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pdf
第 4 卷 第 3期 2006年 9 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Vol4 No3 September, 2006 收稿日期 2006 -08 -02 作者简介 郭军 1953- , 女, 福建福州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工水力学研究。E -mail Guoj iwhr. com 文章编号 1672 -30312006 03 -0213 -07 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第 22 届国际大坝会议第 84 专题内容综述 郭 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国际合作与科研计划处, 北京 100044 摘要 本文概括总结了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 第 22 届大会第 84 专题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 工技术所提交的 91篇论文中涉及的目前世界上大坝建设中的技术进步和关注的主要技术问题。从影响工程投 资、 缩短工期的因素, 施工导流中节省工程投资及缩短工期的经验, 地基处理技术, 大坝坝型及筑坝材料的选择, 溢 洪道设计和改造中节省工程投资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本专题的成果, 旨在向国内坝工界的设计、 施工、 科研和管理人 员介绍当前国际大坝建设在这些方面的新理念及取得的技术进步。 关键词 大坝的设计与施工; 节省工程投资; 缩短工期 中图分类号 TV52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2006 年6 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国际大坝委员会 ICOLD 第 22届大会中第 84 专题为减少工 程投资、 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共收到来自 34 个国家的 91 篇论文, 为本届大会收录的论文 最多的一个专题。该专题分为 5 个子题, 各子题的题目和相关的论文数量为 1 有关施工导流中的减 少工程投资、 缩短工期的技术进步 24 篇 ; 2 减少不确定性和约束条件的地基设计及处理方面的新技 术 24 篇 ; 3 大坝建设中的非常规断面和筑坝材料 52篇 ; 4 溢洪道设计和改造中的设计新技术 32 篇 ; 5 枢纽布置方面的改进、 工程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23 篇 。 中国共提交了 4 篇关于本专题内容的论文, 分别为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与施工 R. 55 ; 桐柏 抽水蓄能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坝面溢洪道的选择、 经济与风险分析 R. 56 ; 小湾水电站导流洞的设计 与施工 R. 57 ; 胶凝砂砾石坝 CSG 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及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R. 88 。 本专题内容是大坝设计施工中的一个传统的课题, 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ICOLD 在以往的工作中 开展过许多相关内容的工作, 有关这类主题的技术公报有 技术公报 编号 73 - 大坝施工中的降低造 价措施, 1973 年出版; 技术公报 编号 83 - 未来大坝设计中的造价问题, 1992 年出版; 技术公报 编号 85 - 业主、 咨询与承包商, 1992年出版; 技术公报 编号110 - 规程规范对投资的影响, 1997 年出版; 技 术公报 编号 E102 - 非工程降低工程风险的措施, 2001年出版。 在 ICOLD 的 70 年历史中, 随着技术的进步, 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有关节省工程投资和缩短工期的内 容也在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内容, 近年来, 更多地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风险、 私人投资等, 说明 ICOLD 一 直在关注着大坝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和重要问题。 总报告人对收录的 91篇论文涉及到各子题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对目前国际上大坝建设中考 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在理念上和技术上的进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是一篇引导读者学习和了解本专 题内容的重要文献。本文作者是 84 专题的副主席, 在与总报人合作的基础上, 对总报告及重点论文技 术特点加以整理后完成本文, 旨在向国内坝工界同行介绍本专题的技术特点和国际上大坝建设在这方 213 面取得的技术进步与新理念。 2 影响工程投资、 缩短施工工期的因素 总报告总结了在大坝设计和建设中影响工程投资和缩短施工工期的因素。以往许多工程结构设计 的成功也证明了目前大坝的设计方法是成熟的, 但也存在偏于保守的现象。