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475-2004_混凝土防冻剂_混凝土规范.pdf
I C S 9 1 . 1 0 0 .3 0 Q1 2 备案 号 1 4 5 8 9 -2 0 0 4 ic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材 行 」 Ik标 准 J C 4 1 5 -2 0 0 4 代替3 C / T 4 7 5 -1 9 9 2 1 9 9 6 混凝土防冻剂 C o n c r e t e a n t i - fr e e z i n g a d mi x t u r e s 2 0 0 4 - 1 0 - 2 0 发布 2 0 0 5 - 0 4 - 0 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发 布 J C 4 7 5 - 2 0 0 4 H il舀 本标准表2 中的第3 , 5 , 6 , 7 , 8 , 9 项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参考了E N 9 3 4 - 2 2 0 0 1 对外加剂匀质性的规定。 本标准代替J C 4 7 5 -1 9 9 2 混凝土防冻剂。 本标准是在J C 4 7 5 -1 9 9 2 1 9 9 6 混凝土防冻剂的基 础上进行 修订 的,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试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值由原来的3 0 m m 士1 0 m m 调整为8 0 m 。 士1 0 m m ; 增加了 “ 无氯盐防冻剂”定义 增加了 “ 氨释放限量”、 “ 碱含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调整了匀质性试验项目性能指标 调整了受检混凝土的预养时间。 本标准的附录A 为的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 建筑材料 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 寒地建筑科学研究所、 辽宁 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族自 治 区建筑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市建筑工 程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材 料质量监督检 验站、 天津 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第一建 筑公司、 天津雍阳减水 剂厂、 北京利力新技 术开 发公司、 黑龙江省低 温建筑科学研究所中间试验厂、北京方兴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王玲、田培、 姚燕、 朱卫中、王 元、 王麓 林、 袁义章、 陈慧娟、 朱连滨、 钮长 仁、白杰、黄慧芳、施淑芬、武新力、朱广祥、薛宗武。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 9 9 2 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J C 4 7 5 - 2 0 0 4 混凝土防冻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防冻剂的 术语和定义、 分 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 及产品说明书、 包装、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规定温度为一 5 *C 、 - 1 0 0C 、 - 1 5 ℃的 水泥混凝土防冻剂。 按本标准规定温度检测 合格的 防冻剂,可在比规定温度低5 ℃的条 件下 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 标准的 条款。 凡是 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 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 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 注日 期的引用文 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8 0 7 6 混凝土外加剂 G B / T 8 0 7 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 B 1 8 5 8 8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 B / T 5 0 0 8 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 B / T 5 0 0 8 1 普通混 凝土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 G B / T 5 0 1 1 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 范 G B .T 8 2 -1 9 8 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 及耐久性 能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3 . 1 防冻剂 a n t i - f r e e z in g a d m i x t u r e 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 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 加剂。 3 . 