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硅化岩研究.pdf
第 卷 第 2期 Vo 1 . 1 4 No . 2 湖 南 地 蜃 HUNAN GE0LoGY 1 9 9 5 年 6 月 j e n e 1 9 9 5 靳西祥 J i n X i x l a n g 堑生坐加 肼n ∞ 汞刺 电力部 申南勘硼设计研究琬宣■分院4 4 3 0 0 3 Yi e h a n g B r a n c h o t Ce nt r a l So t h S r a wy a n d De i c .I r t l t u t e Mi n i s t r y 0 f W a t e r C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 Hy d r o p o we r 相中地区硅化岩 . 产出层位多 原岩组成多样 . 与■矿化关曩密切 . 空『可上. 并矿化受早新建 化 岩控制} 时间上, 锑矿化主要停破早期硅化岩中的晚期建化产生} 扁园上, 硅化 岩与锑矿化之阔布舟 s p a t i a l l y c o n t r o | l e d t h e s i l i i e d r o c k l o r me d.Ⅲ t h e e a sy p e r i o d ;i n d t e mp o r a l I ,h y t h o s e o r me d_m t h e l a t e m g e o t he e a r l y p e r i o d.No i n ev i t a bl e ge me t i c M o t t t e c fio n b e t n蚰 i i 啦 n m n d a n i mo ny r n e r a l l z st lon b e p c o v e d .Th e i r i t e m l l c o e c r i c c z ma y l i e i n t h t t h e f r t t t r e d 8 i fi i f i l r o c h p o v i d e p o d 5 e f 0 r mi r l l ”一 ㈣l - i o n. Ke y w o r d s I Am i mv n y o r e ,s i I i c i f i e d r o c k ,C e n t r a l Hu r o n 0 引 言 湘中, 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锑产地 , 仅锝矿山锋矿就 占全国锑矿总储量的 4 O , 占湖 南省锑矿量的 8 O , 接近国外探明锋储量的总和①。 在湘中, 锋矿化必定伴随窖矿主岩的硅 化, 许多锋矿皆产于硅化岩中, 然而。 硅化岩中却不一定都有锑矿化。因此, 人们把硅化/ 硅 化岩视为一种找矿标志 , 但在硅化作用的分期 阶段及其与锋矿化的关系、 锋矿化与硅化 是否为同期产物 硅化强度与锑矿化强度是否相关等诸方面, 还存在不同看法。 作者在进行 “ 湘中锑矿找矿方向的研究 工作中, 曾对此做过专题研究, 现将部分肉容整理成文 , 试图 回答上述问题 。 1 硅化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 . 1 对 “ 硅化 的理解 硅化指岩石在热藏作用下 , 产生含有石英 玉麓、 蛋 白石等蚀变矿物的作用。由此可见 硅化是一种交代作用, 硅化岩就是这种交代作用的产物 硅化岩不应包括什么 “ 原生石英脉 和 “ 次生石英脉 , 也不应包括 “ 硅质滑裂隙、 晶洞充填 和 。 表生期的冷液硅质沉淀 。硅化 盍 李 芋 ; 鬻 璺 巷 果 地黄矿产挪定向基金赍助珥目. 