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数废料的再生利用研究.pdf
2 0 0 6年 第 5期 总 第 1 9 9期 N u m b e r 5 i n 2 0 0 6 T o t a l N o . 1 9 9 混凝土 Co n c r e t e 预 拌 混 凝 土 RE ADY MI XE D CONCR ET E 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研究 黄世谋 ’,z ,何廷树 ’ ,李国新’ 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5 ; 2 . 三门 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三门峡 4 7 2 0 0 0 〔 摘要」 建筑废料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对建筑废料进行再生利用是一项迫切需 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对建筑废料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 并通过国内 外大量文献的对比分析, 结合我国 实际提出了建筑废料再生利用的方向和工艺流程。 [ 关键词〕 建筑废料;生态环境;再生利用工艺流程 [ 中图分类号了 T U 6 2 8 .0 6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2 - 3 5 5 0 - 2 0 0 6 0 5 - 0 0 3 0 - 0 5 S t u d y o f r e c y c l i n g b u i l d i n g wa s t e H U A N G S h i - m o u } H E T i n g - s h u ,L I G u o - x i n 1 .X i a n U n i v e r s it y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2 . S a n m e n x i a P o l y t e c h n i c , S a n m e n x i a 4 7 2 0 0 0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u i l d i n g w a s t e i s t h e m a i n p a rt o f t h e c i v i c r u b b i s h . I t n o t o n l y o c c u p i e s a l o t o f t e r r i t o ry , b u t a l s o s e r i o u s l y p o l l u t e s t h e e n v i - r o n m e n t . R e c y c l i n g o f b u i l d i n g w a s t e i s a c o u r s e w h i c h m u s t b e r e s o l v e d u r g e n t ly . T h i s a r t i c le s t u d i e s t h e s o u r c e o f b u i l d i n g w a s t e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t o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a n a ly z i n g a l o t o f d o c u m e n t s , w e a d v a n c e t h e d i r e c t i o n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r e c y c l i n g t h e b u i l d i n g wa s t e . K e y wo r d s b u i l d i n g w a s t e ;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 r e c y c l i n g ; t e c h n o l o g y 1 引言 在建造或拆除建筑物时会产生巨量的建筑废料, 包括废混 凝土快、 沥青混凝土块、 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 碎砖 渣、 金属、 竹木材、 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 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 废弃物等。其中, 碎砖、 混凝土、 砂浆、 包装材料等约占总量的 8 0 ; 而混凝土和砂浆所占比例最大, 约占总量的3 0 - 5 0 0 1 0 建筑废料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 约占 城市垃圾的3 0 一 4 0 。据测算, 我国每年施工建设产生的建筑废料就高达4 0 0 0 万吨冈 。然而, 目前世界上对于建筑废料的处理方法仍显不多。 