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计.pdf
1 第十二章 环保 第十二章 环保 12.1 设计依据 12.1 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 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Ⅲ类; 4、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Ⅲ类; 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Ⅱ类。 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 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Ⅱ类; 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4-90) ; 1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 11、 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12.2 矿区及其周围环境概况 12.2 矿区及其周围环境概况 12.2.1 矿区交通位置 矿区交通方便,现有略阳勉县公路(310 省道)通过矿区,向西 27km 接宝 (鸡) 成 (都) 铁路的略阳站及陕甘公路, 向东 42 接阳 (平关) 安 (康) 铁路勉西站及 108 国道。矿区南北侧各有一条简易公路与略勉公路相接。 12.2.2 自然地理环境 矿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何家岩镇, 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21′25″北纬 3315′20″矿区东西长约 5200m,南北宽约 2000m~3000m。 矿区位于秦岭山脉南部余支,嘉陵江与汉江两水系的支流分水岭(煎 茶岭)地段。山脉走向近东西向,群峰耸峙,挺拔陡峭,峰谷显然,地形 复杂。矿区内最高山峰官地梁海拔 1404.86m,最低点标高为 800m,相对高 差为 150~400m。矿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从分水岭向东、向西逐步降低, 2 山坡坡度较陡,一般在 30~40。 矿区气象属暖温带潮湿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足。 12.3 矿床开采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12.3 矿床开采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1、尾矿、矿渣的不合理堆放,为泥石流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有可 能引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废石场地应选取地势开阔、汇水面积小、雨 季不易产生泥石流的地段堆放;尾矿库的选址建设工作,应按国家相关规 定进行,杜绝泥石流及其决堤事故的发生。 2、矿山开采形成的工业废水排放有可能形成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污 染,应作好堆浸场地及尾矿库废水的防渗漏、废水净化、重复使用工作, 废水排放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3、矿山建设开采等相关的工程活动,应避免引发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 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2.4 主要污染物及其控制工程 12.4 主要污染物及其控制工程 本项目为采选工程,其污染源主要来自采矿、选矿。采矿为坑采,对 外环境影响轻微,污染主要来自粉尘、废石、坑道涌水、噪声;选厂的主要 污染来自尾矿和尾矿水,其次是粉尘、噪声。 12.4.1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1、采场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1)生产性粉尘 地下采矿采用下向充填采矿法,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空间狭窄,空 气流动性差,气温高,湿度大,在采矿中产生的粉尘、NOX、CO 等废气对坑 内工作场所有一定的影响。 坑内凿岩、爆破、铲装、转载过程中均有粉尘产生,粉尘的产尘强度 与凿岩、爆破、装运方式、作业条件、岩石性质等有关。本矿工业矿体的 游离 SiO2 的综合含量中等,因此井下作业岗位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 2mg/m 3。 