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方法》 .doc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高职高专) 课程名称 煤矿开采方法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能源开发与测绘 所属专业类名称 矿业工程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煤矿开采技术 课程负责人 王延飞 所属学校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单位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日期 2009年5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九年五月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延飞 性 别 男 出生 年月 1963年1月 最终 学历 本科 专业技 术职务 副教授 电 话 13943798172 学 位 学士 职业资 格证书 技能鉴定考评员 采煤工 传 真 所在 院系 资源工程系 E-mail W 通信地址(邮编)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仙城大街52号,136201 教学与技术专长 采矿工程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86.7~1991.8,辽源煤炭工业学校任教; 1991.9~1992.7,辽源矿业集团西安矿采煤、掘进技术员; 1992.8~1996.8,辽源煤炭工业学校任教,从1996.8开始任采煤教研室主任; 1996.9~1997.7,辽源矿业集团西安矿二区工程师; 1997.8~1999.7,吉林工业学校任教,1998年开始任采煤科主任助理; 1997.8至今,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任教,2007.3开始任系副主任。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 (1)煤矿开采方法,专业主干课程,6 学时/周,4 届,总学时512,学生数138 人; (2)井巷工程,专业主干课,4学时/周、2 届,120学时,学生数55人; (3)采煤概论,煤矿其他专业专业基础课,4 学时/周,3届,240 学时,学生数110人; (4)综合实践训练,9周/届,3届,3个班,94人; (5)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4周/届,3届,94 人。 2.近五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吉林省教育厅[2006]27号,自主项目,2006.7~2008.8;(重点课题) (2)煤矿开采方法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学院自选项目,2005.4~2006.7; (3)高职煤矿开采技术重点专业建设,学院自选项目,2004.4~2007.7。 3.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09年获第六届吉林省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 (2)2007年被认定为辽源市职业院校骨干教师; (3)2008年获辽源市采矿教育学术技术带头人; (4)2008年批准为辽源市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5)2008年获被评为辽源市师德模范标兵; 1-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 (1)长春羊草煤业公司一、二井通风阻力测定,羊草煤业公司自选,2007.主持、副组长; (2)四平刘房子矿业公司一、二井通风阻力测定,刘房子矿业公司自选,2007主持、副组长。 (3)2004、8,东辽县煤矿安全法律培训,主讲人; (4)2008、7,延边和隆海青公司悬移支架应用培训,主讲人。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 (1)大倾角综放工作面调斜和旋转开采技术应用,中国煤炭,第一名,2008.12,中文核心期刊; (2)易燃厚煤层综放面自燃发火综合防治实践,煤炭科学技术,第一名,2009.5,中文核心期刊; (3)易燃厚煤层综放面拆除期间自燃发火防治实践,煤矿安全,第一名,2009.6,中文核心期刊。 2.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孙玉峰 性 别 男 出生 年月 1957、10 最终 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 电 话 0437-3616071 学 位 硕士 职业资 格证书 传 真 所在 单位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E-mail S 通信地址(邮编)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仙城大街52号,136201 教学与技术专长 采矿工程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82.1~1990.3,辽源煤炭工业学校任教; 1990.4~1991.12,辽源矿务局梅河矿下矿锻炼,任工程师; 1992、1~1996、5,辽源煤炭工业学校任教,1993、7任采煤科主任; 1996、6~1999、7,吉林工业学校任教,1997、7任副校长; 1999、8至今,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教学副院长。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 (1)煤矿开采方法,专业主干课程,6 学时/周,1届,总学时120,学生数29 人; (2)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4周/届,1届,10 人。 2⑴-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 (1)长春羊草煤业公司一、二井通风阻力测定,羊草煤业公司自选,2007.主持、组长; (2)四平刘房子矿业公司一、二井通风阻力测定,刘房子矿业公司自选,2007主持、组长。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 (1)梅河矿二井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开采实践,煤炭科学技术,2007、5,中文核心期刊; (2)注水法软化煤层在梅河矿一井综放中的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5,中文核心期刊; (3)梅河矿二井5130区预抽瓦斯技术的应用,煤矿安全2007、9,中文核心期刊。 2.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李洪刚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11 最终 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 术职务 副教授 电 话 0437-3615924 学 位 硕士 职业资 格证书 考评员 传 真 所在 单位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仙城大街52号,136201 教学与技术专长 采矿工程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92、7~1997、3,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系任教; 1997、4~1998、12,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进修职业教育理论; 1999、1~2000、12,在辽煤集团西安矿二区采煤技术员, 2000、12~2002、9,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系任教; 2002、10~2005、7,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读书,获硕士学位; 2005、7至今,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任教,2007、3任教务处副处长。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 (1)煤矿开采方法,6 学时/周,1届,总学时120,学生数35 人; (2)井巷工程,专业主干课,4学时/周、1届,60学时,学生数29人; (3)综合实践训练,9周/届,1届,1个班,29人; (4)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4周/届,1届,12人。 