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部队发现的金矿床.pdf
上 册 黄金部 队发 现 的 金 矿 床 甘肃阳山金矿床 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 ,大地构造位置 处于扬子板块以北 、 中朝板块以南 、 松藩 甘孜褶 皱系以东的三角区内 ,属西秦岭南亚带 。 该区原以 开采砂金为主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陆续发现了 大水 、 坪定 、 拉尔玛 、 东北寨 、 联合村等一系列岩 金矿床 。 1997 年 ,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在进行水 系沉积物测量时发现了阳山金矿 。 目前 ,该矿床控 制的金资源量已达 308 10 3 kg ,为特大型金矿床 。 1 成矿地质背景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元古宇碧口群白云岩 、 灰岩 、 硅质岩 、 千枚岩 、 板岩及绿片岩等 ;泥盆纪 砂岩 、 板岩 、 千枚岩 、 灰岩 、 含铁石英岩等 ;石炭 纪和二叠纪灰岩 、 白云岩 、 砂岩 、 板岩等 。 此外 , 还零星出露三叠系 、 侏罗系地层 ,以碎屑岩为主 (图 1)。 其中 ,泥盆系三河口组为阳山金矿床的主 图 1 甘肃阳山金矿带地质简图 Jc1 2, Jb1 2, Ja1 2 中 、 下侏罗统 ; P2 4 1 , P2 3 1 , P2 1 1 下二叠统 ; D12s5, D12s4, D12s3, D12s1 2 中泥盆统三河口组第四 、 第三 、 第二 、 第 一岩性段 ; Ptbk11 元古宇碧口群 ;γπ 斜长花岗斑岩 ;1 不整合面 ;2 断层 ;3 推测断层 ;4 金矿体及编号 要围岩 ,其特征与杜乐天描述的 C , Si ,泥质沉积 较为一致 ,推测为一套热水沉积 。 矿床位于玛曲 略阳深大断裂南侧 ,矿区以文 县弧形构造为主 ,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断裂构成 (图 2) ,包括松柏 黎坪 、 安昌河 观音坝 、 马家 磨 魏家坝 、 白马 临江断裂 。 阳山金矿即位于安 昌河 观音坝断裂带中 ,该断裂呈 NEE 走向 , N 倾 ,倾角 50 ~ 70 ,长 30 km ,宽数百至数千米 。 断裂带内褶皱较为发育 ,而且 ,在褶皱翼部有一系 列次级层间剪切带或断裂伴生 ,其产状与地层产状 近于一致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上述次级层间剪切带 或断裂中 。 区内小岩株和岩脉沿构造破碎带产出 , 其岩性主要为浅成的花岗岩类 ,包括中细粒斜长花 岗斑岩 、 细粒黑云二长花岗斑岩 、 花岗细晶岩以及 图 2 文县弧形构造略图 T 三叠系 ;C 石炭系 ;D 泥盆系 ;Z 震旦系 ;1 石英闪长岩 脉 ;2 断裂 ;3 倒转倾伏向斜 ;4 金矿床 霏细斑岩等 。 岩石 SiO2含量 69畅85% ~ 80畅77% , 平均 73畅88% ,里特曼指数 (δ) 一般为 0畅3 ~ 0畅4 , 3 国 内 外 近 年 发 现 的 大 型 金 矿 床 属钙性系列 。 在 Q A P 三角图上 ,岩石化学成 分有连续变化的特征 。 其中 ,斜长花岗斑岩脉在矿 区出露最为普遍 ,与金矿体关系也最为密切 。 2 矿床地质特征 2畅1 矿体特征 阳山金矿带东起固镇 ,西至堡子坝 ,全长 12 km ,分为 4 个矿段 ,即阳山 、 高楼山 、 安坝和葛 条湾矿段 ,共发现 49 条金矿脉 ,其中规模最大的 305 # 、 314 # 矿脉均位于安坝矿段 (图 1)。 305 # 脉 位于安坝背斜南翼的破碎带中 ,由碎裂岩化 、 黄铁 矿化千枚岩及斜长花岗斑岩组成 ,矿脉在平面上为 舒缓波状 ,在剖面上为脉状 ,总体走向 NEE ,倾 向 N ,倾角45 ~ 70 ,仅圈定了1 条矿体 ,长1 800 m ,控制斜深 440 m ,平均厚度 5畅58 m ,平均品位 7畅06 10 - 6 ,计算金资源量为 56 133 kg 。 314 # 脉 平行于 305 # 脉并位于其上盘 ,也圈定 1 条矿体 , 长 2 100 m ,控制斜深 330 m ,平均厚度 5畅61 m , 平均品位 5畅52 10 - 6 ,计算金资源量 27 570 kg 。 