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pdf
Wa t e r P o w e r V o l . 3 2 . N o . 1 2 收稿日期2 0 0 6 - 1 1 - 1 0 作者简介 吴广忠1 9 6 5 , 男, 福建古田人, 高级工程师, 闽江 工程局副局长, 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许鹏安1 9 7 5 , 男, 湖南南县人, 工程师, 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齐家煊 1 9 4 9 , 男, 福建福州人, 教授级高工, 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 理工作. 1 工程概况 周宁水电站是穆阳溪梯级开发的第二级电站, 位于周宁 县浦源乡龙亭村至七步乡三湾村, 枢纽由拦河坝、 长引水隧 洞、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水库库容 0 . 4 7亿m 3, 总装机容量 2 5 0M W。 拦河坝为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7 2 . 4m,坝顶长 2 0 6m, 坝顶宽7 . 5m, 坝底宽5 8 . 2m。坝体分左岸挡水坝段、 溢流坝段和右岸挡水坝段; 坝体设4条贯穿上下游面的诱导 缝和4条上游面诱导短缝。溢流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宽4 6 m, 设3个溢流孔, 每孔净宽1 2m。 挡水坝段坝体上游为直立 面, 下游上部7 . 7 6 m为直立面, 以下为斜坡面, 坡比为1 ∶ 0 . 7 2。 大坝上游4m宽为二级配防渗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 7 . 5 W6 F 5 0, 其中迎水面3 0 ~ 5 0c m浇筑变态混凝土; 坝体内 部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 设计强度等级C 7 . 5 W2 F 5 0。大坝混 凝土总工程量为1 8 9 6 0 0 m 3 ,其中碾压混凝土1 6 1 5 0 0 m 3, 占 8 5 . 2 。 坝址区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 气候温和, 多年平均降 雨量17 0 0 ~ 22 0 0m m, 主要集中在5 ~ 9月。坝址区多年平均 气温1 4 . 7 ℃, 极端最高气温3 7 . 2 ℃, 极端最低气温- 7 . 5 ℃, 最 高月平均气温发生在7月, 为2 4 . 8 ℃。 原合同要求R C C施工时段为2 0 0 3年1 0月~ 2 0 0 4年4 月, 在一个枯水期完成。后经过专家咨询论证, 决定将R C C 开浇时间提前至2 0 0 3年4月, 分两个枯水期施工。 实际一枯 R C C自2 0 0 3年4月7日开浇,至7月5日结束,坝体升高 2 1m, 共浇筑R C C 5 30 0 0m 3, 占大坝 R C C总量的3 2 . 8 ; 二枯R C C自2 0 0 3年9月1 9日开浇,至2 0 0 4年4月2 8日 浇至设计高程。 大坝常态混凝土2 0 0 4年5月2 3日浇至设计 高程, 坝顶公路贯通。溢洪道常态混凝土自2 0 0 3年7月1 4 日开浇至2 0 0 4年6月1 1日完工。 2 砂石拌和系统及配合比设计 人工砂石系统主要设备有1台国产P E 1 2 0 0 9 0 0颚式破 碎机、1台瑞典产S - 3 8 0 0 E C型圆锥破碎机、1台瑞典产V S I - R P 1 0 9型立轴式破碎机 制砂机 和4台国产圆振筛。人工砂 采用全干法生产, 石粉含量1 0 ~ 2 2 , 中、 小骨料采用水洗, 以减少骨料裹粉。系统成品料生产能力为2 4 0t / h, 但成品料 比例失调较严重,中骨料产量过小,后通过加装1台P E X - 2 5 0 1 0 0 0小轧石机专门用于将大骨料轧成中骨料,情况有 明显改观。 