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安全管理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需要你我,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主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北京减灾协会理事杨泗霖教授,Ⅰ.防火技术,(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三)火灾的危害性(四)火灾的防治(五)灭火技术措施六火场逃生(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Ⅰ.防火技术,火灾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人员和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火灾事故。,,,,P74,(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1.定义;2.燃烧的特征;3.燃烧的三要素;4.燃烧的类型;5.燃烧的过程;,(一)燃烧的定义,特征,1.定义同时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2.燃烧的三个特征①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②放热③发光,,P155,(一)燃烧的三要素,3.燃烧的三要素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火源是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热量的能源,如火焰,电火花,炽热物体,日光,暖气片,,,P155,(一)燃烧的类型,4、燃烧的类型⑴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高,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会闪出火花,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T≯5秒,,,P156,(一)燃烧的类型,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39℃;煤油2835℃等。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P156,(一)燃烧的类型,⑵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295℃等,,P156,(一)燃烧的类型,⑶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一)燃烧的过程,5.物质的燃烧过程(历程)⑴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如2C2H25O24CO22H2OQ,,点燃,,,,P155,(一)燃烧的过程,⑵可燃液体受热蒸气燃烧已醇(C2H5OH)液(C2H5OH)蒸气3O22CO23H2OQ,蒸发,氧化分解,受热蒸发,,,,(一)燃烧的过程,⑶可燃固体①可燃固体熔融状态可燃蒸气燃烧如S固S熔融S蒸气S蒸气O2SO2Q,受热,,蒸发,,氧化,,,受热,,蒸发,,,,(一)燃烧的过程,②可燃固体直接析出可燃气体燃烧如木材析出H2,CH4T<295℃水蒸汽T≥295℃H2,CH4等(回燃),,受热,,氧化,,受热,,,P75,(一)燃烧的过程,③表面燃烧炽热状态如焦炭,无火焰,亦称无焰燃烧;又如金属燃烧(Al,Mg等),,(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1.火灾发生的条件2.火灾的分类3.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4.火灾的双重性5.火灾的研究手段6.火灾发展过程的几种现象,(二)火灾发生的条件,1.火灾发生的条件火三角即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剂氧化剂),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即构成燃烧系统),才能发生。H24;O21416木材火源温度,热量火三角也称为火灾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可燃物,易燃物,着火源,,P74,(二)火灾的分类,2.火灾的分类①森林,建筑,工业,城市火灾等。森林火灾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等。②按可燃物形态分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P92,(二)火灾的分类,③按物质燃烧的特征分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毛,麻,纸火灾等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P92,(二)火灾的分类,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氢气火灾等。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二)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3.