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目录 第一章 脚手架设计2 第二章 构造要求8 第三章 施工方法12 第四章 脚手架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16 第五章 脚手架的安全设施和维护19 第六章 编制依据21 第七章 工程概况21 第八章 脚手架的设置22 脚手架设计 4.1 构配件 4.1.1 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3 号普通钢管φ483.5, 立杆最大长度6m,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48mm ,壁厚3.5mm ,端面切斜偏差不大于1.7mm 。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0.5mm,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管上严禁打孔。 4.1.2 扣件脚手架采用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扣件在螺拴拧紧扭力矩达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扣件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有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4.1.3 脚手架板脚手板采用木制,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厚度为50mm ,两端各设两道直径为4mm 的镀锌钢丝箍。 4.1.4 连墙件连墙件同样采用脚手架管。 4.2 荷载 4.2.1 荷载的分类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永久荷载分为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力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拦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可变荷载分为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风荷载。 4.2.2 荷载标准值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脚手架步距,纵距均为1.5m,φ483.5 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为 0.1505kg,木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5KN/m2,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0.14KN/m,脚手架安全网自重结构施工时,作用于脚手架上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3KN/m2。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为ωK0.75KN/m210=0.075KN/m2. 4.2.3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 4.3 设计计算 4.3.1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计算项目 荷载效应组合 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 永久荷载+施工均布活荷载 脚手架立杆稳定 永久荷载+施工均布活荷载 永久荷载+0.85施工均布活荷载+ 风荷载 连墙件承载力 风荷载+3.0KN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计算δ=M/W≤f。 式中M弯曲设计值,M= 1.2MGK1.4ΣMQK。 MGK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ΣM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W载面模量 W5.08cm3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2050KN/mm2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小于l/10mm ,悬挑受弯杆件l/400。 纵向、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相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R ≤Rc。 R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0KN) 4.3.2 立杆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N/ AMw/W ≤f 式中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为设计值 N1.2NG1KNG2K0.851.4∑NQK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λ / 0Kuh1.1551.81.53.119m 1.58cm λ3.11910/1.58≈20 查表得 0.947 立杆的截面积 A 4.89cm2 Mw 计算杆段曲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Mw0.851.4Mwk0.851.4ωklah2 h步矩1.5m la 立杆纵矩1.5m.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 N1.2NG1KNG2K0.851.4∑NQK NG1K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NQK3KN/m2 1.5m2 1254KN 立杆稳定性计算 Ha[ Af-1.2 NG2K1.4∑NQK ]/1.2gk Ha 按稳定计算的搭设高度. gk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0.1505KN/m 0.947 A4.89cm20.0489m f205N/mm22050KN/m2 NG2K3.84KN/m1.5m0.35KN/m21.5m20.14KN/m1.5m6.5KN ∑NQK54KN 0.9470.04892050-1.26.51.454 94.9-83.4 0.1863.9m 经过验算立杆高度搭设12m 完全稳定合格. 4.3.3 连墙杆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LNLWN0 N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LW1.40.075KN/m26m20.63KN N0 连墙杆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N03KN NL0.6333.63KNR 采用扣件连墙件验算抗滑承载力. RC8.0KN R抗滑承载力 R≤RC 符合要求经过验算墙杆件,每层楼搭设,水平距离≤3La纵距完全稳定合格 4.3.4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P≤fg.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N/A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A基础底面面积. A0.049m2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KC fgk KC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KC0.4 fg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600kpa N0.0384KN/m120.038481.53KN/m21.5m20.35KN/m23 m20.14KN/m1.5m6.68KN P6.68/0.049136.3KN/m2136.3KPa fg0.4600240KPa P<fg. 地基承载力完全满足脚手架要求. 4.3.5 挑梁及支撑计算挑梁的挠度必须小于悬挑受弯杆的容许挠度. 挑梁的抗弯强度必须小于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бM/W ≤f 挑梁 受抗弯作用 支撑受压 RA1.054/3.615KN RB1.03.654/3.656KN N上部脚手架的自重及施工荷载。 h3.6m L1.0m f205N/mm2 2050KN/m2 挑梁杆件的弯矩 M1.2MGK1.4∑MQK W5.08cm30.0508m3 MGK0.35KN.m ∑MQK54KN.m M76KN.m б76/0.05081496KN/m2≤f 构造要求 5.1 脚手架设计尺寸(见附图) 5.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 5.2.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 跨。 ②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5.2.2 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几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 。 ② 作业层下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 ③ 使用木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与结构紧密连接。 5.2.3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作业层的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不大于50mm 。 ② 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以上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130150mm ,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大于300mm 。 ③ 木脚手板两端必须用12铅丝固定在水平杆上。 ④ 作业层端部脚手架板探头长度应为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5.3 立杆 ① 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垫板。 ②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 ③ 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立杆接长时采用对接扣件。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④ 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3m。 5.4 连墙件及撑杆 5.4.1 连墙件及撑杆均采用手架管及扣件。 5.4.2 连墙件数量;竖向间距≤3h 步距,水平间距≤3La 纵距,每根连墙件的覆盖面积≤40m2 。 5.4.3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 ②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③ 连墙件应设置牢固。按楼层分层设置。 ④ 撑杆的间距为1.5m,与双挑杆固定在同一位置,离距挑杆节点不大于150mm. 5.5 门洞 5.5.1 脚手架的门洞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5.5.2 脚手架的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单排脚手架门洞处,应在平行桁架的每一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 ② 斜腹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当斜腹杆在跨越2 个步距时,应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③ 斜腹杆应采用通长杆件,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为双管立杆, 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 步。 5.6 剪刀撑 5.6.1 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最多不能超过7 根,不小于4 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② 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必须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5.7 挑杆与斜撑 5.7.1 挑杆采用双架杆平行挑出,挑出宽度1m,挑杆伸出外架尺寸为150mm ,与结构连接采用现浇板预埋件固定。 5.7.2 每道立杆下设一道挑杆,并设斜撑一道。 施工方法 6.1 施工准备 ① 单位施工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② 应对施工使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③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件、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④ 应清除手脚架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⑤ 脚手架落地搭设时,底座表面标高应高于地坪50mm 。 ⑥ 脚手架地基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6.2 脚手架搭设 6.2.1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6.2.2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要求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6.2.3 底座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50mm 厚的木垫板,长度不小于200mm 。 6.2.4 立杆搭设 ① 严禁48mm 与51mm 的钢管混合使用。 ②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大于500mm 。 ③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 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④ 当搭至有连墙杆的构造节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⑤ 顶层立杆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6.2.5 纵向水平杆搭设 ① 纵向水平杆应与立杆同步进行搭设,设置在立杆内侧。 ② 在四大角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角部立杆固定。 6.2.6 横向水平杆应按操作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搭设,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小于100mm ,一般为150mm 。 6.2.7 扫地杆应在第一步架搭设的同时搭设牢固。 6.2.8 连墙杆、剪刀撑、斜撑等的搭设 ① 连墙件的搭设、当脚手架施工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② 剪力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板上。 ③ 斜撑必须在挑杆搭设的同时支撑搭设,并与纵向水平杆连成整体。 6.2.9 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 ① 栏杆和撑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② 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2m。 ③ 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 。 ④ 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6.2.10 脚手架板应在架子搭设好后随即铺满,在拐角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脚手架板铺好后随即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6.2.11 临街部位及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搭设防护棚及隔离架,防护棚采用多排落地脚手架,宽度6 米,高度6 米。在一层楼 板标高4.5 米处及3.5 米处满铺脚手架板各一层,两层间距1.0 米,来防止高空坠物。 6.2.12 生活区、办公区与施工现场,钢筋、木工场地与生产区等,均采用单排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进行分隔。脚手架固定与临时建筑物上或采用斜撑支搭牢固。 6.3 脚手架质量要求脚手架的制作安装质量是保证适用、坚固、稳定、安全、节约的关键。控制质量的主要环节是 6.3.1 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6.3.2 构造必须合乎规定,同时要特别注意脚手架扣件螺栓拧紧程度,节点质量,挑架质量等。 6.3.3 要有牢固的和足够的连墙点,以保证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 6.3.4 脚手板要铺满、铺稳、不能有空头板。 