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电距离安全技术标准.pdf
第 1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943-2001 Eqv IEC 60950 1999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Safety of in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第 2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前前 言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三版. 本标准是对 GB4943 进行的第二次修订,GB4943-1990 是等效于 IEC9501986 第一版, GB4943-1995 是等同于 IEC950-1991 第二版,本标准是等同于 IEC60950 第三版,第二版增加了 第 6 章“与通信网络的连接” ,第三版较比第二版的主要变化如下连接到通信网络的安全要求 已经归并到标准的主题中,标准的内容也重新编排,相关的主题合并在一起,这样使用更为方便; 同时还针对各认证组织在使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更新. 本标准的宗旨是要对我国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 还要按本标准实施产品安全认证,以保证主品切实符合安全要求.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 GB 4943-1995.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 J、附 录 K、附录 L、附录 M、附录 N、附录 P、附录 U、附录 V 都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Q、附录 R、附录 S、附录 T、附录 W、附录 X 都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兰芬、王莹、贾真.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90 年 12 月 28 日. 本标准第一次修订时间1995 年 12 月 21 日. 第 3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IEC 前言前言 1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 国家委员)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 组织.IEC 的目的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其他活动外,IEC 发 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内容关切的任何 IEC 国家委员会均 可参加标准的制定工作.与 IEC 有联系的任何国际、 政府和非官方组织也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 IEC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两组织间协商确定的条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2IEC 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 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 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委员会所认可.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 IEC 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和地区标准尽可能采用 IEC 标准.IEC 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指明. 5IEC 以标志的形式表示认可,对任何声明符合其标准的设备也不承担责任. 6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本国际标准的部分条款可能属专利.IEC 不负责确认这些专利权. 国际标准 IEC60950 由 IEC 的第 74 委员会(IT 设备的安全和能量效应)提出. 第三版取消并替代 1991 年发行的第二版及其修正案 1(1992)修正案 2(1993)修正 案 3(1993)修正案 4(1996) ,构成一次技术修订. 本标准的正文依据下述文件 FDIS表决的报告 74/498/FDIS74/504/RVD 本标准投票表决通过的详细资料可查阅上表列出的投票表决报告. 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 J、附录 K、 附录、L 附录 M、附录 N、附录 P、附录 U、附录 V 构成本标准整体的一部分. 附录 Q、附录 R、附录 S、附录 T、附录 W、附录 X 只用于提供信息. 在本标准中,使用下列打印字体 要求和标准的附录正体字 检查和试验规定正体字 注和其他提示的信息小正体字 表中标准条件小正体字 1.2 中规定的术语小写字母 第 4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引引 言言 0 安全的原则安全的原则 本标准制定时采用了以下原则。 这些原则不涉及设备的性能及功能特性 0. 1 安全的总则安全的总则 为了设计出安全的设备。设计者必须了解安全要求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不能代替本标准的详细要求,只是让设计者了解这些要求所依据的 原则.如果设备涉及的技术、材料或结构方式未明确规定,那么设备的设计应至少达到本安全原则 所述的安全等级. 