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147-2015 硝胺类废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doc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 51147-2015 硝胺类废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from nitroamine explosives 2015-12-03 发布 2016-08-0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设计水量、水质3 3.1 设计水量 3 3.2 设计水质 3 4 废 水 处 理 4 4.1 一 般规定 4 4.2 废水处理站 4 5 二 次 污 染 控 制 措 施 8 5.1 污泥处理 8 5.2 废气及噪声处理 8 6 总 体 要 求 9 6.1 一般规定 9 6.2 场址选择及平面布置 9 6.3 检测和控制 10 7 主 要 辅 助 工 程 11 7.1 电气 11 7.2 给排水与消防 11 7.3 采暖通风与空调 11 7.4 建筑与结构 12 8 劳 动 安 全 与 职 业 卫 生 13 8.1 劳动安全 13 8.2 职业卫生 13 1 9 工程施工与验收 15 9.1 工程施工 15 9.2 工程验收 15 本规范用词说明 17 引用标准名录 18 附 条文说明 21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reated wastewater 3 3.1 Calculation of wastewater quantity 3 3.2 Quality of wastewater 3 4 Wastewater treatment 4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4 4.2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4 5 Secondary pollution control 8 5.1 Sludge treatment 8 5.2 Waste gas and noise control 8 6 General requirements 9 6.1 General regulation 9 6.2 Plant site selecction and plant layout 9 6.3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10 7 Major auxiliary engineerings 11 7.1 Electric engineering 11 7.2 Water supply , drainage and extinguishing engineering 11 7.3 Heating ,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11 7.4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e engineering 12 8 Labour safet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13 8.1 Labour safety 13 8.2 ccupational health 13 9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15 3 9.1 Construction 15 9.2 Acceptance 1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8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1 4 1 总 则 1.0.1 为统一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规范硝胺类生 产废水处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黑索今、奥克托今等火炸 药行业硝胺类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在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无成熟工程经验时,应通过小试 或中试确定处理工艺及参数。 1.0.4 硝胺类废水处理应遵循节能降耗、节水减排的原则,并应 提倡废水回用。 1.0.5 奥克托今生产排放的硝酸铵母液宜单独降温结晶处理,不 应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1.0.6 硝胺类废水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兵器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炸药GB 14470.1 或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的有关规定。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应满足地方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1.0.7 硝胺类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 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 语 2.0.1 黑索今 hexogen 化学名称为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又称1,3,5-三硝基-1,3,5-三 氮杂环己烷;分子式为 C₃H₆N₆₆ ; 代号为 RDX; 结构式为 2.0.2 奥克托今 octogen 化学名称为环四亚甲基四硝胺。又称1,3,5,7 - 四硝基 - 1,3,5,7-四氮杂环辛烷;分子式为C₄H₈N₈ 8; 代号为 HMX; 结 构 式为 2.0.3 硝胺类废水 wastewater from nitroamine explosives production 生产黑索今、奥克托今等硝胺类炸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2 3 设计水量、水质 3.1 设 计 水 量 3.1.1 实际排水量可按工艺设计或实测确定,也可按下列方法进 行 计 算 1 吨产品最高排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兵器工业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 火炸药GB 14470.1的有关规定; 2 有多套生产装置,废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应按每个生产装 置日最大排水量之和计算。 3.1.2 设计水量宜按实际排水量的110~115计算。 