6.3.5 脚手架的搭设尺寸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6.4 脚手架的拆除 6.4.1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杆、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② 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③ 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同意,并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④ 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6.4.2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②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 步,如高差大于2 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③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塔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④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杆和横向斜撑加固。 6.4.3 各种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脚手架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7.1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7.2 搭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7.3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7.4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戴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戴,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 挂起重设备。 7.5 当有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雾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7.6 脚手架的安全质量检查 7.6.1 脚手架及其地基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验收 ①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② 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③ 每搭设完一杆(6m 高)后。 ④ 达到设计高度后。 ⑤ 遇有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区开冻后。 ⑥ 停用超过一个月。 7.6.2 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 ① 施工规范 ②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③ 技术交底文件 7.6.3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①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②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③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④ 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⑤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⑥ 是否超载。 7.7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①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 ② 连墙件。 7.8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7.9 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7.10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7.11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齐全。 7.12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拦和警戒标志,并派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脚手架的安全设施和维护 8.1 安全网搭设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应满设安全网和平网。 8.1.1 安全网的要求 安全网是用直径9mm 尼龙绳编织的,一般规格为宽1.5m, 长6m, 网眼5mm 左右,每块支好的安全网应能承受不小于160 公斤的冲击荷载,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采用外侧满设密目安全网,另外加设平网,首层平网距地面4m, 层间网每隔4 步架设一道。 8.1.2 安全网的搭设必须密闭牢固,绑扎结实。 8.2 脚手架的防电设施 钢管脚手架在搭设和使手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在脚手架上施工的电焊机、混凝土振动器等,要放在干燥木板上。操作者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经过钢脚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电焊机、振动器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8.3 脚手架的避雷设施 钢管脚手架施工使用时,必须设置防雷接地板,可与建筑物联合接地极联通。接地线用40 扁钢焊制而成,接地板的位置应选在人不易走到的地方,经避免危害。接地板要用电阻表测定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期间遇有雷雨天,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撤离。 8.4 脚手架的维护管理 脚手架搭拆频繁、耗损较大,必须加强维护管理,及时做好回收、清理保管、整修、防腐等工作,降底损耗率,提高周转次数,延长使用年限,降底工程成本。 8.4.1 用完的脚手架料和构件、零件要及时回收、分类整理、分类存放、堆放地点要平坦、排水要良好,堆放时下面要设支垫。并做好防雨措施,扣件、螺栓等小件放在室内,并用袋子分类贮存。 8.4.2 弯曲的钢管要调直,损坏的构件要修复,损坏的扣件、零件要更换。 8.4.3 做好钢管扣件的防锈和木板的防腐处理,钢管外壁刷防锈漆一道,立杆刷黄油漆,横杆刷红油漆,扣件要涂油、防锈。 8.4.4 搬运长钢管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弯曲,装卸时不得抛丢,防止损坏。 依靠群众,加强管理,采用由架子班组负责维护管理的办法,做到谁 使用,谁维护、谁管理、尽量减少丢失,合理调配,提高脚手架的周 转用效率。 编制依据 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1.3 建筑施工脚手架施工手册。 1.4 建筑施工图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柱剪力墙结构,总高度60m,长宽外墙边尺寸39.7m 39.7m,地下二层、地上十四层。主要工程为框架梁柱,中部有剪力墙。建筑结构脚手架均搭设于建筑物外檐,其主要用途是安全防护、使施工人员在高空施工时具有一种安全感,便于外檐柱梁施工 脚手架的设置 3.1 按照建筑物高度及外型特征,将脚手架分层搭设。 3.1.1 脚手架采取用单排架,一次搭设高度12m,分别由四、八、十一层挑出,起主体结构围护作业。利用主体结构支撑,结合临时双排架同时使用。 3.1.2 框架梁柱钢筋模板施工时,搭设临时脚手手架,随用随拆。 3.1.3 由于剪力墙在建筑中间,因此也采用塔设内架(临时脚手架)随用随拆。 3.2 基本要求有足够面积,能满足工人操作,坚固稳定,能保证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和气候条件作用下,不倾斜、不摇晃。搭拆简单,搬移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节约用材。 3.3 外墙装修阶段,采用吊篮脚手施工。可节约大量材料和工时,吊篮采用标准为3m0.8m1m 的定型电动吊篮。固定式悬挂臂架,由女儿墙上挑出,采用双架管挑出1 米,外用水平杆连接,内用屋面预埋件固定,并上压重物,确保安全。吊篮使用人员每人另配安全绳一条,吊篮使用时上部由专人负责监控。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图库网址http// ftp// 联系QQ447255935 电话131115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