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不要考虑可能的故障条件以及随之 引起的故障,可预见的误用以及诸如温度、海拔、污染、湿度、电网电源的过电压和通信线路的 过电压等外界影响. 在确定采用何种设计方案时,应遵守以下的优先次序 如果可能的话,规定能消除、减小危险或对危险进行防护的设计原则; 如果衽以上原则将削弱设备的功能,那么应使用独立于设备的保护措施,如人身保护设备 (本标准未作规定) ; 如果上述方案和其他的措施均不切实可行,那么应对残留的危险采取标识和说明的措施。 需要考虑两类人员的安全,一类是使用人员(或操作人员) ,另一类是维修人员。 使用人员是指除维修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安全保护要求是假定使用人员未经过如何识别危险 的培训,但不会故意制造危险而提出的.因而,这些要求除了为指定的使用人员提供保护外,也为 卫生清扫人员和临时来访人员提供保护.通常,应限制使用人员接触危险零部件,为此,此类零部 件应仅位于维修人员接触区域内或位于受限制接触区内的设备内. 如果允许使用人员进入受限制接触区内的设备内. 维修人员是指当设备中的维修接触区域或处在受限制接触区内的设备存在明显危险时,可以 运用他们所受的训练和技能避免可能的、对自己或他人伤害的专业人员,但是,应对维修人员就 意外危险进行防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例如,反维修时需要接触的零部件的安置远离电气 和机械危险,设置屏蔽以避免意外接触危险零部件,用标牌或警告说明以提醒维修人员有残余的 危险. 潜在危险的信息可以根据其千万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在设备上标示或随设备一起提供, 以使维修人员能得到.通常,使用人员不应处于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中,因此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主 要在于避免误用和可能造成危险的状况,例如错误连接电源和用型号不正确的熔断器进行替换. 对移动式设备,由于其电源线可能会承受额外的应力,从而导臻保护接地线断裂,故会增加 电击的危险.对手持式设备,其电源线受磨损的机会较多,这种危险性更大,假如设备跌落过,可 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危险.可携带式设备因为其可能在任何方向使用和携带,所以又增加了危险系 数;如果一个小金属物进入外壳上的开孔,它可能在设备内活动,很可能导致危险。 0. 2 危险危险 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弄各种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电击 第 5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与能量有关的危险; 着火 与热有关的危险; 机械危险; 辐射; 化学危险。 0.2. 1 电击电击 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其引起的生理反应取决于电流值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及其通过人体的路 径.电流值取决于施加的电压及电源的阻抗和人体的阻抗.人体的阻抗依次取决于接触区域的湿度及施加的电压和 频率.大约 0.5mA 的电流就能在健康的人体内产生反应,而且这种不知不觉的反应可能会导致间接的危害.电流 再大些,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烧伤或心室的纤维性颤动. 在干燥条件下,相当于人的一只手的接触面积上,峰值电压高达 42.4V 或直流电压高达 60V 的稳电位,或 者对其采取适当的隔离. 有些设备预定要与电话和其他外部网络连接,而有些通信网络工作时信号(如声音或振铃)叠加在稳定的 直流电压上,其总和将超过上述的稳态电压值;而电话公司的维修人员经常直接用手操作这种电路的零部件, 但并未导致严重伤害,这是因为使用的是有节奏的振铃信号,而且由维修人员用手操作的裸露导体的接触区域 通常是有限的.但是,使用人员可接触零部件的区域和接触零部件的可能性应进一步限制(例如通过零部件的形 状和放置位置)。 为了防止使用人员遭到电击,通常要具有两级保护.因此,设备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在单一故障(包括随之引 起的其他故障)状态下运行都不会引起电击危险.然而,附加的保护措施(如保护接地或附加绝缘)不能用来取 代设计完好的基本绝缘,或降低对基本绝缘的要求。 可能造成的危险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险的原因 减小危险的方法示例减小危险的方法示例 接触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裸露零部件. 用固定的或锁紧的盖、安全联锁装置等防 止使用人员接触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使可 触及的带危险电压的电容器放电. 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和可触及 采用基本绝缘并把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和 的导电零部件间的绝缘被击穿. 电路接地,这们,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在规定 时间内断开发生低阻抗故障的零部件,使接 触危险电压的可接触性受到限制;或者在零 部件间安装一个与保护地相连的金属屏蔽, 或者在零部件间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以便使可触及零部件间的绝缘不会被击穿。 接触与峰值电压超过 42.4V 或直流电 限制这种电路的可触及性和接触区域, 压超过 60V 的通信网络连接的电路. 把它们与未接地的、接触不受限制的零部件隔离开. 