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2014-2010_硅钼棒_建筑材料标准.pdf
ICS 81.060.20 Q32 备 案 号 30031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2014 2010 JC 硅 钼 棒 MoSi2 heating element 2010 -11 -22 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 -03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 20142010 本标准按照GB/T 1. 1 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标i 主要起草人 江莞、 何树先、 黄毓敏.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C/T 20142010 棒 目 硅 i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钼棒的形状、 尺寸规格、 代号、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包装、 运输、 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二硅化钼为主要成分制造的电加热元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_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 形状、 代号、 规格标记及产品标记 3.1形状、 代 号 见 表 U 表 1 JC/T 20142010 称 w形硅钼棒 形 状代 号 GMW - 1 7 0 0 或 G V T W - 1 8 0 0 产品规格标记及产品标记见表2 。 表 2 名 称 规格标记 」 产品标记 直形硅钼棒 d/D /Le/Lu/g/f GMZ - 1700 或 GMZ - 1800 d i D/Le/Lu/g/ f U 形 硅 钼 棒 直端部 d/D/Le/Lu/a/g/ f GMU - 1700 gfc GMJJ - 1800 df D/ Le /Lu / a/ g /f 90端部d/D / Le im i I fa /g if GMU90 - 1700 或 GMU90 - 1800 d/D / Le /m/ 1 fa /g ff 45靖部d f Df Le jm 1 /a/g/ f GMU45 - 1700 或 GMU45 - 1800 d/D / Le /m/ J /a /g /f W 形硅钼棒 d /D /U /L u /a iA /g /f . GMW - 1700 或 GMW - 1800 d/D /Ls/Lu/a/A /g/f 注 表 中 代 号 字 母 数 字 含 义 桂) jM m uffi丨 Z- “ 直 形 iU---U 形丨W---W 形 ; 1700表 示 发热体表面最髙温度可达170GC , 1800表示发热体表面最髙温度可达1800C 示 例 1GMU-1700,6/12/400/500/50/2S/40表示发热体表面最髙温度为UOOT ,U 形 , 热 端 直 径 为 6 mm, 冷端直 径 为 12 mm,冷 端 长 度 为 400 mm,热 端 长 度 为 500 m m ,U 形 间 距 为 50 mm ,冷 端 磨 削 锥 度 的 长 度 为 25 tmti, 喷铝段校度 为 40 mm。 . 示 例 2GMW- 1800, 9/18/700/60/60/180/30/75表 示 发 热 体 表 面 最 髙 温 度 为 1800*0, W 形 , 热 端 直 径 为 b 将被检棒的两端置于两支架的V形槽内, 使最大弯曲点向下 与平台距离最小, 用精度为 0 . 0 2 mm的 高 度 尺 测 量 最 大 弯 曲 凹 面 至 平 台 间 的 高 度 值 , 然后将棒体旋 转 1 8 0 , 使最大弯曲点向上与平台距离最大, 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最大弯曲凸面至平台间的高 3 JC/T 20142010 度 值 执,通过式( 1 计算出弯曲度 Hzr J Ri x i o o .................................................⑴ l r 式中 s弯曲度; H2 最大弯曲点向上时的髙度值, 单位为毫米 m t n ; H,最大弯曲点向下时的高度值, 单位为毫米 m m ; F两支点间的距离, 单位为毫米 m m 。 5.3抗折强度的测试 在室温下, 取待测试的热端棒材以及冷、 热端接合点在中间部位的棒材, 分别水平放置于万能材料 试验机 单值相对误差1支架的两个支点上( 冷、 热端应保持水平) , 两 支 点 间距 离 为 W O m t n 。在被 检棒两支点的中间位置垂直加压, 记录棒材折断时的负荷, 并根据式 2 计算出抗折强度 _ 8 0 dWS . W 二 必. . . . . . . . . . . . . . . 式 中 。 抗折强度, 单位为兆帕( M P a ; d被检棒的外径, 单位为厘米 c m ; d 0被检棒的内径, 单位为座米 c m ; W荷重, 单位为千牛( k N ; S两支点间的距离, 单位为厘米( c m 。 5.4室温电阻率的测试 取长度为L L 2 0 0 mm的待测棒, 首先用精度为0 . 0 2 mm的游标卡尺测査_材的平均直径A 然 后用精度为0 . 0 2 m f l 的电阻测试仪测量棒材电阻值i , 并根据式 3 计算硅钼棒的电阻率 p X 1 0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4 L 式中; p电阻率, 单位为欧姆米 Q m ; R 棒材电阻, 单位为毫欧姆 m n * d棒材直径, 单位为毫米 m m ; L棒材的长度, 单位为毫米 m m 。 5.5 高温电阻和表面发热温度偏差的测试 在室内敞开的空气中, 将被检_水平放置于两电极之间, 接通电源, 通过单相调压器( 容量视硅钼棒 规格而定) 慢 慢 增 大 通 过 硅 钼 棒 的 电 流 , 通过光学 高 温 计 ( 1 . 0级 ) 观 察 , 待热端棒材表面温度达到 1 5 0 0 C 士5 0 C 时 , 保 温 3 m i n , 利用电压表( 0 V 〜 2 5 0 V , 0 . 5级) 、 电流表( 0 A〜5 0 0 A , 0 . 5 级) 和电流互 感器 3 0 0 5 , 0 . 5级) 测出硅钼棒两端电压V和通过的电流J,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只。 同时利用光学 髙温计测量棒材各部温差。 6 检验规则 6. 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逐支进行外观质量和形状尺寸偏差检验。 6.2形式检验 发热体的抗折强度、 室温电阻率和表面发热温度偏差为型式检验项目, 在生产设备、 生产原料及生 产工艺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以上项目为每年检验一次; 当生产设备、 生产原料及生产工艺等因素发生 变化时, 需要进行抽检试验, 对每一批次随机抽检3支发热体进行上述项目的检验, 直到所检发热体的 JC/T 20142010 数据满足指标要求为止。 7包装、 标志、 运输及贮存 7 . 1 包装和标志 每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用专用包装盒包装, 标上产品批次。同一批硅钼棒装人硬质包装箱包装, 并 用良好的避震填充物填充避震。包装箱内同时附有产品合格证, 合格证上应清晰标明标注 产品名称、 规格、 数量、 批号、 制造厂家、 出厂年月及“ 易碎” 、 “ 防潮” 等字样 标志应符合G B 1 9 1 的规定 7.2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碰撞、 挤压和强烈震动。 7.3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 干燥、 没有酸碱及其他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