2 基准 混 凝 土 C r e f e r e n c e c o n c r e t e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不掺防冻剂的 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3 . 3 受检标养混凝土 C A t e s t e d c o n c r e t e c u r e d in s t a n d a r d c o n d i t i o n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的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3 . 4 受检负温混 凝土 A T t e s t e d c o n c r e t e c u r i n g a t n e g a ti v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并按规定条件养护的混凝土。 3 . 5 规定温度 s t a t e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受检混凝土在负温养护时的 温度, 该温度允许波动 范围为12 0 C ,本标准的规定温 度分 别为一 5 ℃、 - 1 0 0C、-1 5 0C e 3 . 6 无抓盐防冻剂 c h l o r i d e f r e e a n t i - f r e e z i n g a d m ix t u r e 氯离子含量2 0 时,0 . 9 5 s -X 1 . 0 5 S S 2 0 时,0 . 9 0 5 X -5 时,0 . 9 0 w -X 1 . l o w W 5 时 , 0 . 8 0 W -X l . 1 时,要求为D 1O . 0 3 D 1 . 1 时,要求为D 士0 . 0 2 D 是生产厂提供的密度值 4 氯离子含量, 无氮盐防冻剂0 . 1 y 质量百分比 其它防冻剂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 5碱含盈,不超过生产厂提供的最大值 6 水泥净浆流动度,阳应不小于生产厂控制值的9 5 7细度,粉状防冻剂细度应不超过生产厂提供的最大值 5 . 2 播防冻剂混凝土性能 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应符合表2 的要求。 5 . 3 释放氨量 含有氨或氨基类的防冻剂释放氨量应符合G B 1 8 5 8 8 规定的 限值。 6 试验方法 6 . 1 防冻剂匀质性 按 表1 规定的 项目 , 生产厂根据不同 产品 按照G B / T 8 0 7 7 规定的方法进行匀质性项目 试验。 含水率的 测定方 法见附录A e 6 . 2 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J C 4 7 5 一 2 0 0 4 6 . 2 . 1 材料、配合比及搅拌 按GB 8 0 76的规定进行,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为80二士10咖。 6 . 2 . 2 试验项目 及试件数量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试验项 目 及试件数量按表3 规定。 表2 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 序号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一 等 品 合格品 l 减水率,, l 0 2泌水率比,,毛8 01 0 0 3 含气量,,扮 2 . 5 2 . 0 4凝结时间差,min 初凝 一 1 5 0 1 5 0一 2 1 0 2 1 0 终凝 5 抗压强度比,,乡 规定温度 ℃一 5一 1 0一1 5一 5一 1 0一1 5 R _2 01 21 02 01 0 8 R .1 0 09 59 59 0 R _补 ,9 59 085 9 0 8 5 8 0 R _ 补 泌1 0 01 0 0 6 2 日 天收缩率比,,蕊 . 二 1 3 5 7 渗透高度比,,‘ 0 0 8 5 0 次冻触强度损失率比,,哭1 0 0 9 对钢筋锈蚀作用 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 表3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 序号试验项 目试验类别 试验所需试件数量 拌合批数每批取样数目 受检混凝土 取样总数目 基准混凝土 取样总数目 1 减水率混凝土拌合物 3 1 次3次 3次 2 泌水率比 混凝土拌合物 3 l 次3次 3次 3 含气量 混凝土拌合物 3 1 次3次3次 4 凝结时间差混凝土拌合物 3 1 次3次3次 5 抗压强度比硬化混凝土 3 1 2 / 3 块. 3 6 块9块 6 收缩率比硬化混凝土 3 l 块 3块3块 7 抗渗高度比硬化混凝土3 2块6块 6 块 8 5 0 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硬化混凝土l6块 6块6块 9 钢筋锈蚀新拌或硬化砂浆 3 1 块 3块 a受检混凝土12块,基准混凝土3 块.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J C 4 7 5 - 2 0 0 4 6 . 2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和凝结时间差按照G B 8 0 7 6 进行测定和计算。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出 机后5 m i n 内完成。 6 . 2 . 4 硬化混凝土性能 6 . 2 . 4 . 1 试件制作 基准混凝土试件和受检混凝土试件应同时制作。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参照G B / T 5 0 0 8 0 进行, 但掺 与不掺防冻剂混凝土坍落度为8 0 m m 士 l o m m ,试件制作采用振动台振实, 振动时间为1 0 s -1 5 s 。 