、、协调协调、、监督监督。。同时根据工程管理的同时根据工程管理的计过程实施管理计过程实施管理、、指挥指挥、、协调协调、、监督监督。。同时根据工程管理的同时根据工程管理的 需要,负责对整个工程的各专业、各分包进行施工管理、组需要,负责对整个工程的各专业、各分包进行施工管理、组 织织、、协调协调、、检查检查、、监督监督;;为机电总承包管理提供有效为机电总承包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的技术织织、、协调协调、、检查检查、、监督监督;;为机电总承包管理提供有效为机电总承包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的技术 支持。支持。 第11页第11页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3、制定整体计划和规划工作流程3、制定整体计划和规划工作流程 制订详细的计划才使整个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制订详细的计划才使整个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 性性,,确定人力和物力的配备确定人力和物力的配备。。性性,,确定人力和物力的配备确定人力和物力的配备。。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因为每个工程的性质因为每个工程的性质、、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因为每个工程的性质因为每个工程的性质、、 特点和涉及专业都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工程自身的特性来制特点和涉及专业都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工程自身的特性来制 定定工工作流程作流程。。由于管线综合平衡是中由于管线综合平衡是中心心内容内容,,所有的所有的工工作都作都定作流程定作流程由于管线综合平衡是中内容由于管线综合平衡是中内容所有的作都所有的作都 是围绕管线综合平衡来扩展,所以最终的控制和安排也主要 通过管线综合平衡图来实现。 是围绕管线综合平衡来扩展,所以最终的控制和安排也主要 通过管线综合平衡图来实现。 第12页第12页 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4 4管线综合布置的六大原则管线综合布置的六大原则4 4、、管线综合布置的六大原则管线综合布置的六大原则 如空调通风管道、排风排烟管道、冷冻水主管道、冷却水管道等由于是大截面、如空调通风管道、排风排烟管道、冷冻水主管道、冷却水管道等由于是大截面、 小管大管小管大管越大越优先越大越优先 说明说明原则原则 如生活污水排水管、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是靠重 力进行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这是排水顺利的充分必要条 如生活污水排水管、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是靠重 力进行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这是排水顺利的充分必要条 件件有压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介质靠前有压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介质靠前后端存在的压力差距来进行输送的后端存在的压力差距来进行输送的所所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2 2 大直径的管道,占据的空间较大,如发生局部返弯,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大, 应优先作布置 大直径的管道,占据的空间较大,如发生局部返弯,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大, 应优先作布置 小管小管让让大管大管,,越大越优先越大越优先1 1 由于动力性管道本身对于建筑功能的保证和影响范围都较大,为了保证整体的利 益,一般性管道应避让动力性管道。 由于动力性管道本身对于建筑功能的保证和影响范围都较大,为了保证整体的利 益,一般性管道应避让动力性管道。 一般性管道让动力性管道一般性管道让动力性管道3 3 件件。。有压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介质靠前有压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介质靠前、、后端存在的压力差距来进行输送的后端存在的压力差距来进行输送的。。所所 以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尽量避让无压管道。以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尽量避让无压管道。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2 2 在管道在管道蒸汽管道的有辐射蒸汽管道的有辐射电缆电缆电线的绝宜电线的绝宜 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讯号、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等易 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 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讯号、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等易 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 强、弱电分开设置强、弱电分开设置4 4 对于不属于以上几条的管线,如发生位置冲突应以那种管线改造所产生的成本低对于不属于以上几条的管线,如发生位置冲突应以那种管线改造所产生的成本低 作为避让的依据作为避让的依据 同等情况下造价低让造价同等情况下造价低让造价 高的高的 6 6 在在热水热水管道管道、、蒸汽管道的蒸汽管道的附近因为附近因为有辐射有辐射热量,热量,电缆电缆、、电线的绝电线的绝缘层不缘层不宜宜受热。 因此热水及蒸汽管道的四周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受热。 因此热水及蒸汽管道的四周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电气避让热水及蒸汽管道电气避让热水及蒸汽管道5 5 第13页第13页 作为避让的依据作为避让的依据。。 高的高的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1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5、5、综综合合支吊架支吊架的应的应用用 综合支吊架的应用只有机电总包应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综合支吊架的应用只有机电总包应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才能才能实施实施只有机电总包可以统筹安排各个专业的施工只有机电总包可以统筹安排各个专业的施工而而 综支吊架用综支吊架用 才能才能实施实施,,只有机电总包可以统筹安排各个专业的施工只有机电总包可以统筹安排各个专业的施工,,而而 综合支吊架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同专业的管线使用一个综合综合支吊架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同专业的管线使用一个综合 支架支架从而减少支架的使用从而减少支架的使用支架支架,,从而减少支架的使用从而减少支架的使用。 综合支吊架的应用要有技术根据,对于不同介质的管线, 。 综合支吊架的应用要有技术根据,对于不同介质的管线, 图集和规范上的支架选用规格无法直接选用图集和规范上的支架选用规格无法直接选用支架受力分析支架受力分析图集和规范上的支架选用规格无法直接选用图集和规范上的支架选用规格无法直接选用,,支架受力分析支架受力分析 及选型必须要进行验算复核。同时通过计算校核整体支吊架及选型必须要进行验算复核。