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锚喷支护在复合型软岩巷道中的应用.pdf
网壳锚喷支护在复合型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陈新明1, 3, 袁瑞甫1, 2, 赵兴东2, 贾明魁3 (1.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焦作市 454159, 2. 东北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4, 3. 焦煤集团, 河南 焦作市 454100) 摘 要 通过对古汉山矿西大巷复合型软岩成分的分析, 针对复合型软岩强膨胀、 强流变 性的特点, 提出采用 “网壳锚喷” 的支护形式, 介绍了该支护形式的结构特征和施工工艺, 取得了有效控制软岩巷道围岩持续变形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网壳锚喷; 掘进支护; 软岩巷道 软岩井巷、 峒室的稳定性问题严重影响了矿井 的安全生产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支护费用也大幅 度增加。因此, 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寻找一种行之有 效的支护形式作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由于软岩问题 研究的复杂性, 目前不仅软岩支护设计仍然停留在 工程类比法的基础上, 甚至连软岩支护的范畴还在 争论着, 其观点的分歧在于 是依据岩体天然的基本 特征, 还是依据围岩变形破坏状况或是依据巷道支 护的难易程度来划分。而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类是按 照软岩的强度特性、 泥质含量、 结构面特点及其塑性 变形力学特点来划分, 共分为4 大类, 即膨胀性软岩 (也称低强度软岩) 、 高应力软岩、 节理化软岩和复 合型软岩, 详见表 1。 表 1 软岩分类 软岩名称泥质含量σ“(MPa)塑性变形特点 膨胀性软岩 (低强度软岩) 2525 在工程力作用下, 沿片架状硅 酸盐粘土矿物产生滑移, 遇水 显著膨胀等 高应力软岩≤25≥25 遇水发生少许膨胀, 在高应力 状态下, 沿片架状粘土矿物发 生滑移 节理化软岩低 ~ 中等少含 沿节理等结构面产生滑移、 扩 容等塑性变形 复合型软岩低 ~ 高含 具有上述某种组合的复合型 机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软岩, 目前较为常用的支护形 式有 锚喷支护、 锚网 (索) 喷支护、 锚注支护、 全封 闭型钢支护或以上几种形式的联合支护等。 1 工程概况 1. 1 巷道的工程地质特征 古汉山矿为焦煤集团新建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 120 万 t, 一水平开采深度550 ~600 m。西大巷是古 汉山矿西翼采区的主要运输、 通风、 疏水巷道, 垂深 546 m。巷道在施工过程中揭露的大断层有 3 条, 最 大落差 47 m。目前该巷道位于团相断层所构成的 地堑构造内, 所处地层为二迭系石盒子组下部, 下距 二1煤层 90 m 左右, 现巷道揭露岩性主要为泥岩及 砂质泥岩, 深灰色, 呈碎裂结构, 层理不清, 节理十分 发育, 节理组数≥3, 岩体体积节理数平均为 12 ~32 条/ m3, 平均间距≤0. 2 m, 是典型的节理化软岩。 1. 2 围岩物化及力学特征 据 “焦作矿区复杂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 究” 课题鉴定材料提供的物化分析结果, 将全岩矿 物种类及含量列于表 2。 表 2 全岩矿物种类及含量 岩性层位 矿物种类及含量 () 石英钠长石菱铁矿粘土矿物 泥岩c - p2575 泥岩 (风化) c - p21178 砂质泥岩c - p651134 砂质泥岩c - p4023422 从分析结果看, 泥岩中粘土矿物含量为 75 ~ 89, 其中伊蒙层含量为 25 ~ 33, 伊利石含量 为 2 ~4, 高岭土含量 33 ~ 46, 绿泥石含量 为 25 ~ 32, 其性状是吸水性强, 吸水率 为 0. 59 ~3. 88, 平均 2. 0, 遇水急剧膨胀泥化, 围岩暴露后, 很快就风化失去强度。