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类型与结构模型.pdf
2 0 0 7年 6 月 J u n e ,2 0 0 7 矿床地质 M I NERAL DEP OS I TS 第 2 6卷第 3期 V0 1 .2 6 No .3 文章 编号 0 2 5 8 7 1 0 6 2 0 0 7 0 3 0 2 4 9 1 6 滇 西北衙金矿矿床 类型与结构模 型 徐兴旺, 蔡新平, 张宝林, 梁光河, 杜世俊 , 王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 0 0 0 2 9 摘要北衙金矿区作为藏东一川滇西一滇东南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带的一部分, 发育有 3期成分不同的碱性斑 岩, 并经历了多期成矿作用。北衙金矿有 3种成因不同的矿床 ①与碱性斑岩有关的铜金多金属矿, 包括与石英钠长斑岩 和石英正长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②与辉长一 玄武岩浆有关的铁金矿床 , 包括熔浆型铁金矿 床和喷流沉积型多金属矿床 , 后者又有洞穴和湖相沉积环境之分; 及 ③古砂矿 , 有古风化壳型砂矿、 河湖相古砂矿和洞穴 沉积古砂矿。北衙矿区复杂多样 、 多期叠加活动的岩浆与成矿作用, 造就了矿区大规模的成矿作用。 关键词地质学 ; 矿床类型; 结构模型; 北衙金矿 ; 滇西 中图分 类号 P 6 1 8 . 5 1 文献标识码 A Ge n e t i c t y pe s a nd f r a me wo r k mo d e l o f Be i y a g o l d o r e d i s t r i c t i n we s t e r n Yu nn a n XU Xi n g Wa n g ,C AI Xi n Pi n g ,Z HANG B a o L i n ,LI ANG Gu a n g He ,DU S h i J u n a n d WANG J i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l o g y G e o p h y s i cs, C A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Th e Be i y a o r e d i s t r i c t ,a s a p a r t o f t h e Ce n o z o i c a l k a l i r i c h p o r p h y r y b e l t i n t h e e a s t e r n Ti b e t we s t e r n Yu n n a n - s o u t h e a s t e m Yu n n a n a r ea ,po s s e s s e s t h r e e t y p e s o f a l k a l i n e po r p h y r i e s f o r me d a t t h r e e s t a g e s ,a n d h a s e x p e r i e n c e d r e p eat e d m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 Th e r e a r e t h r e e g e n e t i c t y p e s o f mi n e r a l d e p o s i t s i n t h e B e i y a o r e d i s t r i c t ① Cu Au po l y me t a l l i c d e po s i t s r e l a t e d t o a l k a l i n e po r p h y r i es .c o mp r i s i n g po r p h y r i t i c Cu Au d e po s i t s a n d po l y me t a l l i c s k a m d e p o s i t s r e l a t e d t o q u a r t z a l b i t e po r p h y r y a n d q u a r t z K f e l d s p