近五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高职学院学生评价研究, 吉林省教育厅, 2006.7-至今 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4年,学院“十佳优秀教案”;(2)2005年,学院“学生心目中最佳教师;” 2⑵-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 (1)2004年,东辽县光面爆破技术应用,主讲人; (2)2007年,桦甸光面爆破技术应用,主讲人。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兼职 教师 )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职业资 格证书 专业 领域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1 王延飞 男 1963、1 副教授 考评员 采矿 负责人 2 孙玉峰 男 1957、10 教授 考评员 采矿 主讲教师 3 李洪刚 男 1968、11 副教授 考评员 采矿 主讲教师 4 尹世君 男 1952、12 实验师 考评员 采矿 实践教学 5 赖立学 男 1979、10 助讲 考评员 采矿 助教 6 陈志强 男 1983、4 助讲 采矿 助教 7 郭 力 男 1984、3 助讲 采矿 助教 8 元永国 男 1979、8 助讲 采矿 助教 9 杨士禄 男 1963、5 高工 高工 采矿 实践教学 总工程师 10 张 春 男 1964、7 高工 高工 采矿 实践教学 总工程师 11 谢 晖 男 1961、9 高工 高工 采矿 实践教学 总工程师 12 刘宝成 男 1956、4 工程师 工程师 采矿 实践教学 技术部长 3-2 教学队伍整体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1、“双师”结构占专任教师的62.5; 2、专兼教师比例专任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比例为21; 3、学缘结构山西矿业学院1人,阜新矿业学院6人,黑龙江矿业学院3人,辽源煤炭 工业学校2人; 4、年龄结构50~60岁3人,40~50岁5人,30~40岁0人,20~30岁4人; 5、职称结构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 6、职业资格结构专任教师具有职业资格全部为职业技能考评员。 3-3 教学改革与技 术服务/培训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1)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吉林省教育厅[2006]27号,自主项目,2006.7~2008.8; (2)煤矿开采方法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学院自选项目,2005.4~2006.7; (3)高职煤矿开采技术重点专业建设,学院自选项目,2004.4~2007.7。 五年来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项目 (1)长春羊草煤业公司一、二井通风阻力测定,羊草煤业公司自选,2007; (2)四平刘房子矿业公司一、二井通风阻力测定,刘房子矿业公司自选,2007。 五年来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 序号 培训内容 人数 培训时间 培训教师 年度 1 东辽县光面爆破培训 32 半个月 李洪刚 04 2 东辽安全法律培训 28 10天 王延飞 04 3 桦甸瓦斯防治培训 35 1周 赖立学 05 4 舒兰瓦斯防治培训 41 1周 赖立学 06 5 长春羊草通风阻力测定培训 12 1周 赖立学 07 6 和隆悬移支架应用 56 1周 王延飞 08 7 舒兰瓦斯防治培训 41 1周 赖立学 08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系和教研室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保证了本课程和相关课程讲授及开展培训等教学需要。 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建设上定期进行考评,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切实做到教书育人。 2、院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同时,要求每位专业教师上好两门专业课,掌握一门技能。 3、学院对青年教师实行过关课考核制度和教学基本功竞赛,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授课艺术及职教理论水平。 4、实行“传、帮、带”。教研室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使新教师较快掌握教学方法,熟悉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基本教学环节,提高其教学能力。 5、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煤矿企业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参加实践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6、坚持助课和听课制度。青年教师先跟班听课、批改作业,熟悉教学环节,带学生实习,熟悉现场环境,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对已经走向讲台的青年教师,每学期教研室组织集体听课五次以上,课后进行认真评教,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建议。 7、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给青年教师提供参加教学研究、编写各种教学文件和资料的机会,培养科研、教研的能力。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几年来在教师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课程组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改善了双师结构,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2、 2008年孙玉峰晋升教授;2007年王延飞获“辽源市职业院校骨干教师”,2008年获“辽源市师德模范标兵”、“辽源市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辽源市采矿教育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8年李洪刚获“辽源市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3、四名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严谨,教学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好,在每学期 学生评教中,优良率100,得到全院师生的好评。在青年教师过关课和基本功大赛中取 得良好的成绩。 4、2007年赖立学开始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陈志强开始攻读硕士学位,这样本师资 队伍将有五位硕士研究生。 5、近五年来编写小本教材3部。王延飞主编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煤 矿安全法律法规(第一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孙玉峰主编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 划教材矿井通风(第二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李洪刚主编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十一五 规划教材煤矿开采与掘进(第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赖立学参编全国煤炭高职高 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矿井通风(煤炭工业出版社), 6、根据本课程教学改革,王延飞、李洪刚主编的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工作过程导向项 目教学课程教材煤矿开采方法,将于2009年6月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4.