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突出防治程序化管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doc
实施突出防治程序化管理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峰峰煤田地质条件复杂,随着矿井的延深,矿井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地应力不断增大,瓦斯灾害不断增加。2005年,经抚顺煤科分院鉴定,大淑村矿、薛村矿、羊渠河矿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的难度不断增大。针对峰峰集团公司瓦斯治理现状,研究、编制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工作程序,其核心就是通过煤与瓦斯突出治理工作的程序化控制,实现管理责任的传递,使煤与瓦斯突出治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工作现场的各个环节,保障突出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性,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一、防突工作程序 提供瓦斯地质资料→防突设计→设计审批→编制防突措施→审批措施→贯彻措施→措施实施。 (一)提供瓦斯地质资料 技术部负责编制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过断层)工程设计。 二防突设计与审批 瓦斯治理科根据技术部提供的工程设计编制防突设计,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部、安监科、瓦斯治理科、通风区、抽采区、生产单位、采掘副总、安全副总进行设计会审。 (三)防突措施编制与审批 抽采区技术员依据防突设计编制防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矿总工程师、安全副总负责组织通风区、抽采区、生产单位、瓦斯治理科、安监部、技术部对措施进行审批。 (四)措施贯彻与实施 通风区、抽采区、生产单位、安监部技术员负责向单位员工贯彻措施。 (1)保护层开采措施。抽采区按照设计负责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及各种参数测定;采煤区按照设计开采解放保护层回采工作面。 2局部防突措施。生产单位按照设计每天早班施工瓦斯释放钻孔,抽采区负责局部地区高位瓦斯抽采钻孔、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施工、各种参数测定、工作面预抽瓦斯。 3石门揭煤(过断层)措施。生产单位按照设计进行作业,抽采区依据设计施工揭煤钻孔,进行预测预报工作。 4通风区全面负责瓦斯管理工作。 (五)监督验收 1技术部采煤工程师负责保护层工作面开采期间所有地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掌握煤柱的留设位置并及时将位置和尺寸准确地标在采掘平面图上。 2瓦斯治理科负责在瓦斯地质图上,标出被保护层受煤(岩)柱的影响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3抽采区主管瓦斯抽采副区长负责对保护层工作面穿层钻孔、高位钻孔、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施工角度、数量、深度、方位等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填绘到瓦斯抽采系统图上;负责对保护层工作面回采期间穿层钻孔、高位钻孔、本煤层瓦斯抽采浓度、流量、负压等参数进行收集,并做好记录。 4安全副总对瓦斯抽采情况进行核查,符合设计要求后签发开工许可证。 5通风区瓦斯员负责现场监督检查瓦斯释放钻孔施工质量。 6石门揭煤期间,技术部和生产单位技术员负责掌握掘进距离,技术部负责石门揭煤钻孔设计,抽采区按照设计负责石门揭煤打钻工作。 (六)预测预报与进度审批 抽采区预测工负责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填写预测预报单。预测预报单由抽采区值班人员审查签字后,呈报矿安全副总、总工程师审批,确定循环进度。 二、防突工作标准 (一)提供瓦斯地质资料标准 1按照矿生产地区计划,技术部依据矿井勘察和已揭露的地质资料,编制采掘工作面、石门揭煤(过断层)工程设计,并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进行审批,在开工前1个月完成,提交时填写资料移交表。 2施工期间技术部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以文字形式向安全副总、矿总工程师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二)防突设计标准 瓦斯治理科接到技术部提供的工程设计,在10天内完成防突设计。 1开采保护层工作面设计标准。①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优先开采保护层;②保护层回采工作面必须布置专用排放瓦斯尾巷,尾巷与运料巷之间每隔30m开掘一个风眼;③在保护层回采工作面尾巷,沿工作面走向每30m设计一组抽采瓦斯钻场,每个钻场布置5个钻孔,钻孔的终孔位置必须穿过煤层全厚,进入顶板2m以上;④保护层工作面设计必须报集团公司审批,开采前必须经集团公司通防管理部、安全监督局、科技发展部、煤炭生产部验收;⑤正在开采的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必须超前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为80m。 2局部防突设计标准。