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工人健康,减少粉尘浓度,降低采场工作面温 3 度,保持巷道空气清新,主要措施如下 井下采场采用先进设备进行凿岩,柴油铲运机出矿,粉尘较小但废气 污染比较严重。采用湿式凿岩对凿岩、爆破及出矿过程各产尘点进行喷雾 洒水、巷道洗壁等综合防尘措施。使粉尘湿润、粘结、增重,从而抑制粉 尘飞扬。 (2)锅炉烟尘 锅炉产生烟气,经除尘达标后排放。产生灰渣,可用于铺路。 (3)选矿厂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选冶厂的污染源主要分布于胶带机的受料点和转运点等处,其主要污 染物为生产性粉尘。 本次设计采取以下综合除尘措施。 ○ 1 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水力喷雾除尘,对车间及操作室地坪进 行冲洗,防止粉尘二次飞扬。 ○ 2 在工艺配置上,尽可能对尘源加以密闭,并设置机械除尘,保持罩 内负压,控制粉尘外溢。 ○ 3 在矿仓、通廊、转运站等处设喷雾洒水除尘。 12.4.2 废水处理及利用措施 1、采场废水处理及利用措施 (1)坑采废水排放及利用措施 坑内涌水及生产废水汇集于 650 中段的水仓, 泵扬排至 946 主平硐口, 然后经 DN250 输水管自流到给水处理站处理后进行回用。 (2)采矿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坑口工业场地生产、生产污水经汇合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 行循环使用。 2、选矿厂废水处理及利用措施 (1)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选厂排水主要为破碎、筛分、磨浮车间工艺排水及车间冲洗地地坪水。 均由车间排水明沟、排水管收集后,排至厂区排水管网至尾矿砂泵站,经尾 4 矿输送系统排入尾矿库,在尾矿库稀释澄清后进行选矿生产回水利用。 选厂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无人区。 生产排水量 9102.5m 3/d,生活排水量 120 m3/d。 (2)尾矿库外排水处理措施 尾矿库外排水 75回水使用,采用坝下回水泵站加压回水,同时将尾矿 澄清水和坝体渗流水集中至回水池,加压返回选厂高位水池。 (3)其他生产废水 ① 汽车库污水经洗车污水沉淀池处理后,达标后外排; ② 化验室、酸库等处的污水经酸碱中和池处理后达标外排。 ③ 各车间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外排。 ④ 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外排。 12.4.3 噪声防治 矿山噪声源主要有坑采和选冶厂等机械设备。 1、坑采噪声及其防治 矿区远离城镇及生活区,附近无其它工矿企业,噪声源主要是采矿的 空压机、凿岩机和铲运机等。 坑内噪声源有凿岩机和风机;凿岩机配消声器和减震套;风机设在坑 道内有风机房仅影响坑道空间,凿岩工人处在噪声环境中,需带防护耳塞、 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出矿用电动铲运机,噪声较小。 地表噪声源空压机置于空压机房内,机房内设置隔离值班控制室,值 班室内噪声可降至 65dB(A) ,机房隔墙可减噪 10~20dBA,厂界噪声可 降至 65dBA以下。且矿山居民稀少,噪声对外界环境影响很小。 2、选矿厂噪音及其防治 选矿工艺过程的自磨、筛分、球磨等大功率设备均会产生较强的噪声, 噪声源的声级一般可达 95~100dB(A) 。 为了保护操作工人,在球磨机旁可设置隔声值班室,减少噪声对操作 工人的影响。 12.4.4 固体废弃物 5 1、废石和尾矿 矿区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废石和尾矿。 该矿在正常生产年,年排放的废石量约为 165000t(78571m 3 ) 。废石 场初期选择在厂区斜对面约 1km处的九房里左侧沟内,库容约 80 万 m 3左右, 可服务 10 年。选择位于厂区东侧约 3km 处的赵家沟为备用废石场。 废石场上部要砌好截水沟,防止废石流滚和被地表水冲失。 为防止雨季废石流的危害,在废石堆场下方设置可靠的废石挡墙,起 截流、防洪、排水设施的作用。 废石场服务期满后,要进行处理,复土造林或种草。 选厂生产规模为日处理矿石 2000t,尾矿产率按 88.55%,年充填尾矿 90kt。 初期尾矿库选在位于选厂东南 3km处的磨子沟内,后期尾矿库位于磨子 沟南侧的邓家山(上游为桃园沟,下游为吴家沟) 。初期坝采用堆石坝型, 后期坝利用固结尾砂修筑子坝,尾矿浆冲填筑坝,后期坝采用上游法堆筑, 最终冲填标高 1080.0m。 初期尾矿库有效库容约 171.51 万 m 3, 服务年限 4.86 年。 库区设截水沟,直接将山坡水流引出库外,沟底布置排洪系统,自上而下 依次为斜槽、涵管和消力池。 2、生活垃圾 矿区和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应遵循集中处理的原则,各处设垃圾间,再 定期收集至垃圾站,然后运到垃圾场堆存,以便以后填埋或处理。 12.5 矿区绿化 12.5 矿区绿化 绿化在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特殊的作用,它具有较好的 调温、调湿、吸收灰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等功能,因此,应大力开展 绿化。