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职业技术课程, 是学习和掌握采矿知识和技能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是采煤队、综采队、机关职能科室的工长和技术员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阐述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的井田开拓、采煤方法、开采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的井田开拓方式、采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采区巷道方案设计、采煤工艺设计、采区单项施工设计和编制采煤作业规程的能力。同时,不断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树立长期从事煤矿工作的信心。因此,本课程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于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总之,学习好本课程,对于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设课程设计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学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在工作中锻炼职业技能。 课程设计的思路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构建煤矿开采方法课程主体框架,达到课程知识模块化,模块内容任务化,任务和工作结合实用化的要求。结合煤矿开采基本条件和矿井开采设计与生产过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把煤矿开采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联系起来,使课程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整体,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依据设定的矿井开采基本条件,让学生结合开采条件完成矿井开采设计、生产组织、作业规程编制等项任务。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参与,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教学内容 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在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的关系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针对培养从事煤矿企业采煤区队技术管理工作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必需够用”。 由于煤层赋存条件不同,所采取的矿井开拓方式也不同。既是同一煤田、同一地区,所采取的采煤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将矿井开拓方式(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采区式、盘区式、带区式)及采煤工艺(炮采、普采、综采)等内容,逐一介绍,全面理解和掌握。作为一个采煤区队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这些知识。同时,也必须具备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符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2.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有针对性的学习、训练不同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做到对准岗位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按需施教”。 本课程不仅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职业面向是,从事采煤队、综采队、机关职能科室等单位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生主要职业面向是,从事通风队、防突队、安检科等单位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两个专业虽然开设同一门课程,但因就业岗位不同,其讲授内容有所侧重,讲授方式也不同,在技能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这种按实际工作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做到了“按需施教”。 3.注重课程内容模块化,做到模块间相互融通,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以矿井开拓采区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三大生产环节为主线,安排以井田开拓、采区巷道方案设计、采煤工艺设计、采区单项施工设计、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采煤方法等六个教学模块。其中采区巷道方案设计、采煤工艺设计、采区单项施工设计和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依据现场生产过程与管理需要安排有综合训练项目,围绕综合训练项目又分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有若干项工作任务组成。模块或课题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使全部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根据就业需要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做到近期就业“必需够用”,将来发展“迁移可用”。 随着煤炭工业科技进步,采煤方法和装备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应适时更新,将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学中。由于知识更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将发生变化,就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也就是说,毕业生不仅能在采煤区队工作,也能在职能科室或综机维修企业工作。因此,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适岗、应变和岗位迁移及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以适应职业变化对知识的需求。 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按照高职教育特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其组织形式是以模块、课题、任务取代了章、节、目传统的做法。教学内容划分井田开拓、采区设计(包括采区巷道方案设计、采煤工艺设计、采区单项施工设计)、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采煤方法六个模块、17个课题、54项工作任务。采用项目教学,计划为224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该课程内容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必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和一定的识别矿图和绘图能力, 才能建立矿井巷道纵横交错的时空关系而进行开采设计。课程讲授过程中,简化了理论的叙述,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改变了将课程设计紧跟课程之后进行的做法,取消了单设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教学环节,而是将课程设计融于整个课程内容中,分模块讲授、分模块训练。课程结束,矿井及采区的开拓系统和巷道布置、采煤工艺的确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等内容也相继完成。这样,课程实施始终贯穿了教、学、做一体,将理论与实践互为融合,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为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模块Ⅰ 井田开拓(36学时) 综合训练项目(18学时) 矿井开拓方式设计和开采水平巷道布置 画矿井开拓系统平面与主要剖面布置图 课题一 井田的划分与生产能力的确定(6学时) 任务一 井田内的划分 知识点1.