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技术获突破.pdf
第2 6卷第1 2期饶卫振, 等 优化网络路线的新方法 3 . 1k m 2 . 1k m 2 . 4k m AB EF CD 1 . 3k m 1 . 0k m 图4最后步骤结束状态图 2 . 1k m, 显然不会形成圈可以添加上该条边; 到目 前为止已经找到3条边, 按照最小边方法思路还只 要找到2条可添加的边此问题就得到解决, 在剩下 的所有边中最小的几条边分别为E,F 2 . 4k m, E,C 2 . 6k m,D,F 2 . 7k m,D,C 2 . 8k m,E, B 3 . 1k m⋯⋯经过判断边 E,F 2 . 4k m可添加, 而边 E,C 2 . 6k m,D,F 2 . 7k m,D,C 2 . 8k m, 均不可添加, 因为这三条边添加任何一条都会使目 前网络图中形成圈。这时目前最小的边为 E,B 3 . 1k m, 通过判断添加该边不会形成圈, 因此该边 为要找的第5条可添加边 网络顶点数为6个 , 这 说明网络的最优路线全部找到如图4所示。 最小边法说明 在网络路线优化中遇见的一般均是简单网络 图, 因为如果两点之间有多条路线, 显然可以人为 地去掉较长的路线, 保留最短的一条, 并且这类问 题中不可能出现环, 所以最终的网络图为简单网络 图。因此, 在解决此类路径优化问题完全可以应用 上述最小边法求解。 但当网络图为多重图 有环或者两点之间有两 条或两条以上边的情况 , 只要将第2步改为 从所 有边中找出最短的一条边, 添加到网络图中, 以后 步骤不变。 3结 语 最小边法与避圈法和破圈法相比总体来说工 作量小, 这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 最小边法的数据之 间的比较工作量小, 只要把所有的边从小到大排好 顺序, 然后由小到大逐个判断, 直到找出n - 1条边 为止; 第二, 书写工作量小, 在实际操作中避圈法和 破圈法均要画出整个网络图, 并且要求重复书写多 次, 而最小边法所有的书写量就是网络的最优路线 图。 希望本方法能够得以推广, 为我国的基础建设 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1 ]韩大卫.管理运筹学[ M ]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 9 9 8 . [ 2 ]钱颂迪.运筹学[ 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 9 9 0 . [ 3 ]邦迪, 默蒂著.吴望名译.图论及其应用[ M ] .北京科学出 版社,1 9 8 4 . [ 4 ]左孝凌, 李为鉴, 刘永才, 等.离散数学[ M ]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 9 8 2 . 科技日报2 0 0 7年1 1月1 5日消息长期以来, 在 华北地区开采受奥灰水威胁的9号煤资源,一直是煤 炭行业面临的难题, 虽开采慎重, 却全部因遭受水害而 中止。由河北金牛能源集团葛泉矿与煤炭科学研究总 院西安研究院共同完成的葛泉矿东井双层复合高承压 岩溶含水层上带压开采下组煤综合防治水技术,使这 一问题得到解决, 并于近日通过了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 的专家鉴定。 专家组认为双层复合高承压岩溶含水层上带压 开采下组煤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针对华北型煤田下 组煤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了葛泉东井在开采9 号煤过程中 “精细探查、 先探后掘、 注浆改造、 先治后 采、 全程监控、 全面设防” 的防治水技术路线。项目制定 了 “井下为主、 地面为辅、 物探为主、 钻探验证” 的勘探 原则, 采用了井上井下相结合, 全方位, 多层次的勘探 手段,并首次采用了直流电法长距离超前探测技术和 三、 四极结合的假异常排除技术。项目在注浆的工艺流 程上, 采用钻探和注浆次序阶段进行等方法, 克服了高 承压岩溶含水层上带压开采下组煤的防治水技术难 题,形成了一整套以煤层底板注浆改造为主体的带压 开采综合防治水技术, 提高了勘测精度, 节省了钻探工 程, 并有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技术获突破 “ “ “ “ 技 术 前 沿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