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170-2015_邮轮码头设计规范_路桥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国 刀s 170-2015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Cruise Terminal 2015-12-23发布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绉 充一 -1墁劳 151142322 爿岜 嘭} 55.007乙 网 上 购 书 /咖 ,Ch i n a s y b o o k ,Co m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 JTs 170-△2015 主编单位中 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施行 日期⒛16年 1月1日 、 、 廴 久 交 通 忱 苡 杜 救 份 肴 限 兮 司 ⒛15北京 责任编辑董 方 出版发行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1000II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号 网 址h t t p 〃肭唧.c h i n a s y b c l c ,k .c 【,m 销售 电话010“981HO0,s 975”15 总经 销北京 交实文化发展有 限公 司 印 刷北京鑫正大印刷有限公 司 开 本 8801230 1/16 印 张4.5 字 数9g 千 版 次⒛15年⒓月 第1版 印 次⒛15年12月 第1次印刷 统一书号15114⒛22 定 价s s 。∞元 有印刷、 装订质量问题的图书由本公司负责调换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 JTS1702015的公告 ⒛15年第能号 现发布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 。本 规范 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 号为 JTS170 2015,自⒛16年1月1日 起施行。 本 规范 第8.2.4条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 规范 由交通运输部组织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 成,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5年12月23日 制 订 说 明 制 订 说 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邮轮码头建 设发展较快。为适应邮轮旅游发展的需求,有效指导邮轮码头设计,规范邮轮码头建设, 保障建设技术水平和质量,根据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⒛14年度水运工程标准编 制计划的通知 交办水〔2014130号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 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 。 本规范是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邮轮码头的基础上,总结我国邮轮码头设计、 施工、 营运 等经验,充分吸收国外邮轮码头设计的技术成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借鉴其他行业 的相关标准,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编制而成。 本规范共分8章 2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内容包括邮轮码头选址、 平面布置、 工艺、 码头结构与附属设施、 配套设施等。 