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红铅锌矿矿床地质与成因分析.pdf
乐红铅锌矿矿床地质与成因分析 张自洋 收稿日期 2002 - 07 - 03. 作者简介张自洋1965~ , 男,云南大姚人,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要乐红铅锌矿,是滇东北地区既与上震旦统灯影组层位紧密相关、又受发育于灯影 组中的主干断裂或派生的次一级构造严格控制的代表性矿床。但多年来对其成因众说纷云。本 文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详细分析矿源层与构造对成矿的作用,及其内在影响因素,结合同位 素成果,认为应属沉积改造类型。 关键词矿床地质;稳定同位素;沉积改造类型;乐红铅锌矿 中图分类号 P61814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1885 200301 - 0097 - 10 1 区域地质背景 111 矿区位置 昭通鲁甸乐红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Ⅰ之 Ⅲ 级构造单元滇东北台褶束Ⅰ 2 3、南北 向小江深大断裂东侧与会泽断裂挟持的NE向断块内[1]。该巨大断块被其内兼具右行剪切性 质的洒鱼河、金阳2连峰两条呈NE向、近平行展布的大断裂,分割成3个长条状、斜列展布 的断夹块。各边界主干断裂和挟持的断夹块,控制了区域岩浆岩、变质岩和各类矿产的 分布。 112 地质构造 1地层及地球化学背景 洒鱼河与会泽断裂挟持的断夹块范围内,岩石地层出露较全,构造地层较少。以古生界 为主,元古界次之。从下至上出露有中元古界昆阳群黄草岭组 Pt 2h 板岩,下震旦统澄 江组 Z 1c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上震旦统灯影组 Z2dn含叠层石、硅质白云岩,以及 寒武系∈、奥陶系O、中志留统 S 2、泥盆系 D、下二叠统 P 1、下~上二叠统 峨眉山玄武岩 P 1 - 2β等,总厚度大于7 500m。 矿区频临古陆剥蚀区康滇古陆 , 又紧靠晚元古代以来频繁活动的小江深大断裂带, 形成一套含Cu , Pb , Zn , Mo , Ni , V , Hg , Ag等成矿或稀有元素丰富的陆缘环境碎屑物沉 积。具体体现在不同时代的沉积物中,主成矿元素Cu , Pb , Zn , Ag背景值均较高,尤 其是灯影组之上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的主成矿元素的背景值,可高出区域均值或维氏丰度 值3倍~10倍 。 这一特征说明,除区域灯影组~奥陶系地层具有 “矿源层” 的特性外,上 2003年第22卷 第1期97~106页云 南 地 质CN53 - 1041/ P ISSN1004 - 1885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述各地层中的亲硫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均表现出与“滇东北Cu , Ni , Pb , Zn , Ag元素地 球化学省”一致的特征,十分有利于主成矿元素成矿。 2岩浆岩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且具多期性。尤其是下~上二叠统“陆相裂隙式”峨眉山玄武岩流 喷溢、同源异相、高位侵入活动强烈。玄武岩流受区域性小江深大断裂控制,由W向E或 由NW向SE呈“被状或席状”泛流。而大多数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侵入体侵位程度,则 与发育于断夹块内的复式褶皱、斜列展布的NE向断裂系统活动密切相关。空间上,岩浆活 动与构造的分带性,控制了区内内生矿床点的分布。 3变质作用及岩石类型 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发生在组成晋宁期复式破背斜核部层位 中元古界昆阳群黄草 岭组泥质碎屑岩中如矿区南侧,巧家与鲁甸两县交界处的谓姑复式破背斜 , 岩石变质强 度变质相可达绢云母2绿泥石级、低绿片岩相,形成的岩石类型为板岩、千枚岩系列。 此外,分布于区域如会泽、洒鱼河等 NE向大断裂带或旁侧的岩石,也遭受不同程度的 绢云母2绿泥石级的动力变质,形成一系列呈狭长带状展布的板岩、千枚状板岩、重结晶或 硅化大理岩组合。 