a r por p h y r y ; ② F e Au d e p o s i t s r e l a t e d t o g a b b r o o r b a s a l t ma g ma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ma gm a t i c Fe Au d e p o s i t s a n d s e d i me n t a r y po l y me t a l l i c d e p o s i t s f o rm e d i n c a v e s a n d l a k es; a n d③ p a l a eo- p l a c e r s f o rme d a t t h e weat h e r i n g s u r f a c e ,i n l a k e s a n d i n k a r s t s . C o mp l e x a n d S U p e r i mpos e d ma gma t i s m a n d h y d r o t h e rm a l p r o c e sse s r e s u l t e d i n t h e f o rm a t i o n o f a s u p e r l a r g e g o l d a n d po l y me t a l l i c o r e d i s t r i c t i n t h e B e i y a a r ea . Ke y wo r d s g e o l o g y ,d e p o s i t t y p e ,f r a me wo r k mo d e l ,B e i y a g o l d d e p o s i t ,west e rn Yu n n a n 滇西北衙 金矿原名为北衙铅矿 , 明代万历至清 朝嘉庆年 间就有采 铅炼银 , 建 国后历 经 2 0世 纪 5 0 至 6 0 年代勘探铁矿和铅锌矿, 在红泥塘和笔架山矿 段获得铅锌矿石近 3 9 3万吨 云南省地质厅第 十 四 地质队, 1 9 5 9 。8 0年代早期武警黄金十三支队 1 9 8 2 1 9 8 5年 最先在北 衙地 区开展 金矿地质普 查 , 获金远景储量 1 8 8 0 k g , 并认为矿体 小而分散 , 无工业价值。2 0世纪 8 0年代后期蔡新平等 1 9 8 8 年 在开展“ 国家紧缺矿种” 攻关项 目“ 三江金矿成矿 规律及靶区优选” 课题过程 中进入北衙矿区 , 追踪粗 * 本文得到 国家 9 7 3项 目 2 0 0 2 c B 4 1 2 6 0 5 与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4 0 5 7 2 1 3 1 和 4 0 2 7 2 0 9 0 的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徐兴旺 , 男 , 1 9 6 6年生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 、 矿床地质学和流体构造动力学研究。E - ma i l x u x w ma i l . ig c a s . a c . c n 收稿 日期2 0 0 6 . 0 9 . 2 5 ; 改回 日期2 0 0 7 . 0 1 1 3 。李岩编辑 。 维普资讯 矿 床 地 质 2 o 0 7年 铅含金信息 , 查 明了该 区的主要金矿石类 型铁 金矿 , 建立 了金 的成矿 模 型; 在此基 础上 , 蔡 新平 1 9 8 9年首次向云南省黄金局和大理州政府提交 了该 区成矿 远景 的初 步评价报告 和开展勘探 工作 的建 议 , 1 9 9 0年再次提交成果报 告, 提交科研预测储量 A u 6 8 . 8 3 t 、 A g 8 3 9 . 2 8 t 和相关 的选矿试验报告 , 并认为北衙金矿为一喜马拉雅期斑岩型复合式金矿 床 蔡新平 , 1 9 9 1 ; 蔡新平等 , 1 9 9 1 。在蔡新平研究 成果的推动下 , 1 9 9 2年在北衙铅矿 的基 础上增建了 北衙金矿。1 9 9 3年北衙铅矿投产金矿, 并更名为大 理金矿 亦称北衙金矿 。 鉴 于北衙 金矿 良好 的找矿 潜力 , 云南 省政 府 1 9 9 8年在实施“ 科技兴滇” 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设立 了省一 院、 省一 校合作攻关项 目“ 云南黄金找矿 战略规 划和矿山增储研究” , 并将北衙金矿作为重点攻关研 究矿区。