3.1.3 废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废水进入事故池及调节池的进水管路流量,应按生产装置 最大小时排水量计算; 2 调节池后处理构筑物及管路应按调节后废水平均流量 设 计 。 3.2 设 计 水 质 3.2.1 已有生产装置排放废水水质宜实测确定,新建装置宜按同 类企业废水水质类比调查确定。 3.2.2 无实测或类比调查数据时,设计水质可按表3.2.2确定。 表3.2.2 硝胺类生产废水设计水质 产品名称 废 水 组 成 酸度 CODr mg/L 氨氮 mg/L 硝胺类化合物 mg/L RDX 0.5~1.0 4000~6000 70~150 30~120 HMX 0.5~1.5 10000~20000 1 30~60 3 4 废 水 处 理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废水处理选择的工艺应能脱除生产废水中所含的硝胺类 化合物、酸度、COD 。和氨氮。 4.1.2 废水处理基本工艺宜为进水 → 调节 → 预处理 → 生物处 理→深度处理→ 出水。 4.1.3 预处理宜采用活性炭吸附、中和、混凝、沉淀等手段。 4.1.4 处理水质要求较高时,可增加深度处理单元。 4.1.5 管道宜选用不锈钢或 PVC 等材质。 4.1.6 废水处理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的有关规定,并应按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执行。 4.2 废水处理站 4.2.1 废水处理站宜设置事故池。事故池容积应按一次事故最 大排水量计算,并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的有关规定。 4.2.2 废水处理系统应设调节池,调节池容积可按24h 累积流量 设计,宜根据进水水量、水质变化资料或通过同类企业类比调查 确 定 。 4.2.3 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活性炭用量可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进行确定,并可在静态吸 附试验基础上通过动态吸附试验确定各设计参数,静态吸附实验 应以出水黑索今或奥克托今浓度不超过10mg/L 计; 2 活性炭吸附装置可采用固定床或移动床; 3 活性炭吸附柱采用钢制设备时,其内壁宜涂覆环氧玻璃钢 树脂衬层,衬层厚度不应小于5mm; 4 4 活性炭吸附装置宜采用体内再生,再生试剂可采用浓度为 5碱液,再生液应排入收集池,并应均匀排入调节池; 5 有2个及以上活性炭吸附设备时,宜设置活性炭水力装卸 设备。 4.2.4 中和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和药剂可选用石灰石或石灰或氢氧化钠; 2 选用石灰石中和时,宜选用滚筒并采用脱气池除去废水中 的二氧化碳,滚筒宜采用不锈钢设备;选用石灰或氢氧化钠中和 时,宜选用中和池并采用机械搅拌; 3 中和后 pH 值应为6~8; 4 石灰或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时间宜为10min~15min。 当有 原水水质数据时应通过实验确定。 4.2.5 混凝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 技术规范HJ 2006 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剂宜选用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铁,助凝剂宜选用聚 丙烯酰胺;混凝剂用量应按类似水质的处理经验或混凝沉淀试验 结果确定; 2 混凝反应时间宜为15min~30min, 当有原水水质数据时 应通过实验确定。 4.2.6 一级沉淀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沉淀池池型宜选用辐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地下水位 高、施工困难地区不宜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2 一级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宜为1.0h~2.0h, 表面水力负荷 设计参数宜为1.5m/mh~3.5m/mh, 当有原水水质 资料时,应按相似废水运行数据或通过试验确定; 3 沉淀池进、出水应采取均匀布水措施; 4 采用石灰或石灰石中和时,沉淀池宜选用机械排泥。 4.2.7 生物处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物处理宜选用厌氧缺氧一好氧组合处理工艺。在实 5 验验证的基础上,也可采用其他生物处理工艺。 2 厌氧生物处理宜选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 处理工艺。 3 好氧生物处理宜采用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处 理工艺。 4 厌氧生物处理水温宜控制在25℃35℃,冬季生化池末 端水温不应低于15℃。 4.2.8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工艺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3的有 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水力停留时间不宜少于48h,具体工艺 参数宜根据原水浓度和出水指标实验或类比确定; 2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宜设置进水加温设施和进出水 均匀布水装置,并宜设置出水至进水口的回流设施,回流比宜为 100~300; 3 应设有向厌氧反应器投加污泥的设施。 4.2.9 缺氧池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厌氧一缺氧好氧活性 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6 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8h~12h; 当有原水水质和出 水指标时,宜通过实验或类比确定; 2 缺氧池应设均匀配水装置,并设置污泥回流、好氧废水回 流和搅拌装置。 4.2.10 活性污泥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活性污泥池容积负荷宜按同类企业相似水质运行经验数 据或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资料时,宜按 BOD 负荷0 . 1kg/m d 0.25kg/md 选取,并应用停留时间进行校核,校核的停留时 间宜为12h~36h; 2 活性污泥池营养应配制营养液的投加; 6 3 活性污泥池内溶解氧宜为3mg/L~4mg/L, 供气量应根 据供氧设备效率及需氧量计算确定; 4 活性污泥池应设置沉淀池污泥回流设施;污泥回流比宜为 60~100,生化池中污泥浓度应为3g/L~5g/L; 5 当出水水质要求总氮达标时,活性污泥池出水应回流到缺 氧池,污水回流比宜为100~300。 