2畅2 矿石特征 2畅2畅1 矿石类型 矿区矿石按氧化程度可分为原 生和氧化矿石 ,以前者为主 。 按矿石原岩类型又可 将矿石分为蚀变砂岩型 、 蚀变千枚岩型 、 蚀变灰岩 型和蚀变脉岩型 4 种 ,其中以黄铁矿化蚀变千枚岩 和黄铁矿化蚀变斜长花岗斑岩型矿石为主 。 2畅2畅2 矿石矿物成分特征 矿石中金属矿物种类 较多 ,有自然金 、 银金矿 、 毒砂 、 黄铁矿 、 辉锑 矿 ,其次有钛铁矿 、 钒钛磁铁矿 、 磁铁矿 、 磁黄铁 矿 、 闪锌矿 、 方铅矿 、 白铁矿 、 硫锑铅矿 、 软锰 矿 、 硬锰矿 、 褐铁矿等 。 其中主要为细粒 (粒径小 于 2 mm) 黄铁矿和毒砂 ,并且毒砂含量略高于黄 铁矿 。 镜下统计结果表明 ,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 主 ,其次为银金矿 。 金矿物主要赋存于毒砂 、 褐铁 矿 、 辉锑矿和粘土矿物中 ,有 3 种赋存状态 1) 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毒砂 、 褐铁矿和粘土矿物中 , 占镜下统计数的75畅46% ;2) 以裂隙金赋存于黄铁 矿和褐铁矿的微裂隙中 ,占统计数的 11畅82% ;3) 以粒间金赋存于粘土矿物中 (12畅72% ) ,金矿物嵌 布粒度细微 ,镜下见到的最大金矿物颗粒仅 5 ~ 6 μm ,大部分在 2 ~ 3μm 或更小 。 矿石中主要非金属矿物有石英 、 绢云母 、 方解 石 、 白云石 、 长石 ,次有高岭土 、 绿泥石 、 叶蜡 石 、 绿帘石 、 重晶石 、 雄黄 、 石榴子石 ;微量矿物 有锆石 、 电气石 、 透辉石 、 臭葱石 、 萤石等 。 2畅2畅3 矿石化学成分特征 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表明 ,矿石中除 Au 外 ,还含一定量的 Sb (10畅4 10 - 6 ~ 299畅0 10 - 6 ) , Ag (0畅1 10 - 6 ~ 0畅8 10 - 6 ) , Cu (17畅5 10 - 6 ~ 35畅2 10 - 6 ) , Pb (30畅5 10 - 6 ~ 59畅3 10 - 6 ) , Zn (41畅7 10 - 6 ~ 94畅0 10 - 6 ) 等 ,但不具备综合利用价值 ;矿石中 As (0畅19% ~ 1畅07% ) ,C有机(0畅07 10 - 6 ~ 2畅22 10 - 6 ) 含量偏高 ,对选矿不利 ;原生矿石比氧化 矿石 Au 品位要高 ,显示矿石向深部变富 ,但 As , C有机含量也随之升高 。 此外 ,对矿区 113 件样品进 行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 Au 与 Ag , As ,Sb , Hg 为正相关 ,表明成矿元素为一套与低温热液活动有 关的组合 。 2畅3 围岩蚀变及成矿期次 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 、 绢云母化 、 粘土 化 、 碳酸盐化 、 黄铁矿化 、 毒砂化 、 褐铁矿化等 , 总体表现为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 ,其中绢云母 化 、 粘土化 、 碳酸盐化在区内广泛发育 。 从矿体到 围岩有一定的蚀变分带现象 , 表现为近矿部位硅 化 、 黄铁矿化较强 ,而远矿部位粘土化 、 碳酸盐化 较发育 。 但由于受构造破碎以及围岩成分的影响 , 蚀变分带并不十分明显 。 阳山金矿成矿期次可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 ,热 液期可分为 4 个成矿阶段 Ⅰ 无矿石英 ; Ⅱ 黄铁 矿唱石英 ; Ⅲ 黄铁矿唱毒砂唱石英 ; Ⅳ 石英唱碳酸岩阶 段 ,其中 Ⅱ , Ⅲ 为主要矿化阶段 。 3 地球化学特征 3畅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对 19 件样品 62 个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 分析 ,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 105 ~ 310 ℃ ,主要集中于 150 ~ 250 ℃ 。 流体包裹体盐 度范围为 1畅6%~ 10畅4% , 主要集中在 1畅6%~ 6畅5% 之间 。