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77-94煤层气测定方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 / T 7 7 一 9 4 煤层气测定方法 解吸法 代替 MT 7 7 - 8 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煤田 地质勘探阶段利用煤芯煤样采用解吸法测定煤层气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正常钻进的钻孔和井下煤芯中气体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严重漏水钻孔、 煤层气喷出钻孔和井下倾斜钻孔煤芯中气体的测定, 也不适用于岩 J 毖中气体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 F 3 4 7 4 煤样的制备方法 3 煤样的采取和野外煤层气解吸速度的测定 11 仪器和器具 a . 密封罐 容积以能装约4 0 0 g 煤样为宜, 在 1 5 0 0 k P a 下能保持气密性, 易装卸 见图1 0 图 1 密封罐 1 一 鸽盖; 2 -密封皮垫圈; 3 - - 密封垫节 4一 压垫; 5 一 压紧螺丝 b . 煤层气解吸速度测定装置 简称解吸仪, 见图2 量管容积8 0 0 m L , 最小分度值4 m L ; 温度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 9 9 4 一 0 3 一 1 8 批准 1 9 9 4 一 0 7 一 0 1 实施 MT / T ] 7 一 9 4 测量范围。 5 0 C , 最小分度值 1 C, 图2 煤层气解吸速度测定装置 1 -量管; 2 一水柑; 3 -螺旋夹; 4 -吸气球; 5 -温度计; 6 -弹笑夹; 7 -排水管; 8 -弹黄夹j 9 一排气管, 1 。 一穿刺针头; 1 1 一密封雄; 1 2 一取气导管 。 . 空盒式气压计 依当地标高选择高原型或平原型。 d . 胸骨穿刺针头 简称穿刺针头 1 6 号。 3 . 2 采取煤样前的准备工作 3 . 2 - 1 密封罐使用前应洗净、 干燥。 检查压垫和密封垫是否可用, 必要时予以更换。 检查密封罐的气密 性, 在3 0 0 4 0 0 k P a 下应没有漏气现象。 严禁使用润滑油。 3 . 2 . 2 解吸仪使用前, 应用吸气球4 提升量管内的水面至零点, 关闭螺旋夹3 放置1 0 m i n 后, 量管内 的水面应不下降。 3 . 3 煤样的采取 3 . 3 . 1 使用煤芯采取器 简称煤芯管 提取煤芯, 一次取芯长度应不小于。 4 m。 在钻具提升过程中, 应 向 钻孔中灌注泥浆, 保持充满状态, 并应尽量连续进行。 如果因故中途停机, 孔深不大于2 0 0 m时, 停顿 时间不得超过5 m i n ; 孔深超过2 0 0 m时, 停顿时间不得超过1 0 m i n , 3 , 12 煤芯提出孔口 后, 应尽快拆开煤芯管, 把采取的 煤样装进密封罐。 煤芯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不得 超 过1 0 m i n 3 . 3 . 3 取出 煤芯后, 对于柱状煤芯, 应采取中间含研少的完整部分; 对于粉状和块状煤芯, 应剔除砰石、 泥皮和研磨烧焦部分。 不得用水清洗煤样, 保持自 然状态将其装入密封罐内, 装入时不得压实 煤样距罐 口约 1 0 m ina 3 . 3 . 4 先将穿刺针头1 0 插入 罐盖上部的压垫, 拧紧罐盖的同时记录煤样装罐的时间。 再将解吸仪排气 管9 与穿刺针头1 0 连接, 立即打开弹簧夹s , 同时记录开始解吸时间 从拧紧罐盖到打开弹簧夹8 的时 间间隔不得超过2 m i n , 3 . 3 . 5 采样时应将有关事项填入附录A表中。 3 - 4 野外煤层气解吸速度的测定 3 . 