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综采面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pdf
管理世界 大采高综采面机 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董现忠 淮南矿 业集 团公 司 张集煤矿 , 安徽 风 台 2 3 2 1 7 4 摘要 通过对淮南矿 区大采 高综 采工作面机电设备 的现场管理技术研 究 , 客 观地指 出其存在 的问题和 缺 陷,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机 电设备 ; 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F 2 7 3 . 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 号 1 0 0 5 2 7 9 8 2 0 0 5 0 5 0 0 6 0 0 2 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设计年产量 6 0 0万 t , 矿 井设计两个一次性采全高综采 工作面, 设备 配置相 同。以综采一 队回采 的 l l 1 5 3 工作 面为例 , 设计 面长 2 0 0 m, 走向长 1 9 0 0 m, 主采 1 3 1 煤层 , 厚度 2 . 2 ~5 . 1 m, 平均 3 . 8 m, 煤层倾角 5 ~1 0 。 。 1 设备配置 1 . 1 胶 带机 S S J 1 2 0 0 / 2 2 0 0 k W 。 主 电 机 Y B 3 5 5 S 一 4 6 6 0/ 11 4 0 V , 2 09. 2/ 1 2 0. 8 A , 1 4 8 0 r / ra i n; 减速器 QS J 4 5 0 2 0型, 减速比 2 0 . 1 9 6 。 1 . 2 转载机 S Z Z 8 0 0 /20 0迈步 自移式 转载机 , 长 4 2 m。电 机功率 2 0 0 k W 双速 电机 ; 输送量 1 8 0 0 t / h , 爬坡 度 1 0 。 ; 刮板链 D3 4 1 2 6 , 破断负荷 1 4 5 0 k N; 中双 链 , 链 速 1 . 8 3 m/ s ; 中部 槽 8 0 0 m1 1 0 0 m 8 0 0 n - n ; 紧链方式为液压紧链和伸缩机头架辅助紧链。 1 . 3 破碎 机 I Z k ,E 0 0型。 电动 机 Y B S S _ - 2 0 0型 , 1 1 4 0 V; 减 速器 6 3 J 2 5 0 型; 液力耦合器 Y O X E I 5 6 0型。 1 . 4 工 作面链 板机 S GZ -- 8 0 0 / 8 0 0型 。 电 动机Ⅵ D 2 4 0 0 / 2 0 0 4 / 8型 , 3 3 0 0 V, 8 9 / 6 1 A, 1 4 8 5 / 7 3 5 r / rai n; 冷却水量 大于等 于 2 . 1 m / h , 冷 却水 压小 于等于 3. 0 M[ [ a。 减速箱 3 7 J S --4 0 0 C型 , 输入功率 4 0 0 k w; 传 动比 3 8 . 2 5 , 输出扭矩 9 3 . 4 k N m。 1 . 5 液压 支架 Z Z 6 0 0 0 / 2 1 / 4 2型, 工作 阻力 6 0 0 0 k N, 支护强 度 0 . 9 2 MP a 。 1 . 6 供电 移动变电站及工作面设备的启动开关及乳化泵 站均固定于平板 车上, 在运输巷将各平板车连在一 起 加上电缆车、 备件车、 工具车 、 开关列车总计数量 约为 2 3辆 , 随工作面的推进而整体后移 。 为提 高劳动生产率 , 使机 电设备保持 良好 的运 行状态 , 最大限度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 , 确保大采高 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 通过实践 , 对机 电 设备的现场细节管理作 了局部的改进和完善。 2 开关列车 的移挪 1 为防止开关列车的连接装置在移挪过程 中出现安全问题从而造成放滑事故 , 采取 了用一根 直径不小于 1 8 . 5 I T I 1 T I 的钢丝绳在平板车下面穿过 , 钢丝绳两端分别固定在首尾两辆平板车的钩头上 。 2 拉移开关列车 的两 台 一1 4型慢 速绞 车均为专用绞车 因为巷道的起伏不平 , 所以需要两 台绞车一拉一 留 , 以确保钢丝绳 的完好无损 , 钢丝 绳需根据巷道的坡度大小提前验算合格 , 两 台慢绞 生根 稳 固 。 3 对局部坡度较大的巷道 , 必须采取提前挖 底的方法减缓巷道 的坡度 , 尽量保持轨道 的平直。 4 为保持开关列车段有足够的行人通道 , 在 开关列车移挪前需将轨道尽可能向胶带机架方向调 整 , 以确保开关列车与煤帮的宽度不低于 7 0 0 IT I 1 T I 。 5 开关列车移挪到位后 , 可用 S Gw一4 0型 刮板机链条配合螺栓将平板车轮与轨道锁在一起 , 固定点的多少可根据巷道的坡度大小适当增减 。 