传统的建筑废料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 一 方面, 这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 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另一 方面, 由于建筑废料的组成特点和它产生于建设工程现场的实 际情况, 建筑废料中很多是可以再生利用的, 在资源日 趋匾乏 的今天, 简单地遗弃建筑废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 合理处 理和回收利用建筑废料十分重要, 它不仅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 需要,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建筑废料的来源与构成 2 . 1 建筑废料的来源 建筑废料的来源是非常广的。 包括 1 各种废弃混凝土块, 如 建筑物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块; 市政工程的动 迁及重大基础设施的改造产生废弃混凝土块; 废弃的混凝土试 块、 试件; 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或散落混凝土、 砂浆及混凝土工厂、 预制构件厂生产产生的废弃混凝土。 2 砌 体结构拆除产生的碎砖块, 砖场生产的 过烧砖、 变形砖等。 3 重 大自 然灾害如 地震、 台风、 洪水等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倒塌而 产生的废弃混凝土、 砖以 及其它矿物建筑材料。 1 9 9 5 年 1 月1 7 日, 日本阪神大地震, 毁坏建筑物约 1 0 1 8 万幢, 建筑物倒塌而 产生的 废弃混凝土块达1 7 0 0 万吨。 4 战争也是造成建筑物倒 塌而产生废弃建筑废料的一个因素n l 2 . 2 建筑废料的构成 建筑废料的构成随着建设项目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的不 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在构成分类的方法上也不尽统一。文 献[[ 4 〕 综合了 文献[ 5 ] 等给出的建筑废料的构成、 主要来源和由 现 场施工管理人员针对废料产生水平 重量比 通过两两比 较排序 结果整理的 废料权重系数 见表1 0 表 I 建筑废料的构成及产生的主要来源 废料 构 成 废料权 重排序 主 要 来 源 占该项废 料的比例 说明 该 5项 混凝 土和0 . 2 1 砂浆 落地灰 凿毛、打掉的桩头 混凝土、砂浆余料 开洞和凿平 模板漏浆 砖和 其他 砌块 木材 和模 0. 1 9 施工中的截断和损坏 运输中的损坏约 8 0 0 . 1 6 变更、质量不符合的拆除 已到周转周期的模板 下料产生的边角料 复杂设计需要的异形模板 截下的余料 运输和卸货过程中的损坏 变更、 质量不合格 部分的拆 约 9 0 板 面砖 和瓦 片 0 . 1 3约 9 0 量的 6 0 7 0 除 钢筋 和其 他 金 属 下料产生的余料和桩头截 筋 0 . 1 3地下室穿墙螺栓、 钢筋的烧 断 钢筋截断等 约 9 5 3 0 。 3 建筑废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 1 占 用大量的土地 目 前, 美国、 日 本每年废弃混凝土量各约为3 0 0 0 万吨; 俄 罗斯面临改造 2 0 世纪 5 0 -6 0 年代建成的钢筋混凝土大型板 材居住建筑, 已造成大量的建筑废料, 其中仅 1 9 9 7 年废弃混凝 土就有4 2 万吨; 欧洲共同体废弃混凝土的量从 1 9 8 0 年的5 5 0 0 万吨增加到目 前的 1 6 2 0 0 万吨左右, 砖排放量将基本稳定在每 年5 2 0 0 万吨左右; 在德国, 每年拆除的废弃混凝土约为0 . 3 吨/ 年/ 人[[2 1 。在香港, 建筑产业每天产出的施工和拆除废料达3 万 7 千吨, 这比市政固体废料要高出大约四倍, 这样, 在不久的将 来, 将缺少新垃圾掩埋用地, 主要的土地开垦计划也要结束, 这 己经警示香港必须找到建筑和拆除废料的应用办法。在我国, 仅上海市每年产生的渣土约2 0 0 0 万吨,其中约8 0 0 万吨为废 弃混凝土, 约占 渣土总量的4 0 1 1 。 面对如此巨量的建筑废料, 目 前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法, 大量的建筑废料大多堆积于城市郊 区公路、 河流附近, 占用了大量的空地存放, 浪费耕地, 成为城 市的一大公害。 3 . 2 严重污染环境 大量的建筑废料如果不能得到回收利用, 将成为新的垃圾 源, 对城郊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 建筑废料中的一些可腐烂的物 质长期在空气中暴露后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还会污染环境; 这些建筑废料有的填塘填湖,造成城市蓄水排涝能力下降, 引 发新的环境公害。 3 . 