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流体气相成分 以 H2O 和 CO2为主 ,存在一定量的 CH4和 H2。 液相组分中阳离子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 Na + , K + ,Ca 2 + ,Mg 2 + , Li + ,而阴离子以富 Cl - ,贫 F - 为特点 ,SO 2 - 4, HCO - 3含量变化较大 。 3畅2 同位素组成 3畅2畅1 S 同位素 黄铁矿 、 辉锑矿的 S 同位素组 成测试结果表明 ,矿石 S 以相对富集 34 S ,并且离 散性较大为特征 (δ 34 S 值为 -3畅47 ‰ ~ 13畅23 ‰ ) , 42008 年 黄金地质专题信息编辑之十四 一般认为这种 S 同位素组成较分散 ,成矿过程可能 存在多个 S 源 。 本区黄铁矿唱石英细脉δ 34 S 值接近 矿化千枚岩 ,而辉锑矿δ 34 S 值接近于再平衡岩浆 水热液矿床 ( - 2 ‰ ~ 3 ‰ ) ,显示地层 S 与岩浆 S 均参与了成矿作用 。 3畅2畅2 氢氧同位素 矿石中细小黄铁矿石英脉中 石英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δ 18 O石英值为 -3畅23 ‰ ~ 0畅41 ‰ ,δD 值为 -92畅4 ‰ ~ -62畅9 ‰ , 按 Clayton 等的公式1 000 ln =δ 18 O含水矿物-δ 18 OH2O = 3畅38 10 6 T - 2 - 3畅4 ,计算获得的δ 18 OH2O值为 -12畅13 ‰ ~ -8畅48 ‰ 。 在δD唱δ 18 OH2O图上 ,矿区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 投影点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 ,而δD 值接近世界不 同地区岩浆水 ( - 85 ‰ ~ - 50 ‰ ) ,显示成矿热液 主要为大气降水 ,而岩浆水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 成矿作用 。 3畅2畅3 全岩碳氧同位素 全岩碳同位素分析结果 表明 , 矿化石英脉的δ 13 C- PDB值为 - 8畅36 ‰ ~ -2畅19 ‰ ,较为离散 ,据于津生等资料 ,岩浆来源 C 的δ 13C - PDB值上限为 - 4 ‰ ,大于 - 4 ‰ 者暗示有 沉积 C 成分 ,据此认为本区 C 是多来源的 ,比较 接近于岩浆成因 C 的分布范围 。 另外 ,矿化石英 脉的δ 18 O全岩 ,- PDB值为 -13畅54 ‰ ~ - 9畅06 ‰ ,更接 近斜长花岗斑岩脉δ 18 O全岩 ,- PDB值 ( -9畅77 ‰ ~ -9畅75 ‰ ) ,显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 。 3畅2畅4 K唱Ar 同位素 从阳山斜长花岗斑岩全岩 K唱Ar 同位素年龄的测试结果来看 ,矿区斜长花岗 斑岩脉的全岩 K唱Ar 年龄为 171 ~ 209 Ma ,平均年 龄为 189畅4 Ma ,显示斜长花岗斑岩脉的形成时代 应在三叠纪末至侏罗纪初 。 杜子图等 (1998) 对西秦岭地区岩浆岩同位素 年龄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 ,岩浆同位素峰值主要为 2 个 ,即 180 ~ 220 Ma 和 100 ~ 160 Ma ,也反映了 在三叠纪末期 侏罗纪初期该区有较强烈的岩浆唱 构造活动 。 3畅2畅5 氩同位素 杨贵才等 (2007) 对矿区微细 浸染型矿石中细脉状石英进行了氩同位素年龄测 定 ,结果表明 ,石英黄铁矿细脉中的石英年龄为 (195畅31 0畅86) Ma ,显示其成矿时代为侏罗纪 。 丁振举等 (1999) 对碧口群铜矿床中矿化脉石 英作过氩同位素年龄测定 , 结果表明其年龄为 (211畅3 1畅1) Ma ,显示铜的形成时代 (或被热液 叠加改造的时代) 为三叠纪末期 。 姚书振等 (2002) 研究表明秦岭控制金矿成矿 的断裂 、 岩浆活动年代主要为 230 ~ 131畅7 Ma ,秦 岭大型金矿成矿主要集中于 210 ~ 120 Ma 。 据此 ,可以认为 ,阳山金矿主矿体形成于侏罗 纪早期 (195 Ma) ,而且其形成与三叠纪末期 侏 罗纪早期该区较为强烈的岩浆唱构造活动关系密切 。 