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金矿同为素年龄的厘定.pdf
胶东金矿同位素年龄的厘定 张振海 张景鑫 叶素芝 著 终 方 咬 版 社 19 9 4 凉 新登字0 9 5 号 内 容 提 要 本书是地质矿产部金矿专项科研项口 成果 , 是一 部运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 以R b - S r 测年方 法全而地研究胶东金矿同位素年龄的 著作.作者以 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 一胶东几 个成矿带上有代 表性的矿床进行 了剖析, 首次在乳s L } 金矿完成了 一 次矿化几个矿化阶段的同位索年龄测定工 作,提出一r “ 主矿化期同 位素年龄” 的 概念;首 次采用了 蚀变矿物组合样品, 成功地测 定 r 一批 R b - S r 等时线年龄数据;首次用一系列 a 7 S r / S 6 S r 初始比 ,给胶末金矿物质来源提 供了 依据; 对胶东玲珑花岗 岩、昆俞山 花岗 岩提出了白 己的见 解. 研究成粱对胶东金矿在11 j i1] 域上的演化,对成矿理论的 研究及找矿都将起到颇有价位的作 用,为 R b - S r 测年方法的应用开拓 厂 新的视野,注人 厂 新的活力. 本书可供从事专业地质 上 作人员、教学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胶东金矿同位素年龄的厘定 张振海 张景鑫 叶素芝 著 责任编辑 李洪杰 终 方 咬 版 才 ‘出 版 北京民族学院南路 9号 中国地质大学轻L I 1 } I1 i ’ E I 刷 新生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7 8 7 x 1 0 9 2 1 /1 6 3 . 6 2 5印张2 捕页9 0宇 1 9 } 1 年 3 月第 一 版1 9 9 4年3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0 0 卜- 5 0 0 I S BN 7 -5 0 2 8 -1 1 2 1 -4/P 6 7 9 1 5 1 4 定价 5 - 8 0 L 前言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产金区, 具有悠久的采金历史, 黄金产量居全国之冠, 地质科研程度 亦属全国前列. 胶东地区系统的金矿地质科研工作始于1 9 4 9 年之后, 曾有大批的科研单位、 高等院校 和野外地质队在该地区从不同学科对基础地质、 金矿成因及成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深 人的研究, 其科研成果、 金矿专著之多堪称全国之最. 胶东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工作是从 1 9 6 3 年开始的。1 9 6 4 年在 地质科学 见正式报 导, 到 1 9 8 8 年陆续有大量同位素年龄数据公开发表①。这期间, 同位素年龄集中于解决地 层和侵人体的变质或侵位时代问题。 所用方法, 1 9 8 0 年以前以K - A r 体积法为主; 1 9 8 0 年 之后完善了U - T h - P b 法和R b - S r 等方法。对于众多的金矿床成矿时代, 在1 9 8 7 年之前 仅以与矿床成因有关的侵人体形成时代加以推论而得出; 1 9 8 8 年才见用蚀变矿物绢云母来 测定金矿床矿化年龄的数据报导. 作者自1 9 8 9 年开始从事于金矿化同位素年代学的 研究工作, 当年正式提交了 从金矿床 蚀变围岩中选出的蚀变绢云母用R b - S r 等时线方法所测出的一批年龄数据.但是这些工 作是初步的, 对金矿床蚀变围岩的研究及 其如何挑选合适的年龄样品研究有待深人.因为 当时认为只有挑出纯的蚀变给云母才能进行年龄测定研究。拘于此, 牵联到样品挑选难度 大以 及成本高、 没有专项经费等因素, 影响了研究工作的深人进行。 为了使我国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测定工作更直接、 更可行、 更科学化; 为了使我国胶东这 个研究程度最高的产金区的科研工作更加系统和深人, 使成矿过程在时间上定量化.地质 矿产部特在1 9 9 0 年设立了有关金矿同 位素年龄厘定的地质科研工作项目。 岩金是我国 金矿床的主要类型.热液矿床成了金矿的最主要的成因类型而引起注重研 究.对金矿床围 岩蚀变的研究不仅具有探讨金矿成因的 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经济意义, 所 以一直是矿床学者必不可少的工作取向.