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导则.pdf
DL/T 20 P P 架空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大纲工程施工组织大纲 设计导则设计导则 Design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general outline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送审稿送审稿 20 20 - - - - 发布发布 20 20 - - - - 实施实施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 发发 布布 备案号备案号J***J***-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P DL/T XXXXDL/T XXXX- -201X201X DL/T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架空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导则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导则 Design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general outline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DL/T201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 DL/T 20 前 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 2014 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14)298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施工组织大纲 方面设计工作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 7 章。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大纲设计说明、材料站设 置及运输方案、主要施工方案及机具配备、施工综合进度。 本规程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 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 由能源行业火电和电网工程 技术经济专业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 由中国电力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地址北 京市西城区安德路 65 号,邮编100120。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定额站 主要起草人员王 元 张平朗 许维明 谢元俊 刘东星 刘启柏 秦 博 陈国荣 孙晓萍 刘 薇 夏华丽 刘燕平 许 琳 陈崇敬 丁伟伟 卞 荣 丁广鑫 陈 飞 主要审查人员 DL/T 20 目 次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2 3 一般规定 ................................................. 3 3.1 报告组成 ............................................. 3 3.2 地区分类 ............................................. 3 4 大纲设计说明 ............................................. 4 4.1 工程概况 ............................................. 4 4.2 设计依据 ............................................. 4 4.3 设计范围 ............................................. 4 4.4 设计内容 ............................................. 4 5 材料站设置及运输方案 .................................... 5 5.1 材料站设置 .......................................... 5 5.2 运输方案 ............................................ 5 6 主要施工方案及机具配备 .................................. 6 6.1 主要施工方案 ........................................ 6 6.2 施工机具配备 ........................................ 7 7 施工综合进度 ............................................ 9 7.1 施工工期设计原则 ..................................... 9 7.2 施工工期设计内容 .................................... 9 7.3 施工工期建议指标 .................................... 9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1 引用标准名录 .............................................. 12 附条 文 说 明 ........................................... 13 DL/T 20 2 CONTENTS 1 GENERAL RULES ................................................................................ 1 2 TERMS ................................................................................................ 2 3 GENERAL PROVISIONS............................................................................ 3 3.1 PARTS OF THE REPORT ........................................................................... 3 3.2 AREA CLASSIFICATION ........................................................................... 3 4 DESIGN DESCRIPTION............................................................................. 4 4.1 PROJECT OVERVIEW .............................................................................. 4 4.2 DESIGN BASIS ...................................................................................... 4 4.3 DESIGN SCOPE ..................................................................................... 