同时通过计算校核整体支吊架 受力强度受力强度以保证质量和安全以保证质量和安全受力强度受力强度,,以保证质量和安全以保证质量和安全。 对于规范中明确不允许借用支架的管线,必须使用独立 。 对于规范中明确不允许借用支架的管线,必须使用独立 的支吊架的支吊架以直接参选用图集和规范中的支架选用规格以直接参选用图集和规范中的支架选用规格 第14页第14页 的支吊架的支吊架。可。可以直接参以直接参照照选用图集和规范中的支架选用规格选用图集和规范中的支架选用规格。。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 26 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2 6.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第16页第16页 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发展状况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一、一、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发展状况一、一、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发展状况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是近年来通风空调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是近年来通风空调 工程风管制作、安装的新技术,由于其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 度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形式的多样性, 工程风管制作、安装的新技术,由于其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 度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形式的多样性, 与传统角钢法兰连接技术相比,具有占用场地小、设备使用 量 与传统角钢法兰连接技术相比,具有占用场地小、设备使用 量少少、、批批量量制作制作速速度快度快、生、生产效率高产效率高,,操作劳动强度降低操作劳动强度降低,,少少批制作度快批制作度快产效率高产效率高操作劳动强度降低操作劳动强度降低 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等诸多特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国内 一 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等诸多特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国内 一些重要工程和相当大的区域内也已具有市场规模些重要工程和相当大的区域内也已具有市场规模。。些重要工程和相当大的区域内也已具有市场规模些重要工程和相当大的区域内也已具有市场规模 第17页第17页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薄钢板法兰风管构造形式经过专用机械加工,风管与法兰同为一 体及采用镀锌板制作的法兰条与风管本体采用铆接形成的风管。风管间的 薄钢板法兰风管构造形式经过专用机械加工,风管与法兰同为一 体及采用镀锌板制作的法兰条与风管本体采用铆接形成的风管。风管间的 连接采用弹簧夹式、插接式或顶丝卡紧固等方式。 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制作,可采用单机设备分工序完成风管制作;也 连接采用弹簧夹式、插接式或顶丝卡紧固等方式。 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制作,可采用单机设备分工序完成风管制作;也 可采用在计算机控制下可采用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自动生产线将材料类型选择通过自动生产线将材料类型选择剪切下料剪切下料风风可采用在计算机控制下可采用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自动生产线将材料类型选择通过自动生产线将材料类型选择、、剪切下料剪切下料、、风风 管板面连接形式及法兰成形、折方等工序顺序自动完成。管板面连接形式及法兰成形、折方等工序顺序自动完成。 自动化流水线使用镀锌板卷材自动化流水线使用镀锌板卷材,,根据风管需要连续进行管材下料到根据风管需要连续进行管材下料到自动化流水线使用镀锌板卷材自动化流水线使用镀锌板卷材,,根据风管需要连续进行管材下料到根据风管需要连续进行管材下料到 半成品加工完成,全部工序只需30 秒钟即可完成,实现了直风管加工和风 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 半成品加工完成,全部工序只需30 秒钟即可完成,实现了直风管加工和风 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 异形风管可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下料,有效节省手工展开下料 的繁琐工序、操作时间,保证了下料的准确性。设备的配套使用实现了直 异形风管可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下料,有效节省手工展开下料 的繁琐工序、操作时间,保证了下料的准确性。设备的配套使用实现了直 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 第18页第18页 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下料的自动化。。 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二、主要技术内容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第19页第19页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管 角件 风管 薄钢板法兰薄钢板法兰 装入角件后内外侧抹密封膏处 图图图图6.2.16.2.1- -2 2法兰四角处密封法兰四角处密封法兰四角处密封法兰四角处密封 第20页第20页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二二、、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图图6 2 16 2 1 5 5组合式法兰风管的法兰安装组合式法兰风管的法兰安装 第21页第21页 图图6 6. .2 2. .1 1- -5 5组合式法兰风管的法兰安装组合式法兰风管的法兰安装 图图6 2 16 2 1 6 6矩形直风管加工流水线矩形直风管加工流水线 第22页第22页 图图6 6. .2 2. .1 1- -6 6矩形直风管加工流水线矩形直风管加工流水线 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 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等于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 1500500P Pa a的通风及空调系统的通风及空调系统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等于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等于 500 a500 a的通风及空调系统的通风及空调系统 风管长边尺寸小于等于2000mm 的金属矩形风管风管长边尺寸小于等于2000mm 的金属矩形风管 第23页第23页 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三三、、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 第24页第24页 四四四四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6.2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四四四四、、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风管相比可节约材料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风管相比可节约材料、、降降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风管相比可节约材料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风管相比可节约材料、、降降 低人工成本,提高工效约10倍以上,风管加工安装成本每平 方米综合成本可降低20元以上。 