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411-1995YBI系列装岩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Y B I 系列装岩机用隔爆型 三相异步电动机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Y B I 系列装岩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 则和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Y B I 系列装岩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以下简称电动机 。 2 引用标准 G B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7 5 5 旋转电机 基本技术要求 G B 9 9 7 电 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 G B 1 0 3 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 B 1 9 7 1 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 B 1 9 9 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 B 2 4 2 3 . 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D 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 B 3 8 3 6 . 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 气设备 通用要求 G B 3 8 3 6 . 2 爆炸性环境用防 爆电 气设备 隔爆型电 气设备‘ d “ G B 4 7 7 2 电机尺寸及公差 G B 4 8 2 6 电机功率等级 G B 4 9 4 2 . 1 电 机外壳防护分级 G B 1 0 0 6 8 . 1 - - 2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 方法及限值 G B 1 0 0 6 9 . 1 -3 旋转电 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I B / Z 3 4 6 交流低压电 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3 产品分类 3 . 1 本标准所列电动机均为矿用隔爆型E x d I o 3 . 2 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 P 4 4 ; 接线盒部分防护等级为I P 5 4 e 3 . 3 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型式为I MB 5 , 3 . 4 电动机的冷却方式为.I 0 0 0 4 1 e 3 . 5 电动机的安装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1 和表2 规定. 外形尺寸应不大于表1 和表2 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 9 9 5 一 1 2 一 0 5 批准 1 9 9 6 一 0 3 一 0 1 实施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鑫 工粥 朴 以 酬 J 二 之 卜 弓 奖 馨 铸 茸 葬 奥 吴 星 ’ 葺 呈 斓 匆 闯 节 叹 装 取 畜 资 气 欲 虞 飞 馨 卜用 叱 暮馨 叫 重 之 闷茸 民 闰 育 气 董 忍酱 g 心 U 州 叫 X 口 弓 芝 飞 蜚; 当 ;; ; 代1叹 8 7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厂﹄口一 N群 节 国 酬 曰盆 欢 履 导 ce 异 弓 星 绷 匆 阅 廿 卫 那 铭 二 资 气 畏 之 睿 芝 晨 卜 x w 貂 弓 叹 w 董 cU 步 J 有 ‘ 门 尸 司 X 叹 心 户勺 芝 飞 4U“ ; R吕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3 . 6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 8 0 / 6 6 0 V, 3 . 7 电动机的额定频率为5 0 H Z , 3 . 8 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为7 5 0 r / m i n , 3 . 9 电动机的工作制及定额为S y - 4 0 0 a , 3 . 1 0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按下列功率制造 7 . 5 , 1 1 , 1 5 , 1 8 . 5 , 2 2 k W , 3 . 1 1 电动机轴伸的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轴伸直径 3 0 - 3 84 0 - 4 25 5 - 5 6 键宽 81 01 4 0 一 0. 03 6 0 一 0 . 0 3 6 0 -0 . 0 4 3 键高 78 9 一 9 . 。 9一 ; . 。 9一 { . 。 9 3 门2 电动机轴伸上键槽的对称度公差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 4 键擂宽 8 - 1 0 1 2- 1 6 对称度公差 0 . 0 2 2 0 . 0 3 0 3 . 