总体上,本区区域动力变质作用较弱,并末完全改变原岩层理或成分组构。原岩仍保留 了成层有序的剖面结构特征,且与成矿的关系不甚密切。仅少数铜、铅锌矿床与线型动力变 质作用、岩浆热变质作用有关如谓姑铜矿床等。 4构造 在边界断裂NW~SE向右行剪切力偶的作用下,区内发育一系列平行主干断裂走向的褶 断构造系。NE走向的褶皱多表现为向斜宽缓、背斜紧密的隔挡样式如小寨向斜、阿鲁块 向斜、谓姑复式破背斜、新街向斜、小河背斜等。局部褶皱遭受多期构造变形,褶轴呈弧 形由NE向近N方向弯转,空间上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线型复式褶皱,在核部和翼部形成的 挤压破碎带、层间剥离空间等形迹,是岩浆侵位、成矿有利地段如谓姑复式破背斜核部与 翼部等。 区内NE向挤压2拉张兼右行剪切断裂系发育如洒鱼河、乐红2小河、乐马厂、谓姑和 会泽断裂等 , 在伴生区域复式褶皱变形过程中,除切割、破坏背向斜核或翼部层位外,大 多数断裂本身又构成区域导矿、控矿、贮矿的有利空间如会泽铅锌矿、乐马厂铅锌银矿、 乐红铅锌硫铁矿等。 5区域成矿靶区 区域成硫靶区位于昭通2六盘水银、铅锌成矿带西部之巧家2彝良成矿亚带内,属谓 姑铅锌银矿田的一部分。矿区位于谓姑复式破背斜北端,处于NE与NW向构造的复合交汇 部位。目前已发现多处不同规模的铜、银、铅锌、硫铁矿矿床点 , 是一个极富资源前景 的找矿区域。 6地球物理场特征 云南省1∶50万航空磁测、重力异常图上,本区表现出一个规模巨大的NW向低重力带, 正好串联“一大串”银、铅锌、黄铁矿等大、中、小型矿床如火德红、乐马厂、乐红、东 坪、茂租等 , 与NW向隐伏深大断裂形迹重合图 1 。这一特征说明, NE向区域构造系 89 云 南 地 质22卷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应属“盖层或表部构造层次”形迹,而NW、NS及EW向三组构造,可能都是影响到硅铝 层的深层次构造,从而为区域矿床成因或含矿热流的多源性解释提供依据。 图1 鲁甸地区航空磁测△T重力、化探异常平面图 Fig11 Map of Airborne Magnetic △T , Gravitative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of Ludian Area 11 县城, 21 乡镇, 31 磁总基点, 41 公路, 51 磁力异常等值线单位 n100nT , 61 重力异常等值线单位 10 - 5/ s2 , 7 1 航磁异常编号, 81 土壤异常及编号, 91 水系沉积物异常及元素 2 矿床地质 211 岩石地层 矿区出露岩石地层有上震旦统灯影组二段 Z 2dn2、寒武系 ∈和奥陶系O部 分地层。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二段 Z 2dn2 图 2 。分布于矿区中部,周边被断 裂围限,呈“楔状”出露地表。据实测剖面成果,按其岩性组合、接触关系等特征,可分为 三个岩性层,从下至上为 第一层 Z 2dn 2 - 1 。浅灰色厚层~块状、泥~细晶白云岩。上部含硅质条带,下部具层 纹状构造。晶洞发育,顶部为一层厚约2m的浅灰色薄层细晶白云岩,均质,薄层厚度2cm ~3cm ,是划分与上覆地层接触界线的标志层。厚度大于94130m。 第二层 Z 2dn2 - 2。浅灰、灰白色层纹状中~厚层、粉~细晶白云岩。下部含少量燧石 99 1期张自洋乐红铅锌矿矿床地质与成因分析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结核及硅质条带,上部夹灰白色中厚层硅质岩,顶部为一层厚约2m的灰白色层纹状硅质 岩,是划分与上覆地层接触界线的标志层。厚度大于214159m。 第三层 Z 2dn 2 - 3 。浅灰色中~厚层、粉~细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下部夹硅质岩薄 层,上部含硅质团块或透镜体,顶部发育一层厚013m~118m的内碎屑白云质磷块岩,碎屑 成分为深灰色棱角状胶磷矿和黑色碳质碎屑。与上覆地层呈嵌入不连续接触。 厚度大于129192m。 上述整体层序表现为一套局限台地相泻湖及局限海湾~台地潮坪相沉积组合,以厚 大白云岩和富含叠层石、少量膏盐、磷酸盐为特征。 212 构 造 矿区褶断构造形迹发育。基本构造格架由一组具分枝复合特征的NW向高角度张性断裂 组成。空间上各种构造形迹呈向NW收敛、向SE撒开的变形样式。