使用人员可触及绝缘被击穿. 使用人员可触及的绝缘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和电气强度以减少与危险电压接触的可能性 从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流向可触及零部 把接触电流限制在规定值内,或提供更可 件的接触电流(泄漏电流),或保护接地 靠的保护接地连接. 连接失效.接触电流可包括接在一次电路 和可触及零部件之间的电磁兼空(EMC) 滤波元件所产生的电流。 0.2.2 与到量有关的危险与到量有关的危险 第 6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大电流电源或大电容电路的相邻电极间短路时,可能导致引起下述的危险 燃烧 起弧 溢出熔融金属. 就此而论,甚至接触带安全电压的电路也可能是危险的.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隔离 屏蔽 使用安全联锁装置. 0.2.3 着火着火 正常工作条件下过载、元件失效、绝缘击穿或连接松动都可能产生导致危险的过高温度.但是,应保证设 备内着火点产生的火焰不会蔓延到火源泉近区以外,也不会对设备的周围造成损害.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提供过流保护装置; 使用符合要求的适当燃烧特性的结构材料; 选择的零部件、元器件和消耗材料能避免产生可能引起着火的高温; 限制易燃材料的用量; 把易燃材料与可能的点燃源泉屏蔽或隔离; 使用防护外壳或挡板,以限制火焰只在设备内部蔓延; 使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外壳,以减小火焰向设备外蔓延的可能性。 0.2.4 与热有关的危险与热有关的危险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高温可能导致引起下述的危险 接触烫热的可触及零部件引起灼伤; 绝缘等级下降或安全元器件性能降低; 引燃可燃液体.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采取措施避免可触及零部件产生高温; 避免使温度高于液体的引燃点; 如果不可避免接触烫热的零部件,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 0.2.5 机械危险机械危险 可能导致危险的原因是 尖锐的棱缘和拐角; 可能潜在地引起危害的运动零部件 设备的不稳定性; 内爆的阴极射线管和爆裂的高压灯产生的碎片. 第 7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倒圆尖锐的棱缘和拐角; 配备防护装置; 使用安全联锁装置; 使用落地式设备有足够的稳定性; 选择能抗内爆的阴极管和耐爆裂的高压灯; 在不可避免接触时,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 0.2.6 辐射辐射 设备产生的某种形式的辐射会对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造成危险,辐射可以是声频辐射、射频辐射、红外线辐 射、红外线和电离辐射、高强度可见光和相干光(激光)辐射.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限制潜在辐射源泉的能量等级; 屏蔽辐射源; 使用安全联锁装置; 如果不可避免暴露于辐射危险中,要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 0.2.7 化学危险化学危险 接触某些化学物品或吸入它们的气体和烟雾可能会造成危险.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避免使用在预定的和正常条件下使用设备时由于接触或吸入可能千万伤害的堆积的消耗性的材料; 避免可能产生泄漏或气化的条件; 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危险。 0.3 材料和元器件材料和元器件 设备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和元器件应适当选择和合理配置,以便使设备在预定寿命期间安全可靠的运行,不 会产生危险,而且在出现严重着火危险时,不会加剧焰的蔓延.选择的元器件应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持在制造厂 商设定的额定值内,在故障条件下也不会产生危险. 第 8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943 2001 eqv IEC609501999 信信 息息 技技 术术 设设 备备 的的 安安 全全 代替 GB49431995 Saftey of in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1. 总则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适用的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电网电源供电的电池供电的、额定电压不超过 600V 的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和与 之相关的设备. 本标准还适用于设计和预定直接连接到通信网络的信息技术设备.不考虑供电的方式. 本标准还适用于设计使用交流电网电源作为通信传播媒介(见第 6 章注 4)的信息技术设备. 本标准规定的一系列要求是为了减小操作人员和可能与设备接触的外行人员遭受着火、电击或伤害的危险. 当特殊说明时,也包括维修人员. 本标准旨在减小被安装的设备在按制造厂商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操作和维修时的危险.被安装的设备可 以是由若干设备单元互连而成的系统.也可以是由若干独立的设备组成的系统. 