拌和系统设拌和楼2座由1座2 3m 3强制式拌和楼 文章编号0 5 5 9 - 9 3 4 22 0 0 61 2 - 0 0 6 7 - 0 3 周宁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 吴广忠, 许鹏安, 齐家煊 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 福建 福州3 5 5 4 0 5 关键词 大坝; 碾压混凝土; 施工工艺; 斜层碾压; 周宁水电站 摘要 周宁大坝R C C自2 0 0 3年4月7日开浇, 至2 0 0 4年4月2 8日结束, 共浇筑1 6 15 0 0m 3 , 总体质量良好, 施 工中充分地借鉴了棉花滩等工程大坝施工技术成果, 在斜层碾压工艺上有一定特色。本工程R C C的主要施工技术 可供参考。质量检测成果满足设计要求。 R C C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Z h o u n i n gH 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WuG u a n g z h o n g , X uP e n ga n , Q i J i a x u a n S i n o H y d r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u r e a uM i n j i a n g , F u z h o uF u j i a n3 5 5 4 0 5 K e yWo r d s d a m;R C C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c l i n e dr o l l i n g;Z h o u n i n g H 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Z h o u n i n g H y d r a u l i c P o w e r P l a n t d a mi s a R C Cg r a v i t y d a mw i t hh e i g h t o f 7 2 . 4 ma n dR C Co f 1 6 0 , 0 0 0 m 3 . R C C w a s p o u r e df r o mA p r i l 7 , 2 0 0 3t o A p r i l 2 8 , 2 0 0 4 , a n dt h e g e n e r a l q u a l i t y r e a c h e da g o o ds t a n d a r d . T h i s a r t i c l e , a s a r e f - e r e n c e t o o t h e r s i m i l a r p r o j e c t s , d e s c r i b e s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p r o j e c t . 中图分类号T V 5 4 4 . 9 2 1;T V 6 4 2 . 2;T V 7 4 12 5 7 文献标识码B 第 3 2 卷第 1 2 期 2 0 0 6 年 1 2 月 水 力 发 电 福建周宁水电站建设 6 7 水 力 发 电2 0 0 6 年 1 2 月 Wa t e r P o w e r V o l . 3 2 . N o . 1 2 表1碾压混凝土配合比 专门用于拌制碾压混凝土, 铭牌产量2 4 0m 3 / h, 可满足3 . 2万 m 3 /月的浇筑强度要求;1座1 1 . 5m 3自落式拌和楼,铭牌产 量4 0m 3 / h, 主要用于拌制常态混凝土。采用散装水泥和粉煤 灰,系统配置1个12 0 0t水泥罐和1个8 0 0t粉煤灰罐, 罐 下各设1个Q P B Ⅱ1 . 5型气化射流泵,输送能力为1 5 ~ 2 0t / h, 风送水泥、 灰进楼。配套设置2台2 0m 3 / m i n、1台6 m 3 / m i n电动压风机。