蔡新平等 1 9 9 8 ~2 0 0 2年 在执行“ 北衙金 矿成矿预测和找矿研究” 课题攻关研究过程 中, 对矿 区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等开展 了系统调查与研究 , 在矿 区系统开展 了地震勘探 等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厘定了金矿床的工业类型, 提交 各种类型不同级别 的金矿找矿靶区共 1 7个 , 预测金 矿资源量超过 1 2 0 t 。同期 1 9 9 8年 云南地质 三 大队开始兼并北衙金矿 , 并开始较大规模的金矿勘 查与开采 。 鉴于北衙金矿区丰富的地质与成矿现象, 2 0世 纪 9 0 年代以来大量科研人员到北衙金矿考察, 对北 衙金矿矿区斑岩的岩石类型与年龄 、 矿床类型 、 成矿 特征及 成 矿 预测 等 进 行 了讨 论 与 研究 蔡 新平 , 1 9 9 3 ; 蔡 新 平 等, 1 9 9 1 a ;1 9 9 1 b ;2 0 0 2 ; 甫为 民 等, 1 9 9 4 ; 甫为民, 1 9 9 4 ; 邓万明等, 1 9 9 8 a ; 1 9 9 8 b ; 张学 书, 1 9 9 8 ; 刘秉光 等 , 1 9 9 9 ; 李元等 , 1 9 9 9 ; 梁光河等 , 2 0 0 0 ; 钟 昆 明等 , 2 0 0 0 ; 崔 银亮 等 , 2 0 0 1 ; 马德 云等 , 2 0 0 1 ; 2 0 0 3 ; 任治机等 , 2 0 0 1 ; 杨建 民等 , 2 0 0 1 ; 葛 良胜 等 , 2 0 0 2 a ; 2 0 0 2 b ; 李 晓勇 , 2 0 0 2 ; 晏建国等 , 2 0 0 2 ; 2 0 0 3 ; 杨世瑜等, 2 0 0 2 ; 刘建云 , 2 0 0 3 ; 2 0 0 4 ; 王顺英 , 2 0 0 3 ; 张 继荣等 , 2 0 0 4 。2 0 0 3 年开始实施 的国家 9 7 3项 目“ 印 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 子专题“ 滇西喜马 拉雅期碱性斑岩 C u - A u 成矿作用” 将北衙金矿区作为 重点矿区, 对矿区喜马拉雅期斑岩类 型与成 因、 矿 区 热水角砾岩特征及其对矿床的保护作用和矿床类 型 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肖骑彬等, 2 0 0 3 ; 徐兴 旺等 , 2 0 0 3 ; 2 0 0 6 ; X u e t a 1 . , 2 0 0 7 a 。 本文基于蔡新平等多年的成果积累和笔者近年 所获得的新资料与分析数据, 并结合北衙矿区万洞 山矿段和红泥塘矿段露采过程所揭露的新现象, 对 北衙金矿的矿床类型进行系统总结 , 建立北衙金矿 的结构模型 , 以期对 在滇西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有 借鉴作用。 1 矿 区地质概况 北衙金矿 区位于滇西大理 古城之北约 9 0 k m, 藏东一川滇西一滇东南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带 中段 滇西地区、 金沙江古缝合带东侧及扬子板块西缘 图 1 a 。金沙江缝合带是古特提斯金沙江大洋俯冲消 减带 , 也是三叠纪扬子板块与羌塘一兰坪一思茅地 块间的碰撞对接带 , 该缝合带在喜马拉雅期 印度大 陆与欧亚大陆俯冲碰撞过程中活化并叠加形成一系 列逆 冲推覆构造与走滑断裂。 滇西地 区喜马拉雅期 富碱斑岩岩石类 型多样 , 有花岗斑岩 如马厂箐斑岩体 、 二长斑岩 如巍 山和 小桥头斑岩体 、 正长斑岩 如六合斑岩体 、 霞石正 长岩和碱性辉石岩 见于永平杂岩体中 和霞石辉长 岩 大荒田岩体 , 岩体的形成年龄为 2 3 ~6 2 Ma 曾 普胜等, 2 0 0 2 。