属于本标准范围内的设备列举如下 记帐机,簿记机,计算器,现金出纳机,复印机,数据电路终端设备,数据预处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 数据终端设备,听写设备,碎纸机,复制机,电动绘图机,消磁器,传真机,按键电话系统,磁带卷绕机,邮 件处理机,显微办公设备,调制解调器,货币处理现,包括自动出纳(现金分发机),削铅笔器,个人计算 机,照片打印设备,绘图仪,销售终端机(包括相关电子秤),邮资机,公共信息终端,订书机,电话应答 机,电话机(有线的和无线的),文本处理设备,打字机,直观显示装置,打印机,扫描仪,路由器,多媒体 设备,网络终端设备,无线电基站,中继器,通信交换设备等. 这里所列举的设备并未包括所有的设备,因此未列出的设备并不一定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的设备就可以认为该设备能与需要信息处理的过程控制设备、自动试验设备以及类似 系统配合使用.但是,本标准不包括设备的性能或功能特性的要求. 1.1.2 附加要求 对于下列设备,可能需要在本标准所规定的那些安全要求中附加一些要求 预定要在诸如极高或极低温度,过量粉尘、高湿度或剧烈振动、可燃气体、腐蚀或易爆等特殊环境条件 下工作的设备; 与患者人体直接的医用电子设备; 要在车辆、船舶或飞机上使用的设备,在热带地区或在海拔 2000m 以上高原使用的设备; 预定用在可能会进水的场合的设备,对这些设备的要求及相关的试验的导则见附录 T 注应该注意仅有某些国家主管部门要求有附加要求. 1.1.3 不适用的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 保障设备,例如空调、火情探测或灭火系统; 第 9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电源系统,例如不与设备构成一体的电动发电机组、电池备用系统和变压器; 建筑物安装配线; 不需要电源的装置. 1.2 定义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在用到“电压”和“电流”这两个定义时,如无其他规定,均指有效值. 1.2.1 设备电气额定值 1.2.1.1 额定电压 rated voltage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电压(三相交流供电时,指线间电压). 1.2.1.2 额定电压范围 rated voltage range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电压范围,用上限额定电压和下限额定电压表示. 1.2.1.3 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设备输入电流. 1.2.1.4 额定频率 rated frequency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频率. 1.2.1.5 额定频率范围 rated frequency range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频率范围的上限额定频率和下限额定频率来表示. 1.2.2 工作条件 1.2.2.1 正常负载 normal load 尽可能接近于符合操作说明规定的正常使用时最严酷的工作方式.但是,当实际使用条件明显比推荐的最大 负载条件更严酷时,则要采用可能承受的代表最大负载条件的负载. 注附录 L 列出了某些类设备的正常负载条件. 1.2.2.2 额定工作时间 rated operating time 由制造厂商为设备规定的工作时间. 1.2.2.3 连续工作 continuous operation 在正常负载条件下不限时间的工作. 1.2.2.4 短时工作 short-time operation 正常负载下,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工作,这种工作是从设备处在冷态条件下开始,在每一段工作时间之 间相隔有足够的时间使设备冷却到室温. 1.2.2.5 间歇工作 intermittent operation 在规定的一连串相同的循环周期内进行工作,每一个周期由正常负载条件下的一段工作时间和紧接着设备断 电或空转的一段间歇时间组成. 1.2.3 设备移动性 1.2.3.1 移动式设备 movable equipment 指下列之一的设备 质量小于或等于 18Kg 且未固定的设备.或者 装有滚轮、小脚轮或其他装置,便于操作人员按完成预定应用的需要来移动的设备. 1.2.3.2 手持式设备 hand-held equipment 在正常使用时要用手握持的移动式设备、或任何类型设备的一个部件. 1.2.3.3 可携带式设备 transportable equipment 预定可由使用人员经常拾的可移动式设备. 注示例包括膝上型个人计算机,手写输入计算机以及他们的便携式附件,如打印机和 CD-ROM 驱动器. 1.2.3.4 驻立式设备 stationary equipment 不能移动的设备. 1.2.3.5 嵌装式设备 equipment for building-in 预定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凹座内的设备,例如装在墙壁内或类似安装位置内的设备. 注通常,嵌装式设备并不是所有的侧面都具有外壳,因为在安装好之后,有的侧面就得到了保护. 1.2.3.6 直接插入式设备 direct plug-in equipment 预定使用中不使用电源线,电源插头和设备外壳构成一整体、其重量是靠墙上插座来承载的设备. 第 10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1.2.4 设备的防电击保护类别 注有些信息技术设备不能确认为符合下列任何一种类别 1.2.4.1 I 类设备 class I equipment 用下列方法来获得防电击保护性能的设备 采用基本绝缘,而且 还要装有一种连接装置,使那些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就会带危险电压的导电零部件与建筑物配线中的保 护接地导体相连. 