3 造成资源浪费 我国每年为生产建筑材料要消耗各种矿物资源7 0 多亿吨, 其中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矿石、 化石类资源, 全国人均年消耗量达 5 .3 吨[61 。开采山石、 淘挖河沙、 掘坑取土等行为己 经付出了沉重 的代价, 随着对天然砂石的不断开采, 天然骨料趋于枯竭, 且其 开采的 运输H 琉 与费 用也相当 惊人。 与 此同 时, 随着城市建设的 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 原有建筑物不能满足其使用要 求或使用期限的临近, 愈来愈多的建筑物将被拆除,产生愈来愈 多的建筑垃圾。 建筑废料如果不及时进行回收利用, 不仅会浪费 巨 额的处理费用, 还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建筑原材料。 而利用建筑 废料作为建筑材料, 既可以减少垃圾的排放量、 减轻环境污染, 又可以 节省建筑原材料的消耗, 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建筑废 料的处理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势在必行。 4 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 4 . 1 用作基础材料 豪获署竺 理 表 2 再生碎石的用途 图1 再生碎石 骨料 的利用部位 1 - 混凝土再生基础; 2 一 预制混凝土浇筑模板; 3 一 注入砂浆 4 - 混凝土再生骨料 5 一 再生混凝土路基 6 一 再生未筛碎石基础; 7 - 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 a - 灌浆混凝土 林楠等闭 对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再生 碎石的用途 见表2 0 并指出, 还可将再生碎石 再生骨料 用于挡土墙、 铺设路面 以及改良 地基等方面 见图1 0 林楠等还为了验证利用再生混凝土施工的工程质量, 对己 施工6 年之久的挡土墙、 路面的长期性、 耐气候性等进行了调 查, 得到的结果表明, 完全超过 1 5 N / m m -2 0 N / m m 的强度, 质 量没有问题, 证实了其强度的可靠性。 文献〔 1 ] 介绍了 建筑废料 废沥青混凝土回收利用情况。 重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之前常要拆除旧路面, 由此产生大量的废 沥青混凝土。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历史较长, 每年因拆除公路 路面而产生大量的废沥青混凝土, 对它的回收利用己 成为建筑 废料用作建筑材料的主要内 容之一。我国随着公路建设的发 展, 废沥青混凝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废沥青混凝土可作为 铺筑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筑材料加以利用, 其回收方法主要 有冷溶回收和热熔回收两种。冷溶回收是将粉碎后的废沥青 混凝土冷溶铺在下层, 再在其上铺设新沥青混凝土路面; 热熔 回收是将粉碎后的废沥青混凝土作为部分骨料掺入新沥青混 凝土中, 其掺入量可达1 5 5 0 质量比 。再生沥青混凝土 的质量受废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掺入量的影响较大, 废沥青 混凝土的质量越高, 其可掺入的比例也越大。 文献[[ 8 价绍了北京一家城建企业回收8 0 0 多吨各种建筑 垃圾, 成功地用于砌筑砂浆、 内墙和顶棚抹灰、 细石混凝土楼面 及混凝土垫层。还介绍湖北省襄樊市在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 破损的混凝土路面, 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们 在水稳基层中采用3 0 左右的再生骨料, 并使水稳基层的性能 得到改善, 成本也有所降低。 张超19 1研究了废弃混凝土路面板在道路改建中的再利用, 给出了 其再利用的途径 见图2 a 图2 废弃混凝土利用途径 . 31 张超还结合河南开封地区公路建设中在开兰路改建工程和 国道3 1 0 线过境改线工程中分别铺筑一段无机结合料稳定再 生集料基层和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路段。 其中开兰路试验 路是在不同路段采用 6 c m沥青混凝土下 1 5 c m水泥稳定再生 集料和 1 5 c m二灰稳定再生集料基层两种形式; 3 1 0 线采用在 1 5 c m二灰碎石基层上加铺2 4 c m再生混凝土路面。 施工时全部 按照普通道路施工操作方法, 而无需采用特殊手段, 经过数年 的通车使用, 目 前使用状况正常, 与其相邻其他路段对比, 没有 什么区别。可见, 废弃混凝土在道路改建过程中的再利用具有 良 好的可操作性。 钟发林[ 10 1在2 0 5 国道青州一 通溪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工 程中, 采用再生混凝土进行修复铺筑路面, 取得较好的效果。 4 . 2 用于制备再生骨料 由于建筑废料中废弃混凝土和废砖石占到8 0 以上, 因 此, 再生利用这两类废料是处理建筑废料的重点。