3畅3 锆石 SHRIMP U唱Pb 年龄测定结果 3畅3畅1 石英细脉 YM 分析结果 对微细浸染状金 矿石中的石英细脉样品 YM 共分析了 16 粒锆石 (表 1) , 在 U唱Pb 谐和图上 ,分析数据主要有 3 组 。 第 1 组由 3 个分析数据组成 ,其 206 Pb/ 238 U 年 龄为 195畅4 ~ 200畅9 Ma , 分析数据与一致曲线相 交 。 该组锆石为自形柱状 ,环带结构清晰 ,应为捕 获早侏罗世岩浆岩的锆石 。 第 2 组由 6 个分析数据 组成 ,其 206 Pb/ 238 U年龄为121畅8 ~ 137 Ma ,平均 表 1 阳山金矿石英细脉 YM锆石 SHRIMP分析数据 测 点 206Pbc % U 10 - 6 Th 10 - 6 232Th/238U 206Pb* 10 - 6 206Pb/238U 年龄/Ma 207Pb* /206Pb * 2σ 207Pb* /235U2σ 206Pb* /238U2σ YM - 1舷2n d畅29277 260d0o e畅974 �畅75124貂腚畅6 3父畅20 畅036 711 0鲻畅09911妹0儍y畅019 522 5畅6 YM - 2舷5n d畅77355 277d0o e畅812 �畅4348噜种畅1 1#畅50G 畅02362 0鲻畅02462妹0儍y畅007 493 5畅2 YM - 3舷2n d畅12277 274d1o e畅024 �畅94129貂腚畅6 3父畅30 畅040 315 0鲻畅11316妹0儍y畅020 302 5畅6 YM - 4舷1n d畅10542 521d0o e畅99102 畅1137貂腚畅0 3父畅50 畅045 89屯妹畅70鲻畅13510妹0儍y畅021 472 5畅6 YM - 5舷0n d畅28644 377d0o e畅61102 畅6121貂腚畅8 2父畅80 畅048 44屯妹畅40揶 栽畅127 25唵|畅00儍y畅019 072 5畅4 YM - 6舷0n d畅291 173689d0o e畅61312 畅3196貂腚畅4 4父畅30 畅049 02屯妹畅20祆忖畅20893唵|畅10儍y畅030 942 5畅2 YM - 7舷3n d畅1389 127d1o e畅471 �畅56126貂腚畅1 4父畅10G 畅04227 0鲻畅11527妹0儍y畅019 753 5畅2 YM - 8舷5n d畅28240 160d0o e畅691 �畅7651噜种畅7 1#畅80G 畅02763 0鲻畅03063妹0儍y畅008 063 5畅6 YM - 9舷2n d畅82274 197d0o e畅741 �畅9451噜种畅6 1#畅70G 畅04134 0鲻畅04634妹0儍y畅008 033 5畅3 YM - 10滗2n d畅58250 221d0o e畅924 �畅49130貂腚畅1 3父畅50 畅035 526 0鲻畅10027妹0儍y畅020 392 5畅7 YM - 11滗1n d畅82621 523d0o e畅87162 畅7195貂腚畅4 5父畅30 畅047 18屯妹畅00鲻畅2008唵|畅40儍y畅030 782 5畅8 YM - 12滗0n d畅38176 111d0o e畅659 �畅09375 12种0 畅052 94屯妹畅30鲻畅4375唵|畅50棗 崓畅059 93 5畅3 YM - 13滗0n d畅27885 45P0o e畅05138o1 069 22�0 畅073 200父�畅921鲻畅8202唵|畅40棗 崓畅180 42 5畅2 YM - 14滗1n d畅95283 120d0o e畅447 �畅84200貂腚畅9 5父畅00 畅039 114 0鲻畅17114妹0儍y畅031 652 5畅5 YM - 15滗0n d畅04474 68P0o e畅15542 畅4809 17种0 畅066 621屯妹畅11鲻畅2282唵|畅50棗 崓畅133 72 5畅2 YM - 16滗5n d畅511 2731 465唵1o e畅198 �畅7748噜种畅7 1#畅20 畅041 219 0揶 栽畅043 119妹0儍y畅007 582 5畅6 注 Pbc和 Pb 倡分别表示普通铅和放射性成因铅 ; 应用实测的204Pb 进行普通铅校正 (下同) 。 5 国 内 外 近 年 发 现 的 大 型 金 矿 床 (128畅2 5畅5) Ma ,分析数据与一致曲线相交 。 该 组锆石为自形柱状 ,韵律性环带结构发育 ,应为捕 获的白垩纪岩浆岩锆石 。 