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501-2004_沥青路面养护车-机_路桥规范.pdf
I CS 9 1 . 2 2 0 R 1 9 备案号 中 华 Ik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鱼 业标 准 J T/ T 5 01 - 2 0 0 4 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A s p h a l t p a v e me n t m a i n t e n a n c e t r u c k / ma c h i n e 2 0 0 4 - 0 4 - 1 6 发布2 0 0 4 - 0 7 - 1 5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部发 布 J T / T 5 0 1 - 2 0 0 4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8 6 1 范围 ‘ , , , , ‘ , , , ‘ , ⋯⋯ 8 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二 ‘ ’ ‘ ’ ‘ ”8 7 3 术语和定义 ⋯⋯ 8 7 4 产品分类 , , ⋯⋯ 8 8 5 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8 6 试验方法 , ⋯⋯ 9 0 7 检验规则 ⋯⋯ 9 3 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 , , ⋯⋯ 9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测试记录表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9 5 附录B 规范 性附录 故障 类别及危害度系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3 J口 下 5 0 1 - 2 0 0 4 月明吕 本 标准的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附 录A为资料 性附录。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归 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沈阳北方交通工程公司、 西安筑路机械测试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山 西机器制造公司、 宜昌 市夷陵区公路管理段、 鞍山森远高等级公路养护机 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都市交通工程机械厂、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北京交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韩笑儒、 谢立扬、 张兰俊、 苗澎、 王荣金、 王海升、 王银安、 夏晓霞、 雷俊卿。 J T / T 5 0 1 - 2 0 0 4 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沥青路面 养护车 / 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 各方 研究 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1 4 9 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 值及测量方法 G B 1 5 8 9 汽车外廓尺寸界限 G B / T 3 7 6 6 液压系 统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3 8 4 5 汽油车 排气污染物的测量 怠速法 G B / T 3 8 4 6 柴油车自 由加速烟度的测量 滤纸烟度法 G B / T 4 0 9 4 汽车操纵件、 指示器及信号 装置的标志 G B 4 7 8 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 安装规定 G B / T 5 2 2 6 . 1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 G B 7 2 5 8 机动车 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 B / T 1 1 3 5 2 一般铸造碳钢件 G B 1 1 5 6 7 . 