各学派对围岩蚀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之后, 所论及的观点虽稍有不同, 但基本是一致的, 归纳起来主要是 其一 要形成原生金矿必须经过元素活化一运移一富集沉淀的成矿过程。在这个多次 反复进行的过程中, 都需要强烈的 构造岩浆活动及蚀变作用。因此认为, 金矿的形成是个多 作用、 多 阶段、 多期次、 多成因的长期复杂的继承演化的结果。 其二 围岩蚀变是热液矿床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围岩蚀变的特征, 正确划分蚀变围 岩类型, 划定围岩蚀变期次、 J1[fi 序、 作用过程以及确定蚀变过程中成分的变迁等, 对追溯成矿 过程和寻找矿床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三 围岩蚀变异常强烈是构造岩蚀变的特征。通常都发育有钾长石化、 硅化、 绢云母 化、 黄铁矿化、 碳酸盐化和绿{} E 石化等, 且有一定的分带规律.从主裂面往外, 动力变质作用 ①中国地质学会, 第三届、 第四 届全国同位素年代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 摘要 汇 编, 1 9 8 6 , 1 9 8 9 . 和热液蚀变作用逐渐减弱, 在黄铁绢英岩化带大都是金矿作用最强的 部分, 从而形成富的工 业矿体 . 借鉴上述观点, 我们在广泛的地质考察、 研究的基础上, 在胶东诸多矿化带中选出具有 代表性的矿床重点作了剖析及取样、 室内鉴定、 选样、 分离、 测试.以R b - S r 等时线的方法 获取其同位素地质年龄.在取样、 选样中, 注意对蚀变带和蚀变矿物的研究, 如多次蚀变的 叠加、 期次、 矿物组合、 共生规律; 注意R b - S r 封闭体系的分析和辨证处理; 注意不同组分的 试样元素在分离时实验条件的变化; 样品测试中新技术的应用和等时线的拟合等等. 本研究测定的一系列同位素年龄, 对胶东金矿在成矿过程中时间域上的演化提出了如 下见解 胶东金矿多形成于燕山期, 最早矿化发生在 1 . 8 8 亿年左右, 形成以灵山沟金矿为代 表的金矿床; 之后, 燕山期活动进人高潮, 含金热液到处穿插, 在约0 . 8 亿年内, 处于特定的 环境中先后形成了乳山、 玲珑、 栖霞、 玲珑1 0 8 号脉等金矿床; 燕山 期1 亿年之后, 活动减弱, 不再造成有意义的金矿化; 喜山期活动再起, 距今约0 .4 6 亿年形成了以界河金矿为代表的 金矿床 。 胶东金矿成矿集中在燕山期大约0 . 8 亿年的时间范围内, 各带成矿的早晚无明显的规 律性, 取决于该区的地质条件. 本研究首次对胶东东部牟一 乳断裂带上的乳山金矿测定了一次成矿作用不同矿化阶段 的同位素年龄, 这是前人未曾 作过的大胆尝试。对围 岩蚀变分带发育不全的金矿床, 提出了 测定其“ 主矿化期同位素年龄” 的概念, 使为数众多的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得以综合性的有科 学意义的表达.以对R b - S r 方法全方位的理解并鉴于目 前测试水平的提高, 我们采用了 蚀 变矿物组合样品, 从而大大扩展了取样、 选样的适应性, 这种新扩展给已经成熟的R b - S r 方 法在应用方面注人了新的活力。据此, 我们获得了包括山东、 河南、 安徽等省在内的一批金 或金属矿床成矿的年龄数据, 对分析矿床成因和找矿思路都起到了颇有价值的作用, 这些成 果还体现在对郑庐断裂两侧、 纬向构造体系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和铅锌矿床的横向验证. 可以说, 本研究推出并采用的蚀变矿物组合样品, 为今后解决不同围岩、 不同时期金矿床的 成矿时代问题, 拓宽了视野和途径, 提高了效益和能力. 胶东金矿一系列R b - S r 等时线提供的8 7 S r / 8 6 S r 初始比 值集中在0 . 7 1 0 3 2 -0 . 7 1 5 3 4 之 间。这说明, 胶东各金矿的物质来源并非纯系上地慢, 而是来源于大陆壳.即使来源于上地 慢的 岩浆也是在侵位的 过程中, 大量地熔融了大陆壳, 已经面目 全非了. 1 9 9 3 年为了把研究成果及时能为生产科研服务, 在 贵金属地质 第 2 卷第 1 期上发表 了 胶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化蚀变带 R b - S r 等时线的研究及测定 、 矿化期同位素年龄测定 中样品的挑选及元素分离技术的研究 .在 河南地质 1 9 9 3 年第 1 1 卷第2 期上发表了 矿 化期同位素年龄的初探 等三篇文章.