同时, 废弃混 凝土处于建筑工地现场或附近, 就近回收利用可减少建筑垃圾 的清运和天然骨料的使用,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目 前, 以建筑废 料生产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技术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课 题, 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 4 .2 . 1 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 对建筑废料中的废弃混凝土进行回收处理, 可用以制备再 生骨料。一方面, 废弃混凝土块经破碎后, 可作为天然粗骨料的 代用材料制作混凝土 另一方面, 废弃混凝土块进一步粉碎后, 可作为细骨料拌制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美国、 日 本和欧洲等 发达国家在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研究 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1 1 - 13 1 , 并取得一些成功的应用; 近年来, 我 国一些专家学者也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P a - 1s ] 。综 合国内外对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的研究现状来看, 目 前, 再生骨料制作的混凝土一般用作基础、 路面及非承重结构 的低强度混凝土。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再生骨料的选择, 并严格 控制配合比及再生骨料的掺量, 也可达到适用于承重结构混凝 土的要求; 而我国在再生骨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很深入, 尚有 大量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 文献【 1 7 ] 就介绍了美国不但鼓励再生混凝土的利用, 而且 还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和试验。 比如美国对 密执安州用再生混凝土铺筑的2 3 号公路、 7 5 号公路进行了再 生骨料混凝土的干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试验表明再生骨料混凝 土的干缩率大于天然骨料混凝土。 美国的C Y C L E A N公司采用 微波技术检测 1 0 0 回收利用路面沥青混凝土,其质量与新拌 沥青混凝土路面料相同, 而成本降低了1 / 3 , 同时节约了垃圾清 运和处理费用, 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18 。 文献[n 8 1介绍了欧 洲各国在公路建设中再生利用建筑废料的情况。 在德国L o w e r S a x o n g 的一条双层混凝土的公路工程中采用了再生骨料混凝 土, 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2 6 0 m m, 底层 1 9 0 m m厚混凝土采用再 生混凝土面层7 0 m m厚混凝土采用天然集料配制的混凝土。 底层再生集料的组成粒径如下 O m m -2 m m占3 0 , 2 m m 8 m m占1 4 , 1 0 m m 2 0 m m占3 0 , 2 0 m m-3 6 m m占6 , 水 泥用量 3 5 0 k g / m 3 ,混凝土容重 2 3 1 0 k g / m 3 ,抗压强度 4 8 . 9 N / m m 2 -6 1 9 N / m m 2 。此后又应用于二单层混凝土公路路 面,其再生集料组成粒径如下 O m m -2 m m占2 7 , 2 m m- 8 m m占 1 0 , 8 m m-1 6 m m占2 8 , 1 6 m m-2 2 m m占3 5 , 水 泥用量 3 5 0 k g / m 3 ,混凝土容重 2 3 7 3 k g / m 3 ,抗压强度 5 0 . 5 N / m m 2 -5 4 . 9 N / m m 2 。 德国有望将8 0 的再生骨料用于 1 0 -1 5 的混凝土工程中。 德国钢筋委员会也于 1 9 9 8 年 8 月提出 了 “ 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 , 要求采用再生骨料 配置的混凝土必须完全符合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国家标准。另 外, 德国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 可以使垃圾中各种再生材 料干净地分离出来, 再回收利用, 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土地 的问题。 