第 3 组由 4 个分析数据组 成 ,并与一致曲线相交切 ,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48畅1 ~ 51畅7 Ma ,平均 ( 50畅0 3畅0) Ma 。 该组锆 石为自形柱状 ,具简单环带结构 ,应为捕获第三纪 岩浆岩锆石 。 其余分析数据较为分散 ,样品 YM - 13 ,15 为短柱状 、 具环带结构 ,其 206 Pb/ 238 U 年龄 分别为 (1 069 22) Ma , (809 17) Ma ,可能 为捕获的新元古代岩浆岩锆石 。 YM -12 中的锆石 为短柱状 ,环带结构不发育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375 11) Ma ,可能为捕获地层中的锆石 。 3畅3畅2 石英细脉 AB 分析结果 对微细浸染状金 矿石中的石英细脉 AB 共分析了 14 粒锆石 (表 2) ,由于锆石颗粒细小 ,普通铅含量略高 ,其中有 一个分析 (测点 AB - 1) 因普通铅含量较高而剔 除 。 在 U唱Pb 谐和图上 ,分析数据有 2 组 。 第 1 组 由 5 个分析数据组成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121畅4 ~ 130畅2 Ma ,平均 (125畅3 4畅9) Ma ,分析数据 与一致曲线相交 。 该组锆石为自形柱状 ,韵律性环 表 2 阳山金矿石英细脉 AB锆石 SHRIMP分析数据 测 点 206Pbc % U 10 - 6 Th 10 - 6 232Th/238U 206Pb* 10 - 6 206Pb/238U 年龄/Ma 207Pb* /206Pb * 2σ 207Pb* /235U2σ 206Pb* /238U2σ AB - 3哪4n d畅99818 825d1o e畅046 �畅1653噜种畅5 1#畅40G 畅06319 0鲻畅07219妹0儍y畅008 332 5畅7 AB - 2哪5n d畅28129 175d1o e畅402 �畅23121貂腚畅4 4父畅30G 畅03259 0鲻畅08359妹0儍y畅019 013 5畅6 AB - 4哪4n d畅51670 735d1o e畅134 �畅7150噜种畅1 1#畅50G 畅08135 0鲻畅08736妹0儍y畅007 813 5畅0 AB - 5哪1n d畅89401 380d0o e畅982 �畅7850噜种畅9 1#畅50 畅037 826 0鲻畅04126妹0儍y畅007 922 5畅9 AB - 6哪4n d畅03137 162d1o e畅222 �畅33121貂腚畅4 3父畅40 畅034 321 0鲻畅09022妹0儍y畅019 012 5畅9 AB - 7哪3n d畅43270 284d1o e畅084 �畅91130貂腚畅2 3父畅50 畅032 827 0鲻畅09227妹0儍y畅020 402 5畅8 AB - 8哪-245 180d0o e畅761 �畅7955噜种畅3 1#畅60 畅084 98屯妹畅60揶 栽畅100 99唵|畅10儍y畅008 623 5畅0 AB - 9哪3n d畅96427 391d0o e畅952 �畅9649噜种畅8 1#畅60G 畅01863 0鲻畅02063妹0儍y畅007 753 5畅3 AB - 10儋-85 136d1o e畅661 �畅45128貂腚畅2 3父畅80 畅071 96屯妹畅00鲻畅1996唵|畅70儍y畅020 083 5畅0 AB - 11儋0n d畅782 472343d0o e畅14172 畅251噜种畅7 1#畅20 畅045 55屯妹畅80揶 栽畅050 56唵|畅20儍y畅008 062 5畅3 AB - 12儋2n d畅55171 201d1o e畅212 �畅96125貂腚畅4 3父畅40 畅036 317 0鲻畅09817妹0儍y畅019 642 5畅7 AB - 13儋0n d畅721 9732 629唵1o e畅38132 畅350噜种畅0 1#畅10 畅043 85屯妹畅10揶 栽畅047 15唵|畅60儍y畅007 792 5畅3 AB - 14儋1n d畅071 5572 108唵1o e畅40112 畅152噜种畅5 1#畅40 畅062 37屯妹畅70揶 栽畅070 28唵|畅10儍y畅008 182 5畅7 带结构发育 ,应为捕获的白垩纪岩浆岩锆石 。 