1 3 电动机轴伸接合部分中点的圆周面, 在轴转动时的径向 跳动及凸缘支承面对轴中心线垂直面的 端面跳动应不大于表5 的规定。 表 5 凸缘止口 直径凸缘止口 及支承面跳动限值 1 3 0 - 2 3 0 0 .1 0 0 2 3 0 -4 5 0 0 . 1 2 5 3 . 1 4 凸缘止口直径对轴中心线的径向跳动及凸缘支承面对轴中心线垂直面的端面跳动应不大于表6 规定。 表 6 凸缘止口直径 凸 缘止口 及支承面跳动限值 1 3 0 -2 3 0 0 .1 0 0 2 3 0 - - 4 5 0 0 . 1 2 5 3 . 1 5 电动机型号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YB 极数 功率k W 装岩机 异步隔爆型电动机 4 技术要求 4 门电动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 . 2 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a . 海拔不超过1 0 0 0 m; b . 环境空气温度为一2 0 - 4 0 0C ; c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 5 在2 5 ℃时 ; d . 空气中含有甲 烷。 注 如电动机指定在海拔超过1 0 0 0 m或环境空气温度高于4 0 0C 或低于一2 0 ℃的条件下使用时, 应按G B 7 5 5 的 规 定执行。 4 . 3 电动机允许在额定电压下直接起动。 4 . 4 电动机在功率、 电压、 频率为额定时, 其电气性能的保证值应符合表7 的规定。 表 7 额定功率 k W 效率 功率因数 堵转转矩 额定转矩 堵转电流 额定电流 jk } 丝 鲤 额定转矩 最小转矩 额定转矩 转差率 7 . 58 60 . 7 2 3 . 04 . 5 2 . 6 1 . 42 1 18 70 . 7 3 1 58 8 0 . 7 4 1 8 . 5890 . 7 5 2 . 8 5 . 02 . 5 2 28 9 . 5 0 . 7 5 4 . 5 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8 的规定。 表 8 电气性能名称 容差 效率 一0 . 1 5 1 一v 功率因数c o s “ 一 1 - . 0 / 6 最少为一。 . 0 2 , 最多为一。 . 0 7 堵转转矩保证值的一1 5 堵转电流保证值的2 0 最大转矩 保证值的一1 0 最小转矩保证值的一1 5 转 差 率 保证值的士2 0 4 . 6 电动机运行期间, 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应符合G B 7 5 5 的规定。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4 . 7 当三相电 源平衡时, 电 动机的三相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 的 1 0 . 4 . 8 电动机采用F级绝缘, 当海拔和环境空气温度符合第4 . 2 条规定时,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 电阻法 应不超过 1 1 0 K ; 轴承的允许温度 温度计法 不超过 9 5 C ; 电动机表面最高温度应不超过 1 5 0 C。 4 . 9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时或经温升试验后, 应不低于。 . 6 6 M n . 4 . 1 0 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应能承受为时1 m i n 的耐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 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 0 H z , 并 尽可能为正弦波形, 电压的有效值为 2 U } 1 0 0 0 V U , 为额定电压 4 . 们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冲击试验而不击穿, 其试验冲击电压峰值应符合J B / Z 3 4 6 , 4 . 1 2 电 动机在热状态和在逐渐增加 转矩的情况下, 应能承受2 倍额定转矩、 历时1 5 s 而无转速突变、 停转及发生有害变形。 此时, 电压和频率应保持在额定值。 4 门3 电动机在空载情况下, 应能承受提高转速至其额定值的1 2 0 、 历时2 m i n 而不发生有害变形 4 . 1 4 电动机额定运行到热稳定状态时, 过载2 0 、 运行1 0 m i n , 9j 符合4 . 2 条时, 电动机应无损坏。 4 . 1 5 电动机应能承受在模拟工况条件下, 频繁起动正反转2 0 万次的频繁起动试验, 试验后电动机应 无损坏。 4 门6 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符合G B 1 0 0 6 8 . 2 的规定。 4 . 1 7 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A计权声功率级的噪 声数值应符合G B 1 0 0 6 9 . 3 的规定。 4 . 1 8 电动机气隙不均匀度应不大于表 9 的规定。 表 9 古. mm0 . 4 00 . 4 50 . 5 00. 550 . 6 00. 650. 7 00. 75 e / 8 . 2 3 . 02 2 . 02 1 . 52 0 . 5 1 9 . 7 } 1 9 . 01 8 . 51 8 . 0 4 . 1 9 电动机应具有耐潮性能, 经严酷等级, 高温温度为4 0 0C . 1 2 周期湿热试验, 绝缘电阻应不低于本 标准第4 . 9 条规定值的3 倍, 并能承受4 . 1 0 条所规定的耐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 但电压的有效值应为 2 U } 1 0 0 0 X 8 5 V 4 . 