本规范第8.2.4条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交第二 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 海南三亚凤凰岛国 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 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 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本规范编写 人员分工如下 1 总则程泽坤 2 术语程泽坤 金晓博 唐勤华 3 基本规定程泽坤 浦伟庆 唐勤华 李 辰 金晓博 马彦勇 4 选址浦伟庆 张银苗 白景涛 李 辰 何胜党 5 平面布置李 辰 浦伟庆 程泽坤 周 跃 唐勤华 何胜党 张银苗 肖 乾 6 工艺 唐勤华 周 跃 李 辰 李志茂 王万茂 齐 岳 7 码头结构与附属设施曹称宇 金晓博 8 配套设施汪正国 袁 航 李华平 罗 雄 李 辰 唐勤华 李志茂 王万茂 齐 岳 附录A马彦勇 李 辰 周 跃 附录B白景涛 金晓博 本规范于⒛15年8月 5日通过部审,于⒛15年12月z S日发布,自⒛16年1月 1日 起实施。 本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 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 1 fiFfbfr4*r,titifi,f; JrS 1 70-201 s 运局技术管理处,邮政编码△OOTs 6,电子邮箱s y s 616m α。 g o v 。c n 和本规范管理组地 . 址上海市肇嘉浜路s 31号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 院有 限公司,邮政编码2OOOs 2, i 以便修订时参考。 目 目次 12345 总则 ⋯⋯⋯ ⋯⋯ ⋯⋯⋯ ⋯ ⋯⋯ ⋯⋯ ⋯ ⋯⋯ ⋯⋯ ⋯ ⋯ 术 语 ⋯⋯ ⋯⋯ ⋯⋯ ⋯⋯ ⋯⋯ ⋯ ⋯⋯ ⋯⋯ ⋯⋯ ⋯⋯ ⋯ 1 2 3 5 6 6 6 8 10 11 11 11 11 15 16 17 18 18 18 19 20 21 22 22 23 7 8 基 本 规定 ⋯⋯ ⋯⋯⋯ ⋯ ⋯⋯ ⋯ ⋯⋯ ⋯ ⋯⋯ ⋯ 选 址 ⋯ ⋯⋯ ⋯⋯ ⋯⋯ ⋯⋯ ⋯⋯ ⋯⋯ ⋯⋯ ⋯⋯ ⋯⋯ ⋯⋯ ⋯ ⋯⋯ ⋯⋯ ⋯⋯ ⋯⋯ ⋯ 平面布 置 ⋯⋯ ⋯⋯ ⋯⋯ ⋯ ⋯⋯ ⋯⋯ ⋯⋯ ⋯ ⋯⋯⋯ ⋯ ⋯⋯ ⋯⋯ ⋯⋯ ⋯⋯ ⋯⋯ ⋯ ⋯ 5.1 一 般 规定 ⋯⋯⋯ ⋯⋯ ⋯ ⋯⋯ ⋯⋯ ⋯⋯ ⋯ ⋯⋯ ⋯⋯ ⋯⋯ ⋯⋯ ⋯ ⋯⋯ ⋯⋯ 5.2 水域 布 置 ⋯⋯ ⋯ ∵ ⋯ ⋯⋯ ⋯⋯ ⋯⋯ ⋯⋯ ⋯⋯ ⋯ ⋯⋯ ⋯ ⋯⋯ ⋯⋯ ⋯ ⋯⋯ ⋯ ⋯ 5.3 陆 域布 置 ⋯⋯⋯ ⋯ ⋯⋯ ⋯⋯ ⋯⋯ ⋯⋯ ⋯⋯ ⋯⋯ ⋯ ⋯⋯ ⋯⋯ ⋯ ⋯⋯ ⋯⋯ ⋯ ⋯ 5.4 客 运 中 心 ⋯⋯ ⋯ ⋯⋯ ⋯ ⋯⋯ ⋯⋯ ⋯ ⋯ ⋯ ⋯⋯ ⋯⋯ ⋯⋯ ⋯⋯ ⋯ ⋯⋯ ⋯ ⋯⋯ 工 艺 ⋯ ⋯⋯ ⋯⋯⋯ ⋯ ⋯⋯ ⋯⋯ ⋯⋯ ⋯⋯ ⋯⋯ ⋯⋯ ⋯⋯ ⋯ ⋯⋯ ⋯⋯ ⋯⋯ ⋯⋯ ⋯ 6.1 一 般 规定 ⋯⋯ ⋯⋯ ⋯ ⋯⋯ ⋯ ⋯⋯ ⋯⋯ ⋯ ⋯⋯ ⋯⋯ ⋯ ⋯⋯ ⋯⋯ ⋯ ⋯⋯ ⋯ 6.2 游 客 、行李 进 出流程 ⋯⋯ ⋯⋯ ⋯⋯ ⋯⋯ ⋯⋯ ⋯⋯ ⋯ ⋯⋯ ⋯ ⋯⋯ ⋯ ⋯⋯ ⋯⋯ 6.3 设施 配 置 ⋯ ⋯ ⋯⋯ ⋯⋯ ⋯⋯ ⋯⋯ ⋯⋯ ⋯ ⋯⋯ ⋯⋯ ⋯⋯ ⋯ ⋯⋯ ⋯⋯ ⋯ ⋯ ⋯ 6.4 补 给 ⋯⋯ ⋯⋯ 6.5 游 客 通过 能 力 ⋯ ⋯⋯ ⋯⋯ ⋯⋯ ⋯⋯ ⋯ ⋯⋯ ⋯⋯ ⋯ ⋯⋯ ⋯ ⋯⋯ ⋯⋯ ⋯ ⋯⋯ 码头结 构与 附属 设施 ⋯⋯ ⋯⋯ ⋯ ⋯⋯ ⋯⋯ ⋯⋯ ⋯⋯ ⋯⋯ ⋯ ⋯⋯ ⋯⋯ ⋯ ⋯⋯ 配 套 设施 ⋯⋯ ⋯⋯ ⋯ ⋯⋯ ⋯⋯ ⋯ ⋯⋯ ⋯⋯ ⋯⋯ ⋯ ⋯⋯ ⋯⋯ ⋯ ⋯⋯ ⋯ ⋯⋯ ⋯ 8.1 集 疏 运 ⋯⋯ ⋯ ⋯ ⋯⋯ ⋯ ⋯⋯ ⋯⋯ ⋯ ⋯⋯ ⋯⋯ ⋯ ⋯ ⋯ ⋯ ⋯⋯ ⋯ ⋯ ⋯⋯ 8.2 供 电 、照明 ⋯⋯ ⋯ ⋯⋯ ⋯ ⋯⋯ ⋯⋯ ⋯⋯ ⋯ ⋯⋯ ⋯⋯ ⋯ ⋯⋯ ⋯⋯ ⋯ ⋯⋯ ⋯ ⋯ 8.3 通 信 、控制 与 信 息 ⋯⋯ ⋯ ⋯⋯ ⋯ ⋯⋯ ⋯⋯ ⋯⋯ ⋯ ⋯⋯ ⋯ ⋯⋯ ⋯ ⋯⋯ ⋯ 8.4 给 水 、排 水 与 消防 ⋯⋯ ⋯ ⋯⋯ ⋯ ⋯⋯ ⋯⋯ ⋯ ⋯⋯ ⋯⋯ ⋯⋯ ⋯ ⋯⋯ ⋯ ⋯ ⋯⋯ 8.5 环 保 设施 ⋯ ⋯ ⋯⋯ ⋯⋯ ⋯ ⋯⋯ ⋯ ⋯⋯ ⋯ ⋯⋯ ⋯⋯ ⋯ ⋯⋯ ⋯⋯ ⋯ ⋯⋯ 8.6 安 全 设施 ⋯ ⋯⋯ ⋯⋯ ⋯⋯ ⋯ ⋯ ∵ ⋯⋯ ⋯⋯ ⋯⋯ ⋯⋯ ⋯⋯ ⋯ ⋯⋯ ⋯ ⋯⋯ 8.7 安保 设施 ⋯⋯ ⋯ ⋯⋯ ⋯⋯ ⋯⋯ ⋯ ⋯⋯ ⋯⋯ ⋯⋯ ⋯ ⋯⋯ ⋯⋯ ⋯⋯ ⋯ ⋯⋯ ⋯ 8.8 职 业 卫 生 ⋯⋯ ⋯ ⋯ ⋯⋯ ⋯ ⋯⋯ ⋯⋯ ⋯ ⋯⋯ ⋯⋯ ⋯⋯ ⋯⋯ ⋯ ⋯ ⋯⋯ ⋯ 附 