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pdf
I S SN 1 6 712 9 00 CN 4 31 3 4 7 / T D 采矿技术第 9卷第 5期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Vo 1 . 9, No . 5 2 0 0 9年 9月 S e p .2 0 0 9 缓 倾 斜 中 厚 矿 体 采 矿 方 法 优 化 选 择 王发清, 刘志国 四川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 甘孜州6 2 6 2 0 1 摘要 针对缓倾斜 中厚矿体进行 了预切顶锚 网支护分层 回采房柱法和 中深孔底 盘漏斗 崩落法的生产实践。通过生产 实践对采场结构、 回采工艺、 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 比较 , 指出中深孔底盘漏斗崩落法为首选采矿方法,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 , 针对性地提 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锚 网支护; 分层回采房柱法; 中深孔底盘漏斗崩落法 ; 采矿方法选择 里伍铜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 以西 、 木 里 一锦屏山弧形推覆构造带后缘的江浪穹隆构造端 近轴倾没部位 , 是 一个地下 开采 的 中型富铜 矿床。 矿体受穹隆南西翼转折湍沿 s 面理形成的滑脱 、 虚 脱构造控制, 呈似层状、 透镜状、 迭瓦状和分枝复合 状产出, 平均倾 角 2 O 。 , 平均厚度 2 . 6 m。矿体 围岩 主要为二云石英片岩、 石英 片岩和二云片岩夹斜长 角闪岩 , 岩体稳固完整 , f91 1 , 矿区水 文地质条 件简单。 矿 山采矿 主要采用全 面法和房柱法 回采 , 自上 而下 , 自西向东。中段高度 2 0 m, 采场一般沿 矿体 走向布置 , 矿房跨度 1 0~1 2 m, 矿柱直径 2 . 5 3 m。 矿山生产 1 0多年后已消耗储量多半, 铜品位也降至 1 . 5 %左右 , 远低于全矿段 2 . 5 %的平均品位。受上 部矿体地压活动和地表两侧岩体崩塌影响 , 下部 中 厚矿体用普通采矿方法 回采难度加大 , 回采率降低。 因此 , 对下部高品位 中厚矿体寻求更加安全合 理的 采矿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1 采矿 方案 里伍铜矿 E 矿体位于矿山北 西翼近海底沟地 表处, 膨大部分位于矿体北东翼, 赋存标高 2 6 8 6 2 7 4 2 i n , 走向 N E 4 0 。~ 6 0 。 , 走 向长 5 0~1 7 0 m, 厚度 71 7 1 i / , 平均品位 3 . 8 1 % 。矿石呈致密块状 , 矿岩 界线明显 , 矿石和围岩稳固。 针对矿体赋存条件 , 结合矿山多年的采矿实践 , 经过充分技术论证 , 决定分别在 2 7 2 0中段和 2 6 8 0 中段各安排一个矿房进行采矿方法试验, 2 7 2 0中段 8 E 一2 矿房采用预切顶锚网支护分层 回采房柱法 方法 1 , 2 6 8 0中段 1 矿房采用 中深孔底盘漏斗崩 落法 方法 2 。 2 预切 顶锚 网支护分层 回采房柱法 8 E 。 一 2 矿房长 4 8 m, 矿房宽 1 2 1 T I , 分层高度 8 m, 梯段长 8~1 0 m, 拉底巷 、 电耙硐室 、 回风巷的断 面均为 4 1 1 3 , 切 割 上 山、 人 材 井联 络 道 的 断面 为 5 . 4 9 m , 溜井断面为 3 . 1 4 m , 人材井断面为 5 IT I , 采场布置见图 1 。 图 1 预切 顶锚网支护分层 回采房柱法 采场 布置 首先按 照设计依次施 工溜井 、 人材井 、 切 割上 山、 拉底巷道 、 回风巷道。采切探矿工程完工后先 回 采上部矿体 自上而下呈 V字形 扩帮拉底 , 再分梯 段挑顶。在采下的矿石堆上用锚杆和金属网护顶后 出矿。依此工序逐次后退回采, 当上部矿体回采结 束后再回采下部矿体, 下部回采除不用护顶外工序 相 同。工艺关键在于锚杆和金属 网联合护顶和所留 圆形矿柱 的几何 形状 。作业采 用 Y T一2 4型凿岩 机 , 浅孔落矿 , 电耙 出矿。孔深 1 . 52 . 0 r n , 最小抵 抗线 0 . 8 0 . 9 m, 孔距 0 . 8 0 . 9 m, 一次崩矿量 8 O 一 9 0 t 王发清, 等 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 5 3 中深孔底盘漏斗崩落法 2 6 8 0中段 1 矿房倾斜长 5 8 m, 矿房宽 1 2 m, 漏 斗高 6 . 7 m, 每 6 m布置 1 个 , 平均断面为 1 0 . 3 m , 电耙道断面为4 . 4 m , 凿岩上山平均断面为7 . 5 6 m , 人材井及联络道断面为 5 . 4 9 m , 采场布置见图2 。 图 2 中深孔底 盘漏 斗崩落法采场布置 采准切割工程 完成 后开始施 工 中深 孔 , 使用 Y G一9 0型凿岩机凿岩 , 导爆索起爆 。