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pdf
天然气工业 2 0 0 5 年 3 月 煤层气储 层 测 井评 价 潘 和 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潘 和 平. 煤 层 气储 层测 井 评价 . 天 然气 工业 , 2 0 0 5 ; 2 5 3 4 8 ~ 5 1 摘 要 煤 层储 集具 有 双 重孔 隙介 质 特征 , 由煤 的基 质微 孔和 割理 裂 缝 系统 组 成 , 因 而传 统 的评价 常规 天 然气储 层 的方 法 不能 适合 于评 价 煤层 气 储层 , 如何 研 究煤 层 气测 井评 价技 术 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文 章在 大量 文献 调 研 的基 础上 , 基 于 国 内外煤 层气 测 井技 术 的发展 现 状 , 综 合评 述 了测 井评 价煤 层 气储 层领 域 的新 进展 , 包 括 测 井 系列选 择 、 煤 层 划分 和 岩性 , 煤质 参 数计 算 、 孔 隙度 、 渗透 率 、 饱 和度 、 含 气量 等煤 层 气储 层 参 数计 算 , 煤 层 力 学 参数 和地 应 力分 析 、 煤 层对 比、 沉积 环境 分 析等 等 , 重 点论 述 了煤 质 参 数 、 煤层 孔 隙度 、 含 气 量 的计 算 方 法理 论 , 并 分 析 了煤层 气储层 测 井评 价 当前面 临 的技术 问题 、 难题 及 今后 努 力 的方 向 。 主 题 词 煤 成气 煤分 析 测 井 参 数 孔 隙度 评 价 煤层 不仅 是储 存 甲烷 的储 层 , 而且 是生 成 甲烷 的源岩 。煤 层 的储 集 具有 双 重孔 隙介 质特 征 , 即 由 煤 的基质 微孔和割理 裂 缝 系统组 成 。煤 层 甲烷呈 三种 状态 存在 于煤 中 , 即 以分 子状态 吸 附在 基质 微 孔 的 内表 面 上 ; 以游 离 气体 状态 存 在于 裂缝 以及溶 于煤层 的地层 水 中。由于煤层储 集特 征 和 甲烷 的存 储状 态 , 因而传 统 的评 价常 规 天然 气储 层 的方 法 不 能适合 于评 价煤层气储层 。 煤层 气 测 井 技 术 被 认 为 是 最 具 前 途 的一 种 手 段 , 一 旦用煤心数据 标定 了测井记 录数 据 , 就可 以使 用测井数据估 计煤层气储 层 的特性 。测井 解释 快速 直观 、 分辨率高 、 费用低廉 等特 点 , 可弥 补取 心 、 试井 及煤 心分 析这 些 方 面 的不 足, 使测 井技 术不 仅 在勘 探开发现场 大有用武之地 , 因此 , 测井 技术 是煤 层气 勘探 开发 中的重 要手 段 , 煤 层气 测 井评 价技 术 的研 究具有 十分 重要的意义 和非常广 阔的应 用前景 。 一 、煤层气储层测 井评价 系列选择 煤层气储层 煤层与围岩在岩性物性上的差 别 , 是煤 层气测井 响应的物理 基础 , 是选 择 测井 系列 的前提 。合理选 择测井 系列对评 价煤 层气 及其储 层 至关重要 。 目前评价煤层 气 的常规测 井方 法包 括 自 然 电位 、 双侧 向 或感应 、 微 电极 、 补偿 密度 、 自然伽 马 、 声波 时差 、 声 波全 波 列 、 中子 孔 隙度 以 及井 径 测 井 等。其应用方法如表 1 。 