其中部分斑岩伴生有 C u A u 多金属 成矿作用 , 典型矿床除北衙金矿外有马厂箐 C u Mo - A u矿床 葛 良胜等 , 2 0 0 2 、 马头湾 C u矿床 、 姚安老 街子 P b Z n矿床和明珠 Au矿床 毕献武等 , 2 0 0 1 、 宝丰 寺 P b Z n矿 床、 巍 山扎 村 Au矿 床 王 勇 等, 2 0 0 3 、 中甸甭哥 Au矿床 杨岳清等 , 2 0 0 2 、 宁蒗罗 卜 地 C u Au矿床 胡受权 等 , 1 9 9 8 、 盐源西饭坪 C u Au矿床 徐士进等, 1 9 9 7 、 金丝厂 C u Au多金属矿 和弥渡黄矿厂 P b Z n F e Mn矿等。 北衙金 矿区位 于南无 山复式背斜东翼北衙 N N E向次级向斜构造, 在向斜核部叠加发育了新生 代盆地构造。矿区地表出露的沉积建造除第 四系 外, 有晚古生代二叠系峨嵋山玄武岩、 三叠系下统砂 岩和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灰岩, 及第三系河湖相沉积 *此资源量未包括隐伏斑岩 型 C u Au矿的资源量 。另外 , 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北衙 分公司对万洞 山一带 的勘探结果在埋深 5 0 0m 以上已获金资源量 6 0 t , 这与“ 北衙金矿成矿预测和找矿研究” 课题的预测结果吻合。 维普资讯 第 2 6卷第 3期 徐兴旺等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类型与结构模型 2 5 1 2 3 4 5 6 7 8 9 l 00 。 1 0 1 0 0 o 1 3 2 6 。 1 1 26 o 0 8 图 1 滇西北衙区域构造背景 a 和矿区地质图 b ①龙门山断裂; ②金沙江缝合带; ③澜沧江缝合带; ④怒江缝合带; ⑤雅江缝合带。 I 一扬子板块 ; 1 I 一松潘一 甘孜地块; Ⅲ一羌北. 思茅地块; Ⅳ一羌南. 保山地块 ; V一 冈底斯 一 腾 冲地块 ; Ⅵ一 印度板块 。1 一逆 冲断裂 推覆构造 ; 2 一走滑断裂 ; 3 一第四系 ; 4 一第三系 ; 5 一中三叠统北 衙 组灰岩 ; 6 一下三叠统砂岩 ; 7 一二叠系玄武岩 ; 8 一石英正长斑岩 ; 9 一黑云正长斑岩 ; 1 0 煌斑岩脉 ; l 1 一铁矿 体 ; 1 2 一 地层产状 ; 1 3 一滑覆 断层 ; 1 4 一岩溶灰岩角砾岩 ; 1 5 一热水爆破沉积成因的灰岩碎粒岩 ; 1 6 一热水灰岩角砾岩 ; 1 7 一隐爆角砾岩筒 ; 1 8 一 糖粒状 灰岩。线段 AB示 图 2 a剖面 AB位 置 F i g .1 Te c t o n i c s e t t i n g a a n d g e o l o g i c a l ma p b0 f B e i y a rd r e a , we s t e rn Yu n n a n ①L o n g me n s h a n t h r u s t f a u l t ; J in s h a n g s u t u r e ;③ L a n g c h a n g i i a n t h r u s t f a u l t ; ④ Nu i i a n g s u t u r e ;⑤Ya r l u n g z a n g b o j i a n g s u t u r e .I -- Y a n g t z e p la t e ;I I mS o n g p an Ga n z i b l o c k ;Ⅲ一Qi anb e i . S i ma o b lock ;1 VQiang n a n B a o s h a n b lock ;V--Ga n g d e s e . Te n g c h o n g b lock ;Ⅵ一I n d i a n p l a t e . 1 一Th r u s t f a u lt ; 2 -- S t r i k e - s li p f a u lt ;3 --Qu a t e ma r y s e d i me n t s ;4 一Te r t ia r y la c u s t r in e s e d i me n t s ;5 一MI d d l e Tri a s s ic l ime s t o n e B e i y a F o r ma t i o n ; 6 m L o we r Tri a s s i c s a n d s t o n e ;7 一up p e r P e r mi a n b a sal t ; 8 mQu a r t z K f e l d s p a r p o r p h