4 - 1 密封罐1 1 通过排气管9 与解吸仪相连接后, 立即打开弹簧夹s , 随即有从煤样中泄出的气体进 入量管 I , 打开水槽的排水管z , 用排水集气法将气体收集在量管内。 MT / T 7 7 一 9 4 3 . 4 . 2 随后, 每间隔一定时间记录量管读数和测定时间, 连续观测 2 h 读数间隔时间规定如下 第 一 点间隔2 m i n , 以后每隔3 -5 m i n 读数 1 次, 1 h后, 每隔 1 0 - 2 -0 m i n 读数 1 次。 3 . 4 . 3 煤层气含量低的煤层带, 有的气体一次性泄出, 无法测定解吸速度, 记下量管读数即测定完毕, 此种情况可不取样。 3 . 4 . 4 测定时, 时间虽不到2 h , 但已无气体泄出 水面保持不变或两个测点量管读数不变 , 即测定完 毕。取气样、 编号, 迭化验室。若解吸气体量不足4 0 0 m l可不取样 3 . 4 . 5 如果量管容积不足以容纳2 h内从煤样泄出的全部气体, 可以中途用弹簧夹8 夹紧排气管9 , 然 后, 重新将液面提升到量管零点 同时进行取样 , 并向水槽补足清水, 继续进行观测、 取样 量管内瓦斯 不足4 0 0 m L , 可不取样 。 3 . 4 . 6 上述测定应选择在气温比较稳定的地方进行, 密封罐要防冻。 3 . 4 . 7 解吸测定时, 如开始就没有气体泄出, 首先应检查穿刺针头、 排气管和密封罐上部排气孔是否堵 塞。如无堵塞, 则是气体含量过小所致。此时, 即可终止测定。 3 . 4 . 8 上述测定结束后, 抽出穿刺针头, 将压紧螺丝稍加拧紧 用力适度, 以免压垫失去弹性 。 将观测 结果填写到附录s表格中 3 . 4 . 9 解吸过程中的取气方法见图3 。 首先用吸气球排气、 吸气两次. 将吸气球和取气导管内的空气排 除。然后用手捏紧取气导管下端, 放人已 罐满水并放在水中的集气瓶口内, 排水取样。 图 3 解吸取样装置 卜 吸气球; 2 取气导管; 3 - - 集气瓶; 4 一水槽 3 . 5 煤样气体损失量的计算 3 . 5 . 飞 将煤层气解吸速度测定中得出的每次量管内气体体积读数按下式换算为标准状态下体积 V 2 7 3 . 2 1 0 1 . 3 3只 2 7 3 . 2 z P 。 一 0 . 0 0 9 8 1 h一 P z V . . . . . . . . . . . . ⋯ 1 式中 V 换算到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 m L ; V -量管内气体体积, m L ; P , - 一 大气压力, k P a ; , 】 - 一 量管内的水温, C; h -量管内水柱高, m m; P , - t , 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见附录H , k P a 将每次量管内瓦斯体积读数逐点换算为标准状态, 填入附录B 表中, 求出各观测时间的累计解吸 气体14t V 3 - 5 . 2 煤样气体解吸时间的计算。 3 . 5 - 2 - 1 煤样开始解吸测定前的暴露时间 z . , 为开始提钻至钻具提到孔口时间的 一 半 T 3 与钻具提 到孔口至开始解吸测定时间 T 3 之和 35 . 2 . 2 煤样每个观测点气体解吸时间 7 是煤样开始解吸测定前的暴露时间 1 , 与每观测点 解吸累计观测时间 T s 之和。 MT / T 7 7 一 9 4 3 . 5 . 2 . 3 3 - 5 . 3 15 . 3 . 1 求出每个观测点的 丫T , T , , 逐个填入附录表B中。 煤层气损失量的计算。 图解法 以V 为纵坐标, 以 丫T , T , 为横坐标, 将全部测点标绘在坐标纸上。将开始解吸 一段时间内呈直线关系的各点连线延长与纵坐标轴相交, 直线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即为所求的气体损 失量V 见图4 , vmL 1 0 0 0 绷600400绷 认, mL 0 了 于 下了 万 m i n t /// 尹/护 了/ 了/. 