1 9 8 9 ~l 9 9 2 ‘ ■ 4 维普资讯 9 2 湖 南 地 面 第 H 卷 不是 沿裂 隙充填形成具梳状构 造的石英细脉” ,更不是 “ 晚期形成粗 晶乳 白色石英大脉 。不 能产生概念性 的误懈 。 虽然 , 硅化岩是一种蚀变岩 , 是硅化作用形成的岩石 本文所讨论的硅 化岩石英含量限定在 6 0 以上 , 是早期硅化 阶段 的产 物 ,因此 ,硅化岩 是一种交代石英岩 , 它不包括原岩特征 明显保留的硅化灰岩等 。 1 . 2 空间分布特 征 据统计 , 湘 中地 区硅化岩 出露/ 分布点达 2 0 余 处 ,主要分布 于湘 中拗 陷中部 图 1 上古 生界地层 中 , 个别分布于湘中拗陷与雪峰 隆起 的交接带或湘 中拗陷中的凸起 上 。 1 . 2 . 1产 出层 位 有 ① 上元古 界板 溪群 湘 乡天 门山 }③ 上寒武统 下组 新邵黄泥洞 、邵阳石脚 盆等 地 ; ③ 中泥盆统 棋梓桥组 祁 东三德堂 ; ④ 上泥盆统余 田桥组 冷水 江锡 矿山 包括老矿 山、童家院、飞水 岩和物华 } 涟源甘溪 、冷水江罗家塘 、涟源马颈坳 、邵 东谢家 冲、安化 下苏 溪 、双峰黄泥塘 I 号硅化体等; ⑤ 上泥盆统 锡矿 山组 隆回五峰 山、 狮 子岭 、邵 阳石井辅 、 隆 回小水塘 I号硅化体 、双峰黄泥湾 I 号硅化体等; ⑧ 下石炭统岩关阶 隆回小水塘 I号 、 I号硅化体 ;和⑦ 下石炭统大塘阶 邵 阳老伏冲 、彭家 冲等地 。 1 . 2 . 2 产 状 、形 态 厦规 模 在地表 ,硅化岩主要呈 正地形 ,多表现 为沿 断裂 分布 的小 山包、陡峭 山脊或 山峰 ,其平 面形 态有椭 圆状 图 2 、囊状 长条 / 带状或不规则 团块状 ,规模不一 ,小 者 1 0 X 2 0 m,大者 8 0 0 X 3 0 0 0 m。 剖 面上 。硅化岩多表现为依附主干断裂沿下盘顺层延伸的层状 、似层状者 , 延 伸约 1 0 0 0 l 5 0 0 m,厚 3 0 8 0 m.少数 沿主干断裂旁侧 的次级断裂裂 隙分布 ,形成 穿层脉状 l 图 3 。前者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 ,后者当限于断裂面之 围 1 湘 中地 区硅 化岩分 布略 围 三叠第四 最2堀盘 最中 叠统 3 前 怩盆景4中酸性 侵 件5 硅悒岩 围 2 铝 矿 山 锑矿 田地 质略 围 据湖 南地 质 研 究 所 , 1 9 8 3 C d 下 石灰统大 塘阶C F玎璇缱封 Dn上怩盘 统锡矿 山组D j 泥盘 统余 用桥 组 上段 1硅 化 岩2正断 胫 维普资讯 第 2期 靳 西祥 等 ; 湘 中地 区硅化 岩研 究 1 . 3 岩 石学特征 1 硅化岩多里黑色 、灰黑色 ,部分 里灰 白色 ,或显 肉红 、灰紫 、青 灰、黄 绿等杂色 。矿 物组 成主要为石英 , 其次为方解 石、粘土 类矿物 、炭泥质 、重晶石、萤石 、电气石、自云母、 雪 巨 目 田- 目 圈 圈 3 锡矿 山并 矿田 3 1线地 质剖面 圈 据湖 南地 质研究 所 , 1 9 8 3 c。 , 下石炭统岩 关阶上 段D3 . ‘ 上泥 盆统 锯矿 山 组马牯脑段 D 上泥 盐统 锝矿 山组泥 塘里段D 上泥盆 统儡矿 山组兔 子塘段 D . 上 泥盆统锡 矿山组长 龙界段D 上泥盆 坑糸 田桥组 冲 泥 盐统 棋梓桥 组 1页 岩2铁矿层3灰岩4硅纯岩及 其界拽5断 裂破碎带6矿捧盈 其编号7钻孔 及其编号 黄铁 矿、辉锑矿 ,见步量陆源石英 、 岩 屑等 ,其含量 依硅化强度之不同变化较大 , 如交代石英 含 量与硅化强度成正 比,其含量可达 9 9 , 而 方解石等矿物的含量则与硅化 强度成反 比,其 含量可1 。 