要想获得节省工程投资、 并 且尽可能获得早期的效益, 就必须探索技术上的进步, 这也就意味着可能要增加一定的工程风险或者降 低工程的安全性, 大坝建设及土木工程建设不同于其它工业产品的生产, 其原因是大坝的设计和建设特 别要考虑适应其所在地的地理地形条件和环境要求, 以及它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好的工 程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处理好节省投资与缩短工期之间的关系, 一个先进的设计是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 相结合的结果。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帮助设计者在对工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大坝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 进行设计优化, 但是设计研究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计算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工程问题概化的 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对其材料特性的理解程度。目前在许多领域里, 与其说是数值分析软件能够比较 好地模拟大坝结构的受力特性或动力响应, 不如说是通过计算结果能够更好地了解工程结构在实际中 的运行特性,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 那就会得出非常危险的结论。在实际工程中依靠工程经验探索技 术进步和创新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 合同管理方式的变化也影响着工程投资和工期, 如以总承包的方式或不变价格的合 同方式, 或 EPC, 这是非工程措施的作用。这种合同方式的变化也开始吸引私人企业参与的兴趣, 也更 迫切要求要将风险分摊, 所有的参与方既要考虑取得技术和经济投资的目标, 也要承担失败的惩罚。因 此为了降低风险, 在工程投资预算阶段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降低风险的措施包括 对造成损失的给与严重处罚, 聘用独立的工程师对工程进行监理, 聘用独立 的高层专家, 对工程的建设和进展进行评估。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R. 18、 R. 51 和 R. 62 都有专门的论述, 包括参与方之间的风险分摊的做法和经验。 3 施工导流中节省工程投资和缩短工期的经验 影响施工导流工期和投资的因素包括导流工程的导流标准和投资。导流工程的施工工期影响着工 程的整体工期, 如果导流期间遇到超标准大洪水, 还需要增加投资对破坏的部分进行维修或重建, 这也 可能影响到工程的整体工期。施工导流中的关键因素是确定导流标准, 它直接影响着导流工程的规模, 并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风险、 投资和施工工期。 在选择现代化的工程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时, 都是经过精心分析和比较而确定的, 考虑的因素有 工程的结构形式、 施工组织设计、 洪水对施工现场以及下游财产和设施造成的损失。对洪水频率的选 择, 各工程之间都不尽相同, 它也关系到工程的风险和工程建设时间, 选择合理, 可以大大节省工程投 资。当施工期的水文特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旱季和雨季 时, 工程在施工时可以考虑大坝或围堰 过水的施工导流方式, 前提是大坝可以接受这种风险。 本专题特别强调了对于特大型河流的施工导流问题。目前拉丁美洲和亚洲正在建设一些特大型大 坝工程, 其施工导流流量通常都比较大, 可能达到 5 000 50 000m 3s。如果导流设施发生问题, 就需要 花很大的代价, 因此必须很好地研究导流工程的风险, 权衡风险与节省投资之间关系。墨西哥的 Aguamilpa 面板堆石坝 R. 42 和巴西的图库鲁依工程 总报告 62 在施工导流期间均发生了超标准的洪 水。Aguamilpa 工程上游围堰在右坝肩布置了自溃堰, 作为保护的辅助泄洪设施, 在施工期间接连发生 了两次大洪水, 启用了该自溃堰, 保护了主坝的安全。 关于确定施工导流标准和结构等级的策略, 有几篇论文专门介绍了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委 内瑞拉的 Caruachi 和TocomaR. 11 和R. 12 工程位于著名的古里工程下游, 施工导流规模达1 3000m 3s, 214 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第 22届国际大坝会议第 84专题内容综述 郭 军 设计者在确定施工导流规模和导流方式时将其与工程的总体布置相结合来考虑, 并重点比较了不同方 案的风险, 这些经验和做法对那些在大型河流上的工程建设尤为重要。R. 60介绍了在狭窄河谷建设工 程时, 为了满足施工导流要求, 要将坝轴线移到河谷略为宽阔的断面处。R. 57 介绍了小湾水电站导流 洞设计与施工的优化, 考虑了复杂的地质条件、 导流工程的风险和投资间的平衡问题, 进行了多种方案 的比较, 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方案, 实现了提前一年截流,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它坝型的施工导流 如混凝土坝、 碾压混凝土坝 , 在坝面过水方面比土石坝更具有优势, 风险也 相应要低一些。