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表格绘制实用技巧.pdf
装备制造技术 2 0 0 8 年第 1 0 期 A u t o C A D表格绘制实用技巧 姜连军 。 陈述华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6 4 0 4 摘要 介绍 了在 A u t o C A D 环境下表格的设置、 创 建和编辑技巧。 关键词 A u t o C A D; 表格; 设置; 创建; 技巧 中图分类号 T P 3 9 1 .7 2 文献标 识码 B 2 0 0 5以后版本的A u t o C A D具有了绘制表格功能, 并且功 能不断得到完善。通过使用表格的设置和编辑技巧,可以方 便、 快捷地绘制标题栏和工程数量表等通用的表格。 1 表格样式设置 绘制表格以前, 先要进行表格样式设置。 启动表格样式设 置命令, 新建“ 标题栏” 样式 , 点击“ 继续” 后 , 进行表格特性设 置 如图 1 。 文字样式选择设置好的样式, 字体高度根据 G B /T1 7 4 5 0 1 9 9 8 { 机械工程 C A D制图规则 中的规定 , A 0 、 A1图幅的 字体高度为 5, A 2 、 A 3 、 A 4图幅的字体高度为 3 . 5 。文字颜色 和填充颜色可采用默认值, 对齐方式根据要求选择, 一般选为 正 中。 边 框特性用 以控制表格边 框线的显示 、 线宽和颜色 。设 置栅格线宽或颜色时, 先选择宽度值或颜色值, 然后选择它们 的适用范 围。 从下向上读取的表格 , 标题和列标题行位于表的底部, 设 置表格方向为“ 下” 方向, 插人表格时, 插入点在左下角; 反之, 设置为上方向, 插入点在左上角。 单元边距用于设置字符到边 框线之间的距离。数据、 列标题、 标题的特性设置基本相同。 如果不想包含页眉行或标题行, 则在列标题或标题选项卡 中将“ 包含页眉行” 或“ 包含标题行” 选项中的对勾 、 / 勾掉。 图 1 表格样式设置 2 创建表格 文章编号 1 6 7 2 5 4 5 X 2 0 0 8 1 0 - 0 1 2 7 0 2 完成了表格样式的设置后 , 便可调用“ 表格” 命令创建表 格。图2是一张国标 G B f l 1 0 6 0 9 . 1 1 9 8 9 规定的标题栏。 1 0 1 0 1 6 1 6 1 2 .1 6 单位名称 46 5 2 6 1 1 2 l 2 标记 处 数 分区 更 改文 中 -名蓉 年 月日 l f 设 计 签 名 ’ 年 月 日 标 准 ‘ 簦 名 K 年 月 日 阶 段 标 记l 重 量 I 比 例 图 样 名 称 冠 { { 审核 {l}l } 目 样 代 号 卜l 工 艺 批 准 共 张第张 I l l 2 1 2 1 6 1 2 1 2 1 6 图 2 标准标题栏的格式 2 . 1 表格设 置 此表格行和列各自交错, 整体绘制起来难度很大, 可以将 其 分为左 上、 左下 和右三部分 , 分别绘制后组合到一起 。 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 先选择表格样式为“ 标题栏” 样式, 再选择插入方式, 一般采用指定插入点的方式, 后根据实际确 定列数和行数 , 列宽和行高。列宽表示的是宽度值, 单位是毫 米 ; 行高则是指用字符行数来确定的高度值。 此高度值是最小 高度值 , 在单元垂直边距和字符高度一定的情况下, 是不能减 小行高的。 行高与字符高度、 字符行数、 单元垂直边距有关。 其 计算公式如下 行高 字高 X字符行数 单元垂直边距 X 2字符行间 距 X 行数 一 1 式中 字高字符高度 , 是以英文大写字母高度为标准 的。其它像汉字 、 小写英文字等 高度值略有变化 , 填入字符后 行高也相应有所变化; 单元垂直边距字符最高或最低点到上、下边框线的 距离; 字符行间距字符行之间的距离。A u t o C A D默认值为 “ 字高 , 1 . 5 ” 。 当字符只有一行时, 此值规定为 0 . 5 倍默认值, 即 “ 0 . 5 字高/ 1 . 5 ” ;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7 0 4 作者简介 姜连军 1 9 6 6 . _ , 男 , 山东 昌邑人,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 向 C AD / C A M/ C A E。 1 2 7 Eq u i p me n t Ma n u f a c t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No . 1 0, 2 0 0 8 行数在单元格里准备放置的字符行数。 说明 行高为 3行及 3行以上的单元格 , 在填充文字前和 填充文字后行高是不一样的,差距为 “ 字符行问距 行数 一 2 / 2 ” 。 因为常用的行数为 1 行, 所以此时的公式简化为 行高 字高 单元垂直边距 20 . 5字高 / 1 . 5 此时, 若采用不同的字高和单元垂直边距, 则行高的数值 如表 1 所示 表 1 不同字高和单元垂直边距的行 高值 芜 垂 勘 i 甄透 鹾 _ i ⋯2 . {~ , ,, , 6 .3 3 3 一 ~~一 一 ⋯ 一 3 童礁 ⋯⋯ 。 3 7 4 3 .5 7 .6 6 7 4 .6 6 7 一 ⋯⋯I一⋯ 一% 3 3 3 一 ⋯ ⋯2 一 ⋯ ~ ⋯ 一 一 4 5 9 6 5 9 .6 6 7 6 6 6 7 由表 1可见 , 如果单元垂直边距为默认值 1 . 5 m m, 则无论 字高为 3 . 