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次一 级NW和近EW、NS向的褶断构造形迹相互切割,使区内形成一幅“三角形断块”相互拼贴 的变形图案图 2 。 1褶 皱 区内牵引褶皱主要有包包上向斜S和金家沟背斜 B 褶皱形迹出露于乐红街及其附近,呈NW或NS向展布,向NW或N扬起或倾伏,往S 或SE被F2、F3限制,总体属F2挤压变形的产物。 包包上向斜 S 形态保存完整,轴长420m。核部地层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 , 两翼为上震旦统灯影组第二段第三层 Z 2dn2 - 3。产状西翼110 ∠8 ~15,东翼250 ∠10 ~16 。轴面直立,枢纽水平,为一条陡倾短轴向斜。 金家沟背斜 B 形态保存不甚完整,褶轴平行包包上向斜展布,轴长460m。南延被 F2派生的次一级F3断裂切断东移,水平位错约50m。核部地层主要为上震旦统灯影组第二 段第三层 Z 2dn2 - 3 , 两翼地层不清晰。产状东翼110 ∠8 ~15,西翼250 ∠8 ~18 。 轴面直立,枢纽向北缓倾。为一陡倾缓伏短轴背斜。 两褶皱力学指向,均显示主干断裂具张性兼左行走滑性质。与成矿的关系不明显。 2断 层 F1逆断层出露于矿区中偏NE部,呈NW向展布。迹线波状起伏,全长大于1 700m , 断面产状210 ~250 ∠61 ~83 。NE盘为寒武系地层, SW盘为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断距 80m~110m ,断层破碎带宽3m~18m , NW、SE两端窄,中间宽,由蚀变强烈的脆性构造角 砾岩组成。角砾成分北端、中~南段为白云岩;南端为砂泥岩。白云质、钙质、铁泥质、 铅锌矿质等胶结,接触式、基底式和阳光隙式胶结类型。该断层是F2派生、同向、近平行 的次一级构造,除构成矿区NE铅锌成矿边界外,同时又是区内I2号矿体主要的导矿、赋矿 构造。 F4逆断层属F1派生的次一级构造。迹线全长大于560m。断层NWW端呈锐角斜接在 F1之上,构成“入字型”变形样式展布。SEE端被F5切断南移,水平位错约50m。此断层 破坏了寒武系地层的完整性,断面产状185 ∠75,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地层断距300m~ 500m ,断层破碎带宽7m~8m。 由脆性灰质构造角砾岩、 断层泥等组成。 总体属一条规模较 001 云 南 地 质22卷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2 乐红铅锌矿地质简图 Fig12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Lehong Pb - Zn Deposit 小的逆断层,末见与成矿的直接关系。 F2正断层构成铅锌成矿区西部边界,呈NNW向展布,与派生出来的次一级同向展布 的F3逆断层和分枝F1逆断层、以及挟持的“剪切透镜体或三角形断块”一起,控制了矿区 内的构造变形和成矿范围,并组成区内主干构造导矿、成矿、贮矿系。断层迹线舒缓波状、 斜切矿区,幅内全长大于2 200m ,断面产状220 ~250 ∠60 ~85 。南西盘下降盘为奥 陶系地层,北东盘上升盘为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断距700m~800m。NW与SE段断层 破碎带宽10m~30m ,中段宽25m~50m ,由脆性角砾岩、碎裂岩组成。角砾成分以白云岩为 主,次为砂泥岩,由铁质、钙泥质、铅锌矿质等胶结,接触式、基底式胶结类型。由于遭受 多期构造变形,角砾岩围岩蚀变强烈,尤其是与F3逆断层挟持三角断块近两断面一侧,是 101 1期张自洋乐红铅锌矿矿床地质与成因分析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区内 Ⅱ2、Ⅲ 号矿体赋存地段。 F3逆断层发育于F2断层东侧、灯影组第二段第三层 Z 2dn2 - 3内,属F2正断层派 生的次一级NW向构造。断 层两端呈锐角斜接在F2断层之上,迹线全长大于1 050m ,断面 产状220 ~250 ∠50 ~85 。断层破碎带宽约5m ,由中~强黄铁矿化、铅锌矿化脆性灰质构 造角砾岩组成。是区内 Ⅲ 号矿体主要贮矿构造。 F5正断层出露于矿区东侧,呈近NS向展布。南端斜交在F3逆断层之上,北延切断两 盘地层、F1、F4及I2矿体走向,使其产状对顶或走向不连续。