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塔鼓胀与开裂变形机理及疲劳断裂寿命预测的研究进展.pdf
专题报告 焦炭塔鼓胀与开裂变形机理及疲劳断裂 寿命预测的研究进展 刘人怀, 宁志华“ ( 暨南大学 应用力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 - ’-“ (012343536 78 ,9946; 142, 411 A14B6C243D, E51FG75 H4B4 K1F4166C41F,411 A14B6C243D,E51FG75 C5J2 C6 25MN63 37 26B6C6 M5F41F 1; CL41F 836C 86O D6C2 78 796C3471P 01 7C;6C 37 4JQ 9C7B6 7L6 ;C5J2 ;624F1 1; 796C3471 71;43471,1; 361 L669 36J 41 C64M6 26CB46,J1D 6887C32 B6 M661 J;6 37 51;6C231; 36 M5F41F 1; CL41F J6142J,1; 37 6B536 C6J4141F 486 87C 7L6 ;C5J2P 01 36 9C62613 O7CL,C626C 46B6J6132 41 342 846; C6 C6B46O6; 41 36 M7B6 29632P ,1; 27J6 25FF62Q 34712 C6 9C626136; M26; 71 36 436C35C6P B“C D1 7L6 ;C5J; M5F41F; CL41F; 834F56; 486 6B53471 引言 焦炭塔又称焦化塔或热裂化反应器, 是炼油工 业中延迟焦化的关键设备。它把价值低的劣质油转 化为价值高的汽油和中馏分油,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 益。世界上第一套延迟焦化装置于 R’ 年 . 月在 美国印第安纳州怀延炼油厂建成, 到 RR. 年全世界 建有焦炭塔的国家为 “. 个。中国从 “ 世纪 [/]综合考察了周向轴对称缺陷和焊接残余 应力对圆柱薄壳屈曲的影响, 结果表明残余应力能 提高圆柱壳的屈曲临界荷载。但当壳体内同时承受 很大的内压时, 可能在局部首先屈服, 进而加速壳体 的屈曲, 发生 “象脚” 破坏, 如图 - 所示。 图 - 圆柱壳的 “象脚” 破坏示意 由于焦炭塔的环焊缝对筒体的变形具有一定的 约束作用, 若将环焊缝视作边界, 则筒体的鼓胀变形 与 “象脚” 破坏非常相似。6993; [., ’]与 焦炭塔鼓胀与开裂变形机理及疲劳断裂寿命预测的研究进展68“/A6“ “ 配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几何和物理初始缺陷, 且由于 工作环境恶劣, 运行若干年后, 材质发生变化, 加上 疲劳裂纹与腐蚀裂纹的产生,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 塔的屈曲临界荷载降低。有研究结果 []表明, 在循 环的轴向热梯度与轴压作用下, 圆柱薄壳的径向位 移随着循环次数增多而增大, 直至发生屈曲。但至 今仍未见有从屈曲的角度来探讨焦炭塔的鼓胀问题 的相关成果, 因此对这一观点的证实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蠕变 疲劳交互作用 蠕变是材料在高温工作条件下, 即使承受低于 屈服极限的恒定应力作用, 也会发生永久变形的行 为。对 于 金 属 材 料 或 合 金 钢, 通 常 在 温 度 高 于 7 和 [“]认为, 当轴向温差大于 “’, * AB 时, 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就会超过屈服极限。 0;7 还定义了急冷因子 ( ) , 即水冷时间 (分钟) 与单塔焦炭产量 (吨) 的比值, 来判别焦炭塔是否会 出现鼓胀 当 C 9, 鼓胀可以忽略; 若 C , 则根本不会出现鼓胀。 “焦炭对鼓胀的影响 根据 D77;2 和 E/FG;1 [“’]的测量发现, 生焦的热膨 胀系数高于焦炭塔塔壁的热膨胀系数。他们认为, 如果缓慢、 均匀地冷却焦炭和塔壁, 则在塔壁中不会 出现向外的压力; 但如果塔壁的冷却速度比焦炭快, 则塔壁就会受到焦炭的压力, 从而可能导致塔体的 鼓胀。