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初起期(阶段)(烟,阴燃)发展期(窜出火苗,火势由局部到大面积)最盛期(空气剧烈对流,风助火势,火势强盛,火焰包围可燃物,烈火熊熊)衰弱期(可燃物逐渐减少)熄灭期(可燃物不足,惰性介质,灭火作用等),,,,,,,7475,(二)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二)火灾的双重性,4.火灾的双重性确定性初期(孕育,发生)发展最盛熄灭等规律性随机性不确定的因素(如可燃物数量,通风条件等),可能达不到最盛期。,,,,,,,75,(二)火灾的双重性,4.火灾的双重性自然属性雷击,可燃物自燃人为属性烟头,炉子,喷灯多数为人为因素引起,,,,(二)火灾的研究手段,5.火灾的研究手段模拟研究设定不同的具体条件统计分析不同行业,季节,火源及原因等,,,,相结合,,75,(二)火灾的现象,6.火灾发展过程的几种现象⑴火旋风火在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旋转火焰。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有关。有垂直火旋风,水平火旋风,他们都会促进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和强度加大。,,74,(二)火灾的现象,⑵轰燃①定义室内的局部火(由于热辐射,热对流等)向大面积火转变。②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不仅是可燃物的数量和性质,而是风助火势(空气剧烈对流等),容易进入最盛期。③未燃气体和挥发的蒸气局部聚集(如顶棚的下方)突然着火而造成的火焰迅速扩散。,,75,(二)火灾的现象,轰燃的判断①上层的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②地面处接受的热流密度达到20kw/㎡,轰燃造成的原因1。热辐射2。热对流烟气吸收的热量大于损失的热量就可能发生轰然,(二)火灾的现象,⑶回燃死灰复燃的现象叫做回燃。原因室内火势熄灭后,由于温度仍很高,可燃物的热分解析出可燃气体,逐渐积累,一旦通风条件改善,这些混合气体会被灰烬点燃。不仅会在室内形成强大快速的火焰传播,而且会在通风口外形成巨大的火球(轰燃)。,(二)火灾的现象,,75156,(二)火灾的现象,回燃的特点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对生命财产具有较大的危害,(三)烟气的危害性,火灾的危害1.对人体直接造成的烧伤和烧死.2.造成财产的损失3.烟气的危害,,79,(三)烟气的危害性,火灾除了造成直接烧伤和烧死外,往往更多约一半以上的人员的死亡是烟气造成的.,(三)烟气的危害性,⑴定义和组成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包括燃烧产物如CO2,水蒸气,以及未燃的燃气,CO,多种有毒有腐蚀性的气体,固体微小颗粒和液滴,卷入的空气等。,,79,(三)烟气的危害性,⑵烟气的产生除了少数的纯燃料(如H2等)燃烧时不产生烟气外,多数可燃物都会产生烟气。⑶烟气的毒性①窒息如CO2等气体,②中毒,主要是CO,多数的中毒死亡都是由它引起的。见表21,(三)烟气的危害性,⑷烟气的高温能使人灼伤,造成呼吸困难。⑸能妨碍人员逃生和妨碍灭火。,(三)烟气的危害性,⑹烟气的流动(驱动)力主要是①建筑物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图22);②燃烧气体的热膨胀力,浮力;③通风系统风机;④电梯的活塞效应等。(火和烟沿楼梯等向上层扩散),,81,(三)烟气的危害性,⑺烟气的控制①挡烟用耐火材料把烟气挡住在某些限定区域,避免扩散到人或物产生危害的地方;②排烟使烟气沿着对人或物没有危害的渠道排到室外;如排烟囱,排烟井,,,,,机械排烟,,自燃排烟,,排烟方式,,82,(三)烟气的危害性,③防烟分隔建筑物中的墙壁,隔板,楼板等可作为防烟分隔。④非火源区的烟气稀释(烟气净化,烟气置换)如开门使烟气泄漏到另一个房间。⑤加压控制利用风机在烟气分隔物两侧造成压差,从而控制烟气流动。,83,(三)烟气的危害性,⑥空气流在大火已被抑制或燃料已被控制的少数情况下可采用,一般不宜采用(地铁或隧道)。⑦浮力采用风机驱动或自燃通风系统,利用热烟气的浮力机制排烟。,(四)火灾的防治,1.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2.火灾防治途径,,,,,,,防火的基本技术措施,,,,,设计阶段,,评估阶段,阻燃措施,火灾探测,灭火措施,,76,(四)火灾的防治,⑴设计阶段建筑或工程设计时考虑到防火安全,如采用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易燃建筑材料,防火门,防火墙,安全通道等。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四)火灾的防治,⑵评估对已有的厂房,仓库或工程进行危险评估。包括耐火等级,安全间距,使用能源的安全要求等。,(四)火灾的防治,⑶阻燃对建筑材料和结构进行阻燃处理。如装饰材料聚氧乙烯等易燃材料,添加阻燃剂(其本身应毒性小,所以要求清洁阻燃),如溴,锑和铅的化合物等比较理想。,(四)火灾的防治,⑷安全间距。如P106表2-13规定仓库和高压线水平距离。⑸火灾探测利用火灾的初起期的冒烟,阴燃等信息研制火灾报警器。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77,,77,(四)火灾的防治,①接触式探测如离子感烟火灾报警器,,,,,,,,,,,,,,,,,放大线路,,,,,接电源和执行机构,内电离室,外电离室,(四)火灾的防治,②非接触式探测如光电感烟式报警器(利用烟气的光学效应报警),,,,,,,,,,,,,,,,,,,,,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感烟报警器,(五)灭火技术措施,1.消防方针;2.灭火原理;3.灭火的基本技术措施;4.灭火剂。5.系统的应用。,(五)灭火技术措施,1.消防方针以防为主,消防结合。2.