注I 类设备可以有带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零部件 1.2.4.2 II 类设备 class II equipment 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采取附加安全保护措施的设备(例如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 备),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1.2.4.3 III 类设备 class III equipment 防电击保护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SELV)电路供电来实现的,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的设备. 注对 III 类设备,虽然没有防电击要求,但本标准的其他要求都适用. 1.2.5 与电源连接的方式 1.2.5.1 A 型可插式设备 pluggable equipment type A 预定要通过非工业用插头和插座,或通过非工业用器具耦合器,或者通过这两者与建筑物安装配线连接的 设备. 1.2.5.2 B 型可插式设备 pluggable equipment type B 预定要通过符合 GB/T 11918 或类似的国家标准的工业用插头和插座或通过工业用器具耦合器,或者通过 这两者与建筑物安装配线连接的设备. 1.2.5.3 永久性连接式设备 permanently connected equipment 预定要用螺钉接线端子或其他可靠方法与建筑物安装配线连接的设备. 1.2.5.4 可拆卸的电源软线 detachable power supply cord 预定要利用适当的器具耦合器与设备连接,用以供电的软线. 1.2.5.5 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 non-detachable power supply cord 固定在设备上的或与设备装配在一起的用以供电的软线. 这种软线可以有 普通软线无需使用特殊制备的软线或专用工具就能很容易地进行更换的软线;或者 专用软线特殊制备的或需使用专门设计的工具来进行更换的软线,或者不损伤设备就不能进行更换的软 线. “特殊制备”一词是指配有一体化软线护套,采用电缆耳片、成形环片等,但不是指在接到接线端子之前对 导线重新加以成形,也不是指为使多股导线端部紧密而对多股导线加以拧紧. 1.2.6 外壳 1.2.6.1 外壳 enclosure 具有 1.2.6.2、1.2.6.3 或 1.2.6.4 所规定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设备的一个部件. 注一种类型的外壳可以在另一种类型的外壳里面(例如电气防护外壳在防火防护外壳里面,或防火防护外壳在电气防护 外壳里面).另外,一种外壳可以提供多种类型外壳的功能(例如兼有电气防护外壳和防火防护外壳的功能). 1.2.6.2 防火防护外壳 fire enclosure 用来使设备内以生的着火或火焰的蔓延减小到最低限度的设备部件. 1.2.6.3 机械防护外壳 mechanical enclosure 用来减小由机械危险和其他物理危险千万伤害的危险的设备部件. 1.2.6.4 电气防护外壳 electrical enclosure 用来限制与可能带危险电压或达到危险能量等级的零部件或 TNV 电路中的零部件接触的设备部件. 1.2.6.5 装饰件 decorative part 位于外壳外部不起安全防护作用的设备零部件. 1.2.7 可触及性 1.2.7.1 操作人员接触区 operator access area 操作人员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第 11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不使用工具就能接触的区域,或者 按预定的方式接触的区域;或者 按指示接触的区域,不论是否需要工具才能接触. 在本标准中,“接触”和“可触及”这两个词如无其他规定,均按上述定义,指操作人员的接触区 1.2.7.2 维修人员接触区 service access area 除了操作人员接触区以外,维修人员在维修时,其至在设备通电时所必需接触的区域. 1.2.7.3 受限制接触区 restricted access location 如下两段指定的设备的区域 仅由维修人员或知道区域接触受限制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的使用人员才能接触的区域; 使用工具、锁件和键钮或其它安全措施,并由责任机构控制才能接触的区域. 注预定安装在受限制接触区的设备,除满足 1.7.1、7.2.3 和 4 的要求外,与操作人员接触区的要求相同. 1.2.7.4 工具 tool 改锥或者可用来装卸螺钉、插销或类似紧固件的其他任何器具. 1.2.7.5 机身 body 所有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轴把、旋钮、夹子等,以及巾上金属箔后的可接触的绝缘材料的所有表面. 1.2.7.6 安全联锁装置 safety meterlock 在危险排队之前能阻止接触危险区、或者一旦接触时能自动排除危险状态的一种装置. 1.2.8 电路和电路特性 1.2.8.1 交流电网电源 Ac mains supply 给设备供电的外部交流配电系统.这些电源包括公用的或专用的装置,除本标准另行规定(如 1.45)外,还 包括等效电源,如电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和不间断供电电源. 注见附录 V 关于交流配电系统的典型例子. 1.2.8.2 一次电路 primary circuit 直接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例如包括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装置,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电动机及其他 负载装置. 注互连电缆的导电零部件可能是一次电路的一部分,如 1.211.6 所述. 1.2.8.3 二次电路 secondary circuit 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或等效的隔离装置供电或由电池供电的一种 电路. 