表 1 煤层 气储 层测 井 评价 系 列 评价内容 测井方法 自然伽马、 自然 电位、 密度 伽 马一 划分煤层 、夹层 、 岩性 伽马 、侧向、 声波等 煤质参数计算 声波时差、 密度、 中子等 计算孔隙度、 渗透率、 饱 声波时差、 密度、 中子、 侧向、 微电极 和度 、 含水性等参数 等 机械 强度 指 数 、 地 层 压 声波时差及全波列、 密度 、 井径、 微 力、 井跟状况等 电极等 计算煤层含气量 声波、 密度、 中子、 侧向等 煤层对比、 沉积环境分析 侧向 感应 、 自然伽马、 自然电位等 煤层裂缝发育分析 声成象 、 电成象, 侧向、 微电极等 二、 煤层的划分 、 岩性识别 煤层 气 井 的测井 资料 解 释 , 首先 是识 别煤 层气 层 , 然后才是 煤层 气 层 上储层 参 数 的计 算 , 因此 , 同 样在煤 田测 井资料的解 释 中, 需 标定煤 层 气层 , 划 分岩性 。煤 层相对于 围岩 , 物理 性质 差异 明显 , 它具 有 密度低 密度孔 隙度高 、 声 波时差 大 声 波孔 隙度 高 、 含 氢量高 中子孔隙度 高 、 自然伽 马低 、 自然 电 位有异 常 由氧 化还 原 作用 产生 的 自然 电位 、 电阻 率高 注 烟煤 、 褐煤 电 阻率高 ; 无烟煤 的电阻率 低 作者 简 介 潘 和 平 , 1 9 5 5年生 , 博 士 , 教 授 ; 长 期 从事 地 球 物 理测 井 方 面 的 教学 和 科 研 工作 , 完 成 国家 、 部 、 局 科 研 项 目 1 O 余项 , 公开发表文章 2 o余 篇。地址 4 3 0 0 7 4 湖北 省武汉市 中国地质大学地 球物理系 。电话 0 2 7 8 7 4 3 6 3 7 6 , 8 7 4 9 5 0 8 6 , 1 3 9 6 1 3 2 8 5 8 9 。E - ma i l p a n p i n g e p u b l i c . wh . h b . c n 48 维普资讯 第 2 5 卷第 3 期 天然气工业 等特点 。 通 常 可 以采用 人工 解 释 的方法 划分 煤 层 、 岩 性 识 别 、 或 采用 模 式 识 别 方法 自动 划分 煤 层 、 识 别 岩 性 。利用 以上 所 述特 点 , 以及 相应 的测 井 曲线 组 合 用于划分煤 层 以及 确定 煤 层 厚 度 、 位 置 ,岩 性 识 别 等 , 一般都能 得到较 为满 意的结果 。 三 、 煤质参数计算 煤 层煤 质 参数 通常 可 由煤 样 实验 室分 析 、 测 井 体积模型 法n ∞以及 概 率 模 型法 n 来 确 定 。测 井 体积模型法 利用孔 隙度测 井 如 密度 、 声 波等 建 立 响应方程组 , 采用最优 化等 方法来 求解方 程组 “ “ , 所求煤质参 数 可 为煤 层开 采 提供 依 据 。但是 , 测 井 体积模型法所确 定的煤质参 数不能 直接 与煤 样实 验 室分析得 出的工业 分析指标 相对照n ”。而煤 样实验 室分析要花 费大 量 的人力 、 资金 和 时 间H 。如果 以 测井体积模 型法为基础 , 结合 概率模 型法 , 配合一 定 量的煤样实验 室分析资料来 建立确 定煤 质参 数 的解 释模型 , 则这 3种 确 定煤 质参 数 的方法 之 间 可 以优 势互补 。 煤 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 但若忽略煤 中相对体 积含量小 于 1 的成 分 , 则 可 以近 似 地把 煤 看成 由 纯煤 主要包 含 有 固定 碳 和挥 发 分 、 湿 灰分 主要 包含不可燃烧 的 固体矿 物和这些 矿物 在燃 烧过程 中 释放 出来 的挥 发分和水分 3部分组 成 。