有些工程是考虑采用季节性洪水标准来确定施工导流建筑物的等级, 因此需要很严格 地服从整个施工工期的要求。 图 1 巴西Ita 坝采用不同的导流洞进口 在本专题中, 有 8 篇论文讨论了施工现场的洪水控制问 题, 包括碾压混凝土坝和土石坝。对施工期坝面过水的导流 方式, 在设计中要考虑主体工程结构本身应具有足够的能力 承受洪水, 对尚未完成的施工作业面的破坏, 相比较而言, 混 凝土坝比土石坝抵抗洪水破坏的能力更高一些。R. 1 介绍了 津巴布韦 6个土石坝在施工中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坝面过流, 为了保护坝体, 采取了钢丝笼等保护措施, 有些是成功的, 有 些在下游遭到一定的冲刷破坏, 为此也增加了一定的投资。 他们认为, 如果在工程的整体预算上能够接受一定的风险, 对 这类坝考虑坝面过水还是可以取得节省工程投资和缩短工期的目标。 有些工程可以通过简化设计措施, 达到节省工程投资和缩短工期的目标。如导流隧洞采用不衬砌 方式, 那么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就要考虑到隧洞有可能被掉下来的石块阻塞的风险, 如果发生此种情况, 那比围堰过水更糟糕。采用不同的进口高程可以节省进口混凝土结构工程, 这在巴西的工程中得到普 遍采用, 并且获得非常成功 见图 1 。 4 地基处理中的技术问题 总报告强调由于在大坝基础中通常有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 因此设计决策中应考虑如何正确评价 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 从降低风险角度, 考虑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必要的投资。设计者对不确定性 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基础缺陷特征的了解和认知程度, 地勘工作做得好, 就有可能 减少那些因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工程投资。 地质方面的风险和现场勘查问题, 在 ICOLD 的很多次大会和研讨会上一直都是热门话题, 但是勘 探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过高度重视, 特别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固定价格、 总承包、 EPC 合同 的合同方式。在本次论文中, 只有很少的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在基础设计中, 工程界更关注的是 安全问题, 而不仅仅是经济, 这是很自然的, 是符合逻辑的, 如果基础一旦出了问题, 将导致严重的灾难。 在84 专题中, 有 24 篇论文是关于基础工作的, 其中 5 篇讨论了关于岩石基础的灌浆标准问题, 2 篇分析了岩基界面与混凝土拱坝之间的关系, 6 篇针对几个典型案例分析混凝土坝的基础设计问题, 5 篇论述了土基中的防渗墙问题, 6 篇讨论了土石坝基础的问题。 关于帷幕灌浆问题, 考虑节省工程投资, 基岩灌浆中有许多文章可以做。目前许多研究论文都在讨 论帷幕灌浆的标准, 关键是当压水试验满足了吕荣值后是否还要继续向深部灌浆的问题。R. 27 认为这 些虚假的参数导致了灌浆工作量的增加, 由此增加了工程投资、 延长了施工工期。其它的论文 R. 28、 R. 37 和R. 38 也提出关于吕荣可信度问题, 并提出另外一些用于控制灌浆和进行预测分析的方法, 并开展了讨论。有论文讨论了GIN 灌浆技术, 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渗漏问题的技术, 也有专门的论 述讨论其技术规范问题。 基础处理的另外一类问题是围堰防渗墙的处理, 它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造价和工期, 同时还影响到 工程的运行安全, 如果透水性强, 不仅要降低水位运行, 损失水量, 而且还要增加排水系统, 以保证基坑 215 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第 22 届国际大坝会议第 84 专题内容综述 郭 军 的施工条件。混凝土坝的基础处理在一些特别的论文中也有专门的论述, 强调的重点是设计方法以及 获得可行性的条件和节省投资的方法。也有专门的文章讨论在考虑地震作用时可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 法来研究。有部分论文专门探讨了关于土石坝的基础处理中的技术问题 包括心墙坝和面板堆石坝 , 有些专门探讨了面板堆石坝趾板宽度的准则问题。 5 大坝断面体型以及大坝筑坝材料问题 本专题共有 52 篇论文涉及到这方面的技术问题, 其中 18 篇论文探讨了碾压混凝土坝, 12 篇关于土 坝和土石坝, 9 篇关于面板堆石坝, 9 篇关于常规的碾压混凝土坝, 7 篇关于其它坝型或非常规措施, 但 是没有一篇论文是涉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或沥青混凝土面板坝的内容。总报告除了论述本专题提交论 文涉及到的内容外, 还特别强调了关于坝型选择的问题, 即大坝坝型的选择必须适应现场的条件, 特别 是关于最佳的定义, 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方案要经济, 同时还要考虑运行条件是可行的、 风险是可接 受的。 碾压混凝土坝 RCC 技术。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大约有 35 年的历程, 自从坝工界认可并接受这项 新技术以来, 这种坝型的应用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和高度关注。