文献[[ 8 ] 还介绍了日 本政府在1 9 7 7 年就制定了 再生骨料 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 ,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 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 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文献[[ 3 ] 介绍了日 本两家公司 T a k e n a k a C o r p o r a t io n , T a k e n a k a C iv i l E n - g in e e r i n g 2 碾磨阶 段 混凝土块在偏心转筒内旋转, 使其相互碰撞、 摩擦、 碾磨, 除 去附 着于骨料表面的水泥浆和砂浆; 3 筛分阶段 最终的材料 经过筛分, 除去水泥和砂浆等细小颗粒, 最后得到的即为高性 能再生骨料。 见图3 。 这个项目是日本建筑技术创新中心批准的 项目 B u i l d i n g C e n t e r o f J a p a n s I n n o v a t i v e B u i l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p p r o v a l P r o g r a m , 得到了 “ 日 本建筑技术创新中 b “ B u i l d i n g C e n t e r o f J a p a n s I n n o v a t iv e B u i l d in g T e c h n o l o g y 的 认证。 生 产 的高性能再生骨料满足日本工业标准 J I S 和日本建筑标准规范 J A S S J a p a n e s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S t a n d a r d S p e c i fi c a t i o n 规定的原生 骨料和碎石的标准, 同时满足建设中心提出的所有技术认证标 准。 用 “ C y c l i t e ” 生 产的 混凝土与 用原生骨料生产的混凝土性能 基本相同。这项技术在日本的大阪己得到实际的应用。 粒状砂浆 高质t再生骨料 . y c u m 图3 高性能骨料的生产工程 4 .2 . 2 施工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 在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散落大量的砂浆和混凝土。 这 一方面可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散落量, 另一方面可通过回收 加以利用。对湿润的砂浆和混凝土, 可通过冲洗将其还原为水 泥浆、 石子、 砂进行回收, 如英国已开发了专门用于回收湿润砂 浆和混凝土的冲洗机器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回收法, 利用聚合 物将砂浆、 混凝土直接粘结起来形成砌块。 凝固的砂浆、 混凝土 还可以作为再生骨料回收利用[Ill . 4 .2 .3 碎砖块制备再生骨料 过烧砖、 坏砖和建筑物建造或拆除中产生的碎砖块, 可以 作为粗骨料拌制混凝土, 也可以作为地基处理、 地坪垫层等的 材料。试验表明, 当用人工破碎、 质量良好的碎砖块作为粗骨 料,砖的平均抗压强度为3 6 .7 M P a ;水灰比W/ C 0 . 5 4 0 . 8 8 时, 碎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2 2 MP a -4 2 M P a 。与相同标号的 普通混凝土相比, 其抗拉强度约高 1 1 , 容重约低 1 7 , 弹性模 量约 低3 0 11 0 张杰、 郭子雄11 91 总结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特性为 1 再生 . 3 2 .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 热工性能好, 若用于围护结构, 可明显增 强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 2 再生混凝土的密度小、 自 重低, 用 来生产砌块、 空心砖、 墙板, 取代传统的实心粘土砖, 成为良 好 的填充墙材料, 具有明显的经济、 环境效益。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 土具有的特性, 认为其适合在框架结构填充墙中推广应用。 4 . 3 用于制备再生水泥 文献[[ 9 ] 介绍了韩国一家装修公司最近开发成功从废弃的 混凝土中分离水泥, 并使这种水泥能再生利用的技术。这项技 术目 前已经在韩国申 请专利。 该公司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批量 生产这种再生水泥。这家名为 “ 利福姆系统” 的公司说, 他们首 先把废弃混凝土中的水泥与石子、钢筋等分离开来,然后在 7 0 0 ℃的高温下对水泥进行加热处理, 并添加特殊的物质, 就能 生产出再生水泥。 据称每 1 0 0 t 废弃混凝土就能够获得3 0 t 左右 的再生水泥, 这种再生水泥的强度与普通水泥几乎一样, 有些 甚至更好, 符合韩国的施工标准。