在矿区工业场地、选矿车间周围的绿化以常绿树为主,生活区及厂 区道路周边种植矮树木、花卉绿地,生产车间外空地种植草坪、生产区与 生活区之间设置隔声林带(宽约 25m,高低搭配) ,尾矿库和废石场周围也应 6 进行绿化。 12.6 环境管理与检测 12.6 环境管理与检测 12.5.1 检测机构及其任务 1、检测机构 环境管理由厂领导兼职负责,日常工作由安全环保科负责,安全环保 科配备专业的安全及环保人员。根据矿山规模,为节约资金,环境监测室 与化验室共用,不设办公、仓库等其他用房。监测与化验所用药剂、材料 由矿仓库保管和发放。 2、任务 依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规定,结合本矿污染特点,主要承担 (1)依据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和排放标准对本企业的主要污染项目开展 日常例行监督。 (2)掌握企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范围,建立监测台帐,按规 定编制和报送报表。 (3)开展污染调查,参加污染事故分析,配合治理进行监测。 (4)负责工业卫生中的岗位粉尘等监测工作。 12.6.2 主要检测设备、仪器的选择 监测专用设备配置,仅考虑企业主要污染物和环境必须经常测定的项 目所需之设备,不常测项目的监测可委托有关单位协作。 12.7 矿山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7 矿山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设计中对各种污染源均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经处理后,一般均可 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使其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只要加强环境管 理和监测,维护好环保设备,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 矿山的开发可以发展地区经济,只要认真贯彻“三同时” ,未来的生产 可以满足所在地区对环境的要求的。 矿山设计环保总投资 3606.8 万元,占建设投资总额的 7.21 7 第十三章 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 第十三章 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 13.1 设计目的与设计指导思想 13.1 设计目的与设计指导思想 13.1.1 设计目的 土地复垦的目的主要是将企业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 最低程度,改善企业生态环境,搞好企业用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具体来说, 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或减轻其危害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采矿活动使大量含重金属离子的岩石从地下迁至地表,这些岩石常 年风化侵蚀后淋滤出酸性水,从而污染周围地区的土壤与水系,破坏动植 物的生存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健康,土地复垦能减少酸性水的污 染与危害。 2、矿山生产所形成的排土场(废石场) 、集中弃土堆区等人为矿山堆 积场,在一定条件下,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危害,影响当地农林业生产、 交通运输,造成财产损失。土地复垦能防止与减轻上述人为地质灾害的危 险性。 3、减少矿山堆积场(主要指排土场)的飘尘危害与污染。排土场能达 规模改变开采地区的地形,破坏植被和土壤层,从而引起地表径流的变化 和地区小气候的恶化。土地复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环境恶化的因素。 13.1.2 设计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土地复垦应符合企业所在地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总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原 则;应采取成熟的并和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相协调的复垦工艺,既能达到复 垦的技术要求又要节约基建投资;土地复垦应列入企业生产发展计划之中。 13.1.3 设计范围与实施负责单位 土地复垦设计范围为企业远、近期用地界限。 企业建设单位应负责建设过程中有关土地复垦事项,企业按生产建设 进度实施相应的土地复垦计划。 