卜.LwelesL,eelLes卜卜犷 绷诩600脚姗 1 L 0 3 0 图 4 气体损失量计算图 15 . 3 . 2 解析法 因为煤样开始解吸一段时间内v , 与, / T , T s 呈直线关系, 即 V 、 a b VTI T _5 ⋯ “ 。 ⋯ ,. ⋯ ⋯ 2 式中 a , b为常数。 当T , 7 , O 时, 则V , a , a 值即为所求的气体损失量。计算a 值前, 先按图解法作图, 由图大致 判定呈直线关系的各测点, 根据各点的坐标值, 按最小二乘法求出a 值。 3 . 5 . 3 . 3 将测定结果填入附录C表中。 4 煤样脱气 4 . 1 仪器、 设备 3 0 0 ml - , 真空脱气装置 如图5 所示, 其中大量管容积9 0 0 m L 2 支, 最小分度值4 m l - , 小量管容积 最小分度值2 m l - MT / T 7 7 一 9 4 图 5 真空脱气装置 滔拓 【 超级恒温器 9 吸水管; 1 0 2 密封罐; 3 排水瓶; 1 1 4 滤尘管; 5 真空瓶; 1 3 集水瓶; 6 大量管 ; 1 4 冷却管 小量针 水银u形管 取气支管; 1 一2 1 单向活塞1 2 2 -2 6 穿刺 针头; 吸气瓶; 1 2 T 形三通活塞; 2 7 -2 9 - 1 2 0 “ 三通话塞; 2 9 3 2 一真空泵 水准瓶; 3 。 干燥塔; 3 1 隔水瓶; 螺旋夹 分隔球 ; b . 球磨机 转速1 3 5 士5 r / m i n , 其中球磨罐见图6 , 托盘天平 鼓大称址 1 0 0 0 图 6 罐盖; 2 密封垫 K 感量1 g 球磨罐 3 F F 垫; 4 压紧螺丝 MT / T 7 7 一9 4 a . 恒温器 工作温度 9 5 - - 1 0 0 C。 e . 真空泵 极限真空度, 7 6 MP a o f . 干燥塔 内装有氯化钙干燥剂。 4 . 2 密封罐的检查 装有气样的密封罐送到试验室后, 首先进行气密性检查。 将密封罐沉入清水中, 仔细观察5 m i n , 看 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 将罐盖或压紧螺丝拧紧, 待没有气泡冒出时, 可进行试验 仅作参考 样 如果仍有漏气现象, 该样作废。检查结果应填入附录D备注中。 4 . 3 真空脱气装置的检查 4 - 3 . 1 真空脱气装置各玻璃零部件组装前要清洗、 干燥。 组装后, 在吸气瓶1 1 、 真空瓶1 2 和量管1 3 , 1 4 中充以适量的稀硫酸水溶液 使甲 基橙变红为止 或酸性饱和食盐水作限定液。 真空系统各连结部分用 密封胶密封, 真空活塞洗净后涂以真空脂。清洗活塞时, 要防止有机溶剂的污染。 4 . 3 . 2 新组装的或检修后的真空脱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夹紧螺旋夹1 6 , 转动1 2 0 0 三通活塞2 7 , 使其三不通 即使活塞2 7 右侧系统吸气瓶1 1 与左侧系统隔 绝 , 扭转 1 2 0 0 三通活塞2 8 , 使其三不通, 转动单向活塞 1 7 , 1 8 , 1 9 , 2 0 使其系统内相通与外部隔绝, 再扭 转T形三通活塞2 2 使左侧系统与真空泵连通, 开动真空泵3 2 , 直到水银U形管7 液面不移动, 再抽气 5 m i n , 关闭三通活塞2 2 二不通 。放置4 h 后, 水银U形管7 液面移动不得超过 5 m m, 否则应检查并 处理好装置漏气处。 4 . 4 煤样粉碎前脱气 4 . 4 . , 脱气前的准备 按4 . 3 . 2 条进行气密性检查, 其中真空系统在最大真空度时 关闭三通活塞2 2 后 , 改为观察水银U形管 7 液面, 1 0 m i n内应保持不变。 4 . 4 . 2 煤样破碎前常温脱气 按4 . 4 . 1 条操作, 使真空脱气装置成真空状态。 将穿刺针头3 插入密封罐 2 上口内 若针头插不进时, 将压紧螺丝松动到插进针头为止 。缓慢打开螺旋夹1 6 , 使罐内气体慢慢进 入真空脱气装置, 直到水银U形管液面不动为止。 