另有测试表明 [““], 在焦炭塔中的焦炭实际上 并非多孔性, 仅在靠近塔壁处孔口稍微多些, 因而当 水冷却速率过高时, 冷水就会流进焦床的外围去冷 却塔壁。这一点也有助于解释急冷时塔体鼓胀的现 象。 “9热棘轮效应 当结构承受的荷载或温度循环变化时, 如果荷 载或温度高于某一极限值, 应力或应变会随着循环 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地积累, 最终导致结构由于超过 承载容限或发生过度变形而失效。这种现象称为棘 轮效应。5326077 [’4]认为, 当焊缝强度高于母体金属 的强度, 并且存在轴向温差时, 应力热棘轮才会发 生, 这正与焦炭塔的情况相符。 “局部冷热斑点 当机械设备或结构的各部分温度不同时, 如果 某一部分的伸缩受到相邻部分的约束, 就会引起热 应力。当受约束的试件内存在温度梯度时, 高温部 分受压且由于温度升高屈服极限降低, 容易出现塑 性变形, 使得该部分横截面面积增大; 而当试件冷却 时, 原来的高温部分由于截面面积增大, 此时的应力 值比相邻部分低, 并且由于温度降低, 屈服极限恢 复, 与相邻部分相比, 很难产生塑性变形。经过多次 循环之后, 塑性变形不断积累, 最终在高温区出现鼓 胀, 而相邻区域出现瓶颈现象 [“) 提出了一种新的焦炭塔的制造方法 [*] 垂直 焊接焦炭塔, 即焦炭塔的筒节是由若干钢板垂直焊 接而成。这种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减少环焊缝的数量 来减少环向裂纹。但后续的跟踪研究显示 [], 在同 样的操作条件下, 这种垂直焊接的焦炭塔中沿着纵 向焊缝同样出现了开裂。 美国石油协会进行的三次焦炭塔考察 [, ]认 为, 穿透裂纹发生在水冷却、 吹蒸汽冷却, 或刚启动 时。第二次考察对容器厚度与首次发生裂纹之前的 使用年限的关系作了分析, 发现对于碳钢塔, 发生穿 透性裂纹以前的使用时间与塔的厚度是敏感的, 但 对碳 钼钢塔、 铬 钼钢塔而言, 发生裂纹的时间与 容器厚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年的考察表 明, 焦炭塔的破裂问题比 7 []的试验表明裂纹扩展速率与 ’ 呈 现 良 好 的 线 性 关 系。 但 实 践 表 明 [*], ’ 容易受到表面变形与裂纹尖端不规则性的影 响。 ,应变 寿命曲线 在高周疲劳条件下, 材料的变形主要是弹性的, 结构的寿命用应力幅来表征; 而在低周疲劳下, 应力 较高, 使得结构失效之前会出现明显的塑性应变, 因 此疲劳寿命用应变幅来表征。焦炭塔的情况属于后 者, 因此适合采用应变寿命法。 在所有应力 寿命曲线中, AB9C59 D5EE89 [*, *] 公式应用最为广泛, 即 ““/““F“*“ / , -() . F“, () / () 式中 , 疲劳强度系数 “, 疲劳延性系数 . 疲劳强度指数 / 疲劳延性指数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疲劳寿命 与弹性应变分 量““、 塑性应变分量“*“之间呈线性关系。采用上 式预测疲劳寿命的方法也称为当量应变法。 AB9C59 D5EE89 公式是一个经验表达式, 对于有 些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得很好, 但对某些金属 材料预测的精度较差。何雪宏 [**]、 黄宏发[*]的研 究认为, 用当量应变范围评估轴对称问题的热疲劳 寿命, 对于工程问题是 可 行 的。张 文 孝 [*]、 赵 克 勤 [*-]应用 AB9C59 D5EE89 公式来预测某焦炭塔的剩 余寿命, 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GB7H9 A877 法 [*3, *“] 真实的工程结构所经历的不是常应力循环, 每 个循环的应力幅值、 平均应力以及荷载的频率通常 是变化的。