8 13.2 土地复垦的原则、目标及复垦范围 13.2 土地复垦的原则、目标及复垦范围 13.2.1 复垦土地的原则和目标 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原则是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 治理。 编制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是把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引起 的水土流失量减小到最低限度。 复田技术要求是大致整平,边坡放缓,表面及边坡铺设土壤及其他 必要的灌溉设施。 13.2.2 复垦区域 复垦对象为废石场、集中弃方堆场及破坏表层土壤、植被的集中取土 土源。 13.3 水土保持现状 13.3 水土保持现状 区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年降雨量不均以及矿山前期开采对地表植 被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区内地表植被覆盖较好,土质不疏松,抗蚀力较强,因此,现场水土 流失情况轻微。 矿山年产废石量约为 165000t(78571m3 ) 。根据矿区地形条件,初期 废石场选择在厂区斜对面约1km处的九房里左侧沟内,库容约80万m3左右, 可服务 10 年。选择位于厂区东侧约 3km 处的赵家沟为备用废石场。 从总体上来看,该地区目前水土保持状况是比较好的。 13.4 新的水土流失预测 13.4 新的水土流失预测 13.4.1 生产建设致发水土流失的因素 1、破坏地貌植被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移动范围将有所扩大,可能会使部分地面 陷落,这将会对地貌、植被有一定破坏。 2、生产建设中弃土、弃石、弃渣 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年产废石大约 t。这些废石如不处理好,可致 9 发水土流失。 13.4.2 生产建设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 1、由于工程开挖,形成的新的山坡在暴雨冲刷下可能造成垮落; 2、排出的废石在暴雨中可能被洪水冲走; 13.5 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方案 13.5 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方案 13.5.1 水土保持及复垦方案 1、加强废石场管理,在下部修筑拦石坝,上部用铁丝笼围护,严防废 石被洪水冲走。 2、废石场服务期满后,先经过一年时间风化,然后进行场地平整,覆 土植树种草。复土要保证良好的土壤质量,必要时原有的表土需预先剥离、 储存(包括采矿场或剥离物排弃) 。对有毒物料必须埋掉,其埋深不小于 1.0m,要保证植物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农作物的 PH 值一般以 4~8 为宜。 为确保复垦效果,应先在底层废石上铺一层 1.5m 厚的低肥效的岩石垫层, 然后再铺垫厚度不小于 0.2m 的土层(也可直接铺垫厚度不小于 0.6m 的土 层) 。 3、根据矿区地形、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在矿区道路两旁、厂房四周 及矿区边角空地广泛种植适宜于本地生长的花草,搞好绿化、美化环境, 同时起到水土保持作用。 4、在开挖边坡后不稳固的地段要修筑挡土墙,部分路段还要有截排水 沟。 5、复土与修坡工作要保持与开采、排弃顺序相协调,尽可能利用矿山 的采、装、运设备。 13.5.2 主要复垦工艺 1、主要工艺是土壤层复盖法(复土法) 、可分成两个阶段 阶段一生产过程中复田阶段剥离复盖层时采集肥沃表土或底土;正确 堆置剥离岩石(尾砂、弃土等) ;整平堆置场表面、修整边坡;铺设土壤层; 根据复垦再利用方案,实施必要的辅助工程。 10 阶段二复垦再利用阶段再种植。 2、土地复垦的基本步骤 (1)表土的采集、储存和复用 在被破坏的土地上采集和保存土壤,是矿山土地复垦的成功的关键,也是 影响其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2)按合理的顺序进行排弃、回填 根据岩、土的物理机械性质及农业化学特性,按照岩土种类、性能和块度 大小顺序排弃。 (3)场地的整备 场地整备要有良好的稳定性,控制地面水源,搞清土地未来的用途,地表 必须修坡。 (4)铺垫表土 场地经修坡后,表土应均匀铺垫。原则上应在农业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各 地区的植物和翻土深度要求覆土厚度。 3、复垦后土地用途说明 土地复垦的主要目的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减少地表裸露面积,保 护和防止水土流失,按照土地复垦对未来地的使用方法分类,应该属林业 复垦用地。其目的是将采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该地区 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13.6 领导机构和管理技术措施 13.6 领导机构和管理技术措施 13.6.1 领导机构 矿山设安全环保科,配备专业环保人员。