目前这种坝的高度已经超过了 200m, 除了在常规重力坝采用外, 在重力拱坝和双曲拱坝中都有在建工程的实例, 这一发展在中国尤为 突出。碾压混凝土坝的技术进步体现在施工方法上, 包括快速的连续施工, 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工程 的投资和工期。碾压混凝土坝发展到今天, 在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有着不同的作法和流派, 包括混凝 土的配合比以及混凝土质量、 碾压层厚的优化、 层面粘结剂、 纵缝的划分和施工方法、 在基础采用常规碾 压混凝土的方法、 上游面的防渗措施、 碾压混凝土的生产、 运行、 铺摊和碾压方法等许多论文的内容都总 结了经济合理和快速施工方面所创造出的各种方法。R. 33 专门总结和归纳了碾压混凝土坝在节省工 程投资和缩短工期方面的优点和目前的技术经验。 胶凝砂砾石坝。这种坝型的特点是坝体的中心部分是采用水泥与堆石的混合体, 外部采用碾压混 凝土形成一层薄的护面防渗层。有 3 篇文章探讨了这类坝型在设计中的准则问题, 重点是以节省投资 为主要目标。从目前的建设规模和水平看, 还很少有这类坝的高度超过 100m。尽管这类坝在经济方面 有许多优点, 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R. 88介绍了该种类型的坝在中国街面工程中下游围堰的 实践和对其材料特性的实验室试验结果, 该技术的应用将工期缩短了 17 天 原设计为 30 天 , 比原设计 节省工程投资 25。 图2 面板坝中部发生挤压断裂典型案例 面板堆石坝技术。本专题提交的有关面板堆石坝的文章, 主要是关于这类坝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 技术进步。总体而言, 从节省工程投资和缩短工期的角度而言, 这类坝的重点还是堆石体本身, 即坝体 的分区问题和能否尽可能地采用当地材料, 有文章报道目前最快的施工速度为 100万 m 3月。采用一般 的石料在目前也是可行的, 这样就给施工组织设计和规划带来很大的灵活性。趾板的施工总是与施工 导流一起来考虑的, 它的施工进度也是控制碾压进度的关键环节。R. 90 介绍了冰岛在狭窄河谷中建设 的一座高 200m 的 Karahnjukar 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和施工, 该工程施工时先在上游河床中间浇筑一个高 40 48m 的混凝土挡墙, 既可以挡水, 又作为趾板支撑结构, 减少了工程投资, 加快了施工进度。 面板坝在国际坝工界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往很少报道 有关在高面板坝观测到的、 设计中尚未预见的变形。巴西著名 的面板坝专家 Pinto 先生专门做了近年来几座高面板堆石坝面 板中部发生垂直缝断裂的实例 见图 2 。这几座工程分别是 Barra Grande 坝, 185m 高, AH 2 31CamposNovos 坝, 202m 高, A H 2 26;Mohale 坝, 高 145m, A H2 36 A H 2 为河谷特征 参数 。Pinto 先生归纳了这几座面板发生断裂的共同特点 1 裂缝均发生在水库初期蓄水期间; 2 裂缝均发生在面板中缝 处; 3 断裂的原因为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的结果; 4 最大 216 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第 22届国际大坝会议第 84专题内容综述 郭 军 错动量80 120mm; 5 最大渗漏流量 600 1 3001 s。Pinto 先生通过分析认为引起面板断裂的原因主要 因素有 坝高、 河谷形状、 变形模量、 面板厚度、 垂直缝自身强度、 接缝的柔性填充材料、 钢筋、 抗裂钢筋 等, 并进行了面板水平方向的应变分析。通过总结分析认为在目前发生的面板断裂实例中, 其河谷形状 特征参数 AH 2 26 36 之间。 图 3 巴西 Irap 坝 坝高208m 关于土坝及土石坝技术。有论文针对工程的技术特点 和合同特点谈到了一些特殊情况并进行了讨论, 如关于这 类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到承包商的施工设备, 并且在承包商 中标后在设备方面可能发生一些变化的情况。在提交的论 文里, 只涉及到一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 即 R. 48 中提到的 巴西一座 208m 高的 Irap坝 图 3 。该论文主要关注的问 题是在狭窄河谷以及考虑堆石体质量方面的大坝设计、 枢 纽布置、 工期较短的施工组织计划、 快速的堆石填筑施工等 内容。经过设计方和承包商之间的密切合作, 最终制定了 一个工期非常紧凑的施工组织计划, 只用了 40个月就实现了首台机组发电。 关于常规混凝土坝及其结构问题。9篇论文谈到了常规混凝土坝的技术问题, 6 篇为薄拱坝结构, 还有 3篇关于坝肩结构, 如泄洪洞和溢洪道结构。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看, 常规 CVC 坝还无法与碾 压混凝土坝相比, 除非坝体混凝土方量远小于后者, 特高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还有待提高。有 6 篇 论文讨论的内容是关于拱坝的, 2 篇侧重于考虑地震荷载情况下的设计和计算, 2 篇讨论关于特殊的坝 址条件, 1 篇关于对坝高达300m 的拱坝的初期设计和勘探以及经济分析。影响这类坝投资的主要因素 是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 及现场条件。 其它类的结构问题。