反映了本研究的阶段成果, 受到同 行专家的重视. 本研究是在地质矿产部科技司、 金矿专项办公室领导下及地质力学研究所科技处直接 管理下进行的。野外地质工作得到了各所在矿山、 黄金管理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研究 工作中得到了孙培基高级工程师、 刘敦一研究员、 陈光远教授、 邵伟教授的指教和帮助, 在此 一并致谢. 目录 第一章 胶东金矿区域地质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区域地层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岩浆岩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构造及金矿带分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胶东金矿围岩蚀变和成矿阶段 ⋯⋯ 第一节 蚀变岩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蚀变 岩的 分带和 期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成矿阶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矿化期同 位素年龄测定样品的挑选 ⋯⋯ 第一节 R b - S r 法测定同 位素年龄样品的必备前提 ⋯⋯ 第二节 样品挑选的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封闭体系的辨证认识和处理 .. ⋯⋯ 第四 节 挑出 合格的 样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 玲珑矿田金矿床主矿化期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 ⋯ 第一节 地质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围岩蚀变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西山矿区1 0 8 号脉金矿床金矿化期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 第四节 东山 矿区九曲金矿床金矿化期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 第五章 灵北矿田灵山沟矿区金矿床主矿化期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 第一节 地质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围岩蚀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主矿化期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 第六章 焦新矿田界河金矿成矿期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 第一节 地质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围岩蚀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主矿化期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 第七章 胶东乳山金矿矿化阶段同位素年龄的研究及测定 ⋯⋯ 第一节 地质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围岩蚀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矿化阶段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 ⋯⋯ 第四节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章 胶东栖霞马家窑金矿成矿期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 第一节 地质概况 第二节 围岩蚀变 1 1 2 2 4 4 6 7 8 8 8 1 0 1 1 1 2 1 3 1 3 1 5 1 7 2 0 2 0 2 0 2 0 2 3 2 3 2 3 2 3 2 