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441.2-2001—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铅选矿冶炼部分.pdf
x 0 0 YS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有色金属行 业标准 Y S / T 4 4 1 . 1 4 4 1 . 5 -2 0 0 1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2 0 0 1 一 0 3 一 2 1 发布2 0 0 1 一 0 5 一 0 1实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铅选矿冶炼部分 Y S / T 4 4 1 . 2 -2 0 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选矿冶炼部分金属平衡管理的术语、 管理职责、 金属平衡计算公式、 金属平衡表的 编制方法及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铅及其附属产品选矿冶炼生产企业等。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4 6 9 -1 9 9 4铅锭 G B / T 4 1 0 3 . 1 - 4 1 0 3 . 1 3 -2 0 0 0 铝及铝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 G B / T 8 1 5 2 . 1 -8 1 5 2 . 1 0 -1 9 8 7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G B / T 1 4 2 6 0 -1 9 9 3 散装重有色金属浮 选精矿 取样、 制 样通则 G B / T 1 4 2 6 2 -1 9 9 3 散装浮选铅精矿取样、 制样方法 Y S / T 5 3 . 1 -5 3 . 3 -1 9 9 2 铜、 铅、 锌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Y S / T 7 1 -1 9 9 3 粗铅 Y S / T 2 4 8 . 1 - 2 4 8 . 9 -1 9 9 4 粗铅化学分析方 法 Y S / T 3 1 9 -1 9 9 7 铅精矿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3 . 1 选矿部分 3 - 1 门处理原矿品位 处理原矿品位是指选矿厂处理的原矿中某种金属含量占处理原矿数量的百分比。由公式 1 表示 处理原矿品位 处理原矿金属量 吨 处理原矿量 吨 x 1 0 0 , , ⋯1 计算说明 ① 处理原矿品位应根据取样化验的加权平均数求得。 ② 处理原矿含金属量, 原矿量及原矿品位均应与计算选矿回收率的数据一致。 ③ 处理原矿品位一般在没有手选, 脱泥等预选工序的浮选厂, 且中矿不返回分级机, 应以分级机溢 流取样化验的品位为准; 有手选、 脱泥等预选工序的浮选厂应以预选前原矿取样化验品位为准, 并应对 于预选废石、 合格块矿及溢流进行计量、 取样和化验。由于预选前矿石块度较大, 一般难以准确取样化 验, 处理原矿品位也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求得。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 0 0 1 一 0 3 一 2 1 批准 1 2 2 0 0 1 一 0 5 一 0 1实施 YS / T 4 4 1 . 2 -2 0 0 1 处理原矿品位 合格矿 处理量 吨、 品 位 ] 〔 预选合格 块矿量 吨x 品 位 」 c馨 暨 u} x 品 位 」 十 { 暨 黑 “ x} } 品 位 〕 合格矿处理量 预选合格块矿量 十预选废石量 十脱泥的溢流量 x 1 0 0 ④ 优先浮选的选厂, 各种产品的选矿处理量及处理矿品位, 均应以开始处理的原矿及原矿品位 为准。 ⑤ 砂矿水枪开采的处理原矿品位, 应以砂泵或溜槽出口取样化验的品位为准, 砂矿干采干运的处 理原矿品位, 应以进人选厂的皮带给矿取样化验为准。并应与选矿处理的计算范围相适应。 ⑥ 单一精选厂处理原矿品位是指处理购进中矿的平均品位。 2精矿品位 精矿品位是指精矿产品中所含某种金属量占精矿数量的百分比 精矿品位 精矿金属量 吨 精矿量 吨 x 1 0 0 由公式 2 表示 一 ‘ . , 。 ⋯ ⋯ 2 计算说 明 ① 精矿品位应以精矿取样、 化验的加权平均数求得。 ② 精矿量、 精矿金属量, 应与计算选矿回收率的数据一致 3尾矿品位 尾矿品位是指尾矿中所含某种金属量占全部尾矿数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 3 如下 尾矿品位 二 尾矿金属量 吨 尾矿量 吨 x 1 0 0 ’ ⋯ ⋯ ’ “ 。 ‘ 一 3 计算说 明 ① 尾矿品位应以取样、 化验的加权平均数求得。 ② 尾矿量及尾矿金属量包括预选脱泥、 溢流、 浮选等尾矿的尾矿量及其金属量。 ③ 溢流、 浮选尾矿应按取样测定的数字为准。 在计量设备不完备的情况下, 如果中间产品数量较稳 定, 可以用平衡法计算并校正尾矿量, 其计算公式 4 为 尾矿量 吨二原矿处理量 吨 一精矿量 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 1 . 4 选矿回收率 选矿回收率是指选出某种合格精矿金属量占处理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 3 . 1 . 4 . 1 实际回收率 实际回收率是指选矿厂从处理原矿到选出合格精矿的全部选矿过程的总回收率。 其计算公式 5 为 实际回收率 精矿干量 吨x精矿品位 原矿处理量 吨x 处理原矿 品位 x 1 0 0 ⋯⋯ 5 3 . 1 . 4 . 2 理论回收率 理论回收率是在理想条件下 即未考虑选矿生产过程的无名损失, 如浮渣、 中矿水流失、 精矿溢流水 等 的选矿回收率。它是用来验证实际回收率高低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 6 为 理论回收率 精矿品位 x 处理原矿品位 一尾矿品位 处理原矿品位 x 精矿品位 一 尾矿品位x 1 0 0 . . . . . . . . . . . . 6 3 . 2 冶炼部分 3 . 2 . 1 成品 成品是指在本企业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办完人库手续的产品。 3 . 2 . 2 半成品 半成品是指在本企业内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阶段、 符合规定的半成品质量要求, 但尚需在其他 I 3 Y S / T 4 4 1 . 2 -2 0 0 1 生产阶段进一步冶炼或加工的产品。 3 . 2 . 3 在制品 在制品是指正处于冶炼过程中, 尚未达到成品或半成品的制品 包括虽然冶炼完毕, 但尚待检验或 检验完毕尚未人库的产品 。在制品介于原料与半成品、 半成品与半成品、 半成品与成品之间。 3 . 2 . 4 副产品 副产品是指冶炼过程中产出的“ 三废” 废气、 废液、 废渣 经进一步冶炼或加工成的其他产品。 3 . 2 . 5返回品 返回品是指金属冶炼过程中, 本工序产出的未达到成品或半成品质量要求, 尚需返回本工序重新处 理的金属物料。 3 . 2 . 6 回收品 回收品是指金属冶炼过程中, 产出的废杂金属、 残渣及烟尘等, 不能在本工序直接返回处理, 尚需送 交其他工序或冶炼系统进行处理的金属物料。 3 . 2 . 7 金属回收率 金属回收率是指冶炼成品或半成品的金属量占实际消耗物料中金属量的百分比。它是工序回收率 熔炼回收率、 精炼回收率等 、 全厂冶炼回收率、 冶炼总回收率的总称。 3 . 3 综合部分 3 . 3 . 1 盘点在一定时间间隔内, 对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物料, 包括原料、 成品、 半成品、 在 制品、 副产品、 返回品、 回收品等进行数量与质量的统计、 结算。 3 . 3 . 2 干量物料经某种方法去除水分后的实际重量。 3 . 3 . 3 中间物料指在本企业内尚未完成全部生产过程, 无需办理人库手续, 尚需进一步生产加工的 产品, 如中矿、 半成品、 在制品等。 3 . 3 . 4 损失量生产工艺过程中, 由产生废气、 废液、 废渣带走的金属量以及由于外界因素影响, 造成 流失的金属量 。 4管理职责 4 . 1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 由负有执行职责的管理者任主任委员, 负责金属平衡管理工作的 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 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统一领导企业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并负 责金属平衡的日常管理工作。 