4.2.11 二级沉淀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二级沉淀池池型宜选择平流式、辐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 地下水位高、施工困难地区不宜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2 二级沉淀池沉淀时间宜为1.5h~4.0h, 表面水力负荷宜 为0 .5m/mh~0.75m/mh, 固体负荷不宜大于80kg/ md, 当有原水水质资料时,应按相似废水运行数据或通过试 验确定; 3 沉淀池进、出水应采取均匀布水措施。 4.2.12 曝气生物滤池BAF 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物滤 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4 的有关规定。当处理水质 要求较高时,可多级串联使用。曝气生物滤池可装填陶粒滤料或 其他新型生物滤料。 7 5 二次污染控制措施 5.1 污 泥 处 理 5.1.1 污泥处理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 5.1.2 污泥量应根据各处理单元排出的污泥量确定或按类似废 水及处理工艺的运行数据确定。 5.1.3 污泥机械脱水前宜先进行重力浓缩脱水或化学浓缩脱水。 5.1.4 污泥脱水宜选用厢式压滤机,过滤压力宜为0.4MPa 0.8MPa, 并宜设压缩空气反吹系统。 5.1.5 污泥处理过程中分离出的废水应回流到调节池进行再 处理。 5.1.6 生化处理污泥应按国家固体废物处置规定执行。 5.2 废气及噪声处理 5.2.1 硝胺类废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应采用喷淋 吸收等措施进行集中处理,厌氧段产生的废气应进行处置,并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 范HJ 2013的有关规定。 5.2.2 硝胺类废水处理站内噪声源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 的有关规定,厂界噪声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的有关规定。 5.2.3 鼓风机宜选用节能型低噪声设备,鼓风机室宜在远离厂界 的区域设置,并应采取减震、隔音和降噪措施。 8 6 总 体 要 求 6.1 一 般 规 定 6.1.1 黑索今、奥克托今等火炸药生产企业应采用清洁生产 技术 。 6.1.2 新建、改建及扩建黑索今、奥克托今等火炸药生产企业或 生产线,其废水处理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入使用。 6.1.3 废水处理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应满足消防管理要求。 6.1.4 废水处理工程应设置规范化废水排放口,并应安装污染物 排放连续监测设备。 6.2 场址选择及平面布置 6.2.1 废水处理站场址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 面设计规范GB5018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 和室外排水 设计规范GB 50014 的有关规定。 6.2.2 废水处理站应满足火炸药工厂安全要求,并宜布置在生产 车间下游,且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同时宜远离生活区。 6.2.3 废水宜重力流入废水处理站。 6.2.4 废水处理建筑物宜采用多层立体布置,办公场所宜置于全 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6.2.5 废水处理构筑物应按流程布置,平行系列的构筑物宜成儿 何对称或水力对称布置。建构筑物间的间距应紧凑、合理,并应 满足各建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埋设各种管道,以及养护维 修管理的要求。 6.2.6 废水处理建构筑物的高程布置,宜采用重力输送。 9 6.2.7 配电室应设置在电量较集中场所的附近。 6.2.8 在寒冷地区,废水处理构筑物采取覆土防冻或保温时,应 满足覆土或保温层等对占地的需要。 6.2.9 废水处理站应留有设备、药剂运输和消防通道,并应留有 美化和绿化用地。 6.2.10 对分期建设或有改建、扩建可能的废水处理站,应预留建 设用地及联络接口。 6.3 检测和控制 6.3.1 废水处理过程应进行检测和控制,并应保障废水处理系统 安全、稳定运行。 6.3.2 废水处理站应设置控制间,并应配备运行控制与管理所需 的监测和检测仪表。 6.3.3 废水处理站应设置化验室。废水处理站化验室应配备常 规的分析仪器,并应具备 pH 值、COD、BOD;、NH₃-N、 总氮、硝 化甘油、溶解氧等指标的测定能力。 10 7 主要辅助工程 7.1 电 气 7.1.1 电气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和低压配电设计规 范GB 50054 的有关规定。 7.1.2 废水处理工程供电宜按二级负荷设计,其电源可独立设 置。规模较小时,也可由企业变配电室接入。 7.1.3 厌氧单元宜选用防腐、防潮电气设备。 7.2 给排水与消防 7.2.1 给排水和消防系统应与生产过程统筹确定,生活用水、生 产用水及消防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范GB 50015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7.2.2 厌氧单元的火灾危险性应为甲类,防火等级应按一级耐火 等级设计,并应安装沼气泄露报警装置。 7.3 采暖通风与空调 7.3.1 废水处理工程建筑物内应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的有 关规定。 7.3.2 废水处理工程采暖系统设计应与生产采暖系统统一规划, 热源宜由厂区供热系统提供,远离厂区时,可采用空调。 7.3.3 各类建构筑物的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盖构筑物应设通风或排气设施,每个构筑物通风口不应 11 少于2个; 2 加药间、污泥脱水间和化验室等,应满足所需换气次数的 要求 ; 3 控制室宜设空调装置。 7.4 建筑与结构 7.4.1 构筑物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 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 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的有关规定。 