断层迹线全长大于1 500m ,断 面产状70 ~110 ∠50 ~70 。西盘为灯影组第二段地层,东盘由下寒武统下部和中奥陶统上 巧家组组成。地层断距50m~100m ,断层破碎带宽0150m~4m ,黄铁矿化、硅化、白云石化 弱,属成矿后的损矿构造。 213 矿体特征 经工程揭控发现8条矿体Ⅰ1、Ⅰ2、Ⅰ3、Ⅱ1、Ⅱ2、Ⅱ3、Ⅲ、Ⅳ , 除 Ⅳ 号矿体赋存 在灯影组第二段第二层、由白云岩组成的层间剥离空间中外,其余7条矿体赋存在F1、F2、 F3断层破碎带中,严格受断层控制。现择其中 Ⅰ2、Ⅱ2、Ⅲ、Ⅳ 号矿体简述如下图3 1Ⅰ2号矿体 脉状或透镜状产于F1断层破碎带中上部。产状210 ~250 ∠70 ~80 。矿体长840m ,控 制斜深20m ,厚度1m~4128m ,平均厚度2168m。Pb品位 0 118~1185 w ,平均0151 w ; Zn 2111~18126 w ,平均9129w ;伴生Ag 7122~621 24 10- 6,平均25196 10 - 6。 2Ⅱ2号矿体 似层状或“多层结构”产于F2断层破碎带中上部。走向310 ~340,倾向220 ~250, 地表至斜深100m范围内断面近于直立,不时反倾。矿体长2 060m ,控制最大斜深252m ,厚 度1184m~29108m ,平均厚度8198m。Pb品位 0 104~15157 w ,平均1120w ; Zn 018 ~3015 w ,平均10183w ;伴生Ag 214~1871 5 10 - 6 ,平均301310 - 6。该矿体规 模巨大,铅锌金属量占矿区总储量的92 。 3Ⅲ 号矿体 产于F3断层破碎带内或旁侧次级破碎带中。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基本一致 220 ~250 ∠50 ~85。矿体长100m~150m ,厚度1189m~4188m。平均品位Pb 0149w , Zn 414w ; 伴生Ag 3516910 - 6。 4Ⅳ 号矿体 似层状产于由灯影组第二段第二层中上部白云岩组成的层间剥离空间中。产状与地层产 状基本一致。矿体长30m~100m ,倾斜延深20m~30m ,厚度1m~3m ,平均厚度115m; Pb 品位 0 158~25134 w , Zn 314~26119 w ,伴生Ag 3514~791 8 10 - 6。该矿体地 表未出露,钻孔与坑道揭露为厚度中等、品位富的隐伏铅锌硫化矿体。 此外,区内 Ⅰ1、Ⅰ3、Ⅱ1、Ⅱ3号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产于上述三条含矿主干断层 破碎带上部或下部。产状与断层基本一致,单个矿体一般长30m~100m ,厚度变化在1m~ 5155m间。Pb品位 0 184~1129 w , Zn 1158~3193 w 。沿走向与倾向矿体连续性 差,厚度、品位变化较大。 201 云 南 地 质22卷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3 乐红铅锌矿1号勘探线剖面图 Fig13 Section of Exploratory Line No. 1 of Lehong Pb - Zn Deposit 11 大箐组白云岩, 21 上巧家组泥岩、白云岩, 31 下巧家组石英砂岩、泥岩, 41 红石崖组泥岩, 51 二道水组白云岩, 61 西王庙组泥质粉砂岩, 71 灯影组第二段第一~第三层, 81 矿体及编号 214 矿石类型 以 Ⅱ2矿体为例,垂向上矿石类型从上至下依次为地表氧化矿,中深部混合矿,深部 1 750m标高以下硫化矿。矿石结构以粒状、半自形结构为主 ,次有交代残余、溶蚀、放 射状、环带状等结构。构造氧化矿石以砂土状、皮壳状、钟乳状、网格状构造为主,少量 致密块状、角砾状构造;硫化矿石以斑块状、浸染状构造为主,次为角砾状、细网脉状构 造。矿石中金属硫化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为主,次为黄铜矿、斑铜矿、银黝铜矿 等。金属氧化矿物以菱锌矿、褐铁矿为主,次为白铅矿、铅矾、水锌矿、异极矿、铜蓝、孔 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由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和少量石英、碳质碎屑物等组成。 215 近矿围岩蚀变 矿体富厚地段,围岩蚀变组合主要为黄铁矿化、重晶石化和硅化,一般为弱黄铁矿化、 重晶石化、硅化、白云石化和方解石化。