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篇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pdf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 加固修复技术 第一章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概述 第一节抗震加固的术语及要求 一、 建筑抗震加固术语 “ 抗震加固使现有建筑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而进行的加固设计及施工。 “ 综合抗震能力整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的抵抗地 震作用的能力。 “ 面层加固法在砌体墙表面增抹一定厚度的水泥砂浆或钢筋、 水泥砂浆的加固方 法。 “ 板墙加固法在砌体墙表面浇注或喷射钢筋混凝土的加固方法。 型角柱施。 () 木制模板。用 - 厚木板作滑动模, 高 “ , 内衬白铁皮, 用3 3 角 钢制成 [形滑模外箍, 在箍的顶部两侧焊两吊环, 下部焊接小角钢做滑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 钢制模板。用厚 “ 、 高 ; 7 所示) 。灌浆速度宜控制在 , **) ; 6-3 “, 7 3 “589; 65“-3 “, 7 3 89; 当为面层砂浆加固时, 按现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第 5 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可取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值的 “ 当砂浆为,“ 混凝土, 如为现浇混凝土厚 度可为 /,“77, 如为喷射混凝土, 厚度可为 “77。 (三) 带水柜砖烟囱的抗震加固措施 / 抗震加固方法 (/) 水柜以上砖烟囱段, 可采用下列方法加固 /) 扁钢构套;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 钢筋砂浆面层。 () 水柜以下砖烟囱段, 可采用下列方法加固 “) 水柜容积小于 的砖筒壁烟囱下段, 当为 ’ 度时和 度 、类场地时, 可采用 扁钢构套加固; ) 水柜容积不小于 的砖筒壁烟囱下段, 当为 ’ 度时和 度“、类场地时, 可采 用钢筋砂浆面层加固; ) 度、 类场地和 * 度时, 带水柜烟囱的下段, 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 () 水柜 当水柜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 “, 以及水柜外侧的砖砌体保温层有酥碱剥落时, 可采 用下列方法加固 “) 扁钢构套; ) 钢丝网砂浆面层。 (,) 带水柜砖烟囱基础如出现倾斜, 应纠偏复位, 对整体式基础尚应加大其面积, 或对 引起不均匀沉陷的地基进行加固。 - 抗震加固的构造要求 (“) 扁钢构套加固带水柜砖烟囱的构造要求 “) 筒壁的砖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 水柜以上砖筒壁的竖向扁钢和环向扁钢的设置建议不少于下列要求 0、 ’ 度时、 竖向扁钢 根 1 0 2 ; 环向扁钢 1 0 2 03; 度时, 竖向扁钢 根 1 2 , 环向扁钢 1 0 2 03“。 ) 水柜以下砖筒壁的竖向扁钢和环向扁钢的设置, 建议由计算确定。但竖向扁钢不 应少于 根, 环向扁钢的间距不应大于 “。 ,) 竖向扁钢宜紧贴砖筒壁, 且每隔 “ 应采用砂浆锚筋与原筒壁锚拉, 上部烟囱的竖 向扁钢, 上端应与顶部圈梁连接, 下端应与水柜顶部连接 (可采用砂浆锚筋或胀管螺栓) 。 下部烟囱的竖向扁钢, 上端应与水柜底部连接, 下端应锚固在基础内。 ) 环向扁钢应与紧贴筒壁的竖向扁钢焊牢; 当原带水柜砖烟囱已设有环箍扁钢时, 应 将环箍的螺栓调整拧紧, 竖向扁钢可焊在环箍外。 0) 水柜的扁钢构套竖向扁钢可采用 4 “0 根 1 0 2 0, 环向扁钢可采用 1 0 2 03 “, 其两端可与水柜混凝土顶盖和底板环梁连接。 ’) 扁钢构套应采取防腐措施, 一般可表面除锈, 刷防锈漆一道, 与砖筒壁颜色相近的 调和漆二道。 ()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带水柜砖烟囱 “) 面层砂浆的厚度可采用 , 4 0, 顶部应设沿周边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或与原有 圈梁连接。 ) 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可采用 .“。 ) 加固水柜以上砖筒壁的竖向和环向钢筋, 建议不少于下列要求 0 度时, 竖筋3, 环筋03; ’ 度时, 竖筋“3, 环筋03;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度时, 竖筋“, 环筋’。 ) 加固水柜以下砖筒壁的竖向钢筋和环向钢筋的设置, 建议由计算确定。