R. 7描述了土石坝中采用土工膜作为上游防渗的技术措施, 通常用在混凝土 坝, 有时也用在可变形的土石坝上, 但是在深水条件下使用要考虑在接头处发生破坏的可能。随着技术 的进步, 这项技术有可能越来越多地用于土石坝的防渗。2 篇论文讨论了在已建工程的坝顶上加高防 浪墙的技术。1 篇论文介绍了在加高的堆石体部分采用水泥土这样的材料, 其坡面陡于一般的坝体坡 度, 但仍然可以保证结构稳定的要求。这些论文介绍的各种技术措施都可以用在中小型工程中, 既经 济, 施工速度又快。 6 溢洪道设计和改造中节省工程投资的技术 溢洪道的投资通常占工程总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因此设计者也千方百计地优化设计以减少 其投资, 但是由于溢洪道关系到工程的安全问题, 因此在考虑采用节省投资的措施上必须非常小心, 不 能有半点忽视。考虑经济合理的溢洪道设计通常要考虑到洪水频率的变化, 采用不同的泄洪设施或考 虑坝面过水, 以及下游的消能问题。 溢洪道的设计洪水。溢洪道设计洪水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 它影响着工程的结构及 投资。在考虑洪水的风险以及溢洪道的效率问题, 很重要的一点是洪水的规模。南美国家和中国都有 这样的工程, 其溢洪道的设计洪水都超过了 100 000m 3s 图库鲁伊和葛洲坝 , R. 91 还指出印度的一座 工程, 其设计洪水流量已经达到了 170 000m 3s。这些国家还正在建设设计洪水流量超过 50 000m3s 的 工程。 在相对较小的流域内或者相对孤立的地区, 在溢洪道的设计中通常要比较其投资与破坏造成的损 失之间的差别。 溢洪道的位置。溢洪道位置的优化要考虑工程的整体布置、 工程的类型、 坝的高度和现场条件。混 凝土坝多采用坝身泄洪, 这种布局有时又与厂房布置相冲突, 因此整个的枢纽布置可以有多种形式。对 于土石坝, 溢洪道通常与坝体分开, 建在左岸或右岸, 并尽可能地靠近大坝, 从而缩短其开挖长度, 改善 开挖料上坝的运输条件。许多文章都介绍了这样的布置, 但是 R. 65 给出了一个针对特殊坝址条件的 217 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第 22 届国际大坝会议第 84 专题内容综述 郭 军 案例。有些布置中将溢洪道和电厂进水口尽可能地靠近, 以集中混凝土的浇注工作面, 这可以节省工程 投资。 在土石坝坝面上布置溢洪道, 相对传统的布置方式而言, 这是一个技术创新。塔斯马尼亚的 Crotty 坝就是一个探索性工程, R. 55 介绍的中国的桐柏是另一个案例 图 4 , R. 5 介绍的摩洛哥的MDez 坝面 溢洪道正在设计中。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看, 采用这种方式的溢洪道布置只能用在单宽流量比较小 的工程上, 如单宽流量一般不超过 20m 3s_m。 图4 桐柏上库采用坝面溢洪通泄洪 溢洪道类型。选择一个最经济的溢洪道方案通常要有很多条件,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洪水流量的 大小。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最安全也是最经济的, 但是这种布置方式需要比较长的溢流前沿和一定的 堰顶水头, 以满足其泄洪要求。如果工程的泄流量比较大, 溢洪道通常要布置成有闸门控制的, 以节省 溢流前沿, 增加其单宽流量。后者还需要考虑闸门的维护和运行规则, 这在 ICOLD 第 20届大会的 79 专 题有专门的论述。在大型河流上建设的低水头大型工程中, R. 11介绍了委内瑞拉的 Camachi 工程采用 大型弧形闸门来控制流量的一种比较经济的做法。在混凝土坝上布置高水头泄洪孔或泄洪洞, 还可以 解决大坝在蓄水期向下游河道补水的作用。不论采用那种溢洪道的布置, 从经济和技术方面, 消能都是 一个关键问题, 因此通常要通过水力学模型来确定消能方式。 溢洪道设计中节省投资的措施。导流洞的标准通常低于溢洪道的设计洪水标准, 因此可以辅助泄 洪, 可以相应降低运行要求。如果溢洪道不是经常运行, 且下游条件允许, 溢洪道表面可以采用不衬砌 方式, 加拿大的 LG2 工程和巴西的 Segredeo、 Ita 和 Xingo 溢洪道都是这样布置的。 图 5 一种新型迷宫堰 缩短溢流前沿并保持泄流能力的溢洪道形式。目前 国际上有一种溢洪道可以缩短溢流前沿并保持泄流能力, 且具有造价低、 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 特别适合需要增加 溢洪道泄流能力的改建工程或中小型工程上应用。这项 技术已在南非、 阿尔及利亚、 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得到应 用, 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种新型的迷宫堰最近在美国 建设的 Ute 坝和瑞士的 Maguga 坝中得到了应用, 其泄流 能力达到了15 000m 3s 图 5 。琴键式溢流堰是对传统式迷宫堰的一种改进体型, 它修改了挡水墙的形 式, 泄流能力可提高 3 倍以上。自溃堰也是一种迷宫堰, 当超过洪水标准时会被洪水冲开, 通常用作非 常溢洪道。 7 小结 第84 专题的 91篇文章体现了目前世界上大坝建设中的各种技术进步, 也充分表明目前大坝建设 中关注的主要技术问题 1 大坝建设中的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总是与大坝的安全紧密相关, 各国根据 自己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功经验, 2 设计者、 承包商以及业主开发商之间的合作可以获得一个比较 理想的方案, 3 目前大坝建设的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即拉美和亚洲正在大型和特大型河流上建设大坝, 考虑到施工期间和运行期间都要泄放不同规模的洪水, 这些不同类型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反映出许多 218 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第 22届国际大坝会议第 84专题内容综述 郭 军 特殊的问题, 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措施。 