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吉如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pdf
“ “ 年月 5 “ “ ) 摘要吉如斑岩铜矿是在 ; 年开展 “万日喀则幅区域化探成果图上发现了 “弱小” 铜异常, 后来 通过对原始化探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及成矿背景、 成矿环境分析发现的斑岩铜矿床。这是一个 “弱小” 异常找矿的范 例。作者在首次系统介绍了该矿床特征、 发现过程及勘查新进展的同时, 客观展示了异常筛选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思 考过程, 对于启迪人们对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化探数据进行二次开发, 从原有的大量异常、 特别是 “弱小” 异常中筛选 出最可能与矿化有关的异常, 并提高查证的见矿比率等方面具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化探异常; 吉如; 冈底斯 中图分类号1 ; 9 文献标识码 . “ “ “ “ “ E 4 G X S E O J G ’ H Y 53 S H S ] T/ H X 7 Q H S 7 Q T7 UC 7 8 7 I G V H 8 1 Q 7 V R R R H ’ L G ’ Q H 8- R 7 。张绮玲编辑。 大、 全” 异常几乎都进行过查证。但是否只有查证 “高、 大、 全” 异常才能找到大矿呢怎样看待 “弱小” 异 常的找矿意义,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 异常的强度、 规模、 元素组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物 源、 原生、 表生风化作用以及地貌景观等, 甚至还受确 定异常、 背景的方法的影响。笔者在系统学习、 吸收 前人成矿预测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 (谢学锦, “ “ ; 奚 小环, “ “ ; 翟裕生等, “ “ ) , 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化 探数据进行重新处理, 在前人于 8 7 4 3 3 A ; / D ; E 7 8 7 4 3 M C G D 3 / H;5 J C G D 3 / H AN 3 / 4 *3 G ;; 2 7 G ; / 3 7 O ; DM D H3 G D 7 A B C ; A 5 D ; C 8 E C ’ 8 5 D 8 F F C 5 A ’ 5 D C AG 4 2 H 4 D A ; 5 C 5,I 6 C 5 “ J C 4 D B ’ E CF 8 C A ; B A 5 D K 5 5 5 8 8 K A ; E C4 A B C K; C 8 E C ’ 8 5 D 6 5 8 , ; 4 A K;6 7 8 “ J C 4 D B ’ E CF 8 C A ; B A 5 D K 5 5 5 8 8 K A ; K B B C C A ; C 8 E C ’ 8 5 D 6 5 8 , ; 4 A K 0- 第 卷第期郑有业等西藏吉如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 “ “ 年, 笔者在对冈底斯东段地球化学原始数 据进行统一背景处理时 (以前地球化学图均是采用 统一背景) , 发现在谢通门吉如一带存在多元素大 面积的高背景场和大面积的低缓异常 (图 ) 。随后 对该区地球化学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该区的东 部为中等地质背景中的高强度异常 (甲马等已知 区) , 西北部为低背景中的极低缓异常区, 而吉如地 区所在的西南部为高背景中的低缓异常, 且尤以 4 4 “ ;、 ’ 9 ; / “ ;、9 9 ; 8 3 9 6 “ “ “ “ 0 0 5 A 3 3 B A C 9 4 B 3 D A 4 C E F C G H 3 I 4 9 4 4 H J 3 D B C 4C FG 3 C 4 9 K3 L J K C G 9 B C 4 3 C D A 3 D 9 K9 4 C 9 K E [M] N 3 O 4 P 3 C K Q R 8 C H 3( 4“ A A “S,. A 9 4 T89 4 8 9 4 6M ’ ’ ’ 5 A 3 H B G D B G 9 K C 3 K C F G 3 U C 4 9 K 3 C D A 3 D 9 K 9 4 C 9 K E 9 4 J G 3 D B C 49 4 9 H H 3 H H 3 4 B H F C G J C K E U 3 B 9 K K D D C J J 3 G C G 3 F 3 K 4“ A 4 9 [M] N 3 O 4 P 3 C K Q R 8 C H 3 ( 4“ A 4 3 H 3) 6 68 ’ ’ V L J K C G 9 B C 4 3 C D A 3 H B G E2 3 H C G D 3 H9 4 3 4 I G C 4 3 4 B F G C 0 0 0 B C ’ ’ [T] P 3 C J A E H D 9 K 9 4 P 3 C D A 3 D 9 K V L J K C G 9 B C 4,1 () ( 4 “ A 4 3 H 3) 6 36T ’ ’ V L J K C G 9 B C 4 3 C D A 3 H B G E 4 B C H B D 3 4 B G E [T] P 3 C K C E 4“ A 4 9, (,) ( 4“ A 4 3 H 3) . A 9 ,Q 3 4 2M9 4 6 9 4 S“ ’ ’ , 5 A 3 G 3 H 3 9 G D A 3 B A C C F G 3 U C 4 9 K 3 B 9 K K C 3 4 3 [M]N 3 O 4 “ A 4 3 H 3V 3 9 G B AQ R 8 C H 3( 4 “ A 4 3 H 3W B AV 4 K N ’ ’ , Y 4 U 4 ,D A 9 G 9 D B 3 G H B D H 9 4 H 4 F D 9 4 D 3 HC F; K C 4 H J 3 G K 9 G 3J C G J A E G E D C J J 3 G ( C K E R 3 4 ) 3 J C H B,5 D 3 4 D 3, 0() ( 4“ A 4 3 H 3W B AV 4 K N,. A 9 4 Z;,Y 9 4.8,. A 9 4 PS9 4 M 9P5 ’ ’ 5 A 3 H D C I 3 G EC F. A [ CJ C G J A E G ED C J J 3 G 3 J C H B 45 R 3 B 9 4 B H H 4 F D 3 4 D 3Y G C 4 B 3 G H, (,) 0 ( 4“ A 4 3 H 3W B AV 4 K ,6 C 4 PS ’ ’ ’ 5 A 3 H D H H C 4 9 R C B B A 3 J 9 G B U B C 4C F 3 B 9 K K C 3 4 D R 3 K B 9 4 B A 3 3 9 4 C F J C 4 B 4 C B 3 B 9 K K C 3 4 D J G C H J 3 D B [T] P 3 C K C E 4“ A 4 9, () , , ( 4“ A 4 3 H 3) 附中文参考文献 任天祥,伍宗华,羌荣生 0 0 区域化探异常筛选与查证的方法技 术 [M]北京地质出版社 史长义,张金华,黄笑梅 ’ ’ ’ 中国铜多金属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 学异常结构模式及预测评价 [M]北京 地质出版社 奚小环 ’ ’ 0 0 0 ’ ’ 勘查地球化学 资源与环境 [T]物探与 化探,1() 谢学锦 ’ ’ 进入 世纪的勘查地球化学 [T]中国地质, (,) 翟裕生, 彭润民, 向运川 ’ ’ , 区域成矿研究法 [M]北京 中国大 地出版社 郑有业,薛迎喜,程力军,樊子珲,高顺宝 ’ ’ , 西藏驱龙超大型 斑岩铜 (钼) 矿床发现、 特征及意义 [T]地球科学, 0() 郑有业,高顺宝,张大全,樊子珲,张刚阳,马国桃 ’ ’ 西藏朱 诺斑岩铜矿床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T]地学前缘, (,) 0 朱裕生,肖克炎,宋国耀 ’ ’ ’ 成矿区带的划分和成矿远景区圈定 要求的讨论 [T]中国地质, () , , 第 卷第期郑有业等西藏吉如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