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知识 01.ppt
能源安全知识,中国矿业大学汪理全教授,一、能源基本知识,(一)能源及其分类,1、能源即能量的来源。自然界里,有一些自然资源拥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这些可以提供能量和做功的自然资源,称之为能源。,2、能源的分类1)按来源分(1)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其中,主要是太阳的辐射能。其次,其他星球或天体发射到地球上的各种宇宙射线的能量。人类需要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3)地球和其他星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潮汐能就是以月球引力为主而产生的。如,我国有江厦湖汐能电站。,2)按能源开发和制取方式,分为(1)一次能源自然界天然存在、直接开采可以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如焦炭、煤气、电力等。(3)按能源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利用史。,,(1)常规能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已经被人们长期广泛应用的能源。世界上长期应用的五大常规能源(2)新能源许多古老的能源,若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能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第一篇能源基本知识,4)按能源的形式和存在特征又分为(1)再生能源自然界里,存在一些可以不断再生、循环使用,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如风力、水力、地热等。(2)非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开采后短期内无法恢复,不能循环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随开采量加大,总有枯竭之日。,,,5)综上所述,能源分类可归纳为,,,第一篇能源基本知识,能源的种类很多,各种能源品位、质量及发热值均不相同。国际上采用两种标准燃料(1)标准煤发热值为7000大卡(29.27MJ)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1kg标准煤。,(二)国际能源度量单位,(2)标准油发热值为10000大卡(41.8MJ)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1kg标准油。换算方法能源折算系数E为例如若某种矿的原煤发热量为5000大卡,则,,,,能源是现代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是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例关系。这一关系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ε表示。,(三)能源是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1、能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人均能耗每人每年的能源平均消耗量,t/人.年。人均能耗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四)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表1主要国家的人均消耗,2、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1)柴草时期。1875年以前,人们多使用柴草作为能源。同时也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2)煤炭时期。1875-1967年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2,这段时期称为煤炭时期。见表1。,,3)石油时期。1967年以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超过了煤炭。人们称为石油时期。当前,石化能源急剧减少,有的能源资源即将枯竭。因此,必须向多能源结构过渡。目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中心,逐步向太阳能、原子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二、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煤炭是全球重要的石化能源。从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煤炭逐渐成为主要能源,如表1所示。后来,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不断加大,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地位退居第二位,一直延续至今。,表2世界能源消费比重,,1、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常规能源。专家们估算,煤占地下埋藏的石化燃料资源约90以上,世界煤炭总储量约为10.8万亿t,有的认为有16-20万亿t,甚至还有的认为地质储量可达30万亿t。按现在的消耗水平,可用3000年以上。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探明可采储量如表3所示。,注煤、油储量单位为亿t,气储量单位为万亿m3。,表3石化能源可采储量,,由表3可知,当前世界煤炭可采储量为10316亿t。90年代以来,世界煤炭产量为44-47亿t之间。由此可见,按这种消耗水平,煤炭可采储量还可开采约240年。地质学家叶连俊教授于1980年在光明日报上公布的世界地壳能源寿命估计,如表4所示。,表4世界地壳能源寿命估计表,由表3和表4可知,煤炭的储量及服务年限都超过其他石化燃料。,,2、煤炭资源分布广。世界煤炭储量分布亚洲58,北美30,欧洲8,澳大利亚3,南非约1。主要分布于76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国家进行煤炭规模性开采。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约占30。1991年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煤炭在本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分别为美国23.1,德国33.2,英国30.6,欧共体22.4,前苏联24,中国为76.1。,,3、石油、天然气储量比煤少,服务年限仅有25-40年。,4、煤炭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当今世界电力的45-50由燃煤电站提供,目前世界发电煤耗仍以每天8万t的速度递增。1991年美、英、德、加四国用于发电的耗煤比例分别是87、78.3,63.5,96.6。据统计资料,煤炭衍生物可生产2.5万种工业产品。冶炼、电力、化工及民用工业等都离不开煤炭。,,煤炭生产是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世界煤炭生产每年提供约120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每一个煤炭就业岗位可以为社会提供7个新的就业机会。当前世界煤炭贸易(商品煤)产值约为1500亿美元。贸易额在160亿美元以上。亚太地区煤炭出口量已超过了欧洲。