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西地区几个小型镁铁-超镁铁岩体含矿性的铂族元素示踪.pdf
“ “年月 ; (1 D -) 硫化物矿床, 而黄草坪和清水河岩体之下及附近可能存在, ; 硫化物矿化的岩体。 关键词地质学; 铂族元素; 硫化物熔离;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攀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1 8 9 C文献标志码 “ Q K G ’ H JV G R T ; N ’ G V G R T H N ’ S 7 H S H N U K T K H N ’ G X 7 H K 7 R N U K- V K 3 U G H G ’ J K J H K 7 S S N ’ O H J H H H J U KR G NG H * 7 L G H V 7 R G N _ 4 U K Q G ’ ’ K H ’ 7 T O S H N U K S K H N ’ S 7 H S G ’ K S V G ’ N 7Q G ’ ’ K H ’ 7 T O S H S T U7 ’ K ; Q K G ’ H J H N ’ S 7 H S G S F H Q T G 7 S U G H W L G H J J ’ 7 ; M 1 D - Y S R K S G N N U K Q 7 N N 7 V 7 R N U KL G H J U K [ H N ’ S 7 H G H , ; S R KV H K ’ G X G N 7 H S HU K H H N ’ S 7 H S Q K H K G N U N U K] G H J T G 7 . 03 , 2 5 ’ 9 ’ ; ’ 8 (2 8 7 ’ 5 ’ 6 7 5 ; 6 1 8 / 6 ; 4 0, * * ) -* 矿床地质 * *年 本文利用清水河、 黄草坪和杨合伍等个含矿岩体中无 矿岩石的“ 、 . / 0 1 2,3 4 4 6;3 4 4 .. / 0 1 2,3 4 4 ) 。镁铁 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体主要出露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的 攀西地区, 其空间分布受南北向断裂 (如安宁河断裂、 磨盘山 元谋断裂和攀枝花断裂) , 以及这些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控制 (图6) 。根据岩体特征和成矿类型的差异, 可分为与钒钛磁 铁矿化有关的大型层状岩体和与岩浆硫化物矿化有关的小 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两大类 (宋谢炎等, 3 4 4 9) , 前者如攀 枝花、 红格、 新街和白马, 后者如金宝山、 力马河、 朱布和青矿 山。放 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已经证实, 这些岩体形成于大 约3 4 0( . / 0 1 2,3 4 4 与典型岩浆硫 化物矿床的无矿岩石做一比较。假设原始岩浆为3 不亏 损的低 峨眉山玄武岩 〔 ((3 ,) 为7 P7 1Q 2; (3 4) 为0 0 P 7 1 Q 2; ( E) 、(R ) 为0 1 1P7 1 Q N〕 , 硫化物中 (R ) 、 ( E) 和(3 ) 可以根据下列公式 ( - H G 矿化岩体的无矿 岩石极为相似, 较金宝山无矿岩石有更宽的(R ) 变化范 围。除了一个样品具有异常高的(3 4) 外, 清水河和黄草坪 橄辉岩样品都落在白马寨和力马河R “ E矿化的无矿岩石范 围内。模拟计算表明, 上述原始岩浆经过大约1 W 1 7 X的硫化 物熔离后, 残余岩浆二次熔离 (T 71 1 1) 形成的硫化物成分 与杨合伍硫化物成分相似, 杨合伍无矿橄辉岩中大致含有 7 X(仅有一个样品“ 7 X) 的这种硫化物 (图N) 。原始岩浆经 过大约1 W 1 L X硫化物熔离后, 经二次熔离 (T01 1 1) 形成 的硫化物成分大致与清水河和黄草坪橄辉岩中硫化物成分相 当, 图N显示这些岩石硫化物含量大致为7 X 0 X。这说明 杨合伍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母岩浆是弱3 亏损的, 而清 水河和黄草坪岩石的母岩浆是强烈亏损3 的。杨合伍岩 体可能形成R “ E “ 3 型硫化物矿化, 清水河和黄草坪可能 M70 矿床地质 0 1 7 1年 图杨合伍、 清水河和黄草坪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贫硫 化物岩石 “ 7,3 ) ; 7白马寨贫硫 化物岩石 (A B C - 7,3 ) ;D 7力马河贫硫化物岩石 (未发表数 据) ; 7杨柳坪贫硫化物岩石 (E 7,3 8) 。B 贫硫化 物岩石中硫化物百分含量。 F J B 7,3 ) ; 7 Z B P J岩 浆 ,\ [ Q B N P a,A P LVY,\ J H K \ B F H2 I ,A 4 51,E BPA,A 4 E,A 4 BCD,C P5 ,H 3, I ,A 4 BCD,G 5,F H ,A 4 51 2 I ,A 4 BCD,Z 9 2 ,A 4 BCD,Y , 1D 2 I ,Z 9) I 9 7 ; I 7 J 2 Y AH ,H G 2 J X X R 2C S (T 3 L ; M T ,0 Q Q 2 Y ,C ,C H5 ,A 4 BDH 2 I H,1 4 [C ,G B32 I Y - - .L 0 9) J 9 R ; J 7 8 2 B 3,E M - “ /’ . X I 0 / . 5 B ; (T /) ; S B “ K , M 7 ,P M - TY, B C,Z 3 B , “ B W ’ 0 - - 9) J J Q ; J I I 2 A 4 BCD,P M - TY,H Y ; ‘ * , I I 8 5 ,Z I 7 8 2 附中文参考文献 官建祥,宋谢炎,H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待刊)2 胡瑞忠,陶琰,钟宏,黄智龙,张正伟2 I R 2地幔柱成矿系统 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 [1]2地学前缘, (J) 9 I ; R 9 2 刘朝基,曾绪伟,金久堂,须同瑞2 J X 8 8 2康滇地区基性超基性岩 [C]2重庆重庆出版社2 宋谢炎,张成江,胡瑞忠,钟宏,周美夫,马润成,李佑国2 I R 2 峨眉火成岩省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柱动力学过程的耦合关 系 [1]2矿物岩石, (9) Q R ; 9 9 2 宋谢炎,胡瑞忠,陈列锰2 I X 2铜、 镍、 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及其 在幔源岩浆起源、 演化和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1]2地 学前缘, (9) I 8 ; Q R 2 汤中立, 李文渊2 J X X R 2金川铜镍硫化物 (含铂) 矿床成矿模式及地质 对比 [C]2北京地质出版社2 姚家栋2 J X 8 8 2西昌地区硫化铜 (铂) 镍矿床成因 [C]2重庆重庆出 版社2 JI 第I X卷第I期官建祥等四川攀西地区几个小型镁铁;超镁铁岩体含矿性的铂族元素示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