至王 日伦老先生曾将 它定为 七里江砂 岩①” ,至 8 o年 代 ,仍有人认为它属 于砂 岩 , 粉砂岩 ; 2 岩石结构 , 主要为粒状变 晶结构 等粒粒状变 晶结构 图 4 a 和不等粒粒状变晶结 构 图 4 b ,其次为熔 蚀结构 、交代 残 留结构 、变余砂 状结构 、变余 生屑结构 、变余泥砂 质结构 图 4 e中部之 部分硅化岩角砾 等 } 3 岩 石构造 , 主要为块状构 造 其次为角砾状构 造、残余 层理构造 图 4 c 、条带状构 造 、脉状一 网脉状构造等 ; 4 硅 化岩形成后 ,又遭受下列作 用而产 生一些后生变化 ① 硅化岩遭受蚀变 作用 ,如硅化 二次/ 晚期硅化 、绢 云母化 、铁染等 ; ② 硅化岩风化 后多里灰黄色或褐红 、褐黄 色 ,风化空洞及溶 蚀空洞发 育 ;③ 由于脆性 较强 ,硅化岩易于产 生碎 裂 ,因而有利于矿质沿隙充填、成矿 。 1 . 4岩石化学特征 王 日怆潮南 新纯锯矿 山锑矿地 质 1 9 3 4 维普资讯 期 ■ 地 一 第 1 4卷 1 湘 中地区硅化岩化学成分 表 1 ,显示其 s i o 含量达 7 0 . 0 5 9 6 . 2 8 之间变化, AI 。 O 、F e 2 O3 、F e O、C a O、Mg O、K2 O、Na O、C O。 等也有较 大的变化 。其 影响 因素主要是 硅化强度 ,其次是原岩 组成 的差异 ; 裹 1 湘 中地区硅化岩的化学成分 1 江 蕾rt h l l 0 1 t马蕞塌 l 2石却盐 l 3石井- 1 4伍囊院 石霄雇 I 6 五■山 ” 小水墙 ” 罗豪墟 1 9鼻子峙 却 天门山 2 1下苏l 托 让石 2 3长采事 2 ●I-山 2 s老佳冲 ‘ 专臣 苴 寒 层控 。 F e 2 0 a F 由c . o K 2 0 。 0 5 M m o D 。 一 一 构失 有帆嶷原岩贳 板岩 生鲁袭岩 2 硅化岩与原岩化学成分的对比 表 2 表明 ① 随硅化强度的增加, 除 S i O 含量有明 星增 长而 C a O、 C O 含量 明显 减步外 , Al 。 O 、F O。 、T i O。 、K。 O q - 别 例外 含量呈增 加趋 势, Mg O含量则呈减步趋势, ② 原岩为灰岩者 , 硅化后 S i O 、 A l z O 等含量增加较多, C a O、 C O 等含量有较多减步, 且灰岩愈纯, S iO 。 含量增加幅度愈大, C a O、 C O 含量减少幅度亦 大 l 原岩为砂岩者 , 硅化后S i Ot 、 A l 等含量增加较少, Na O、 有机炭等的不规律变化及 上述规律变化中的个别例外情况, 可能与硅化岩又遭受蚀变作用有关。 裹 2 湘中地区硅化j I } 与曩j I } 化攀或分对比 采禅点 岩石名舜 0A l z O 3 I F e O c - us o K z O N a O P z O 5 Mn O T [O2 C O H 0 有机嶷蚩料来曩 蚜㈣ 脯㈣ 南研蛳 肇锥 研质n n 岩 岩 移 岩岩 岩蕊 驴 柑 袭 袭 质质 甘 晴 云袭 硅云 诧 白 “ 三 册咖蚰曲 拍钳 m n 钟札”“ ∞竹.。 H “ m札 m ■ ; 韶钟 “L 盯“ 明明 “ .n ∞ 船 北 儿 船 相 加 蚰 u 蛳 m 哪 坫 m n n n 札 n n m m 吡 札 札 虬 札 札 札 虹 虬 ∞ 哪 嘶 虬 叽 . n 札 m 玑 州 m n ∞ m∞ 叽毗 ∞ 竹 ∞ m m n m 0 “ ;6 嘴 邮 仰 位 “ 踮 盯 “ 明 时 ∞ m “ n m m m n n n 曲 让 聃柚 啦明 曲 曲缸 ∞ 龄辐 仉n n n 札 盯聃肋 蛄 蛄蛄 蛄盐盯拈 如 船 m m m m m札 m m n 似油 如 加伽 踮 “ 曲蹦 ” 暑 O n 仉 朝 弛 啦∞ 蚌 特 赫 髓 姑 伸 ∞ 伸 m m 札 札 耵 姐 特 嚣 铀 拈 拈 蛇 铀 钉 蚰 m札0 n m 土 拈 n拈“ 盯n轧“ 姑 盯 蹦聃伯钾 L土 王五 L n t ‘ 柏 曲 如 蹦 拈 卯 晦 盯 帅 柚 虮 U 特 拈 他 她 蚍 m 虮 虮 盼 胁 硅 也 ” i 4 ; 讣 虹 雌 叽 ∞ ∞∞邮蛄盯m 仉 i。。。