4 4.4 DESIGN CONTENT................................................................................. 4 5 MATERIALS STATION SET AND TRANSPORTATION PROGRAM .............. 5 5.1 MATERIALS STATION SET ........................................................................ 5 5.2 TRANSPORTATION PROGRAM .................................................................. 5 6 THE MAIN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MACHINERY ........................... 6 6.1 THE MAIN CONSTRUCTION SCHEME .......................................................... 6 6.2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7 7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PROGRESS ............................................ 9 7.1 PROJECT OVERVIEW OF CONSTRUCTION TIME LIMIT ...................................... 9 7.2 DESIGN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TIME LIMIT.......................................... 9 7.3 CONSTRUCTION TIME LIMIT PROPOSED INDEX .............................................. 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1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2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3 DL/T 20 1 1 总 则 1.0.1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的原则和深度。 1.0.2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 220kV1000kV、 直流500kV~800kV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 组织大纲设计工作。 1.0.3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DL/T 20 2 2 术 语 2.0.1 施工组织大纲 the outline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是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是工程项目施工任务从设计到竣工交付 使用期间,对施工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的纲要性设计文件。 2.0.2 施工力能 construction energy 施工力能是指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建设需要的用水、用电、通讯等需求的统称。 2.0.3 施工区段 construction section 施工区段是指在线路施工组织中, 通常把施工对象划分为工作量相等或大致相等的若干 个段,这些段称为施工区段。 DL/T 20 3 3 一般规定 3.1 报告组成 3.1.1 施工组织大纲设计报告应在工程勘察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编制。 3.1.2 施工组织大纲部分内容应包括以下 6 个方面的内容设计说明、 材料站设置及运输方案、 主要施工方案及机具配备、施工综合进度等。初步设计阶段内容深度应符合架空输电线路 工程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DL/T 5451-2012)第 8 章的规定。 3.2 地区分类 3.2.1 本标准各项指标涉及到地区分类的, 按地区气象条件差异分为四级, 分别适用于四类 不同地区,施工地区分类宜符合表 3.2.1 的规定。 表 3.2.1 施工地区分类表 地区 省、市、自治区名称 气象条件 类别 级别 每年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 (天) 最大冻土深度 (厘米) Ⅰ 一般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福建、海南、重庆 ≤94 ≤40 Ⅱ 寒冷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朔州以 南)、河南、陕西(延安以南)、甘肃(武 威以东) 95~139 41~109 Ⅲ 严寒 辽宁、吉林、黑龙江(哈尔滨以南)、宁 夏、 内蒙古 (锡林郭勒市以南) 、 青海 (格 尔木以东)、新疆(克拉玛依以南)、西 藏、 甘肃、 陕西 (延安及以北)、 山西 (朔 州及以北) 140~179 110~189 Ⅳ 酷寒 黑龙江(哈尔滨及以北)、内蒙古(霍林 郭勒市及以北)、青海(格尔木及以西)、 新疆(克拉玛依及以北) ≥180 ≥190 注 1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的工程所在地如为山区,施工场地特别狭窄,施工区域布置分散或 年降雨天数超过 150 天的可核定为Ⅱ类地区。 注 2Ⅰ类地区中部分酷热地区,当气温超过 37℃的天数达到一个月,可核定为Ⅱ类地区。 注 3气象条件以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为准。 注 4地区分类所依据气象条件的两个指标必须同时具备。 注 5低类别地区中有气象条件符合高类别条件的地区的应核定为高类别地区。 DL/T 20 4 4 大纲设计说明 4.1 工程概况 4.1.1 应对输电线路沿线的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气象条件、线路所经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 等现状资料进行阐述。 4.1.2 应对工程建设性质、建设规模、电压等级、线路长度、回路数等进行阐述。 4.1.3 应说明工程沿线选择材料站及工区距线路的距离,材料站所在地可利用的资源设施等。 4.2 设计依据 4.2.1 应包括已签订的设计合同、已签订的其他与工程有关的协议及合同、已批准的工程设 计文件及有关图纸、 相关设计专业拟定的当前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方案及国家、 行业及企业有 关规程、规范及标准等。 4.3 设计范围 4.3.1 应说明承担的工程设计范围,包括线路起止点、电压等级、线路长度和回路数等。 4.4 设计内容 4.4.1应说明工程主要的设计方案概况, 包括导线型号及其分裂数、 地线型号及其根数 (OPGW 应注明芯数) 、杆塔类型及其数量、主要基础型式及其使用数量、主要交叉跨越情况等;导 线、地线、杆塔、基础混凝土、基础钢材、绝缘子及金具等主要材料工程量;建设单位要求 的工期目标和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DL/T 20 5 5 材料站设置及运输方案 5.1 材料站设置 5.1.1 输电线路工程材料站是工程建设期间施工材料物资的接收、管理及运输的中转站。