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 B 1 1 5 6 7 . 2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 B / T 1 2 5 3 8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 G B / T 1 2 5 3 9 汽车爬陡 坡试验方法 G B / T 1 2 6 7 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 B / T 1 2 6 7 4 汽车质量 重量 参数测定方法 G B 1 2 6 7 6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 性能和试验方法 G B / T 1 2 6 7 8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G B 1 4 7 6 1 . 5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 G B 1 4 7 6 1 . 6 柴油车自由 加速烟度排放标准 G B / T 1 8 4 1 1 道路车辆 产品 标牌 J B / T 5 9 3 7 工程机械灰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J G / T 5 0 1 2 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 T J 0 5 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 T J 0 7 3 . 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Q C / T 2 5 2 专用汽车定型实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J T/ 丁 5 0 1 - 2 0 0 4 3 . 1 沥青路面养护车 / 机 a s p h a lt p a v e m e n t m a i n t e n a n ce t r u c k / m a c h in e 用于修补沥青路面病害的保养维护设备 , 具有拌料 或载料 、 铲挖、 清扫、 喷洒沥青、 加热、 填料、 压 实等单一功能或多种功能。 3 . 2 自 行式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s e l f - p r o p e ll e d a s p h a l t p a v e m e n t m a i n t e n a n ce t r u c k / m a c h m e 具有行驶功能的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3 . 3 拖挂式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t r a i le r a s p h a l t p a v e m e n t m a i n t e n a n ce t r u c k m a c h i n e 自 身无行驶驱动须有其他动力拖挂的沥 青路面养护车/ 机。 3 . 4 加热板式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h e a t i n g p a n e l a s p h a lt p a v e m e n t m a i n t e n a n c e t r u c k / m a c h m e 装有路面加热板的沥 青路面养护车 / 机。 3 . 5 拌料式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a s p h a l t p a v e m e n t m a in t e n a n ce truck/machine w i t h m i x in g b o x 装有拌制沥青混合料装置的 沥青路面养护车 / 机。 3 . 6 载料式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a s p h a l t p a v e m e n t m a in t e n a n c e t r u c k / m a c h m e w i t h l o a d i n g b o x 装有沥青混合料箱的 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4产 品分 类 4 . 