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292-201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docx
UDC JGJ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P JGJ/T 292-2012 备案号J1469-201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 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video surveillance on construction site 2012-10-29 发布 2013-03-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 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video surveillance on construction site JGJ/T 292-201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3 年 3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北 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50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为行业标 准,编号为JGJ/T292-2012, 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0月29日 3 前 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 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 规 范 。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 基本规定;4.捕影要求;5.传输要求;6.显示要求;7.系统验 收;8.系统维护保养。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南通建筑工程总承 包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寄送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地址江苏南通海门 常乐镇中南大厦,邮编226124。 本规范主编单位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科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加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华建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源和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陈小平 张亦华 曹仕雄 高小俊 任红武 王雪莉 王玉恒 房 华 陈国增 张志峰 4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杨富春 张春晖 蒋景瞳 李洪鹏 邓小姝 蒋学红 王文天 杨士元 毕咏力 郭晓川 5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缩略语 2 2.1 术语 2 2.2 缩略语 4 3 基本规定 7 3.1 系统架构 7 3.2 系统要求 7 4 捕影要求 9 4.1 一般规定 9 4.2 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 9 4.3 技术要求 11 4.4 施工现场的部署要求 13 5 传输要求 15 5.1 一般规定 15 5.2 有线信号传输 15 5.3 无线信号传输 16 6 显示要求 18 6.1 一般规定 18 6.2 多路显示方式的组成 18 6.3 多路信息显示的要求 19 7 系统验收 23 8 系统维护保养 25 本规范用词说明 26 引用标准名录 27 附 条文说明 29 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2 2.1 Terms 2 2.2 Abbreviations 4 3 Basic Requirements 7 3.1 System Architecture 7 3.2 System Requirements 7 4 Capture Requirements 9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9 4.2 Technical Index of Main Equipment 9 4.3 Technical Requirements 11 4.4 Deployment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Site 13 5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15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5 5.2 Cable Signal Transmission 15 5.3 Wireless Signal Transmission 16 6 Display Requirements 18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8 6.2 Composition of Multichannel Display Mode 18 6.3 Requirements of Multichannel Display Mode 19 7 System Acceptance 23 8 System Maintenance 2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7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9 7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 验收和维护保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规范施工现 场的作业行为,促进文明施工,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安装、验收及维护保养。 1.0.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及 维护保养,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 定 。 1 2 术语和缩略语 2.1 术 语 2.1.1 视频服务器 video server 一种对视音频数据进行压缩、存储及处理的专用嵌入式设 备。视频服务器采用MPEG4 或 MPEG2 等压缩格式,在满足技 术指标的前提下对视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以满足存储和传输 的要求。 2.1.2 带 宽 band width 在固定的时间内可传输的数据量,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输 数据的能力。 2.1.3 网络延时 network latency 报文在传输介质中传输所用的时间,即从报文开始进入网络 到它开始离开网络之间的时间。 2.1.4 球 机 spherical video camera 一种组合了一体化摄像机、电动云台、球罩和解码器的摄像 设备,可以在控制端发送控制信号实现摄像机上下左右转动和镜 头缩放。 