第 2 组由 8 个分析数据组成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49畅8 ~ 55畅3 Ma ,平均 (51畅7 1畅6) Ma ,分析数据与 一致曲线相交切 。 该组锆石为自形柱状 ,部分具简 单环带结构 ,应为捕获的第三纪岩浆岩锆石 。 3畅3畅3 含明金石英脉 SG 分析结果 对含明金石 英脉 SG 共分析 22 粒锆石 (表 3) ,所测得的年龄 均较老 (早于泥盆系围岩的形成时代)。 在 U唱Pb 谐和图上 ,分析数据主要有 4 组 。 第 1 组由 3 个分 析数据组成 ,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2 392 ~ 2 522 Ma ,其中 SG -11 位于一致曲线下方 ,放射成因 铅有丢失 ,其余 2 个分析数据与一致曲线相交 。 该 组锆石为浑圆状 次棱角状 ,环带结构不发育 ,应 为捕获的新太古代 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锆石 。 第 2 组由 6 个分析数据组成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917 ~ 1 040 Ma ,平均 (981 53) Ma ,分析数据 与一致曲线相交切 ,该组锆石多为次棱角状 ,环带 结构不发育 ,应为捕获的新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锆 石 。 第3 组也由6 个分析数据组成 ,并与一致曲线 相交切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765 ~ 824 Ma ,平均 (803 24) Ma ,该组锆石一般为自形柱状 ,韵律 环带结构发育 ,可能为捕获的新元古代岩浆岩锆 石 。 第 4 组由4 个分析数据组成 ,并与一致曲线相 交切 ,其 206 Pb/ 238 U 年龄为 553 ~ 669 Ma ,数值较 为分散 ,该组锆石为自形柱状 ,具环带结构 ,可能 为捕获的新元古代岩浆岩锆石 。 其余 3 个分析结果 较为分散 ,其 206 Pb/ 238 U 年龄分别为 (1 524 38) Ma , (1 353 29) Ma , (1 118 24) Ma ,很可能 为捕获地层中的锆石 。 4 大地构造成矿特征 4畅1 成矿演化背景 在阳山金矿床 ,晚三叠世热液石英黄铁矿早期 金成矿之前 ,区域基底与盖层中已出现有金的成矿 和预富集矿化 。 1) 基底岩系 (前震旦纪) 的金成矿 已知如 甘肃碧口何家岭 ,中基性火山岩 、 绢云母石英岩中 的贫硫化物含金石英脉矿点 ;陕西李家沟产于硅化 白云岩 、 蚀变辉绿岩 、 碳质板岩中的细脉浸染状为 62008 年 黄金地质专题信息编辑之十四 表 3 阳山金矿含明金石英脉 SG锆石 SHRIMP 分析数据 测 点 206Pbc % U 10 - 6 Th 10 - 6 232Th/238U 206Pb* 10 - 6 206Pb/238U 年龄/Ma 207Pb* /206Pb * 2σ 207Pb* /235U2σ 206Pb* /238U2σ SG - 1览0n d畅22118 86P0o e畅75122 畅8765 17种0 畅065 22屯妹畅91鲻畅1333唵|畅80棗 崓畅126 02 5畅4 SG - 2览0n d畅5094 217d2o e畅387 �畅29554 14种0 畅058 17屯妹畅80鲻畅7198唵|畅20棗 崓畅089 72 5畅6 SG - 3览0n d畅15299 330d1o e畅14342 畅8817 17种0 畅065 01屯妹畅51鲻畅2102唵|畅70棗 崓畅135 12 5畅3 SG - 4览0n d畅68108 92P0o e畅88122 畅5812 18种0 畅060 55屯妹畅51鲻畅1196唵|畅00棗 崓畅134 22 5畅4 SG - 5览0n d畅22455 325d0o e畅74532 畅4824 17种0 畅066 581屯妹畅41鲻畅2512唵|畅60棗 崓畅136 32 5畅2 SG - 6览0n d畅10109 189d1o e畅79432 畅32450 48腚0 畅165 10父�畅8010 畅532唵|畅50�ⅱ畅46 22 5畅3 SG - 7览0n d畅24226 513d2o e畅34362 畅91 118 24�0 畅074 41屯妹畅81鲻畅9422唵|畅90棗 崓畅189 42 5畅3 SG - 8览0n d畅13573 116d0o e畅21752 畅4917 