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和方法;井田的划分方法。 能力点能根据具体的煤层地质条件划分井田。 任务二 矿井生产系统的建立 知识点1.了解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的分类;2.了解三类巷道的含义;3.了解矿井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 能力点建立矿井井下生产系统的空间关系。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三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知识点1.矿井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2.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有哪些损失国家对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的规定;3.矿井生产能力的概念、井型标准系列和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应考虑的因素;4.矿井服务年限的概念、服务年限确定应考虑那些因素,它和生产能力的关系。 能力点能计算矿井储量,并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情感态度加强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 课题二 开拓巷道的布置(10学时) 任务一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知识点1.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2.平硐、斜井、立井开拓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3.主斜副立开拓的优越性。 能力点能根据井田煤层地质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井硐形式。 情感态度加强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 任务二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 知识点1.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井筒数目;2.斜井井筒的层位布置方式和坡度的确定;3.立井井筒的合理位置在哪里。 能力点1.能根据生产能力大小确定井筒数目;2.能根据井田煤层地质条件,在考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井筒的位置。 情感态度加强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 任务三 水平大巷的布置 知识点1.运输大巷两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布置特点;2.运输大巷的三种布置方式的适用条件;3.煤层和岩层运输大巷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回风大巷如何布置。 能力点能根据具体煤层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水平大巷。 情感态度加强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 任务四 井底车场的布置 知识点1.井底车场的概念、作用、组成和调车方式;2.井底车场的形式。 能力点能根据井田煤层地质条件、井筒形式、运输大巷布置和生产能力等合理确定井底车场位置、形式。 情感态度加强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 课题三 开采计划与巷道掘进工程计划的编制(1学时) 知识点1.煤层的开采顺序和通常采用的开采顺序;2.开采计划编制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3.巷道掘进工程计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点能够编制开采计划和巷道掘进工程计划。 情感态度加强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 课题四 矿井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1学时) 知识点1.矿井延深的原则、要求和延深方案;2.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技术措施;3.矿井改扩建方法、合理集中生产和主要生产系统技术改造. 能力点能够结合生产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矿井延深方案和技术改造方案。 模块Ⅱ 采区巷道方案设计(52学时) 综合训练项目 26学时 进行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画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 课题五 采区准备方式和参数的确定(8学时) 任务一 采煤方法选择 知识点1.采煤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 能力点能根据具体的煤层地质条件初步确定采煤方法。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二 采区准备方式的选择 知识点1.采(盘、带)区准备方式的分类;2.采(盘、带)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能力点能根据采区煤层地质条件和工艺方式,合理地确定准备方式。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三 采区参数的确定 知识点1.影响各采区确定的因素和各采区参数的经验值;2.采区采出率和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能力点能根据采区地质条件和选定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合理确定采区参数。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题六 缓、倾斜煤层采区巷道方案设计(14学时) 任务一 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知识点1.上山的坡度和运输方式;2.区段平巷的坡度和布置方式;3.无煤柱护巷的适用条件;4.采煤工作面布置方式和回采顺序。 技能点1.能识读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建立空间立体概念;2.能结合采区煤层地质条件,合理地进行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二 厚煤层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知识点1.厚煤层倾斜分层分层同采、分层分采和放顶煤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特点;2.厚煤层倾斜分层采法主要参数的确定;3.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平巷、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4.分层平巷和区段集中平巷之间的联系方式。 能力点1.能识读厚煤层倾斜分层分层同采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巷道空间概念;2.能根据煤层具体地质条件,合理布置厚煤层倾斜分层或放顶煤采法采区巷道。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三 近距离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知识点1.近距离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的种类及适用条件;2.采区上(下)山的数目和位置;3.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 能力点1.能识读典型近距离煤层群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初步建立此类采区巷道空间概念;2.能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合理地进行近距离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四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知识点采区车场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能力点能结合具体的采区巷道布置形式,选择合理的采区车场形式。