录 A 邮轮 设计船 型尺 度 ⋯⋯ ⋯ ⋯⋯ ⋯⋯ ⋯ ⋯⋯ ⋯⋯ ⋯ ⋯⋯ ⋯⋯ ⋯⋯ ⋯ ⋯ ⋯ ⋯ 24 附 录 B 本 规范 用 词用 语说 明 ⋯⋯ ⋯⋯ ⋯⋯ ⋯ ⋯⋯ ⋯⋯ ⋯ ⋯⋯ ⋯⋯ ⋯⋯ ⋯⋯ ⋯ ⋯ 25 附加 说 明 本 规 范 主编单位 、参 编单 位 、主 要起 草人、主 要审 查 人、 总校人员 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 ⋯⋯⋯⋯⋯ 26 29 条 文说 明 ⋯⋯ ⋯⋯ ⋯⋯⋯ ⋯ ⋯⋯ ⋯⋯ ⋯⋯ ⋯⋯ ⋯⋯ ⋯ 凶心 1.0.1 为规范邮轮码头设计,做 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 时,与邮轮和游客相 1.0.3 邮轮码头 J1刂 术可靠 、 安全适用 、 节能环保,制定本 他种类码头兼顾邮轮靠泊 标准的规定。 总 改建和扩 应符合本 dFtigrt*n Jrs 1 zo-201 o 2术 语 20。1 邮轮 C岫 s e 具有定线、 定期航行的并具备生活、 娱乐、 购物等设施,以供游客休闲度假为主要劲能 的海上船舶。 2。0。2 由阝 轮 访 问 港 Po 1t o f c a 11 以服务挂靠邮轮为主的港口,具各邮轮停泊、 游客和船员上下船等基本功能,通常分 布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沿海城市或岛屿。 20。3 邮 轮 始 发 港 T11m Ar o u n d Po ⒒ 以服务始发邮轮为主、 兼顾挂靠邮轮的港口,具备邮轮停泊、 游客和船员上下船、 邮轮 补给、 垃圾污水处理、 游客通关、 行李托运和船员服务等功能,通常分布在腹地人口稠密、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客源丰富、 交通便捷的港口城市。 2①.4 邮轮登船 梯 n 驷 a y 一种供游客上下邮轮的通道设施,其一端与邮轮甲板边缘或舱口 连接,另一端搁置于 码头面9也称船梯、 舷梯、 岸梯等。 2.0.5 登 丿 略 桥 Pa s s e n g e r Bo a r d i n g B盅d g e 一种供游客上下邮轮的专用通道设施,其通道一端直接或通过廊道连接客运中心,采 用自动控制通道另一端上下升降和左右移动与邮轮甲板边缘或舱口连接。 2.0.6 客运中心 Te m i n d B碰d i n b o 为邮轮码头游客提供出人境、 候船等综合服务的建筑物。 20.7 车道边 Cu r b 蚯d e 邮轮码头客运中心外供巴士、 出租车和其他社会车辆等上下游客的区域。 2.0。8 设 计 游 客 量 De ⒍ g n 猁 Pa s s e n g e r p a c i t y 邮轮码头一次单向可接纳游客设计总人数,是邮轮码头客运中心各功能区以及停车 场、 车道边等设计的主要参数。 3基本 规 定 3基 本 规 定 3.0.1 停靠邮轮的港口可分为邮轮访问港和始发港,其定位应结合港口的地理位置、 腹 地社会经济状况与旅游资源、 航线分布等条件,经综合分析论证后确定。 3.0.2 邮轮码头规模应结合邮轮港口定位,根据邮轮旅游发展、 航线和航班密度、 到港船 型预测和水陆域条件等综合论证确定,并应留有发展余地。 3。0.3 邮轮码头可选择新港址建设或基于既有码头设施进行技术改造。 3.04 邮轮码头设计船型的选择应结合邮轮港口定位、 航线、 水域条件等因素,通过船型 分析论证确定。邮轮设计船型的主尺度宜采用实船尺度,也可参照附录A确定。 3.0.5 邮轮码头设计时,邮轮作业标准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3.0.5.1 邮轮进出港航行时,影响航行安全的风速、 波高、 能见度及流速等因素的控制 标准宜满足下列要求 1风力不大于8级 ; 2波 高横浪 Jf 。≤2.0m ,纵 浪 Jf 。≤2.5m ; 3能见度不小于1000m ; ∶ 4流 速横向流小于 1.01n /s ,纵 向流小于 2.5m /s 。 3.0.5.2 邮轮靠离泊和游客上下船作业 中允许风速 、 波高和能见度等宜符合表3.0.5 的规定。 表3。0.5 邮轮靠离泊和上下客作业标准 注①纵浪指船舶纵轴线与波向线夹角小于H s 的浪;横浪指大于等于0 s 的浪; ② 表 中 所 列 波 浪 的 平 均 周 期GT≤5∞00t 时,r ≤6s ;GTs O000t 时,r ≤8s ; ③Jf 为波列累积频率4的波高。 3。 0。5.3 受灾害性风、 浪影响邮轮必须离开码头时,其离泊波高可综合考虑港口水域 条件、 码头结构能力以及港作船舶条件确定,离泊波高可采用1.2m 2.0m 。不考虑风暴 条件系泊的码头,可按大于9级风时船舶离开码头设计。 