掺防 冻 剂的 受检混凝土试件在 2 0 1 3 ℃ 环境温度下按照表4 规定的时间预养后移入冰 箱 或冰室 内并用塑料 布橙盖试件,其环境温度应于3 h -4 h 内 均匀 地降 至规定 温度, 养护7 d 后 从成型加水时间算 起 脱模, 放置在 2 0 士 3 ℃环境温度下解冻, 解冻时间按表4 的规定。 解冻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或转标准养护。 表4 不同 规定温度下混凝土试件的 预养和解冻时间 防冻剂的规定温度 ℃ 预养时间 hMC h 解冻时间 h - 56 1 8 06 - 1 05巧 05 - 1 541 2 04 注 试件预养时间也可按M E T 1 0 A t 来控制。式中M 一 一 度时积,T -温度,At -温度T 的持续时间。 6 . 2 . 4 . 2 抗压强度比 以受检标养混凝土、受检负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抗压强度之比表示 R 28 一 冬 x 100 , 一 贪 100 , ‘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R - 7 . 2 8二 应 、 1 0 0 f l , R - 7 . 5 6二 血x 1 0 0 f c 3 4 式中 凡 8 受 检 标 养 混 凝 土 与 基 准 混 凝 土 标 养 2 8 d 的 抗 压 强 度 之比 , 单 位为 百 分 数 ; f c a . 一 受 检 标 养 混 凝 土 2 8 d 的 抗 压强 度, 单 位 为 兆帕 M P a f c 基 准混 凝 土 标 养 2 8 d 的 抗 压 强 度 , 单 位 为 兆 帕 M P a ; R - 7 受 检 负 温 混 凝 土负 温 养 护 7 d 的 抗 压 强 度 与 基 准 混 凝 土 标 养 2 8 d 抗 压 强 度 之比 , 单 位为 百 分数 ; 几 不同 龄 期 R _ 7 , R - 7 2 8 , R - 7 s s 的 受 检混 凝 土 的 抗 压强 度 , 单 位为 兆 帕 M P a e 尺7 2 8 受 检负 温 混 凝土 在规 定 温 度 下 负 温 养 护 7 d 再 转 标 准 养 护 2 8 d 的 抗 压强 度 与 基 准 混 凝 土 标养2 8 d 抗压强度之比,单位为百分数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J C 4 7 5 - 2 0 0 4 R - 7 . 5 6 受 检负 温 混 凝 土 在 规 定 温 度 下负 温 养 护 7 d 再 转 标准 养 护 5 6 d 的 抗压 强 度与 基 准混 凝 土 标养2 8 d 抗压强度之比,单位为百分数 ; 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每组三块试件, 强度数据取值原则同G B / T 5 0 0 8 1 规定。 受检混凝土和基准 混凝土以三组试验结果强 度的 平均值计算抗压强度比 ,结果 精确到1 , 6 . 2 . 4 . 3 收缩率比 收缩率参照G B J 8 2 -1 9 8 5 ,基准混凝土试件应在 3 d 从搅拌混凝土加水时算起 从 标养室取出 移入 恒温恒湿室内3 h -4 h 测定初始长度,再经2 8 d 后测量其长度。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养护7 d , 拆模后先标养3 d , 从标养室取出 后移入恒 温恒湿室内 3 h -4 h 测定 初始长 度, 再经 2 8 d 后 测量其长度。 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混凝土的收缩率。按式 5 计算收缩率比,精确至1 . S , 丛x 1 0 0 S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式中 S , 收 缩 率 之比 , 单 位 为 百 分 数 A T 受 检负 温混 凝 土 的 收 缩 率, 单 位 为 百 分 数 c 基准混凝土的 收缩率,单 位为百分数 。 6 . 2 . 4 , 4 渗透高度比 基准混凝土标养龄期为2 8 d ,受检负温混凝土龄期为一 7 5 6 d 时分别参照G B J 8 2 -1 9 8 5 进行抗渗性能 试验。 但按0 . 2 M P a , 0 . 4 S 1 P a . 0 . 6 M P a , 0 . 8 M P a , 1 . 0 M P a 加压, 每级恒压8 h , 加压到1 . 0 M P a 为止。取 下试件, 将其劈开, 测试试件1 0 个等分点 渗透高度的平均 值, 以 一组六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 果,按式 6 计算渗透高度之比,精确至1 . H, 丝 a r x 1 0 0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透水高度之比, 单位为百分数 受检负 温混凝土 六个试件测试值的平均 值, 单位为毫米 二 基准混凝土六个 试件测值的 平均值。 单 位为 毫米 m m 。 中“A7C 式HHH 6 . 2 . 4 . 5 5 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参照 G B J 8 2 -1 9 8 5 进行试验并计算强 度损失率。 基准混凝土在 标养2 8 .d 后进行冻融试验。 受检负温 混凝土在龄期为一 7 2 8 d 进行冻融试验。 根据计算出 的强度 损失率再按式 7 计算受检负温混凝土与 基准 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之比,计算精确到1 . D , 玺 立 x 1 0 0 娇 一’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式中 D , - 5 0 次 冻 融 强 度 损 失 率 比 , 单 位为 百 分 数 ; A f A T 受 检负 温混 凝土 5 。 次 冻 融 强 度 损 失 率 , 单 位为 百 分 数 ; 从一 基 准混 凝 土 5 0 次 冻 融 强 度 损 失 率, 单 位 为 百 分 数 。 6 . 2 . 4 . 6 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采用在新拌和硬化砂浆中阳 极极化曲 线来测试,测试方法见G B 8 0 7 6 附录B 和附录C a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J C 4 7 5 - 2 0 0 4 6 . 