6 2 6 2 6 2 8 3 2 3 5 3 5 3 6 第三节 主矿化期同位素年龄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6 第 九 章 分 析测 试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第一 节 样品 的 挑选 和研 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第二节 被测元素的分离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第三 节 元 素的 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第四节 分析测试中 标准样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第五节 样品点的筛选和等时线的 处理 。 一 3 9 第十章 其它地区金矿化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第一节 邦庐断裂带两侧其它地区金矿床成矿年龄的 测定 ⋯⋯” 二 4 1 第二节 纬向构造体系中 金矿床成矿时代的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第三节 其它地区同 位素年龄测定的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第十一章 对一些地质体形成时代的 再认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第一节 玲珑花岗岩成岩时代的讨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第二节 昆箭山花岗 岩成岩时 代的讨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第十二章 胶东金矿同位素年龄厘定研究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 第一节 胶东金矿成矿在时间 域上的演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 第二节 样品适应性的新扩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9 第三节 成矿阶段与主矿化期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0 第四 节 胶 东金 矿物 质来源 ⋯ ⋯,’. ⋯⋯ 50 第一章 胶东金矿区域地质背景 胶东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夏构造系系列, 主要发育晚期新华夏系二级构造带胶东断 裂构造带. 第一节 区 域 地 层 胶东地区内出露地层以太古界胶东群为主, 其在胶东隆起范围内占全部出露地层的 7 0 。其次为下元古界粉子山群, 出露较局限; 晚元古界蓬莱群, 出露零星。由于胶东地壳 长期上升, 致使整个古生界缺失, 中、 新生界也发育不全。 一、 胶 东群 胶东群主要分布于栖霞至招远以南, 总走向为东西向.从下至上较为通用的划分层序 为 蓬介组、 民山组、 富阳组。蓬介组与民山组均以黑云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为主。富阳组 以片麻岩为主, 黑云变粒岩仅为夹层。 胶东群中发育有不均匀的混合岩化现象, 表现明显处可出现注人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 岩、 眼球状混合岩等。据对余汉茂 1 9 8 4 采集的胶东群中上部层位中5 个错石样品进行 U b - T h - P b 法同 位素年龄 测定, 计算 P b - - P b 等时 线年龄为2 6 6 4 . 5 骂 名 Ma , U - P b 谐和图 上 交点为2 6 7 0 Ma 。一般将此值视为蓬奋组形成年龄。 二、 粉子山群 粉子山群多沿胶东群地层边缘呈线型分布, 假整合或局部不整合于胶东群之上.主要 岩石类型有 黑云变粒岩、 石英岩、 大理岩、 片麻岩、 二云母片麻岩等。岩石属中级变质, 混合 岩化程度较弱.测定黑云母片岩K- A r 年龄为1 4 5 0 M a 据山东地质六队 . 三、 蓬莱群 蓬莱群在区内分布零星, 覆盖在胶东群之上, 与下伏岩层为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岩石类 型主要为浅变质的石英岩、 板岩、 千枚岩、 大理岩、 灰岩等, 据有关资料, K- A r 法同位素年龄 为9 0 0 -1 1 0 0 Ma , 属元古代产物。 