而且这种再生水泥的生产成 本仅为普通水泥的一半,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有利于环保。韩国平均每天都产生5 万多吨废弃混凝土, 而且 水泥的原料石灰石资源也正在枯竭, 因此, 这项技术不仅有利 于解决建设中的废弃物问题,还能解决大理石等资源短缺问 题。该文献也提到日 本已开展再生水泥研究。 国内 文献中, 仅文献[ 2 0 ] 介绍了 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 水泥的内容, 并对用再生水泥和普通水泥制造的混凝土配合比 与性能进行了比 较 如表3 0 由表3 的结果, 该文献认为用再生水泥制造的普通强度等 级和高强混凝土与用普通水泥制造的混凝土性能基本相同, 在 同样的配合比和同样的外加剂用量时,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基本 相同, 2 8 d 的抗压强度也很接近, 证明了用混凝土作为水泥原料 制造的再生水泥性能良好。 5 建筑废料的处理 5 . 1 建筑废料的预处理 建筑废料含有的杂质太多, 因此, 在对建筑废料进行回收利 用时, 必 须先进行预处理。 文献[[ 3 ] 介绍了 德国 在建筑废料回收利 用方面做得比 较好, 他们对建筑废料的处理和分选过程 见图4 0 5 . 2 建筑废料回收利用工艺流程 文献[ 2 1 』 介绍了目 前俄罗斯钢筋混凝土块体破碎及筛分 工艺, 分别要求进入破碎设备的废弃混凝土块尺寸不超过 0 .7 4 m x 0 . 3 5 m和 l m x 0 .6 m。当 前俄罗斯具有代表性的废弃混 凝土破碎及筛分工艺 如图5 0 文献〔 2 2 2 6 〕 介绍了国内 废弃混凝土的处理工艺流程图, 内容大同小异, 这里综合以上文献给出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流 程, 如图6 0 实际的废弃混凝土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钢筋、木块、 塑 料碎片、 玻璃、 建筑石膏等各种杂质, 为确保再生混凝土的品 混凝土组成白 T M 构 s t 工 u c t u r e s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c o n c r e t e 拆除处理 d e m o l i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g 碎砂。 r u 练e d s a n d 石块 c r u s h e d s t o n e 砾 石 c r u s 份 d g r a v e l 混凝土块 c o n c r e t e r u b b l e 矿物建筑碎料 m i n e r a l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r u b b l e 其他矿物建筑材料组成的结构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m i n e r a l b u i l d i n g 图 4德国建筑废料处理和分迭过程 图5 俄罗斯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 质,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这些杂质除去。用废弃混凝土块制 造再生骨料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破碎设备、 筛分设备、 传送设 备及除去杂质的设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的生产工艺过程。 通过 多次破碎、 筛分及除去杂质的过程, 可得到级配、 质量符合要求 的再生骨料。 可见, 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非常简单, 一般的建筑 企业经过努力都有能力生产。 假如经过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与扶 表3 再生水泥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比较 lm,混 凝 土 材 料 用 量 种类外 加 剂W I C JqA几nC份 勺白0自六匕﹄匕 nnonllll .1,10户q山 普 通 混 凝 土 再 生 水 泥 普 3201847321048 / m 1 80 5 坍 落 度 /c m 设 计 强 度 /MPa 通 混 凝 土 296170862971805 .58 58 31。6 35.2 nUntJ 57 117160010574 100 强 混 凝 土 57 117160010574 100 .30 .30 67.6 66.8 土高 凝泥 混水 强生 高再 3 3 . 持, 也完全有可能在一些大中城市或大型工地建立集中生产的 再生骨料工厂。 废弃混凝土块 初次破碎设备 1 0 -4 0 mmI O mm以下 筛分 二次破碎设备二次破碎设备 5 mm 以下 筛分 风力分级 5 mm 以上 吸尘设备 - 2 5 m m匆. 1 5 m m以 下 却. 1 5 - 5 m m 再 焦 祖 骨 料 图 6 微 粉日 再t 咀兰 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流程 6 问题及建议 6 . 