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GTS常见问题释疑2 .pdf
MIDAS/GTS 常见问题释疑 MIDAS/GTS常见问题释疑 2 MIDAS/GTS常见问题释疑 2 1.1. 问题四面体和六面体直接耦合有没有影响 问题四面体和六面体直接耦合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因此建议四面体和六面体之间用五面体过度。 2.2. 问题两台机子上计算结果显示不一样 问题两台机子上计算结果显示不一样 答有可能是其中一台机子的操作系统有问题,建议重装操作系统。 3.3. 为什么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计算下来结果相差很大,应该采用那个计算结果 进行设计 为什么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计算下来结果相差很大,应该采用那个计算结果 进行设计 答应该从受力的角度看,对于荷载结构法来说,计算受力的对象是衬砌结构;而地层结构法的受 力对象是衬砌和土层。因此就会有这种情况荷载结构法的全部荷载是由衬砌结构承担的,反映的 是围岩垮塌的情况下,支护结构能够承担不至于倒塌;地层结构法的全部荷载由岩土和结构来承 担,这样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能够充分考虑围岩自稳的状态。 4.4. [单元23109错误] 输出坐标系垂直于单元局部坐标系。是什么意思 [单元23109错误] 输出坐标系垂直于单元局部坐标系。是什么意思 答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调整特性里面面单元的材料坐标系。 5.5. 荷载释放系数问题 荷载释放系数问题 答当某个单元被钝化时,定义了荷载释放系数,当荷载释放没有完成的时候你不能把它再激活。 a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要定义荷载释放系数;还有一种就是把这个网格组再复制一次,钝 化的时候把这个网格组钝化,激活的时候把复制的网格组激活就可以了。 6.6. 后处理结果,云图中有数值怎么解决 后处理结果,云图中有数值怎么解决 答后处理模式中,第四个里面有结果数值,可以调整。 7.7. 桁架与植入式桁架的计算区别 桁架与植入式桁架的计算区别 答计算得到的岩土结构受力差不多;植入式桁架的轴力很小。 8.8. 多次对同一个网格组进行修改单元属性命令,在程序中是否起作用 多次对同一个网格组进行修改单元属性命令,在程序中是否起作用 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计算,在模拟材料转换的时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单元没有经过激活钝化 的,应力应变位移状态是会继承的。因此如果考虑挖掉再回填其他的工况的话,建议采用复制单 元。 9.9. 在导入CAD的时候,为什么有些曲线导进来不对 在导入CAD的时候,为什么有些曲线导进来不对 10. 答在CAD中需要将这些线炸开再导进来。 11.11. 为什么有的时候进行渗流分析的时候报错信息提示自由度有问题 为什么有的时候进行渗流分析的时候报错信息提示自由度有问题 答造成这种的原因是渗透系数偏小。但是报错信息是自由度有问题,需要修改。 12.12. 在做应力渗流耦合的时候,需要不需要另外在结构上加水压力 在做应力渗流耦合的时候,需要不需要另外在结构上加水压力 答需要,如果不添加水压力的话,变形会小。 13.13. 隧道计算的塑性区分布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比较大 隧道计算的塑性区分布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比较大 MIDAS/GTS 常见问题释疑 答塑性区主要受到强度参数C,fai值影响比较大。但是具体的位置和静止侧向压力系数K0有关 系。 14.14. 规范规定的岩体的强度特性和实测值相差比较大是什么原因,计算的时候需要使 用哪个参数 规范规定的岩体的强度特性和实测值相差比较大是什么原因,计算的时候需要使 用哪个参数 答由于单个岩体自身的强度值是比较大的,实测值都是单个岩体的强度值。而从整体上看,由于 岩体中存在裂缝断层等因素,整体的强度值会减小很多,因此规范整体考虑岩体的综合因素降低了 强度值。计算的时候,采用规范规定的强度为好。 15.15. GTS2.0版本Solid Stress中屈服比(Yield Ratio)与屈服接近度(3D-Sigma)的 概念有什么不同。 GTS2.0版本Solid Stress中屈服比(Yield Ratio)与屈服接近度(3D-Sigma)的 概念有什么不同。 答在GTS以前版本中的屈服比的概念为 16. f (σ1-σ3)σ τ C 0 Φ 某一点的摩尔圆与强度线见上图,一般我们都用屈服比来模拟这个摩尔圆对强度线的接近度。屈服 比就等于摩尔圆的半径比上摩尔圆圆心到强度线的距离。 c,Φ为强度参数 σ1,σ3为应力值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当yeild等于1的时候,摩尔圆与强度线相切,说明土体达到屈服 17.17. GTS2.0.0版本中屈服比(Yield Ratio)等于1.0的范围较大,与工程实际有一定 出入 GTS2.0.0版本中屈服比(Yield Ratio)等于1.0的范围较大,与工程实际有一定 出入 答原有版本中的屈服比计算存在BUG,而且仅仅是针对摩尔库仑的,因此在新的版本中将这部分 去掉了。如果需要求得这个屈服比,可以采用上面的公式,将结果进行组合得到真正的屈服比。 18.18. GTS2.5.0版本中删除了屈服比(Yield Ratio)这项内容,现在可用最大剪应变、 塑性应变等反映隧道围岩的屈服情况。请问GTS中应变和塑性区的关系是什么应 变在什么范围可以认为是塑性区的范围。 GTS2.5.0版本中删除了屈服比(Yield Ratio)这项内容,现在可用最大剪应变、 塑性应变等反映隧道围岩的屈服情况。请问GTS中应变和塑性区的关系是什么应 变在什么范围可以认为是塑性区的范围。 