y r y ;9 -- B io t i t e - K f e ld s p a r por p h y r y ;1 O -- L a mp r o p hy e v e i n;l 1 一 Go l d b e a r in g i r o n o r e Imd y;1 2 一 At t i t u de o f b e d d i n g;1 3 -- De t a c h me n t f a u k;1 4 一 Ka r s t c o l l a p s e d b r e c c i a ;1 5 -- Hy d r o h e r ma l e x p l o s iv e d e p o s it ;1 6 -- Hy d r o t h e r ma l b r e c c i a ;1 7 -- Hy d r o t h e r ma l b r e c c i a pip e ;1 8 一 Ye l bw sac c h a r o i d a l li mest o n e .Li n e AB s h o ws l o c a t io n o f g e olo g i c a l s ect i o n o f Fig.2a 岩和热水角砾岩 图 l b 。其 中北衙组 灰岩可 分 5 段 , 底部为浅褐色角砾状碎屑灰岩夹 网纹状厚层灰 岩 , 下部为浅灰色蠕虫状灰岩夹薄层泥质条带及 泥 灰岩 , 中部为浅灰色厚层状生物碎 屑微 晶灰岩 , 上部 为灰黑色中厚层重结 晶铁化灰岩 , 顶部为角砾状 白 云质灰岩和含砂屑白云质灰岩 , 地层厚 3 2 0 5 5 0 m。 第三系河湖相沉积岩 由下部的砾岩和上部 的泥岩与 含铁矿角砾泥岩组成, 沉积层理构造清楚 图 2 a 、 图 2 b , 岩石呈半 固结状态 ; 锅 厂河一带 的砾岩 中含有 大量石英正长斑岩 的砾石。热水角砾岩是一套以北 衙组灰岩为母岩的热水角砾岩系, 类型多样 ; 万洞 山 一 五里排一带叠覆于北衙组 灰岩和第三 系河湖相沉 圈团圆囡圈 田园园田团圈 因圈困田圈田 维普资讯 2 5 2 矿 床 地 质 2 o o 7年 积之上的席状热水角砾岩为源于陈家庄热水 隐爆角 砾岩筒的热水角砾岩滑体 徐兴旺等 , 2 0 0 3 。矿 区 内断裂构造除角砾岩滑覆构造外 , 还发育大量挤压 走滑与逆 冲断裂。万洞 山大采坑新揭露 了一组 NS 向低角度从西往东逆 冲推覆的断裂系, 断层上盘北 衙组糖粒状灰岩与含金铁矿体逆冲叠覆于第三系河 湖相含矿沉积与古风化壳之上 图 2 c 。红泥塘岩体 东接触带也发育强烈的挤压滑动与剪切构造。 矿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发育。按岩石成分与 矿物组成分为钠长斑岩 、 石英正长斑岩、 黑云正长斑 岩和云煌岩 ; 从形成时问上看 , 矿 区的斑岩有 3期 早期 的钠长斑岩和云煌岩、 中期的石英正长斑岩和 晚期 的黑云正长斑岩。其中钠长斑岩钠长石 的年龄 为 6 5 . 5 6 Ma , 石英正长斑岩的年龄介于 2 5 ~3 3 Ma 之间 , 黑云正长斑岩的形成 和侵位年 龄非常小 , 两 个岩体黑云母 的年龄分别 为 3 . 6 6 Ma和 3 . 7 8 Ma ; 矿 区煌斑 岩也是多期的 , 早期 2条煌斑 岩脉的年龄 分别为 5 9 . 4 4 Ma和 6 0 . 8 5 Ma , 与石英 正长斑岩共 生的煌斑岩的年龄介于 2 7 --3 3 Ma 之间 徐兴旺等, 2 0 0 6 。黑云正长斑岩侵位于河湖相砂砾岩和粘土 岩 中, 并形成丰富多样的构造成因混积岩 X u e t a 1 . , 2 0 0 7 b 。 图 2 万洞山采坑剖面 AB a 与局部地质现象照片 b ,C 和 d 图 a为万洞山采坑 东西向剖面, 剖面位置见图 1 ; 照片 b 示河湖相沉积体 的内部结构 ; 照片 C 示糖粒状灰岩与河湖相沉积泥质岩阃 的逆 冲断 层构造 ; 照片 d 示微细粒黄铁矿赤铁矿胶结的隐爆 角砾岩 , 角砾为新鲜 的白云质灰 岩。