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pdf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 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在阅读本申请指南之前,请先认真阅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划(863 计划)申请须知 (详见科学技术部网站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中心的 863 计划栏目) ,了解申请程序、申请资格条件等共性要 求。 一、指南说明一、指南说明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作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 重要内容,对于支撑引领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培育节能环保战略新兴 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总体目标 本重大项目以实现工业固废规模化消纳和资源化 利用为目标,以排放量大、堆存量大、污染严重的大宗工业固废为切 入点,优先选择能源、冶金、化工、轻工等重点行业突出的固废污染 问题,重点研发煤基固废、典型多金属渣泥、工业石膏与盐化工钙基 废弃物、制革酿造轻工固废等无害化、规模化处理与高值化资源梯级 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 开发 40~50 项资源化利用再生产品, 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清洁高效、经济可行的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处理和 资源化利用集成技术系统,建立 15 个以上万吨级工业固废消纳处理 与资源化利用的工业示范工程,并实现经济稳定运行,具备重点大宗 工业固废大掺量高附加值处置的技术支撑能力; 培养一批科技骨干和 领军人才,形成 8~10 个创新团队和创新基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60 项以上,建立相关技术与产品标准体系。 项目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2 亿元。 本项目针对煤基固废、典型多金属渣泥、工业石膏与盐化工钙基 废弃物、制革酿造轻工固废的无害化规模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置 四个研究方向,分批次落实任务部署。本项目第一批发布 8 个课题申 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二、指南内容 课题 1粉煤灰提取氧化硅生产高填料文化用纸技术 研究目标 课题 1粉煤灰提取氧化硅生产高填料文化用纸技术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高硅粉煤灰中大量氧化硅资源未能高值化利 用的问题, 突破粉煤灰中非晶态 SiO2提取制备高填料文化用纸等关键 技术,建立粉煤灰处理与高填料造纸的生态链接,实现高铝粉煤灰大 掺量消纳与高值利用。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研发化学提取粉煤灰中氧化硅制备造纸填料 技术,高填料文化用纸生产与再生利用技术,脱硅粉煤灰改性造粒制 备吸附材料并用于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优化集成万吨级高铝粉煤灰生 产高填料文化用纸全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 形成粉煤灰提取氧化硅生产高填料文化用纸成套 工艺技术和装备,实现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大于 90,粉煤灰中非晶态 氧化硅提取率大于 80,新型硅酸盐填料添加量大于 50,造纸助剂 使用量小于 5; 建立年产 10 万吨高填料文化用纸示范工程, 实现 3-6 个月以上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主要再利用产品与全流程“三废” 排放符合相关达标要求,节能效益显著。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及制 定编制行业标准。 支持年限支持年限 2011-2015 年。 2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 为 12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5000 万元,由企业牵头 申报。 课题 2、煤化工灰渣低能耗制备铝系氯化物技术 研究目标 课题 2、煤化工灰渣低能耗制备铝系氯化物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铝含量高的煤化工灰渣排放量大、活性低,缺乏 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问题,突破煤化工灰渣低能耗活化等关键技术,研 发规模化资源利用及制备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核心技术与装备, 形成 经济可行成套技术,实现高铝煤化工灰渣的规模消纳与资源化。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发煤化工灰渣低温活化与强化提铝技术、 阳离子杂质梯级溶出技术、氯化铝提纯分离技术,剩余溶液铝再利用 制备无机絮凝剂技术, 优化集成万吨级高铝煤化工灰渣制备铝系氯化 物全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 形成煤化工灰渣低温活化制备铝系氯化物关键技 术,实现煤化工灰渣综合利用率大于 90,活化温度低于 1000℃,氧 化铝提取率大于 70,灰渣减量 30以上,剩余溶液铝 100利用,氯 化铝产品成本低于 1600 元/吨; 建立年产 2 万吨铝系氯化物产品的示 范工程,实现 3-6 个月以上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主要再利用产品 及全流程“三废”排放达标,节能效益显著;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 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支持年限支持年限 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2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少于 1200 万元,由企业牵头申 3 报。 