2.1.5 模拟摄像机 analog video camera 一种可以将视频信号采集元件采集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 字信号进行信号传输显示,并可通过编码器进行压缩编码和图像 信号存储的摄像机。 2.1.6 网络摄像机 IP video camera 一种将传送来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由高效压缩芯片压缩,网络 用户可以使用监控软件观看远程视频图像,或根据授权控制摄像 机云台镜头操作的摄像机。 2.1.7 硬盘录像机 digital video recorder 2 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 音频信息的数字记录、监视与回放的视频设备。 2.1.8 网络视频录像机 network video recorder 一种对网络摄像机采集、压缩编码后传输的视频信号进行管 理和存储的网络硬盘录像机。 2.1.9 路由器 router 连接因特网中各局或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 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 2.1.10 防火墙 firewall 用来分割网域、过滤传送和接收资料,防止外网用户以非法 手段进入内网、访问内网资源,保护内网操作环境的网络设备。 2.1.11 交换机 switch 一种基于硬件/网卡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 的交换级、控制和信令以及其他功能单元的网络设备。 2.1.12 视频显示设备 video display unit 能够将视频信号展示在显示载体上的设备。 2.1.13 图像控制器 graphic controller 可以处理控制室中的所有可显示数据信号源,并将这些信号 源处理成可在任意阵列的物理显示单元组成的单一逻辑显示墙 上,并以任意开窗的方式移动、放大、缩小,预置显示方式及位 置的专用设备。 2.1.14 视频矩阵切换器 video matrix switch 通过阵列切换的方法将m 路视频信号任意输出至n 路监看 设备上的电子装置。 2.1.15 数字解码器 digital decoder 能够对按照特定格式压缩的数字信号进行解压缩的解码 设 备 。 2.1.16 流明 lumen 光通量的单位。即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 cd 的点光源,在 单位立体角1球面度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英文缩写 3 为 lm。 2.1.17 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 在规定的条件下,传输信道特定点上的有用功率与和它同时 存在的噪声功率之比,通常以分贝表示。 2.2 缩 略 语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Third Generation;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Asymmetric Digital Sub- scriber Line; AP 访问接入点 Access Point;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BNC刺刀螺母连接器 Bayonet Nut Connector; CIF标准化图像格式 Common Intermediate at; CPU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DDR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Double Data Rate;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LP数字光处理 Digital Light Procession; DoS拒绝服务 Denial of Service; 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 ory; DVI数字视频接口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S 以安全为目标的超文本传输协议通道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 IEE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 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P因特网互联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4 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性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IR红外线 Infrared Ray; L2TP第二次隧道协议 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 M-JPEG运动静止图像或逐帧压缩技术 Motion-Join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MPEG-4动态图像专家组标准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4 Standard;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NAT 网络地址转换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TSC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 PAL逐行倒相 Phase Alternating Line; POE基于局域网的供电 Power Over Ethernet; QCIF四分之一通用中间格式 Quarter Common Inter- mediate at; QOS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RADIUS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 RAID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磁盘阵列 Redundant Ar- 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SATA 串行高级技术附件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DH同步数字体系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MDS最小化差分信号传输 Transition Minimized Dif- ferential Signaling;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5 UPS 不间断电源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VGA- 视频图形阵列 Video Graphics Array; VPN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WEP- 有线等效保密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WPA 网络安全存取 Wi-Fi Protected Access。 6 3 基 本 规 定 3.1 系 统 架 构 3.1.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 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3.1.2 捕影部分应通过摄像机获取施工现场的视频信号。