手拿水准瓶2 9 , 转动活塞2 3 , 2 4 , 2 5 , 2 6 使量管1 3 , 1 4 与大气相通, 上移水准瓶2 9 使限定液全充满量管1 3 , 1 4 , 关闭活塞2 3 , 2 4 , 2 5 使其三不通。 将水准瓶2 9 放在架下, 转动活塞2 9 , 使量管 1 3 与左侧系统相通。 转动活塞2 8 , 使真空瓶 1 2 与真空泵 3 2 相通, 开动真空泵3 2 , 抽真空瓶 1 1 为真空, 关闭活塞2 8 为 三不通。 转动活塞2 7 , 使吸气瓶1 1 与左侧系统相通, 这时脱出的部分气体进入吸气瓶1 1 内。 同时转动 2 7 , 2 8 活塞, 使吸气瓶1 1 与量管1 3 相通并使真空瓶1 2 与大气相通。 这时吸气瓶1 1 内的气体进入量管 1 3 内。 当限定液刚好达到吸气瓶1 1 的上部支管 细颈部分 时, 迅速关闭活塞2 7 三不通 。 当储存的气 体不能自 然进人吸气瓶1 1 时, 先转动活塞2 8 使真空瓶1 2 和真空泵3 2 连通, 开动真空泵3 2 。 当吸气瓶 1 1 内的限定液液面明显下降时, 再打开活塞2 7 , 使吸气瓶1 1 与左侧系统相通, 直至抽到吸气瓶1 1 内限 定液还有1 / 4 时 不可抽得过大 , 同时转动活塞2 7 , 2 8 , 使吸气瓶1 1 内气体进入量管 1 3 内。 重复比 述操作直至 水银U形管液面不动为 止, 放置3 0 m i n , 再进行抽气, 每3 0 m i n 抽气一次, 一直 到每 3 0 m i n泄出的气体童小于 1 0 mL为止。 4 . 4 . 3 煤样粉碎前加热脱气 煤样常温脱气后, 将煤样放在恒温器内加热至9 5 -1 0 0 0C , h--3 温。 按4 . 4 . 2 条进行脱气。脱气结束后, 关闭水银U形管, 取下密封罐。 4 . 4 . 4 脱气过程中如集水瓶5 积水过多妨碍气流通过时, 应及时将积水排出。 排水时, 要防止将真空系 统中气体抽出。 4 . 4 . 5 气体体积的量取 4 . 4 . 5 . 1 提升水准瓶液面与量管液面齐平后, 读取量管读数。同时记录大气压力、 气压表温度和室温, 将结果填入附录D表中。 4 . 4 . 5 . 2 如果两支大量管不能容纳全部脱出的气体时, 可以将气体混合均匀后, 将两支大量管的气体 排出, 保留小量管的气体, 同时记录排出的气体体积。 脱气结束后, 将气样大致按前后脱出气体体积比例 MT / T 7 7 一 9 4 混合, 然后, 取出混合气样进行测定 也可取出前后两次脱出的气体分别进行测定 煤层气样在址管中 保存时间 由脱气结束算起 不超过2 h . 4 . 4 . 6 煤层气样的采取 4 . 4 - 6 . 1 采取气样前, 调整水准瓶位置, 使量管内气体处于正压状态, 打开活塞2 6 排出空气。 用址管内 气体冲洗管道, 排出 管内的残留限定液, 然后, 用医用注射器针头 附带三通 通过取气支管口1 5 吸气, 清洗取气支管 1 5 和注射器针头3 次 每次吸气不少于 2 0 mL 。气样随用随取, 取样后针头朝下倾斜 4 . 5 煤样粉碎后加热脱气 4 . 5 . 1 球磨罐使用前按本标准第3 . 2 . 1 条进行气密性检查。 4 . 5 . 2 煤样装罐前应进行称量 如果煤样块度较大, 应先将煤样在密封罐内捣碎至2 5 m m以下 , 装入 罐内, 拧紧罐盖密封。 4 . 5 . 3 煤样粉碎到粒度小于。 . 2 m m的质量应大于8 0 . 4 . 5 . 4 煤样粉碎后脱气按本标准第4 . 4 . 1 条和4 . 4 . 3 条进行, 一直进行到水银U形管中水银柱稳定 为止。 然后, 关闭水银U形管, 取下球磨罐, 冷至室温。 打开罐盖, 取出煤样, 用。 . 2 m m筛筛分, 称觉筛 下物质量 精确至1 g , 并测定其水分 M . a 和灰分 A . e 5 煤样中气体成分浓度的测定 5 门采用气相色谱仪 载体为氢, 如测氢载体为氦 测定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 由解吸气体推算的 和脱 出气体中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重烃、 氮、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和氢的浓度 V / V , 混有空气的煤层气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应按下式换算成无空气各种成分的浓度 C , C ‘ , 一3 . 