四、 中新生代地层 本区中生界上侏罗、 下白翌系为陆相火山岩, 分布在断陷盆地内。层中夹有中基性火山 岩, 显示出胶东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对金矿化及其找矿勘探极为有利. 1 第二节 岩 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 侵人岩为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类和各种酸、 中、 基性脉岩。胶西北 地区主要分布有玲珑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玲珑 中 细粒浅色花岗岩, 栗家河花岗岩、 郭家岭 花岗闪长岩、 上庄变斑状花岗岩、 艾山花岗闪长岩以 及胶东东部地区的三佛山和昆箭山花岗 岩. 胶东金矿带脉岩类极为发育, 伟晶岩与细晶岩脉常出现于各金矿区 深部及外围, 此是指 示碱质与硅质活动与其后金矿化的标志, 是与金矿化有关的长石石英脉出现的前奏。 第三节 构造及金矿带分布 胶东地区主要发育晚期新华夏系二级构造带 胶东断裂构造带。 在成矿前新华夏系构造活动比较强烈, 造成了大量的脉岩侵人, 为含矿热液的形成和金 元素迁移富集提供了必要的地质条件. 在成矿过程中, 由 于新华夏系多次活动的影响, 造成了多个成矿阶段.诸多矿床学家对 成矿阶段的划分大体相似, 即均以钾长石化硅化阶段开始, 进而主要矿化阶段即石英一 黄铁 矿化、 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结束于碳酸盐化阶段。 在成矿之后, 新华夏系还有构造活动, 但强度相对较弱. 研究表明 本区构造有分级控矿的规律性.大断裂并不含矿, 但在其一侧或两侧与其平 行的 规模较小的断裂中可找到矿体。也可看到, 构造体系中具有断裂带的方向 和等距性 控矿规律。胶东地区从西到东有如下大的成矿带 招一 掖金矿带、 蓬莱一 平度北东金矿带, 栖 霞一 马家窑金矿带、 牟平一 乳山金矿带. 招一 掖金矿带集中了胶西北地区金矿储量的9 5 以上, 主要包括三山岛、 焦家、 新城、 界 河、 灵山沟、 北截、 金翅岭和玲珑等金矿。 中部栖霞一 马家窑金矿带主要包括马家窑、 山城、 流口等金矿. 东部牟平一 乳山金矿带主要包括金青顶, 邓格庄、 金青岭等金矿. 每条成矿带上的矿床分布同样具有等距性, 这种突出性、 普遍性的构造控矿规律对找矿 极为有利。 我们的具体工作区和同位素年龄采样分布见图 1 .3 . 1 2 n‘.‘,二 .‘通...口丫止 团困国 咋产OUQ了 困国团 4,1曰20 困回国 1气k‘八j 困回回 J一K Q } -奥 P e f 人4 Q P t f 砂丫 A r 一 P t Pt 厂 0 5 1 0 k m / s 2YSY Sr n\ , , ,Y 、 Y s / Y 3 Y s 龟 女 入 1一K 二1‘ 户 一 ‘ . J 一 P t娇汤 。 } 黄 ,3}} Pt1Yr 一 、 __ _ 圣 厂t 洲。上尸 妞 气 飞 . 、口 节 舆 污吞令 汉 . _ 一 Qi 片一 ZP Y }_ z C 书 缓卜立止鲤坎、 一 、、 7SAr - P t / Ar 一P t 。 tp Y 5- 栖 霞 Ar -P t3 7 2 口 }SY 、 y r一 P * 1 3 家 窑 价 Ys 攀 I - z 幻一20’ 高 i s 几 y 3 , ,J于;1 ︺冬丫. Y 一 鹤山 扒 Ar 一R 八一川 v s Pt f价 打一盯 A r 一P t 1 Ar 一R 一P t 金青 顶 少 凉 水 湾 少 、 姜 健 J一K 0 j 一K O 莱阳 Ptf YsJ-KY s Q ZP Pt 厂 I 加 1 2 01 3 0 J 一 、 121 001 - x} 了 三 佛 山 L111121 30金 Y-z西 尹广了 一P t 1 2 2 图 1 .3 . 1 胶东金矿区同 位素年龄 采样点分布图 1 第四系; 2 . 侏罗一白坚系; 3 .震旦系; 4 . 登系; 5 . 太古一元古界 胶东群 6 . 燕山晚 期花岗 岩; 7 . 燕山早 期花岗 岩 玲珑花岗 岩 8 . 太古一 元古花岗 岩 9 . 断 层; 1 0 .推铡断层; 1 1 . 金矿点; 1 2 . 采样点 1 31 第二章 胶东金矿围岩蚀变和成矿阶段 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 围岩蚀变作用既可发生于成矿期间, 也可发生在成矿之前或成矿 之后, 而各期围岩蚀变又可相互叠加。与岩浆演化作用有关的含矿溶液和不含矿的热液均 可使围岩发生蚀变, 只是深度和广度有所差别.