1 一第 三系 R 热水角砾 岩; 2 一 第三系 R 河湖 相泥 质岩与粉砂岩 ; 3 一 第三系 R 河湖相砾岩 ; 4 一 中三叠统北衙组 T 2 b 灰黑色灰岩 ; 5 一 中三叠统 北衙组 T2 b 黄色 糖粒状灰岩 ; 6 一 中三 叠统 北衙组 T 2 6 青灰色含硫化物细脉的灰岩; 7 一河湖相古砂金矿体; 8 一古风化壳型砂金矿; 9 一铁矿体; 1 0 一微细粒黄铁矿赤铁矿胶结的隐爆 角砾岩; l 1 一石英正长斑岩; 1 2 一矽卡岩型矿体; 1 3 一实测及推测滑覆断层; 1 4 一逆冲推覆断裂; 1 5 一剥离区 F i g .2 G e o lo g i c a l p r o f i l e A B c r o s s i n g Wa n g d o n g s h a n o p e n p i t a a n d t h r e e l o c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p h o t o g r a p h s b , C a n d d L o c a t i o n o f p r o f i l e AB s h o wn i n Figu r e 1.I ma g e b s h o wi n g Te r t i a r y l a c u s t rin e s e d ime n t a r y r o c k s,i ma g e c s h o wi n g t h r u s t f a u l t b e t we e n y e l l o w s a c c h a r o id al l ime s t o n e o f Be i y a F o r ma t i o n a nd Te r t ia r y l a c u s t r i n e s e d i me nt s ,i ma g e d s ho wi n g e x p l o s i v e b r e c c i a c e me n t e d b y f i n e p y rit e - b e a ti ng h e ma t i t e.1 一 Te nia r y h y d mt h e r ma l b r e c c i a ;2 一 Te ni a r y la c u s t r i n e p e l i t e a nd f in e s a n d s t o n e ;3 一 Te 九i a r y l a c u s t rin e c o n g l o me r a t e ;4 一 Bl a c k l i me s t o n e o f B e i y a F o r ma t io n T, 6 ; 5 一 Y e I 【0 w s a c c h a r o i d al l ime s t o n e T2 6 ;6 ~Gr a y fi n e s u l fi d e v e i n s . b e a r i n g l i me s t o n e T 2 b ; 7 --L a c u s t r i n e p la e e r ;8 -- P ale o - we a t h e f i ng ic e Au o r e b o d y ; 9 一 I r 0 n o r e b o d y ;1 0 - --E x p l o s i v e b r ecc i a c e me n t e d b y f in e p y r i t e a n d h e ma t i t e ;1 1 ~ Qu a r t z K f e l d s p a r p o r p h y r y;1 2 一 S k a m. t y p e o r e b o d y;1 3 一 Me a s u r ed a n d i n f e r r e d d e t a c h me nt f a u l t ;1 4 一 Th r u s t f a u l t ;1 5 一 Re mo v a l area 维普资讯 第 2 6卷第 3 期 徐兴旺等 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类型与结构模型 2 5 3 2 北衙金矿的成因类型 北衙金矿矿床类 型多样 , 从成 因上看 , 可分为 3 大类 , 即与碱性斑岩有关的金矿 、 与铁质热液或铁矿 浆有关的金矿及表生成 因金矿。 2 . 1 与碱性斑岩有关的金矿床 北衙金矿与碱性斑岩有关 的金 矿体 , 从产 出部 位与矿石 的结构构造分 , 有产于接触带的矽 卡岩 型 矿体 、 产于 内接触带 和岩体 中的浸染状和细脉浸染 状矿体及 产于外接 触带灰岩 中的硫 化物 细脉状矿 体 。