矿山企业领导要重视水土保 持工作,设计既注意节约投资,又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在今后的矿山管理 中,要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使水土流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13.6.2 管理技术措施 把水土保持工作贯彻到工程项目的始终,作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设计的水土保持方案要认真贯彻和执行,在生产中还要作 11 好维护与保养工作,特别要加强废石场的管理,这是该企业水土保持的重 点。 在矿山建设的同时要建好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切实落实“三同时” 。 12 第十四章 安全与消防 第十四章 安全与消防 14.1 劳动安全卫生14.1 劳动安全卫生 14.1.1 设计依据 (1)劳动部令第 3 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检察规定 ; (2) 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试行) 1985.7; (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4)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85; (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6)相关专业设计依据中有关安全技术的规范、规程。 14.1.2 安全技术 14.1.2.1 坑内防尘措施 井下凿岩、爆破、铲运、装矿等过程均产生粉尘,为有效减少粉尘飞 扬,井下采用湿式凿岩;爆破后向爆堆喷雾洒水降尘;坑内装矿站设喷雾 降尘喷咀进行降尘;经井下通风系统进入的大量新鲜空气的稀释作用,能 使井下空气含尘浓度降至 2mg/m 3 以下。对掘进工作面和一些通风比较困难 的地方均采用局扇进行通风。 14.1.2.2 坑内防水措施 采场产生的污水经过泄水钻孔下排至 650 水平中心水仓,利用排污系 统及时排出。 14.1.2.3 坑内防火措施 井下设备均自带灭火器;井下无轨设备维修硐室、电机车维修硐室等 均配备灭火器材。井下主运输平面布置抢险急救硐室,并配备抢险急救器 材。 14.1.2.4 坑内爆破安全措施 炸药及起爆器材的存储、运输、加工等工作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 中的有关规定。 13 坑内爆破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持有爆破许可证的工人进行。爆 破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或机械通风,待炮烟排净后方可进入工作面。坑内 爆破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冶金地下矿山爆破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14.1.2.5 巷道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井巷掘进针对不同的岩体类别采用不同的掘进方法,在不良岩层中, 优先采用预裂光面爆破技术,将爆破扰动围岩降到最低限度。此外,需及 时提供围岩护表力,增强围岩表面强度。巷道开挖涉及到工作面前方 1.0D 和工作面后方 2.0D 的巷道围岩变形。此时巷道收敛变形量仅占总变形量的 20%,应迅速采用喷浆、喷射混凝土及时改变工作面端部,对节理、片理 及时充填微裂隙,提高围岩的表面强度。在不良岩层中的危险地段,设超 前锚杆,初期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初期支护选用锚喷支护,巷道开挖 2~ 3 小时后,施作 50~100mm 喷浆或喷射混凝土,利用喷层封闭巷道壁,以减 少应力集中和防止块石掉落。在 8~16 小时内施作喷锚网,以迅速提供支 承抗力,遏止变形的迅速发展,但又容许围岩变形缓慢发展,使围岩应力 得到一定的释放。为适应不良岩层变形特征,二次支护选用喷锚网联合支 护或钢拱架喷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等支护形式。二次支护应有一定的安全 贮备并满足工艺及防水防潮要求。 14.1.2.6 采场安全出口布置 机采采场通过分层联络道、分段道、分段联络道与辅助斜坡道相通, 在分层道位置有充填回风井与上中段充填回风系统相通,形成两个安全出 口。 普采采场由顺路天井与上中段充填回风道相通,预留通风行人井与上 中段沿脉道相通,形成两个安全出口。 矿石和人员上下的盲提升井,除有现代化的提升装置外,井筒中还设 有行人的梯子间。在通风井中也设有梯子间,作为矿山备用的安全出口。 辅助斜坡道是最主要的安全出口。 