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加工学概述第六章.doc
第6章表面物理化学分选 习 题 解 答 1. 什么是表面物理化学分选 【解】利用物料颗粒间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来进行分选,称为表面物理化学分选。目前,表面物理化学分选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是浮选。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特别是表面润湿性)在固-液-气三相界面,有选择性富集一种或几种目的物料,从而达到与废弃物料分离的一种选别技术。 2. 润湿现象中的沾湿a、铺展b和浸湿c 三种类型有何区别和联系 【解】沾湿,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单位面积上位能降低为 W SL gSG gLG - gSL - ∆G 如果 gSG gLG gSL ,则位能的降低是正值,沾湿将会发生。 铺展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和水-气界面,单位面积上 W gSG - gSL - gLG - ∆G 若 gSG gSL gLG,水将排开空气而铺展,为了达到很好的润湿, 须使 gLG和 gSL降低,而不降低 gSG。 浸没 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单位面积上 W gSG - gSL 因此,自发浸没的必要条件是 gSG gSL, 使每个连续阶段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是 由阶段Ⅰ到阶段Ⅱ gSG gLG gSL 由阶段Ⅱ到阶段Ⅲ gSG gSL 由阶段Ⅲ到阶段Ⅳ gSG gLG gSL 如果第三阶段是可能的,则其他阶段亦皆可能。因此浸没润湿的主要条件是 gSG -gSL gLG。所以浸没润湿与铺展润湿的条件相同。 3. 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有哪些参数与颗粒浮选行为有何联系 【解】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有接触角、润湿功与润湿性、粘着功与可浮性。 接触角可以标志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如果固体表面形成的θ角很小,则称其为亲水性表面;反之,当θ角较大,则称其疏水性表面。θ角越大说明固体表面疏水性越强;θ角越小,则固体表面亲水性越强。 润湿功亦可定义为将固-液接触自交界处拉开所需做的最小功。显然,W SL越大,即cosθ越大,则固-液界面结合越牢,固体表面亲水性越强。 W SG表征着矿粒与气泡粘着的牢固程度。显然,W SG越大,即(1-cosθ)越大,则固-气界面结合越牢,固体表面疏水性越强。 当矿物完全亲水时,θ0,润湿性cosθ1,可浮性(1-cosθ) 0。此时矿粒不会附着气泡上浮。当矿物疏水性增加时,接触角θ增大,润湿性cosθ减小,可浮性(1-cosθ)增大。 4. 矿物的表面润湿性是如何分类的 【解】矿物表面润湿性,实际上反映了水化作用的强弱,其中价键性质是水化作用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矿物价键与其表面润湿性直接相关,依据价键特性,可以把矿物的自然润湿性分为4个类型,即强亲水性、弱亲水疏水性、疏水性、强疏水性。 5. 如何改变固体间表面的天然润湿性差异,创造出较大的人工润湿性差异,从而有利于实现浮选 【解】矿物或某些物料的浮选分离就是利用矿物间或物料间润湿性的差别,并用调节自由能的方法扩大差别来实现分离的。常用添加特定浮选药剂的方法来扩大物料间润湿性的差别。 捕收剂其分子结构为一端是亲矿基团,另一端是烃链疏水基团(石油烃、石蜡等具有大的q和天然强疏水性,见表6-1),参见图6-16。主要作用是使目的矿物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 起泡剂主要作用是促使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与捕收剂也有联合作用。 调整剂主要用于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其中促进目的矿物与捕收剂作用的,为活化剂;抑制非目的矿物可浮性的,为抑制剂;调整介质pH的,为pH调整剂。 6. 矿物在水介质中的表面电现象是如何起源的简述矿物表面的双电层结构。 【解】矿物在水介质中的表面电现象起源于离子优先解离(或溶解)、离子优先吸附、离子吸附和电离、离子晶格取代。 矿物表面的双电层结构可用斯特恩(Stern)双电层模型表示。 在两相间可以自由转移,并决定矿物表面电荷(或电位)的离子称“定位离子”。定位离子所在的矿物表面荷电层称“定位离子层”或“双电层内层”。如图中的A-A层。 溶液中起电平衡作用的反号离子称“配衡离子”或“反离子”。配衡离子存在的液层称“配衡离子层”或“反离子层”、“双电层外层”。 在通常的电解质浓度下,配衡离子受定位离子的静电引力作用,在固-液界面上吸附较多而形成单层排列。随着离开表面的距离增加,配衡离子浓度将逐渐降低,直至为零。 因此,配衡离子层又可用一假设的分界面将其分成“紧密层”(或称“斯特恩层”),如图中的B-B层;以及“扩散层”[或称“古依(Gouy)层”],如图中的D层。该分界面称为“紧密面”。紧密面离矿物表面的距离等于水化配衡离子的有效半径(δ)。 7. 什么是零电点PZC,什么是等电点IEP 【解】当ψ0 为零(或表面净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值被定义为“零电点”,用符号PZC(Point of Zero Charge)表示。 当没有特性吸附,ζ电位等于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值为“等电点”。用符号IEP(Isoelectric Point)表示。 8. 什么是动电现象它有何应用如何通过动电现象来测定 ζ电位 【解】当一相相对于另一相运动时,会引起一些电现象,称为电动现象,包括电渗、电泳、流动电位和沉降电位。 由电渗法测定ζ电位通常是测出电渗电流和液体的电渗流出体积V ml/s,由下式求出ζ电位 κ*溶液电导率Ω-1cm-1,3002为换算因子,η为粘度 泊(g/cms),D为液体的介电常数,i为电流强度 安培,V为电渗时液体流过多孔性物质的体积(mls-1)。 电泳法测ζ电位通常由所施加的电场强度i,测得界面移动速度u,然后求得电泳迁移率u0, 便可根据式(6-25)求得 ζ电位 伏特 9.举例说明颗粒表面电性与浮选药剂的吸附,颗粒可浮性的关系 【解】PZC和IEP是矿物表面电性质的重要特征参数,当用某些以静电力吸附作用为主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捕收剂浮选矿物时,PZC和IEP可作为吸附及浮选与否的判据。当pHPZC时,矿物表面带负电,阳离子捕收剂能吸附并导致浮选, pH 1 无 A型 石英、云母、锡石、刚玉、、高岭石、方解石等 弱亲水 弱疏水 离子共价键部分自身闭合 1左右 无,或θ很小 A型为主 方铅矿、辉铜矿、闪锌矿等 疏 水 分子键为主(层面间),离子,共价键为辅(层端断面) 1 中等θ, 4090 B型为主 滑石、石墨、辉钼矿、叶腊石等 强疏水 色散作用为主的分子键 1 大θ, 90110 B型 自然硫、石腊 17.空气的组成,特别是氧对矿物浮选的影响如何 【解】空气中氧的含量对矿物浮选主要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1 影响硫化矿矿物表面的氧化速度; 2 影响硫化矿矿物表面的氧化程度; 3 影响硫化矿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方式与吸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