1 要高 度重视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工作 巨大数量的建筑废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 资源的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建筑废料的综合利用工 作。 我国亦先后颁布了 固体废料污染环境防治法 、 城市固体 垃圾处理法 等, 对限制垃圾废料的大量产生、 推动垃圾废料回 收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 各级政府还要 加大对建筑废料再生利用的政策法规及财政上的扶持力度 有 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增强环保意识,限制建筑废料的排放场 所,防止业主和房屋拆除商为降低成本就近随意填埋建筑垃 圾、 造成环境公害, 以推进建筑废料的综合利用工作。 6 . 2 应提高建筑废料处理的工艺技术水平 目 前, 建筑废料处理的费用支出主要在运输、 装卸建筑废 料等方面。因此, 随地就近填埋是建筑废料处理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 对建筑废料采取就地分拣处理是 最经济的。如欧洲、 日本等己有集装箱型移动式的成套处理装 置, 大部分是采用较小的颗式破碎机, 产量约 1 5 0 t / h , 破碎后的 骨料直径为O m m -6 0 m m,再经二次破碎以获得较小粒径的骨 料。比 利时公路研究中心的资料表明, 对公路的拆除重建如果 就地进行废料的处理利用, 可减少废料的运出及新材料运进的 运输费7 0 , 降低材料成本2 0 , 减少废料处理费用 1 0 111 。根 据我国的国情, 采用并加快开发就地回收处理建筑废料的装置, 将使建筑废料的综合利用在经济上更可行。 6 . 3 应加强利用建筑废料制备再生骨料的研究 目前, 建筑废料用于基础较普遍, 主要用作公路、 路面的基 础材料, 但依然显得浪费太大, 建筑废料中的大量有用成分尚 未得到更合理的综合利用。 西方发达国家在再生骨料方面的研 究己经取得很大的进展,而我国对再生骨料的研究才刚刚起 步, 在实际应用方面更处于萌芽状态。 因此, 要加大再生骨料方 面的研究工作。一方面, 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再生骨料的科研 工作,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 各科研院所也应积极组织 专门人员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使我国再生骨料研究工作扎实有 效进行。 6 . 4 应加强再生混凝土在填充墙方面的应用研究 再生混凝土密度小、 热工性能比较好, 较适合在框架结构 的 填 充 墙中 应 用。 近 年 来, 由 于能 源短 缺 严重, 我国 政 府已 决 定 未来房屋建筑必须采用“ 冬暖夏凉” 型、 热工性能较好的建筑材 料, 以减少冬季取暖和夏季纳凉导致的巨大的能源消耗。因此, 可加大再生混凝土在填充墙方面的应用研究, 充分改善建筑材 料的热工性能。 6 . 5 应加强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水泥的研究 韩国、 日本等国在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水泥方面走在 世界的前列, 关于再生水泥的研究在国内尚无文献记载。近年 来, 我国政府立志关闭了大批小水泥厂以减少能耗、 减轻水泥 厂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加大了对水泥生产 工艺的研究, 粉煤灰等掺合料在水泥及水泥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 水泥的巨大能耗依然期待我们去 寻找合适的水泥替代品或降低水泥的产量。因此, 再生水泥的 研究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1 ] 吴贤国, 郭劲松, 李惠强, 杜婷. 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研究[[ J ] . 建材技术 与应用, 2 0 0 4 , 1 . [ 2 〕 马嵘, 姚民乐, 詹锋.论再生混凝土在生态建筑中的意义[[ J ] . 嘉兴学院 学报, 2 0 0 3 , 6 . [ 3 ] 孙跃东, 肖 建庄再生混凝土骨料[ J ] 一 混凝土, 2 0 0 4 , 6 . [ 4 ] 王家远, 康香萍, 申立银, 谭颖恩.建筑废料减,化管理措施研究[[ J ] . 建 筑 技术, 2 0 0 4 , 1 0 . [ 5 l 吴贤国, 李建辉, 杨靖, 杨菠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和组成分析[[ J l . 建 筑技术, 2 0 0 1 , 2 . [ 6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编.