材 料站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工程材料供应的重要因素, 它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 投资和建设进度。 5.1.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一般以施工区段为单位,一条线路工程一般划分为多个施工区段, 同步开展施工作业,施工区段划分的标准可参考表 5.1.2 的指标 表 5.1.2 施工区段划分参考表 电压等级 (单位kV) 单个施工区段范围 (单位km) 220-330 60-80 500 50-60 750 40-50 1000 30-40 500 40-50 800 30-40 注1.表中表示的线路长度均为相应电压等级、一般气象地区、单回线路施工区段划分的参 考标准,若遇建设同塔多回线路或特殊气象条件(如重冰区、大风区等)的线路工 程时, 应以多回路或特殊气象条件的线路工程相对同电压等级的单回路线路工程所增 加的施工工程量的程度,适当缩短施工区段的线路长度。 5.1.3 材料站应根据施工区段的划分设置,原则上一个施工区段设一个材料站,根据材料站 的功能, 应本着交通便利、 通讯方便, 便于材料物资接收管理及运输, 生活条件便利, 便于施工保障的原则进行选择, 宜选择在施工区段范围内的主要城镇, 距各施工点综 合距离较近的地点。 。 5.2 运输方案 5.2.1 应说明施工时,工程装置性材料拟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如汽车、人力运输等) ,并 说明各种运输方式的平均运输距离。 如拟采用索道或其他特殊运输方式, 应在特殊施工措施 一节中描述运输方案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应的工程量。 5.2.2 施工道路是为了满足施工需要,使工程材料和施工机具到达相应的施工点所新(改) 建的道路。施工道路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通行施工机械路段需满足施工机械通行的要求。 大纲应明确新 (改) 建道路的长度、 主要位置及道路型式, 为工程估概算计列费用提供依据。 DL/T 20 6 6 主要施工方案及机具配备 6.1 主要施工方案 6.1.1 主要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应拟定对整体工程项目起关键作用施工 项目的施工初步方案,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从施工角度切实可行。主要施工方案基 础及辅助工程施工方案、杆塔工程施工方案、架线工程施工方案以及特殊施工措施方案等。 6.1.2 基础及辅助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施工基面及电气开方、深基坑防护、基坑排水、基础施工、接地施工等的施工方案。 1 挡墙、护坡、排水沟施工。 2 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空区地基、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的处理措施。 3 岩石基础爆破施工措施,岩石基础非爆破施工措施。 4 水中基础施工的施工措施。 5 杆塔基础占用河道、库区等防洪区域时,所采取施工临时措施和永久防护措施。 6 对环境保护或安全防护有特殊要求的区域进行大方量土石方开挖施工,考虑弃土处置 或安全防护措施。 7 对涉及市政管道、交通路网、能源管网、通信管线等设施有必要采取安全措施的,考 虑建设过程中的防护安全措施要求。 8 特殊杆塔基础如灌注桩、特大特深基础的施工方案并应考虑灌注桩泥浆排放的施工措 施。 9 对冬季施工的施工方案措施。 6.1.3 杆塔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杆塔组立的施工方案及要求。 2 悬浮抱杆、座地摇(平)臂抱杆、起重机等组塔的施工措施。 3 高塔组立的场地布置要求、施工措施。 6.1.4 架线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飞行器展放引绳、导地线(含光缆)张力展放、紧线、附件安装等的施工方案及要求。 2 放线施工区段的选择及牵引场、张力场地的设置要求、数量。 3 一般铁路、公路、电力线、河流等的跨越施工方案。 4 如有跨越高速公路、频繁通航航道、库区、110 千伏及以上带电线路(或涉及变电站 全停的重要电力线路)等,应考虑相应的施工措施。 5 如有跨越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等铁路设施的,应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 6.1.5 特殊施工措施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中、岛屿等施工区域的用水、用电施工措施。 DL/T 20 7 2 临近已有电力线路施工的防感应电施工措施。 3 沿线建(构)筑物、厂矿、电力通信线路和其他设施拆除、搬迁或改造的措施。 4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特殊结构的项目而采取的保障人员安全的防范措施。 5 采用索道或其他特殊运输方式时,采取的施工措施。 6 其他特殊施工措施。 6.2 施工机具配备 6.2.1 机具配备设计原则应综合考虑现场安全、质量、进度及文明施工的各方面要求,兼 顾适用性和经济性,满足工程需要。 6.2.2 机具配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应根据工程进度要求、设备最大吊装重量、吊车需要覆盖的吊装范围及场地条件等因素 综合考虑配置符合工程建设需要的主要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可参考表 6.2.2 的规定 表 6.2.2 主要施工机具配备参考表 表 6.2.2-1 220kV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双分裂导线)主要施工机具配备参考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工作能力 数量 备注 1 悬浮抱杆 15kN 1015 2 牵引机 80kN 1 3 张力机 40*2kN 1 二线 4 汽车吊 8t~16t 2 表 6.2.2-2 330kV、500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四分裂导线)主要施工机具配备 参考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工作能力 数量 备注 1 悬浮抱杆 20~30kN 1015 2 牵引机 180kN 1 3 牵引机 40kN 1 4 张力机 40*4kN 1 四线 5 张力机 40kN 1 6 汽车吊 8t~16t 1 7 汽车吊 25t~50t 2 表 6.2.2-3 750kV、1000kV、800kV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六-八分裂导线)主要施工机具 配备参考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工作能力 数量 备注 1 悬浮抱杆 40~60kN 1015 2 牵引机 250kN 2 3 牵引机 80kN 1 4 牵引机 40kN 1 5 张力机 40*4kN 2 四线 6 张力机 75kN 1 7 张力机 40kN 1 8 汽车吊 8t~16t 1 DL/T 20 8 9 汽车吊 25t~50t 2 DL/T 20 9 7 施工综合进度 7.1 施工工期设计原则 7.1.1 施工综合进度是为协调全部施工活动的纲领。 