低人工成本,提高工效约10倍以上,风管加工安装成本每平 方米综合成本可降低20元以上。 矩形风管流水线由于使用卷筒钢板,其材料的损耗可矩形风管流水线由于使用卷筒钢板,其材料的损耗可 比板材料制作风管下降比板材料制作风管下降5 5~~88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比板材料制作风管下降比板材料制作风管下降5 5~~88。。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薄钢板法兰风管与型钢法兰 风管相比可降低风管系统的重量,以边长12501000㎜的风风管相比可降低风管系统的重量,以边长12501000㎜的风 管为例可降低风管重量约管为例可降低风管重量约3030,,不仅仅是风管加工材料的节不仅仅是风管加工材料的节管为例可降低风管重量约管为例可降低风管重量约3030,,不仅仅是风管加工材料的节不仅仅是风管加工材料的节 约,还可降低风管支吊架的选用规格型号。约,还可降低风管支吊架的选用规格型号。 第25页第25页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 36 3 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6.3 6.3 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第26页第26页 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一、一、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一、一、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内外发展概况 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简称VAV空调系统是一种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简称VAV空调系统是一种 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 全空气空调系统。 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 全空气空调系统。 第27页第27页 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 1 1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 变风量空调系统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变风量末端装置变风量末端装置 1 1、、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 变风量空调系统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变风量末端装置变风量末端装置、 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风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 、 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风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 第28页第28页 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 DDC 变风量末端装置 自动控制装置 回风回风 TT TP 变频装置 送风 新风风管系统新风风管系统 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 第29页第29页 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 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 2 2、、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节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节原理2 2、、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节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节原理 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见图6.3.2-2。相对于定风量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见图6.3.2-2。相对于定风量 空调系统,所谓变风量空调系统有两层含义空调系统总风 量可变;空调区域内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送风量可变。表 空调系统,所谓变风量空调系统有两层含义空调系统总风 量可变;空调区域内末端装置的一次风送风量可变。表 6 3 26 3 2分别表达了变风量与定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温度控制区分别表达了变风量与定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温度控制区6 6. .3 3. .2 2分别表达了变风量与定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温度控制区分别表达了变风量与定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温度控制区 域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不同的工作原理。域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不同的工作原理。 第30页第30页 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二、系统基本构成与基本原理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变 风 变 风 量量量量 空 调 空 调 系 统 系 统 工工工工 作 原 作 原 理理理理 示 意 示 意 图图 第31页第31页 图图 三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三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三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三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 与定风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相比,变风量 空 与定风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相比,变风量 空调系统具有调系统具有区区域域空空气气温温度可控度可控,空,空气气品品质好质好、、部分负荷时部分负荷时调系统具有域气度可控调系统具有域气度可控气质好气质好部分负荷时部分负荷时 风机可调速节能和可利用低温新风冷却节能等优点,三种系风机可调速节能和可利用低温新风冷却节能等优点,三种系 统的比较见表统的比较见表统的比较见表统的比较见表6.3.3。6.3.3。 