3 序号作 业 阶 段风力级 波高Jf 。m 能见度m 横浪纵 浪 1 靠离泊 ≤7≤1.2≤1.5≥1000 2 上下客 1万 3万GT ≤6 ≤0.6≤0.8 3万 5万GT ≤0.6≤0.8 59亍 10歹Γ GT ≤0.8≤1.0 10万△5万α≤1.0 ≤1.2 157了GT ≤1。o≤1.2 HFbmg*iqit*Lffi JrS 1 70-201 5 306 邮轮码头可作业天数应按设计船型、 作业标准、 水文、 气象条件 ,经综合分析后 桷定。 30.7 邮轮码头应根据其所属邮轮访问港或始发港的不同,配置相应的设施。设施规模 和标准应按照安全、 经济、 适用、 便捷、 舒适的原则确定。 3①.8 对于航线和航班密度较大的邮轮始发港,邮轮码头供游客安检、 行李处理、 办票、 通关和候船等服务设施的布置应满足停靠不同泊位的邮轮得到相对独立服务的要求。 30.9 利用既有码头设施改建的邮轮码 找 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码头结构加 固改造技术指南 和 混凝土结 等有关规定。 30.IO 邮轮码头应设置安 、 救援系统和配置相应 设施。 3011 邮轮码头应 3OJ⒓ 邮轮码头配 客船安全管理规 贝 刂 等相关规定。 3.0.13 自 阝 轮码 公告 、 引导 、 标志 3.0.14 由 阝轮码 规定。 、 咨询、 查询、 助等。 等的有关 3.0.15 自 阝牵岔 1当地 2构筑物 3由阝 车 含 殉 亢 4城市依 5社会、 人 计规范GB 防、 检崾保等应崽 蜂鲫 况,配置必 设计规范 地形、 地质 、 周边构筑 口和舱口参数等资料 ; 4 选 址 4.0.1 邮轮码头选址应根据所 和集疏运条件等经综合论 4.0.2 邮轮码头宜选 4.0.3 邮轮码头陆 邮轮码头设施布 4.0.4 自 阝 车 岔 石 马 头进行改建。 4.0.5 自 阝轮 述作业场所 体规划、 邮轮码头规模、 水陆域条仵 沙运动较弱的水域位置。 头建设规模等,应具备 合选址条件的老码 置,邮轮码头与上 、 供电、 通信等相 4。0.6 自 阝 关配套设施 轮访问港或始 三 等作业场 应具备与城的条件,以及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JTS17O⒛15 5平 面 布 置 51一 般 规 定 51.1 邮轮码头平面布置应以城市规划和港 口规划为基础 ,合理利用岸线、 水域和陆域 资源,做到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51.2 邮轮码头水域布置应便于船舶进出港和靠离泊作业 ;陆域布置应便于游客上下 船、 办票、 通关和集散等。 51.3 邮轮码头的进港航道、 回旋水域、 停泊水域、 作业平台、 客运中心、 停车场、 辅助设 施等应根据建设规模、 到港船型、 上下船工艺、 游客集疏运方式以及水陆域条件等合理 布置。 51.4 防波堤和口门的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 JTS165的 有 关规定。 5 15 邮轮码头陆域应根据设计游客量,统筹安排客运中心、 停车场、 集疏运系统等功能 区的规模和布置。 5.1.6 兼顾邮轮靠泊作业的码头应设置游客上下船、 口岸、 集散等专用设施 ,并应设置游 客专用通道。 51.7 邮轮码头与货运码头相邻时,应设置隔离设施。 5.1.8 邮轮码头兼有客货班轮、 滚装等其他功能时,应配置有关设施并符合相应码头规 范要求。 5.2水域 布 置 5.2.1 邮轮泊位布置可采用顺岸式、 突堤式和引桥式图 5.2.1,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1 采用顺岸式布置时,客运中心应靠近邮轮泊位布置。 5.2.1.2 采用突堤式布置时,客运中心宜布置在突堤上 ,直接对应突堤两侧泊位。 5.2.1.3 采用引桥式布置时,应结合引桥长度、 泊位后侧建设水工平台条件和陆域条 件等,综合论证客运中心布置。引桥宽度及车道数量应根据交通流量确定。 5。2.2 邮轮码头与危险品泊位之间安全距离,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 海港总体设计规 范 JTS165中 客运码头的有关规定执行。邮轮码头应布置在危险品、 有害物品、 干散货 码头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5.2.3 邮轮码头与桥梁的安全距离、 邮轮航行时与跨海河 构筑物之间的通航净空尺 度、 与跨海河高压线、 海河底管线等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通航海轮 桥梁通航标准 JTJ311、 110 ∞0k Ⅴ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92等以 6 5平 面 布 置 及国 家相关法律、 法规的 有关规定。 