混凝土系统紧靠砂石系统布置, 距左岸 坝顶1k m。碾压混凝土单班1 2h 最高产量12 2 2m 3, 单日 最高产量22 2 0m 3。 因坝址所在地区碎斑花岗熔岩比重较小, 砂石系统生产 的成品料表观密度较低, 粗骨料仅2 . 5 8 ~ 2 . 6 2g / c m 3, 人工砂 仅2 . 5 4g / c m 3,致使 R C C配合比理论容重达不到设计要求, 后设计适当调整了设计指标, 并经过三次优化, 最终使用的 配合比见表1。 3 施工工艺 3 . 1模板 大坝上、下游直立面采用直面可调式悬臂翻升钢模板, 模板尺寸为3m 3m, 总质量为1 . 2 5t。面板采用厚4m m钢 板, 四周采用3 0 3角钢作装饰条, 面板后肋板内可充填塑料 泡沫板作为保温模板低温期使用。 模板采用槽钢和角钢组成 梯形桁架作为直撑体系, 采用6根“2 5锚筋固定, 上、 下块模 板之间通过可调式连杆连接, 相邻模板面板用U形卡连接。 大坝下游斜面和溢流斜坡面采用斜面可调式悬臂翻升 钢模板, 模板尺寸为3m 1 . 2 5m 高 , 总质量为0 . 4 8t。采用 4根“2 5锚筋固定, 其他同直面可调式悬臂翻升钢模板。 溢流面上部正弧段和下部反弧段采用定型木桁架作支 撑系统, 标准钢模板作面板的模板体系。廊道模板采用定型 木桁架支撑, 木模板作面板的模板体系。大坝上游牛腿采用 混凝土预制面板, 内拉钢筋拉条支撑模板体系。 3 . 2 R C C 1 拌和。 经现场工艺试验, 确定投料顺序为 砂→水泥 粉煤灰→水外加剂→粗骨料,拌和时间7 0s,每盘拌和量 2 . 5m 3。 经检测, 出机首尾砂浆容重差仅为 5 ~ 1 0k g / m 3, 出机 首尾粗骨料含量差为0 . 4 ~ 0 . 6 , 均匀性符合规范要求。 2 入仓。 一枯大坝下部5 6 3 ~ 5 8 4m高程高2 1m和右岸 挡水坝段6 1 6 ~ 6 2 6m高程R C C均采用自卸汽车直接入仓, 运输距离约9 5 0m, 离入仓口6 0m处设一高压水洗车台, 洗 车台至仓面为脱水段, 路面用洁净小骨料铺筑。 受地形限制, 入仓口设在右岸上游。R C C浇筑期间, 每班配备8t自卸汽 车8辆 其中1辆备用 ,满足最高台班产量12 0 0m 3的要 求。大坝上部左右岸6 2 6m高程以上至坝顶6 3 4 . 4m高程 R C C采用大溜槽和汽车入仓;大坝5 8 4m高程以上至左岸 6 2 6m高程,R C C采用2个负压溜槽和汽车入仓,溜槽直径 0 . 5 5m, 受料斗容量9 . 5m 3 ,溜槽倾角4 5 , 生产率每条1 2 0 m 3 / h, 布置在左岸岸坡。 3 卸料和平仓。第一仓5 6 3 ~ 5 6 6m高程 和6 1 6m高 程以上采用通仓平层铺筑法,5 6 6 ~ 5 7 8m高程共四仓采用由 下游向上游的斜层铺筑法,5 7 8 ~ 5 8 4m高程两仓采用由左岸 向右岸的斜层铺筑法,5 8 4 ~ 6 1 6m高程采用由右岸向左岸的 斜层铺筑法, 斜层坡度1 ∶ 1 0。卸料均采用退铺法、 单点卸料, 卸料堆旁的分离骨料由人工散铺到料堆中。平仓采用T S - 8 0 D型平仓机, 摊铺厚度3 5c m。 4 碾压。配置Y Z C - 1 2和B W- 2 0 2 A D大型振动碾各1 台。 二级配区垂直水流方向碾压, 三级配区顺斜层坡向碾压, 振动碾行走速度控制在1 . 3 ~ 1 . 5k m / h, 碾压遍数为静碾2遍 振碾8遍。碾压完成后1 0 ~ 3 0m i n内用核子水分密度仪检测 压实容重, 要求相对密实度二级配区达到9 8 以上, 三级配 区达到9 7 以上, 且压实容重均不小于23 2 5k g / m 3。实际施 工中要求以碾压遍数为基本控制参数, 在相对密实度达到设 计要求的情况下, 还要求碾压后表面泛浆充分, 碾压混凝土 料从拌和楼开始拌和到碾压完毕控制在2h以内, 力争1 . 5h 完成。碾压作业采用搭接法, 碾压条带搭接宽度为2 0c m, 端 头搭接宽度为1m。每层碾压混凝土施工时, 由质检部和试 验室进行值班, 主要监控碾压参数、 层间间隔时间及V C值、 压实密度、 气温、 混凝土浇筑及出机口温度等指标。 每层压实 容重检测合格后方可摊铺上层混凝土。 