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施工电动升模工法.doc
烟囱施工电动升模工法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批准单位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工法编号GF/20602O94 主要执笔人;陈申昌 1特点2 2适用范围2 3工艺原理及施工程序2 4操作要点3 5施工准备4 6主要机具4 7劳动组织5 8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安全措施5 9工程实例6 随着火力电站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烟囱结构正日趋高大和复杂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套筒式”、“多管式”的结构形式。这无疑给烟囱施工提出了新的课题。1984年一种新的烟囱施工工艺体系电动升模工艺开始推广使用。1989年我公司成功地应用于胜利油电厂210/6m套筒式烟囱施工中,突出显示了该工艺体系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1特点 l.1电动升模工艺施工的混凝土筒壁质量好,不会产生混凝土微小裂缝和表面松动现象(与滑模比较),从而可以避免筒壁钢筋的锈蚀,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1.2工艺体系中操作平台支承于前三节混凝土上,此处混凝土已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施工操作不会受恶劣气候的影响。 1.3操作平台的提升是通过同步减速机传动来完成,操作灵活、简便,改善了劳动环境。 1.4根据劳动配备情况和工期要求来组织一班制、二班制进行连续作业,因此施工组织机动灵活、易于管理。 1.5内外筒定距交叉同步施工达到七同步。 2适用范围 2.1单筒及套筒式烟囱。 2.2各类筒仓。 2.3其它高耸构筑物。 3工艺原理及施工程序 3.1施工原理 电动升模体系是通过电动提升装置、提升丝杆来实现操作架的上下相对运动,从而完成向上提升模板的目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在每一节(1.6m)混凝土筒壁上预留爬升孔(60)安装锚固体,作为工艺体系的传力基点。而每一个单元主体钢结构框架由操作架、提升架及一套提升动力机械装置组成。提升架可通过滚轮机构与外部操作架互为滑道,上下垂直相对运动。当提升架处于高位时,依靠提升架上的锚固件与筒壁的锚固作用为承力依据,启动提升动力减速机,使其操作提升一节,而座落于内架上的中心平台随之上升到操作位置,进行模板安装等工序。与此同时,提升架又相对处于低位,下一循环则依操作架上的锚固作用,通过反动作电机使提升架到高位固定,为下一提升作好准备。如此往复相互提升,便完成升模过程,满足模板自升的施工需要(见附图1)。 3.2工艺组成 电动升模工艺体系由随升中心平台、电动提升架、垂直运输、模板及机电控制五个系统组成(见附图2)。 3.3施工程序 现场施工准备→工艺系统组装、调试→筒壁钢筋焊接绑扎→拆除模板、清理→松开提升架挂钩,将提升架升至高位并挂好爬升锚固件安装牢固→松开电梯导索→启动同步减速机将操作架提升到位挂好爬升锚固件→紧好导索→安装模板、预留爬升孔→对中、测量半径、加固模板→工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及施工缝处理。此时完成一节升模施工,如此重复操作,直至顶部。 4操作要点 电动升模工艺在烟囱施工中的操作要点,主要是表现为工艺系统制作、安装、调试;正常升模操作;工艺改装和系统拆除四个方面。 4.1工艺装置制作主要以工艺设计为依据,根据烟囱结构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套筒式结构安装的特点,保证钢结构制作尺寸准确,连接(焊接、螺栓)牢固稳定。单元体应进行单机试运行,减少高空调试的工作困难,全部工艺系统在组装后首先要进行无载试验,再进行实际荷载试验和电梯安全度试验,为进入正式施工提供可靠保证。 4.2正常升模施工就是完成工艺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直接影响到模板的准确安装,所以要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操作环节,尤其操作架的准确位置是工艺全过程的关键所在。 4.3随着升模的进行,烟囱半径随之缩小,内外操作架水平间距减少,以致相碰。为此,必须进行工艺系统的改装,即拆除多余的操作架,尔后再进行模板系统、安全围护及其架上的各层操作平台的调整,以满足继续升模的需要。 4.4筒首施工是工艺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工作条件比较困难,操作空间减少。