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题七 盘、带区巷道布置设计(4学时) 知识点1.石门盘区和上下山盘区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2.倾斜长壁采煤工作面布置形式和推进方向;3.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能力点1.能识读上下山盘区单层布置和石门盘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建立空间概念;2.能识读带区单层布置、联合布置平、剖面图,建立空间概念;3.能根据具体的煤层条件,合理布置盘区、带区巷道布置。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模块Ⅲ 采煤工艺设计(38学时) 综合训练项目 采煤工艺设计18学时 画工作面巷道系统,进行开采工艺设计 课题八 炮采与普采工艺设计(10学时) 任务一 爆破设计 知识点1.爆破采煤工艺过程;2.爆破落煤的要求;3.毫秒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能力点能够根据工作面煤层和顶板岩层等具体条件,编制爆破设计说明书。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二 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的选择 知识点1.单滚筒采煤机滚筒的位置和旋转方向;2.单滚筒采煤机进刀方式的种类、优缺点;3.单滚筒采煤机割煤方式的种类、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能力点能根据工作面煤层及其顶板岩层的具体条件,合理选择进刀和割煤方式。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三 工作面支护设计 知识点1.工作面支架种类和布置方式;2.工作面控顶形式、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和放顶步距;3.特种支架的种类。 能力点能够根据工作面煤层和顶底板岩层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工作面支护设计。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四 普采工作面工艺参数和设备配套 知识点1.普采工作面上、下切口长度和深度;2.影响斜切进刀段长度的因素;3.刮板输送机弯曲段长度与哪些参数有关。 能力点能够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配套设计。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题九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设计(6学时) 任务一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选择 知识点1.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割煤是滚筒位置和旋转方向;2.双滚筒采煤机进刀方式和割煤方式;3.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和支护方式。 技能点能根据综采面的煤层、顶板条件,合理确定进刀、割煤、移架和支护方式。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二 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设计 知识点1.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纵向尺寸配套和横向配套尺寸;2.综采主要设备选型原则、依据和内容;3.综采主要设备的能力配套。 能力点能对主要综采设备进行选型,并能进行三机配套设计。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三 综采工作面端头与超前支护 知识点1.综采工作面平巷位置与端头作业;2.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的常用方法。 能力点能根据工作面煤层、顶板和生产条件,确定端头支护方式、平巷位置和超前支护方式。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题十 其他开采方式的工艺特点(6学时) 任务一 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工艺特点 知识点1.金属网的规格质量要求和铺顶网的特点;2.再生顶板形成的时间;3.金属网下采煤矿压特点和工艺特点。 能力点1.金属网的铺设方法;2.确保金属网下采煤支架稳定性的措施。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二 倾斜长壁采煤工艺特点 知识点1.仰斜和俯斜工作面矿压显现和支护特点;2.仰斜和俯斜工作面工艺特点。 能力点1.仰斜开采时能采区防止采煤机、液压支架倒向采空区和煤壁片帮;2.俯斜开采时能防止采煤机、液压支架倒向煤壁和采空区矸石窜入工作面。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三 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特点 知识点1.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支护设备特点和性能;2.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矿压特点和顶煤破碎规律;3.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采煤工艺。 能力点能够根据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和支架类型,合理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模块Ⅳ 采区单项施工设计(24学时) 综合训练项目 采区上、中、下车场线路设计 12学时 分组分别进行绘制采区车场巷道、线路布置平面图 课题十一 采区车场轨道线路设计(9学时) 任务一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知识点1.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基本概念;2.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内容和步骤;3.矿井轨道、轨道线路联接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点的计算。 能力点能进行钢轨、道岔和轨距的选择,并能进行轨道线路联接点计算。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二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知识点1.采区下部车场组成和种类;2.装车站线路布置及参数的确定;3.绕道线路的位置、方向和布置;4.辅助提升线路组成与参数确定。 能力点根据方案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采区下部车场轨道线路设计。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三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知识点1.采区中部车场的种类;2.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线路布置方式;3.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斜面线路、竖曲线和平面线路参数的确定。 能力点根据方案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采区中部车场轨道线路设计。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四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知识点1.采区中部车场的种类;2.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线路布置方式;3.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斜面线路、竖曲线和平面线路参数的确定。 能力点根据方案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采区中部车场轨道线路设计。 情感态度提高对煤矿的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题十二 采区硐室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