课题 3 煤矸石硅铝碳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 研究目标 课题 3 煤矸石硅铝碳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煤矸石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能耗和污染排放 高的问题,突破开发煤矸石节能焙烧,铝硅深度分离制备系列高值化 铝硅产品关键技术与装备, 为煤矸石大规模消纳与高值化利用提供技 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研发煤矸石中碳高效燃烧和硅铝活化新技术 与装备;研发铝硅深度分离与铝系絮凝剂制备技术;研发氧化硅提纯 与形貌控制等制备白炭黑的关键技术; 研发利用余热低温固化过程废 液废渣制备高端环保建材技术, 优化集成万吨级煤矸石硅铝碳梯级利 用与规模化处理全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 形成煤矸石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的多联产工程化成 套技术, 实现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 Al2O3 提取率大于 92, SiO2提取率大于 90,白炭黑和聚合氯化铝等再利用产品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节能效益显著;建成年处理 2 万吨煤矸石有价元素综合利用 示范工程,实现 3-6 个月以上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全流程“三 废”排放达标;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0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2000 万元,由企业牵头申 报。 4 课题 4、氰化渣硫铁金梯级分离富集与无害化技术 研究目标 课题 4、氰化渣硫铁金梯级分离富集与无害化技术 研究目标 针对黄金生产外排的氰化渣含有剧毒氰根污染环境和 硫铁金等有价组分利用率低等问题, 突破氰化渣脱氰无害化与硫铁金 高效分离关键技术, 形成氰化渣大规模减量与高值化利用相结合的新 工艺,为氰化渣无害化规模消纳与综合利用提供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研发氰化渣资源化利用过程活化脱氰无害化 技术,超细氰化渣硫铁分散富集技术及高效分离装备,硫精矿弱氧焙 烧和含铁组分价态控制技术, 含金高铁焙烧渣中非氰铁金分离技术及 关键设备;优化集成万吨级氰化渣无害化和高值化处理全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 形成主要考核指标 形成超细氰化渣活化脱氰与硫铁金梯级分离富集 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氰化渣综合利用率≥90,硫回收率≥92,铁 精粉铁品位≥64.5,金回收率≥90,外排总氰浓度小于 0.3mg/L, 节能效益显著; 建立 20-30 万吨/年氰化渣无害化和高值化示范工程, 实现 3-6 个月以上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全流程“三废”排放达标; 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2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1800 万元,由企业牵头申 报。 课题 5. 钢渣活性组分固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研究目标 课题 5. 钢渣活性组分固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钢渣排放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研发钢 渣钙镁活性组分稳定固化及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技术与装备, 形 成高值化产品体系,提升钢渣利用的经济效益,为难处理冶金废渣的 5 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研发冶炼液态钢渣改性制备陶瓷等产品关键技术 与装备; 研发废弃钢渣活性组分快速固化及低成本生产泡沫混凝土等 关键技术;研发钢渣中活性钙镁分级提取联产超细碳酸钙、吸音材料 等高值产品关键技术, 优化集成万吨级钢渣梯级利用与大规模处理全 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形成钢渣制备陶瓷、钢渣生产泡沫混凝土、钢渣 制备碳酸钙和吸声材料等核心技术与装备,实现钢渣掺量40;钙提 取率大于 75,吸声系数大于 0.5;产品符合行业相关行业标准,分 别建成万吨级钢渣制备陶瓷及泡沫混凝土示范工程, 千吨级以上钢渣 制备碳酸钙和吸声材料工业模式装置; 示范工程实现 3-6 个月以上的 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全流程“三废”排放达标,节能效益显著; 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2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1800 万元。 课题 6硫磺分解磷石膏制硫酸技术 研究目标 课题 6硫磺分解磷石膏制硫酸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现有磷石膏制酸技术分解温度高、烟气 SO2浓度 低、对磷石膏质量要求高等问题,研发低成本的磷石膏制酸关键技术 与装备,建立自主创新的硫磺分解磷石膏制酸工艺路线,实现磷石膏 中硫钙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开展节能化煅烧半水石膏技术研究,构建节能、 稳定的磷石膏煅烧半水石膏工艺;研究硫磺低温分解磷石膏制高浓 6 SO2技术,建立低成本、连续稳定磷石膏制酸工艺;研究尾渣氧化钙 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高值化的钙质下游应用产品;开展磷石膏制酸 关键设备研究,优化集成万吨级硫磺分解磷石膏制酸全流程工艺。 