但竖向和 环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 竖向和环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 ) 竖向钢筋的端部应有锚固; 加固水柜以上烟囱筒身的竖筋, 上端应锚固在顶部的圈 梁的圈梁内, 下端应锚固在水柜混凝土顶盖内; 加固水柜以下烟囱筒身的竖筋, 上端应锚 固在水柜底部圈梁内, 下端应锚固在基础内。 ’)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 面面积, 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不应大于 , 上、 下钢筋的搭接长度采用 。 () 面层的施工应参照有关面层加固施工要点进行。 上段烟囱顶部圈梁顶面应做泛水。 钢筋砂浆面层施工时, 应保持原烟囱筒壁通气孔的畅通。 () 当水柜外砌砖保护层开裂剥落时可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固水柜, 其构造建议如 下 钢丝网直径可为, 纵横间距可采用; 钢丝网砂浆面层厚度可为 **, 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 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可为 ,“; 钢丝网按单面加固与墙体固定, 采用 的 形锚筋, 用水泥砂浆固定于水柜保护砖 墙上, 其间距可为 - . “**; 施工及其他构造要求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的相应要求。 /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带水柜砖烟囱的下段筒壁 (“) 加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0。 () 钢筋混凝土套的厚度规定如下 “) 当采用浇注混凝土施工时, 考虑设置模板及浇灌震捣要求, 不应小于 “**; ) 当采用喷射混凝土施工时, 不宜小于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符合规定。 () 竖向钢筋的配置由计算确定, 其直径不宜小于 “**, 其上端应与水柜底板圈梁 锚固, 其下端应锚入基础内; 环向钢筋直径不小于 **, 其间距不应大于 **。 () 钢筋混凝土套的施工要求见有关规定。 / 带水柜砖烟囱的抗震加固验算 (“) 带水柜砖烟囱的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可参照带水柜砖烟囱的抗震鉴定的简化计 算进行。 () 带水柜砖烟囱加固后的筒壁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可参照砖烟囱加固后的截面验 算进行。 () 在计算值时, 其计算高度 “建议取计算截面至砖烟囱顶端高度的 “/ 倍和基 础顶面至水柜重心高度的 倍间的较大值。 二、 水塔抗震加固措施 (一) 水塔抗震加固技术的确定 容积和高度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时, 可选择表 1 1 所列方法进行加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各种类型水塔抗震加固方法的选择表 “ 水塔类型规定条件烈度场地类别建议加固方法 砖石筒壁水塔 容积 “’ 度 度 *“类 、类 扁钢构套加固 容积“’ 度 度 *“类 、类 钢筋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外加 圈梁和外加柱组成构架加固 度 度 、“类 *“类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 砖支柱水塔高度“,’ 度 度 *“类 、类 钢筋砂浆面层加固并每隔 * -’ 设混凝土连系梁拉结组合砖柱 钢筋混凝土支架水 塔 度 度 、“类 *“类 钢构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固 倒锥壳水塔 度 度 度 、“类 *“类 *“类 钢筋混凝土筒壁水 塔 度 、“类 钢筋混凝土内、 外套筒加固, 应与 基础锚固并与原筒壁连成一体 (二) 水塔基础纠偏抗震 水塔基础如出现倾斜, 应纠偏复位; 对整体式基础尚应加大其面积, 对单独基础尚应 改为条形基础或增设系梁加强其整体性。 从水塔震害特点, 场地地基条件的影响可以看出水塔作为高重心的构筑物, 因地基不 均匀沉陷, 水塔倾斜, 而引起水塔倒塌, 基础翘起的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处理地基, 纠正倾 斜是独立高耸构筑物的重要措施。 水塔纠偏后, 应及时加固地基基础, 保持地基固结和结构的稳定。 至于砂土液化地基的消除液化沉降应按有关办法处理。 (三) 水塔砖筒壁加固的要求 ,. 扁钢的厚度不应小于 ’’。 . 竖向扁钢不应少于 根, 并应紧贴筒壁, 下端应与基础锚固。 环向扁钢间距不应大于 ,.’, 并应与扁钢焊牢。