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古汉山矿西大巷围岩为复合型软岩。 1. 3 工程应用及巷道破坏特征 西大巷于1998 年11 月开始施工, 至2000 年10 月, 共施工巷道 496 m, 支护形式采用 “锚网喷” 支 ISSN 1671 -2900 CN 43 -1347/ TD 采矿技术 第 5 卷 第 1 期 Mining Technology,Vol. 5, No. 1 2005 年 3 月 Mar. 2005 护。由于受断层构造应力的影响, 围岩裂隙发育, 松 软破碎, 巷道施工后不久即发生破坏, 表现为混凝土 开裂、 脱落、 顶板下沉达 500 mm、 两侧墙内移达 600 mm、 底鼓达 800 mm、 断面收敛量达 20 ~45, 局 部发生片帮、 冒顶等剧烈破坏现象, 严重影响施工进 度及安全, 不得不停止掘进进行修理。但由于对巷 道变形破坏的机理认识不清, 误认为锚网喷支护强 度不够, 采用 “11 号矿用工字钢喷射混凝土” 支护, 可一个月后又发生两侧腿内收、 拱部与柱腿错口开 裂、 扭曲变形、 工钢棚折断等变形破坏。为此, 2002 年 6 月, 采取 “锚网喷 锚注” 的支护形式, 重新开 始对西大巷进行修理, 至 2002 年 11 月完工, 经半年 围岩变形跟踪监测, 围岩已趋于稳定, 说明西大巷修 复取得了成功。2002 年 12 月 ~ 2003 年 1 月, 恢复 掘进了59 m 巷道, 先进行了锚网喷一次支护。但由 于围岩皆为泥岩, 且富含伊利石、 蒙脱石等膨胀性极 强岩石, 围岩极为破碎, 自稳时间短, 巷道施工 7 ~ 15 d 即发生底板鼓起、 两帮内移、 顶板下沉、 锚杆托 盘螺丝压脱、 锚索拉断, 局部冒顶等剧烈破坏现象, 破坏情况见图 1, 变形观测数据详见表 3。不仅影响 了施工进度, 而且对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 决 定采用 “网壳锚喷” 支护。 2 “网壳锚喷” 支护及其应用 2. 1 网壳支架结构特征 钢筋网壳支架完全不同于普通金属支架, 其构 件是用钢筋在地面焊接而成的板壳结构, 外表面自 成一层钢筋网, 可承托围岩表面; 内部是立体纵横交 叉的钢筋网架支撑着外层钢筋网。每块构件的两端 焊接着带有螺栓孔的联接板, 每架由数块构件对接 拼装, 用螺栓连接而成, 使支架本身有一定的柔性。 此外, 还可以在对接处嵌入木垫板, 使支架具有一定 的可缩性。 图 1 西大巷变形破坏情况 表 3 西大巷围岩变形观测数据 测站及位置项目 观测时 长 (d) 变形量 平均 (mm/ d) 累计 (mm) 测站 1水平位移4325. 91114 (巷深 505 m 处) 顶板下沉3. 0129 底鼓45. 41419 测站 2水平位移2736. 0972 (巷深 530 m 处) 顶板下沉7. 7208 底鼓43. 91185 网壳支架安装不需要另加连接件。支架与围岩 表面直接接触, 超挖空隙需充填密实。架设完毕后, 其承载体不是钢筋梁拱, 而是众多纵横相连的小跨 度双向钢筋拱壳, 可充分削弱钢筋的弯曲变形, 增强 支架的 3 向承载能力。 2. 2 巷道断面选择及一次支护设计 根据围岩变形量观测, 巷道片帮、 底臌特别严 重, 为避免帮、 底发生大变形, 而导致整架支架失稳, 设计钢筋网壳采用封闭马蹄形断面, 网壳厚度为 210 mm。一次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形式, 锚杆采用 Φ20 mm 2400 mm, 螺纹钢树脂锚杆, 间排距 800 mm 800 mm, 每根锚杆用 2 卷树脂锚固剂锚固, 初 喷混凝土厚度 50 mm。 2. 3 回填层及喷层设计 由于西大巷围岩的膨胀及流变变形强烈, 在钢 筋网壳与围岩之间设置回填层, 其作用是缓冲变形 地压, 削弱其初期载荷的不均匀性。回填材料为水 泥、 石膏和粉煤灰, 其配合比为水泥 石膏 粉煤 灰 1 1 6, 回填层厚度200 mm。永久喷层采用 C20 喷射混凝土, 喷层厚度为 230 mm (钢筋外留 20 mm 厚的保护层) 。 2. 4 现场监测 为充分掌握支架受力状况和变形规律, 评判支 护效果, 在西大巷建立测站进行监测, 采取 “ ” 字 布点法, 主要监测两帮收敛和顶底板收敛。收敛量 与时间的关系见图 2。 图 2 网壳锚喷支护巷道收敛与时间的关系 从图 2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下转第 35 页) 72 陈新明, 等 网壳锚喷支护在复合型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溜注入孔内, 适用于空洞充填; D 类为高水速凝浆, 其制备、 注入方式相对复杂, 但具有速凝、 水下不崩 解、 成本低等优点, 适合于较大规模的空洞充填注浆。 