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形成半水石膏节能化煅烧、硫磺低温分解磷石 膏制酸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半水石膏煅烧成本小于 35kg 标煤/ 吨,磷石膏转化率大于 99,分解温度小于 1100℃,气相 SO2浓度大 于 12,形成 1-2 项尾渣氧化钙高值利用的下游产品及生产工艺;建 立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实现 3 个月以上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全流程“三废”排放达标;硫酸生产成本小于 400 元/吨;申请相关 国家发明专利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4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2000 万元,由企业牵头申 报。 课题 7盐化工钙基废弃物多级循环与高值利用技术 课题 7盐化工钙基废弃物多级循环与高值利用技术 研究目标研究目标针对我国盐化工产业“东碱西移”造成的制碱废渣液 无法稀释排放、占地堆存污染严重问题,研究钙基废弃物消纳、多级 循环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为解决产业转移提供技术支撑, 形成盐化工钙基废弃物大规模高值化闭路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发钙基盐渣固液深度分离、太阳池分离纯 化、工业废硫酸与氯化钙制备高纯盐酸、硫酸钙晶须制备调控等关键 技术与装备;研发电石渣净化制备活性氧化钙电石原料、碳酸化制备 超细碳酸钙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形成万吨级以上规模的整体技术工艺 7 包。 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盐化工废渣钙、氯、硫等资源循环利用 核心技术, 氯化钙废物利用率不低于 90, CaSO4 2H2O 含量大于 98.5, 氯化氢纯度大于 99,硫酸钙转化率大于 97,能耗比传统强制蒸发 回收低 50以上,建立钙氯循环利用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和千吨级硫 酸钙晶须模式装置;2)形成电石渣闭路循环高值利用核心技术,利 用率不低于 90,活性氧化钙达到电石用原料标准,建立电石渣制备 活性氧化钙电石原料万吨级示范工程;实现 3-6 个月以上的安全、经 济、稳定运行,全流程“三废”排放达标;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及 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5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2000 万元。 课题 8制革固废生产环保型轻工助剂技术 研究目标 课题 8制革固废生产环保型轻工助剂技术 研究目标 针对制革废皮渣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 所含胶原蛋白 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技术难题,研发废皮渣铬等重金属深度脱除、胶 原蛋白提取制备轻工助剂等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大规模资源化 利用技术,为制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发废皮渣无损脱铬及铬回用技术,无氨脱 钙技术,水解胶原蛋白分子大小及分布调控技术,胶原蛋白液浓缩和 干燥技术,胶原蛋白衍生化制备环境友好的轻工助剂技术;形成完整 的技术系统。 主要考核指标主要考核指标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革废皮渣无害化高值 8 化利用关键技术与高值化产品;制革废皮渣综合利用率大于 90,胶 原蛋白提取率不低于 90,铬的回收率不低于 99,形成三种以上不 同分子量且分布均匀的胶原蛋白粉,符合国家标准 GB2732-2005,合 成胶原蛋白绿色轻工助剂产品 6-7 个;建立千吨级规模示范工程,实 现 3-6 个月以上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无氨氮和有毒气体排放, 废水实现达标排放;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及制定编制行业标准。 课题支持年限课题支持年限2011-2015 年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 课题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为 1100 万元,要求申报单位自筹经费不低于 1200 万元。 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 1、本项目任务的落实以课题为基本单元,课题的申请者应针对 指南内容,围绕课题整体目标和内容进行申请,不接受对课题部分研 究内容的申请。 2、课题申请单位必须在相关领域产业化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研 究基础,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优势。牵头或参与申报 的企业应具有较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稳定的科研基地和技术开发集成 实力,同时应具备较好的企业盈利能力和配套资金实力;科研单位应 有承担重要国家科技计划的优良业绩和紧密结合的科研团队与基地。 3、课题申请负责人要求符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申请须知规定,必须为一线科技人员或企业技术负责人。 4、课题申请要求组成产学研团队联合申请,鼓励由行业龙头企 业牵头申报,申请单位与协作单位之间的分工要明确,每个课题的协 作单位原则上不超过 5 家。 5、课题申请单位必须提供技术经济分析报告,示范工程落实和 匹配资金的有效书面证明文件。 9 1 6、受理时间课题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 2011 年 1 月 8 日 17 时。 7、申报要求课题申请采用网上申报方式,通过“国家科技计 划项目申报中心”统一申报,网址为 。 8、咨询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联 系 人王磊、王顺兵 联系电话010-58884869,010-58884866 电子邮件wanglei; wangsb 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