,5、开发新能源前景光明太阳热、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能源潜力大,但多数处于萌芽试验阶段。按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程度,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要实现产业化,50年内很难形成。在今后50年内,核聚变能也不可能有较大面积的推广。新能源不可能代替常规能源,仅能补充10左右。,,世界能源委员会估测2020年世界一次性能源的石油当量为17.1Gtoe,其中煤炭为4.8Gtoe(Gtoe10亿t石油),比90年代初期翻一番。因此,煤炭将再次登上世界第一能源的冠军地位。,三、中国能源资源现状,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经勘探查实,我国含煤面积为55万km2,煤炭探明储量为986.3Gt,其中相当于世界能源委员会定义的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Gt,其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我国煤矿遍及2/3以上的县市。全国煤炭储量分布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煤炭的84集中于我国的西北部。,,我国煤炭探明储量10229亿t,当前煤炭年产量27。1亿t左右。按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推算,我国煤炭储量可开采约200年。,表5中国煤炭储量分布(亿t),,我国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勘查开发利用前景,全国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其中垂深1000米以内浅煤炭资源总量为2。86万亿吨,目前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达到11598亿吨。其中东部占13.5%,中部75。5%,西部11%,列世界第三位。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强储量将进一步增加。应该说,我国的煤炭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我国煤炭资源特点1。精查率低,在查明资源量中,精查率为25%,详查率42%,普查率68%;2。地质构造复杂,我国资源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总体上南方和东部构造复杂,北方和西部构造简单,将近50%的储量处于地质构造复杂和高瓦斯区3。产需严重分离,运输困难;,2、石油、天然气储量有限。根据最近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的总资源量为940亿t,天然气资源量为38万亿m3。油气资源的地理分布如表6所示。,表6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区,,由表5可知,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中75集中于西北地区,约22万亿m3。我国石油资源赋存情况如表7所示。,表7石油资源赋存情况,,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如表8所示。,表8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储量,,由表7可知,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探明程度很低,石油仅占17,天然气占7。即石油为152亿t,天然气为1.7万亿m3。世界能源委员会估计为石油为32.6亿t,天然气为1.127万亿m3。近期探明储量在增加,1998年西部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已达1.31万亿m3。我国目前石油产量为1.5亿t,按回收率30估计,则32.6亿t石油储量供应不到十年的开采量。油气的潜力只能是加强勘探,提高回收率。因此石油、天然气接近枯竭。,,3、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全国蕴藏量达6.76亿kw,可开发量达3.78亿kw,年发电量为19000亿kwh,居世界首位,但大部分集中于西南地区,占67.8,中南地区占15.5,西北地区占9.9,华东地区占3.6,东北地区占2,华北地区占1.2。当前我国水能开发利用仅为7.8。水电建设投资大,工期长。,,过去50年,中国建成16座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包括二滩3300MW、葛洲坝2715MW、广州抽水蓄能2400MW水电站,还有在建的三峡工程18200MW,标志着中国水电建设已进人世界先进水平。,大型水电站采用先进的高坝技术,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的面板堆坝高178m,居世界第2位;普定水电站的碾压混凝土拱坝高75m,居世界首位;二滩水电站的双曲拱坝高240m,居世界第4位。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尺寸达242.9mX25.5mX65.4m。大型水电站安装的最大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为550MW,最大可逆混流式机组300MW。,4、建立了核工业体系,中国拥有核技术力量和核燃料资源。核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能够自行设计制造300MW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国产600MW压水核电站正在建设。中国已建成从铀矿勘探、采冶、转换、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直至乏燃料处理的核燃料循环体系。铀矿开采冶炼采用了地浸堆浸新技术。,铀是核能的基础。一座100万kw电站,每天烧煤9600t,烧气为8万m3,用U235核燃料3.4kg,即1kg铀相当于2800t的煤。我国铀资源储量约170万亿t以上。一座100万kw级压水堆核电站,每年需换入低浓铀约30t,折合天然铀约150t,按电机组运行寿命3040年考虑,则每台100万kw机组全寿期加上首炉燃料消耗天然铀约50006500t。据此推算,到2020年,要实现5000万kw装机容量,则需天然铀25-33万t。近期矿产预测,铀基本可以保证。,拥有气体扩散法铀浓缩工厂和气体离心分离法机组。已具备生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燃料组件以及其他反应堆燃料元件的能力。正建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已成功应用低放射性废物沥青固化和水泥固化技术。新建的西北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已具备接收放射性废物的能力。,受控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浩瀚的海水中大约含有23.4万亿吨氘,足够人类使用几十亿年。如果受控核聚变技术在21世纪有重大突破,那么到2100年,核能可望占世界一次能源构成的30%左右。,我国在一次能源的总资源中,煤炭占94.3,石油、天然气占5.7,煤炭是水力的3.3倍,是石油和天然气的17倍。近几年来,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左右,居主导地位。199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煤炭71.6,石油19.8,天然气2.1,水电和核电占6.5。在未来五十年内,煤炭的能源基础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朝气蓬勃的支柱产业。