5 7 C z 1 0 0一4 . 5 7 C , X 1 0 0 ⋯ ⋯ , , , . . ⋯ ⋯ , . ⋯ ⋯ 3 C , 二 C ‘ 1 0 0一 4 . 5 7 C x 1 0 0 . . . . . ⋯⋯, . . . . . . . ⋯⋯, . ⋯ 4 C , “ C , 扣除空气前、 后煤层气中氮的浓度, 肠; C, 一一 混有空气煤层气中氧的浓度, ; c , - c扣除空气前、 后煤层气中某种成分 不包括氮 的浓度, 。 2中 5.式 当甲烷含量较大, 有时氮计算结果出现负值时, 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和脱出气体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按 卜 式计算 _c . G, 二 二 二 二 x 1 o 0⋯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5 乙 t沪 式中 E c ; 扣除空气前煤层气中各种成分 不包括氮 的浓度之和, 。 将测定计算结果填入附录E表中。 6 煤样中气体成分含a的计算 6 . 1 气体体积的换算 6 . 1 . 1 式中 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和脱出气体的体积按式 6 换算成标准状态r 的体积 V,“ 2 7 3 . 2 1 0 1 . 3 3 X 2 7 3 . 2 t , P , 一 0 . 0 1 6 7 t 一 P , V 。 一6 V 换算到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 m L ; 1 , , 在室温t . 、 大气压力P , 条件下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m L MT / T 7 7 一 9 4 t , 室温, C; 八 气压表温度, C; P . 一一大气压力, k P a ; P 一 一在室温t , 时, 饱和水蒸汽压 见附录H 或饱和食盐水的饱和蒸汽压 见附录I . k P a . 6 门 2 含有空气解吸、 损失气体或脱出气体的体积按式 7 换算为无空气煤层气的体积; V v “ 1 0 0一 4 . 5 7 C , 1 0 0 式中 V , 扣除空气后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或脱出气体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m L ; C标准状态下氧的浓度, 。 6 . 2 煤层气中各种成分体积的计算 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或脱出气体中各种成分的体积按式 s 计算 V l aV o C / l o o 式中 v l ll . 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或脱出气体中某种成分换算到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M I 。 6 . 3 煤样中气体各成分含量的计算 6 . 3 . 1 按式 9 换算成干燥无灰基煤样质量 ⋯ 7 ⋯ 8 一 G d . l G x , R; 1 0 0一 M. d 一 A . d 1 0 0 式中; } d . f 干操无灰基煤样质量 G 煤产质量, 9 ; Ad 煤样空气干燥基水分 A , - 煤样空气干燥基灰分 , ; , 6 . 