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 扁钢构套应采取防腐措施, 一般可表面除锈, 刷防锈漆一道, 刷与筒壁颜色相近的 调和漆二道。 (四) 水塔砖筒壁加固的构造要求 “ 外加柱不应少于 根, 截面不应小于 ’ , 并应与基础锚固。 外加圈梁可沿筒壁高度每隔 设置一道, 截面不应小于 ’ 。 *“ 外加圈梁和外加柱的主筋不应少于 , 箍筋不应小于,, 间距不应大于 *; 梁柱节点附近的箍筋间距应加密。 “ 钢筋砂浆面层加固水塔的砖筒壁或砖支柱的构造要求包括 () 面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面层的厚度宜为 。 (*) 加固水塔砖筒壁的竖向和环向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 ,, 间距不应大于 *。 () 加固砖柱的面层应四周设置, 每边不应少于 的竖向钢筋,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 间距不应大于 *。 () 加固的竖向钢筋应与基础锚固。 “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水塔的砖筒壁的构造要求包括 () 宜采用细石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套的厚度不宜小于 *。 (*) 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 间距不应大于 *, 并应与基础锚固。 环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 间距不应大于 。 (五) 钢筋混凝土支架水塔加固的构造要求 “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钢筋混凝土支架水塔的构造要求如下 () 宜采用细石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套的厚度不宜小于 *。 (*) 竖向加固钢筋不应少于 *, 并应与基础锚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 间距不 应大于 *。 *“ 角钢构套加固钢筋混凝土支架水塔的支架构造要求 () 角钢不宜小于 ’ , 钢缀板截面不宜小于 ’ , 其间距不应大于单肢 角钢的截面回转半径的 倍, 且不应大于 。 (*) 钢构套加固时, 应在支架柱和梁的四角贴角钢, 并应与外围的钢缀板焊接。支架 加固竖向角钢应与基础锚固。 () 角钢构套与原梁柱混凝土之间应采用粘结料粘结, 并应采用夹具在两个方向夹 紧, 缀板应待粘结料凝固后分段焊接。 () 原有梁柱表面应清洗干净, 缺陷应修补, 角部应磨出小圆角。 () 支架加固后应在角钢构套外围喷射或涂抹 * 厚的 / 水泥砂浆保护层。 (六) 各类水塔抗震加固综合措施 “ 砖筒水塔的加固 () 砖筒水塔用扁钢构套加固 砖筒水塔的竖向扁钢宜紧贴筒壁, 上、 下应与圈梁连接环向扁钢可用螺栓拧紧并与竖 向角钢相焊, 遇有门窗洞口, 应另设加固角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 砖筒水塔用钢筋砂浆面层加固 全加固或局部加固做法, 通有门窗洞口宜采用砂浆面层加固, 各增设 “ 加强筋。 (“)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砖筒水塔 一般采用全筒壁加固, 竖筋下端锚入基础, 上端根据加固计算要求锚入水柜下圈梁, 门窗洞口周边加强钢筋不少于洞口截断的钢筋。 () 钢筋混凝土外加柱圈梁加固砖筒水塔 外加柱不少于 根, 截面不小于 “ ’ “, 外加圈梁间距 截面不小于 “ ’ , 梁柱交接附近 内, 箍筋均应加密。 * 砖柱水塔的加固 用钢筋砂浆面层加固砖柱水塔, 砖柱水塔一般较矮, 由于地震可能为正向也可能为对 角方向, 故应四周设置钢筋面层, 并根据需要加固柜底环梁, 如无圈梁, 尚应增设, 并与砖 柱面层拉结在一起。 “* 支架水塔的加固 () 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支架水塔 柱套厚度不宜小于 , 并应与基础锚固, 梁套厚度可根据需要但不应小于 。 () 角钢构套加固支架水塔 角钢构套底部可用锚固角钢嵌固于基础围套中, 梁柱节点处宜让柱的加固钢材通过, 必要时可增设钢节点板以保证支架梁柱的共同作用, 加固后应喷或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第二节混合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 混合结构房屋量大面广, 而且由于其主要结构材料砖砌体脆弱、 延性差。因此它是抗 震加固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 抗震鉴定要求 (一) 多层砖房和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房屋 对多层砖房和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房屋进行抗震鉴定时, 应着重检查砖墙强度和 质量, 抗震横墙的间距, 屋盖处有无圈梁, 屋盖与墙体的联结, 以及女儿墙、 出屋顶烟囱等 易倒塌部位。 