模拟 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通过有线传输方式传输给视频服务器或硬 盘录像机,由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与编 码;网络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传输 到网络视频录像机进行存储和管理。 3.1.3 传输部分应通过网络连接施工现场显示部分或异地的监 控中心,监控中心应能访问和管理位于施工现场的视频服务器、 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 3.1.4 显示部分应通过视频解码软件或数字解码器将位于施工 现场的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上的各种视频 信号、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展示在视频显示设备上;施工指挥场 所也可通过网络视频录像机或硬盘录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口,将视 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电视墙等显示设备。 3.2 系 统 要 求 3.2.1 视频信号应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当位于异地的监控中 心需要调看施工现场的历史视频信号时,可通过连接到视频服务 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的网络远程访问,进行视频录 像回放。 3.2.2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 3.2.3 系统应提供与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与远 程语音对讲系统的接口。 7 3.2.4 使用权限应统一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应在监控中心由系 统管理员统一分配。权限设定应分为监控点图像和全项目图像浏 览权和控制权。 3.2.5 系统应具有远程管理功能。 3.2.6 在建设捕影部分系统时,应实现设备的可移位和再利用, 应合理选择捕影部分的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3.2.7 在选择传输部分的网络时,应根据施工现场所在地已有 的网络资源情况,合理选择通信运营商。 3.2.8 显示部分宜选择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视频解码软件。 3.2.9 视频监控系统验收所用的仪器应有计量检测合格证书。 8 4 捕 影 要 求 4.1 一 般 规 定 4.1.1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捕影部分应由图像采集传输单元和图 像压缩存储单元组成。 4.1.2 图像采集传输单元的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有线传输与无 线传输方式。对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位置,宜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传输视频信号;对不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位置,宜采用有线传输 方式传输视频信号。 4.1.3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捕影部分可分为有线信号传输和无线 信号传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线信号传输的主要设备可包括摄像机、云台、球罩、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包括视频线、光纤 和双绞线。 2 无线传输方式采用的设备应遵循 IEEE 802.11a/b/g/n 标准协议,可选用下列两种设备组合方式之一 1模拟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无线AP 、 交 换 机 ; 2网络摄像机、无线AP 、 交换机。 4.2 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 4.2.1 模拟摄像机可分为枪式摄像机和一体化摄像机,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枪式摄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1具有彩色黑白自动转换功能; 2镜头采用红外齐焦镜头,具有夜间焦点不偏移功能; 3全黑环境设计,具有自动感应红外线功能; 9 4配备防护罩的摄像机具备防水、防尘功能,达到IP65 防护等级; 5室内枪机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不应小于10000h, 室外枪机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不应小于20000h。 2 一体化摄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1具有彩色黑白自动转换功能; 2具有内置预置位、巡视组,可以存储多个预置点的 功能; 3支持两点扫描、360扫描、扇形扫描、看守位、90自 动翻转功能; 4 具有自动光圈,自动聚焦,自动白平衡功能; 5 室内一体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小于10000h, 室外 一体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不应小于 20000h。 4.2.2 网络摄像机应符合本规范第4.2.1条的要求,同时应具 备压缩编码模拟视频信号,并具备通过RJ45 或 3G 接口进行网 络传输的功能。 4.2.3 视频服务器应由视频压缩编码器、网络接口、视频接口、 RS422/RS485 串行接口、 RS232 串行接口构成,应具有多协议 支持功能,可与计算机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视频服务器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视频压缩编码器时延不应超过300ms; 2 视频压缩标准 MPEG4/H.264; 3 分辨率所有通道支持CIF 352288, 部分通道支持 D1720576; 4 视频输入 BNC 接 口 ,NTSC,PAL 制式自动识别; 5 音频输入线性音频输入接口; 6 视频帧率PAL25 帧/秒/路图像,NTSC30 帧/秒/路 图像; 7 占用带宽64k2Mbps/ 路图像; 10 8 报警输入报警输人及报警输出端口; 9 本地录像SATA 接口。 4.2.4 无线AP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备防水、防雷、防尘功能,达到IP65防护等级; 2 支持 IEEE802.11a/b/g/n 标准; 3 支持无线信号的桥接及覆盖模式; 4 支 持 WEP、WPA、WPA2 数据加密;支持内建防火墙, 可防止拒绝服务 DoS 攻击;支持病毒自动隔离; 5 支持服务质量 QoS 安全机制、基于局域网的供电 POE; 天线可拆接; 6 工作温度应在-40℃60℃之间; 7 工作的相对湿度应在5~95之间。 4.2.5 视频分配器应具有阻抗匹配、视频增益的功能。 4.2.6 视频放大器应具有增强视频的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的 功能。 4.2.7 云台应选用匀速云台,并应具有密封性能好、防水、防 尘的性能。 