1 按主要作业装里的不同, 可分为加热板式沥青路面养护车/ 机 养护车/ 机以下称养护车 、 拌料式 沥青路面养护车、 载料式沥青路面养护车等。 4 . 2 按行驶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自 行式沥霄路面养护车及拖挂式沥青路面养护车。 5 技术要求 5 . 1 基本要求 5 . 1 . 1 沥青路面养护车应按照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图 样和 技术文件制造。 5 . 1 . 2 外购件及原材料应是国家、 行业 有关部门鉴定定型的产品, 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 5 . 1 . 3 铸件表面应整洁, 不得有气孔、 疏松等缺陷, 符合G B / T 1 1 3 5 2 , J B / T 5 9 3 7 的规定。 5 . 1 . 4 结构件、 饭金件应进行表面除锈 处理, 表面应平整、 光滑。 5 . 1 . 5 各运动副不 应有松旷、 过紧、 卡滞等现象, 传动系统应工作平稳可靠。 5 . 1 . 6 各操作元件应操作方便、 灵活、 并有指示牌。 5 . 1 . 7 有安全要求的运动部件应设有防护装置, 各类操作指示牌应安装在显著位置并清晰、 易懂。 5 . 1 . 8 电 气设备应符合G B / T 5 2 2 6 . 1 的 规定。 5 . 1 . 9 养护车 上各紧固 件应紧固牢靠, 不应有松动现象。 5 . 2 整车 5 . 2 . 1 基本功能的 配置要求 能 拌制或能装载、 加热 或 保温 沥青混合料, 并能出料; 能存储、 加热、 保温、 及喷洒沥青; 能按J T J 0 7 3 . 2 提供切缝 及清 缝的工 具或装有路面加热板; 能按 J T J 0 7 3 . 2 提供路面破碎和压实的工具; 5 . 2 . 2 拌料生产率应满足使用要求。 5 . 2 . 3 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 」 T J 0 7 3 . 2的规定。拌制成品料温度应达到 1 2 0 ℃ 一1 6 0 9 0 , 成品料中 沥青含量应符合工程确定的油石比。 5. 2. 4 5. 2. 5 5. 2. 6 5. 2. 7 R 8 载料式料箱的 保温要求 沥青混 合料温度为1 5 0 9 0 、 环境温度2 0 9 C , 3 h 内 温降不得大于2 0 9 C o 沥青加热速 率应达到1 5 9 C / h o 沥青喷洒系统应喷洒均匀, 在断续喷洒沥青时, 其喷洒系统不应有堵塞现象。 油、 水、 气系统应工作正常, 密封可靠 , 不应有漏油、 漏水现象。 J T / T 5 0 1 - 2 0 0 4 5 . 2 . 8 液压系统应符合G B / T 3 7 6 6 的 规定。 5 . 2 . 9 爬坡性能 低速档应能满载爬越2 0 的 坡道; 装有碾压轮的养护车, 用碾压轮驱动时应能满载 爬越 1 0 的坡道。 5 . 2 . 1 0 制动系统结构和性能应符合G B 1 2 6 7 6 的规定。 5 . 2 . 1 1 允许噪声应符合G B 1 4 9 5 的 规定。 5 . 2 . 1 2 排放标准值应符合 G B 1 4 7 6 1 . 5和G B 1 4 7 6 1 . 6 的规定。 5 . 2 . 1 3 外形尺寸应符合G B 1 5 8 9 的 规定。 5 . 2 . 1 4 侧面防护装置应符合G B 1 1 5 6 7 . 1 的 规定; 后下部防 护装置应符合G B 1 1 5 6 7 . 2 的 规定。 5 . 2 . 1 5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 位置和光色应符合G B 4 7 8 5 的 规定。 5 . 2 . 1 6 运行安全应符合G B 7 2 5 8 的 规定。 5 . 2 . 1 7 作业可靠性试验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不应少于 1 0 0 h ,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应少于8 0 h , 可靠 度不应低于8 5 . 5 . 2 . 1 8 外观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机身外露表面平整光洁, 各部件布置协调有序; b 外露焊缝应光滑均匀, 焊渣、 焊瘤等应清理干净 或打 磨平整; c 外观油漆层应均匀、 光亮, 不应有流痕。漆膜应粘附牢固, 主体漆色应鲜艳明亮, 各配色线条应 清晰, 两色油漆交界处应界限 分明, 不应有相互交错现象。 