多层砖房的总高度、 层数和最大高宽比宜符合表 , , 的规定。多层砖房的抗震 横墙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 , , 的要求, 否则应加砌抗震砖墙。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多层砖房总高度、 层数及最大高宽比限值表 “ 砖房类别最小墙厚 ’ 烈度 * 总高度 ’ 层数高宽比 总高度 ’ 层数高宽比 总高度 ’ 层数高宽比 粘土砖房“*,,*“ 注(一) 砖房层高不宜超过 ’。 砖房抗震横墙最大间距 ’ 表 “ 楼、 屋盖类别 烈度 * 现浇和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水 ,* , ,, ,* , ,, , ,, 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砖房及底层框架砖房的总高度、 层数宜符合表 “ 要 求。它们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宜符合表 “ 要求, 否则应加砌抗震砖墙。 (二) 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 内框架砖房总高度和层数限值表 “ 砖房类别 烈度 *- 总高度 ’ 层数 总高度 ’ 层数 总高度 ’ 层数 总高度 ’ 层数 底层框架砖房 多排柱内框架砖房 单排柱内框架砖房 ,- , , ,- , , , , ,, . ,, . 不宜采用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内框架砖房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 “表 ’ 砖房类别 烈度 ’* 底层框架砖房 上部各层同表 * 底层 多排柱内框架砖房,,, 单排柱内框架砖房同表 * 注 抗震横墙厚度不小于 -.“。 圈梁可加强墙体间及墙体与楼盖间的连接, 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提高房屋 的抗震能力。因此, 多层砖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 宜符合表 的要求。 多层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标准表 墙类 烈度 、 ’* 外墙及内纵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隔层楼盖处屋盖处及隔层楼盖处 内横墙 同上, 屋盖处间距不应 大于 ’“; 楼盖处间距不应大 于 “; 构造柱对应部 位 同上, 屋盖处沿所有横 墙, 且 间 距 不 应 大 于 ’“; 楼盖处间距不应大 于 ’“; 构造柱对应部 位 同上, 各层所有横墙 最小配筋量 纵筋 箍筋 - / - / - / 砖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 墙体不空臌, 无明显歪斜。 () 屋架大梁等主要承重构件支座下的墙体及纵墙交接处无明显裂缝。 (,) 外墙尽端门窗处无上下贯通的竖向裂缝。 (-) 砖过梁无严重开裂变形。 女儿墙和门脸等装饰物在地震时容易倒塌, 其出屋面的高度不应超过 0“。出屋顶 烟囱的出屋面高度不应大于其短边的 , 倍。这些部件, 条件允许最好拆除; 如不能拆除, 应采取加固措施。 窗间墙等墙体局尺寸不能太小, 阳台、 雨篷等悬挑构件的悬挑长度不宜达大, 以防地 震时首先遭到破坏。多层砖房中的某些局部尺寸应遵守表 * 规定。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 “ 表 ’ 构造类别 烈度 、 度 * 度 ’ 度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无锚固女儿墙 (非出入口处) 的最大高度 , , , , , , , , , , , , , , , (二) 单层空旷砖和砖柱厂房 对于影剧院、 礼堂、 俱乐部、 食堂等单层空旷砖房和仓库等单层砖柱厂房进行抗震鉴 定时, 应着重检查砖墙、 砖柱的强度和质量、 屋盖支撑、 圈梁、 屋盖构件与屋架 (梁) 和山墙 的联结以及封檐墙、 女儿墙等易倒塌部位。 砖墙和砖柱的抗震承载力, 应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等规定进行验算。 空旷房屋的砖柱采用组合柱, 柱上端钢筋应锚入屋架底部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内; 组合 柱的纵向钢筋不应小于 -““ (对 、 度地区) 和 --““ (对 * 度地区) 。 木屋盖支撑与屋架、 天窗架的连接应为螺栓联结。木屋盖支撑布置和间距限值应遵 守有关规定。檩条在屋架上或砖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宜小于 . /“, 且应与屋架钉牢。 独立砖柱的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的联结。