a 顺岸式布置b 突堤式布置 c 短引桥式布置d 长引桥式布置 图5.2.1 邮轮泊位布置型式 ⒈邮 轮 ;2-客运 中 心 ;3-码头;4-短引 桥 ≤ 100m ;5-长 引 桥 5.2.4 邮轮码头前沿线方向宜与风、 浪、 流的主导方向基本一致。无法同时满足时,应满 是控制性影晌因素要求,必要时可通过模型试验研究确定。 5.2.5 邮轮码头的回旋水域、 停泊水域等区域的布置和尺度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海港 总体设计规范JTs 165的有关规定。当回旋水域布置受条件限制时,应结合邮轮船舶 操控性能经专项论证确定回旋水域的尺度。 5.2.6 邮轮进港航道、 船舶制动水域、 锚地设计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海港总体设 计规范 JTS165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邮轮全潮通航要求,当需乘潮进出港时,应进行 专题论证。确定进港航道的宽度时应考虑邮轮上层操作台等突出部分对航道宽度的 影响。 5.2.7 邮轮码头泊位长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的有关 规定。采用作业平台与系缆墩组合布置时,平台尺度应满足设计船型靠泊时游客、 行李上 下船和补给、 垃圾接收等作业要求。 5。2.8 邮轮码头作业平台宽度应根据登船工艺、 消防救护车辆通行、 邮轮补给、 行李装卸 等使用要求等,经综合论证后确定。邮轮码头采用登船梯时,码头平台宽度应满足邮轮在 低水位停靠时登船梯运行不影响交通通行的要求。 5.2.9 邮轮码头面高程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的有关规 7 [fbm9;lft it*flf; JrS i 70-201 s 定,并结合游客上下船、 货物装卸方便等条件综合论证确定。 5.3陆 域 布 置 531 邮轮码头陆域根据其所属访问港或始发港的不同、 规模和功能要求等 ,可设置相 应的客运中心、 登船游客行李交接区、 车道边、 停车场、 道路、 绿化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并 应进行合理布置。 532 邮轮码头的客运中b 宜靠近 萝客行李交接区宜靠近邮轮客 运中心,并宜紧邻车道边设置。 设置挡雨遮阳设施。 5 33 车道边应包括人行讠 、 与车行道之间。车道 边规模应根据设计交通.0m ,单条车行道宽 度可取 为 3。犭m 3, 534 车道边应合 相互干扰。车道 估算。 少各类车流的 式5.3.4砰 5.3.4-1 5.3.4-z 5.3.4-3 5.3.4砰 式 中 ⒈车 Ⅳ 车 Jj 第 j m 氵第j 类 鸟 第 氵 类 巴士 等 可 取 15m 18m ; g 车道边高峰/ 凡 乘坐第j 类车辆 Jj 第j 类车辆平均在车 免 第 j 类 车 辆 平 均 乘 载 游 客 数 〖 D设计游客量人; JD 游客 离船设 计历时 h ,可 取 2.5 3。 ; 乃 D 游客 离船不 平衡系 数,取 1.0 1.2; JE 游客登 船设计历 时 h ,可 取 3.0 5.o ; 乃E 游客登 船不 平衡系 数,取 1.1 1.4; 乃 工游客登、 离船时间重叠系数,取 1.0 1.2。 535 邮轮码头停车场布置应有利于游客进出客运中心和车辆进出港区。停车场设计 8 Ⅱ 边和登船游客行李茭 数占比t 般人行道宽度可 位长 度m , j 1⋯Ⅳ 5平面 布 置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 建设标准 、JS1z 8和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s O“7的有关规定。 5.3,6 位于始发港的邮轮码头停车场可按式5.3.⒍1和式5.3.6-z 分别估算大中型 客车、 小型汽车停车洎位规模。位于访问港的邮轮码头停车场可按式5.3。 ⒍1估算大中 型客车停车泊位规模。 鸟1 式 中 y l 助E 莎 E 厶1 〃 y 时为小型汽车; 时为小型汽车。 5.3.7 由 阝 。邮轮码头货运车、 管理类车辆 5.3.8 自 阝 轮 道平顺衔接。 主干道应与港 区外主干 5。