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PPT
1,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的分类安全管理的对象安全管理的功能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安全管理的性质系统本质安全化安全信息管理,安全管理,一、安全管理的分类,根据安全管理的层次和内容不同,可将安全管理划分为宏观安全管理和微观安全管理、广义安全管理和狭义安全管理。,1、宏观安全管理,指以宏观决策为主要手段,引导安全工作机制正常运行的方法、技术和方略的总称。总体上看,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从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监察、组织等方面采取的方略、措施和进行的活动,都属于宏观安全管理。宏观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等深刻理解,全面系统的掌握。,2、微观安全管理,指企事业单位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具体的安全管理活动。,3、广义安全管理,泛指一切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管理活动。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生产作业中的人员伤害,也要与危害人员身体健康的一切因素进行斗争;要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化,实现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的本质安全。,4、狭义安全管理,指针对生产安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具体的危险源而开展的安全管理活动,以防止生产过程或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二、安全管理的对象,生产系统是一个人机环境系统,安全管理必须对这一系统及其要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安全管理的对象必然是这个人机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包括人的系统、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协调组合。,1、人的系统,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没有人的因素,一切生产活动都不可能进行。同时,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的根源常常是人的因素,事故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人员的“三违”造成的。因此,安全管理的根本依据必然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加强对人的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人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应是一种反馈管理。因为发动和控制这个系统运转的是人,但为了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反馈回来,对发动和控制者进行管理,既要管理操作者也要管理决策指令人。相比之下,加强对居于高层的决策、指令、设计人员的管理更为重要。,2、物质系统,物质系统包括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机械设备、设施、工具、器件、建构筑物、原材料、产品等一切物质实体和能量信息的载体。物质系统是生产的对象也是发生事故的物质基础,一切赋有足够能量的物质都可能成为事故和产生危害的危险源。物质不安全因素随着生产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随着生产方式、生产工艺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在生产中,仅仅依靠人的技能和注意力是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所以必须加强物质系统的安全管理,通过危险辨识与控制,创造本质安全化作业条件,保证物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3、能量系统,能量有多种形式,生产中经常存在和使用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声能和辐射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具有不同的性质,通常能量必须通过运载体才能发生作用。因此,能量往往与其运载体联系在一起,不能单独把能量抽象出来。实质上一切危害产生的根本动力在于能量,而不在于运载体。没有能量便没有一切,既不能做有用功,也不能做有害功。能量越大,失控时造成的后果也越严重。所以在安全管理中,要对能量的传输、利用严加控制。,4、信息系统,信息是沟通各有关系统空间的媒介。从安全的观点看,信息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能量,因为它具有引发、触动和诱导作用,可开发、驱动另一空间超过自身无数倍的能量,完成自身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虽然在生产系统中,信息系统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有限,但其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安全管理中必须充分注重信息的作用,加强对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分析、反馈的控制,实现安全信息化管理,以推动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动态化、民主化。,三、安全管理的功能,根据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具有政策、组织、协调、整治和防范等功能。定义只是概括性描述,从安全管理的对象和承担的职责等方面对安全管理的功能进行详尽分析,可以将安全管理功能划分为基础性功能、治理性功能和反馈性功能三大方面。,1、基础性功能,基础性功能指安全管理的基本功能,也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决策。包括设计、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指示、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等。这是任何安全管理都必须首先作出决定的问题。无论是自觉还是非自觉、主动还是被动,只要采取行动,就一定要有所决策。正确决策是良好行动的开端和方向保证。因此,决策是安全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简言之,管理就是决策。2指令。指令作为决策的一种执行功能,是将决策作为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信息发送出去,本身功能的完好与否决定于能否及时、准确地传输指令信息并被完整接受。信息传输方式不同,指令的方式也有不同,可有语言、文字、图案,甚至指令人的行动、表情、暗示等,都能体现指令的功能或产生指令的作用。,3组织。组织的作用是将安全管理对象有序化,使之按决策的要求行动起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包括系统机构体系设计和职责分工,人员配备与组织,物资、资和技术投入的组织,内外关系接口设置等等。一般来说,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应在系统运转之前,当系统开始运转后,大部分任务或重点工作已转移到协调功能上。4协调。协调的作用是调和系统内外各个方面在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冲突,使之消除、钝化,保证系统和谐平稳地运转。但协调并不是一味调和,为了达到有效的协调,必须发挥监督、管制和信息沟通的作用。只有监督才能发现何处何时需要协调,惟有管制才可控制某些突出的矛盾,并最终消除化解。信息沟通应该在组织设计阶段预留接口,保证从决策到反馈、从输入到输出大量信息流通交换的有序、安全、快速进行。可以说,安全管理的过程应是信息传输和响应的过程。,1、基础性功能,2、治理性功能,1整治。整治具有改造性、强制性,包括克服、消除、改造、治理系统存在的弊病、不安全条件或不安全隐患,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转。如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择优录用就是一种整治工作,将不合格者改造,再塑成合格者,或者予以剔除。安全工作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安全隐患的整改等也属于这一类功能。2防范。具有预防性,用于防止可能发生而尚未发生的各种危害安全的事态出现。所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强调了这种功能的效用。