炮孔呈扇形 布置 , 每排 1 8~ 2 0个孔 , 排距 1 . 4 m, 孔底距 1 . 8~ 1 . 9 m。第一次爆破前凿孔 6一l 2排 , 以后每次凿孔 补够爆破的排数。利用老采空区作为第一次爆破补 偿空间。每次装药爆破 3~ 6排 , 总装药量不超过 3 t 。爆破后对大块进行 二次爆破 , 采用电耙 出矿 , 作 业的关键在于凿孔和装药。 4 采矿方法 比较 矿房生产结束后 , 两种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指 标见表 1 。 方法 1 所 留矿柱高度均在 6 m以上 , 随回采工 作的展开, 矿柱内应力特别是拉应力不断增加 , 稳定 性大大削弱 , 到后期, 矿柱开始崩塌, 锚 网支护的顶 板也开始冒落, 生产一度中断。 表 l 两种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能力 贫化率 损失率采切比 炸药单耗 采矿成本 厅 t / d % % m / k t k g / t t 方法 l 4 5 . 2 6 . 1 1 0 . 7 l 1 . 4 0 . 5 2 6 9 . 6 方法 2 3 8 . 7 1 3 . 3 5 . 4 1 2 . 9 0 . 4 5 6 2 . 5 因为要控制一次性装药量避免引起 岩崩 , 方法 2采下的矿石大块太多, 落矿难度增加, 二次爆破作 业量大 , 生产能力与设计相差较大, 且贫化率较高。 5 结 论 生产实践证 明, 中深孔底盘漏斗崩落法 由于安 全性好 、 回采率高、 成本低成为里伍铜矿缓倾斜中厚 矿体采矿方法的首选 , 它也同样适用于连续矿柱和 受地压活动影响的难采矿体的回采。针对其大块 多 、 产能小 、 出矿难等缺点 , 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将炮孔排距减为 1 . 2 m甚至更 小, 每排炮 孔数增加 至 2 0~ 2 2个 , 有效减少大块率 , 减少二次 破碎的工作量 ; 2 将运输巷距矿体底板高度 由 8 m增高至 l 01 2 m, 电耙道 的坡度增大到 2 5 。 以上 , 提高出矿 效率; 3 对矿区南部不会对岩崩造成影响的缓倾斜 中厚矿体 , 增加一 次爆破崩矿量 , 实现挤压爆破 , 以 真正从源头控制大块率 。 参考文献 【 1 ] 采矿手册 编委会. 采矿手册 第 2 卷 [ M] . 北京 冶金工业 出版社 , 1 9 9 0 . [ 2 ] 黄胜生. 国内外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现状[ J ] . 矿业研究 与开发 , 2 0 0 1 , 2 1 4 2 1~ 2 4 . [ 3 ] 古德生, 李夕兵. 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 M] . 北京 冶金 工业 出版社 , 2 0 0 6 . [ 4 ] 周君才 , 等. 难采矿 体新 型采矿 法 [ 1V 1 ] . 北京 冶金工业 出版 社 . 1 9 9 8 . i 矿 业 研 究 与 开 发 征 订 启 事 } 矿业研究与开发 杂志 双月-r ,l , I S S N 1 0 0 5 2 7 6 3 , C N 4 3 1 2 1 5 / T D 为全国中文核心期-t 1 , 由q - 国有色金属学会与 ; 长沙矿山 研究院 联合主办, 国家 金属采矿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协办, 大l 6 开, 每期刊发3 3 篇论文, 以 报道矿业-eL- 济与管 ;理、 采矿与岩土工程、 矿物加工与资源利用、 机电与信息工程、 爆破技术与器材、 安全与环保等理论与应用研究技术成果 }为主, 具有学术价值高、 技术指导性强、 信息量大、 影响面广等特点, 是了解我国矿业前沿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 适合有 i色 、 冶金、 黄金、 煤炭、 4 , -r - 、 核工业、 建材、 地质等系统 企业、 事业单 位的工 程技术与管理人员, 以 及有关院 校的师生阅 读。 ; 矿业研究与开发 国内邮发代号4 21 7 6 ,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国内每期定价 1 0 . 13 0元, 全年定价 6 0 . O 0元。 } 漏订或邮 局 所 订阅不 便的 读者, 可与编 辑部 联系办 理零订、 邮购。联系 地址 长沙市麓山南 路3 4 3 号 矿业研究 与开 i 发 编辑部; 联系人 胡爱华; 邮政编码 4 1 0 0 1 2 ; 联系电 话 0 7 3 1 8 8 6 7 1 5 7 8 , 0 7 3 1 8 8 6 7 0 9 6 2 , 传真 0 7 3 1 8 8 6 3 1 2 0 9 ; ; E m a il k y y k 8 1 2 6 3 . n e t ; 开户 行 工商行长沙市左家 垅分理处; 帐号 1 9 o 1 0 1 3 0 0 9 0 0 4 6 8 2 3 7 6 ; 开户名称 长沙矿山 研究院。 一. 一一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