这个环节主要工作是为后续拆除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拆除所需各种预埋件和拉环的设置,绝对保证其各埋件的可靠程度。最后按拆除程序完成全部工艺系统装置的拆除任务。 5施工准备 5.1依据烟囱几何尺寸确定工艺系统安装高度,制作工艺装置,进行地面单元体调试。 5.2工艺系统整体安装,以先内后外为原则。 5.3整体要试运行、单元调整及调试,同时进行荷载试验和安全度测试,达到各个系统安全无误且协调工作,进行全部验收后方能投入使用。 5.4在施工中,中间进行一次系统改装(即拆除多余的单元操作架)及施工到顶的最后拆除。 5.5根据烟囱电动升模工艺特点进行劳动力、施工机具和材料的准备和连续供货,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以熟悉和掌握操作要点的技巧。 6主要机具 电动升模工艺主要机具是操作架、提升动力和垂直运输电梯及其装置。 6.l操作架是采用型钢焊接而成的主体框架,是支撑整个工艺系统的主要受力结构,各层设有操作平台,具有提升和安装模板、内筒结构等各种操作功能。 6.2提升动力装置安装在提升架上,通过提升丝杆(T556 45#钢)与操作架联体,完成操作架和提升架的相对运动。其动力采用XLD1.51/43型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主要参数 (l)电机输出功率1.5kw; (2)减速比143; (3)出机转数 35rev/min。 6.3电梯动力采用TJJK2一3型双筒卷扬机 主要参数 (1)整机额定拉力3t; (2)电机总功率45kw; (3)电机转数 600rev/min; (4)容绳量520m; (5)走绳速度43.86m/min; (6)钢丝绳规格637+l19.5185。 7劳动组织 电动升模施工正常工序流程作业人数表 表1 序号 工种 100m以下 100m以上 主要工作内容 1 钢筋工 12 6 钢筋焊接、安装 2 架子工 16 8 工艺提升、垂直运输 3 木 工 16 8 模板安装,构件安装 4 机械工 2 2 机械操作、保养 5 电 工 5 4 电梯操作、电气检查 6 起重工 2 2 指挥提升、起重 7 混凝土工 2 2 混凝土浇筑、养护 8 测量工 1 1 尺寸测量、中心控制 9 力 工 15 15 前后台上料 合 计 71 48 8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安全措施 8.1质量标准 遵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O2O49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84)、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885)、水电部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二篇),同时遵照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规范和标准。 8.2保证质量措施 8.2.1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验,不符合标准者严禁使用。 8.2.2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接头及其位置、保护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8.2.3预留孔、预埋件位置和规格正确且牢固。 8.2.4混凝土特性应符合规范要求,认真养护。 8.2.5结构各部位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8.2.6模板坡度正确,表面平整,缝隙严密。 8.2.7经常检查筒身的中心偏差,并随时调正。 8.2.8施工缝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8.3安全措施 8.3.1工作平台内外均应设置护栏杆,挂安全网、铺板并绑牢。 8.3.2烟囱内搭设保护棚,地面电梯井四周应加封钢丝网,外部施工通道必须搭设护栏。在烟囱四周设置安全区栏杆、警示牌。 8.3.3设置避雷装置,并保护接地良好。 8.3.4电气设备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且具有较好的灵敏效果。 8.3.5电梯安全限位反应灵敏,其上的工艺安全装置安全可靠。 8.3.6上下通讯设备(对讲机、电话)应保持畅通,专人使用。 8.3.7随升平台上应设置消防灭火装置,工作平台上严禁吸烟。 9工程实例 本工法于1989年应用于胜利油田电厂210/6m套筒式烟囱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创出了企业施工高大烟囱无事故(质量、安全)的新水平。同时设备装备费与目前国内几种传统工艺相比(液压滑模、井架钢模)皆有所降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