①瓦斯释放钻孔设计掘进工作面每平方米布置瓦斯释放钻孔3个,回采工作面每隔5m布置1个瓦斯释放钻孔,释放瓦斯钻孔深度9m,孔径89mm,两侧释放瓦斯钻孔深入巷道两侧轮廓线外24m,每一防突循环必须留有不小于5m瓦斯释放孔超前距;②预测预报钻孔设计掘进工作面断面达9 m2及以上时,施工预测钻孔7个,其中沿着工作面方向布置3个,巷道两侧各布置2个(巷道两侧靠近工作面各布置1个,与该预测孔间隔2m的巷道两侧各布置1个),预测钻孔深度8m,孔径42mm,每一循环必须留有不小于2m预测孔超前距;③瓦斯抽采钻孔设计瓦斯治理科负责抽采钻孔设计,技术部负责抽采钻场施工设计。 (3)安全防护措施 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震动爆破、避难硐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系统等安全防护措施。 (三)设计审批标准 防突设计提交2日内由矿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组织审批。 (四)编制防突措施标准 1设计审批后3日内,抽采区技术员完成防突措施编制。 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和采掘工作面防突设计编制。 (五)措施审批标准 采掘工作面开工前5日内逐级完成措施审批,修改和补充意见留有记录,措施审批时要填写审批记录。 (六)措施贯彻标准 1生产单位、抽采区、通风区和安监部技术员向单位员工贯彻措施并签字,贯彻措施时填写记录。 2施工人员每次参加施工前,必须对措施的要点进行安全确认。 3每月必须对措施进行补贯,并留有记录。 (七)实施措施标准 1采煤区按照设计和措施组织生产。 2抽采区钻机班按采掘工作面防突设计要求施工钻孔。生产单位安排专门人员按采掘工作面防突设计要求施工瓦斯释放钻孔。 3采掘工作面遇断层等地质构造时,技术部下达通知单,报安全副总、矿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进行审批,通风区按照石门揭煤设计规定制定过断层措施,经会审后进行实施。 4采掘工作面遇地质构造等情况变更设计、措施时,必须经原设计审批人员同意。 (八)监督验收标准 1地区瓦斯员在现场监督瓦斯释放钻孔施工的全过程。 2瓦斯释放钻孔施工完毕后,瓦斯员必须逐个进行验收,发现有不符合设计规定的钻孔,责令施工班组长进行补打。 3所有瓦斯释放钻孔经地区瓦斯员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班组长、施工瓦斯释放钻孔人员都必须在A卡和瓦斯员原始记录上相互签字。 4瓦斯释放钻孔实行挂牌管理,预测人员将瓦斯释放钻孔的数量、深度、孔径等填写在牌板上。 5必须保证释放钻孔释放瓦斯时间不少于3h。 6工程验收后填写验收单。 (九)预测预报标准 1掘进工作面预测预报方法采用“钻屑指标法”。即预测钻孔指标Smax<6kg/m、Δh2<200Pa、K1<0.4(掘进工作面K1<0.5时,为无突出危险性)。回采工作面预测方法采用“瓦斯涌出初速度法”和“钻屑量”。即实测的q值小于qm(qm小于5L/min)和钻屑量Smax<6kg/m时,为无突出危险性。 2掘进工作面预测钻孔指标Smax≥6kg/m或Δh2≥200Pa或K1≥0.4(野青掘进工作面K1≥0.5)时,为有突出危险性;回采工作面预测钻孔指标实测值q≥5L/min或Smax≥6kg/m时,为有突出危险性。 3预测掘进工作面为有突出危险性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补打瓦斯释放钻孔。掘进工作面在有突出危险性钻孔附近补打释放钻孔8个,释放瓦斯时间2h,然后再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措施有效为止。 4预测回采工作面为有突出危险性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补打瓦斯释放钻孔,在预测有突出危险性钻孔附近上下各10m范围内每隔3m施工一个释放钻孔,释放瓦斯时间2h,然后再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措施有效为止。 5预测预报人员必须携带长度不少于10m的钢尺,对瓦斯释放钻孔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进行预测预报工作。 6预测预报指标超过规定指标时,预测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向班组长报告,并及时向通风区、抽采区、矿调度室汇报。 7瓦斯治理科将每天采掘工作面的预测结果填绘到瓦斯地质图上。 8采掘工作面预测预报结果符合细则规定要求时,预测人员在采掘工作面巷道的工字钢棚子上用红漆标住当班允许进尺的距离;预测预报结果实行挂牌管理,预测人员将预测的Smax、Δh、K1、qm和允许当班进尺均写在牌板上。 预测预报工作结束后,预测人员填写预测预报结果表。 (十)进度审批标准 1预测人员填写预测预报单,并在预测预报单上标注采掘工作面进尺,由抽采区值班人员审查签字,预测无突出危险性时报安全副总签字,预测有突出危险性时报矿总工程师进行签字,确定循环进度。审批结果发放时,填写审批结果表。 2审批结果发放到瓦斯治理科、安监部、通风区、生产单位及矿领导。 (十一)组织生产标准 1生产单位严格按照审批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进。 2采掘工作面循环进度达到规定时,瓦斯员、爆破工负责停止采掘工作面的采掘活动,并向通风区、抽采区和矿调度室进行汇报,实施防突措施。 (十二)进度控制标准 1采掘工作面班组长和瓦斯员负责掌握当班施工进度,交接班时向下一班交接清楚,瓦斯员升井后向通风区值班人员汇报进度,并做好记录。 2采掘工作面达到循环进度,地区瓦斯员向通风区、矿调度室汇报,并监督班组长实施防突措施。 (十三)月度进尺控制 月末,技术部负责提供当月采掘进尺,瓦斯治理科负责核对,发现有超进度施工,组织分析,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