成矿岩体为石英钠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 石英钠长斑岩及其伴生 的斑岩型 C u Au矿是徐 兴旺等 1 9 9 9年在观察和研 究云南有色 3 1 0地质 队 在万洞山矿段施工 的几个较深钻孔岩芯 的过程中发 现的 徐兴旺等, 2 0 0 6 。该含矿岩体 已被强烈钾化 , 钠长石斑晶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被钾长石所交 代 徐兴旺等, 2 0 0 6 。矿石类型有细脉状、 细脉浸染 状和单一浸染状矿石。细脉厚 0 . 5 ~5 c m 图 3 a , 主要由石英 、 黄铁矿 、 黄铜矿 、 斑铜矿和辉铜矿构成 图 3 b 。一般含铜 0 . 1 %--0 . 5 %, 高可达 4 %, 含金 0. 0 3 ~3 . 3 g / t , P b 、 Z n含量不高 , 一般低于 1 %。矿 体厚几米到几十米 。浸染状矿石石英 中流体包裹体 为含石盐子晶的多相流体包裹体 图 3 c , 流体包裹 体总盐度高, W N a C l e 0 一般 3 4 . 5 %~4 4 . 0 %; 其中 石盐子晶粒度大 , 体积百分含量可达 4 5 %; 与多金属 硫化物细脉有关的流体包裹体出现不 同类型包裹体 共生的现象 图 3 d , 意味着流体的沸腾作用 ; 从下至 上流体包裹体的含盐度具减低 的特征 , 表 明成矿过 程中有浅层地下水的加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3 2 0 --4 3 0 ℃。黄铁矿的 S值为一 2 . 4 ‰~4 . 5 % 。 , 均 值 0. 2 2 % 。 。 图 3 石英硫化物细脉 a 与 b 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 c 与 d B 0 一斑铜矿 , C p y 一黄铜矿 ; 卜 微破裂 ; H一石盐子 晶; 卜 液相 ; P y 一黄铁 矿; Q一石英 ; QS v _ 一石英硫化物脉 ; v_ 一气相 ; QA P 一石英正长斑岩 F i g .3 a a n d b P h o t o g r a p h s s h o w i n g v e i n l e t s o f p o r p h y r y C u - A u o r e s , B e i y a d i s t r i c t .T h e i n s e t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s t o p h o t o g r a p h b . C a n d d Th r e e - p h a s e fl u id i n c l u s io n s C a n d v a pou r - r i c h a n d l i q u i d ~ r i c h fl u i d i n c l u s i o n s d i n q u a r t z f r o m a mi n e r a l i z e d v e i n l e t B o - - B o mi t e ;C p y - - C h a l c o p y r i t e ; F --Mi c r o f r a c t u r e ; } 卜 Ha h t e ;L L i q u id ;P r P y r i t e ; l 卜 Qu a r t z ;QA P Qu a r t z - a l b i t e p o r p h y r y ; V _ 一Va p o u r ;QS V -- Qu a r t z - s u l f i d e v e i n 维普资讯 矿 床 地 质 2 o 0 7年 北衙矿区矽卡岩型金矿按矿石的矿物组合, 可 分为红泥塘和万洞山 2种不同的类型。在红泥塘西 矿段, 斑岩与灰岩接触带中发育的矽卡岩为透辉石 矽卡岩, 伴生的金属矿物为磁铁矿, 矿体产状受接触 带产状 和围岩 中次级褶皱构造控制, 主要受背斜或 向斜构造的层间滑脱空间和边缘张性断裂的联合控 制 蔡新平等, 1 9 9 1 ; 1 9 9 3 。在万洞山小米地隐伏斑 岩的西接触带 , 钻探结果 显示矽卡岩类型为石榴石 矽卡岩, 累计视厚度逾 8 0 m, 伴生的金属矿物为黄铜 矿和黄铁矿等硫化物。矽卡岩型磁铁矿体含金较 低 , 一般 0 . 2 1 --2 . 1 6 g / t , 平均 0 . 