19种0 畅069 051屯妹畅11鲻畅4562唵|畅50棗 崓畅152 92 5畅2 SG - 9览0n d畅13209 341d1o e畅69472 畅81 524 38�0 畅092 61屯妹畅13 畅403唵|畅00棗 崓畅266 72 5畅8 SG - 10栽0n d畅14148 55P0o e畅38612 畅02 522 48�0 畅163 90父�畅7510 畅822唵|畅40构�畅4792 5畅3 SG - 11栽0n d畅39394 180d0o e畅47153o2 392 45�0 畅196 50父�畅6512 畅172唵|畅30构�畅4492 5畅2 SG - 12栽0n d畅15365 195d0o e畅55522 畅4995 21种0 畅070 031屯妹畅31鲻畅6122唵|畅60棗 崓畅166 92 5畅3 SG - 13栽1n d畅5774 87P1o e畅216 �畅43610 16种0 畅058 17屯妹畅40鲻畅7967唵|畅90棗 崓畅099 22 5畅8 SG - 14栽0n d畅09296 63P0o e畅22442 畅51 040 22�0 畅073 92屯妹畅11鲻畅7833唵|畅10棗 崓畅175 02 5畅3 SG - 15栽0n d畅75153 95P0o e畅64212 畅0950 21种0 畅064 63屯妹畅61鲻畅4144唵|畅30棗 崓畅158 82 5畅4 SG - 16栽0n d畅49159 54P0o e畅35212 畅7949 21种0 畅072 23屯妹畅61鲻畅5804唵|畅30棗 崓畅158 62 5畅4 SG - 17栽2n d畅01155 231d1o e畅54172 畅6783 18种0 畅072 95屯妹畅11鲻畅2985唵|畅70棗 崓畅129 22 5畅4 SG - 18栽0n d畅42174 93P0o e畅55202 畅3817 18种0 畅062 73屯妹畅11鲻畅1683唵|畅90棗 崓畅135 22 5畅4 SG - 19栽0n d畅20317 267d0o e畅87472 畅51 036 22�0 畅072 51屯妹畅41鲻畅7422唵|畅70棗 崓畅174 32 5畅3 SG - 20栽0n d畅13208 60P0o e畅30412 畅91 353 29�0 畅111 51屯妹畅13鲻畅5902唵|畅60棗 崓畅233 52 5畅3 SG - 21栽1n d畅63132 164d1o e畅29122 畅6669 17种0 畅056 15屯妹畅70鲻畅8466唵|畅40棗 崓畅109 42 5畅7 SG - 22栽0n d畅49203 281d1o e畅43152 畅7553 13种0 畅054 74屯妹畅60鲻畅6765唵|畅20棗 崓畅089 62 5畅4 主的黄铁矿唱黄铜矿金矿床 ,以含金黄铁矿石英脉 或石英唱方解石脉产出 ,为基底变质热液淋滤型金 成矿 ;陕西西庄房里 ,产于含铁硅质岩 、 中基性火 山岩 、 千枚岩中 ,以自然金与黄铁矿共生的火山唱 沉积变质金矿化 ;甘肃阳坝酸 基性火山岩中的含 铜硅质岩和含铜黄铁矿的条带状伴生金唱铜成矿等 。 2) 盖层岩系 (震旦纪及古生代) 的金成矿 如产于奥陶系阴沟群的肃北寒山大型金矿床 ,产于 震旦纪白云岩 、 砂板岩的略阳煎茶岭大型金矿床 ; 以及玛泌 略阳地区产于志留纪泥质岩唱石灰岩及 泥质岩唱硅质岩中的层控金 (砷) 矿 ; 沿迭山 徽 县断裂带产于下二叠统和下 、 中石炭统中的同生沉 积唱热 (卤水) 层控汞唱金唱锑矿等 。 4畅2 成矿物质条件 1) 元古宙基底岩系是一套巨厚的含变镁铁质 岩绿片岩的变火山唱沉积岩系 ,并广泛受到晋宁期 构造唱岩浆事件热动力构造的变质 、 变形及流体作 用 。 其中 ,变火山岩 Rb唱Sr 等时线年龄为 933 ~ 970 Ma 。 并具有较高的 Au 背景值 。 对矿区东南部 基底岩系的取样测试 Au 的平均含量为 9 10 - 9 。 基底岩系中除有较高 Au 含量的区域背景和存在变 质热液为主 、 属火山热液的成矿或预富集矿化外 , 同时还富含碳质 、 硫质 (黄铁矿) 等 ,有利于金的 活化迁移和聚集成矿 。 如在文县南部产出有黄铁矿 沉积条带 。 2) 盖层岩系 (Z T2)。 震旦纪陆缘裂谷型含 碱性火山岩 、 火山碎屑岩和硅质岩 、 碳酸盐岩等 , 夹有碳硅岩 、 碳质板岩及含铜 、 铀 、 钒较高背景的 黑色岩系 ;寒武纪含黑色硅质岩 、 黑色砂质板岩夹 层状重晶石和石煤 ;志留纪中含铁菱镁矿斑点绢云 母千枚岩夹星点状黄铁矿砂质千枚岩 ;泥盆系在区 域上则为大多与早古生代盖层岩系存在沉积间断 , 并局部产出有酸 基性 (双峰式) 火山岩的陆缘断 拉谷 (裂陷槽) 和同生沉积热水作用的硅唱泥岩建 造 。 