,5、太阳能热利用规模世界领先,在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是技术最成熟、市场最大、发展最快的太阳能利用技术。1998年,太阳能热水器销售量400m2集热面积,销售额36亿元,保有量达1500万m2,居全球之冠。1999年销售量达500万m2,比上年增长25%。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全国有上千家企业,年产能力超过600万m2。国产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和质量已达国际水平。,中国90年代大规模推广应用被动太阳房,1998年被动太阳房建筑面积达1500万m2,居世界第一位。被动太阳房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形式多样。此外,中国的日光温室面积也居世界首位,1996年达7.2亿m2,还有塑料大棚39万ha。,6、我国采煤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全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指标神东煤炭分公司煤炭生产连续8年以千万吨以上的幅度增长,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经济技术指标,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至2006年,原煤产量从713万t增加到11468万t,8年增长了15倍,其中2003年煤炭产量比上年度增加2218万t。全员工效由9.65t/工增长到124t/工,增幅近13倍,是国有重点煤矿的3倍。其中哈拉沟矿为197.86t/工。建成了2个双千万吨矿井和5个千万吨矿井,形成了千万吨矿井群的生产格局。其中补连塔矿一井两套综采2006年生产煤炭2112万t。,3个综采队年产量达到1000万t以上。其中上湾矿综采队年产1145万t。综采工作面回撒安装控制在一周之内,最快5天。连采1个连采队最高年产224万t。掘进最高月进尺4656m,平均2200m/月。年生产能力为1500万t的榆家梁矿的建井工期为9个月18天。开建20年以来杜绝了3人以上重大安全事故,近3年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16,2005年控制在0.0098以下。2004年3月21日至2005年10月9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67天,创造了井工矿连续生产煤炭1.45亿t无死亡的安全生产世界最好水平。,四、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一)我国能源安全现状1、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我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在目前的探明储量下,世界能源资源中固体燃料和流体燃料的比例为4∶1,而我国则远远落后于这一比值。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流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2、能源消费构成以煤为主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中,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2004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已达到67.7%。2006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已达到69.7%。2007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已达到69.4%。,3、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1998年,我国煤炭工业职工总数约占世界煤炭职工人数的52%,而煤炭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1.5%,人均年产煤量仅为200吨,而世界其他采煤国总计的人均年产煤量为1017吨。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仅在30%左右,小煤矿仅有10%~15%。全国4600套火电机组中,5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3370台,占总台数的73%,但装机总容量仅4350万千瓦,仅占总容量的16%。,4、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能源工业发展我国能源资源赋存西富东贫,消费分布也极不均衡,大大增加了运输压力,形成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批量、远距离输送格局。多年来,由于运力不足,造成了大量的煤炭积压,严重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5、能源供需形势从长期看依然十分紧张我国的能源生产成绩显著,能源紧张的矛盾明显缓解,然而与经济长远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仍是石油供应的安全保障。我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38%,而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为5.47%。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1.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1/3。据预测,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10年将超过1/2。解决石油供不应求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所遇到诸多挑战中最严峻的一个挑战。,6、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下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能源系统的总效率仅为9%,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按万美元GDP能耗分析,全球平均为4.2吨标煤/万美元,我国为15.74吨标煤/万美元,是其3.74倍。据有关人士比较,我国目前的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大多数低收入国家高出511倍,工业产品单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出3090%。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能源品质低下,管理落后等,是造成能耗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7、农村能源问题日趋突出,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全国农村生活用能短缺至少20%,过度的薪柴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二,农业生产的能耗量急剧增长;其三,乡镇工业能耗直线上升,能源利用率严重低下,据统计全国乡镇企业平均单位产值能耗比国营企业高50%以上,农村应用机械设备和生活炉灶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仅为16%。