测井体 积 模型法正是依 据这种煤 的组成 成分建 立等 效体 积模 型 和相应 的测 井 响应 方程 组 , 并 通过 求 解方 程组 得 到纯煤 、 灰分和水分 的相对 体积 含量 。显 然 , 测 井体 积模型法得 到的煤质参数 与煤 样实验 室分 析得 到的 煤质参数 包 括 固定 碳 、 灰 分 、 挥 发 分 以及 水分 不 能简单等 同 。就 灰分 而 言 , 测 井体 积 模 型法 中所 指 的是煤 在 原 生状 态下 一些 不 可燃 烧 的部分 , 而在 煤 样实验室分 析法 中所指 的是煤 样经过燃 烧后 得 到的 残渣, 二者在成分 、 数值上均不一样。虽然测井体积 模型法确 定的煤质参数 与煤样 实验室 分析 得 到的煤 质参 数之 间 不能 直接 对 照 , 但 二者 之 间往往 具有 区 域性的规 律 。为 了便 于两 者之 间的直 接 对 照 , 设 煤 的组成成分 由固定碳 、 灰分 、 挥发分 和水分 4部分 组 成 , 依 据该模 型可 以容易 地 写 出密 度 、 声 波 、 自然 伽 马响应方程 式和物质平衡方 程式 , 利用该思路 , 建 立华北地 区评 价 煤 质参 数 的解 释 模 型 , 并 对 华 北 7 口井煤层 井段 进行 了解 释 , 实 例解 释结果 表 明 模 型 估算 的碳 分含量与煤样 实验室 分析 的碳 分 含量之 间 的误差 非常小 , 其 相对误差小 于 5 ; 估算 的灰分 含 量与 煤样 实 验室 分析 的灰分 含量 的一致 性较 好 , 尤 其是 当灰 分含 量 小于 3 O 时 , 两 者之 间 的误差 非 常 小 , 经过计算 , 其相对误 差小于 1 O 。 四、 裂缝孔隙度及裂缝渗透率 煤 岩 中既 有 在 沉 积 成 煤 过 程 中形 成 的原 生 孔 隙 , 又有成煤 后 受 构造 破 坏所 形 成 的次 生 孔 隙 。其 孔 隙类 型和 连通 程度 变 化很 大 , 它 们互 相组 合 形成 裂 隙性 多孔 隙介 质 , 为瓦斯 的储存 和 渗流 提供 了空 间和通 道 。煤 岩 孔 隙发 育 特征 主要 受 煤 的变 质 程 度 、 煤岩组分及 成煤植物 、 后期 构造 破坏 程度 等 因素 控制 , 其 中, 后 期构造破 坏在煤层 中形成 大量割 理 和 微裂 隙 , 增 大 了煤 岩 的孔 隙性 其孔 隙 发育 以微 裂 隙 为主Ⅲ “。 煤层 的双重孔 隙中 , 裂 缝孔 隙度 可采用 深 、 浅侧 向测井曲线值计算 , 其计算方法如下。 。 r 1 1 、 方 一 f 坚 旦 f l 一 1 1 R f R、v l 式 中 RL L s 、 RL L 。 分 别 为浅侧 向、 深侧 向电阻 率 ; R R 分别 为泥浆 滤 液 电阻 率和 地 层 水 电阻率 ; mf为 裂缝孔 隙度指数 ; 为 总孔 隙度 , 一 ; 为基 质孔 隙度 , 可 以采用孔 隙度 测井方法 求得 ; 为裂缝 孔隙度 。 煤层 裂缝 由层面 裂和层间裂缝组成 , 其 公式 为 h f a C/4 C 式 中 AC C L L s C 。 ; C L S 、 C u .D 、 C 分 别 为 浅 侧 向、 深侧 向 、 泥浆 电导 率 , Q m ~。 估 算裂 缝空 间 由公 式 h 一h f / 计 算 。