7.4.2 厂房建筑的防腐、采光和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 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的有关规定,调节池、中和池等处理构筑物,应采取防腐 蚀、防渗漏措施。 12 8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8.1 劳 动 安 全 8.1.1 废水处理站应配备安全防护措施和报警装置,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应在调节池、UASB 反应器、污泥池等可能产生沼气的区 域设置禁烟、防火标志; 2 水处理构筑物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走道板、防滑梯等安 全措施,安全措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梯及平 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的有 关规定,栏杆高度和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规 定,地势较高处的构筑物和设备还应设置避雷设施; 3 各种机械设备裸露的传动部分或运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 或防护栏杆,并应保持周围有操作活动空间; 4 在加药间的相应区域应设置紧急淋浴冲洗及应急洗眼 装置 。 8.1.2 废水处理站应建立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劳动安全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 求总则GB/T 12801的有关规定; 2 应制定易燃、爆炸、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的应急预警预案; 3 应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求管理和使用工艺过程中的 化学药剂; 4 应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8.2 职 业 卫 生 8.2.1 操作室应设置通风设施。 13 8.2.2 废水处理站内宜设置卫生间、更衣柜等卫生设施。 8.2.3 加药间、污泥脱水间、风机房等高粉尘、有异味、高噪声的 环境,应设置隔声、减震、通风、防毒等设施,并应配备劳动保护 用 具 。 14 9 工程施工与验收 9.1 工 程 施 工 9.1.1 工程施工应符合施工设计文件、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工 程变更应取得设计变更文件后再进行。 9.1.2 一次沉淀池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中和时,泥斗宜铺装瓷砖。 9.1.3 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器件等应具有产品合格 证,关键设备还应具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 9.1.4 设备安装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后应进行单机调试。 9.2 工 程 验 收 9.2.1 配套建设的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应与废水处理工程同时进 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程序和内容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 和水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 的 有关规定。 9.2.2 废水处理工程相关专业验收的程序和内容,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给水 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 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 50204、机 械 设 备 安 装 工 程 施 工 及 验 收 通 用 规 范 GB 5023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电 气装置安全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 15 范GB5025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 和建筑电 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的有关规定。 9.2.3 废水处理工程应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准核准文件、经批准 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文件、工程合同、设备供货合同和合同附 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批文件、废水处理工程的性能评估报 告、试运行期连续检测数据、完整的启动试运行操作记录、设施运 行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等技术文件进行验收。 9.2.4 废水污染处理工程进行性能评估时,应进行系统调试运行 和性能试验。性能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耗电量测试,应分别测量各主要设备单体运行和设施系统 运行的电能消耗; 2 充氧效果试验,应测试氧转移系数、氧利用率、充氧量等参 数,并应分析供氧效果; 3 风机运行试验,应测试单台风机运行和全部风机连动运行 的供气量、风压、噪声等参数,应包括启动和运行时的参数; 4 满负荷运行测试,应向处理系统通入设计流量和浓度的废 水,并应考察各工艺单元、构筑物和设备的运行工况;因生产原因 暂时水量或浓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验收时的负荷不应低于设 计负荷的75; 5 污泥测试,应引种、培育并驯化污泥,并应调整各反应器的 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检测各项参数,观察污泥性状,直至污泥运 行正常; 6 剩余污泥量测试,应测定剩余污泥产生量和污泥脱水效率 等工艺参数; 7 水质检测,应在工艺要求的各个重要部位,按规定频次、指 标和测试方法进行水质检测,并应分析污染物去除效果; 8 物化处理性能测试,工艺流程有物化处理单元时应测试其 运行参数。 