,8、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并开始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继续扩大。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烟尘和酸雨危害最大。目前,在污染环境的各因素中,70%以上的总悬浮颗粒物、90%以上的二氧化硫、60%以上的氦氧化合物、85%以上的二氧化碳均来自煤炭。,9、能源开发逐步西移随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的日渐枯竭,我国近年来能源开发呈现出逐步西移的态势,特别是水能资源开发和油气资源的勘察。,10、能源预测,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可靠物质基础。让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次能源革命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后,开始利用煤炭做燃料,驱动火车、机器、轮船等,开创了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新型产业。后来又发明了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内燃机。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利用能源的能力,构成了第一次能源革命,推动了社会前进。,19世纪70年代,人们成功地制造了电动机和发电机,后来又建立了中心电站,解决了长距离输电问题。电能的应用构成了能源的第二次革命。当时,也是以煤为燃料,推动蒸汽机得到电力。电能应用开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新纪元,发明创造了电灯、电话、电报、广播、电影、电视等,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我国专家对未来50年的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如表9所示。,表9中国能源近50年的组成,,第一篇能源基本知识,我国专家对今后能源需求进行预测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中国能源需求预测,,2009年工程院正在做“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的研究,认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是能源。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预测,到2030和2050年能源需求为51-64和59-78亿吨标煤。具体到煤炭,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和油气,煤炭可能要达到41-45亿吨。而燃煤是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因素,我国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因此从环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资源合理利用考虑,国家在发展能源方面必然首先考虑可再生能源,其次期望煤炭占总能源的40。,由表9可看出,预测2010年煤炭产量将需要17.7亿t,2020年煤炭产量将需要21.0亿t。实际上,2007年煤炭产量已达25.3亿t。2008年煤炭产量已达27.1亿t。发展煤炭工业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对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列宁讲的“没有煤炭工业,任何现代工业和任何工厂都是不可设想的。煤炭是工业的真正粮食。没有这种粮食,工业就会陷于瘫痪;没有这种粮食,铁路运输业就会处于极悲惨的境地,无论怎样也恢复不了;没有这种粮食,各国大工业就会崩溃、瓦解,就会退到原始野蛮状态。”,,第一篇能源基本知识,(二)我国能源缺口,1。能源缺口的可能性能源缺口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形供求基本平衡,缺口为零;供给大于需求,出现需求缺口;供给小于需求,出现供给缺口。,2。我国能源缺口状况,表1119902007年中国能源缺口量单位百万t标准煤年度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能源缺口量保证程度能源缺口增长率1990987.031039.2252.19105.29%19911037.831048.44一10.61101.02%一79.67%19921091.71072.5619.1498.25%一280.40%19931159.931110.5949.3495.75%157.78%19941227.371187.2940.0896.73%一18.77%19951311.761290.3421.4298.37%一46.56%19961389.481326.1663.3295.44%195.61%19971377.981324.153.8896.09%一14.91%19981322.141242.579.6493.98%47.81%19991338.311259.3578.9694.10%一0.85%,表1119902007年中国能源缺口量单位百万t标准煤年度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能源缺口量保证程度能源缺口增长率20001385.531289.7895.7593.09%21.26%20011431.991374.4557.5495.98%一39.91%20021517.971438.179.8794.74%38.8l%20031749.91638.42111.4893.63%39.58%20042032.271873.41158.8692.18%42.50%20052233.192058.76174.4392.19%9.80%20062462.72210.56252.1489.76%44.55%200726502186.98463.0282.53%83.64%,我国自1992年开始,由需求缺口转变为能源供给缺口,能源生产总量已略低于国内能源消费需求总量。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除了1998年前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10%,其余年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10%。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缺口一直表现为供给缺口。,1993年,中国从原油净出口国变为原油净进口国。而2007年1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首次超过出口,尽管一个月的数据不足为凭,但其中所折射的变化趋势却显而易见。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已亮起红灯。,3。我国能源缺口的特点,(1)我国能源缺口量,2007年缺口463。02Mt,(3)我国能源的保证度,2007年能源保证程度82。53,(4)我国能源的缺口增长率,2007年能源的缺口增长率83。64,(5)我国能源安全问题,表1220002050年石油供需平衡预测,2007年中国生产原油18665.7万t,同比增长1.6%,2007年净进口原油15928万t,同比增长14.9%。表明消费量是净进口量和产量的总和。在不考虑库存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反映社会需求量。由此推算,2007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约为3.46亿t,同比增长7.3%,达历史高位。