注互连电缆的导电零部件可能是二次电路的一部分,如 1.2.11.6 所述. 1.2.8.4 危险电压 hazardous voltage 存在于既不符合限流电路要求也不符合 TNV 电路要求的电路中,其交流峰值超过 42.4V 或直流值不超过 60V 的二次电路;使用基本绝缘与危险电压隔离,但它既不符合 SELV 电路的全部要求,也不符合限流电路的 全部要求. 1.2.8.5 ELV特低电压电路 ELV(extra-low voltage)circuit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电路的任意两个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与地(见 1.4.9)之间电压的交流峰值不超过 42.4V 或直流不超过 60V 的二次电路;使用基本绝缘与危险电压隔离.但它既不符合 SELV 电路的全部要求,也 不符合限流电路的全部要求. 1.2.8.6 SELV(安全特低电压)电路 SELV(safety extra-low voltage)circuit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它的电压值均不会超过安全 值. 注 1.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见 1.4.14)下的电压限值在 3.2 中作出规定,也见表 1A. 2. 本标准中 SELV 电路的定义与 IEC61140 中所使用的术语“SELV 系统”不同. 1.2.8.7 限流电路 limited current circuit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电路,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能从该电路流出的电流是非危 险的电流. 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见 1.4.1.1)下的电流限值在 2.4 中作也规定. 1.2.8.8 危险能量等级 hazardous energy level 储存的能量等级等于或大于 20J,或者在电压等于或大于 2V 时,可给出的持续功率等级等于或大于 240VA. 第 12 页 共 135页 GB 4943-2001 1.2.8.9 TNV(通信网络电压)电路 TNV(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voltage )circuit 可触及接触区域受到限制的设备中的电路,该电路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 故障条件(见 1.4.14)下,它的电压均不会超过规定的限植. 本标准含义范围内 TNV 电路可认为是二次电路. 注1 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见 1.4.14)下的电压限值在 2.3.1 中规定,TNV 电路的可触及性要求在 2.1.1.1 中规 定. 如 1.2.8.10、1.2.8.11、1.2.8.12 所定义,TNV 电路分为 TNV-1,TNV-2 和 TNV-3 电路. 注 2SELV 电路和 TNV 电路之间的电压关系见表 1A. 注 3互连电费的导电零部件可能是 TNV 电路的一部分.如 4.2.11.6 所述。 表 1A SELV 电路的电压范围 正常工作电压 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是否可能在 SELV 限值内超过 SELV 限值但在 TNV 限值内 是TNV-1 电路TNV-3 电路 否SELV 电路TNV-2 电路 1.2.8.10 TNV-1 电路 TNV-1 circuit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不 SELV 电路的限值;并且 要其电路上可能随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的 TNV 电路. 1.2.8.11 TNV-2 电路 TNV-2 circuit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超过 SELV 电路的限值;并且 不随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的 TNV 电路. 1.2.8.12 TNV-3 电路 TNV-3 circuit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超过 SELV 电路的限值;并且 在其电路上可能随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的 TNV 电路. 1.2.9 绝缘 1.2.9.1 功能绝缘 functional insulation 设备正常工作仅需要的绝缘. 注所定义的功能绝缘并不起防电击的作用.但是,它可以用来减小引燃和着火的危险的可能性. 1.2.9.2 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 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1.2.9.3 附加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除了基本绝缘以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用以减小 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1.2.9.4 双重绝缘 double insulation 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1.2.9.5 加强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 注 “绝缘结构”这一述语并不是指该绝缘必须是一块质地均匀的整体.这种绝缘结构可以由几个不能像附加绝缘或基本绝缘 那样单独来试验的绝缘层组成. 1.2.9.6 工作电压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