对于高低跨的厂房, 低跨厂房的屋 架 (梁) 不应削弱高跨厂房的砖柱截面。独立砖柱的纵向柱列, 应有与柱整体砌筑的等高 砖墙, 以承受地震作用。 层高较高或鉴定烈度较高的空旷房屋, 外墙转角及抗震内横墙与外墙交接处, 除应咬 槎筑外, 并应有拉结措施。 屋架底部标高处沿房屋外墙应有闭合圈梁, 当鉴定烈度较高时, 除在屋架底部标高处 沿房屋外墙和承重内墙应有闭合圈梁外, 沿墙高每隔 “ 左右还应有闭合圈梁。 二、 加固技术措施 (一) 多层砖房和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房屋加固技术措施 , 增设圈梁及钢拉杆 圈梁可加强房屋的整体性, 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外加圈梁应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采用型钢圈梁。 多层砖房应在屋顶及每隔一层设置圈梁, 顶层圈梁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其他层可 用配筋砖带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断面应不小于 -““ 0 ““, 配筋砖带的高度不应 小于 皮砖。 圈梁应该拉通, 形成整体。对已建房墙设圈梁加固时, 可沿外墙一侧, 每隔 , . ,“ 凿孔, 搁置锚拉钢筋, 使贴在外墙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旧砖墙共同工作。圈梁除沿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外墙必须交接外, 在楼梯间及每隔三开间的横墙处应用钢筋拉杆拉通 (如图 “ 所 示) 。 图 “ 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拉杆加固 横墙承重的多层砖房, 当开间为 ’, 层高为 ’, 窗洞为 ’ *’ 时, 钢拉杆直 径为 “’’; 烈度越高、 外墙越厚, 钢拉杆直径取高值。 增设抗震横墙 增设抗震横墙的道数, 由抗震墙面积率计算确定。为了使增设的抗震横墙能真正分 担地震荷载, 抗震砖横墙的厚度应不小于 ,“’’, 墙下要做基础, 墙顶要用细石混凝土与 大梁顶紧 (如图 “ 所示) , 并与原纵墙妥善拉结 (如图 “ , 所示) 。 图 “ 纵向承重房屋增设横墙 图 “ ,后砌横墙与纵墙的拉结 加强原有墙体 当使用上不宜增设抗震横墙时, 可在原横墙的两面设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来提高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横墙的抗剪承载力。 为了使抹面层与原有墙体共同受力, 施工前必须将原有墙体的粉刷层铲去, 剔除部分 灰缝并洒水湿润, 以保证钢筋网砂浆层与原墙体的粘结。同时, 应保证钢筋网浆层与原墙 体有可靠拉结。 钢筋网砂浆面层墙体 (简称夹板墙) 的地震时截面抗剪承载力由原墙体、 砂浆和钢筋 网三者组成。其值可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议公式计算 ““ (“ “ “ “ “’ “ ’ ’** )(’ , -) 式中. 楼层第 “ 道夹板墙承受的地震剪力; 截面剪应力不均匀系数, 对矩形截面, 取/ “’; 砖砌体沿阶形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按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取用; ’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抗压强度设计值; “ 验算砖墙在半层高度处截面的平均压应力; “ 、 ’ 分别为验算砖墙半层高度处的砖砌体, 钢筋网砂浆层的横截面面积; 钢筋网砂浆层数。单面抹时为 , 双面抹时为 ’; 、, 分别为单根钢筋的截面面积及抗拉强度设计值; 钢筋网方格的间距 (01) ; * 砖墙的水平长度 (01) 。 楼层地震剪力配时, 楼层第 - 道夹板墙的抗侧力相对钢度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 . / / //0/ (’ , ) 当楼层中各道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相同时, 则可按下式算得的夹板墙简化相对刚度 0 分配楼层地震剪力 0 /0 (’ , ,) 式中 加固面层横截面面积; / 加固砂浆面层的弹性模量; / 砖砌体的弹性模量; 砖墙在半层高度处的横截面面积; 0 楼层第 - 道夹板墙抗侧力简化相对刚度; 0 夹板墙抗侧力刚度提高系数, 按表 ’ , 采用。 夹板墙抗侧力刚度提高系数0表 ’ , 面层 厚度 2 11 面层 砂浆 标号 单面加固双面加固 原墙砌筑砂浆标号原墙砌筑砂浆标号 1“1“1’“,1“1“1’“, ’ 1 1, “-3 “, “’ “- ’“4 -“’’ “3 ’“’4 “4 “3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续表 面层 厚度 ““ 面层 砂浆 标号 单面加固双面加固 原墙砌筑砂浆标号原墙砌筑砂浆标号 ’’ * ’ ’ * ’* ’, ’ ’* ’ ’ , * ’, ’, ’ ’- 注(一) 表中数值用于墙厚 ’““ 的实心砖墙和空心砖墙, 当墙厚为 “ (.