5 m m还是 5 m m,行高都大于 图 1 所规 定的 7 m m, 所 以要减小单元垂直边距。可以先设置为 0 , 再作调整。 2 . 2 创建并编辑 1 行与列的调整。左上部分表格设定列数为 6 , 数据行 数为4 。 列宽设定为 1 6 m m; 行高设定为 1 行, 创建表格并输入 文字, 如图 3 。 再利用对象特性选项板修改列宽和行高。 图4表 示选中第一列,在对象特性选项板中将单元宽度改 1 6为 1 O , 单元高度改 4 , 6 6 6 7为7 , 这样第一列宽达到要求, 整个行高都 达到要求。同样的, 修改其他列的宽度 , 达到要求。 I I I I 标 处数 分区 照改文件 答名 年月日 图 3创建表格输入 文字 图4 行高和列宽调整 左下部分表格创建和编辑与左上部分基本相同。 列宽和行高还可通过夹点拉伸来调整。方法是选中相关 夹点, 移动到新位置单击。若通过输入增量值拉伸表格, 则要 使用正交模式, 否则会因倾斜影响调整距离。 对单行或单列的调整, 也可以通过行或列所在的单个单 元格调整完成。选中夹点进行拉伸 , 即可改 变单元格所在行 或列的大小。也可用鼠标指定拉伸方向, 输入拉伸距离完成 1 2 8 拉伸, 但这种方式只能输人个位数。用单元格调整行或列时, 不能保证总宽和总高的距离。 2 合并单元格。右半部分设定列数为 5 , 行数为 7 , 列宽 设定为 6 . 5 , 行高设定为 1 行。 创建表格后, 参照前面的方法调 整列宽和行高, 并利用右键菜单合并单元格。见图 5 。 一 一 . . 黑 ■__ ⋯⋯ 图 5 合并单元格 在单元格中输入相应的文字, 按键盘上 T a b键确认并转入 下一个单元格继续输入文字 , 或者按方 向键选择单元格 , 输入 内容 , 见 图 6 。 单位名称 材料标记 图样 名称 阶 段 标 记 蟹 量 比 例 图样代号 共 张 第张 图8 填写表格 3 组合表格。 将左上和左下部分表格移动到右半部分的 相应位置 见 图 7 。组成 图 1 所示的标准样式 。 匪蠢 量 照 盖 遗 叠 薹查.i茎基亘{ 两雨夏嗣 r ⋯ ⋯ ⋯ 。 l 匿二 羔 兰 兰 兰 三 .尸 l 王 兰 j ; ; 垫 堡 .J . , 图 7 组合表格 表格完成 以后 , 可以定义为块 , 拖放 到工具选项板上。应 用时再拖出来 , 分解后成 为三个 表格 , 可 以直接 编辑 、 修改相 关的内容。 3 结束语 A u t o C A D的表格功能, 给绘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使用者 再也不用先制作 e x c e l 表, 然后再粘贴了, 也不用一条一条绘 制线条表格了, 字符输入快捷方便, 字符位置控制准确, 表格 中特殊符号和图形也可以轻松插入。正确使用表格编辑技 巧, 可以方便快捷地创建准确的表格, 轻松修改表格及表格属 性 , 提高绘 图效率 。 下转第 1 4 7页 装备制造技术 2 0 0 8 年第 1 O 期 S t u d y o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a t i o n o f { M a c h in e d e s i g n f o u n d a t io n B a s e o n t h e Ca p a b i l i t y De v e l o p i n g o f J u n i o r Co l l e g e s a n d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Sc h o o l s Z HENG L i u p i n g L i u z h o u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 L i u z h o u G u a n g x i 5 4 5 0 0 6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l y s i s t h e l i m i t a t i o n o f t h e o l d c o u r s e o f Ma c h i n e d e s i g n f o u n d a t i o n , p r o p o s i n g h o w t o s e t u p a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i n t e a c h i n g , a n d h o w t o r e f o r m the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t o i mp re n g e x p e r i me n t and c o u r s e d e s i g n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s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s t u d e n t s o f Hi g h e r Voc a t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h e n d i s c u s s e s a n d p r o p o s e s s o me me a s u r e s t o th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m a t i o n . K e y w o r d c u r r i c u l u m ref o r m a ti o n;m a c h i n e d e s i gn; h i ghe r v oca t i o n a l 上接第 1 2 8页 参考文献 【 1 ] 杨 雨松 , 刘 娜 . A u t o C A D2 0 0 6中文版 实用 教程[ M 】 . 