4.3 技 术 要 求 4.3.1 摄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1 摄像机应具备在低照度环境下捕影的功能; 2 摄像机应根据环境条件,增加防雨、防水、防雷、防高 温、红外灯等辅助功能; 3 摄像机应加装防护罩,保证摄像机在高温、多尘、潮湿 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4 摄像机宜配备云台,保证摄像机水平及垂直运动; 5 主出入口处的摄像机捕影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D1 格式 标准;宜具有对车牌、人物相貌、运动物体的捕影功能; 6 摄像机的自动光圈调节应提供视频驱动或直流驱动模式; 光圈自动调节后应保证画面的亮度等级不小于10级,灰度等级 11 不小于10级; 7 摄像机的聚焦功能包括手动聚焦和自动聚焦;自动聚焦 功能的摄像机的聚焦过程不应大于2次,聚焦后画面清晰度不应 小于480线; 8 一体化摄像机的变倍倍率应满足10/18/26/27/ 36等倍率等级; 9 标清图像的垂直分辨率不应小于576像素;高清图像的 垂直分辨率不应小于720像素; 10 标清图像的水平分辨率不应小于704像素;高清图像的 水平分辨率不应小于1280像素。 4.3.2 云台应具有下列功能 1 云台水平方向应具有360连续旋转功能,可以全范围监 控无死角; 2 云台垂直方向应具有90可翻转功能,可以连续追踪监 控对象。 4.3.3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应 采 用 M-JPEG、MPEG4、H.264 编 码 技 术 以 及 MPEG4 压缩格式的视频服务器; 2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RJ45 接口,能实现IP 组网及采用TCP/IP 协议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管理; 3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RS422/RS485 串形接 口,方便外接云台、快球等各种摄像设备; 4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配备计算机控制与监视软件; 5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多通道、录像与回放等 功能,录像功能应支持定时录像、报警录像、手动录像等录像模 式;定时录像应该能够设置录像模板管理;报警录像应该支持视 频移动报警、端口报警等报警类型; 6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的存储空间应保证录制施工现 场的视频信号时长不应少于7d; 7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用户管理功能。 12 4.3.4 在模拟视频信号分配给多个接收源的情况下,应加装视 频分配器。 4.3.5 在视频信号传输距离超过300m 的情况下,应采用更高 性能的传输介质或加装视频放大器,链路中串联的视频放大器不 宜超过2台。 4.4 施工现场的部署要求 4.4.1 施工现场摄像机的部署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施工现场的作业面、料场、出入口、仓库、围墙或塔 吊等重点部位应安装监控点,监控部位应无监控盲区; 2 在需要监控固定场景如出入口、仓库等的位置,宜 安装固定式枪机; 3 在需要监控大范围场景如作业面、料场等的位置, 宜安装匀速球机; 4 施工现场的重点监控部位如需要在低照度环境下采集视 频信号,应采用红外摄像机、低照度摄像机或配备人造光源,人 造光源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100lx; 5 工作温度应在-30℃65℃之间; 6 工作相对湿度应在5~95之间。 4.4.2 施工现场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的部署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宜安装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办公室内; 2 安装部位应满足责任管理的要求; 3 工作温度应在0℃40℃之间; 4 工作相对湿度应在5~95之间; 5 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配置一台UPS 电源,断电后 UPS 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6 安装在室外的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放置于防水 等级不低于IP65 的箱体内。 4.4.3 施工现场监控点数量部署应符合下列规定 13 1 建筑面积在510⁴m 以下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 少于3个; 2 建筑面积在510⁴m1010⁴m 的项目,监控点位数 量不应少于5个; 3 建筑面积在1010⁴m 以上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 少于8个。 4.4.4 施工现场不同监控点传输方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安装位置不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出入口、仓库 等,宜采用有线线缆进行信号的传输; 2 在安装位置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塔吊、围墙等,宜 采用以下两种设备组合的方式网络摄像机,通过无线AP 进行 视频信号的传输;普通模拟摄像机,结合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 机,通过无线AP 进行信号传输。 4.4.5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需远程传输视频信号的施工现场接入的互联网,网络带 宽不宜小于2M; 2 摄像头应设置在专用线杆或施工期间永久建筑物上; 3 视频传输线宜采取地面敷设方式; 4 摄像头供电方式应采用集中供电,当与主机距离超过 300m时,可选择就近供电,但应保证供电稳定。 14 5 传 输 要 求 5.1 一 般 规 定 5.1.1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传输部分应将捕影部分输出的数字信 号通过无线信号或有线信号方式传输到显示部分。对具备有线网 络接入或存在严重无线信号干扰的施工现场,宜采用有线信号传 输方式;在偏远区域且有线网络不能到达或者有线传输成本过高 的施工现场宜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方式。 5.1.2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传输部分由有线网络设备或无线网络 设备以及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组成。 5.2 有线信号传输 5.2.1 有线信号传输方式宜采用互联网或SDH 专线进行传输。 5.2.2 有线信号传输方式的主要设备有路由器、防火墙和交 换 机 。 