3 . 2 煤样中气体各成分含量的计算 煤样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或脱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按式 1 0 计算 . . . . ⋯⋯, , . . 一 1 0 式中 x 每克煤样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或脱出气体中某种成分的含童, m L / g . 6 - 3 . 3 煤样中气体成分含量的计算 x E x; , ⋯ 1 1 式中 X - 一 每克煤样中某种气体成分的总含量, m L / g o 6 . 3 . 4 煤样中可燃气体总含量的计算 按式 1 0 分别计算出每克煤样解吸气体、 损失气体或脱出气体中甲 烷、 乙 烷、 丙烷、 丁烷、 重烃、 氢和 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的含量然后再按式 1 1 计算得出可燃气体的总含堑 将计算结果填入附录F表中。 7 计算结果处理 煤层气成分浓度和煤层气成分含量的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三位, 按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 两位, 并l ilt 入附录G表中报出 MT / T 7 7 一 9 4 附录A 采样记录 参考件 煤样编号采样 日期年月 采样地点煤田勘探区钻孔煤层 煤芯管规格采样罐号 钻孔见煤深度采样深度 钻孔见煤时间日时分进尺m 开始下钻时间日时分 开始钻进时间日时分煤芯长度m 钻具提到孔口时间日时分 煤样装罐时间日时分 开始解吸时间日时分 采样地点地质概况 煤芯描述 送样时间采样人员 MT / T 7 7 一 9 4 附录B 煤样中气体解吸速度测定记录 参考件 煤样编号 采样地点 年 勘探区 采样罐号 采样日期 煤 田 解吸仪编号煤样解吸测定前的暴露时间 T , , m i n 测定结果 测定 时间 累计观测时间 Ts m i n 量管读数 V m L 水柱高 h nl ni 校正体积, m L 厂一一一一 备注 体积 Vo 累计 V, 丫T I T 大气压力 P , k P a水温 t , C 审核f J 试人员 MT / T 7 7 一 9 4 附录C 煤层气煤样送验单 参考件 煤样编号 采样地点 采样深度 采样日期 送样日期 要求化验项目 煤田勘探区 采样罐号 钻孔煤层 年 图解法 mL 最小二乘法 mL 累计气体解吸量 - L 备注 送样人员审核 送样单位 盖章 MT / T 7 7 一 9 4 附录D 脱 气 记 录 表 参考件 化验室编号 采样地点 采样深度 煤样编号 煤田勘探区钻孔煤层 测定结果 脱气阶段粉碎前常温脱气粉碎前加热脱气粉碎后 脱气时间 起止起止起止 量管读数 mL 累计气体体积 大气压力, k P a 气压表温度, ℃ 室温, ℃ 校正后体积, m L V3 V , Vs 煤样粉碎时间 月日时计 煤样质量 煤质分析 M. a 干燥无灰基质量 A d V- 备注 测试人员审核 年月日 MT / T 7 7 一 9 4 娜扭 t御称﹀ 群琪口介咪织侧蒸喇如了哩线 国样毅 崛代书﹃袅 MT i T 7 7 一 9 4 比\闷日一闷已 比\Pl日 噢线 aE 珍 犷盔簇口祠姐傲雾 改\闷日 闷已 aE 记尔 aE 了豁燕口叔福诊霎 ,\闷已 司日 aE aE 犷盔明扯 因举匆 中甥耸线 以\,ILu 闷日 aE aE 田琐 ︵耸御韵︶ 形咪织侧屁-如中侣雄犷丹排线 灿暇超 娜拇 切\闷已 曰日 a6 aE 侧袋嵘 唱代坦︶鬓 期侧 三工百 .口n曰 们H帕口 冲工口 NO口 翻Z 尔链 彩耸耸犷犷侧叹 彩长挂丫 嘟合翻柱 侧咙耸哄 艇裂壮联 中漂翻妞 MT / T 7 7 一 9 4 比\曰日 姗和镇 代稿唱架娜 1匕鹰哑障啡 石晕口叹 聆 侧姆 案具浪谁和 侧提 明权 侧姆 米照 侧说 咨淮 次卜NO 啊如派丫篆甘 已】 x 塑侧 。