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483-1996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pdf
G B / T 4 8 3 -1 9 9 8 前言 本标准与G B / T 4 8 3 -1 9 8 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相比 主要作了以下修改和补充。 1 . 修改了标准名称, 将“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改为“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 2 增加了“ 试验记录” 和“ 试验报告“ 有关内 容。 3 . 为简化文字, 以化学元素符号和分子式代表的项目 符号不再列人本标准。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 起, 同时代替G B / T 4 8 3 -1 9 8 7 , 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施玉英、 夏慧丽、 段云龙。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 B / T 4 8 3 -1 9 9 8 代替 G B / T 4 8 3 -1 9 8 7 G e n e r a l r u l e s f o r a n a l y t i c a l a n d t e s t i n g me t h o d s o f c o a l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中的分析煤样、 测定、 方法精密度、 结果表述、 符号、 基的换算、 溶液 浓度、 试验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分析试验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煤中碳和氢测定方法电量一 重量法,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煤中砷的测定方法; 煤中抓的测定方法;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 煤中锗的测定方法; 煤中稼的测定方法,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 煤中碳酸盐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煤灰中钾、 钠、 铁、 钙、 镁、 锰的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 一一--- 国家质f技术监誉局1 9 9 8 - 1 2 一 0 8 批准1 9 9 9 一 0 5 一 0 7 实施 G B / T 4 8 3 一 1 9 9 8 煤的铝颤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煤的葛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 烟煤增涡膨胀序数测定方法; 烟煤奥亚膨胀计试验; 年轻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煤中铬、 锡、 铅的测定方法; 煤中铀的测定方法; 煤中钒的测定方法; 煤中硒的测定方法; 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 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 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 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 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 其他煤炭分析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4 7 4 -1 9 9 6 煤样的制备方法 3 煤样 3 . 1 分析试验煤样 以下简称煤样 一律按G B 4 7 4 制备。 在制煤样时, 若在室温下连续干燥1 h 后煤样 质量变化不超过0 . 1 , 则为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 ‘ 煤 样 应 装 入 严 密 的 容 器 中 , 通 常 可 用 带 有 严 密 玻 瑞 塞 或 塑 料 塞 的 广 口 玻 解, ; 4 . 1 测定- 除 特别要求者外, 每项分析试验 应对同 一煤样进行2 次测定 通常 为重复侧 定 。 2 次测值的 差如 3 过 规 定 限 度 重 复 性 限 一 同 一 化 验 室 允 许 差T , 则 取 其 算 术 平 均 值 作 为 洲 定 A w 基 ; 否 则 , 需 进 行 第 “ 次 测 定 。 如 “ 次 测 值 的 极 差 小 于 等 于 1 . 2 T , 则 取 “ 次 测 值 的 算 术 平 均 谭 作 为 p 定 结 界 ,19 6 ,进 行 第 4 次测定。 如4 次测值的 极差小于等于1 . 3 T , 则取4 次测 值的算术平均值作 为例定 结采; 如 极差大于 1 . 3 T而其中3 个测值的极差小于等于1 . 2 T , 则可取此3 个侧值的算术平均 测定结果。 如上述条 件均未达到, 则应舍弃全部测定结果, 井枪查仪器和操作, 然后重新进行测定, 4 . 