答在新的版本中将塑性应变从总应变中分离出来,可以单独显示,因此可以通过查看塑性主应变 (PE1,PE2,PE3)来查看出现塑性应变的区域。当塑性应变不为零的情况下,该区域即为曾经产 生塑性区的位置。 19.19. 一个几何形状能不能析取多个单元,比如,一根线上既析取喷锚梁单元又析取钢 拱架梁单元。 一个几何形状能不能析取多个单元,比如,一根线上既析取喷锚梁单元又析取钢 拱架梁单元。 MIDAS/GTS 常见问题释疑 答可以多次吸取。 20.20. 1改变开挖土体单元属性用以模拟二衬时,用的是开挖土体的最外圈的一部分还是 全部的开挖土体如果是全部土体,那么与实际的约束一致吗 改变开挖土体单元属性用以模拟二衬时,用的是开挖土体的最外圈的一部分还是 全部的开挖土体如果是全部土体,那么与实际的约束一致吗 答应该把核心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二衬位于最外圈这部分可以使用修改单元属性边界条件。 21.21. 用“自动划分实体网格”功能进行实体网格划分时,弹出错误信息“边界2D 网格没有闭合”,请问您这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解决呢 用“自动划分实体网格”功能进行实体网格划分时,弹出错误信息“边界2D 网格没有闭合”,请问您这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解决呢 答这种原因比较多,经常是由于复杂实体在建模的过程中,存在小面(尺寸很小,基本肉眼看不 到),这样就会造成模型2D网格没有闭合。解决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模型情况来定。 22.22. 复制单元命令使用的时候,为什么出现奇异 复制单元命令使用的时候,为什么出现奇异 答在复制单元的时候,里面有相应的合并节点功能,这个功能将相邻的小于误差的节点合并,这 样如果复制后节点和原有节点在误差范围之内的话,就会移动到原来节点位置,这样单元就和预期 不一样了。因此需要把这个误差值调小。 23.23. 点弹簧和弹性连接的区别 点弹簧和弹性连接的区别 答弹性连接是建立两个或者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特性,通过弹性连接能够建立两点和多个节点之 间的受力和相互位移的关系。点弹簧是建立结构的约束作用,是相对于固定支撑的,通过点弹簧可 以设置某些节点上位移和约束力的作用的关系。 24.24. 在某尔库仑中膨胀角是什么概念 在某尔库仑中膨胀角是什么概念 答摩尔库仑模型是理想的弹塑性模型,当q应力达到屈服面后就保持不变了。然而岩土材料大多 有应变软化的性质,在许多考虑破坏后的有限元模型都都采用塑性剪应变与材料参数(如C,phi, 膨胀角)来描述这类材料的破坏后性质。 在三轴试验中,经常得到的两条曲线为轴向应变与q以及体积应变的关系。如果说塑性体积应变可 以通过卸荷来求的话(严格来说也是试样各个点的平均值),在三轴试验中,塑性剪切应变是很难 求出的,因为试样的各个点的塑性剪切应变都是不同的(在剪切带上的点和不在剪切带的点明显不 同),这样就给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去确定上面提到的一系列参数呢 理论上来说,塑性体积应变与塑性剪切应变之间存在一个关于膨胀角的函数的关系,而且是一个切 线关系,即如果画出塑性体积应变与塑性剪切应变的关系曲线,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都是可以 使用该点塑性剪切应变对应的膨胀角来描述的。这也就是在描述破坏后屈服塑性应变为什么要使用 rate来描述的原因,毕竟这是条曲线嘛。 ok,回过头来,既然空间的一个点的塑性体积和剪切应变都是很难求的,那只有去试了,列出不同 的用塑性剪应变与材料参数(如C,phi,膨胀角)的关系,采用数值方法(如有限元)去模拟三轴 试验的结果(轴向应变与q以及体积应变的关系),结果比较接近就好了。这就是国外的数值程序 为什么那么重视对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的原因了。我觉得国内的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应该先模拟工 程材料的三轴结果,然后在将这些数据考虑尺寸效应后放到计算中去用。 25.25. 这个最大属性数量是个什么作用 这个最大属性数量是个什么作用 答在设置地弹簧的时候,每个节点承担的面积不是一样大,所以每个节点生成的弹簧悉数也是不 MIDAS/GTS 常见问题释疑 一样大,每一个是一个属性。用户可以指定最多有多少种。 26.26. 在设置相同连接的时候,出现 [错误] 在单元号10866中有错. 说明 1和2节 点号9345重复了 在设置相同连接的时候,出现 [错误] 在单元号10866中有错. 说明 1和2节 点号9345重复了 答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有相同节点的时候出现这个问题。 27.27. 使用“模型-边界-地面支撑”和“模型-边界-支撑-节点”两种方法施加一样的边 界条件得到的节点数不一样,为什么 使用“模型-边界-地面支撑”和“模型-边界-支撑-节点”两种方法施加一样的边 界条件得到的节点数不一样,为什么 答两种方法的计数方式不一样,您可以查看支撑节点表格。 28.28. 施加“模型-荷载-初始应力”,不加自重模拟构造应力场,进行施工阶段分析, 位移场为什么为零 施加“模型-荷载-初始应力”,不加自重模拟构造应力场,进行施工阶段分析, 位移场为什么为零 答程序“模型-荷载-初始应力”只是修改单元应力场,对位移场没有作用。如果要考虑初始应力 对位移影响,请用“模型-荷载-预应力”。 29.29. 在后处理模型,剖断面显示中,图例显示区域0的也显示,怎么修改 在后处理模型,剖断面显示中,图例显示区域0的也显示,怎么修改 答建议在“特性-等值线”中修改等值线段数。 30.30. 怎么提取任意一个折面的节点信息 怎么提取任意一个折面的节点信息 答先对模型进行任意分析,在“结果-提取结果”中可以选择任意折面的节点号,拷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