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870-2012 彩色硅酸盐水泥.doc
ICS 91.100.10 Q11 备案号38995-201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材 行 业 标 准 JC/T 8702012 代替JC/T 8702000 彩色硅酸盐水泥 Coloured portland cement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870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C/T 8702000彩色硅酸盐水泥。与JC/T 870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硅酸盐水泥的要求见5.1,2000年版的5.1; 修改了石膏的要求见5.2,2000年版的5.2; 增加“混合材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0”的要求见5.3; 增加“着色剂对人体无害”的要求见5.4; 修改了助磨剂的掺量见5.5,2000年版的5.5; 删除了对比样不得回用的要求见2000年版的6.6.1; 修改了判定规则见8.5,2000年版的8.3; 修改了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的要求见9.1,2000年版的9.1;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向晨、王桓、金福锦、王欣宇、赵婷婷、陈斌。 本标准于2000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JC/T 8702012 彩色硅酸盐水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硅酸盐水泥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彩色硅酸盐水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865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2015 白色硅酸盐水泥 GB/T 5483 天然石膏 GB 9774 水泥包装袋 GB/T 11942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GB/T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idt ISO 6791989 GB/T 21371 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 GB/T 21372 硅酸盐水泥熟料 JC/T 667 水泥助磨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彩色硅酸盐水泥 coloured portland cement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及适量石膏或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及着色剂磨细或混合制成的带有色彩的 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彩色硅酸盐水泥。 3.2 CIELAB 色空间及色差单位 CIELAB colour space and colour difference unit 1976年由CIE 推荐的能以相同距离表示相同知觉色差的均匀色空间。该空间是三维直角坐标系统, 以L 、a 、b 表示色度坐标。CIELAB色空间的色差用△Ea*, 色差单位为CIELAB色差单位。 1 JC/T 8702012 3.3 色调 hue 表示红、黄、蓝、绿等颜色特性。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3.4 明度 lightness 物体表面相对明暗的特性。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3.5 彩度 chroma 用距离等明度无彩色点的视知觉特性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并给于分度。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3.6 颜色对比样 reference sample 彩色硅酸盐水泥色差仪器测量或目视对比时,作为标准色的水泥样品。 4 分类 4.1 颜色 基本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和黑色等。其他颜色的彩色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可由供需 双方协商。 4.2 强度等级 彩色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27.5、32.5、42.5。 5 原材料 5.1 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应符合GB/T 21372的要求,白色硅酸盐水泥应符合GB/T 2015的要求,普通硅酸 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应符合GB 175的要求。 5.2 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品位等级为二级含以上的G类石膏或M类混合石膏。工业副 产石膏应符合GB/T 21371的规定。 5.3 混合材 当生产中需使用混合材时应选用已有相应标准的混合材,并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掺量不超过水泥 质量的50。 5.4 着色剂 应符合相应颜料国家标准的要求,对人体无害,且对水泥性能无害。 5.5 助磨剂 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应符合 JC/T 667 的 规定。 2 JC/T 8702012 6 技术要求 6.1 三氧化硫 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4.0。 6.2 细度 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6.0。 6.3 凝结时间 初凝不得早于1h, 终凝不得迟于10h。 6.4 安定性 沸煮法检验合格。 6.5 强度 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强度等级 单位为兆帕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3d 28d 3d 28d 27.5 ≥7.5 ≥27.5 ≥2.0 ≥5.0 32.5 ≥10.0 ≥32.5 ≥2.5 ≥5.5 42.5 ≥15.0 ≥42.5 ≥3.5 ≥6.5 6.6 色差 6.6.1 颜色对比样 生产者应自行制备并妥善保存代表各种彩色硅酸盐水泥颜色的颜色对比样,以控制彩色硅酸盐水泥 颜色均匀性。同一种颜色,可根据其色调、彩度或明度的不同,制备多个颜色对比样。 6.6.2 同一颜色同一编号彩色硅酸盐水泥的色差 同一颜色同一编号彩色硅酸盐水泥每一分割样或每磨取样与该水泥颜色对比样的的色差△Eab不应 超过3.0 CIELAB色差单位。用目测对比方法参考时,颜色不应有明显差异。 6.6.3 同一颜色不同编号彩色硅酸盐水泥的色差 同一种颜色的各编号彩色硅酸盐水泥的混合样与该水泥颜色对比样之间的色差△Ea 不应超过 4.0 CIELAB色差单位。用目测对比方法参考时,颜色不应有明显差异。 6.7 颜色耐久性 500h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老化前后的色差△Ea 不应超过6.0 CIELAB色差单位。 3 JC/T 8702012 7 试验方法 7.1 三氧化硫 按GB/T 1762008中第30章碘量法进行。 7.2 细度 按GB/T 1345进行。 7.3 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按GB/T 1346进行。 7.4 强度 按GB/T 17671进行。 7.5 色差 7.5.1 粉体试样色差测量方法 按GB/T 11942粉体试样色差测量方法进行。采用10视场,标准照明体D₅, 根据CIELAB均匀色 空间色差公式计算。用于颜色测量的光谱测色仪器或三刺激值式色度计应符合相应检定规程的要求。仲 裁时按GB/T 11942粉体试样色差测量方法进行。 7.5.2 目测对比方法 目视颜色比较的方法将适量颜色对比样及待测试样以较近的距离倒在一块平整的玻璃表面,再用 一块表面平整的玻璃板以垂直方向压下,观察颜色对比样与待测试样间有无清晰的界面。 7.6 颜色耐久性 按GB/T 1865进行。但试样的制备和老化条件按以下进行每组4个试样,采用木制或钢制模具, 用标准稠度净浆制备试件,试件尺寸要求不小于50mm50mm15mm。标准稠度净浆按GB/T 1346拌制, 成型时先在模子内刷上一薄层机油,然后用小刀使净浆呈一小球放到模子内振动,并用刀面挤压浆体充 满试模,抹平,接着放入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湿气养护箱中,养护1d 脱模。其中 3个试样放入耐候试验机中进行颜色耐久性试验。试验条件为黑板温度553℃,相对湿度不允许 降雨40~60,连续光照500h。另外一块原始试块在试验室条件中自然养护500h, 注意试块的各 表面均应暴露于空气。老化后的试块从耐候试验机中拿出后,与原始试块在同等试验室条件下放置24h 后,分别测量三块老化后的试块与原始试块间的色差,两个较接近的色差值的平均值为老化前后的色差。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按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6.1~6.6。 4 JC/T 8702012 8.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6章规定的全部项目。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 b 生产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c 正常生产每年进行一次;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8.4 编号及取样 水泥出厂前按每60t 同强度等级同颜色水泥为一编号和取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方法 按 GB 12573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4kg。 所取样品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一份密封保存 90 d。 8.5 判定规则 8.5.1 出厂检验 水泥符合6.1~6.6全部要求判为出厂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8.5.2 型式检验 水泥符合6.1~6.7全部要求判为型式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8.6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中应包括出厂检验的各项技术要求。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 寄 发除28d 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32 d 内补报28d 强度的检验结果。 8.7 交货与验收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颜色、净含 量、包装日期和出厂编号,包装袋两侧应印有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印刷采用黑色。 9.2 包装 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50kg 或25kg, 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不得少于 1000kg 或500kg。其他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但应符合上述原则。水泥包装袋应符合GB 9774的 规 定 。 9.3 运输和贮存 水泥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混入杂物,不同强度等级和颜色的水泥贮运过程中不得混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