重晶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萤石化组合是铅 锌矿化的标志。含矿构造破碎带中,各围岩蚀变组合沿其走向或倾向延伸略具分带性,与各 301 1期张自洋乐红铅锌矿矿床地质与成因分析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矿石类型的分布有成因上的密切关系,同时又是寻找此类矿床的重要标志。 硅化与铅锌矿呈正相关,多为交代灰质或细脉状产出。 重晶石化与铅锌矿共生,脉状或团块状产出,两者呈消长关系。 黄铁矿化属同期不同时的伴生产物,浅部多氧化成褐铁矿,局部形成铁帽。 3 成因分析 311 矿 源 矿区赋矿地层含主成矿元素背景值较低,但其上下含元素Pb , Zn , Ag , Cu , Mo , Ni , Hg , S背景值较高的层位较多。尤其是灯影组之上的寒武系~中奥陶统等碎屑岩夹碳酸盐岩 “矿源层”中,主成矿元素Pb , Zn , Ag含量均高于区域均值或维氏丰度值10倍~30倍。 这些“矿源层”与含矿地层,多属潮上~潮间带,或局限台地相、台地潮坪相~滨岸沼泽还 原环境沉积。在后期构造运动产生的温度、压力和导矿构造条件下,溶淋形成富含主成矿元 素和硫酸盐的地下热卤水矿液,从而为区内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312 岩 性 赋矿地层的岩石主要为化学性质活泼的“脆性岩”,在构造挤压作用下,极易产生脆性 破裂或与含矿热液发生交代、充填成矿。 313 与岩浆岩的关系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从区域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分析,除晚二叠世玄武岩岩浆喷发及 部分同源异相或高位侵入的次火山岩有较弱的铜、黄铁矿化外,均末发现规模较大的铅锌矿 化。因此,可以认为区内主要的铅锌矿床的形成或成矿作用,与岩浆岩无直接的关系。 314 矿体受构造控制 矿区目前发现的8条矿体,主要贮藏在3条具成生联系的构造破碎带中,并受主干构造 的严格控制。 315 围岩蚀变特征 主要为中低温条件下形成的蚀变组合,如重晶石化、硅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和铅 锌、黄铁矿化等。 综上所述,区内主要的铅锌矿床,从所处的地质构造成矿背景,以及与岩浆岩的关系表 明,铅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岩石沉积岩中;构造作用使地层中成矿物质活化、迁 移、凝聚、交代、充填成矿,使矿床既具备中低温热液矿床某些特征,亦具有沉积改造 特征。 316 同位素特征 为探讨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历年来在乐红铅锌主矿体上Ⅱ2采集的铅硫同位 素样测试分析结果如下 1铅同位素 乐红矿区Pb206/ Pb204比值为20134 , Pb207/ Pb204比值为15181 , Pb208/ Pb204比值为39142 , Pb206/ Pb207比值为1129。铅同位素组成,与岩浆热液成因矿石的铅理论同位素组成 Pb 207/ Pb204 1915、Pb208/ Pb204 16、Pb208/ Pb204 39 相似,即不仅表现为正常铅的性质,且具同 位素组成变化小的特点。这一特征与我国西南地区某些远离岩浆岩,产于碳酸盐岩中、矿物 401 云 南 地 质22卷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成分较单一、矿体形态简单的铅锌矿床相近。Pb206/ Pb207比值 1 1 29 与密西西比河型铅锌 矿床Pb206/ Pb207比值 1 129~11 42 相同,显示可能找到规模较大的矿床。从乐马厂SE铅锌 银矿~NW东坪铅锌矿的同位素比值或组成分析,样品含放射成因铅较高,接近或高于t 0 的比值,这一特征又间接证明了从SE至NW ,具有从放射成因铅转为正常铅的趋势,同时 反映了隐状NW向深大断裂对区内区域铅锌矿床的控制作用。由此可见,区内矿质显然来源 于非均一的地壳岩石中,即来源于含主成矿元素背景最高的地层 “矿源层”中。 2硫同位素 据对主矿体中的黄铜矿Cp、黄铁矿Py和方铅矿Gn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矿物 中黄铜矿δS34为 18173w‰, 黄铁矿δS34为 7101w‰, 方铅矿δS34为 13 1089~181 519 w‰。