5 . 2 . 1 9 养护车应具有下列辅助装置 a 灭火装置; b 照明及信号装置; c 牵引装置; d 随 机专用工具及备用轮胎。 5 . 3 作业装It 5 . 3 . 1 砖式加热板 5 . 3 . 1 . 1 应密封良 好、 可靠。 5 . 3 . 1 . 2 燃气安全 保护装置应灵敏、 可靠。 5 . 3 . 1 . 3 对沥青路面加热5 m in , 地表温度达到 1 6 0 9 C . 5 . 3 . 1 . 4 加热板各个区的使用可任意组合。 5 . 3 . 1 . 5 加 热板左、 右单向 平移 行程不小于6 3 0 n a n , 水平升降行程不小于1 2 0 n u n , 水平至 垂直翻 转角 度 大于 9 0 0 0 5 . 3 . 2 管式加热板 5 . 3 . 2 . 1 同5 . 3 . 1 . 1 , 5 . 3 . 1 . 2 0 5 . 3 . 2 . 2 对沥青路面加热1 5 l n i n , 地表温度达到1 5 0 T. 5 . 3 . 2 . 3 加热板式、 右单向平移行程不小于5 0 0 、 水平升降行程不小于1 2 0 m m , 水平至垂直翻转角度 大于9 0 0 0 5 . 3 . 2 . 4 加热板可采用分离的 分体式 结构。 5 . 3 . 3 沥青 混合料箱 5 . 3 . 3 . 1 沥青混合料箱应具有加热和 保温自 动控制功能, 并应有足够的 强度和刚度。 5 . 3 . 3 . 2 箱体外表面应平整并确保雨水不渗人保温层。 5 . 3 . 3 . 3 料箱出料应方便可靠。 5 . 3 . 4 沥青混合料生产装置 5 . 3 . 4 . 1 冷料供给装置 5 . 3 . 4 . 1 . 1 冷料供给装置的 供料能力 应满足设备最大生产能力的需要, 运行稳定可靠, 限位 准确。 8 9 J T / T 5 0 1 - 2 0 0 4 5 . 3 . 4 . 1 . 2 上料过程不得有漏料、 卡阻现象发生。 上料斗应为可计量的 定量料斗。 5 . 3 . 4 . 2 加热拌和滚筒 5 . 3 . 4 . 2 . 1 加热拌和滚筒的生产能力应满足设备 额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5 . 3 . 4 . 2 . 2 筒体不应有明显的 变形, 传动运转平稳、 震动小。 5 . 3 . 4 . 3 拌和 筒燃烧装置 5 . 3 . 4 . 3 . 1 点火迅速、 工作可 靠、 风门 调节方便。 5 . 3 . 4 . 3 . 2 供油管路中应设置过滤器, 管路不得有渗漏。 5 . 3 . 4 . 4 沥青存储、 供给装置 沥青箱应设置沥青液位测试装置、 温度显示装置、 温度自动控制装置。输出沥青管路上应配有流量 计或流量计量的装置。 5 . 3 . 5 动力装置 作业装置的动力可从汽车发动机取力, 也可另配发电机组。 5 . 3 . 5 . 1 从汽车发动机 取力时, 取力装置应工作稳定可靠。 5 . 3 . 5 . 2 发电 机组应工 作安全、 可靠。 6 试验方法 6 . 1 试验准备 6 . 1 . 1 养护车试验时应提供的 技术资 料 a 产品技术性能参数, 参照附录A 表A . 1 和表A . 2 填写; b 整机使用说明书; c 试验样机主要部件的原始装配尺寸 及调试记录; 6 . 1 . 2 试验前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a 测试仪器、 量具、 传感元件等必须经计量主管部门检查和校准, 且在有效期内方能使用。其性 能和误差应符合仪器有关规定; b 样机应按使用说明书 调定液压系统安全阀压力; c 样机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空运转和磨合。 6 . 2 外型尺寸的测定 按G B / T 1 2 6 7 3 的规定进行, 并 将测定结果记人表A . 3 . 6 . 3 整机质,及前、 后桥承载质f的测定 按G B / T 1 2 6 7 4的规定进行, 并将测定结果记人表 A . 4 . 6 . 4 孟心位置的测定 重 心 位 置 以 三 维 坐 标 水 平 纵坐 标二 、 水 平 横 坐 标Y 、 垂 直坐 标h 表 示, 分 别 按 整 机 空 载 状 态和 整 机 满载状态测定 重心位置, 测定结果记人表A . 5 . 6 . 4 . 1 水 平纵坐标斌重心距前轴中 心的 水平距离 按 G B / T 1 2 5 3 8 的规定进行。 6 . 4 . 2 水平横坐标以重心距整车对称中 心的 水平距离 在地磅上分别 测出 前、 后轮各自 的承 载质量, 按公式 1 计算。 R 2 一R I B 2 R 4一R 3 B I Y2 G 1 式中 Y 水平横坐标, m m ; R , 前 左 轮 承 载 质 量 k g ; R z 前右轮承载质量, k g ; R 3 后左轮承载质量, k g ; 9 0 J T / 丁 5 0 1 - 2 以科 凡后右轮承载质量, k g ; B , 后轮距, m m ; B 2 前轮距, m m ; G 养护车质量, 空载时用 ‘ 1 , 满载时用 ‘ 2 0 6 . 