施工组织大纲确定的是架空输电线路工 程项目总体进度的施工综合进度,应根据项目建设条件、施工技术、建设单位要求等前提条 件下在符合科学、合理和文明施工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7.2 施工工期设计内容 7.2.1 施工组织大纲设计编制的施工综合进度深度应满足总体施工控制进度要求,内容应以 工程计划投产日为依据, 包括对各主要环节的综合进度安排, 应从施工准备开始到本项目建 成为止,反映出各主要控制工期和建设里程碑、关键节点的工期控制目标。 7.2.2 工期控制主要节点是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土建、安装、调试作业的安排应以确保控 制节点的实现为目标。工期控制主要节点包括 施工准备、线路复测、基础工程、 杆塔施工、 架线及附件安装施工及竣工验收移交。 7.3 施工工期建议指标 7.3.1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应按线路电压等级、工程地域等因素,考虑施工难度和施工工程量 等具体情况合理划分施工段,各施工段同时开展施工,在理想情况下,一个施工段的作业时 间即是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 7.3.2 为保证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综合电压等级、气候条件、工艺 要求、外部环境、设备供应等因素,建议各电压等级工程推荐工期如下。 1 常规新建单回输电线路工程的推荐工期为220kV、330 kV 交流工程 8-14 个月, 500 kV 交流工程,500 kV 直流工程 14-26 个月, 750kV 交流工程 18-28 个月,800 kV 直流 18-32 个月, 1000kV 交流工程工期以建设单位要求为准。 2 输电线路工程的工期因线路长度与地形地质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可执行 架空输 电线路工程工期定额相关说明进行调整。 3 高海拔地区的输电线路、严寒地区建设工期超过 10 个月以上的 220kV 及以上输电线 路、施工期跨越日最高气温超过 35℃的月份的输电线路、在沙暴严重地区建设的输电线路、 带电跨越的输电线路和双回路输电线路的工期, 可执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 电力建 设工程工期定额(2013 版)相关说明进行调整。 7.3.3 单个施工段的施工工期如按 8-14 个月左右考虑,可按以下工期表安排。 表 7.3.3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参考工期表 序号 项 目 参考工期 1 施工准备 7~15 天 DL/T 20 10 2 线路复测 7~15 天 3 土石方及基础工程 3~4 个月 4 杆塔施工 2~4 个月 5 架线及附件安装施工 2~4 个月 6 竣工验收、调试、移交 15~30 天 7 总工期 8~14 个月 注参考工期是单回线路,一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工期安排。 7.3.4 单个施工段的施工工期如按 14-26 个月左右考虑,可按以下工期表安排。 表 7.3.4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参考工期表 序号 项 目 参考工期 1 施工准备 7~30 天 2 线路复测 7~30 天 3 土石方及基础工程 5~8 个月 4 杆塔施工 4~7 个月 5 架线及附件安装施工 4~8 个月 6 竣工验收、调试、移交 15~30 天 7 总工期 14~26 个月 注参考工期是单回线路,一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工期安排。 7.3.5 单个施工段的施工工期如按 18-28 个月左右考虑,可按以下工期表安排。 表 7.3.5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参考工期表 序号 项 目 参考工期 1 施工准备 7~30 天 2 线路复测 7~30 天 3 土石方及基础工程 6~9 个月 4 杆塔施工 5~8 个月 5 架线及附件安装施工 6~8 个月 6 竣工验收、调试、移交 15~30 天 7 总工期 18~28 个月 注参考工期是单回线路,一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工期安排。 7.3.6 单个施工段的施工工期如按 18-32 个月左右考虑,可按以下工期表安排。 表 7.3.6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参考工期表 序号 项 目 参考工期 1 施工准备 7~30 天 2 线路复测 7~30 天 3 土石方及基础工程 6~10 个月 4 杆塔施工 5~9 个月 5 架线及附件安装施工 6~10 个月 6 竣工验收、调试、移交 15~30 天 7 总工期 18~32 个月 注参考工期是单回线路,一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工期安排。 DL/T 20 11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都要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执行”。 DL/T 20 12 引用标准名录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DL/T5451-2012) 电力建设工程工期定额(2013 版) DL/T 20 1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架空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导则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导则 DL/T XXXX-201X 条条 文文 说说 明明 DL/T 20 14 制订说明 架空输电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导则 (DL/T XXXX-20XX) ,经国家能源局 XXXX 年 XX 月 XX 日以第 XX 号公告批准发布。 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对编制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大纲设计提出设计范围,规 定设计原则,规范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使设计水平与当前施工实际水平相匹配,覆盖初步 设计内容深度要求。 (1)编制工作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 (建标[2008]182 号)的要求进行。 2 导则内容划分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DL/T5451-2012)对施工组织大纲部分的相关要求为基准,对应设计深度要求制定本导则 以指导设计单位相关专业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工作; 3 根据国内近年建设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情况,以工程实际调研情况为依 据,形成本导则; 4 编制过程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5 加强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 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 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但是, 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 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DL/T 20 15 目 次 1 总 则 ................................................. 