4 . 2 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 4 . 2 . 1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方针、 政策, 统筹安排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4 . 2 . 2 按月、 季、 年审查和批准金属平衡报表及有关金属平衡的上报、 下达文件。 4 . 2 . 3 检查和协调各相关部门所承担的金属平衡管理职责和任务执行情况。 4 . 2 . 4 研究减少金属流失的方法和措施。 4 . 2 . 5 对在金属平衡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和严重失职, 造成金属大量损失或弄虚作假者作出奖惩 决定。 4 . 3 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4 . 3 . 1 检查和验收原料、 产品、 中间产品 包括中间物料 的数量和质量, 并会同相关部门定期进行 盘点 。 4 . 3 . 2 统计、 分析金属平衡的有关数据 按月、 季、 年汇编企业金属平衡表和有关分析资料, 提交金属平 衡管理委员会审批。 4 . 3 . 3 及时了解生产情况不断改进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4 . 3 . 4 对各相关部门的贯彻、 执行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所作决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 4 Y S / T 4 4 1 . 2 -2 0 0 1 4 . 3 . 5 调查、 确定金属流失情况,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改进措施, 并及时向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提出 报告 。 5选矿 5 . 1 选矿物料流程图 图 1 图 1 5 . 2检验 5 . 2 . 1 产品 铅精矿产品质量应符合 Y S / T 3 1 9 标准规定。 5 . 2 . 2 取样制样方法 铅原矿、 尾矿的取样和制样按G B / T 1 4 2 6 。标准规定进行; 铅精矿的取制样方法 按 G B / T 1 4 2 6 2 规定进行, 原矿、 尾矿及中间物料、 回收品及其他含铅物料的取制样方法按企业标准或 取制样技术规程进行。 5 . 2 . 3 分析方法 铅精矿水分测定按G B / T 1 4 2 6 2 规定进行, 铅精矿化学成分分析按 G B / T 8 1 5 2 进 行, 原矿、 尾矿化学分析方法按 Y S / T 5 3国家标准进行。 其他含铅物料按企业标准或分析技术规程的规 定进行 5 . 2 . 4 计量 5 . 2 - 4 . 1 计量范围 凡人选的原矿及选矿工序过程中涉及的物料、 精矿、 尾矿等多种物料均需进行 计量 。 5 . 2 . 4 . 2 计量误差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计量误差要求, 选择适宜计量器具。 计量误差应满足 产品计量误差1 o , 原料计量误差城2 , 中间产品等物料计量误差簇5 编。 5 . 3 盘点 5 . 3 . 1 盘点范围 期末库存的原砂、 地面堆积矿砂、 浓密机结存及可有机械占用, 未入库精矿。 5 . 3 . 2 盘点时间 正常情况下, 每月一次, 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安排。 5 . 3 . 3 盘点方法 5 . 33 . 1 容积法 对存放在固定矿仓、 浓密机及固定几何尺寸容器库存的物料盘点以实测实际高度计 算其结存量。 5 . 3 - 3 . 2 现场测量法 对结存量大且无规则的固体物料, 应首先进行人工堆积, 确定其几何图形, 然后 用皮尺或经纬仪测量, 计算其体积, 并用堆密度计算结存量。 5 . 3 - 3 . 3 计算取用参数 如堆密度、 水分、 品位 以实测为准, 不得随意更改。 5 . 4 金属平衡与计算方法 5 . 4 . 1 金属平衡要求 5 . 4 . 1 . 1 凡进人选矿工艺流程的原矿量必须用经计量部门认可的计量器具进行计量, 同时应在此计量 点测定水分。 5 . 4 . 1 . 2 原矿品位、 精矿品位、 尾矿品位以选矿自动 人工 取样为准, 取样间隔相同。 5 . 4 . 1 . 