3.9 邮轮码头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3.9.1 辅 助设施 5。3.9.2 邮轮补给堆存 轮对生鲜蔬果、 食品饮料、 易耗品、 药 品、 冷藏品、 保税商品等物资补给需求。 5.3.9.3 邮轮码头应设置物资补给的专用车位、 运输通道和物资暂存区。 5.3.9.4 邮轮补给的进港、 存储、 装卸运输应满足口岸的监管要求。 5.3.9.5 邮轮码头废水废弃物应收集处置。 5.3.10 邮轮码头陆域高程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洪排涝的要求 ; 2区域内运输要求 ; 3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的有关要求; 5.3.6-1 5.3.62 5.3.6-3 邺2y z ε2∠2 宜紧邻码头,交通组织 汽车总交 汽车停车 汽车泊位 式 5.3.⒍ 3计 算,j 取 2; ,j 取1时为大中型 时为大中型 小型汽 设计应便于游 fiFtfrg*tft ttiflf, Jrs 1 70-201 5 4与相邻开发地块、 市政道路的衔接的要求。 53.II 邮轮码头的陆域平面布置必须考虑应急状态下游客疏散功能要求 ,并设置应急 管理系统。 5.4客 运 中 心 54。1 位于邮轮始发港的码头客运中心可划分为关内功能区、 行李功能区、 口 岸功能区、 关外功能区。各区功能及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1 关内功能区应包括安检、 售票、 办票、 候船、 验票、 库房、 办公、 商业及综合服务 功能。 5.4.1.2 行李功能区应包括行李处理及提取功能。 5.4.1.3 口岸功能区应包括海关、 边检、 检验检疫功能。 5。4.1.4 关外功能区应包括上下船、 商业及综合服务等功能。 5.4。1.5 各功能区的丿 总 体布局和内部布置应与游客、 行李进出关流程协调,紧凑布置。 54.2 位于邮轮访问港的码头客运中心根据需要应配置相应功能区。 5.4.3 客运中心各功能区设施规模应根据邮轮码头设计游客量、 游客上下船设计历时等 确定。各功能区的游客集聚区面积可参考表5.4.3标准取用。 表5.4.3 游客集聚区使用面积参考标准 功 能 区 游 客 集 聚 区 面积亻/人 关内功能区 办票、 候船、 验票和安检 1.4 2.3 关外功能区 上下船 1.4 1.6 行李功能区 行李处理、 提取1.6 1.8 口岸功能区 海关、 边检、 检验检疫 1.0 1.2 5.4.4 客运中心内各功能区宜按照客货分离和空间分离的原则布置,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5.4.4.1 多个泊位共用一座客运中心时,宜分别设置各泊位的客流路径 ,避免交叉 干扰。 5。4.4。2 客运中心采用多层设计时,行李功能区宜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并尽量靠近车 道边以及泊位作业区。客运中心应设置楼梯、 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升降设施,并留有 余地。 5.4.5 客运中心内口岸设施应根据边检、 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实际需要 ,按照节约资 源的原则设计。 5.4.6 客运中心人口处应留有设置防爆及安全检测设备的位置和空间。 5.4.7 客运中心的人口和出口应具各安全疏散功能,防火和疏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 筑防火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5.4.8 邮轮码头有条件时应单独设置岸上和船上工作人员上下船、 安检、 候船等设施。 5.4。9 客运中心建筑空间布局和结构选型应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 ,并应能够适应临时分 隔等功能需要。客运中心建筑设计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T60的有关规定执行。 10 6 工 艺 6 工 艹乙 6.1一般 规 定 6。1.1 邮轮码头客运工艺设计应客货分流、 减少交叉。客运中心内口岸联检的流程及功 能设计应满足口岸部门的监管和游客顺畅通关的要求。 6.1.2 邮轮码头应选择安全便捷、 节能环保型登船设备。 6.2 游客、 行李进出流程 6.2.1 邮轮始发港游客、 行李进出流程应包括登船流程和离船流程。