斜层碾压工艺可以减 小浇筑作业面积, 缩短层间间隔时间, 从而达到改善层间结 合质量的目的。 但斜层碾压会在坡顶和坡脚各形成一个薄层 尖角,由于坡脚薄层尖角直接落在下层已干硬的混凝土之 上, 该部位的骨料易被压碎, 从而影响R C C施工质量, 特别 是在左右岸方向的斜层碾压中,若坡脚薄层尖角处理不当, 极易形成贯通上下游的渗流通道, 坡顶薄层尖角对层间结合 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 如何妥善处理薄层尖角对保证斜 层碾压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周宁R C C大坝对坡顶尖角采用 加少量净浆、 振动碾横向补碾后再用平板振捣器补充振捣的 方法处理, 对改善层间结合质量, 提高收仓平整度效果明显。 对坡脚尖角的处理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斜层切角法, 即由人 工将坡脚部分1 0 ~ 2 0c m范围内的R C C料切除, 均匀散布到 坡面上; 第二种我们称之为斜层平脚法, 即在斜层铺筑之前 先在坡脚铺筑一条平层条带, 使斜层坡脚不直接落在下层干 硬混凝土上。 5 成缝。伸缩缝和诱导缝的切缝在碾压后进行, 采用自 制的小型切缝机切缝, 并塞入彩条塑料布片, 切缝后用振动 碾骑缝无振碾压2 ~ 3遍。 该切缝机机身轻巧, 操作简单, 可保 证切缝深度不小于2 0c m, 成缝面积不小于6 0 。 6 层间结合与层缝面处理。周宁大坝R C C施工根据规 范要求, 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日平均气温≤2 5 ℃时, 直接 R C C类型水胶比/ 粉煤灰掺量/ 砂率/ 材料用量/ k g / m 3 减水剂/ 引气剂/ 容重/ k g / m 3 水泥粉煤灰粗骨料砂水 二级配0 . 5 85 5 . 03 7 . 07 59 213 4 07 6 99 70 . 60 . 0 0 523 9 4 三级配0 . 5 86 5 . 03 3 . 05 29 514 6 87 0 28 50 . 60 . 0 0 523 7 3 福建周宁水电站建设 6 8 Wa t e r P o w e r V o l . 3 2 . N o . 1 2 铺筑允许时间为8h, 加垫层铺筑允许时间为2 2h。 实际施工 中,二级配区每层层面均铺洒2 ~ 3m m厚水泥粉煤灰净浆; 当三级配区层间间隔时间小于8h时直接铺筑; 在8 ~ 2 2h之 间则铺洒净浆; 若超过2 2h, 则无论二级配还是三级配均按 冷缝处理, 即按新老混凝土接触面清除二次污杂物冲毛后加 铺1 ~ 1 . 5c m比碾压混凝土高一等级标号砂浆,再覆盖上一 层混凝土处理。7月1 ~ 4日因日平均气温超过2 5 ℃, 最高气 温达3 7 ℃, 利用早晚低温时段施工, 下午1 2 ~ 1 7时暂停R C C 浇筑, 暂停浇筑期间仓面加覆盖, 并喷雾养护, 恢复施工时直 接铺筑砂浆后再覆盖上一层混凝土。 7 变态混凝土施工。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包括加浆方式 和加浆量两个方面。常见的变态混凝土加浆方式有底层铺 浆、 顶层铺浆、 插孔加浆和挖槽加浆等, 加浆量3 ~ 8 。一般 的观点认为, 底层铺浆可以保证浆液渗透到底部, 并以振捣 至表面泛浆为振捣密实的直观标准, 便于质量控制, 而后三 种方式则难以保证浆液渗透到底部,从而影响层间结合质 量。 但根据现场工艺试验和施工过程的对比试验, 笔者认为, 底层铺浆时高频振捣器往往插入困难,导致高频头极易烧 坏, 且灰浆很难泛至表面, 不具有现实操作性。而与此相反, 在先变态后碾压的情况下, 后三种加浆方式下浆液均可透过 松散的R C C熟料迅速渗至底部, 振捣方便, 泛浆充分。关于 加浆量, 试验表明, 若拌和楼出料后1h左右完成平仓, 之后 立即加浆振捣, 加浆量为4 ~ 8 , 振捣时间2 0 ~ 3 0s, 均可保 证振捣密实, 变态混凝土外观类似于常态混凝土。实际施工 中, 均采用先变态后碾压的施工程序和插孔加浆法。