4 . 3 垂直坐标h 重心距地面的 高度 按G B / T 1 2 5 3 8 的 规定进行。 6 . 5 料箱载质,的测定 测定时将料箱置于水平位置, 在料箱内装满干沙, 装至与料箱上沿相平, 关上料箱盖, 分别测定装料 前后养护车的质量。按公式 2 , 3 计算料箱容积和载质量, 并记人表A. 6 o G2一G, 1 0 0 0 y , 2 式中 ‘2 物 t 未 料装满时的 养护车质量, k g ; 装物料的养护车质量, k g ; Y i 物料密度, k g / L ; V 料箱容积, M 3 . W Y 2 V 式中二 w 料箱载质量, k g ; 7 2 - 沥青混合料密度, Y 2 - 1 6 5 0 k g / m 3 0 6 . 6 制动系统结构和性能试验 按G B 1 2 6 7 6 的规定进行。 6 . 7 允许 噪声试验 按 G B 1 4 9 5 的 规定进行。 6 . 8 排放标准 值试验 按G B 3 8 4 5 和G B 3 8 4 6 的规定进行。 6 . 9 爬坡性能试验 养护车处于满载状态, 在无雨天气下进行爬坡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记人表A . 7 . 6 . 9 . 1 养护车以驱动轮爬坡 按G B / T 1 2 5 3 9 规定进行, 并按公式 4 计算出 爬坡功率。 3 G 2 BL b s i n a w , , 舀 石 石石 t } 又月 J t h 4 式中 N e爬坡功率, k W; B 重力加速度, m / s Z ; L e测试的 爬坡距离, m; t 6 通过距离L 。 所用时间, 5 ; a 坡度角, “ 。 6 . 9 . 2 养护车以碾压轮驱动爬坡 将养护车停在坡底平坦地面上, 发动机转速控制在规定的工作转速, 待发动机转速稳定后, 放下碾 压轮, 以碾压轮驱动前进爬越 1 0 的坡道 , 并测定通过测试路段的时间和距离, 按公式 4 计算出爬坡 功率。 6 . 1 0 沥青加热及保温试验 环境温度为2 0 C, 沥青箱内装满 1 1 0 ℃沥青, 启动加热装置 , 分别测量导热油温度和沥青温度, 每隔 I S m i n 测量一次, 直至沥青温度升到1 5 0 C , 测量值记人表A . 8 。绘出 沥青温升曲 线图。 然后关闭加热装 9 1 J T / T 5 0 1 - 2 0 0 4 置, 每隔 1 5 m i n 测量一次导热油和沥青的 温度, 测量至3 h 为止。 将测得结果记人表A . S , 并绘出降温曲 线图。 6 . 1 1 料箱保温性能试验 料箱内 装满温度为1 5 0 9 C , 粒度为l o m m的沥 青混合料。盖好箱盖, 每隔3 0 m in 测量一次沥青拌合 料的温度; 其沥青混 合料的温度应取近箱壁和心部温度的 平均值, 测点不少于四点。共测量3 h , 将其结 果记人表A . 9 . 6 . 1 2 沥 青喷洒及管道畅通试验 沥青箱内 装满 1 5 0 ℃的沥青, 沥青泵以沥青喷洒所规定的转速运转, 开动喷洒系统 l m i n , 测量喷洒 量, 观 察喷雾情况。将测量结果记人表A . 1 0 . 6 . 1 3 路面 加热 试验 环境温度 2 5 ℃士5 0 C , 养护车的砖式加热板按其加热面积放置在待加热的沥青路面上, 加热 5 m i n 后、 管 式加热板加热 1 5 m in 后, 在加热区域内取五个点, 测量路面加热温度及深度, 试验结果计人 表A . 1 1 . 6 . 1 4 沥青混合料拌和试验 6 . 1 4 . 1 试验条件 a 天气 无雨; b 搅 拌装置在额定工况下连续稳定作业。 6 . 1 4 . 2 生产率试验 将运料小车编号, 装料前测定空车质量, 装车后测定满载车质量, 满载车质量之和减去空车质量之 和即为每次试验时间的产量, 同时测定每次的试验时间, 试验结果参照表A . 1 3 记录。 _、M v二j 。 丁 5 式中 口 成品 料生产率, r/ h ; M 成品 料产量, k g ; £ 试验时间, 。 。 6 . 1 4 . 3 成品 料温度试 验 在卸料 装置卸料的同 时, 用测温仪器测量沥青混合料温度, 每隔1 O m i n 检测一次, 同等条件下连续 检测5 次料温, 试验结果记录在表A . 1 2 . 6 . 1 4 . 4 沥青含量偏差检测 在卸料口, 用专用器直接 取样, 生隔1 0 m i n 采集5 k g 以 上的 试验用料, 连 续取样5 次, 用抽提仪抽提, 具体方法按照J T J 0 5 2 执行, 试验结果按表A . 1 4 记录。 67 X 名阔 1一5 -- 一X S X _ X 式中 X 沥青含量平均值, ; X -沥青含量设定值, ; S 沥青含量偏差, ; 6 . 