流程布置宜符合下 列规定。 6.2.1.1 游客登船流程宜按游客到达邮轮码头,行李交接,进入客运中心安检、 办票 , 检验检疫、 海关查验、 边检,候船和登船进行布置。 6.2.1.2 游客离船流程宜按游客下船,进人客运中心人员检疫、 边检,提取行李、 行李 检验检疫、 海关查验和离开邮轮码头进行布置。 6.2.1.3 托运行李登船宜按收集行李,搬运至客运中心行李专用区域、 行李安检,检验 检疫以及海关查验、 行李集拼和装船进行布置。 6.2。1.4 托运行李离船宜按卸船至码头,搬运至客运中心行李提取专用区域,游客提 取行李、 检验检疫、 海关查验和离开邮轮码头进行布置。 6.2.2 邮轮访问港游客及托运行李的进出港流程根据需要可适当简化第6.2.1条的 流程。 6.2.3 邮轮码头宜考虑办理落地签证的相应工艺布置。 6.2.4 邮轮始发港游客上下船宜采用登船桥,访问港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登船梯方式。 6.2.5 邮轮补给和托运行李装卸船可采用叉车、 传送带等设各。托运行李的水平运输可 采用行李车或带式输送机方式。 6.2.6 登船设备和登船廊道的工艺布置应不影响托运行李、 补给、 邮轮垃圾回收等运输 和装卸设各、 消防车的通行。 6.3设施 配 置 6.3.1 邮轮码头应配置登船设备、 安检设施、 口岸联检设施和补给装卸设备等,并根据需 要配置行李托运等设施。 6。3.2 登船桥的选型应根据登船高度、 码头尺度、 景观效果、 潮汐等因素和游客安全、 便 捷的要求确定,可选择直线型、 直线折返型、 回转型、 直线L型等登船桥图6.3.2。 11 HFtig*itit*Lfi Jrs 1 70_201 s | 辶 e 直线L型登船桥 图63.2 登船桥几种常用型式 ⒈客运中心或登册廊桥;2-陆侧轨中心线;3-海侧轨中心线;4ˉ码头前沿线 ;5ˉ 由 阝 轮 ;6-转弯平台 -登 船走道人口; 8可升降登船走道 12 6 ェ 63,3 登船桥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3.3.1 登船桥的设计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 邮轮码头登船桥 JT/T s O5的 相关 规定。 6.3.3.2 登船桥岸侧应与客运中心或登船廊桥相连,形成客运通道的封闭管理区域。 6.3.3.3 登船桥的接船范围应能适应不同设计船型上下船甲板位置的变化以及停靠 码头潮位的变化。 6.3.3.4 登船桥的接船 口应具备 对接邮轮甲板的功能以适应潮汐和波 浪对上下船位置的影响。 6.3.3.5 登 船桥提 供1.m m ∷,净高度应不小于 2.10m ,坡度不宜大于1 无障碍通行的要求。 6.3.3.6 翟吖沿桥 6.3.3。7 登 船 6.3.3.8 登 船 6.3.3.9 登 码头相关设施 布置的需要确选型确定,并 应保证设备 6.3.4 自 阝轮 6.3。5 由 阝 轮 度下,踏步应 6.3.6 游客 台登船桥 。 在不同坡 门等安全检 查设各。随身 6.3.6-1 6.3.62 式 中 Ⅳ 随身行 ‰安检通道 v 游客行李系 y X光机查验速度 / X光机利用系数,取0, D设计游客量人; 莎 E游客登船设计历时h ,可取3J0 5。Q; 绕A游客到达安检通道不平衡系数,取1.1 1.4。 6.3.7 邮轮码头办票柜台数可按下式估算 r 〓 台; 式中 r 一设计柜台数量 ; 空 。 6.3.7 13 度应不小 不应大于1 泊位接船 规模、 工艺 人时,单个泊位宜配备 、 于0.⒛m ,工作角度不宜 10m 的安全 机数量可 儿/h ;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JTS17O-砭O15 D设计游客量人; 凡E 游客登船不 平衡系数,取 1.1 1.4; 彦E 游客登船设 计历时 h ,可 取 3。0 5。0; DP每个柜台每小时办票游客数,k /h ,取⒛ 们 。 638 邮轮码头配各口岸联检设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3。8.1 检验、 检疫通道设施设置应满足口岸部门的实际需要,宜设置告示牌、 公告 栏、 健康咨询台、 填卡台、 红外测温设各、 核与辐射检测设各、 查验台、 禁止进出境物品投弃 箱、 视频监控等设施。 6.3。8.2 海关出、 入境通道应设置申报区、 游客检查验通道、 查验处理区等设施。各设 施应分别满足下列要求 1申报区设置申报台 ; 2游客检查验通道设置红色通道、 绿色通道等 ; 3游客出境检查验通道配各随身行李X光机、 金属探测门 ; 4在客运中心行李专用区域的入口配备大件行李X光机 ; 5在客运中心行李提取区域的出口配各大件行李Ⅹ光机 ; 6大件行李X光机的配各参照式6.3.