修回 日期 2 0 0 5 0 5 2 8 作者简介 董现忠 1 9 6 9 一 , 男, 安徽灵壁人, 工程师, 从事机电技术管理工作。 6 0 Coa l 5/ 2 00 5 维普资讯 3 胶带机管理 5 工作面链板机 包括 电缆 管理 1 胶带机的紧带部分摒弃 了传统的张紧绞 车或是液压油缸 张紧装 置, 而是用一部 J M一1 4型 慢速绞车固定 采用水泥基础 于胶带机头固定框架 后面的合适位置 , 钢丝绳穿过游动跑车 的滑轮组后 , 绳头仍固定于绞车 自身或胶带机固定框架上。 2 胶带机 的齿箱在 内冷却的基础上 , 用2 c m 钢管钻上小孔放置于齿箱 上面, 接上清水管作为外 冷却 , 既降低 了齿箱的温度 , 并且对各密封件也起到 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 3 胶带机尾滚筒的固定罩体积过大 , 清理机 尾的积煤也不方便 , 所以胶带机尾罩拆除不用 , 而是 在胶带机尾滚筒与机尾缓冲架的侧面加装一块带有 醒 目的警示标志的防护网。 4 对于变坡点同样采用超前挖底的方法 , 以 确保胶带机尾 及转载机 的平稳运行 。 4 转载机管理 1 转载机 电机齿箱 自制外冷却装置 同胶带 机外冷却装置。 2 对于超过 1 0 。 的变坡点 , 同样采用超前挖 底的方法 , 以适应转载机落地段对巷道坡度的要求。 3 在转载机 的进料 口位置加装一 台语音话 筒 语音控制系统 , 既方便机头作业人员传递语音 , 又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停车闭锁。 4 在转载机身封闭段 转载机身靠近工作面 的合适位置 , 安装一 台 7 . 5 k W 慢速绞车 , 以方便 下隅角的单体 回收。 5 为适应生产的需要 , 转载机出厂时, 自转 载机尾 向前 至全封 闭段有 6 m 的距离没有完全封 闭 , 而是只有一面挡煤板 , 即转载机与工作面链板机 搭接的一侧 因为落煤 的需要 而不能全部封 闭, 但却 为现场作业人员带来 了严重的安全威胁。经过不断 地反复摸索 , 利用 自制 的转载机护栏解决 了这一难 题 , 既安全 , 又方便 。采煤机割煤时 , 工作面链板机 头每硐抵 出 6 0 0 1 T I I T I , 从 而工作面链板 机头距离转 载机 尾 增 加 6 0 0 1 T I I T I , 距 离 转 载 机 封 闭 段 减 少 6 0 0 1 T I I T I 。据此设计工作面链板机头至转载机封闭 段采用活动护栏的方式 , 每块转载机 的护栏宽度为 6 0 0 1 T I I T I , 随工作面的推进而逐块去除。 工作面链板机头至转载机尾段采用管径不同的 两根钢管随链板机头的推进而及时抽插的方法来确 保作业人员不会掉人转载机 。 1 链板机 电机齿箱 自制外冷却装置同胶带 机外冷却装置 。 2 链板机链条每间隔九环加一块刮板 , 相临 两块刮板之间最多 只能有一个活接环, 以防止链条 断底双链。 3 相 临 电缆 槽 扶 手 之 间 的空 隙全 部 用 0 . 7 c mP3 皮软管外包连接 外连接 , 以防采煤 机电 缆或冷水管掉人其间隙而损坏。 4 机头 、 机尾变线槽 在地面人井前 均采用 D1 0 1 T I I T I 两通加焊 两处 , 并且从 机头冷却水管引 出D1 0 1 T I I T I 管路连接 , 用 以冲刷机 头落煤 点带 回的 回头煤。 5 链板机机尾高低速电缆 和采煤机 电缆 的 固定段以及水管按 出厂设计是放在电缆槽下方的电 缆架里面, 但在工作面仰采时 , 极易造成工作面移架 时挤坏电缆的情况。通过改进 , 不改变水管的敷设 方式 , 而将 电缆全部放置到电缆槽里面 , 再盖上一层 胶带 , 以防止采煤机电缆及水管拖动时与之相互摩 擦 , 这一改进彻底杜绝了因移架而造成的电缆故障。 6 液压支架管理 1 利用伸缩梁千斤顶配合锚链 、 卸扣分别将 机头第一架与第三架 、 机尾第一架与第三架连接 , 以 防机头架或机尾架移架时歪斜 。 2 工作面铺设一条 D 1 6 1T I I T I 液压管路 , 作 为移架喷雾和灭尘管路的水源。 3 每五架装设一处移架喷雾 , 并在液压支架 的四连杆位置做好明显标记。既起到了良好的灭尘 作用 , 又方便工作面人员检修。 4 每十架装设 一 D1 0 1 T I I T I 截止 阀, 接一根 1 0 m的撒尘管 。改变了传统的使用泵压撒尘 的方 法 , 既经济, 又安全。 7 结语 实践证 明, 大采高工作面机 电设备 的现场管理 技术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 既大大降低了机电事故率 , 又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工作面参数选择 适当、 性能优越 、 系统各环节运转正常 , 体 现了适应 性强 、 技术性能好 、 安全性好 等优点 , 是提 升矿井集 约化程度 、 走安全高效之路 的最佳选择。 [ 责任编辑 李巧英 ] 煤 第 1 4卷 第 5期6 1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