因此, 正确地划分蚀变围岩的类型、 期次、 顺 序、 化学过程与成岩成矿过程溶为一体, 以便找出成矿时形成的蚀变矿物或矿物组合给以同 位素年代学研究, 这对得出金矿床矿化的年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蚀变岩的类型 一、 长石化 长石化主要表现为钾长石化, 另外有微斜长石化、 冰长石化、 钠长石化, 当含粉状赤铁矿 较多时便形成红色长石, 俗称红长石化. A u的搬运剂主要是非金属元素O , H. C . N. S . C 1 . F , 它们可与A u离子形成各种可溶 性盐类、 络合物、 胶体溶液或水溶液。金属元素K . N a , C a , Mg 等可使溶液碱化, 提高氧化 程度, 促进A u 溶解、 运移和沉淀.以上作用在矿物学上的表现为非金属元素进人矿物成分 结构及气液包体.金属元素K. N a , C a , Mg 形成成矿外围的 蚀变矿物, 如长石化 钾、 钠长 石化 等。长石化一般分布在蚀变带外侧, 但当绢云母化不发育时, 它也可邻近矿体出露. 由于所处构造的地质环境不同, 长石化可向两个成岩成矿系列发展.受构造裂隙控制 的 多呈脉状沿裂隙产出; 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多呈团块状面型钾化, 成为蚀变岩型金矿的 前 奏。 长石化是 A u矿形成的先导.长石化强烈, 表示该地区有元素的强烈运移, 粒度愈粗, 表示挥发组分含量愈高; 颜色愈红, 表示氧化程度愈高, 对 A u矿化越有利。脉型钾化和团 块状钾化分别是找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的标志。 长石化是成岩一 成矿过渡阶段的产物.陈光远等把其列为成矿期中的无矿化阶段, 只 相当于使成矿物质转移到有利地段富集成矿作用的纽带, 所以一般情况下它的同位素年龄 应该是成矿阶段中最早的计时. 应该提到的是长石化往往与硅化形成蚀变组合, 钾长石化沿裂隙向上可逐渐演化为白 色干净的石英小脉, 小脉中可见石英与钾长石颗粒共生.白色石英小脉再向上有可能逐渐 演化出石英黄铁矿脉并有一定的金.这充分反映出了钾长石化是金矿主矿化期的前锋。取 长石化阶段的长石测定同位素年龄, 即可代表成矿热液前锋的年龄. 二、 硅化 硅化是金矿围岩最为常见的蚀变现象。含有大量长石类的花岗质岩石, 受蚀变出现大 量的绢云母和游离的 石英.根据交代蚀变岩的矿物成分变化以及交代特征和化学组分的迁 移, 交代蚀变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4 4 KA I S i 3 O 8 4 Na A I S i3 O 8 2 C a A 1 2 S i 2 O b 1 2 H2 O - 钾长石 钠长石 钙长石 2 K A 1 3 S i 3 O 10 O H 尹2 2 S i O 2 2 N a 夕 2 C a 2 O K 夕 3 A 1 2 0 3 n 1 2 0 绢云母 石英 局部地区绢云母和石英分别集中, 石英常在绢英岩化的外侧形成窄而富集的硅化带, 有 时可出现独立的硅化带, 岩石致密而坚硬, 几乎全由硅质物构成。著名的玲珑矿田的“ 玲珑 背” 即是由硅化带构成的. 蚀变型的石英呈不同形状、 不同颜色 因含杂质不同 、 不同粒级存在于蚀变岩中。它是 矿化阶段的产物, 其本身常常含金 多为暗灰色, 金含于微细隙之中 .所以用它测试的同位 素年龄应反映出矿化时期的年龄. 三、 绢英岩化 绢英岩化是金矿区最广泛的一种蚀变类型, 主要分布在矿脉或无矿石英脉的两侧, 与断 裂关系密切, 绢英岩主要由蚀变绢云母、 石英组成.绢云母和石英都是热液蚀变产物 交代 蚀变反应式见前 。对应着多阶段的成矿热液活动, 有多阶段的绢云母、 石英产生。有时可 和蚀变产生的黄铁矿构成黄铁绢英岩带.绢英岩化带一般宽数十厘米至十余米不等.绢英 岩化是金矿化的主要矿化阶段, 与黄铁矿化组成金矿的主矿化期。所以 从绢英岩中选取绢 云母测定矿化年龄就成了年代学者的主要方法。 四、 黄铁矿化 随着金矿围岩蚀变的增强, 含矿热液已从早期热液具有高温、 高氧化势及低硫特点的氧 化环境向高硫还原环境转变。围 岩中暗色矿物首先分解, 释放出Mg , F e 等并向裂隙迁移, 进人热液系统, 导致矿脉中出现大量富Mg , F e 的矿物, 如黄铁矿。因为金有亲铁性, 所以 黄铁矿中存在金, 成了金的主要载体. 黄铁矿化多分布于矿脉附近, 呈脉状或浸染状叠加于绢英岩化之上, 构成所谓的黄铁绢 英岩, 它是每次矿化的主矿化期, 是主要的成矿阶段。黄铁矿化的宽窄和强弱根据金矿类型 不同而有所差异. 黄铁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