2凡 需 根 据 水 分 测 定 结 果 进 行 校 正 和 换 算 的 分 析 试 脸 , 应 同 时 侧 定 煤 样 水 分 , 匆 不 能 同 时 进 行 , 两 者 测 定 也 应 在 尽 量 短 的 、 煤 样 水 分 不 发 生 显 著 变 化 的 期 限 最 多 不 超 过7 d 内 进 行 , 5 方法精密度 本 标 准 所 涉 及 的 分 析 试 验 的 方 法 精 密 度 , 以 重 复 性 限 同 一 化 验 室 的 允 许 麦 i } u现 性 临 界 差 不 同 化验室的允许差 来表示。 G B / T 4 8 3 一 1 9 9 8 5 . , 重复性限 在同一试验室中, 由同一操作者, 用同一台仪器, 对同一分析试验煤样, 于短期内所做 的重复测定, 所得结果间的差值 在 9 5 概率下 的临界值。 5 . 2 再现性临界差 在不同试验室中, 对从煤样缩制最后阶段的同一煤样中分取出来的、 具有代表性 的部分所做的重复测定, 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 在9 5 概率下 的临界值。 6 结果农述 6 . 1 本标准采用下述数据修约规则 凡末位有效数字后边的第一位数字大于5 , 则在其前一位上增加 1 , 小于5 则弃去; 凡末位有效数后边的第一位数等于5 , 而5 后面的数字并非全部为零, 则在5 前一位 上增加1 ; 5 后面的数字全部为零时, 如5 前面一位为奇数, 则在5 前一位上增加1 , 如前面一位为偶数 包括零 , 则将5 舍去。 所拟舍弃的数字, 若为两位以上数字时, 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 应根据所拟舍 弃数字中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 按上述规定一次修约出结果。 6 . 2 测定值和报告值按5 . 1 条所述规则, 修约到表1 规定的位数。 表 1 测定项目 单位 测定值 报告值 锗 嫁 氛 砷 铀 饥 硒 铬 铅 p g / g 个位 个位 哈氏可磨性指数 奥阿膨胀度 奥阿收缩度 粘结指数 磨损指数 罗加指数 年轻煤的透光率 无 l ” 无 mg / k g , , 小数后一位 个位 全水 福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 小数后一位 小数后一位 铝 抓 低 磕 干 馏 焦 油 、 半 焦 、 干 馏 总 水 产 率 葛金低温干馏焦油、 半焦、 干馏总水产率 热 德 定 性 最高内在水分 腐植酸产率 抗碎强度 肠 小数后二位 小数后一位 结渣性 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 G s / T 4 8 3 一1 9 9 8 表 J 完 测定项目 测定值报告值 全硫 各种形态硫 碳酸盐二氧化碳 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 灰中硅、 铁、 铝、 钦、 钙、 镁、 钾、 钠、 硫、 磷 矿物质 真相对密度 视相对密度 小数后二位小数后二位 汞 饭 灰中锰 磷 单位 无 无 k g / g MJ / k g J / g 小数后三位 小数后三位 发热t 小数后三位 小数后二位 灰熔融性特征温度 奥阿膨胀度特征温度 胶质层指数 z . v 增竭膨服序数 个位 十位 个位 0 . 5 1 / 2 十位 十位 个位 0 . 5 1 / 2 ℃﹃无 1 应有百分数, 但报出时不写百分数. 了 符号 71 本标准采用各分析试验项目 的英文名词第一个字母或缩略字, 以 及各化学成分的元素符号或分子 式作为它们的 代表符号。下列符号为煤炭分析试验项目 专用符号 a 收缩度, ; A 灰分, ; A I 磨损指数, m g / k g ; A R D 视相对密度, b - 膨胀度, ; C l i n 结渣率, ; C R 半焦产率, ; C S N - 柑祸膨胀序数; D T 灰熔融性变形温度, ℃; E e -苯萃取物产率, 。 F C -固定碳, ; F T 灰熔融性流动温度, ℃; G R . 1 粘结指数; H A - 腐植酸产率, ; H G I 哈氏可磨性指数; H T 灰熔融性半球温度, ℃; M水分 , 。 G R / T 4 8 3 一1 9 9 8 MH C 最高内在水分, ; MM-矿物质. , 尸 M 透光率, ; Q 发热量, J / g 或M J / k g ; R . I -罗加指数; 5 5 抗碎强度, ; S T 灰熔融性软化温度, ℃; T . , -焦油产率, ; T R D 真相密度; T S 热稳定性, , v 挥发分, ; Wa - 干馏总水产率, ; .X - 焦块最终收缩度, m m; v - 胶质层最大厚度, M M; a 二氧化碳转化率, 。 7 . 2 对各分析试验项目 的进一步划分, 采用相应的英文名词的第一个字母或缩略字, 标在有关符号的 右下角。 本标准所涉及的分析试验项目中采用的下标有下列几种 f 外在或游离, i n h 内在; 。 有机 ; P -硫化铁, S -硫酸盐; g r , p 恒压高位。 g r , v 恒容高位; n e t , p -恒压低位; n e t , v 恒容低位; b 弹筒 , t 全。 了 . 3 为了区别以不同基表示的煤炭分析结果, 采用下列英文字母, 标在有关符号的右下角、 项目 细划分 符号后面, 并用逗号分开。 本标准涉及的常用基的符号有下列几种 a d 空气干燥基; a r 收到基; d 干燥基; d a f 干燥无灰基; d m m f 干燥无矿物质基。 举例 如空气干燥基全硫, 以S - a 表示。 8 墓的换算 将有关数值代入表2 所列的相应公式中, 基表示的分析值 低位发热量的换算例外 。 