第32页第32页 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三、系统特点与适用范围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空气空气--水系统水系统全空气系统全空气系统比较比较 表6.3.3表6.3.3 1 区域空气温度可控1 空气过滤等级高空气1 区域空气温度可控制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定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 空气空气--水系统水系统全空气系统全空气系统比较比较 项目项目 1 区域空气温度可控 2 空气循环半径小,输送能耗 低 3 初投资小 1 空气过滤等级高,空气 品质好 2 可变新风比,利用低温 新风冷却节能 初投资小 1 区域空气温度可控制 2 空气过滤等级高,空气品质好 3 部分负荷时风机可变频调速节能运 行 优点优点 1)空气过滤等级低,空气品 质差 1 系统内各区域温度一般 不可单独控制 1 初投资大 2 设计施工管理复杂 缺点缺点 4 安装所需空间小 3 初投资小 4 可变新风比,利用低温新风冷却节能 质差 2)一般不可利用变新风比实 现新风自然冷却节能 3)有滋生“细菌”“霉菌” 与出现“水害”的可能性 不可单独控制 2 部分负荷时风机不可实 现变频调速节能 2 设计、施工、管理复杂 3 调节末端风量时对新风量分配有影 响 缺点缺点 1 空气品质要求不高 2 有区域空气温度控制要求 3 普通等级办公商用场所 1 区域温控要求不高 2 大厅、商场、餐厅等场 所 1 区域温控要求高 2 空气品质要求高 3 高等级办公商业场所 适用适用 范围范围 与出现“水害”的可能性 第33页第33页 3 普通等级办公、商用场所 4 中、小型空间 所 3 大、中型空间 3 高等级办公、商业场所 4 大、中、小型空间 范围范围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1、变风量末端装置VAV-BOX1、变风量末端装置VAV-BOX 变风量末端装置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征设备,它是由变风量末端装置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征设备,它是由 箱体、控制器、风速传感器、调节风阀等部件组成的机电一箱体、控制器、风速传感器、调节风阀等部件组成的机电一 体化装置体化装置。。空调系统通过末端装置调节空调系统通过末端装置调节一一次风送风量次风送风量,,跟踪跟踪体化装置体化装置空调系统通过末端装置调节次风送风量空调系统通过末端装置调节次风送风量,,跟踪跟踪 负荷变化,维持室温。负荷变化,维持室温。 第34页第34页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图图单道型变量末端装置结构图单道型变量末端装置结构图 第35页第35页 图图6.3.4-1 6.3.4-1 单单风风道型变道型变风风量末端装置结构图量末端装置结构图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2、2、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控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控 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其他空调系统相比变风量系统更依赖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其他空调系统相比变风量系统更依赖 于自动控制于自动控制。。由系统控制器由系统控制器、、末端装置控制器及其用于相互末端装置控制器及其用于相互于自动控制于自动控制。。由系统控制器由系统控制器、、末端装置控制器及其用于相互末端装置控制器及其用于相互 通信的BA网络共同构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通信的BA网络共同构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 (1) 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1) 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 ((2 2)) 系统风量控制系统风量控制 (3) 系统控制(3) 系统控制 ((2 2)) 系统风量控制系统风量控制 第36页第36页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四四、、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内容 (( ))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 一一次风量控制次风量控制、、再热控制再热控制、、末端装置内置风机控制末端装置内置风机控制、、 ((1 1))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 次风量控制次风量控制再热控制再热控制末端装置内置风机控制末端装置内置风机控制 与中央监控系统通讯与中央监控系统通讯 系统量控制系统量控制(2)(2)系统系统风风量控制量控制 空气处理机(AHU)的风量控制是变风量空调 系统最主要的控制内容之一。 空气处理机(AHU)的风量控制是变风量空调 系统最主要的控制内容之一。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主要有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主要有定静定静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主要有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主要有定静定静 压法、变静压法、总风量法。压法、变静压法、总风量法。 第37页第37页 6.36.3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 图图6.3.46.3.4- -10 VAV10 VAV末端安装示意图末端安装示意图图图6.3.46.3.4- -10 VAV10 VAV末端安装示意图末端安装示意图 1-风管2-变径管3-进口直管段4-VAV变风量箱5-控制箱 6-吊杆7-软接管8-多出风口噪声衰减器9-出风接口 1-风管2-变径管3-进口直管段4-VAV变风量箱5-控制箱 6-吊杆7-软接管8-多出风口噪声衰减器9-出风接口 第38页第38页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 46 4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4 6.4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第39页第39页 概概概概述述述述 6.4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概概概概述述述述 按复合板材质的不同,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主要有机制按复合板材质的不同,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主要有机制 玻镁复合板风管玻镁复合板风管聚氨酯复合板风管聚氨酯复合板风管酚醛复合板风管酚醛复合板风管玻镁复合板风管玻镁复合板风管、、聚氨酯复合板风管聚氨酯复合板风管、、酚醛复合板风管酚醛复合板风管、 玻纤复合板风管。 、 玻纤复合板风管。 复合板板材的制作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工艺,一次成型。 生产效率高,板材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复合板板材的制作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工艺,一次成型。 生产效率高,板材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复合板风管具有重量轻、外观美观、施工方便效率高、复合板风管具有重量轻、外观美观、施工方便效率高、 不需要外保温不需要外保温漏风小的特点漏风小的特点一般在现场制作一般在现场制作以避免以避免不需要外保温不需要外保温、、漏风小的特点漏风小的特点,,一般在现场制作一般在现场制作,,以避免以避免 损坏。损坏。 第40页第40页 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6.4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