6 7 g / t ; 而石榴石硫 化物矿体为 C u . A u矿体 , C u品位 0 . 2 %~1 . 1 %, Au 品位 0. 5 %~3 . 6 g / t o。 含褐铁矿脉的糖粒状蚀变灰岩是北衙金矿区重 要的金矿类型 , 其 以发育褐铁矿细脉和呈黄色糖粒 状为特征 图 4 a 。此类矿 体规模大但 品位 相对较 低, 含金一般 0 . 3 ~0 . 5 g / t , 地表局部采样含金可达 3 ~6 g / t , 主要发育于万洞山斑岩的上部 。新近对万 洞山大采坑 的考察 发现, 这些褐铁矿 的原生矿物为 黄铁矿 , 即万洞 山隐伏斑岩外接触带灰岩中发 育黄 铁矿细脉 图 4 b ; 黄色糖粒状灰岩与原生的含黄铁 矿细脉的青灰色灰岩间界线截然并呈不规则 港湾状 图 4 c , 青灰色灰岩中黄铁矿细脉进入黄色糖粒状 灰岩 即为褐铁矿细脉 图 4 d , 这表明黄色糖粒状灰 岩及其中褐铁矿细脉的成因可能与热水蚀变有关 , 而不是氧化的结果 。含黄铁矿细脉青 灰色灰岩出露 的标高为 1 8 1 5 1 T I , 其埋深约 5 0 m; 因此若以硫化物 的保存作为氧化带底界的话, 可以推断北衙矿区的 氧化深度可能小于 5 0 m, 而不是矿山地质工程师认 为的 2 0 0 1 T I , 万洞山矿段深部部分矿体的褐铁矿化可 图 4 蚀变的含褐铁矿脉黄色糖粒状灰岩与原生的含黄铁矿脉的青灰色灰岩 a .黄色糖粒状灰岩中的褐铁矿脉 ;b .含褐铁矿脉的黄色糖粒状灰岩与含黄铁矿脉青灰 色灰岩 的接触关系 ;c .黄色糖粒状 灰岩 与青灰色灰岩的接触关 系;d .青灰色灰岩 中的黄铁矿脉在黄色糖粒状灰岩中为褐铁矿脉 F i g.4 Re l a t i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a l t e r e d l i mo n i t e v e i n l e t b e a r i n g y e l lo w s a c c h a r o i d a l l i me s t o n e a n d p r i ma r y p y r i t e v e i r d e t b e a r i n g g r a y l i me s t o n e a .Li mo n i t e v e i n l e t s i n y e l l o w s a c c h a r o i d a l l ime s t o n e ;b .Li mo n i t e v e in l e t s i n y e l l o w s a c c h a r o i d a l l i mest o n e a n d p y r i t e v e in l e t s i n g r a y l i mest o n e;c Co n t a c t b e t we e n y e l lo w s a c e h a r o i d a l l i mest o n e and g r a y l i mest o n e;d.P y r i t e v e in l e t s a l t e r e d i n t o l imo n i t e v e in l e t s d u r i n g t h e a l t e r a t io n o f t h e i r h o s t g r a y l i mest o n e i n t o y e l l o w s a c c h a r o i d a l l i mest o n e O 据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北衙分公司刘宝林和苏钢生提供的资料 维普资讯 第 2 6 卷第 3 期 徐兴旺等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类型与结构模型 2 5 5 能与后期强烈的热水蚀变有关。 2 . 2 与铁质热液或铁矿浆有关的金矿床 北衙矿区有大量铁矿产 出, 有 的发育 于斑 岩体 的接触带中并与矽卡岩伴生 , 为矽卡岩型铁矿 ; 而有 相当一 部分铁矿远离岩体分布 , 沿构造裂隙或岩溶 洞穴 充 填 , 过 去 多 认 为 是 热 液 型 铁 矿 蔡 新 平 , 1 9 9 3 , 但热液的性质与成因一直不清楚。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