,3、反馈性功能,反馈性功能指将功能效应反馈回决策机构,对比检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研究偏差及其产生原因,以便及时作出修正,改善系统运转状态,改进系统运转效果。反馈功能包括检查、分析、评价和安全信息的处理等项,这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功能,也是控制论在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应该指出,安全管理功能的强弱与发挥,既取决于安全系统本身的功能,也与外部社会系统的功能相关,主要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经济能力和社会素质等。因此,在决定安全管理时,应由社会物质经济技术基础和由安全状况反馈回来的信息共同构成决定安全管理的初始输入,经过管理功能的作用变成某种形式的输出,作用于管理对象之上,使之产生所希望的效果;然后又将产生的信息变成输入,进入第二次循环。如此反复循环,使安全管理不断改进,循环上升。图1表示安全管理输入、输出和功能作用的关系。,图1安全管理功能作用关系框图,3、反馈性功能,四、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根据安全管理的对象、功能和主要任务,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5个方面,如图2所示,图2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1、安全政策,要成功地进行安全管理,企业必须建立明确的安全生产政策。这种政策不仅要满足法律的规定和道义上的责任,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员工和全社会的要求。政策的目标应保证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减少发生经济损失和承担责任的风险。安全政策对资源和信息的选择、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危险因素的控制等具有重大影响。,2、组织,企业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系统,以确保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将全体人员纳入到安全管理中,实现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应注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员工能力的培养,使全体员工都为安全生产做出贡献。企业高层领导应通过实际行动营造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其工作主要目标不应仅仅为了避免事故,而应该是鼓励和授权员工自主安全地工作。领导的安全意识、价值观和信念对全体员工施加重要影响。,3、计划与实施,成功的安全管理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安全政策。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应预先辨识、分析、评价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科学地进行安全决策,对必须采取的预防事故和避免风险的措施预先加以计划。安全风险应尽可能通过对设备的精心选择和系统的完善设计予以消除,或通过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设施予以有效控制。,4、绩效测量,对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绩效应根据事先拟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测量,以及时发现何时、何地、何方面是否需要改进工作。用于控制灾害的措施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监控技术加以评价,包括对硬件和软件的评价,也包括对个人行为的检查。对安全生产工作成败的评价,可以通过对事故或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的调查和分析中反映出来。但无论是主动的绩效测量还是对事故事件的调查,其目的都不是评价各种标准中所规定的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存在于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避免造成事故或损失。,5、绩效总结,总结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对过去的安全生产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五、安全管理的性质,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确定工作范围和有意识的活动,有其特殊的自然属性。了解这些特性,可以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安全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机制来看,安全管理具备以下基本性质,1、人为性,管理是人施加于管理对象的一种特殊行为,由人制定,受人控制,任人修改。虽然所有管理都是经验和科学研究的产物,但都是通过人的思想和意志,最终以某种信息表达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所有的管理都是人的主观意愿的产物,不经管理人的主观意愿和主观认定的管理是不存在的。同一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可以随管理人的意愿褒贬是非。对同一情况、同一对象可以施加不同的管理。安全管理的技术性虽然多于其他管理,但也有人为性,不能脱离管理者的意愿和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辨析。,2、效益性,惟利是管理的出发点,效益是管理的终结。所有的管理都会产生效益,但并一定所有的效益都是正效益,不好的管理往往产生负效益。安全管理的效益通常反映在它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但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大大减少事故经济损失,安全状况的改善又能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减少对正常生产活动的干扰,从而大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强制性,管理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的作用和影响,要求被管理者服从其意志、满足其要求、完成其规定的任务。安全管理更具有强制性,不强制就不能约束被管理者的无序状态,何况这种无序往往危及被管理者的自身生命与健康。适度的强制是必要的、必须的,所有的培训、考核、纪律、工作制度、规范化的行为规定、操作规程等,实质上都是强制性的安全管理行为。,4、长期性,企业安全问题产生并贯彻于生产活动的始终,只要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必然存在安全问题,就必须进行安全管理。因此,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的、艰苦细致的、长期的工作。,5、科学性,安全生产有其自身规律性,需要人们探索、认识和实践,因为它涉及广阔的知识领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注重安全管理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取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6、层次性,安全管理的层次是非常清晰的,注重安全管理的层次性有利于明确职责,发挥各种积极性,保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正常进行。安全管理应包括战略层、战术层和执行层3个层次。战略层是公司董事会或矿务局安全生产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确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方向。战术层指企业行政领导层,要根据安全生产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具体的安全生产方案、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执行层指各车间、工段、班组、岗位和个人,负责安全生产方案具体执行和操作。应理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7、预防性,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立足于事故的防范,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高对安全管理预防性的认识,对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8、专业性,安全管理能够形成--f]专业管理学科是工业生产对安全提出的特殊需要,也是安全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安全管理远非简单的技术工作和一般事务性管理工作所能满足,要求全体职工和所有专业管理部门都必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遵循安全生产客观规律,采用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安全管理形成带有专业内容和自身特点的完整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体系。