灭火的原理火灾一旦发生,只要消除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火即熄灭。,(五)灭火技术措施,3.灭火的基本技术措施⑴窒息法消除助燃物(氧化剂),如CO2灭火器,CCl4灭火器等。⑵隔离法消除可燃物。如水墙,破拆,关闭燃料的阀门等。⑶冷却法消除着火源。如水冷却。,(五)灭火技术措施,4.灭火剂⑴气体灭火剂如CO2灭火剂,卤代烷(1211灭火剂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等。⑵泡沫灭火剂利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作用,产生CO2泡沫,,83,(五)灭火技术措施,6NaHCO3Al2SO4318H2OCO22Al(OH)33Na2SO418H2O⑶干粉灭火剂,主要是2NaHCO3Na2CO3CO2H2O-Q还有消防用水等。,,,高温,(五)灭火技术措施,5.系统的应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具有报警功能又有喷水灭火功能,,78,六.火场逃生,要点⑴身上着火,地上打滚,.不能跑.⑵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不顺风疏散.⑶用湿棉被.毛毯遮盖身体.⑷无路可逃,寻找避难处阳台,楼房平顶或退入房间卫生间,将门缝用湿毛巾等封严.浇水.,,96,六.火场逃生,⑸高层楼房可以采用绳索或床单撕条,雨水管,雨棚等.⑹被迫跳楼高层楼向地面抛下厚的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增加缓冲,双脚先落地.⑺求救呼救呼叫,敲打金属物件,夜间可以用手电筒.⑻利用疏散通道,商场,初起火灾,不坐一般的电梯以防停电.,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1.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析GR分析古斯塔夫公式Gustav.purt公式GRQm.CQiB.L/W.Ri见表2-2至2-9GR----火灾危险度Qm----可移动的火灾负荷因子(能移动的可燃物kg/m2),,84,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C----易燃性因子,,可燃物等级1.2.3.4.,汽油(4)柴油(2)黄油(1)C1.0,1.2,1.4,1.6.,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Qi----固定的火灾负荷因子,,可燃物量kg/m2)如天花板,墙壁,柱子;钢,混凝土是0。其他0.2,0.4,0.6,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B---火灾地域及位置因子,,等级1,2,3,4面积,层数,高度。B1.0,1.6,1.8,2.0.,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L---灭火延迟因子,,(等级1,2,3,4,5)于消防队的距离1.011KML取1.02.0职业消防队,职工消防队,预备消防队,乡镇消防队,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反比W建筑物耐火因子(耐火等级1,2,3,4,5,6,7)耐火能力,耐火时间耐火时间T30240minW取1----2,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Ri----危险度减少因子(等级1,2,3,4)取值1,1.3,1.6,2.0根据可燃物的多少,散热的条件,易难着火,存放的容器,堆放的松紧,包装,面积的大小。,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2.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IR分析古斯塔夫建议IRH.R.F式中H----人员危险性因子,,87,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D----财产危险因子,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F----烟气因子,七.火灾危险性度分析,3.根据GR和IR计算后,绘出火灾危险度分布图,,,,,,A自动灭火,B不需保护,C自动报警,D双重保护(系统),Ⅱ.爆炸基本概念,(一)爆炸及其分类(二)化学性爆炸的物质(三)爆炸极限(四)粉尘爆炸(五)爆炸的危害(六)燃烧和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关系,(一)爆炸及其分类,1.爆炸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基本特征压力的急骤升高2.分类⑴按爆炸性质分①物理性爆炸物质物理变化(to,V,P)而引起的爆炸,如锅炉爆炸、蒸气爆炸等。,157,(一)爆炸及其分类,②化学性爆炸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引起的爆炸,如2C2H25O24CO22H2OQ化学爆炸三要素气体,Q,化学反应高速度。③核爆炸。,,,1/100秒,(一)爆炸及其分类,⑵按爆炸速度分①轻爆燃烧速度为数米/秒;②爆炸燃烧速度为十几米数百米/秒;③爆轰燃烧速度为10007000米/秒。,(一)爆炸及其分类,⑶按爆炸反应物分为①可燃气体(纯)的分解爆炸C2H22CH2Q②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2C2H25O24CO22H2OQ③可燃粉尘爆炸铝粉,面粉,煤粉等与空气(O2)混合物④可燃蒸气,可燃液体雾滴可爆炸。