所 以 裂 缝渗透率 K 为 。 K A 8 . 3 3 1 0 h f / h 式 中 A 为 比例 因子 。 五 、 煤层气含量 煤层 甲烷在煤储 层 中的储 集及 渗流 与常规 储层 中的天然 气 大不 相 同 , 其影 响 因 素 多样 而 复杂 。影 响煤层含 气量的主要 因素是煤 阶 、 压力 埋 深 、 煤 层 厚度 、 矿 物质含 量 、 煤 层渗 透率 等 因素 有关 。煤层 含 气量 随着煤 阶的增加 而增加 , 在 同样温度 和压 力 深 度 条件下 , 高煤阶 吸附 甲烷能 力 明显 高 于低煤 阶 的 吸附能力 。煤层含气 量随着 随矿 物 质含量 的增 加而 减小 , 如随灰 分 含量 的增 加 而 减 小 。煤 层 含气 量 随 着煤层水分含 量的增加 而减小 。煤 层 含气量 随微 孔 49 维普资讯 天然气工业 2 0 0 5年 3 月 隙和裂隙的增加 而增 加 。 。 ’ ” 煤层 甲烷呈 3种状 态存 在 于煤 中, 虽然 煤层 中 的基 质孔 隙的作用 于常规双重 孔 隙储 集层 中的基质 孔 隙的作 用 相 同 , 但 它 们 之 问存 在两 点 区 别 。第 一 点 区别 是 储贮 在 常规 双重 孔 隙储 集层 基质 孔 隙 中 的气是 自由气 ;而煤 层 中 的气 主要 吸 附在 基质 孔隙 的内表面 , 是 吸附气 。在初 始状态 下 , 煤层 孔 隙 中的 自由气 的含气 饱 和度小 于 1 0 。第二 点 区别 是 由 于煤 层的基质微孔直径 很小 一 般小 于 2 mm , 所 以 煤层 中的气体主要通过 基质孔 隙来扩 散。 。 在较多情况 下 , 煤层埋 藏 的深 度 足够大 时 , 煤在 煤 化过程 中甲烷才不致 于流 失 。因此 煤层 气 含量在 一 定程度 上取决 于煤 层 的埋 深 。另 外既然 煤层 甲烷 吸附在 基质 孔 隙 的表 面 , 那 么微孔 隙 的数 量 与 甲烷 的总量 密切 相关 , 而微 孔 隙 的数量 与 固定碳 和灰分 校正量又密 切 相关 。据 上所 述 , 可 利 用煤 质 分 析 和 解 吸测定等资料 , 建立方 程式来评估煤 层含气量 。 确定煤层 含气量的重要 方法之 一是 基 于气体在 固体表面吸 附的特性 , 由 L a n g mu i r 实验定 律 。煤对 甲烷 的吸附能力 与温度和 压力有 关 当温度 一定 时 , 随压力升高吸附量增大, 当达到一定高的压力时, 煤 的吸附能力达 到饱和 , 再增加 压力 , 吸 附量也 不再增 加 。煤 的上述 吸附特征一 般用方程描述 , 即 Q VL P / P L 式 中 Q为一定 压力下 , 煤吸附气体 的量 , m。 / t ; P 表 示压力 , MP a ; VL 表 示 L a n g mu i r 体 积 , m。 / t ; P 1 表示 L a n g mu i r压力 , MP a。 另外 , 有一些作 者利用非线 性理 论 , 预测 煤层 气 含气量 。 q 。 六 、 其 他 1 . 弹性 特性及地应 力分析 弹性形 变通常用弹性模 量 、 剪 切模量 、 泊 松 比及 岩石 的抗压 、 抗 张 、 抗剪 强 度 等参 数来 描 述 , 它 们 反 映 了岩石 承受各种压力 的特性 。利用声 波 全波列测 井得 到的纵横 波时差和地 层体 积密度 可 以估 算 弹性 模量 、 剪切模量 、 泊松 比等模量 。