16 3 一般规定 ................................................ 17 4 大纲设计说明 ............................................ 18 5 材料站设置及运输方案 ................................... 19 5.1 材料站设置 ........................................... 19 5.2 运输方案 ............................................. 19 6 主要施工方案及机具配备 ................................. 20 6.1 主要施工方案 ......................................... 20 6.2 施工机具配备 ......................................... 21 7 施工综合进度 ........................................... 22 7.1 施工工期 ............................................. 22 7.2 施工工期建议指标 ..................................... 22 DL/T 20 16 1 总 则 1.0.2 涵盖目前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主要电压等级,标准适用的最小电压等级为 220kV, 编制过程中选用交流 220kV、330kV、500kV、1000kV 及直流500kV 和800kV 新建工程 作为代表,其他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参照执行。 1.0.3 根据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DL/T 5451-2012)的相关要求明确 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内容深度要求。 DL/T 20 17 3 一般规定 3.2.1 1997 年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中将地区分类确定为四 类,之后颁布的“电力建设工程工期定额”沿用了该地区分类方法。在调研具体情况的基础 上本标准也采用该分类办法。 DL/T 20 18 4 大纲设计说明 4.2 编制施工组织大纲应明确相关设计依据,相关设计合同、协议、文件和其他专业的设计 方案均是施工组织大纲的设计基础。 DL/T 20 19 5 材料站设置及运输方案 5.1 材料站设置 5.1.2~5.1.4 划分施工区段的目的是为了组织流水施工,合理的划分施工区段可以提高输电 线路工程的综合施工效率,合理的布置材料站可以缩短运输里程,节约运输费用。 5.2 运输方案 5.2.1 材料的运输方案应遵循安全可靠,及时准确,经济适用的原则,选用合理的运输方式 及运输路线,宜优先选用常规的运输方式。 5.2.2 施工道路主要依托当地现有道路,施工区段没有道路或现有道路不能满足材料或运输 车辆的通行时,需修筑临时施工道路。临时施工道路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满足施工运 输的要求。修筑临时施工道路时,尽量利用施工作业带,以减少施工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DL/T 20 20 6 主要施工方案及机具配备 6.1 主要施工方案 6.1.1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所制定的施工方案,是对工程施工方案初步的拟定,主要作用是从 施工的角度判断设计方案是可以实施的, 其内容深度按照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内容 深度规定 (DL/T5451-2012)第 8 章的内容确定,具体施工方案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总 设计中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机具配备来最终确定。 6.1.2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2014 版) 第十四条“勘察设计企业基建安全职 责”要求, “落实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将土方平衡、土石方临 时堆放场地以及施工临设、材料堆放场地,以及避免水土流失、施工垃圾及处理、 ‘三废’ 及噪声等排放处理内容纳入设计文件中” 。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2014 版) 第十四条“勘察设计企业基建安全职责”要 求, “严格执行勘察作业相关规定,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根据 施工及运行安全操作和安全防护的需要, 设计安全及防护设施内容, 选用符合国家职业健康 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材料, 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件和环节, 提出防范安全 事故的技术要求” 。 6.1.3 组塔通常使用内悬浮抱杆,但受条件限制,需要使用座地摇(平)臂抱抱杆、起重机 等设备组塔时,其台班费、施工周期等均会增加。高塔堆料、组立需要较大的场地,且高塔 组立施工难度较大,应明确场地布置要求和施工措施。 6.1.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2014 版) 第十四条“勘察设计企业基建安全职 责”要求, “设计文件应包含项目环境(海拔、地质、边坡等) 、工程主要特点(高支模、深 基坑、线路工程重要跨越、变电工程间隔扩建等)等内容,并在设计交底时强调相关安全风 险。 ”从近几年输电线路建设实际情况出发,高速公路、频繁通航航道、库区、110 千伏及 以上带电线路(或涉及变电站全停的重要电力线路) 、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均属于线路工 程重要跨越。 6.1.5 特殊施工措施有些是可以预知的,但有些可能是施工过程中才能发现的,这里指可以 预见的特殊施工措施, 主要包括非常规的设计方法需要特殊方法施工的以及特殊的施工环境 中需要采取特殊技术、安全、环境措施的施工项目等。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2014 版) 第十四条“勘察设计企业基建安全职责”中 说明, “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特殊结构的工程项目,提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 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和建议” 。 本标准 5.2.1 规定, “应说明施工时, 工程装置性材料拟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 (如 汽车运输、 人力运输等) ,并说明各种运输方式的最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