,,受热,受压分解爆炸,,,(二)化学性爆炸的物质,⑴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Ag2C2,PbN22等。Cu2C22Cu22CQ⑵复杂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火(炸)药,烟花爆竹等;,,摩擦,撞击爆炸性分析,(二)化学性爆炸的物质,如苦味酸(NO2)3C6H2OH,硝化甘油(C3H5ONO23)等。4C3H5ONO2312CO210H2OO26N2Q⑶可燃性混合物。所有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三)爆炸极限,1.定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亦称着火极限。156,(三)爆炸极限,CO空气混合物,,,,,,(三)爆炸极限,CO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H2空气475C2H2空气2.281NH3空气1528等,(三)爆炸极限,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越宽,则爆炸危险性越大。据此,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化学性爆炸的条件为⑴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⑵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⑶在火源作用下,(三)爆炸极限,2.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三)爆炸极限,3.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三)爆炸极限,4.爆炸反应的当量浓度根据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浓度,(三)爆炸极限,5.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⑴初始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宽。如CH3COCH3在0℃为4.2---8100℃为3.210⑵初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如CH40.1MP时为5.6---14.35MP时为5.4---29.4,(三)爆炸极限,⑶容器管道减小,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小。如H2,C2H2,d0.1-0.2mm时爆炸不传播⑷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如CH4,100V,1A电火花不炸2A5.9-13.63A5.85-14.8,(三)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能引起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火源的最小能量。如H20.017毫焦。C2H20.019毫焦⑸含氧量越高,爆炸极限变宽。如H2空气4-75H2氧气4-95,(三)爆炸极限,⑹惰性介质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变窄,危险性小。如水蒸气,N2,CO2,Ar等,四.粉尘爆炸,1.目前有七类①金属AL,Mg②煤③粮食面粉④合成材料塑料,染料⑤饲料鱼粉⑥农副产品烟草,麻尘⑦林产品纸,木粉等,,157,四.粉尘爆炸,2.粉尘遇空气混合爆炸的过程⑴粉尘粒子受热作用,温度上升⑵粉尘表面受热挥发出可燃性气体⑶产生的可燃气体遇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⑷遇火源发生爆炸,四.粉尘爆炸,3.可燃粉尘爆炸的特点(1)可燃粉尘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混合,浓度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才会炸。(2)爆炸极限通常以下限表示。例如Al40g/m3,麻尘16.8g/m3,糖粉L上13500g/m3。(3)连续爆炸(二次爆炸)(4)不完全燃烧(5)点火能量大,四.粉尘爆炸,⑹有毒气体(塑料等)。影响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因素d粉,L下,o2,燃气。to,p燃爆危险性灰分,水蒸汽燃爆危险增湿是重要的防爆技术措施之一,,,,,,,,,,,,,,五.爆炸的危害,1.直接的破坏作用设备容器被炸毁,碎片可在100-500米内分散,在大范围内造成危害。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爆炸产生的高压高温高能的气体向活塞一样挤压周围的空气,形成冲击波。对周围的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震荡作用,而造成破坏和伤害。,159,五.爆炸的危害,3.造成火灾爆炸产生的高温热量,容器破裂的静电放电能把周围的可燃性物体点燃,引起火灾。4.造成中毒和环境的污染。好多物质不仅可燃,而且有毒性。,六.燃烧和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关系,比较两者的条件,六.燃烧和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关系,总之1.燃烧和化学性爆炸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主要区别是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例如1千克煤块和1千克煤气燃烧的热值都是2931kj,但前者以10分钟释放,后者爆炸只需要0.2秒,表现为缓慢燃烧和爆炸。