可以看出,乐红矿区以富重硫为特征。 δS34为正值,变化范围在 7 101~18173 w‰; 说明样品中δS34比陨石硫偏高,以富含δS34为特征。这一特征, 与赋矿地层本身就是含膏盐 或硫酸盐的镁质碳盐岩沉积吻合,说明样品中的硫可能是海成的,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硫酸 盐矿物。与位于隐伏NW向深大断裂NW段的茂租铅锌矿相比,茂租铅锌矿矿石中的δS34变 化范围较窄,δS34为 12 101~12106 w‰,这种窄范围的变化,反映了样品中的硫经过热 液均一化作用。这一特征,可能与该矿床处于小江深大断裂与金阳2连峰断裂挟持部位、成 矿晚期有地壳硅铝层岩石熔融形成的热液参与成矿作用,使早期海成硫酸盐样品中的硫发生 均一化有关。总之,区内硫同位素既具生物硫特征,晚期由于构造活化又具有热液均一化作 用特征,综合反映了区内铅锌矿成矿的多期性或矿质来源的多源性特征。同时也说明实际矿 床地质、成矿地质背景、沉积和构造环境相一致的特征。 3成矿温度 乐红铅锌矿中铅锌矿的爆裂温度起爆温度为157C~490C ,均值236C;峰值356C ~482C ,均值433C。与滇东北同类矿床所测方铅矿温度 127 C~310 C 相近,属中 低温。 4矿床成因类型。 总括上述各项以外,可以认为乐红铅锌矿应属沉积改造类型。 参 考 文 献 [1]柳贺昌,林文达.滇东北铅锌矿床规律与预测[M].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4. [2]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乐红铅锌矿普查中间性地质报告.[R]. 1996. [3]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1∶5万龙头山幅、荞麦地幅地域地质矿产报告.[M]. 1989. 501 1期张自洋乐红铅锌矿矿床地质与成因分析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N ANALYSIS OF GEOLOGY AND GENESIS OF LEHONG PB2ZN DEPOSIT ZHANG Zi2xiang Qujing Company ,Yunnan Limited Compan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 Qujing 655000 Abstract The lehong Pb2Zn deposit is a representative deposit in the northeast Yunnan ,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pper Sinian Dengying ation and controlled by the main fault or its derived structure in Dengying 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its genesis for many years. In this paper , we have an analysis in detail of the function of ore origin bed and structure on metallogenesis and the innat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consider it to be a sedimentary reation type ore deposit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sotope results of the deposit. Key Words Geology of Ore Deposit ; Stable Isotope ; Sedimentary Reation Type ; Lehong Pb2Zn Deposit 601 云 南 地 质22卷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