R C C平 仓后立即加浆, 加浆后5 ~ 1 0m i n振捣, 加浆量前期为6 , 后 期改为先加4 , 振捣过程中如不够可再适量增加。 从拆模后 的外露面看, 变态混凝土外观质量良好, 与常态混凝土无异。 此外, 规范对R C C和变态混凝土搭接的要求为 在先变态后 碾压的情况下, 搭压不少于2 0c m。实际施工中发现, 搭压后 因振动碾钢轮上沾上少量浆液, 在已碾好的R C C层面上行走 时往往会将R C C表皮揭开,后改为碾压后再用高频振捣器 补振, 最后用平板振捣器收平。实践证明, 该方法效果较好。 8V C值的动态控制。V C值是反映R C C可碾性的重要 指标, 合适的V C值可以保证R C C碾压密实, 泛浆容易, 从而 可改善层间结合质量。由于V C值受气温、 晴雨、 昼夜、 湿度 以及用水量等诸多因素影响, 故应进行动态控制。周宁大坝 R C C选用的V C值见表2。 4 温控措施及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施工 4 . 1次高温期施工温控措施 进入6月后R C C施工采取了一些常规的温控措施。如 皮带机、 砂仓加遮盖, 骨料堆高, 自卸车加遮盖, 仓面喷雾, 振 动碾自动加水补偿等。除此之外, 还在入仓温度超过2 1 ℃的 最后三仓R C C浇筑中铺设了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采用外径 3 2导热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 层距和水平管距均为2m, 单 根管长不超过2 5 0m, 通水流量2 0L / m i n左右, 进水水温1 8 ~ 2 2 ℃, 通水时间为3 0d, 且每天改变一次流向。大坝温度观测 资料表明,5月份坝体内部最高温度二级配为3 8 . 2 ℃、 三级配 3 5 . 4 ℃。 通过埋设冷却水管, 在气温和入仓温度均有明显上升 的情况下,6月份坝体内部最高温度二级配为3 8 . 1 ℃、 三级配 3 5 . 2 ℃,较5月份还稍有下降,基本达到设计温控要求≤ 3 8 . 0 ℃ 。 这些说明, 冷却水管的埋设对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效果是较为明显的。 4 . 2雨天施工 周宁大坝坝址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 7 0 0 ~ 2 2 0 0 m m, 降雨多集中在5 ~ 9月; 因此R C C施工必须考虑降雨的 影响, 从而采取以下主要措施①加强气象预报信息的收集 和降雨量监测工作,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②仓面备足防雨苫 布, 并制定了明确的防雨预案;③当降雨强度 3m m / h时, 适 当降低拌和楼出料强度, 同时提高R C C出机口V C值, 自卸 汽车加防雨遮盖, 仓面则加快平仓和碾压进度, 碾压完成后 立即覆盖防雨苫布;当按1 0m i n换算的降雨强度≥3m m / h 时, 立即停止拌和, 尽快完成仓内尚未完成的卸料、 平仓和碾 压作业, 并覆盖防雨布; 雨停后排除仓内积水, 根据实际情况 决定直接铺筑、 洒净浆或加砂浆处理。 由于降雨量的观测具有滞后性,且多数降雨为阵雨, 历 时较短,往往测出降雨强度后强降雨过程也已基本结束, 使 严格按规范执行缺乏现实操作性。在实际施工中, 主要依据 对降雨强度的经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施工, 当遭遇短历时的 较强降雨 降雨强度≥3m m / h 时, 可继续施工, 主要是做好 尚未平仓碾压的R C C料的遮盖和雨后的仓面处理工作, 对 历时较长的强降雨, 则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5 R C C质量检测成果 1R C C机口V C值和仓面V C值均为5 . 9s, 基本控制 在设计允许的V C值范围内。 