根据地 应力 分布 规 律 和对影 响 它 的诸 多 因素 的分析 , 利用测 井 等资 料 建立 地应 力计 算 的半 经验 公 式模 型 , 确 定模 式 中的 各参 数 , 计算地层 的应力数据 , 得到沿 深度 连续分 布 的地应力剖面, 再用实测或其它方法确定的数据检 验 、 校正应力计算 结果㈣ 。 对煤层 气储 层 评价 来说 , 弹性 参数计 算 和地 应 分析有 广 泛 的应 用 q , 如 煤 层 气 储 层 选 区评 价 5 0 煤 层气储层 的原地应 力 比较 大 , 阻碍 了裂 隙 的发育 以及割理 和裂隙之 间的连通 , 降低 了储 层 的渗 透性 , 影响排水 采气效果 。我 国鄂尔 多斯盆 地东缘 河东 地 区原地应 力 比较低 , 储 层渗透性 比较 好 , 而滇 东黔 西 地 区原地应 力 比较高 , 导致储 层渗 透性 比较 低 。 、 煤 层顶 、 底 板 的稳 定 性 分析 ; 井壁 稳 定性 分 析 ; 地 应 力 与渗透率 的关 系 分析 ; 确 定 最大 与 最 小应 力 方 向 , 即确定地 区应力场方 向等 。 2 . 地 层对 比 . 2 ∞ 煤 田测 井 最 早 的应 用 是 进 行 地 层 的划 分 和 对 比, 即划分煤层 识别煤 层 、 确定煤 层 的深度 、 厚度 、 岩性划分 、 煤层及其他地层在横向的分布规律。当 今测井 在地层对 比中仍 占重要 的地位 。测井 曲线 进 行井 问地层对 比是依据 岩性标 志层 的测井 响应特 征 和同层段 曲线 的相似性 。测井 曲线进 行井 间地层 对 比的优点在于它能提供各种标志层的准确深度和全 井段连 续的测井记 录。通 过测井 曲线 进行井 问地 层 对 比的分析和推断 , 可指导正 确 的地 质 的制 图 , 可 以 了解煤 层及其 他地 层 的 产状 、 构 造 、 层 加 厚 、 变 薄 以 及 在横 向 的分 布规律 等 , 这 对 了解 煤层 及煤 层气 的 空问分 布规 律 , 对 煤层 及煤 层 气 的勘 探 和开 发 的规 划提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资料。 3 . 沉积环境分析∞ ∞ 在鉴 定沉 积环 境 中 , 岩石 的粒 度 、 分 选 性 、 泥 质 含量 、 垂 向沉 积 序列 、 砂 体 的 形态 及 分布 等 , 都 是 重 要 的成因标志 。自然伽 马 、 自然 电位 、 电阻率 等测 井 曲线 可以反 映岩石 的粒度 、 分选 性 、 泥质 含 量 、 垂 向 沉 积序 列 , 通 过地 层对 比还 能 了解砂 体 的形 态及 分 布等 。例如 , 岩 石 的 自然伽 马强度 低 、 自然 电位 幅值 大时 , 岩石 的粒度 大 、 分选 性 好 、 泥 质 含量 小 , 因此 , 利用测 井等资料可 以有 效地查 明上述 成 因标 志 在纵 向和横 向 上 的变 化 , 从 而为 鉴定 沉 积环 境提 供有 价 值 的资料 。通过煤盆地 沉积环境 分析 可 以了解该 盆 地各 种沉积相 、 亚相 ; 了解地层 和煤层 的纵 向和横 向 上的变化 ; 预测 成煤 的有利部位 等 。 七 、 结束语 基于我 国的研究 现状和 目前 煤层 气勘 探开发 对 测井技 术 的新需 求 , 煤 层 气储层 测 井评 价仍 存在 如 下技 术问题 、 难点 。 1 利 用测 井 方法 直接 计 算煤 储 层 含气 量仍 是 难点 , 虽然 国 内外 学者 已研 究 出一 些估 算煤 储层 含 气量的模型 , 但这些模型有 的存在 地 区限制 , 有 的不 能直接计算储层含 气量 。 