再乘以用已知基表示的某一分析值, 即可求得用所要求的 G B / T 4 8 3 一 1 9 9 8 要求基 已知基 表 2 收到基 ar 不同基的换算公式 空气干燥基 . d子 干燥无灰基 d a f 千燥无矿物质基 d mmf 空气干操基 a d 1 0 0 -M. d 1 0 0 1 0 0 - M. d A, d 1 0 0 - Mw MM, 收到基 1 0 0 1 0 0 -M 1 0 0 1 0 0 - M A 1 0 0 - M, , MM 子 1 0 0 -M, dl o o -m- 1 0 0 -A ,,1 0 0 -MM石 干操无灰荃 d a f 1 0 0 - M, d A , d 1 0 0 1 0 0 - M A 1 0 0 1 0 0 -Ad1 0 0 -Ad 1 0 0 -MM 干燥无矿 物质基 d mmf 1 0 0 - M, d MM, d } 1 0 0 - M MM 1 0 0 -MMd 1 0 0 -MMd 1 0 0 -态 9 溶液浓度 9 . 1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单位为摩尔每升, 符号为m o l / L , 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摩尔, 其定义如下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 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 . 0 1 2 k g 的碳- 1 2 的原子数目 相等。 在 使用摩尔时, 基本单元应予指明, 可以是原子、 分子、 离子、 电 子及其他粒子, 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例如 c N a O H 1 m o l / L , 表示溶质的基本单元是氢氧化钠分子, 其摩尔质量为4 0 g / m o l , 溶液的浓度 为1 摩尔每升, 即每升溶液中含有4 0 g 氢氧化钠。 合 H 2S O 4 一 3 m o l/ L ,表 示 溶 质 的 基 本 单 元 是 音 个 硫 酸 分 子 ,其 摩 尔 质 量 为 4 9 g / m o l ,溶 液 的 浓 度为3 摩尔每升, 即每升溶液中含有3 X 4 9 g 硫酸。 c H Z S O , 1 . 5 m o l / L , 表示溶质的基本单元是硫酸分子, 其摩尔质量为9 8 g / m o l , 溶液的浓度为 1 . 5 摩尔每升, 即每升溶液中含有1 . 5 X9 8 g 硫酸。 音 K M n O , 一 。 1 m o l/ L ,表 示 溶 质 的 基 本 单 元 是 含 个 高 锰 酸 钾 分 子 ,其 摩 尔 质 量 为 3 1 . 6 g / m o l, 溶液的浓度为0 . 1 摩尔每升, 即每升溶液中 含有。 . 1 X 3 1 . 6 g 高锰酸钾。 合 C a 2 一 1 m o l/ L ,表 示 溶 质 的 基 本 单 元 是 音 个 钙 阳 离 子 , 其 摩 尔 质 量 为 2 0 . 0 4 g / m o l , 溶 液 的 浓度为1 摩尔每升, 即每升溶液中含有2 0 . 0 4 g 钙阳 离子。 9 . 2 溶液的浓度以质量比或体积比为基础给出时, 应以下列方式表示百分数 m / m 或0 o V / V , 9 . 3 溶液浓度以量纲上不同的单位、 质量和体积表示, 则浓度应以克每升或以其适当分倍数表示, 如 g / L , m g / m L , 9 . 4 如果一试剂与另一试剂 或水 以体积比或质量比相混合则以 V , V , 或以 M I 二 , 表示, 如 1 4 V V 的硫酸是指 1 体积相对密度为1 . 8 4 的硫酸与4 体积水混合后的硫酸溶液; 又如 1 2 , 。 碳酸钠和氧化镁混合物 艾氏剂 是指1 份质量的碳酸钠加2 份质量的氧化镁混合而成。 9 . 5 凡以水作溶剂的溶液称为水溶液, 一般简称溶液, 以其他液体为溶剂的溶液, 则在其前面冠以溶剂 的名称, 如以乙醇 或苯 为溶剂的溶液称为乙醉 或苯 溶液。 G B / T 4 8 3 一1 9 9 8 1 0 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1 0 . 1 试验记录 试验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 术语、 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填写, 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0 . 1 . 1 分析试验项目名称及记录纸编号; 1 0 - 1 . 2 分析试验日期; 1 0 - 1 . 3 分析试验依据标准及使用主要仪器设备名称或编号; 1 0 . 1 . 4 样品试验室编号。 1 0 - 1 . 5 分析试验数据; 1 0 . , . 6 分析试验结果及计算; 1 0 - 1 . 7 分析试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及其处理, 1 0 - 1 . 8 试验者和审核者; 1 0 - 1 . 9 其他需说明的间题。 1 0 . 2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按规定格式、 术语、 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填写, 并应包括以下内 容 1 0 . 2 . 1 报告名称、 编号, 页号、 总页数; 1 0 . 2 . 2 试验单位名称、 地址; 1 0 - 2 . 3 委托单位名称、 地址 如果适用 , 1 0 . 2 . 4 样品名称、 特性和状态、 原编号、 送样日 期; 1 0 . 2 . 5 实验室样品编号; 1 0 - 2 . 6 主要分析试验依据标准或规程; 1 0 . 2 . 了 分析试验项目 及结果, 1 0 . 2 . 8 如果适用 抽样程序‘ 句任檬产只丛性 灿详擂恨杯诊 场代甘. ,、‘。,‘二 。, 、 ,。 抽样时间、 地点和人员 , 1 0 - 2 . 9 如果适用 关于“ 本报告只对来样负责” 的声明; 1 0 . 2 . 1 0 批准、 审核和主验人员、 签发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