O i 船 n 乳∞ n “ 吼 i i 6 他 ∞ 扑 “ 曲 柏 锥 M忱韶 蚰靶盯 n L L n k {{l i i 维普资讯 第 2期 靳西祥等 湘中地区硅化岩研究 9 5 五峰山 蕾晶灰岩 硅 化 岩 ■r山 坭晶灰岩 硅 l 匕岩 混晶灰岩 硅化藏岩 掘晶灰岩 硅 化 岩 钙质惜砂岩 硅 化 旨 掘晶藏岩 硅 化 岩 钙蜃精砂岩 硅 化 岩 葳 岩 硅 l 匕岩 3 . 8 1 1 . 4 1 9 0 . 9 1 4 . 5 6 5 . 9 8 0 . 7 5 8 7 1 B 5 . 6 5 7 6 4 n 7 5 5 3 . 9 D 4 6 9 7 . 4 4 0 . 4 9 B B . l 1 B 4 5 5 . 4 8 3 . 船 7 6 5 4 . 9 0 l 2 6 D 1 . 7 0 8 B . 5 4 D . 9 3 5 5 . 0 4 2 . 8 B . 6 D 3 . B 9 0 3 . 2 5 8 7 . 朋1 . 北 0 . 2 1 D . 2 9 5 2 . D O 仉 5 6 D . ”D . O 3仉 0 3 O . D 2 0 . 0 5 4l l 5 6 0 6 4 0 6 B 0 . 呻O . 2 6仉 3 0 D . 8 6 5 D . 0 3 5 O . 0 65札 0 2 5 0 . 1 4 D . 1 5 1 1 4 5 0 . 2 1 D . 5 1 D .2 0 D . 1 4 1 . 2 4 D . 2 6 1 . 3 O D . o 8 4 g . 6 5 D . 4 6 0 . 1 2 0 . 1 B l 9 . 9 O D . 3 1 I . 1 2 0 . 1 ● 4 9 . 9 8 0 . 4 1 O , 1 4 0 . 1 B 4 . 9 1 0 . 1 5 O , 3 B 0 . o 8 l 柏D . 5 1 O . 讣0 . 1 O 6 . 瞄0 , 2 o 1 . 0 6 0 . D 6 4 5 . 9 4 0 , 5 1 O , 3 B 0 . 1 2 3 . 7 l 0 , 0 5 m l D 0 . D 2 2 D . 柏0 . 7 2 m 6 0 0 . D B I _ 4 1 0 . 2 0 m I D O . D 6 5 6 O 5 l m 2 O 0 0 4 5 . O . z 5 仉 O . D B 0 . 0 5 5 1 . 2 4 仉 0 6 5 仉 2 9 5 仉 0 5 5 仉 l 3 仉 3 7 仉 2 8 仉 l 2 仉 0 35 吼 2 8 D . “ D . O 7 D . 2 0 O . 1 1 港南I I 蜃 O . 0 9 研 究 昕 仉1 2 甯南I I 臂 仉D 9 研 究 所 仉0 1 9 8 年 m 0 9 仉 l 2 仉 0 9 仉 0 0 仉 l 2 仉 0 0 O . 1 l D . 3 6 . D . 4 6 1 . 5 1 典型矿区硅化岩及原岩的徽量元素含量对比 表 3 表明 ① 从原岩一弱硅化原岩一 硅化岩 , s b 含量逐渐升高, 硅化角砾岩最高} H s 、 A s 含量亦有相同变化趋势 , 如石井铺 } ② 从原 岩一硅化岩 , B a 、s r 含量 ,主要呈减少趋势 如锝 矿山 , 裹 3 湘中地区一些典置矿 区硅化岩与一岩t■元素耆量对比●位 x1 0 2 锯矿山硅化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总稀土含量较低 球 E E 2 1 . 2 2 I 孔 R E E / H I E8 . 2 6 . 为轻稀土富集塑缓倾斜分配模式 I S m/ N d 0 . 