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6.05%。,(三)对策,1。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能源消费需要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如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则本年度单位不变价格的GDP能耗比上年提高。因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越低,同时也反映了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能源消耗总量排在世界第二,能源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能耗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一个紧迫的问题。,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公使衔参赞迈克尔普斯,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的民用建筑能源高效利用研讨会上讲“如果在德国,冬天lm2的空间供暖需要消耗9kg煤,而在中国1m2的空间供暖需要22kg煤。”可见中国目前能源使用效率的状况。,2。节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的方针,将节能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90年代,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从1980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是以能源消费年均5.6%的增长为支撑的。万元GDP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3.39t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06t标准煤。节能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由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能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依靠节能可将能源需求量减少25%30%,因此节能也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被誉为“第五能源”。走节约能源的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3。煤变油,我国试验地神华集团依泰集团小龙潭,4。立足国内,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据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的煤炭开采浪费惊人,中国在19802000年的20年间,煤炭资源浪费了280亿t。全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的回采率一般是65%。,200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693.1亿m3,同比增长23.1%,天然气探明储量不到世界总储量的1.3%,属少气国家。近年来,随着民用、发电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天然气供求矛盾越来越大。我国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供应尚能自给自足,而走出去寻找可靠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显得尤为重要。,5、重视天然气水合物未来新能源的开发,我国从1990年就开始对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据初步资料分析,中国的东海、台湾以东海区和南海等海域,青藏高原的冻土层,都具备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易于引起井喷、海底塌陷、海啸和沿岸滑坡等自然灾害,目前在钻探、开采和集输技术的研究上还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如何解决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技术问题,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课题。,6、风能,风能是太阳能在自然界中的一种转换形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体用途包括风力发电、风帆助航、风车提水、风力致热采暖等。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约为2.53亿kW。国内最著名的风电场,是新疆乌鲁木齐附近的达坂城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68万kW。在世纪之交,中国制定了风力发电的长远发展计划,提出2020年风电装机40万MW以上的目标,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风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油页岩与油砂,油页岩与油砂主要用来提炼页岩油,可作为石油的代用品。中国已探明油页岩储量为315.67亿吨,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广东、山东、内蒙古等省区。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有关企业重新注意到油页岩和油砂的能源潜力和资源价值。可以预料,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以及我国石油供需关系的进一步紧张,油页岩和油砂可望成为我国重要的补充能源之一。,8、加强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中国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全国有19个省、市有较好的地热资源,已进行勘查的地热田50多个,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我国地热发电容量为29.17MW,主要集中在西藏,居世界第13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平均每年以12%速度增长,地热能目前直接利用设备的热功率为2443MW,居世界之首。,9、重视对氢能未来理想的新能源的研究,氢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烧性能好、洁净无公害、贮运形式多样化的特性,在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未来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高效率的制氢途径主要是采用海水和太阳能分解制氢法。然而,氢能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还存在若干重大问题,廉价的制氢技术和安全可靠的贮氢/输氢方法就是其中的关键。我国也将氢能的开发利用作为21世纪的重要新能源战略,近年来在氢能领域取得了多方面进展,其中有些研究工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