3 机械损失必须以实际测定为准, 不能预先估计或预先肯定实际回收率来推算损失量。 5 . 4 . 1 . 4 损失包括溢流水、 干燥损失、 碎矿损失、 地面流失等 YS / T 4 4 1 . 2 -2 0 0 1 5 . 4 . 1 . 5 原矿仓、 中间矿仓、 粉矿仓、 浓密机结存以实际盘点为准、 磨浮机械占用用常数进行计算。 5 . 4 . 1 . 6 一般不允许有地面堆积矿砂。如有则应在平衡前进行盘点实测, 以便参与平衡。 5 . 4 . 1 . 7 金属平衡表中的“ 期初结存” 数与上一期金属平衡表中的“ 期末结存’, 数应一致。 5 . 4 . 2 计算方法 5 . 4 - 2 . 1 理论 回收率 Rx 。一 0 a x R一 0 x 1 0 0 7 式中 回收率, 1 0 0 ; R 精矿品位, 1 0 0 0 0 ; a 原矿品位, 1 0 0 肠; B 尾矿品位 , 1 0 00 0 0 5 . 4 - 2 . 2 实际回收率 Q 络 x x 1 0 0 肠8 。尸一口 式中 ‘ 实际回收率. 1 0 0 0 o ; a 处理原矿品位, 1 0 0 ; 月 精矿品位, 1 0 0 ; Q 。 处理原矿干量, t ; Q精矿干量 , t , 6 冶炼部分 6 . 1 冶炼物料流程图 图 2 6 . 2检验 6 . 2 . 1 产品 铅锭产品质量应符合 G B / T 4 6 9 标准规定; 粗铅产品质量应符合Y S / T 7 1 标准规定。 6 . 2 . 2 取制ff l } 法 铅精矿的取制样按 G B / T 1 4 2 6 2 规定进行; 铅锭的取制样按 G B / T 4 6 9 的规定进 行, 半产品、 在制品、 返回品、 回收品等含铅中间物料的取样和制样按 Y S / T 8 7和企业标准或取样、 制样 技术规程进行。 6 . 2 . 3 分析方法 铅精矿水分的测定按GB 1 4 2 6 2 标准规定进行,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按GB 8 1 5 2 标 准规定进行, 铅锭化学分析方法按G B / T 1 0 3 标准规定进行, 粗铅的化学分析方法按 Y S / T 2 4 8进行 铅冶炼中间物料及其他含铅物料水份测定及化学分析方法按 Y S / T 8 8 和企业标准或分析技术规程 进行 。 6 . 2 , 4 计量 6 . 2 . 4 门计量的范围 在金属平衡计算过程中涉及的物料均需进行计量。主要包括进厂原料、 半成品、 在制品、 返回品、 成品和其他发生交接的含铅物料。 6 . 2 . 4 . 2 计量误差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计量误差要求, 选择适宜的计量器具。计量误差应满足 产品计量误差簇1 。 ; 原料计量误差1 ; 半产品、 返回品等物料计量误差 回 收率 , 1 0 0 ; H , 第3 段工序回收 率 铅电解 1 0 0 0 o ; A A 2 , 击第1 , 2 , 3 段工序产品金属量, t ; B B 8 , 凡第1 , 2 , 3 段工序金属损失量, t ; C C, C第1 , 2 , 3 段工序回收金属量, t , Y S / T 4 4 1 . 2 -2 0 0 1 附录A 标准 的附 录 金 属 平 衡 表 A 1 选矿企业金属平衡表的格式和内容 见Y S / T 4 4 1 . 1 的此部分 A 2 冶炼企业金属平衡表的格式和内容 见Y S / T 4 4 1 . 1的此部分 A 3 冶炼企业金属平衡表各项数据的确定方法 A l, 金属平衡表中 1 项“ 期初结存” 为上期报表中“ 期末结存” 的数据。 A 3 . 2 表中 2 项“ 本期收人’, 为日常统计台帐的累计结果, 包括物料的干量、 品位和金属量。 A 3 . 3 表中 3 项“ 合计” 为本期总收人项, 它是 1 项与 2 项之和, 即 3 二 1 2 0 A l 4 表中 4 项“ 本期支出” 是日常统计台帐支出的累计结果。 A 3 . 5 表中 5 项“ 损失” 是“ 投人” 项 8 与“ 产出” 项 9 金属合计量的差。即 5 8 pr ;t - 9 Q f, A l 6 表中 6 项“ 期末结存” 的数据来自盘点结果。 A 3 . 7 表中 7 项合计项是 4 , 5 , 6 项之和, 即 7 4 5 6 A3 . 8 表中 8 项“ 投人” 是过程使用的原料、 在制品、 返回品的干量、 品位和金属量, 干量、 金属量的数 值分别为 7 项与 3 项相对应内容的差值。当 7 一 3 0时, 投人项为负数; 当 7 一 3 0时为正值; 当 7 一 3 。 时为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