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pdf
第2 2 卷 2 0 0 8年 资源环境与工程 R e s o u r c e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地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受新构造运动控制。工程措施与群测群防相结合是防治地质灾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对策; 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 P 6 9 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 6 7 1 一 1 2 1 1 2 0 0 8 0 1 - 0 0 4 7 - 0 4 0 引言 信阳市 辖二区八县 位于河南省南部, 东毗安 徽、 南邻湖北, 处于鄂豫皖三省的 结合部, 承东启西, 连 南贯北, 区位条件优越, 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 地。 地理坐标 东经 1 1 3 0 4 5 0 0 “ 一1 1 5 0 5 5 0 0 “ , 北纬 3 0 0 2 3 0 0 “ 3 2 0 2 7 0 0 “ o 前人在信阳 地区作了大量的地质工作, 与环境地 质相关的工作主要有1 2 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 信阳 幅、 固始幅、 桐柏幅 , 大别山北麓 1 2 0万综合性地 质一水文地质调查,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的淮河流域平 原区环境地质调查等。前人工作都是在相应的图幅或 区域内展开, 资料分散, 本文在研究前人成果基础上, 对信阳 市地质灾害现状作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评述, 为 信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规划等提供参考。 1 环境地质背景 1 . 1 地貌特征 信阳 市位于华北平原南缘, 地形地貌明显具山区 与平原接触带特征, 可划分为山地、 丘陵岗地、 平原与 洼地三类 大别山与桐柏山构成豫南山地, 蜿蜒于豫鄂 边界, 是江、 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山峰海拔一般7 0 0 一 1 5 0 0 m , 山 地面 积近6 9 8 0 k m 2 ; 中 部是丘陵岗 地, 海 拔5 0 1 0 0 m , 高差2 0 一 4 0 m , 面积7 0 0 多平方千米; 北部是平原和洼地, 平原海拔3 0 一 3 9 m , 洼地海拔2 2 一 3 5 m , 面积4 0 0 多平方千米。 信阳 市河流众多, 分属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 其中 淮河水系流域面积占9 8 . 2 , 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占 1 . 8 。 全市河流水面面积3 7 0 k m 2 , 1 . 2 地质矿产背景 信阳市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与秦岭造山带 结合部位。以羊 册 一明 港 一固 始 断裂带为界, 北部为华北地台南缘, 南部为秦岭造山带东延的桐 柏一大别造山带, 羊 册 一明 港 一固 始 断裂带在 该区则隐伏于新生界之下。华北地台南缘在本区仅在 平桥区邢集、 息县淮公山和固始县陈集等处有零星古 老的元古界与古生界沉积地层 岩石 出露; 桐柏一大 别造山带由 一系列不同时代、 不同变质程度和不同构 造组合的复杂地体所组成; 桐柏一商城断裂是秦岭褶 皱带 北部 与桐柏一大别褶皱带 南部 的分界断裂。 两大地质单元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时期, 经历了俯冲、 碰 撞、 汇聚、 拼贴等多种类型、 多期的地质作用, 营造了有 利的成矿地质条件, 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是河南省 重要成矿带 之 一〔 ’ ] 。 2 地质灾害现状 信阳市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多, 所造成的人员 伤亡、 房屋修建、 道路开裂、 公路、 铁路被毁等诸方面 损失十分严重。信阳市主要地质灾害分布见图1 , 表 1 。 2 . 1 滑坡 滑坡是信阳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仅2 0 0 5 年就发 生2 8 起, 损失5 1 6 万元。滑坡多发育在居民住宅前 后、 河流陡岸和公路较陡边坡地带。滑坡的形成、 发 生、 发展是在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降水、 岩土 体工程地质特征、 地表植被、 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 收稿日 期 2 0 0 7 - 0 8 - 3 1 ;改回日 期 2 0 0 8 - 0 1 - 0 9 作者简介 郭喜庄 1 9 6 8 一 , 男, 工程师,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从事矿产资源 评价工作。E 一 m a i l ; h n g u o x i z h u a n g s i n a c o m 万方数据 资源环境与工 程2 0 0 8年 图1 信阳市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F i g . 