2 二级配R C C 5 7 2m高程以下平均压实容重为23 3 1 k g / m 3, 5 7 2m高程以上平均压实容重为23 3 7k g / m 3;三级配 R C C 5 7 2m高程以下平均压实容重为23 3 7k g / m 3, 5 7 2m高 程以上平均压实容重为23 4 1k g / m 3, 达到设计二、 三级配压 实容重23 2 5k g / m 3的要求。 3R C C共取抗压强度试样4 5 7组, 均合格。R C C 1 8 0 d抗 压强度达到≥1 5M P a的设计要求。R C C共取抗渗强度试样 2 4组, 均合格; 并取抗冻强度试样6组, 均合格。R C C特殊性 能试验结果基本正常。 4大坝完工后钻孔取芯检查,3个钻孔各取芯6 5 . 1 3、 7 0 . 1 4、5 9 . 6 6m,合格芯样获得率分别为9 8 、9 8 、9 7 , 混 凝土层缝面完好率分别为9 4 . 9 、9 0 . 7 、9 2 . 5 7 、 。另钻设4 个7 5孔进行压水试验, 平均透水率为1 . 2 2L u, 其中小于1 L u的为7 1 。多数芯样表面光滑、 骨料分布均匀, 多数层间结 合面不明显。芯样的物理、 力学性能试验由 下转第7 8页 表2周宁大坝V C值的取值s 天气情况机口V C值仓面V C值 晴天、 大风3 ~ 54 . 5 ~ 6 阴天、 晚上5 ~ 76 ~ 8 小雨9 ~ 1 11 0 ~ 1 2 第 3 2 卷第 1 2 期吴广忠, 等 周宁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 福建周宁水电站建设 6 9 水 力 发 电2 0 0 6 年 1 2 月 Wa t e r P o w e r V o l . 3 2 . N o . 1 2 上接第6 9页 福建省水电设计院实施。 二、 三级配区芯样 容重和轴心抗压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 弹模值和泊松比符合 碾压混凝土一般规律。二级配区轴心抗拉强度为1 . 0 4 ~ 1 . 8 3 M P a,平均1 . 4M P a;三级配区轴心抗拉强度为0 . 6 7 ~ 1 . 3 6 M P a,平均1 . 8 3M P a。二级配区极限拉伸值为0 . 6 3 1 0 - 4~ 0 . 9 2 1 0 - 4,平均 0 . 7 5 1 0 4;三级配区极限拉伸值 0 . 4 2 1 0 - 4~ 0 . 8 0 1 0 - 4, 平均0 . 6 6 1 0- 4。芯样劈裂抗拉强度较正常, 断面可 见混凝土胶结良好。 大部分芯样抗渗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二、 三配区抗剪断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6 几点体会 1 关于变态混凝土V C C 施工, 对其加浆量以往争论 较多。实际上, 我们认为 因为加浆量的多少与R C C料的 V C值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死板地按单一加浆量控制是不 合适的, 应该动态控制。加浆方式就是人工提桶洒浆最为 合适。 2 关于V C C的防渗作用, 我们认为, 上游面V C C具有 良好的防渗作用, 其性能往往优于二级配R C C, 故无需害怕 上游面V C C混凝土的厚度过厚,相反可以充分利用上游面 V C C混凝土的防渗作用, 简化防渗结构的设计。 3 对R C C重力坝而言, 单一升层或单一薄层其自身都 是稳定的, 影响整个大坝安全的关键是层间结合质量, 它不 仅关系到防渗, 也影响到大坝的稳定。 因此, 应该将层面结合 质量作为比容重更为重要的参数来对待。 最小抵抗线控制不好而造成Ⅱ1层B区 保护层 的爆破裂隙 破坏。 2 控制Ⅱ1层B区开挖的纵向分段, 在保证应力释放得 到控制的同时为Ⅱ1层C区开挖提供合理的抵抗线。 3 控制Ⅱ1层C区开挖的孔位、 孔角与孔深偏差率, 合 理选定孔深, 重点从孔位和孔向方向线 尾线 等参照线入 手, 保证造孔准确, 孔与孔的起伏差小于5c m, 孔口与孔底 的起伏差小于1 0c m,绝对超挖值不大于1 5c m,不得有欠 挖。