14.1.2.6 选矿安全措施 为防止大块铁件对圆锥破碎机的不良影响,在中、细碎前的皮带上安 14 装多点除铁装置。 对球磨机主轴承温度、电机功率等自动检测及报警,使设备安全可靠 地运转 14.1.2.7 其他安全防范措施 生产作业场所的升降口及有跌落危险的地方,均设有盖板和防护栏杆, 以防止人身事故发生。 井下各中段设联络电话;井下作业人员实行挂牌制并配备矿灯;各作 业点安装照明灯。 14.1.3 工业卫生 14.1.3.1 防尘 坑内采掘工作面采用湿式凿岩,对生产粉尘的地方采取喷雾洒水降尘 或机械强制通风换气措施。采场爆破、独头巷道掘进及其它通风困难处, 采用局扇通风,随着新鲜空气的送入,工作面上的粉尘及有害气体不断被 稀释排出.选矿破碎筛分系统各卸矿点设有收尘装置,磨浮厂房内设有污水 泵相应回收。使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 求。 14.1.3.2 防噪 风动凿岩机配有消声器,局扇安装有消声器,凿岩工人必须佩戴防噪 声耳罩。 14.1.3.3 福利及卫生设施 井下工人配带好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口罩、耳塞等等。坑口设浴室 和更衣室,要求矿山工人和下井工人的工作服不带回家和集体宿舍。 井口设保健站,配备专职人员值班,并备有电话、急救药品和担架。 井下设就餐室,保证供应清洁开水供坑内人员饮用。 14.1.4 预期效果 设计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出发,采取了治本的措施。 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大 减小或消除了不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 15 根据“三同时”的要求,针对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安全生产的因素,设 计中采取了积极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的安全, 可以预见,工程投产后能够符合矿山安全的要求,保障劳动者生产过程中 的安全、健康。 14.2 消防措施 14.2 消防措施 14.2.1 消防水量 工业场地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 1 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 10L/s,火 灾延续时间为 2h。1 次消防用水量为 72m 3,灭火时由高位水池直接向生活、 消防管网供水。 14.2.2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设生活、消防给水系统,低压消防,管道呈树枝状布置,沿道路埋设, 主干管采用 DN150mm 的给水铸铁管。管道上设地下式消火栓,消防时采用 消防车加压,消防用水贮存于水池中,消防水容积 72m 3。调节水池容积为 200m 3。 各车间配备手提式建筑灭火器。 16 第十五章 工程概算第十五章 工程概算 15.1 设计规模 15.1 设计规模 总规模 66 万 t/a 原矿,服务年限 21.9a。 15.2 投资范围 15.2 投资范围 15.2.1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1.主要生产设施 1.地质采矿工程 地质采样、开拓工程、采切工程、基建探矿、采 矿设备、运输设备、矿机设备及安装、井下排水设备及安装、井下给排水 通风管道、井下电气设备及安装、井下通信、井下充填管道、井下维修设 备及安装. 2.采矿工业场地曲轨卸载、通风机房、 采场空压机房、充填空压 机房、废石转运矿仓、充填搅拌站及储砂厂房、充填站监控室、水泥仓、 尾砂仓. 3选矿车间 选矿鼓风机房、选矿车间 (4)尾矿尾矿坝、尾矿排洪、尾矿输送管道及泵房、尾矿 浓缩输送及回水、尾矿回水管道及回水泵房. 3.公用设施 a.给排水设施采选场供水泵房及吸水池、采选场输供水管 线、选厂及回水高位水池、给水处理站、充填站加压泵房、 高位水池及供水管线 b 供电设施35kv 总降压变电所改造、空压机房变电所、主 通风机开闭所、选矿场变电所、尾矿输送变电所、回水泵房柱上变电 所、室外供配电线路 c.通信设施 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 d 总图运输设施 总图工程、轨道衡、装载设备 e 原有设施购置及改造 原有设施股权、809 改造、矿山至 17 809 公路改造 15.2.2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 土地征购费税、业主管理费、工器具生家具购置费、联合试运转费、 办公家具购置费、生产人员提前进厂费、生产职工培训费、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费、安全评估费、地质灾害评估费、水土保持评估费、工程监理费、 勘察费、前期工程费、矿权转让费、设计费、工程造价咨询费、竣工图编 制费、矿山巷道维护费 15.2.3 预备费 15.2.4 建设期贷款利息 15.3 编制依据 15.3 编制依据 15.3.1 现行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预算定额指标. 