5.2.3 有线信号传输方式的网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捕影现场的网络带宽不应小于允许并发接入的视频信号 路数乘以单路视频信号的带宽; 2 总部监控中心的网络带宽不应小于并发显示视频信号路 数乘以单路视频信号的带宽; 3 传输的视频信号和视频显示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CIF 显 示格式的分辨率; 4 传输单路CIF 格式的图像所需要的视频信号网络带宽不 应小于128kbps, 传输单路4CIF 分辨率的图像所需要的视频信 号网络带宽不应小于512kbps; 5 当信息经由数据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 双向不应大于3s, 对多级监控中心的系统,每一级转达延时 15 不应大于100ms 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 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6 传输网络端到端丢包率采用TCP 传输协议的丢包率不 应大于3/100,采用UDP 传输协议的丢包率不应大于3/1000; 7 当采用互联网传输时,应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2.4 有线信号传输方式采用的路由器应具有下列功能 1 CPU 主频不应低于150MHz; 包转发率不应低于 90kbps; 2 支持拥塞管理、流量分类、拥塞避免策略; 3 支持L2TP、IPSec VPN; 4 支持 ARP 攻击及病毒防范; 5 支持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时间段的过滤访问控制 列 表 ; 6 支持NAT、 端口映射、上网行为管理。 5.2.5 有线信号传输方式采用的防火墙应具有下列功能 1 支持透明模式、L2/L3 混合模式接入; 2 支持网络层攻击防护 DoS 和 DDoS 防护、端口扫描 防 护 ; 3 支持安全管理接入、接入控制列表、接入方式控制、集 中式验证、Radius 接入认证; 4 支持 Telnet、HTTP、HTTPS、SNMP 多种管理方式; 5 支持双链路或多链路接入。 5.2.6 系统线缆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GB50311 的有关规定。 5.3 无线信号传输 5.3.1 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宜采用3G 的无线传输方式。 5.3.2 无线信号传输方式采用的3G 路由器应具有下列功能 1 支持IPSec VPN; 2 支持防ARP 攻击及防病毒功能; 16 3 具有支持访问控制列表,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时间 段的过滤功能; 4 支持NAT 和端口映射; 5 具有上网行为管理功能。 17 6 显 示 要 求 6.1 一 般 规 定 6.1.1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显示部分可分为单路和多路两种显示 方式。单路显示方式可采用单个视频显示设备显示单路或多路视 频信号;多路显示方式可采用多个视频显示设备显示单路或多路 视频信号。 6.1.2 单路显示方式的视频显示设备宜有监视器电脑屏幕、投 影仪或移动终端等。 6.1.3 多路显示方式的视频显示设备宜有拼接大屏、电视墙或 投影机组合等。 6.1.4 多路显示方式的视频显示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视频显示设备的要求应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 比度,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亮度均匀,显示清晰,整屏 图像均匀性不应小于95,对比度不应小于14001,亮度不应 小于750lm, 并应具有良好的可视角度; 2 多个视频显示设备的整合要求每一个视频窗可独立控 制色调、亮度、对比度及饱和度;图像输出分辨率不应小于 16001200,刷新率不应小于60Hz; 视频传输的图像与视频图 像显示设备数量的比例不宜低于161; DLP 大屏之间的拼接缝 不宜大于1mm, 等离子和液晶大屏之间的拼接缝不宜大 于10mm。 6.2 多路显示方式的组成 6.2.1 多路显示方式应由监控管理平台、图像处理、监控软件、 数据存储、VGA 矩阵、数字解码器、视频矩阵切换器、 AV 矩 阵、图像控制器和视频显示设备组成。 18 6.2.2 显示部分监控中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应安装在空间较为宽敞的监控中心大厅内,应装设 在固定机架上,机架背面和侧面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8m, 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散热措施,设备垂直偏差 不应超过1; 2 屏幕的安装位置应避免日光或人工光直射影响,屏幕表 面背景光照度不应高于400lx; 3 设备应做好防雷接地措施,宜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10; 4 监控中心应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宜采用在线式 UPS 供 电;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6℃28℃,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 70;应安装烟感和温感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措施应 达到一级防火等级。 6.3 多路信息显示的要求 6.3.1 多路信息显示应由图像控制、监控软件和数据存储 构成。 6.3.2 多路信息显示的主要设备应包括图像控制器、视频矩阵 切换器、VGA 矩阵切换器、数字解码器、软件系统服务器和数 据存储服务器。 6.3.3 图像处理的设备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图像控制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6.3.3-1的规定; 表6.3.3-1 图像控制器基本配置参数 设备名称 配置参数要求 CPU Intel Pentium 42.8G以上 内存 1G DDR DRAM及以上 专用板卡 支持4路以上图像输出,4路以上复合视频输入,2路RGB输入 2 视频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6.3.3-2的规定; 19 表6.3.3-2 视频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值要求 带宽 350M-3dB,满载 串扰 一50dB10MHz 输入/出信号类型 RGBHV、复合视频、S视频、分量视频 连接器 BNC插座 串口控制 RS-232或RS-422 串口连接器 9针D形插座 3 VGA 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6 . 3 . 3 - 3的 规定; 表6.3.3-3 VGA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值要求 信号类型 数字VGA,数字T MDS 支持分辨率 高清480i1080p/640480~1600120060Hz 输入输出接口 HD15PINVGA 控制方式 RS-232、红外、键盘面板 4 数字解码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6.3.3-4的规定。 表6.3.3-4 数字解码器基本配置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值要求 视频解码 MPEG4/H.264/1080p/720p/D1/CIF 音频解码 G.711/G.726/G.729 网络协议 TCP/IP、UDP/IP、HTTP 内嵌 多媒体网关;Web Server;PPPoE 网络接口 Ethernet LAN interface;RJ4510M/100M自适应 解码通道 1路 解码输出 AV/BNC/VGA/HDM 6.3.4 监控软件系统可由软件和软件系统服务器组成,软件应 20 具有下列功能 1 应具备预置点的定时录像功能; 2 应具备视频图像、声音和文字相结合的提示功能; 3 宜具备远程管理功能,具备对云台、镜头等捕影设备的 预置和遥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