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化〔 M ] . 北京 化学 工业 出 版社, 2 0 0 3 .9 . [ 7 l 林楠, 林杉, 包力新保护环境, 开发利用废弃混凝土[[ J ] .建筑技术开 发, 2 0 0 3 , 6 . [ 8 ] 陈永刚, 曹贝贝.再生混凝土国内 外发展动态[[ J l . 国外建材科技, 2 0 0 4 , 3 [ 9 ] 张超.废弃混凝土路面板在道路改建中的再利用[[ J l 交通运输工程学 报, 2 0 0 3 , 4 . [ 1 0 ] 钟发林.再生水泥混凝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J ] a 路, 2 0 0 2 , 1 2 . [ 1 l ] G i l p i n R . R o b i n s o n r . , W. D a v i d M e n z i e , H e l e n H y u n c . R e c y c l i n g o f c o n s t r u c t io n d e b r i s a s a g g r e g a t e i n t h e Mi d - A t l a n t i c R e g i o n ,U S A [ J ] . R E S O U R C E S ,C O N S E R V A T I O NR E C Y C L I N G ,2 0 0 4 , 4 2 . [ 1 2 ] V .C o r i n a l d e s i ,M.G i u g g i o l i n i , G .Mo r i c o n i .U s e o f r u b b l e fr o m b u i l d i n g d e m o l it i o n i n m o r t a r s [ J ] .WA S T E MA N A G E ME N T , 2 0 0 2 , 2 2 . [ 1 3 ] 阿 部 道 彦建 筑 副 产品 的 有效 利 用[[ J ] .土 木 施 工 日 , 1 9 9 5 , 1 3 . [ 1 4 1 张亚梅, 秦鸿根, 孙伟.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 J ] . 混凝土与水 泥制品, 2 0 0 2 , 1 . [ 1 5 ] 邢振贤, 周曰农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研究[[ J ]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学报, 1 9 9 8 , 2 . [ 1 6 〕 柯国军, 张育霖, 贺涛, 谭志鹏再生混凝土的实用性研究[[ J ] . 混凝 土, 2 0 0 2 , 4 . [ 1 7 ] 陆凯安. 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 J ] .施工技术, 1 9 9 9 , 5 . [ 1 8 1 杜婷, 李惠强, 昌永红. 再生混凝土 一种新型的绿色建材[[ J ] . 福 建建材, 2 0 0 2 , 1 . [ 1 9 ] 张杰, 郭子雄. 再生混凝土 填充墙在中 国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J ] .建筑 技术开发, 2 0 0 4 , 1 . [ 2 0 ] 杨尚 进, 黄同冈.混凝土材料的完全循环利用技术[ M ] . 中国建材科技, 2 0 0 3 , 5 . [ 2 1 ] 肖 建庄, 李佳彬, 兰阳. 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与评述[ J ] . 混 凝土, 2 0 0 3 , 1 0 . [ 2 2 ] 朱红兵, 王顺林, 熊汉林, 李秀一 混凝土废弃物的再生利用[[ J ] - a 路交 通技术, 2 0 0 5 , 1 . [ 2 3 ] 范 小平, 徐银芳一废弃混凝土的 循环 再利用[[ J ] . 建 筑技术, 2 0 0 4 , 1 1 . [ 2 4 ] 史巍, 侯景鹏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 J ] . 建筑技术开 发, 2 0 0 1 , 8 . [ 2 5 ] 万惠文, 水中和, 林宗寿, 肖 开涛一再生混凝土的环境评价〔 J ] . 武汉理 工大学学报, 2 0 0 3 , 4 . [ 2 6 ] 侯景 鹏, 史巍, 宋玉普再生混凝土技术的 研究 开发与 应用推广[[ J ] . 建筑技术, 2 0 0 2 , 1 . [ T 屠颧可谁 t } ij 1 9 7 6 - , 男, 西 安 建筑 科 技 大 学 在 读 硕士 生, 三门 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 单位地址〕 陕西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 6 4 信箱 7 1 0 0 5 5 [ 联系电 话] 1 3 3 8 9 2 1 9 3 0 1 E - m a i l h s m 3 6 2 8 2 6 1 6 3 .c o m [ 收稿日 期] 2 0 0 6 - 0 4 - 1 8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