,9、群众性,安全生产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PIll{与职工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安全管理不能是少数人的管理,必须充分依靠广大职工,实行安全生产自我管理、人人管理,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能,扩大安全生产防线,将所有职工纳入安全管理体系,这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条件。,10、社会功能性,安全管理不仅是企业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的需要,安全生产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全生产的好坏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安全管理具备较强的社会功能性。,六、系统本质安全化,系统本质安全化是指对于一个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在一定社会和技术经济条件下,使其具有较完善的安全设计、相当可靠的质量和有效的管理技术。内容包括人员本质安全化、机具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管理本质安全化等。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要满足以下要求,1结合行业特点,根据自身的客观技术经济条件,制定合适的本质安全化目标。目标过高则不达;目标过低达不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职工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是一种社会不允许的错误行为。2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即对人的安全技术与机具的安全性能及环境的安全质量作出相互匹配的系统的安全设计。,六、系统本质安全化,3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必须具备可靠的质量。4在设计及制造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的同时,人的安全化和管理工作的本质安全化程度起到关键的作用,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六、系统本质安全化,七、安全信息管理,信息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对与企业活动安全有关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正确处理和及时利用,这就需要加强安全信息管理。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安全信息管理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其核心是把系统科学引入安全工作领域,利用现代管理原理,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建立起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在技术上实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能更新安全管理的观念,加快安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安全信息管理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安全信息管理的作用及内容,安全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综合利用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通过对各类安全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为有效实行安全信息管理,需要明确信息的概念,掌握安全信息管理的作用及内容。,(1)安全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对一切事物的概念及其运动状态的表述,它的表述形式有数字、文字、信号、图像等。这些形式是信息赖以表达、传递的载体,而这些形式所表述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信息。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通常把物质、能量和信息称为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安全信息是企业信息的一种。其原始信息在企业的各项安全活动中不断地产生,经安全数据处理、系统加工整理之后,送人系统的安全数据库,成为安全系统用户查询、统计、打印报表所使用的安全基础信息。安全基础信息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它有两大用处其一,供用户查询,如安全技术资料查询、工伤统计分析及劳防用品管理报表等工作;其二,可为决策模型库提供必要的数据,经各类决策模型加工后,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信息。安全综合信息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高级信息,它综合反映安全活动的本质特性好与坏、正常与反常。它可以成为决策者赖以作出战略性或战术性决策的依据,并为诊断企业安全生产的环境、状态提供高级类型的数据。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数字、文字、信号、图像等通称为数据。信息是数据表达的内容,但更主要的,它又是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从数据获取信息的过程与用户本人的素质有极密切的关系。安全信息也是如此,要获得正确的、有价值的安全信息,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2)安全信息的管理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安全信息的管理方法不同。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大致有2种,即手工管理和计算机管理。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推广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安全信息管理技术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手工方式管理信息是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方式,通常从事故调查、安全信息资料整理及事故统计分析等方面获取安全信息,然后分类汇总、填写报表、逐级上报,提交给有关领导和业务管理部门。这种手工方式的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管理相比,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信息的整体性、准确性、时效性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等。而运用计算机辅助来实现安全信息管理时,这些问题则可以较好地加以解决。现代安全信息管理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的。电子计算机具有信息记忆、逻辑判断和快速运算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安全信息管理,可改进数据处理手段,改革信息管理方法,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使安全信息处理工作高效、便捷、准确。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容量大、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广的优点,可实现智能分析和实时反馈等功能,确保信息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且信息可重复使用、重复输出、随机录入、批量更新、动态监控。,(3)安全信息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安全信息管理的范围,从内容上说,应包括生产性安全信息和非生产性安全信息的管理。目前大多是指生产性安全信息的管理,包括生产过程安全信息、设备和材料安全信息、运行操作安全信息、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从信息源来分,包括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的管理。