“) 时, 表中数值按下式进行修正 双面加固时 / (’ “)0 〔 (’ “) 0 〕 ; 单面加固时 / (’ “)0 * 〔 (’ “) 0 〕 。 (二) 空斗墙的钢度提高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 * (0 ) 。 加固层施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 做好原墙修理工作, 保证加固层与原墙有可靠的粘结。原墙损坏或酥碱部位应拆 除修补, 粘结不牢、 强度低的粉刷层应铲除, 并刷洗干净。 (’) 抹水泥砂浆面层前, 墙面应先湿润。 () 水泥砂浆须分层抹, 第层厚度不大于 ““。 () 墙角加固措施。外墙转角处有明显裂缝歪斜时, 可根据歪斜情况采用钢筋拉杆 (单面或双面) 拉结 (如图 ’ 0 0 所示) , 拉杆宜靠近屋盖或楼盖的底面。外墙转角处仅 有局部裂缝或歪闪时可用钢筋混凝土拐梁作局部加固。 图 ’ 0 0 外墙转角拉结 纵墙和窗间墙的加固 纵墙抗震能力不足时, 可采用增设外加砖壁柱或外加钢筋混凝土柱 (如图 ’ 0 0 1 图 ’ 0 0 - 所示) 的方法进行加固。增设的壁柱应做基础, 并与原纵墙加强联结 (如图 ’ 0 0 , 所示) 。 用钢筋混凝土壁柱加固砖墙 (柱) 时, 纵向钢筋采用 2 级或级钢筋, 其上端必须锚固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图 “ 砖墙 (柱) 的钢筋混凝土壁柱加固 (一) 为加固混凝土厚度 于柱顶垫块内, 下端必须锚固于基础内。箍筋不应小于’’, 其间距不应大于 “ ( 为 最小受力钢筋直径) 或 ““’’; 钢筋混凝土壁柱必须与相交的外加圈梁同时施工, 与原有圈梁应有可靠拉结。 外加钢筋混凝土壁柱的截面及配筋不宜小于表 “ 的规定值。 图 “ *砖墙 (柱) 的钢筋混凝土壁柱加固 (二)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 图 “ 砖墙 (柱) 的钢筋混凝土壁柱加固 (三) 图 “ 增设壁柱基础示意图 ’ 原墙基埋深小于 *; 原墙基埋深大于 * 外加柱最小截面尺寸及最小配筋量表 “ 类别 截面尺寸 (宽 , 高) - ** , ** 配筋量 主筋箍筋 图示 矩形柱“ , “. “/0“ 1 ““ “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修复实用手册 续表 类别 截面尺寸 (宽 高) “ 配筋量 主筋箍筋 图示 扁柱 ’ “* , 形柱每边 * - (双排) “* 采用外加钢筋混凝土柱 (也称构造柱) 加固砖墙的办法是相当有效的。试验证明, 它 可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和延性, 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和抗塌能力。外加钢筋混凝土柱加固 的实心砖墙的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验算 “’“. ( .“)*. /’ ( 0 0 *) 式中“ 楼层第 “ 道加固墙承受的地震剪力; 1 砖墙抗剪强度设计值; “ 外加柱纵向钢筋影响系数,“2 /’ * ; 外加柱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 外加柱的截面面积; 、 分别为第 , 道外加柱上增设的钢拉杆的截面面积和抗拉强度设计值;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表 //’ 采用。 / 对砖墙裂缝的修补 对已产生裂缝但仍有承载能力的砖墙, 可用钢筋混凝土楔加固, 以限制裂缝遇地震时 继续开展。如果要恢复墙体原有强度, 应用第 - 章所述的水玻璃砂浆或 胶水泥砂浆 灌缝的方法。 (二) 单层空旷厂房和砖柱厂房加固技术措施 / 砖墙 (柱) 经抗震验算其承载力不足时, 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壁柱加固 (如图0*0 3 图 0 * 0 所 示) 。对于较高的山墙, 可用后砌带纵配筋的扶壁柱来加强, 扶壁柱中的箍筋应与原墙拉结。 / 屋架和柱 (墙) 间的锚固 村镇砖木结构中的屋盖系统与柱 (墙) 的联结, 采用木夹板作斜撑并用螺栓固定, 以提 高抗震能力。同时, 应注意屋架与柱 (墙) 的中心交汇, 提高木屋架的稳定性。旧式木骨架 房屋的加固应十分重视, 尤其当木质严重腐朽、 劈裂, 榫接不牢或木骨架歪斜时, 一旦地震 易落架塌顶。因此, 当柁头严重腐朽时应采用附木柱或顶砌砖柱等办法加固, 并用扒钉加 强柱与柁的联结。 4/ 其他加固同多层砖房和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房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十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