2、两者可随条件而相互转化。,Ⅲ.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二.安全技术措施三.遇水燃烧危险品安全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五.作业环境气体检测六.检修安全(要点)七.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48,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1.概念危险化学品是指当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爆晒.遇水受潮,遇性能相抵触的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下,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烧及污染环境事故的化学品。,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2.危险化学品的类别据GB13690-192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国际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1)爆炸品如火药,烟花爆竹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压缩纯氧,液化石油气。,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3)易燃液体如汽油,柴油,酒精低闪点液体闪点小于-18℃中闪点液体闪点-18---23℃高闪点液体闪点为大于2361℃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木材,油布,电石CaC2.,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5)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如硝酸钾,过氧乙酸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3.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1化学活性与危险性化学性质活泼,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如C2H2-C≡C-键能高,活性越强,其危险性就越大,C2H2是一级危险品。,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2燃烧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均可能发生燃烧而导致火灾事故。,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3爆炸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都有可能引起爆炸。,一.危险化学品的类别,4毒性除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会使人中毒外,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等的一些物质也会致人中毒。5腐蚀性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对人体有灼伤,对金属物品有腐蚀作用。,二、安全技术措施,1.生产和贮存按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⑴贮存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P135表2-19按闪点分成甲,乙,丙类别;即甲级贮存,乙级贮存,丙级贮存(库房),,135,二、安全技术措施,⑵工艺装置及内部的设备,机械,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危险化学品的闪点,自燃点,爆炸下限及其性质等将生产车间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别;即甲级生产,乙级生产.甲类又分为A、B、C,,P135表2-20,二、安全技术措施,⑶根据不同危险类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二、安全技术措施,2.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⑴防止泄漏防危险化学品的跑,冒,滴,漏;⑵惰性介质保护N2,CO2,水蒸汽等;⑶通风换气;⑷安全监测及连锁(如多位阀)⑸色标如气焊的氧气胶管为黑色(或蓝色),乙炔胶管为红色。,162,二、安全技术措施,3.消除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有⑴电能转化为着火源电火花,电弧,静电放电,短路,雷击,电磁辐射(BP机,手机等);⑵机械能转化为着火源摩擦,撞击,绝热压缩等;,二、安全技术措施,⑶化学能转化为着火源自热自燃,化学反应热,各种明火(炉子,喷灯,烟头)⑷热表面烟囱,暖气片,炽热物体⑸光能(日光照射)转化为着火源等。,二、安全技术措施,分别采取安全措施,如静电防护,防雷,防爆电机电器,保护性接地接零,机器润滑消除摩擦,采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铜制工具),严禁烟火,防日晒等等。,二、安全技术措施,4.