一次信息主要指直接来自信息源点如生产现场、施工作业过程、具体危险源点的安全信息,它具有动态性、实时性;二次信息系指经过处理、加工、汇总的安全信息如报告、图表等。从类别来分,有安全管理动态信息、事故信息、隐患信息、安全培训信息、安全技术资料信息等的管理。从安全管理要素来分,有人、机、环境、管理四大信息的管理。从信息表达的形态分,有图、文、声、像等多媒体的信息包括图片、图像、报告、图表、录音、录像等的管理。上述各类信息所涉及到的具体信息对象的类型包括伤亡事故信息,交通事故信息,机械设备事故信息,火灾爆炸事故信息,与工程施工生产有关的事故信息,要害部位、要害设备安全状况信息,职工安全教育信息,安全工作业务管理信息,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信息,隐患状态及整改信息,环境保护信息,安全管理目标、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以及工业卫生管理信息如卫生监测记录、现场救护、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及职业病等等。,(4)安全信息管理的作用和内容安全信息管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大量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把繁杂零乱的数据转变为有价值的信息,并综合利用信息,为制定防范事故的措施和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安全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综合分析,包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排序、统计、分析、计算、存储和传输等。这里的数据包括字母、字符、数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有的表示具体事件、人和物体,有的表示状态和条件,如事故日期、事故地点、事故原因、现场图片、伤害部位、事故损失及隐患状态等。安全信息管理就是要将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格式进行存储管理及分析处理,得出系统总体的安全信息,使决策机构和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包括各类事故的发生情况及规律、各类隐患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日常安全管理情况、有关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系统的安全状态、存在问题和防范对策等在内的综合管理信息。安全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输人、处理和输出这三个部分上。因为安全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及时性将直接影响安全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准确输人安全数据是安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并进行正确决策的可靠保证。在安全数据处理中,要求应用程序必须简单、高效,这样才能提高发挥安全信息系统的效能。对于输出的要求则是高度的灵活性与很强的时效性,做到方便地、及时地获得必要的资料。所以,要求将安全信息组织成有效的数据结构形式,建立一个便于存储、分类与合并,便于检索的安全信息数据库。,(5)安全信息管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近几年来,安全信息管理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安全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将计算机技术逐步应用于安全科学的开发研究,美、英等国均已研制出安全信息分析的成套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这些软件都具有事故及有关信息管理、安全综合分析、信息统计和图表输出等多项功能。国外学者也早已将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广泛用于安全信息分析。如美国提出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事故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对各类事故的频率和趋势分析及系统统计学测试等方面的研究,以便对一些复杂的系统特征作定性和定量的安全性评价,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性,防止事故的发生。在安全信息综合管理方面,国外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都已普遍建立起以网络及其集成系统构成的各类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指南查询系统;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数据统计系统包括信息传递与数据库;职业安全卫生形势分析与报告系统;国内外职业安全卫生新技术一览和系统使用指南等。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行计算机安全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已先后在航空、机电、冶金、煤炭、石油等行业得到开发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有关方面正在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条件,使安全信息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毫无疑问,安全信息管理技术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入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将会在人工智能、实时控制、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开发应用,这包括事故预测、事故对策智能分析、事故模糊分析与动态分析、系统安全状态智能评价等。,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信息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这是安全信息管理的前提。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开发系统,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的定义对信息系统的定义国内外尚无公认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信息系统大体上是人员、过程、数据的集合,有时候也包括硬件和软件。它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在业务层次上的事务处理数据和支持管理决策的信息。也有人认为信息系统是“包括信息处理所有方面的一种系统,其中涉及到人员、机器和方法组织等内容,以实现对数据进行指定的操作。”综合众多信息系统定义,信息系统的概念应具有层次性,包括以下3层含义,1从广义上讲,信息系统就是可以提供信息处理的系统。据此,信息系统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如通信系统、广播系统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其中一例。2信息系统指能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递功能的系统,为一个组织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以支持管理决策活动。对信息系统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而且涉及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组织行为学等诸多领域。3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信息系统可以认为是计算机系统,是由人、程序、设备组成的集合体,经过设计与装配,进行操作及维护用以收集、处理、存储、检索及显示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应用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信息产品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本的安全信息处理手段和信息传输工具;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这就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一系列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开放性。