2 3 ,小于球粒陨石之 S m/ N d 比值 O . 3 3 3 , 说明成岩物质为壳源} a c e 0 . 7 6 , 显示弱的c e 亏损 , 说明成岩物质可能与海相 沉积物有关 即硅化岩 原岩为海相沉积物 锝矿 山矿 田为氽 田桥 组灰岩 ; Eu 0 . 6 2 ,亦显 示较弱的 E u亏损 ,说 明成岩时 f O 可 能较低 。 1 . 6 原岩组成 综合研 究表 明 , 硅化岩的原岩组成多样 ,为各类沉积岩 ,主要是碳酸盐岩类 包括灰岩 、 泥灰岩、白云质灰岩、 含炭质灰岩、 . E 物碎属等 , 其次有泥质岩、 砂岩、 硅质岩等. 主要证据 ● 钾 c 维普资讯 9 6 湖 南 地 质 第 1 4卷 列 F 1 野 外观察 ,见硅化岩和未 硅化原岩 间呈过 渡关系 ,如在 锡矿山 ,见灰岩一 弱硅 化灰 岩一 硅化灰岩一硅化岩的渐变过渡关系 ;在天 门山 .沿硅化 岩滚 石追索 ,不但找到 了原 生硅 化岩露头 .而且发现 了从硅化岩一硅化板 岩一板岩 的渐变过渡关系 ; 2 镜下观察. 硅化岩多具粒状变晶结构,交代石英中有方解石等矿物残晶, 发育各种 变余结构 ; 3 硅 化岩 的化学成 分 ,随硅 化强度 的不 同及原岩组 成的差异 .出现 一系列规律 性变 化 ; 4 硅 化岩与原岩相 比.微量元素含量亦 出现一系列规律性变化 ; 5 有关稀土参 数 .也具有指示意义 。 2 硅化与锑矿化的关系 湘 中地 区许多锑 矿都 产于硅 化岩 中 ,可以说凡锑矿化必定伴 随其寄主岩石的硅化 ,但硅 化岩 中不一定都有锑矿产出 。硅化 岩与锑 矿化 的关 系 . 尚未取得共识 。人们一般 视硅 化作 用为三期, 有的认为锑矿化与早期硅化有关, 硅化强度与锑矿化强度无关 ; 有的认为与中期 硅化有关①;也有的认为与晚期 硅化有关 ,中等硅 化的岩石含矿性较 好 。前已述及 .由于许多 研究者对 硅化 作用 的理解不 同,他 们对硅化作用 的分期及其与锑矿化关 系的认识 ,尚值得 商 榷 。如刘 焕品等的 “ 次生硅化 阶段 、林肇 风等 的 “ 表生期 冷液硅质沉淀”等等 。 基于本 文对硅化作用 的理解 ,笔者认为 t 2 . 1 湘 中地区硅化 作用分两期 1 早期硅化 , 造 成广搓发育的硅化岩 , 伴 随有弱的 浸染状 辉锑 矿化 。 镜下观察 ,石 英表面 “ 混浊” ,常含有方解石等矿物残晶,粒 间为复杂镶嵌接触关 系 ; 2 晚期硅化 ,叠加在早期硅 化 岩之上 ,伴 随着大规模 的辉锑矿化 镜 下观察 ,石英 表 面 “ 明净” ,常呈微粒或微脉状分布于早期石英及其所组成岩石 硅 化岩 的裂隙和显微裂 隙中,包括层状 、似层状矿体周边和富矿体 中夹石周 边的一层薄石 英外壳 , 及块 状矿石中 伴 随 自形辉锑矿 晶体 的微细粒石 英等。 2 . 2早期硅化的重要 意义 不在 于改变 了原 岩的化学性 质 ,而在 于改变 了它 的物理性 质 众 所周 知 .由于硅化岩脆 性较强 ,易于产生碎裂 ,可成为矿质堆积的 良好空 间条件 图 4 d 、 e 、 f 。 2 . 3 矿体 的形 态特征 层状、似层状矿体是主要受控于硅化岩的形态 ,而穿层脉状矿体 又取决 于含矿岩系的岩 性 组合特征 。 1 若含 矿系为一套岩性多韵律 层 ,那 么其多层界面 ,首先易于发生 面型横流 .产生层 状 、似 层状硅 化 岩 / 矿体 其次 .易于造成选择性硅化 , 而选择性硅化 又进一步促使其更易 形成层 间滑动 脱或破碎 第三 , 其 中的塑性 岩层夹层 .又是形成层状 、似层状矿体的 良好 屏蔽条件 如锡矿 山 I、I号矿体等 ; 2 若含矿岩 系为单一岩性 层 ,或硅化沿穿层断裂破 碎带发 生 .多形 成穿 层脉 状矿体 , 崔 薯 溉禺 啦 蒜 成 律 。 ④ 韩 肇 风 . 