它们已在秦岭造山带形成一系列金 、 汞 、 锑 、 砷及多金属热水沉积矿床 。 阳山矿区的赋矿围岩 中泥盆统三河口组其 含金性 硅化砂岩与千枚岩均为 2畅6 10 - 9 ,灰岩 为 1畅8 10 - 9 。 而且在葛条湾千枚岩中见有同沉积 草莓状黄铁矿 ;安坝矿段矿石中也见有草莓状黄铁 矿并被星点状自然金环绕 。 在阳山金矿草莓状黄铁 矿常与自然金共生 。 此外 ,在千枚岩中产出呈层 状 、 纹层状的黄铁矿 ,并随地层褶皱变形 ,其形态 一般为自形细粒或半自形立方体 ,虽不构成矿体 , 但金有明显富集 (纹层状黄铁矿千枚岩金含量为 0畅1 10 - 6 ~ 0畅6 10 - 6 ) ,并发生不同程度重结晶 , 形成增生环带或保持草莓状形态形成变余细粒黄铁 矿 。 表明中泥盆世存在沉积成岩的金富集作用 。 7 国 内 外 近 年 发 现 的 大 型 金 矿 床 上述不同构造体制阶段 ,在基底与盖层岩系中 分别存在的金预富集和工业矿化 ,为早中生代晚三 叠世活化造山构造唱岩浆作用时期的金成矿 ,造就 了优厚的金大规模富集成矿的先天物质条件 。 4畅3 成矿动力环境及条件 1) 早中生代 (印支期) 造山早期阶段成矿晚 三叠世在陆唱陆汇聚陆内 A 型俯冲动力作用下 ,盖 层岩系发生基底滑脱 、 推覆断褶构造变形和热构造 动力区域浅变质作用 。 产生主要由同生含水矿物脱 水形成的盖层变质流体 ,为 CO2含量少和 H2O 含 量高的盐度较高 (> 10% ) 并含有溶解盖层岩系中 黄铁矿形成还原硫的低温成矿流体 ,使先前沉积成 岩金矿化预富集 Au 矿源 ,呈 Au2S 配合物活化迁 移 ,并在浅部盖层沿层间剪切构造带与大气水混 合 ,形成贫硫化物的含金石英脉 ,构成造山早期分 布较广但强度弱的金成矿 。 如毗邻地区沿玛曲 略 阳 230 Ma 前后活动的基底断裂带附近 ,一系列低 温热液微细粒浸染型 Au 成矿 。 造山早期阶段尚处于地热梯度趋于增高的热动 力构造环境 ,基底流体的产生和对其各类 Au 矿质 源的活化迁移较弱 。 因此 ,其对于早期金成矿的贡 献不及盖层流体 。 2) 中 、 晚中生代 (燕山期) 主造山阶段成矿 处于高地热梯度和构造唱岩浆作用活跃的热动力构 造环境 ,进入对深部基底与浅部盖层 ,大规模热动 力改造与叠加作用的高峰时期 。 此期 ,占居主导地位的是巨厚基底岩系中绿片 岩相 、 富硫 、 富金 (包括工业矿化 Au) 变火山唱沉 积岩系 ,普遍发生向角闪岩相的转变作用 ,大规模 形成由矿物脱水产生的低盐度 (0 ~ ≤ 10% ) 的 H2O唱CO2基底变质流体 。 由于还含有由基底中大 量黄铁矿溶解形成的还原硫 ,使之对基底岩系中先 前各种 Au 的预富集或工业矿化产生广泛活化迁 移 。 遂成为富含 Au (HS) 或 HAu [HS]2配合物 的变质成矿流体 ,参与热液 Au 成矿作用过程 。 浅层盖层岩层进入构造变形剧烈的主造山 造 盆阶段后 ,推覆叠置岩片发育和广泛形成逆冲断褶 构造 ,大量盖层岩系被卷入脆性剪切构造带 ,形成 多种岩石类型的碎裂构造岩 (包括脆性糜棱岩类) , 并且呈频繁多期次的叠加 、 改造 。 再者 ,此时期在地幔热流贯入加剧和浅层叠置 岩片壳厚增大效应的双重因素作用下 ,形成壳源重 熔花岗质岩浆于浅部定位 ,成为浅成斑岩脉发育的 高峰阶段 。 从而形成了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和岩浆热 变质成矿流体的叠加 。 它们与基底变质成矿流体 、 盖层浅变质成矿流体和沉积同生水流体 ,组成为多 元混合的成矿流体 。 其含矿质包括有不同构造体制 演化阶段 ,赋存在基底 、 盖层中 ,类型复杂的幔壳 源岩浆源 ,沉积岩源和变质岩源等多源 Au 成矿物 质 ,在进入浅层构造变形与破碎强烈的构造地带 后 ,由于大气循环水加入稀释 、 成矿流体卸载 ,大 量产生 Au 的成矿 。 形成复杂的含 Au 成矿物质组 合和以蚀变碎裂岩为主体的多种矿石类型 ,成为阳 山金矿成矿演化的主成矿阶段和金成矿高峰期 。 3) 新生代 (喜马拉雅期) 造山后阶段成矿 , 该阶段已处于造山期后的调整时期 ,构造唱岩浆作 用趋于减弱 。 采自安坝 、 草坪梁局部地段 ,同为斜长花岗斑 岩脉与千枚岩外接触带的黄铁矿唱石英细脉中的锆 石测年 ,均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