1 5 渗漏检验 养护车连续工作1 . 5 h 后停机, 立即按下列方法进行渗漏检验 a 对可能出现渗 漏油 水 部位的下方垫上白 纸, 便于观察; b 在停机5 m in 内检查渗漏水情况, 若有水浸湿现象, 则判定为渗水; 若在5 m i n 内 有水滴滴下或 浸湿面积超过2 0 0 c . 2 , 则判定为漏水; c 在停机后 1 0 。内检查渗漏油情况, 若有油迹出现, 则判定为渗油; 若在 l 0 m in内有油滴滴下或 9 2 J T/ T 5 0 1 - 2 0 0 4 油迹面积超 过2 0 0 c . 则判定为漏油; d 在 停机后3 0 m in 内 检查漏气情况, 观测 气压表的压力下降值; e 检查结果记人表A . 1 5 a 6 . 1 6 外观检验 6 . 1 6 . 1 外表面平整性, 安装牢固性及焊缝、 焊渣、 焊瘤的 打磨情况等, 用目 测法观察检验。 6 . 1 6 . 2 外观油漆的 均匀性、 光亮性、 漆色、 配色线条交界分明及有无交错现象等项目, 直接观察检验。 其余项目按下列方法检验 a 漆膜的 硬度 用指甲 在漆膜上划一下, 如无凹 陷划痕, 则漆膜的硬度合格; b 粘附牢固性 用利刀在漆膜上纵横各划五条刀痕 刀痕间隔l m m , 呈井字状, 深度达金属层 , 手 摸刀痕处, 漆膜不 脱落为合格; c 弹 性 用利刀刮下漆膜, 如刮屑为碎末则为 太脆; 如整块沾在一起则太软; 如刮屑有弹性的卷曲 则为漆膜的弹性合格。 6 . 1 6 . 3 检验结果记人表A. 1 6 . 6 . 1 7 可靠性试验 6 . 1 7 . 1 行驶可靠性试验 按G B / T 1 2 6 7 8 的 规定进行。 6 . 1 7 . 2 作业可靠性试验 进行2 5 0 h 的 作业可靠性试验, 其必备的四 种功能累计试验时间不得少于2 0 0 h , 根据试验所得到的 数据, 计算出 可靠性特征量, 并记人表A . 1 7 . 6 . 1 7 . 2 . 1 故障前工作时间 养护车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出 现当 量故障数为1 或大于1 的 工作时间。 6 . 1 7 . 2 . 2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 T B F 养护车在规定的试验时间内的累计作业时间与当量故障次数之比, 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按公 式 8 , 9 计算。 M T B F鱼 了 卜 8 式中 t o 累计作业时间, h ; r h 当量故障数, 当; b 1 时, 取r 6 1 ; r、 二 恩 E ;7i 9 式中 。 / i 6. 1 7. 2. 3 第i 类故障危害度系数, 见附录B ; 每i 类故障数。 可靠 度 R 养护车在规定的 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 概率。 按公式 1 0 计算。 t o t o t I x 1 0 0 1 0 式中 R 可靠度; a , - 累计修复时间 按两名熟练技工测算 , h o 6 . 1 7 . 3 养护车的作业可靠性试验可用工业性试验代替。 7 检验规则 7. 1 7. 1 . 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由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每台养护车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经检验合格并签发 9 3 J T / T 5 01 - 2 0 0 4 产品合格证后方准出厂。 7 . 1 . 2 出厂检验一般应进行下列内 容。 a 外观检验; b 空运转试验; c 里程不少于5 0 k m的行驶试验; d 沥青喷洒系 统试验 可用水代替沥青 ; e 渗漏检验 含油、 水、 气、 电 ; f 仪器仪表及电气系统检验。 7 . 2 型式试验 7 . 2 . 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养护车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产品设计作重大改变时; c 停产两年后, 产品重 新恢复生产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 式试验要求时。 型式试验项目应包括第 5 章的全部内容。 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8 . 1 标志 8 . 1 . 