一忿,口 .工片Q 明工叫口 ,工曰 卞越 犷迎线 耸御确︶ 和毕佃蒸-如卞粗雄矿廿扯钱 曲暇趁 泣1口工 }口 次卜IV 次卜蕊之 因举匆 吹{叹{II I 廿 { 1 - } 珍 田埃 崛代妞真 车尔耸嫂 喇鸽壮线 系也书夏 级口耸多 哭m耸帐 侧垅攀张 中骡迎线 中骤记笨 艇裂壮联 中骡耸线 中甥翻撼 划哥耸咪 MT / T 7 7 一9 4 附录H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压 补充件 温度, 饱和水蒸汽压, k P a 一 温 度 , “ 饱和水蒸汽压, k P a 00 . 6 1 0 5 } 3 . 3 6 0 9 10 . 6 5 6 7 2 73 - 5 6 4 8 Z0 . 7 0 5 7 } 3 . 7 7 9 5 3 0 . 7 5 7 9 一 4 - 0 0 5 3 4 { I 4 . 2 4 2 8 50 . 8 7 2 3 3 14 . 4 9 2 2 60 . 9 3 5 0 1 4 . 7 5 4 6 71 . 0 01 6 】 5 . 0 3 0 0 81 . 0 7 2 6 } 5 . 3 1 9 2 9 1 . 1 4 7 8 3 5 5 . 6 2 2 8 1 0 1 . 2 2 7 7 3 65 - 9 4 1 1 1 1 1 . 3 1 2 4 } 6 - 2 7 5 0 1 2 1 . 4 0 2 3 一 6 . 6 2 4 8 1 3 1 . 4 9 7 3 一 6 . 9 9 1 6 1 4 1 . 5 9 8 1 一 7 . 3 7 5 8 1 51 . 7 0 4 9 } 7 . 7 7 7 9 1 61 . 8 1 7 7 1 8 . 1 9 9 2 1 了 1 . 9 3 7 1 } 8 ‘ 6 3 9 1 1 8 2 . 0 6 3 4 4 4, . 1 0 0 4 l 9 2 . 1 9 6 7 4 59 . 5 8 3 0 2 0 2 . 3 3 7 8 }4 6 1 0 . 0 8 5 7 21 2 . 4 8 6 4 一 1 0 . 6 1 2 3 2 2 2 . 6 4 3 3 一 1 1 . 1 6 0 2 2 32 . 8 0 8 8 } 1 1 . 7 3 4 8 2 4 . 9 8 3 3 I 1 2 . 3 3 3 4 2 53 . 1 6 8 3 MT / T 7 7 一 9 4 附录1 不同温度下饱和食盐水的饱和蒸汽压 补充件 瞥 饱和食盐水饱和蒸汽压, k Pa 温度 U 饱和食盐水饱和蒸汽压, k P a 50 . 6 5 3 } 1 . 7 6 0 60 . 7 0 7 一 1 . 8 8 0 70 . 7 6 0 } 2 . 0 0 0 80 . 8 1 3 { 2 1 2 0 90 . 8 6 7 } 2 , 2 5 3 l 00 9 2 0 一 2 3 8 6 l l0 . 9 8 7 { 2 . 5 3 3 1 21 . 0 5 3 一} 2 . 6 9 3 l 31 . 1 3 3 } 2 8 5 3 1 41 2 1 3 一 3 . 0 2 6 l 51 . 2 9 3 { 3 . 2 0 0 t 61 3 7 3 } 3 . 3 7 3 1 71 . 4 6 7 一 3 . 5 7 3 l 81 . 5 6 0 一{ 3 . 7 8 6 l 91 . 6 5 3 } 4 . 0 0 0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瓦斯防治及设备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煤田地质局化验室和内蒙古煤田地质局煤炭科学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作铭。 本标准由山东煤田地质局化验室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研究所首次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