⒍1和式6.3.6,估 算。 6.3.8.3 边检区域应设置引导牌、 告示牌、 标志牌、 填卡台、 边检等候区、 边检通道等设 施,边检通道宜满足下列要求 1边检通道设置为出、 入境双向通道 ; 2设船员及工作人员专用通道 ; 3边检通道数按式6,3.8△ 和式6.3.89估算。 Ⅳ 〓1.1d o /60 6.3.8-1 d m a x { 号屁D,号凡El 6 32 式中 Ⅳ 边检通道数 ; 莎 每个游客的平均通关时间血n /人 ; J高峰小时通关游客数人; D设计游客量人; 彦 D游客离船设计历时h ,取2.5 3.阝; 凡 D 游客离船不 平衡系数,取 1.0 1.2; 莎E 游客登船设计历时 h ,取 3.0 5.0; 乃 E 游客登船不平衡系数 ,取 1.1 1.4。 6.3.8.4 边检太厅等候区面积可按式6.3.8名和式6.3.8砗估算。 ⒕ 〓 訾等 6 3-3 d 〓r n a x { 和 D,号 凡E} 6 3砰 14 6工 艺 式中 ⒕ 边检区等候区面积′ ; J高峰小时通关游客数人; G 每位游客所需面积 血 2/人 ,取 1.0 1.2; J游客在边检区的平均等候时间血n ; D设计游客量人; 彦D 游客离船设计历时 h ,取 2.5 3.乃 ; 屁D 游客离船不平衡系数 ,取 1.0 1.2; 彦E 游客登船设计历时 h ,取 3.0 5.0; 尼 E 游客登船不平衡系数,取 1.1 1.4。 6.3.8.5 联检区内应根据口岸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现场执法用房。 6.3.9 邮轮码头托运行李装卸设备根据需要应满足邮轮行李舱口低于码头面时的作业 工况要求。 6。3。IO 行李提取区域所需面积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⒋ 笞 g 2乙 6.3. 10-1 仇 〓 争 1 6 310-z g 2辔凡2 63.10-3 式中 ⒕ 行李提取区域所需面积m 2; g 1行李提取区域高峰小时游客数,k /h ; J1游客在此区域的平均逗留时间血n ,取5 15; G 每位游客所需面积 m 2/人 ,取 1.6 1.8; ‰ 行李提取区域托运行李 总数件; 3每件行李堆放所需堆放面积Fn z /件,取0.3 O.5; D设计游客量人; 莎D 游客离船设计历时 h ,取2.5 3。T s ; 屁 1游客到达行李提取区不平衡系数,取 1.0 1.2; 叨 游客托运行李系数伟/人 ,取 1≈2; 乃 托运行李下船批次,取 1 3; 尼 2托运行李每批次下船数量不平衡系数,取 1.0 1.5。 6.4 补 刍 合 6.4.1 邮轮补给堆存区应布置在距离码头较近、 交通组织方便的位置。 6.4.2 邮轮补给码头装卸可采用叉车等专用设备,设备配置应满足邮轮在离港前1小时 将所需补给全部装船的需要。 6.4.3 邮轮补给的装卸船设备根据需要应满足补给舱口低于码头面时的作业工况要求。 15 邮轮码头设计规范JTS17O-9o 15 6 44 邮轮码头应布置物资补给专用车位、 运输通道和相关操作区域。必要时邮轮码头 后方宜考虑补给品仓库的需求。 645 邮轮码头上可设置查验场地对补给货物进行检验检疫。 65 游客通过能力 651 邮轮码头单泊位游客年通过能力可按下式估算 6.5.1 式中 Ps 邮轮码头单泊位 马 泊位年营运周 设计船型客 r 泊位周平 ← 设计船 凤泊位运 6 52 邮轮码头单 6.5.2 式中 Ph 单 缸安 d 高 ⒐ 行∷ 头游客年通过能力人£ 6.3.62计 算; 游客数,按 高峰小时9计算。 ; I6 7 码头结构与附属设施 7 码头结构与附属设施 7.0.1 邮轮码头结构根据地质条件等Π 式、 高桩或板桩等型式。码头结构方案 应结合船型、 使用要求等经技术 7.0.2 新建邮轮码头结构庞 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码头结构设计规范 、 码头结构加固改 造技术指南 等的有 7.0.3 邮轮码头 护底的必要性,并 情况等确定设置 7.0.4 码头结 卸作业要求。 不同高程的装 7.0.5 自 阝轮 7.①。5。1 7.0.5.2 7.0.6 邮轮 当减少。 7.0.7 茌 艹 尖 网环。 7.0.8 码头 设锁闭装置。布 压性能。 7.0.9 邮轮码头栏 合比较后确蠃 以及加固改造的邮轮码买 搬运舱门 系船柱的 区域不宜设置护舷。 缆要求,泊位 对的区域和游客上下船 时,其盖板应铺设 柱数量宜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