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 对单卷炸药进行分解, 使炸药在 孔段中的分布尽量均匀, 避免出现爆破裂隙, 确保岩台开挖 质量。施工中存在的局部欠挖现象, 采用人工处理。 4 加强装药结构和堵塞控制, 做到炸药在岩体中均匀 合理分布, 控制每个小药卷的抵抗线合理。 5 现场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全天候控制施工过程, 以过 程控制保证质量, 并实施 “三检” 制度, 确保控制严格, 层层 把关。 3 . 3厂房Ⅲ~ Ⅴ层开挖 Ⅲ、Ⅳ、Ⅴ层开挖程序及施工工艺相同。在各层开挖前, 沿结构边线布设预裂孔, 按照厂房Ⅱ层开挖时确定的爆破参 数进行控制。预裂爆破完成后, 利用二臂台车钻孔进行先锋 槽施工, 然后两侧扩挖跟进。 在施工过程中, 注意控制最大一 段单响起爆药量, 以加强对岩壁吊车梁的保护。 3 . 4厂房Ⅵ层开挖 Ⅵ层开挖主要为厂房下部坑槽开挖,由于开挖临空面 少, 难以达到理想的开挖结构边线。 为加快施工进度, 经过充 分论证, 在开挖厂房Ⅳ层的同时, 通过错开爆破时间和爆破 区域, 经尾水支管水平进入厂房Ⅵ层的下游侧, 为厂房底层 开挖创造一个临空面, 这样有效地保证了坑槽开挖质量。坑 槽开挖仍然采用先周边预裂爆破, 再在中部掏楔形槽, 最后 进行周边扩挖的施工方法。楔形掏槽采用手风钻钻内斜孔, 为达到最大起爆效果, 将孔距布置较小些, 装药量大些, 并一 段同时起爆。 4 对岩壁吊车梁的保护 由于岩壁吊车梁在厂房下部开挖期间进行施工, 因此 混凝土施工期及施工后须进行必要的保护, 主要采取以下 措施 1 施工期的保护。在锚杆施工过程中, 厂房内不得进行 爆破作业, 以防止爆破振动对锚杆注浆体产生影响, 使浆体 开裂发生破坏, 影响锚杆的耐久性。 2 混凝土施工后的保护。混凝土施工后的保护主要体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表面保护。 在厂房Ⅲ层开挖过程中, 为 防止爆破飞石对梁体边角产生破坏,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木 模, 并在混凝土浇筑后不拆模, 作为防护用。②爆破振动保 护。 为避免在Ⅲ层开挖过程中因爆破振动对吊车梁混凝土发 生结构振动破坏, 根据D L / T 5 0 9 91 9 9 9水工建筑物地下开 挖施工技术规范 要求, 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1 0c m / s以下, 控制最大一段单响药量和分段间隔时间, 避免发生振动波重 叠, 非电雷管要用5m s以上间隔使用, 并在混凝土梁施工前 先对Ⅲ层进行预裂施工。 为保证选取合理的相关参数, 在Ⅱ层施工时进行了爆破 振动试验。 5 几点体会 1 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应力释放, 以应力 变化过程为指导, 通过控制分层高度及施工进度和及时支护 来逐步释放地应力, 避免出现大范围岩爆现象, 防止产生破 坏性影响。 2 施工中要坚持 “超前预测、 超前支护、 短进尺、 弱爆 破、 少扰动、 早封闭、 强支护、 勤量测” 的原则, 及时跟进锚喷 支护工作。 厂房锚杆施工在开挖期关键部位应及时、 合理, 在 厂房等大断面、 大跨度、 应力集中区应及时支护。 3 与大洞室的交叉口要进行控制性开挖, 必要时要超 前支护, 以保证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 4 岩台等重要部位的开挖要精细, 严格控制, 通过试验 取得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爆破参数, 岩台开挖建议采用上斜孔 钻爆, 较有利于岩台成型。 5 对岩壁吊车梁的施工期保护要引起高度重视, 要做 好保护和防范措施, 确保运行正常。 6 应埋设好观测仪器, 及时对围岩稳定情况进行跟踪。 福建周宁水电站建设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