维普资讯 第2 5 卷第 3 期 天然气工业 2 煤 层 的储层具 有双 重孔 隙介质 特征 , 孔 隙系 统 复杂 , 孔 隙度 计 算 难度 大 , 虽然 , 目前 可 采 用前 人 估 算煤储层孔 隙度 的公式来 计算 , 但存在较 大误 差 。 3 煤 层煤 质 参 数通 常 可 由测 井 体积 模 型法 以 及概率模 型法 来确 定 。但 前 者误 差 大 , 且 所确 定 的 煤质参数不能直接与煤样实验室分析得出的工业分 析指标相 对照 ; 后 者存 在地 区限制 。 4 低 压 、 低 渗 、 裂 缝 型煤 层 气储 层 的渗 透 率计 算难度 大 。 5 需研 制 或 引进 新 的 、 先 进 的测 井 方法 , 并 针 对性地 加强其应用研 究 。 6 加强 井 中地球物 理工作 和理论 研究 如井 问 电阻率 、 井问声波等 。 7 利 用煤 层气储层 测井评 价最新 研究 成 果 , 加 强新 的煤层 气储层 测井处理 解释 与评价 软件 系统 的 研制 开发 。 参 考 文 献 1 赵 贤正 , 李 景 明 , 李 东 旭 等 . 中 国天 然 气 资 源 潜 力 及 供 需 趋 势 . 天然 气 工业 , 2 0 0 4 ; 2 4 3 1 ~4 2 刘洪林 , 张建博 , 王红岩. 中国煤层气形成的地质条件. 天 然 气工 业 , 2 0 0 4 ; 2 4 2 5 ~7 3 潘 和平等 . 测 井 资料 确定 煤层 孔 隙度 . 应 用 地球 物理 学 进 展 , 1 9 9 6 4王 敦则 , 蔚远 江 , 覃 世 银 . 煤 层 气 地 球 物 理 测 井 技 术发 展 综 述. 石 油物 探 , 2 0 0 3 ; 4 2 1 1 2 7 ~1 3 1 5 谭廷栋. 测并解释煤层气藏. 天然气工业 , 1 9 9 9 ; 1 9 4 3 0 ~ 3 3 - If j ’ 6 周明磊 苏现卫 张景考等. 粱 山煤 田戴庙井 田 3煤层 测 井曲线特征分析. 山东煤炭科技, 2 0 0 4 ; 1 3 8 ~3 9 ;丁 主 葙 滴 井 盐 袋 遵 彳 亍 煤 层 对 比 . 煤 炭 技 术 , 2 0 0 3 ; 2 2 3 8 潘 和 平 , 黄 智 辉. 利 用 模 糊 模 式 识 别 煤 成 气 层.地 球 科 学 中国地 质 大学 学 报 , 1 9 9 3 ; 1 8 1 8 4 ~9 4 9 潘 和 平 , 黄 智 辉. 测井 资 料 解 释 煤 成 气 层 方 法 研 究. 现 代 地质 , 1 9 9 4 ; 8 1 1 1 9 ~ 1 2 5 1 O 黄 智辉 , 陈 曜岑 . 煤 田地 球 物 理 测 井 . 湖 北 武 汉 中 国 地 质大学 出版社 , 1 9 8 6 6 2 ~1 7 4 1 1 刘家瑾, 陆国纯. 煤 田测井 资料数 字处理. 北京 煤炭工 业 出版社 , 1 9 9 1 4 0 ~5 1 , 1 2 2 ~l 2 6 1 2 潘 和平 , 刘 国强. 应 用 B P 神经 网络 预 测煤 质参 数 及 含气 量 . 地 球 科学 中国地 质 大学 学报 , 1 9 9 7 ; 2 2 2 1 3 潘 和平 , 黄智 辉 . 最 优 化变 尺 度 法 分 析 岩性 和煤 质 . 物探 与 化探 , 1 9 9 1 ; 3 1 6 8 ~1 7 5 1 4 黄 智 辉 . 潘 和平 . 最 优 化技 术 在 测 井 数 字处 理 中的 应用 . 