16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7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 18 电气装置安全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GB 5025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 台GB 4053.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炸药GB 14470.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 厌氧一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6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3 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4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硝胺类废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 GB/T 51147-2015 条 文 说 明 制 订 说 明 硝胺类废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GB/T 511472015,经住房 城乡建设部2015年12月3日以第990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硝胺类废水处理装置和运行 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废水处理过程的工艺控制点, 吸收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符合国情,体现了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设计。 为了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 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硝胺类废水处理设施技术规 范编写组按照的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本条文说明,对条文规 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时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 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读者作为理 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23 目 次 1 总 则 27 2 术 语 29 3 设计水量、水质 30 3.1 设计水量 30 3.2 设计水质 30 4 废 水 处 理 31 4.1 一 般规定 31 4.2 废水处理站 31 5 二 次 污 染 控 制 措 施 36 5.1 污泥处理 36 5.2 废气及噪声处理 36 6 总 体 要 求 37 6.1 一般规定 37 6.2 场址选择及平面布置 37 6.3 检测和控制 38 7 主 要 辅 助 工 程 39 7.1 电 气 39 7.2 给排水与消防 39 7.3 采暖通风与空调 39 7.4 建筑与结构 40 8 劳 动 安 全 与 职 业 卫 生 41 8.1 劳动安全 41 8.2 职业卫生 42 25 9 工 程 施 工 与 验 收 43 9.1 工程施工 43 9.2 工程验收 43 26 1 总 则 1.0.1 本条阐明了编制本规范的宗旨及目的。 硝胺类废水是单质炸药RDX 、HMX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上 述两种单质炸药被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目录2009年, 属于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并且硝胺类废水是典型的高 COD、 高 NH₃-N、 酸度大的废水。 为了保持火炸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无论从 污染治理还是节约用水,都对硝胺类废水治理与回用的工程设计、 运行维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规范的制定力求使硝胺类废水 处理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达到提高工程设计质量,规范硝 胺类生产废水处理的目的。 1.0.3 由于火炸药产品种类多, 一些新的产品不断出现,导致排 放的废水水质复杂,水质水量差异大。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规定在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或无成熟工程 经验时,应通过小试或中试确定处理工艺及参数。 1.0.4 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对我国的水资源环境造成 巨大的压力,水资源短缺加之用水效率偏低,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水体环境日趋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我国将废水 治理及回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高度重视工程实施的科学性,硝胺 类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阶段应充分体现节能降耗、节水减排的原 则,在经济技术合理时应尽可能做到废水回用,提供水资源利用效 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1.0.5 由于奥克托今生产排放的硝酸铵母液为硝酸铵过饱和溶 液,远远超过工艺设计进水指标,排入废水处理站将对废水处理造 成冲击,因此要求单独降温结晶处理。处理后母液可排入蒸发池, 27 实现不外排。 1.0.6 本条规定了硝胺类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废水应 首先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炸药 GB14470.1 的有关规定。部分未规定的污染物参照现行国家标 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中相关规定。由于很多地方已制 定或即将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规范中规定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