1 产品 应在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和商标, 产品标牌应符合G B / T 1 8 4 1 1 的规 定, 产品 标志应符合 G B 7 2 5 8 的 规定 8 . 1 . 2 养护车 应在各操作机构处的明显位置固 定操作标志牌。 8 . 1 . 3 养护车的 操纵件、 指示器及信号 装置的图形标志应符合G B / T 4 0 9 4 的要求。 8 . 2 包装 8 . 2, 养护车 一般采用裸装。需防锈的部位 如液压油缸活塞杆等 应涂上油脂, 并用防潮纸包扎; 随 机工具及备件用包装箱包装; 随机技术文件用防潮材料包装。 8 . 2 . 2 随 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 容 a 产品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随机备件、 附件及随机工具清单; d 装箱单。 8 . 2 . 3 养护车的包装应符合J G / T 5 0 1 2 的规定。 8 . 3 运输 养护车可自驶运输。若采用其他运输工具发运, 在发运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a 排放燃油及水箱内存水 ; b 拆除蓄电池与 车身相连的电路; c 驾驶室门 打上铅封 或贴封条 ; d 驾驶室 玻璃 上加贴使用须知或其他注意事项。 8 . 4 贮存 养护车应存放在干 燥通风的 库房内, 露天 存放时应有防雨措施; 存放时间较长时, 应将油和水放净; 易锈部位清除干净后涂上油脂 , 并定期给轮胎充气及维护保养。 J 下/ 下 5 0 1 - 2 0 0 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试 记录表 A. 1 沥育路面养护车试验前检查记录表参见表 A. l o 表A. 1 沥青路面养护车试验前检查记录 样机型号检查日期 出厂编号检查试验员 1 养路车外观质量 焊缝质量 液压件密封性 润滑状态 2 专用工具、 量具情况 3 发动机转速 r / m i n 最高空载转速 r / m i n 最低空载转速 r / m i n 4 液压系统安全阀压力 M P a 5 制动器操纵油压、 气压 MP a 6 磨合试验 空车运行 以各挡最高车速 的8 0 里程 k m 路面条件 运行时间 h 发现故障及排除方法 养路作业 混合料粒度 m m 混合料总质量 t 作业时间 h 发现故障及排除方法 9 5 J T / T 5 0 1 - 2 0 0 4 A . 2 沥青路面养护车性能参数记录表参见表A. 2 o 表 A. 2 沥青路面养护车性能参数表 设计值 样机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 项目内容单位设计值 发 动 机 型号 标定功率 k W 标定转速 r } mi n 最大扭矩 N. m 整 机 最大长度 1 【西1 最大宽度 最大高度 整机结构质量 k g 整机工作质量 前桥承载质量 后桥承载质量 料斗装料量 驾驶室乘员 人 整 机 前轮距 】 】工n 后轮距 1 U j l 最高车速 k m/ h 离去角 0 制动距离 11 皿 n 最小离地间隙 碾 压 辊 压辊直径 11 皿 口 一 压 辊 扭 矩 N“ m 压辊传动比 一 压 辊 长 度 『『.⋯ 一 空 载 压 实 力 k N 空载线压力 k N / m 压实牵引力 k N 碾压爬坡能力 碾压速度 m/ mi n 9 6 J T / 丁 5 0 1 - 2 以 科 表 A . 2 续 项目内容单位设计值 料 斗 容量矽 长度】】 】 n 】 坡角 0 螺旋直径-1 1 送料量 k g , 而n 螺旋转速r / 而 n 螺旋扭矩N“ m 沥 青 箱 沥青箱容积 L 沥青喷洒量 V n i n 沥青喷洒压力 MP a 液压系统压力 流量 V n u n 液压缸内径/ 杆径 x 行程 n 习n】 液压油箱容积 L 破 碎 器 质量k g 压力 MP a 冲击频率 Hz 噪声d B A 冲击能J 其 他 洗涤箱容积 L 加热器油箱容积 加热器火焰温度 ℃ 9 7 J T / T 5 0 1 - 2 0 0 4 A. 3 主要外形尺寸测定记录表参见表 A. 3 o 表A. 3- 主要外形尺寸测定记录表 样机型号试验日 期 出厂编号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项目符号 单位测定值 全长与 n 刀】】 全宽B o 全高 不带警灯 H 带警灯H o 最小离地间隙 H, 前轮距B 2 后轮距B, 轴距 L 离去角口 I 0 接近角口2 输送减速机至后桥距离 L , 】 了U 】 】 液压油缸铰点至车架上平面距离 肠 液压油缸铰点至后桥距离 与 支腿铰点至车架上平面距离 H2 支腿铰点至后桥距离 L 4 碾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