限制火灾蔓延的措施如防火门,阻火装置(细孔铜网等),防爆泄压装置(防爆膜爆破片)5.安全间距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如规定气焊工作点距乙炔瓶10米以上;电石库距铸工车间30米以上等。(P106109表2-132-18规定库房距铁路,公路,高压线,电缆等距离),二、安全技术措施,6.工艺参数的控制工艺参数主要指温度,压力,流量,物料配比等。⑴防超压压力表,安全阀等;⑵防超温温度计,连锁等;⑶防泄漏气密性检验等。,二、安全技术措施,7.运输安全要求(要点)⑴托运必须出示证明,托运单上品名相符;⑵轻装,轻卸,有关人员佩带相应防护品(防毒口罩等);⑶保持运输的车,船和工具清洁;⑷运输工具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如不得用自行车搬运爆炸物品,禁止用叉车,翻斗车搬运液化气体等,要有防晒设施等。,二、安全技术措施,⑸应派专人押运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押运人员不得少于两人;⑹保持安全车速,车距,严禁超车,超速,不可在繁华街道行使和停留;⑺机动车的排气管要有火星熄灭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二、安全技术措施,⑻蒸汽机车必须挂不少于2节的隔离车厢;⑼根据危险品采取防火,防水,防晒等措施。,二、安全技术措施,8.储存安全要求(要点)⑴专门的储存地点,不得与其他物质混存;⑵应分类,分堆储存,堆垛不得过高,过密,保持间距,通道,通风口;⑶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如可燃气体与氧化剂)爆炸的物品,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隔离储存;,163,二、安全技术措施,⑷遇水燃烧,爆炸的危险化学品(如CaC2,K,Na等)不得存放在潮湿或容易积水的地方;受阳光照射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存放在露天火高温地点,应采取降温隔热措施;,二、安全技术措施,⑸容器,包装应完整无损;⑹应经常进行检查,测温,化验等;⑺库房内或堆垛附近不得动火焊接、打包等作业;⑻库内不得住人,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三.遇水燃烧危险品安全,1.定义这类物质与水或酸接触,会产生可燃气体,同时释放高热,该热量即能引起可燃气体的着火爆炸,具有这类性质的物质称为遇水燃烧物质。CaC22H2OC2H2CaOH2QCaC2H2SO4C2H2CaSO4Q,三.遇水燃烧危险品安全,2.分类根据反应速度,产气量,产热量。一级遇水燃烧物质反应剧烈(冒烟,火苗),Na,K,CaC2等。二级遇水燃烧物质反应慢,释放Q少,Zn,Ca等。,三.遇水燃烧危险品安全,3.危险性⑴遇水或酸的燃烧性;⑵自燃性放置于空气中能吸潮反应放热;⑶爆炸性当燃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爆炸极限时,迁火源就炸。,,,三.遇水燃烧危险品安全,4.防护措施⑴防潮,防热;⑵运输装卸时,防撞击,摩擦,翻滚等;⑶厂房库房良好通风。,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1.通用安全要求(1)取缔非法生产企业;安全整顿合法的资质生产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包括厂房,生产工艺,设备,安全管理等,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102,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2)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教育把生产工人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范围,集中培训,统一考核,持证上岗。(3)定期安全评价和编制重大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必须有安全生产许可证,要有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器材,设备。,103,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4)企业进行安全技术改造,提高安全防范的技术水平。①工厂选址,与居民点,学校,工业区,旅游区,铁路,公路和电线的距离必须符合设计安全规范安全距离要求。,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②厂区平面布置危险场所与非危险场所分开布置;燃放试验场与车间,库房分开并且保持安全距离。③建筑物结构耐火等级应符合要求,厂房结构的抗爆,泄爆(泄压装置)等要求,地面不发生火花的材料。,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④工艺布置A级危险厂房应单机单间,独立设置,联建要用防爆墙隔离等。⑤安全疏散多门,多窗,门窗向外开,门宽≮1.2M等。,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5)预防物体碰撞,摩擦,打击发生火星的措施①地面不发生火花的材料②生产工具木,铜或铝材料等。禁用铁,石器等③防风沙措施,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④危险工序压药,截切,装引火线等工序,防强烈的冲击,摩擦引起燃爆。清扫设备,车间内火(炸)药,要湿法清扫。⑤干燥烟火药不应采用日晒或明火烘烤,应用热风或暖气烘房,并装温度报警装置。