开放性是系统运动和变化的基础,系统的完善首先体现在开放性上。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有其自身的结构,这种结构要发挥其功能,只能对用户开放,对其他系统开放。同时,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必然与企业的其他子系统如生产系统、调度系统、教育系统等发生广泛的联系,受到其他子系统的制约与支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也具有输入、输出、信息传递、反馈等开放性的基本特征。人工性。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帮助人们利用信息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决策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系统,它具有明显的人工痕迹。,社会性。信息系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信息交流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流形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信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认识活动,信息交流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要求人们传播和吸收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它具有社会性。系统行为的模糊性。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其边界条件复杂多变,系统内部也存在着许多干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种人一机系统,由于人的行为易受感情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具有意向性、模糊性,从而造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行为的模糊性。在分析、设计、运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时应予以注意。,(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就是对输入量进行处理,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处理功能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内部软硬件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够对大量的信息源进行加工处理。但应注意,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无论怎样提高,还需要人的参与。,信息存储功能信息存储功能是指系统储存各种处理后的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存储应该考虑存储方式、存储时间、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长、信息处理方法的改善、文件内容的充实,信息的存储也得到很大发展,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存储能力越来越强。但大量的存储会带来系统输出的困难,造成系统服务效率的降低。因此,信息存储必须在扩大存储量与保证系统输出这一对矛盾上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输出功能系统对周围环境的作用称为输出。信息输出功能是指系统满足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以各种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信息系统的输出功能取决于输入功能、存储功能和处理功能。信息系统的服务效率、用户满意程度、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都是通过信息系统的输出功能体现出来的。,传输功能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规模较大时,信息的传输就成为信息系统必备的一项基本功能。信息传输时要考虑信息的种类、数量、效率、可靠性等,实际上传输与存储常常联系在一起。,控制功能控制是按照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系统及其发展过程进行调整并施加影响的行为。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达到某种预定状态。对信息系统的控制是保证信息系统的输人、处理、存储、输出、传输等过程正常运行,完成系统整体功能的必要条件。控制功能是系统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控制功能的作用,信息的其他各项功能才能最优化,信息系统才能以最佳状态运行。,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一定的应用软件和信息输人,能对各种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作出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对企业未来的安全状况作出预测,对安全决策提供资料查询和决策支持。能根据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4)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从概念上讲,安全管理信息由4个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如图3所示。,图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一般结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的企业因其所涉及的信息种类、信息量、管理方式、安全管理目标等的不同,其系统结构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基本的系统结构是相似的。它们都是以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技术作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基础和技术支持。图4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示意图。,图4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示意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分类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主要依据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根据数据库的类型分类根据使用的数据库是单用户还是多用户系统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对应的系统。早期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单用户系统。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多用户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出现,并很快占据主流。多用户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是保证“并行存取”的正确执行。根据信息的存储地点分类根据信息存储的地点,可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如果将所有的数据全部存储在一个集中式数据库中,称为集中式信息系统;反之,若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则称分布式信息系统。现在设计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一般为分布式。,根据数据库系统是否有逻辑推理功能分类根据数据库系统是否有逻辑推理功能,可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一般系统和智能型系统。传统的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都代表已知的“事实”,而智能型数据库除存储事实外,还存储用于逻辑推理的“规则”。它可以从已知事实,根据逻辑推理“规则”推理出新的事实。例如,在智能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储有可爆炸气体的爆炸规则,再应用数据自动监测装置将工作现场的有关数据输入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就可根据这些数据按照爆炸气体的爆炸规则推理出工作现场是否有爆炸危险性,从而实现对工作现场安全的实时控制。