湘 中地 区锑矿地 质特征 及戚矿两测 研究. }匿告j j 8 4 ,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9 8 潮 ■ 地 曩 第 l 4卷 如锝矿 山I V 号 矿体 等 图 3 。 2 . 4 铺矿化与硅化强度的关系 研究表明, 锑矿化的强弱, 并非取决于硅化的强弱, 而是取决于硅化岩的碎裂程度, 碎裂 程度高者, 有利于锑矿化。 锑矿化的强弱与硅化岩的原岩岩性,亦无直接联系,除非矿 锑 质来源于某一被硅化的岩性 2 . 5 硅化与薯矿化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这是因为, 一方面硅和锑的搬运与沉淀的地球化学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相似,可以共生 在同一场所l 另一方面, 形成硅化 岩所要求的条件, 比锑成矿的条件耍普遍得多, 所 二 者又非一定相伴产出。 硅化 岩与锑矿化的内在联系, 仅在于碎裂硅化岩为矿质堆积提供 了 良好 的空闻。 3 硅化的找矿意义 硅化作为一种找矿标志, 不仅适用于锑矿 , 也适用于铅、 锌 、 金、银等热液矿床。 所以, 只把硅化 岩作为一种找矿的标志, 显然还投有抓住硅化与锑矿化的本质联系。 从上述硅化与锑矿化的关系来看 , 笔者认为; 1 硅化 岩不仅是一种找矿标志, 而且它首先是一种有利的找矿地质条件. 大规模的 锑矿化. 发生在大规模的硅化 早期硅化之后 . 同时又伴随着同期矿化的硅化 晚期硅化 , 因此 .找矿要 在硅化 岩中找硅化 } 2 在湘中. 今后寻找受硅化岩控制的锑矿 , 应注意下列几点 t ① 在产出层位上, 不应 把主要精力局限于余田桥组} ② 在含矿岩系方面 , 更应注意那些多韵律 岩性组合I ③ 以 往,人们过多地注意了原岩为灰岩类的硅化岩的情况 如锡矿山锑矿等 , 今后, 应对原岩为 其他沉积 岩类 的硅化 .加强研究 。 上接第 7 5页 在矿产普查中, 以往在矿区确定之前有一个 矿产概查 的阶段, 对一般矿产而言, 在概 查阶段主要是通过踏勘, 矿点检查评价等工作逐步提高矿产的工作程度和了解程度, 使之螅 逐步发展到矿区普查 、 详查、 勘探, 在当前形势下, 傲上述。 概查 阶段的工作, 对于一些矿产 而言 例如大多数的非金属矿产。 仍然是有效的, 甚至是必要的, 铲子坪金矿的发现也说明了 这一点 它是地质人员沿公路踏勘时发现的,而不是通过系统的成矿预测, 物化探稠t才发 现的。 此外 , 前述技术方法的进步 , 多数对矿产普查意义较大 ,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的 常规技术方法仍是当今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 上述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 , 作为地勘工作者应 该顺应这种发展规律推动固俸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进步。 但是从社会需求看 , 矿产资源开发 仍是振兴湖南经济的一大支柱, 特别是改革开放给湖南矿产开发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 尽快地 研究出一套针对地方和 国家需要 , 有效经济的技术方法组合, 并且使之与国际通行的固体矿 产勘查技 术方法 接轨 这是我们 当务之急 。这样做 ,既能使勘查技术 方法 更好地为发展 国 民 经济服务, 推动建设事业的发展 . 同时也符合我们发展地质事业的长远 目的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