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直接费部分 辅费部分. 矿山尾矿工程予算定额 矿山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建安工程费用定额 类似工程投资资料. 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本院现行的概算定额和指标 陕西省建筑工程概予算定额 陕西省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定额 15.3.2工程建设全国机电设备 2004 年价格汇编 2005 年机电产品报价手册 市场价格 设备运杂费率按 6计 15.3.3 国家发改委 计价格[1999]1283 号文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修订本 15.3.4 业主提供的资料 15.3.5 其它费用具体指标 1 土地征购费税充填站用地每亩 5 万元计,废石场用地每亩 3 万元计, 18 费税含 3 户居民搬迁按置费用, 2 业主管理费费率按 2计. 3 工器具购置费费率按 0.5计. 4 办公家具购置费按每一设计定员 500 元计. 5 生产人员提前进厂费按 50设计定员每人 3000 元计. 6 生产职工培训费按 40设计定员每人 2800 元计. 7 联合试运转费费率按 0.8计. 8 环评费费率按 0.05估列. 9 安全评估费费率按 0.05估列. 10 地质灾害评估费费率按 0.025估列. 11 水土保持评估费费率按 0.025估列. 12 工程监理费费率按 1计. 13 勘察费费率按 0.3计. 14 前期工程费、矿权转让费由业主提供 15.设计费按设计合同计. 16 工程造价咨询费费率按 10计. 17 竣工图编制费费率按 2计. 18 矿山巷道维护费费率按 1计. 19 预备费费率按 3计. 20 建设期贷款利息按第 24 年建设投资额的 57计,贷款名义年利率 6.48,有效年利率按 6.64计. 15.4 几点说明 15.4 几点说明 1.建设期仍按 4 年计. 2 井巷工程尾矿坝工程取费考虑市场因素适当降低. 3 可行性研究收费、项目评估论证费、试验研究费等含在前期工程费 用中. 4 若有未计的零星工程费用在预备费中考虑. 19 5 未发生的其它费用可补充加大不足的其它费用. 6 尾矿场地已征购,其费用含在原资产股权中. 15.5 投资分析见附表 15.5 投资分析见附表 1 按工程性质投资分析比较 2 按生产设施投资分析比较 3 按环保投资分析比较 4 按工业安全与卫生投资分析比较 5 单位吨原矿建设投资含矿权 757.56 元/t 不含矿权559.07 元/t 6 投资分析从以上投资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其它费用所占的投资比重高 达 52,这是因为土地征费税、前期工程费用、矿权转让费用、原资产股权、 建设期贷款利息及其它费用所致. 15.6 概算表格 15.6 概算表格 1 总概算表 2 综合概算表 3 地质采样分析工程概算表 4 井巷工程概算表 5 采矿设备概算表 6 采矿运输设备概算表 7 矿机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8 井下排水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9 井下给排水供风管道 10 机修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11 充填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12 选矿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13 尾矿工程概算表 14 总图运输工程概算表 20 15 土建工程概算表 16 给排水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17 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18 按工程性质投资分析比较表 19 按生产设施投资分析比较表 20 按环保投资分析比较表 21 按工业安全与卫生投资分析比较表 21 建设投资总概算表 单位元 建设投资总概算表 单位元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建筑 设备 安装 其他工程和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建筑 设备 安装 其他工程和 费用费用 总价值 总价值 建设投资总额 163043116 57402821 19533016 260009885 499988838 一 建设投资 163043116 57402821 19533016 240204885 480183838 1 第一部分工程费 用 163043116 57402821 19533016 62000000 301978953 1.1 主要生产设施工 程项目 151346213 52872177 17717132 221935522 1.1.1 地质工程 662200 662200 1.1.2 采矿工程 133468948 34802194 6111370 