北 京 化学 工 业 出版社 2 0 0 6 . 【 2 】 沈 凌 、 王建 洲, A u t o C A D标注机 械图样尺 寸的实用对 策[ J ] . 现代 制造工程 , 2 0 0 5 , 1 2 6 3 6 5 . 【 3 ] 霞 光 科 技 .Au t o C A D 2 0 0 7中文 版 机 械 制 图教 程 【 M] . 北 京 机 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8 . [ 4 】董亚谋, 夏文秀. 新概念 Au t o C A D2 0 0 8教程【 M】 . 北 京 兵器工业 出 版 社, 2 0 0 7 . [ 5 ]张银彩, 史青录, 王佩楷. 中文版 A u t o C A D 2 0 0 8 实用教程[ M ] .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 0 0 8 . T h e Sk i l l f o r Pr o t r a c t Ta b l e wi t h Au t o CAD So f t wa r e J I A N G L i - - j u n, C H E N S h u h u a Q / n g d a o H a r b o r V o c a ti o n al T ec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 Q i n g d a o S h and o n g 2 6 6 4 0 4 , C h ma Ab s t r a c t W i th Au t o C AD s o f t wa r e , the s e tti n g 、 e s t a b l i s h an d s k i l l f o r P r o t r a c t t a b l e i s g i v e n . Ke y wo r d s Au t o C AD; t abl e ; s e tt i n g ; e s t abl i s h ; s k i l l 上接第 1 3 6页 T a lk a b o u t C AD T h r e e D i me n s io n a l E n t i ty Mo d e li n g in “ Me c h a n i c a l Dr a wi n g “ i n T e a c h i n g Ap p l i c a t i o n LI U Yi n g G u ang x i Me c h ani c al S e n i o r T e c h n i c al I n s t i t u t e, L i u z h o u G u ang x i 5 4 5 0 0 5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C AD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l e n ti t y mod e l i n g a s s i s t an t t e a c h i n g c o n f o r ms t o the u n d e r s ta n d i n g ri d e .c o n f o r l T l s t o t h e me c h an i c a l d r a wi n g t e a c h i n g r u l e , u t i l i z e s i n the CAD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l e n t i t y mode l i n g c o mb i n e mu l ti me d i a t e c h n i c t e a c h i n g ,e x p l a n a ti o n me c h an i c al d r a w i n g t e a c h i n g the k e y p o i n t ,t h e d i ffi c u l t q u e s ti o n ,t o i mp rev e t e a c h i n g q u ali ty , e n l arg e c l a s s i n f o r ma ti o n c o mn l u n i c a t i o n . e s t abli s h s tud e n ts i n t e r e s t , h e l p s tud e n ts c u l ti v a t e i ma g i n a ti o n a n d i n n o v a ti o n ab i l i t y . Ke y wo r d s th r e e dime n s i o n al e n ti t y ; me c h a n i c al d r a wi n g ; t e a c h i n g a p p li c a t i o n 1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