,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6)防止化学能引起的燃烧操作①有些原料如烟火药的金属粉末(镁,铝)等与水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放热产生氢气,而引起燃爆。②保管中应注意防水防潮。③亮珠(光药)应摊开使尽快干燥。,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④湿法亮珠时,粘合剂的含水量应控制⑤清理的药尘,废品应分小批在指定地点销毁,不可倒入水中或埋地下。⑥进入危险区的机动车应加火星熄灭器。(7)消防设施的配备消火拴,消防泵,灭火器等。,四.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防爆技术,2.仓库的防火防爆安全距离见P105109表2-13表2-183.火灾报警和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感烟,感光,感热,自动喷洒系统等。,五.作业环境气体检测,1.可燃气体检测即可燃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度为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占爆炸下限的百分比。如氢的爆炸下限4,空气中浓度为1,则爆炸危险度(LEL)为1/4X0.25,可燃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度(LEL),,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该可燃气体爆炸下限,X100,,,164,五.作业环境气体检测,2.有毒气体检测采用有毒气体自动检测仪进行自动监测,在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致人中毒的浓度前)即发出警报。进入设备内维修以及进入地下室,地沟和贮存室等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地方操作,必须对有毒气体进行监测。,164,五.作业环境气体检测,3.氧气含量监测(1)空气含量低于18会造成缺氧窒息(2)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汽的含氧量过高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如H2的爆炸上限75,空气25,O2约占5.2,如果空气进入H2的容器,O2达5.2,就有爆炸的危险。(3)采用氧气自动分析仪进行监测。,165,六.检修安全(要点),检修工作具有频繁,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点。1.检修前的准备包括穿孔裂缝部分的检查,制定方案,统一指挥等。,166,六.检修安全(要点),2.装置停车及停车(停车运行)后的安全处理(1)停车操作步骤①卸压由高压低压零,但不要造成负压。②降温自燃冷却或通风,要缓降温,不要骤降温,设备内介质温度要低于60℃③排净排净设备管道内的物料(固,液,气),,,六.检修安全(要点),(2)停车后的安全处理隔绝插盲板或拆除管线,六.检修安全(要点),3.置换,吹扫与清洗①以惰性介质N2,CO2,水蒸汽进行吹扫,置换容器管道内易燃易爆有毒物质;②惰性介质的氧含量应小于12(体积百分浓度)③吹扫后还要用蒸汽蒸煮或用碱水(火碱)进行清洗,刮除油垢,厚锈等。,六.检修安全(要点),④置换要彻底,要使可燃易爆气体,蒸气的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1/5。⑤必须经过化验分析或测验合格,不得凭靠经验。,六.检修安全(要点),4.其他①动火前应先清理现场,动火点10米内不得存有易燃易爆物品②应设立安全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要有专人负责监护等③完善审批手续,坚持“动火证”制度,六.检修安全(要点),5.进入设备内作业(包括进入罐,管道内,地下室,井内,下水道等),还必须检测设备内的毒物含量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以及保证含量在安全指标内。6.边动火边监测,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动火,再次进行置换,清洗和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动火。7.检修完工后,应对设备进行试压,试漏等。,七.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替代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如甲苯替代喷漆用的苯);2.变更工艺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如以乙炔制乙醛用汞作催化剂,改为用乙烯通过氧化或氯化制乙醛,免去汞的危害),160,七.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3.隔离将设备封闭起来;或把生产设备和操作室隔离开来。4.通风降低有害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浓度,达到安全浓度局部通风点式扩散源,把污染源罩起来,净化回收;全面通风面式扩散源,把污染源分散稀释。,161,七.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5.个体防护头部防护,呼吸防护,眼防护,手足防护等;6.卫生作业场所卫生和作业人员个人卫生;对废物处理和个人的卫生习惯。,,感谢大家对本期培训的支持预祝诸位考试取得好成绩咨询电话0106597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