174382512 开拓工程 121584715 121584715 采切工程 8654110 8654110 基建探矿 3230122 3230122 采矿设备 19690163 19690163 运输设备 5360457 5360457 矿机设备及安装 5997800 385097 6382897 井下排水设备及 安装 326464 12197 338661 井下给排水通风 管道 3203400 3203400 井下电气设备及 安装 3365003 1811120 5176123 井下通信 40000 40000 井下充填管道 (含井上) 654900 654900 井下维修设备及 安装 62308 4656 66964 1.1.3 采场地面工业建 筑 1597330 3978136 901415 6476880 曲轨卸载 51389 2400 53789 通风机房 69000 495819 60798 625617 采场空压机房 277140 1748991 255962 2282093 充填空压机站 104280 286021 61778 452079 废石转运矿仓 47000 1000 48000 充填站监控室 16800 140000 83380 240180 充填搅拌站及储 砂厂房 274070 899331 349113 1522514 水泥仓 220000 123119 29200 372319 尾砂仓 440000 177720 13280 631000 电机车及矿车修 理间 149040 55746 44504 249290 1.1.4 选矿车间 204480 11773934 2054718 14033132 选矿鼓风机房 46080 114929 25145 186154 22 选矿车间 158400 11659005 2029573 13846978 1.1.5 尾矿 15413256 2317913 8649629 26380798 尾矿坝工程 9852738 9852738 尾矿排洪系统 4930318 4930318 尾矿浓缩 749420 49000 798420 尾矿输送管道 6588480 6588480 尾矿输送泵房 113880 1070600 141220 1325700 尾矿事故池 84000 42824 8500 135324 充填尾矿输送 410168 1408614 1818782 尾矿溢流回水 12590 76073 88663 尾矿回水管道 359688 359688 尾矿回水泵房 112320 32311 18054 162685 尾矿场道路及桥 梁 320000 320000 1.2 公用设施 3696903 4530644 1815884 10043431 1.2.1 给排水设施 962900 328677 543146 1834723 采选场供水泵房 44200 43897 15116 103213 吸水池 67500 3000 70500 选厂高位水池 235000 15000 250000 回水高位水池 235000 15000 250000 采选场输供水管 线 180000 180000 给水处理站 176000 267650 49110 492760 充填站加压泵房 25200 17130 13920 56250 充填站高位水池 180000 12000 192000 充填站供水管线 240000 240000 1.2.2 供配电设施 66960 3749445 1252063 5068468 35KV 总降压变电 所改造 942128 176000 1118128 空压机房变电所 604889 113000 717889 主通风机开闭所 313151 58500 371651 选矿厂变电所 66960 1080407 213457 1360824 尾矿输送变电所 607919 113566 721485 回水泵房柱上变 电所 73197 13674 86871 充填场柱上变 127755 23866 151621 室外供配电线路 540000 540000 1.2.3 通信设施 20000 20000 40000 23 1.2.4 总图运输设施 2667043 432522 675 3100240 总图工程 2650843 2650843 轨道衡 16200 100636 675 117511 装载设备 331886 331886 1.3 原有设施购置和 改造费用 8000000 62000000 70000000 原有设施购置 62000000 62000000 809 改造 5000000 5000000 矿山至 809 公路 改造费 3000000 3000000 2 第二部分其他费 用 170277201 170277201 土地征购费 7.35*5000076. 2658000 2658000 业主管理费 2 4799579 4799579 工器具购置费 0.5 287014 287014 联合试车费 0.8 1879832 1879832 办公家具购置费 798*500 399000 399000 生产职工培训费 798*0.4*2800 893760 893760 生产人员提前进 厂费 1197000 1197000 环境影响报告评 价费 0.05 150989 150989 安全评估费 0.05 150989 150989 水土保持评价费 0.025 75495 75495 地质灾害评估费 0.025 75495 75495 工程监理费 1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