见 勘探 地 球 物 理 勘 查 地 球 化 学 文 集. 北 京 地 质 出 版 社 , 1 9 9 0 8 2 ~9 2 1 5 潘 和平 , 黄 智 辉 . 煤 层 煤 质 参 数 测 井 解 释 模 型. 现 代 地 质 , 1 9 9 8 ; 1 2 3 4 4 7 ~4 5 1 1 6张井 , 韩 宝 平 . 唐 家祥 等 . 煤 及 煤 层 顶 底 板 的孔 隙 结 构 特 征. 煤田地质与勘探 , 1 9 9 8 ; 2 6 2 2 8 ~3 l 1 7 周 家 尧 , 关 德 师. 煤 储 集 层 特 征 . 天 然 气 工 业 , 1 9 9 5 ; 1 5 5 6 ~ 1 O 1 8 李铭 , 楚 泽涵 , 卢颖 忠. 煤层气测 井评价. 特种 油气藏, 2 0 0 0; 7 1 4~ 1 O 1 9 柳孟文 , 李能根 , 赵文光等. 煤 层气 综合评价技术初探. 测井 技 术 , 1 9 9 9 ; 2 3 2 9 9 ~ 1 0 2 2 O娄剑 青 . 影 响煤 层 气 井 产 量 的 因素 分 析. 天 然 气 工 业 , 2 0 0 4; 2 4 4 6 2 ~ 6 4 2 1 全裕 科 . 影 响 煤 层 含 气 量 若 干 因 素 初 探 . 天 然 气 _T业 , 1 9 9 5; 1 5 5 1 ~ 5 2 2 Ah m e d U e t a 1 . An a d v a n c e d a n d i n t e r g r a t e d a p p r o a c h t O c o a l f o r ma t i o n e v a l u a t i o n . S PE 2 2 7 3 6, 1 9 9 1 2 3侯俊 胜 , 王颖 . 神 经 网络 方 法 在 煤 层气 测 井 资 料 解 释 中 的应用. 地质与勘探 , 1 9 9 9 ; 3 5 3 4 1 ~4 5 2 4潘 和平 , 黄智 辉. 煤 层含 气 量 测 井解 释 方 法 探 讨. 煤 田地 质 与勘 探 , 1 9 9 8 ; 2 6 2 5 8 ~6 O 2 5吴东 平 , 岳 晓燕 , 吴 春 萍. 神 经 网络 技 术 在 煤 层 气测 井 评 价 中 的应用 . 断块 油气 田 , 2 0 0 0 ; 7 5 4 7 ~5 O 2 6 张 筠 , 林 绍 文 , 葛祥 . 测 井 在 洛带 气 田地 层 弹 性特 征 及 应 力场分析中的应用. 天然气工业 , 2 0 0 2 ; 2 2 5 4 2 4 5 2 7 刘 贻军 , 娄建 青. 中国煤 层 气储 层 特 征 及 开 发 技 术探 讨 . 天 然气 工业 , 2 0 0 4 ; 2 4 1 6 8 ~7 1 2 8 杨 宽. 用 测 井 资料 评 价煤 层 顶 底 板 稳 定 性 . 煤 田地 质 与 勘探 , 1 9 9 8 ; 2 6 1 5 8 ~ 6 1 2 9 苏 时 才 , 王海 清. 利用 测 井 曲线 进 行 煤 层 对 比及 聚 煤 规 律 研究 . 煤 田地 质 与勘探 , 1 9 9 5 ; 2 3 6 5 5 ~5 8 3 O 黄 智 辉. 地 球 物 理 测 井 资 料 在 分 析 沉 积 环境 中 的 应 用. 北 京 地 质 出版 社 , 1 9 8 6 收 稿 日期2 0 0 4 - 1 2 - 1 0 编 辑韩 晓渝 51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