,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生产管理将越来越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也具备重要作用。,1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观点系统观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解为一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各自有其独立的功能、输入和输出,彼此联系、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总目标。一个子系统本身还可以分解为更低一层的子系统。这种逐级分层便构成了系统的层次。从系统观点出发,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必须用系统总体的观点来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按系统总目标来设置各个子系统。在开发子系统时,必须首先搞清楚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采取自顶向下的方法开发系统。“自顶向下”是强调由全局到局部、由上层到下层的设计分析方法。开发一个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分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环境、系统边界、系统总目标,然后分析系统完成总目标所应具有的功能,以及实现功能的信息需求,这是最高层。第二层是子系统,按系统总体的信息需求推断出子系统的设置、子系统的目标与功能。同理,逐级地推演更下一层的子系统。这是一种演绎式的分析方法,由上而下、由粗而细、逐级分解、逐层细化的逻辑推理过程。,应用结构化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结构化思想是现代软件工程中重要的新观点。系统工程学中强调各个子系统的独立性独立的目标、独立的功能。因此,要求所设计的功能模块是较小的、独立的功能模块,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从而做到一个模块功能的修改一般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地影响与它相互联系的功能模块。这样设计的系统或子系统具有较大的独立性,系统易于掌握,易于维护。,系统开发中的用户观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安全管理者决策服务的。安全管理者是系统的用户,只有使用户满意的系统才是好的系统。要求系统分析设计人员自始至终与用户一起共同进行。系统开发人员必须有这样的观点,不是“我来设计,你去用”,而是“我来设计,为了你的使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阶段性严格区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必须规定明确的任务,审核每个阶段的阶段性文件,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依据。这些原则都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如不严格按阶段进行开发,将会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混乱,以致返工或某些工作推倒重来。,系统开发应得到企业最高领导的支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周期长、耗资大、涉及面广的工作,它的开发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和方法,也会涉及到安全管理机构的变化。这种影响面大的开发工作没有最高层领导的参与和具体领导,协调各部门的需求和步调,开发工作不可能顺利进行。,(2)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特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处理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彼此之间信息紧密联系。因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然是复杂且工作量大的工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要有较长的开发周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需要进行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在系统实施时需要编写大量的应用软件,还要经过程序与系统的调试过程,新老系统还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系统正式运行后还会发现系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维护。系统的许多问题不可能在调试时全部发现和解决,系统是否符合安全管理的需要,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才能真正得到验证。同时,由于系统的开发周期长,一且系统开发完成,系统的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方法又可能有新的变化,这又要求系统作相应的修改,从而又增加了开发工作的复杂性,形成大量的系统维护工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投资大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一套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这些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本身需要巨大的开发费用,随之还有人员的培训费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等。要正确认识开发投资与带来的安全效益的关系。,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专业开发队伍由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它的开发需要一支由各种专业人员组成的开发队伍,由计算机硬软件的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系统分析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等组成。为了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以使全体开发人员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系统的开发目标。,,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程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目标,三个阶段必须依次进行,每个阶段都要有一个批准、确认的文件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依据。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如图5所示。,图5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程序,第一阶段,系统分析。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确定系统的目标,也就是明确系统干什么。这一阶段往往被人们忽视,认为开发系统仅仅是编写一批程序,打出一批报表。而不清楚系统在安全管理决策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在系统分析阶段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与分析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确定系统目标并设计出系统的逻辑模型。第二阶段,系统设计。根据第一阶段所设计的逻辑模型,具体设计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物理模型。,第三阶段,系统实施。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系统的基本设想和设计方案已经明确。系统实施阶段就是按照上述要求编制应用软件,购置计算机有关硬件系统,调试应用软件系统,系统符合用户要求后,即可移交使用。上述3个阶段包括12项工作任务,即提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进行初步调查并明确系统目标;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并分析老系统;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提出系统规格说明;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安装与调试;系统转换与运行;系统维护;系统评价。,图6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