2 0 电动机的电气连接部件, 应能分别承受G B 3 8 3 6 . 1 规定的扭转试验而不得转动与损坏。 4 . 2 1 电动机的电缆引入装置须进行夹紧作用试验、 机械强度试验和密封性能试验, 试验后各零件均不 得损坏。 4 . 2 2 电动机密封圈的材料须进行老化试验, 试验后应符合G B 3 8 3 6 . 1 的有关规定。 4 . 2 3 电 动机的外壳应能承受强度试验而不损坏。 4 . 2 4 电动机应能承受隔爆性能试验。 4 . 2 5 电 动机的 接线盒应置于电动机的右或左上方, 接线盒内应设有接地螺钉。 4 . 2 6 在订货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时, 电动机的接线盒按Y接法装配。在出线端标志的字母顺序与三相 电源相序相同时, 从轴伸端视之, 电动机应为顺时针方向转动。 4 . 2 7 电动机在运行时, 轴承应平稳轻快, 无停滞现象, 声音均匀和谐, 而不夹有害杂音。 4 . 2 8 电动机表面应喷涂防锈蚀漆层, 漆膜应均匀, 无污损、 裂纹、 流痕、 气泡等缺陷。 4 . 2 9 在用户按照制造厂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 正确地使用与存放电动机的情况下, 制造厂应保证 电动机在使用的一年内或出厂二年内, 能良 好地运行 如在规定时间内电动机因制造不良 而发生损坏或 不能正常工作时, 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件或电动机。 5 . 1 试验方法 电动机的隔爆试验、 电气连接件的扭转试验、 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 强度试验和密封性能试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验、 密封圈的老化试验和机壳的强度试验, 按G B 3 8 3 6 . 1 3 8 3 6 . 2 的规定进行 5 . 2 电动机的耐潮试验按G B 2 4 2 3 . 4 的规定进行。 5 . 3 电动机的防护等级试验按G B 4 9 4 2 . 1 的规定进行。 5 . 4 电动机噪声的测定按G B 1 0 0 6 9 . 1 的规定进行。 5 . 5 电动机振动的测定按G B 1 0 0 6 8 . 1 的规定进行。 5 . 6 电动机的电气性能试验按G B 1 0 3 2 的规定进行。 5 . 7 电动机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的检查, 按G B 4 7 7 2 的规定进行。 5 . 8 电动机匝间试验按J B / Z 3 4 6 的规定进行。 5 . 9 电动机的正反转频繁起动试验是模拟电动式侧卸装岩机的外载荷条件下进行的。 装岩机的负载分 别为5 T 7 . 5 k W , 6 T 1 1 , 1 5 k W 和8 T 1 8 . 5 , 2 2 k W , 装岩机的行走速度为3 k m / h , 将负载平移的质 量转化为电机轴上的飞轮矩, 分别为3 . 1 1 , 3 . 7 5 , 4 . 9 9 k g “ m 。电动机正向 起动和运行时间为1 . 5 - 2 . 0 s , 利用电磁闸使电动机停止运转, 停机时间为1 0 s , 然后反向起动和运行 1 . 5 - 2 . 0 s , 停机时间为 1 0 s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见附录A, 5 . 1 0 电动机的过载试验 电动机额定运行到热稳定状态时, 继续以1 2 0 额定输出功率运行1 0 m i n , 6 检验规则 6 . 1 每台电动机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并附有“ 产品合格证” 方可出厂。 6 . 2 电动机出厂前应取得国家指定检验单位发给的“ 防爆合格证” 。 6 . 3 每台电动机须经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目 包括 6 . 3 . 1 电气检查 a定子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 出厂检验时可测量冷态绝缘电阻, 应保证热态 绝缘电阻不低于本标准4 . 9 条的规定 ; b . 定子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c . 耐电压试验; d . 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 e ‘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的测定; 注 在型式试验时需量取空载特性曲线. f . 堵转试验 量取短路电流和损耗 。 注 在It式试验时需量取短路特性曲线. 6 . 3 . 2 机械检查 ‘ 轴承检查; b . 装配和外观质量检查; c . 安装尺寸及外形尺寸检查; d . 跳动、 对称度、 平行度、 平面度、 位置度检查。 6 . 3 . 3 隔爆结构检查。 6 . 4 本标准第6 . 3 条规定的检查项目中, 6 . 3 . 2 条中c , d 两项可进行抽查, 其余各项必须每台检查, 抽 查的数量为每批产量的5 , 但不得少于2 台。在抽查中发现有不合格时, 应从同一批中 抽取上述双倍 数量的样品重检, 如仍有不合格时, 则该批产品必须逐台检查。 6 . 5 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须进行型式检验 a . 试制新产品和老产品转厂时; b . 当出厂检验的结果同以前进行的型式试验结果发生不允许的偏差时; c . 当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 成批、 大量生产时应定期抽检, 每年至少一次; MT J T 4 1 1 一 1 9 9 5 停产一年后, 再次生产时 66 电动机的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包括 出厂检验的全部项目; b . 