1 D i s t r ib u t i o n m a p f o r m a i n g e o l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i n X i n y a n g C i ty 1 . 以岩浆岩为主的低山、 高丘岭工程地质亚区; 2 . 以变质岩为主的中低丘岭工程地质亚区; 3 . 以单层结构粘性土为主的垄岗工程地质 亚区;; 4 . 以单层结构粘性土为主的缓岗工程地质亚区; 5 . 以双层结构粘性土为主的河谷平原工程地质亚区; 6 . 以多层结构枯性土为主 的湖沼平原工程地质亚区;; 7 . 滑坡点; 8 . 崩塌点; 9 . 泥石流点; 1 0 . 地面塌陷点; 1 1 . 地质灾害点编号。 表1 信阳市主要地质灾害特征表 T a b l e 1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s o f m a i n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i n X i n y a n g C ity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灾害位置灾害特征危害程度 新县新集镇红高粱家属楼滑坡点 新县卡房乡王阪村学校滑坡点 新县泅店京九铁路采石厂滑坡点 固始县事城东路古城墙滑坡点 固始县段集乡桂岭村山 体滑坡点 商城县三里坪乡三教洞村玉庄滑坡点 商城县长竹园乡汪冲村杜冲滑坡点 商城县汪岗乡郑河村穆家湾不稳定斜坡点 光山县马贩镇街道居委会滑坡隐患点 光山县解山乡解山铺村大山脚滑坡点 光山县槐店乡王寨村崩塌点 光山县城关镇闸上村龙山崩塌点 息县淮公山矿区崩塌、 滑坡点 上天梯管理区肖 河流域泥石流点 明港邢集镇高堰村晏庄萤石矿塌陷区点 信阳市环南 湾 卧 虎 路滑坡点 1 0 0 0 m 3 , 山 体裂缝, 雨水浸泡易形成滑坡居民密集区 1 万立方米, 稳定性较差, 极易发生滑坡威胁5 0 0 人, 2 0 万立方米, 山体裂缝, 汛期极易发生滑坡威胁京九铁路及8 0 0 人 3 万立方米, 汛期可能发生整体滑动,威胁1 5 0 0 人 5 0 0 0 m 3 , 曾 出 现 滑 动威 胁 农田1 . 9 4 3 h m 2 , 房9 0 间 1 0 0 0 矿, 曾 两 次 滑动1 6 间 房 屋受损 7 万立方米的滑坡体, 曾 部分滑动威胁省道2 1 6 线畅通 4 0 0 0 澎, 4 条 裂 缝, 汛 期 易 发 生 滑 坡威 胁1 0 5 间 房,9 0 人 6 1 0 0 矿, 曾 发 生 滑坡威胁4 2 户, 1 6 0 人 1 万立 方米, 斜坡处于 不稳定 状态威胁1 7 0 人, 房1 8 5 间 9 0 0 0 扩, 崩 塌 稳 定 性极 差威 胁2 0 栋 房 及2 0 0 1〕 人 7 0 0 0 扩, 稳 定 性 差,威 胁2 2 0 人 及 房3 6 0 间 近1 5 万立方米, 坡角过陡, 易崩塌、 滑坡曾有重大人员伤亡 矿渣乱堆, 超过3 万立方米, 易形成泥石流威胁4 0 0 人 采矿引 发地面 开裂、 塌陷, 1 0 0 扩, 深。 . 7 m威胁1 户共 8 人 3 k m长废弃矿场, 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威胁村民安全及交通畅通 万方数据 第1 期郭喜庄等 河南省信阳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的综合作用影响下产生的, 规模从数千至数万立方米。 按介质可分为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土质滑坡主要分 布在丘陵区和河流陡岸; 岩质滑坡分布在南部低山区。 丘陵地区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加上降水作用, 边坡 失稳现象增多, 常使道路交通受阻。淮河及其支流堤 岸受汛期洪水顶托、 浸泡, 时常出现滑坡等险情。 南部 山区切割强烈, 岩层风化严重地段, 岩体结构松散, 稳 固 性差, 易形成滑坡。滑坡一般集中在每年6 - 9 月主 汛期。 2 0 0 7 年一开采点发生岩体滑坡, 滑坡体长约 1 0 0 m , 高6 0 m , 宽4 0 m , 滑坡总体积近1 5 万立方米; 2 0 0 4 年7 月1 0日, 新县千斤乡代湾村大范洼村民 组山 体滑坡, 4 人死亡, 经济损失2 万元。 2 . 2 崩塌 按介质分为土质崩塌和岩质崩塌。土质崩塌组成 物质为粉质粘土及碎石土, 主要分布于丘陵区公路边 表层风化严重的基岩区及平原区河流岸边松散土层 区; 岩质崩塌组成物质为花岗岩、 片麻岩及片岩等, 主 要分布于丘陵区公路边表层风化严重的基岩区及一些 不规范开采的露天采石场。多发于每年汛期, 规模均 为小型, 一般在几百至几千立方米。道路及露采矿山 的高陡边坡岩体结构较为松散, 不合理的稳定边坡角 施工使陡壁高差1 0 - 2 0 余米, 在强降水的冲刷、 浸泡 作用下, 岩体逐渐失稳, 易产生边坡崩落、 滑塌, 时有人 员伤亡现象。 2 0 0 5 年省道S 2 1 6 线达权店段因岩体坍 塌两度中断通行; 息县a公山矿区不合理的采矿活动 造成山 体坡角变陡、 岩体失稳, 1 9 8 7 , 1 9 9 5 年两次崩塌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 . 3 泥石流 为境内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 为小型泥石流, 多发育于南部低山区, 其形成区 及流通区区分不明 显, 堆积区不显著。 南部低山区山高沟深, 地形陡峻, 沟床 纵度降大, 具备了泥石流形成的 地形地貌条件; 地表岩 石破碎, 崩塌、 错落、 滑坡等不良 地质现象发育, 岩层结 构松散、 软弱、 易于风化、 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 地区, 因易受破坏以及人类工程活动, 如滥伐森林造成 水土流失, 开山采矿、 采石弃渣等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丰 富的碎屑物来源; 信阳地处北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 降 水丰富但分配很不均匀, 多年平均6 - 9 月份降雨量占 多年平均降水量的5 5 . 