3 释放氨量 按照G B 1 8 5 8 8 规定的方法测试。 7 检验规则 7 . 1 检验分类 7 . 1 . 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表1 规定的匀质性试验项目 碱含量除外 。 7 . 1 . 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表1 规定的匀质性试验项目和表2 规定的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试验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成分、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d 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和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 . 2 批量 同一品种的防冻剂,每5 0 t 为一批,不足5 0 t 也可作为一批。 7 . 3 抽样及留样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可连续取, 也可以从2 0 个以 上不同部 位取等量样品。 液体防冻 剂取样时应注意 从容器的上、 中、 下三层分别取样。 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 . 1 5 t 水泥所需用的防冻剂量 以其最大掺量计 。 每批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 分为两等份。 一份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项 目进行试验,另一份密封保 存半年,以 备有争议时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7 . 4 判定规则 产品经检验,混凝拌合物的含气量、硬化混凝土性能 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抗渗高度比、5 0 次 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 钢筋锈蚀全 部符合本标 准表2 的要求,出 厂检验结 果符合表1 的 要求, 则可判定为 相应等级的产品。否则判为不合格品。 7 . 5 复验 复验以 封存样进行。 如果使用单位要 求用现场样时 可在生产和使用单位人员在 场的 情况下现场取 平均样, 但应事先在供货合同中规定。复验按照型式检验项目 检验. 8 产品说明书、包装、贮存 8 . 1 产品说明书 生产厂应随货提供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 产品说明书包括 产品名称、 主要防冻组分及碱 含量 N a z 0 0 . 6 5 8 K O 、适用范围 、规定温度、 掺量、禁用场合、贮存条件、 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注意 事项。 8 . 2 包装 粉状防冻剂应采用有塑料袋衬里的 编织袋包装,每袋质量不超过5 0 k g ;液体防冻剂应采用塑料桶 或有塑料袋内衬的金属桶包装或用槽车 运输。 所有包装上均应在明显 位置上标明 生产厂名、 产品 名称、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净质量。必要时 还可按实际情 况标明商标、产品的主要参数、 质量等级标志、 有效期限等。 8 . 3 贮存 防冻剂 应存放在专用仓库或固定场 所妥善 保管, 以 防人畜误食。 有强 氧化性的产品应避免和有机 物 混存 。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J C 4 7 5 -2 0 0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A . 1 仪器 分析天平 称量2 0 0 9 , 分度值 。 , 1 m g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 带盖称量瓶 0 2 5 m m X 6 5 , 干燥器 内盛变色硅胶 A . 2 试验步骤 A . 2 . 1 将洁净带盖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 0 5 C 1 1 0 C 烘3 0 m i n a 取出 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 0 m i n 后称量, 重复上 述步骤至恒量 两次称量的质量差小于 0 . 3 m g , 称其质量为m o o A . 2 . 2 称取防 冻剂试样1 0 g 士 0 . 2 g , 装入己 烘干至恒重 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 试样及称量瓶总 质 量为m。 A . 2 . 3 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中,开启瓶盖升温至1 0 5 C-1 1 0 C,恒温2 h 取出,盖上盖,置于 干燥器内,冷却3 0 m i n 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其质量为m 2 , A . 3 结果计算与评定 含水率按式 A . 1 计算 、 ,m 一m2, 八 八 A H . Ox1 V V m l一 mo A . 1 式中 X H , O 含 水率, 单 位 为 百 分 数 ; m o 称量 瓶的 质 量, 单 位为 克 g m , 称 量瓶 加 干 燥 前 试 样 质 量, 单 位 为 克 g m l 称量 瓶 加 干 燥 后 试 样 质 量, 单 位 为 克 g e 含水率试验结果以三个试样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