温升试验; c效率、 功率因数及转差率的测定; d . 短时过转矩试验; e . 最大转矩的测定; f . 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 9 . 超速试验; h . 噪声的测定; i . 振动的测定; J . 转动惯量的测定。 6 . 7 做型式检验的电动机应从出厂检查合格的产品中抽取2 不少于两台 , 如有一台一项不合格, 应加倍抽样重检, 如仍有不合格则该批电动机为不合格。 6 . 8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 须按G B 3 8 3 6 的规定进行图样及技术文件审查和样品隔爆检查和试验 a , 未取得“ 防爆合格证” 的产品; b . 已 取得“ 防爆合格证” 的产品, 当合格证五年有效期满后的复审时; c . 已 取得“ 防爆合格证” 的产品, 当局部更改涉及防爆性能时, 更改部分的图样文件及说明, 应送 原检验单位重新审查, 原检验单位认为须进行隔爆试验时; d . 检验单位需要对已 取得“ 防爆合 格证” 的产品 进行复查时。 69 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耐潮试验、 过载试验、 频繁起动试验及气隙不均匀度检查, 可在产品 结构定型或工艺有重大改进时进行。 7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了 . 1 标志 了1 . 1 铭牌采用黄铜制造。铭牌的刻划方法, 应保证其字迹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期内不易磨灭。 7 . 1 . 2 铭牌应固定在电动机机座上半部的明显位置, 其标明的项目如下 a . 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b . 电动机名称及型号; c . 外壳防护等级; d . 额定功率; 额定频率 ; f . 额定电压及接线方法; 9额定电流; h额定转速; i . 绝缘等级 J . 防爆标志“ E x d l “ ; k . 产品标准编号; 1 . 防爆合格证编号; m . 煤矿安全标志编号; n . 制造厂出品编号及出品年月日; 重量 7 . 1 . 3 电动机接线盒上应有 E x “ 凸纹字样, 并涂以红漆。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7 . 1 . 4 电动机应有煤安标志“ MA ” 固定在电机表面明显位置上。 7 . 1 . 5 电动机定子绕组出线端及在接线板的接线位置上应有相应的标志, 标志应符合G B 1 9 7 1 的规 定, 并保证其字迹在电动机的整个使用期内不易磨灭。 7 . 1 . 6 电动机的轴伸平键应绑扎在轴伸上, 轴伸、 平键、 止口、 凸缘配合面应加防锈及保护措施。 7 . 2 包装 7 . 2 . 1 电动机的包装为木箱包装, 并应保证在正常贮运条件下, 自 发货之日 起的一年内, 不致因包装不 善而导致电动机的受潮与损坏。 7 . 2 . 2 包装箱上用黑色颜料写上 或印上 下列标志, 并应符合G B 1 9 1 的规定 a . 发货站及制造厂名称; b . 到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 c . 电动机型号及出厂品编号; d电动机净重及连同包装箱的毛重; e . 包装箱尺寸; f .“ 小L 轻 放” 、 “ 防 潮 ” 。 7 . 2 . 3 随同产品供应的技术文件包括 a . 产品合格证; b使用说明书。 7 . 3 运输 电动机在运输途中应能防雨淋及防止其他损坏。 7 . 4 贮存 电动机应放置在空气流通、 干燥的仓库, 防止受潮腐蚀及其他损坏。 MT / T 4 1 1 一1 9 9 5 附录A 电动机频萦起动试验 补充件 A l 电 动机频繁起动试验是模拟建井机械的外载荷情况下进行的, 并模拟冲击制动, 负 载是根据机器 的移动部分的质量转化为试验台上的飞轮转动惯量 飞轮短 使试验装量具有与装岩机工作中 相近似的 动力特性。 试验装置与方法如图A 1 , A 2 飞轮矩计算 度V m 3 k m/ h , 图 A1 已 知电动机的参数, P , 1 5 k W, n , 7 3 5 r / m i n , 负载G 8 0 0 0 , 6 0 0 0 , 5 0 0 0 k g , 速 依据一般移动物体推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飞轮矩计算公式, 求出试验装置中的飞轮矩 GD 3 6 5 臀 . m ; . ‘ . ⋯, , , . . . . . . . . . . 。 一A1 式中 G D 电动机轴上回 转物体的飞轮矩, k g G 移动物体的重量, k g ; v m 物体移动速度, m / s ; 。 电动机转速。 r / m i n , 由上式可计算出装岩机负 载时, 试验装置中的飞轮矩的理论值。 考虑装岩机工作时, 插动和转弯时 的过载及冲击载荷, 再乘以1 . 3 3 系数, 则计算出负载为8 T, 6 T ; 5 T时, 试验装置中飞轮矩分别为 4 . 9 9 , 3 . 7 5 , 3 . 1 1 k g M x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 T 4 1 1 一 1 9 9 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 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气设备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 抚顺煤矿电 机厂负责起草,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姜金祥、 褚风林、 范作智、 邵虎城、 张鉴、 刘宝峰。 本标准委托抚顺煤矿电机厂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