8 , 最大日 降水量 1 2 0 0 m m , 丰富而集中的降水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 件, 从而使信阳汛期泥石流多发。泥石流一般发生在 一次降雨的高峰期, 或是在连续降雨之后。 2 0 0 3 年7 月上旬淮河南部山区普隆暴雨, 商城县长竹园乡北战 村在7 月1 0日 突发泥石流, 流量1 2 . 3 耐/ , , 泥石流体 积1 6 0 0 耐, 冲 毁房屋一间, 一家三口 全部死亡。 2 . 4 地裂缝 区域地壳厚度的趋势为东西两侧厚 约4 0 k m , 中间薄 约3 5 k m , 低地温层埋深较浅, 约1 5 一 2 0 k m 左右, 呈短轴状北西一南东向展布。根据 中国 地震参 数区划图 G B 1 8 3 0 6 -2 0 0 1 信阳地区设计基本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为0 . 0 5 g , 抗震设防烈度为Vl度。该区 域自 公元元年至今共记载M , 4 . 7 级地震4 1 次, 无7 级以上地震, 这些地震平面上带状集中于信阳盆地的 东南部和西北部, 中、 强地震均发生于N W和N E向断 裂交汇处, 如 1 9 1 3年2月 7日信阳刘湾5级地震, 1 9 5 9 年1 2 月1 4日 光山4 . 9 级地震和1 9 2 5 年商城5 级地震。信阳地区处于地震少且弱的相对稳定地 区[ 2 1 。 1 9 7 4 年在大别山北麓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区出现 了大量地裂缝, 其范围南北宽约1 0 0 k m , 东西长约1 5 0 k m 。 信阳市所属的固始、 商城、 淮滨、 演川、 息县5 县 开裂房屋2 0 0 余间。可大致分为3 个近东西向延伸 的地裂缝密集带 北带从息县夏庄经淮滨县城、 固始三 河、 霍邱周集、 达寿县; 中带从演川隆古、 城关、 桃林, 经 固始分水, 至霍邱河口、 列李集; 南带从演川仁和, 经商 城、 固 始, 往东延至六安县境内。 每带宽1 5 一 2 0 k m , 带内地裂缝密集, 带间地裂缝比较稀少。裂缝形式多 为锯齿状追踪裂缝, 也有雁列裂缝, 走向多与新华夏系 活动断裂及淮阳山字形脊柱活动断裂相垂直。 单个地 裂缝规模不等, 长度一般在1 0 一 3 0 m以 上, 宽1 0 一 5 0 c m , 个 别达1 m 左 右, 深一 般3 一 5 m 3 ,a ] 。 2 . 5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人类不合理的采矿行为等工程活动诱 发的主要地质灾害。塌陷地层为基岩, 塌陷坑形状有 圆形、 椭圆形及不规则状, 造成矿区居民房屋开裂, 危 害山体和农田。 2 0 0 1 年8 月, 狮河区双井铁矿地面塌 陷, 面积达百平方米; 2 0 0 3 年6 月, 乎桥乡邢集高堰村 地裂缝、 地面塌陷, 地表下降最大达0 . 7 m , 已形成危 房2 0 多间, 威胁当 地1 8 户8 8 人的生存。 3 防治对策 对已 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采取“ 预防为 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的原则。工程治理主要是针对 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 威胁, 工程治理可行且其效益大于搬迁避让的地质灾 害, 根据实际情况, 实施必要的 控制、 避灾或治理措施, 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万方数据 资源环境与工程2 0 0 8年 3 . 1 崩塌、 滑坡的防治- - - 一 - -一 1 防护工程改善边坡力学平衡条件, 提高边 坡抗滑力, 防护工程主要有挡墙、 抗滑桩、 锚杆 索 和 支护工程等; 2 排导工程拦截地表水流和排除地下水, 消 除或减轻水对被保护斜坡的危害, 包括截水沟、 盲沟、 水平钻孔、 盲洞及集水井等; 3 其他工程措施包括斜坡的减荷反压、 坡面 处理、 改善岩土性质等。 3 . 2 泥石流的防治 对泥石流沟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有疏浚河道、 开辟 泄洪道、 上游建库拦蓄、 修建堤防及拦挡措施等。 1 防护 对泥石流灾害, 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 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 冲击、 侧蚀和淤埋等危害, 主 要有护坡、 挡墙、 顺坝和丁坝等。 2 排导 改善泥石流流势, 使其按设计意图顺 利排泄, 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 急流槽、 束流堤等。 3 . 3 地裂缝、 地面塌陷的防治 以 绕避为主。 对于地质灾害防治, 采用多种措施结合使用, 更为 有 效 。 一 4 结语 信阳境内是地质灾害多 发区, 规模虽小, 但危害较 大。根据区内 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背景、 分布规模、 危 害程度、 成因机制、 引发条件等,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 工作, 建立健全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不断提高 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 加强地质生态环境保护、 地质 灾害防治宣传, 提高全社会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 减灾 意识, 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达到防灾、 减灾的目的。 