8 后语 我国是世界上在建工程最多的国家, 很多大型工程的规模和技术难度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工 程设计和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很多很好的节省工程投资和缩短工期的经验, 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 基础上, 更应该将我们自己的经验 包括教训 介绍到国外, 共同促进国际大坝建设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献 [ 1] Brazil P. MACHADO. Technical Solutions to Reduce Time and Costs in 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General Report on Question 84GR. Q. 84[ R].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Large Dams, Barcelona, Spain, June, 2006. Introduction of Question 84 of the 22nd Congress of ICOLD Technical solutions to reduce time and cos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GUO Jun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The 22nd Congress of ICOLD was held in Spain in June, 2006. Question in the congress 84 is entitled Technical solution to reduced time and costs in 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technical progresses on the world s dam building are represented by 91 contributions from 50 countri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se papers are 1 economy in terms of cost and project duration coupled with safety is the main concern,and this is partially the result of demands of society and pressure from financing organizations and project promoters; 2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designers, contractors and owners developers is producing promising results; and 3 an important observation is that dams in large and very large rivers are being designed and built mainly in Latin American and Asian countries and these kinds of projects would present some speci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magnitude of flows to be discharged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s the Vice Chairperson of Question 84 and this paper iswritten based on the General Report and papers related with Q. 84.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dam engineers about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new concept and progress on the aspects of cost saving and construction time reducing on 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world. Key words 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cn; cost saving; construction time reducing 责任编辑 李福田 219 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大坝设计和施工技术 第 22 届国际大坝会议第 84 专题内容综述 郭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