图 1 单液注浆工艺流程 图 2 双液注浆工艺流程 在进行塌陷治理前, 应进行材料、 制浆注浆工艺 的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 这样方能确定最佳材料配 比及简单易行的注浆工艺。 2. 3 地表水下渗强烈 (或漏浆严重) 的处理措施 塌陷区注浆常遇到地表水下渗及孔内第四系水 下灌造成漏浆严重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 为防止浆液 被水稀释, 应尽量将地表水拦截, 引流至注浆地段以 外。如出现地表水 (或第四系水) 入渗强烈及地下 水流速较快的情况, 则可采取灌注粘土水泥浆、 水泥 水玻璃双液浆、 砂浆、 投料堵缝等措施。 3 结束语 经多项工程验证, 采用钻孔注浆法治理塌陷, 具 有效率高、 成本低、 塌陷复活率低等优点。对于塌陷 高发区, 经治理后能有效地控制塌陷复活, 改善塌陷 区地质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树勋. 岩溶地基软粘土的劈裂注浆实践 [J] . 采矿技术, 2002 (3) . (收稿日期 2004 -07 -09) 作者简介 王红 (1963 - ) , 女, 湖南湘乡人, 工程师, 主要从 事岩土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 。 (上接第 27 页) (1)在网壳锚喷支护完成后的前 45 d 内巷道 变形量很小, 变形速率为 0. 8 mm/ d, 但 45 d 后巷道 两帮发生了较剧烈的变形, 30 d 内变形 240 mm, 平 均速率达8 mm/ d, 75 d 后围岩趋于稳定。这说明围 岩具有很强的膨胀性和流变性, 前 45 d 内由于网壳 壁后充填有 200 mm 厚的缓冲层, 使网壳有一个均 匀受压的过程, 网壳变形量小, 45 d 后, 缓冲层压 实, 压力开始传递到网壳上, 此阶段是一个压力平衡 过程, 网壳变形剧烈, 75 d 后, 围岩作用于网壳上的 压力小于网壳的支护强度, 围岩趋于稳定。由此可以 看出, 对于强膨胀、 强流变性的软岩, 若支护强度不 足, 这种流变产生的应力会对支护造成长期的破坏。 (2)顶底的收敛变形量非常小, 充分表明了网 壳锚喷支护有效地控制了高构造应力、 强膨胀性、 强 流变性软岩巷道的底臌问题。 3 效果评价 (1)从2003 年2 月份开始, 采用 “网壳锚喷” 支 护在西大巷新掘巷道 206 m, 在其它地点新掘和修 复巷道超过 2000 m, 经一年多时间的观测, 围岩已 完全稳定, 巷道变形量不大。 (2)对于复合型软岩巷道, 单纯采用锚网喷等 柔性支护或型钢等刚性支护, 很难控制住围岩的持 续变形, 而网壳支架在具有较大支护阻力的同时又 具有良好的可缩性, 其 “刚柔结合、 先让后抗” 的支 护性能, 符合软岩支护的基本思想。 (3)网壳锚喷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的整体 性好, 能够延长围岩的自稳时间, 有利于发挥围岩的 自身作用。 (4)网壳锚喷支护施工安全、 工艺可行, 做到了 一次支护成功, 从根本上解决了复合型软岩巷道需 要不断维修或返修的问题, 大大节约了资金。 综上所述, 网壳锚喷支护在各种类型的软岩巷 道、 动压巷道、 及大断面硐室中都可以使用, 具有广 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新明, 赵兴东, 刘一新, 等. 古汉山矿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技 术 [J] . 采矿技术, 2004, 4 (2) 18 ~19. [2] 陈新明, 李 楠, 刘一新, 等. 古汉山矿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及 其修复 [J] . 煤炭科学技术, 2004,(5) 32 ~33. (收稿日期 2004 -11 -03) 作者简介 陈新明 (1970 - ) , 工程师, 在读博士, 从事煤炭开 采技术工作. 53 王 红 浅埋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注浆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