参考文献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第三地质调查队. 信阳 市幅地质图 1 5万 及 说明书【 R ] . 信阳 河南地勘局地质资料室, 1 9 9 6 3 9 - 5 0 . 李细光, 等. 信阳市燃气混气站场地及区域断裂活动性的综合研 究【 J ] . 华北地震科学, 2 0 0 3 4 ; 2 9 一 3 1 .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第三地质调查队. 固始幅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 R ] . 信阳 河南 地勘局地质资料室, 1 9 8 9 9 8 一 1 0 5 .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水文地质三队. 信阳市幅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 R ] . 信阳 河南地勘局地质资料室, 1 9 8 9 ; 1 5 7 一 1 7 0 . ,..J,.weJ ‘且‘,‘ 夕,.‘尸..L 一IJ,weesl 内j4 r..L﹃1.L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H a z a r d i n X i n y a n g C i t y , H e n a n P r o v i n c e G U O X i z h u a n g , L I J i a n s h e n g , L I J i l i n T h e T h ir d B r ig a d e of G e o lo g ic a l S u r v e y , H e w n B u r e a u of G e o - e x p lo r a t io n a n d m in e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 R in y a n g , H e n a n 4 6 4 0 0 0 A b s t r a c t ; X i n g y a n g C i ty i s o f s e r i o u s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a r e a w h e r e l a n d s l i d e , c o ll a p s e , d e b r i s fl o w , g r o u n d t i s s u e a n d g r o u n d c o l l a p s e h a p p e n e d f r e q u e n t l y . C o n t i n u o u s s t r o n g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o r r a i n s t o r m a n d t h e h u m a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t i v i t y , a s p r i m a r y f a c t o r s , i n d u c e d i s a s t e r s i n c l u d i n g l a n d s l i d e , c o l l a p s e , d e b r i s fl o w , g r o u n d c o ll a p s e ;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g r o u n d f i s s u r e a r e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n e o t e c t o n i c s . I t i s a n e ff e c t i v e w a y t o p r e v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b y c o m - b i n i n g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m e a s u r e s w i t h s u r v e y a n d c o n t r o l i n g r o u p . K e y w o r d s g e o l o g i c a l h a z a r d ;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 X i n y a n g C i t y 回圃遗圃M A h t t p / / w w w . h o m e w o r l d w i d e . c o . u k 王丽艳, 编译. 刘源骏, 校. 考古学家的新发现改写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历史 最近在 塔斯马尼亚岛 偏远的西 南世界遗址发现了 一个洞穴, 考古学家 吉兰戈威 J i ll i a n G a r v e y 认真分析了 从洞穴 出土的2 5 万个动物碎片和7 . 5 万个工具碎片, 得出的结论是该地并非是此前人们认为的无人类涉足区, 而是早在1 . 5 万一 2 万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了。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