GB7H9 A877 参考文献 [] “313;93 [,] -13’’013 3’’3A 7 8323A3;C’ [6] DE,EF G EE [H]I ,,J1K33 ,L17 /,3C C31C4 5 673 810’(/0 /93C4 5 M39331’,-13’’013 3’’3A’ ;B -;313;93 3’’ G 51 G ’31293 ; -K31 ;B -3C1A30 -193’’;,HQR G HSF [T]-3;’ , P0;BC’’ 5 -13’’013 3’’3A’ 0;B31 “31 G 39 M0AU C21;3;C’ [8] “3 V /C231’C4,HFF [O] JA’C, M P X,YCC31,M,63 6Y .U 31539C;’ ;B I097A; [] 01;;331;,,/6,HFFF,Q (OS) DRR G DSF [Q] YCC31, M 6 /C13;C’ 51 C3 64A;U B19;3’ /A’ U 23’C Y31C /QQT,/9A 5 62A ; ;U ;331;,W;231’C4 5 /4B;34 [S] “3;;331; M3U 9;9’,,/6,DDO,HF () HT G OR [E] .; M,0AA3; P,3C C31 5 M39;9 C3 .;’CB199C31;9’ ;B M93,DEE,HO () HR G TT [D],AA32 C3 /C109C01C31C4 ;B Y3; Z53 5 673 810’ KC ,90’C9 ’’; “3’C;,/C1 X,C3 A3U 3;C ,;;331;3 ;;331;’ ,,ZB31U ’C -“3F G- 4 [7R] 雷月葆 应变疲劳裂纹扩展与应力疲劳裂纹扩展的 同一规律 [K]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455 [74] 0“ 577,459JJ 59R [77] 何雪宏 复杂应力状态低周疲劳寿命评价和裂纹扩 展规律研究 [K]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455 [7] 黄宏发 多维应力状态 ’K8 铝合金高温低周疲劳与 热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的研究 [K] 大连 大连理工大 学,455AE“BD H“A“D 46 [78]C“EA-D 74 [75] 姚卫星 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0] 北京 国防工业出 版社, RR7 [R] 蒋宗礼 人工神经网络导论 [0]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RR4 [4] 李孝安, 张晓缋 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导论 [0] 西 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4559 [] 傅继阳, 王王番, 刘人怀, 等 基于改进 2C 神经网络的 焦炭 塔 热 机 械 疲 劳 剩 余 寿 命 预 测 [*] 压 力 容 器, RR9, (9) ; [-DDM /-DD [*] ,-“ 4 [-DDM J 0D“E “ 69 收稿日期 RR ; R4 ; 6 作者简介 刘人怀 (45R ; ) , 男, 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 学部院士, 教授, 4567 年兰州大学力学专业毕业, 主要从事板 壳力学理论和压力容器方面应用等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 广 州市黄埔大道西 6R4 号, 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上接第 6 页) 应力分类法设计, 是弹性应力分析, 按塑性失效 准则的应力分类评定法, 是一种近似的工程方法, 对 弹性名义应力, 按塑性失效准则分类, 要得到准确无 误的分类几乎是不可能的, 结构屈服后应力的重分 布与屈服点周围的结构和载荷分布有关, 即一危险 截面 (评定路径、 支承线) 塑性行为与其周围的应力 水平有关, 对一危险截面进行应力分类, 要根据周围 的应力分布衰减情况而定, 只根据评定路径的应力 是无法确定应力类型的。真正的分析设计, 只有进 行塑性极限载荷分析, 加、 卸载塑性安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4] G2 49R4558, 钢制压力容器 [/] [] *2 HD /D3 [/] [CY,焦炭塔鼓胀与开裂变形机理及疲劳断裂寿命预测的研究进展YES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