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电动机修理工艺规程.doc
隔爆型电动机修理工艺规程 1 范围 适用于F、H、C级电动机 2 电机的解体 2.1 拆卸皮带轮或联轴器,用三爪拉模,把皮带轮慢慢拉下,如果皮带轮被锈死,可用汽油或煤油滴入其与轴连接处,待渗透后再拆除,或用割炬均匀加热皮带轮周围,趁热拉下皮带轮。 2.2 拆卸风扇罩及风扇。 2.3 拆卸轴承盖及端盖。 2.4 抽出转子,抽转子时不能用锤子直接敲打电机转轴端面,用紫铜捧垫好再用锤子敲打,或用紫铜捧敲打转轴用抽转子工具吊起转子铀出。拆卸更大转子时,在转轴上加衬垫,以防钢丝绳擦伤转子表面。 3 定子绕组的修理准备 3.1 材料 3.1.1 导线采用加强厚度的聚酰亚胺漆包线QY2或QXY1QXY2。 3.1.2 槽绝缘,采用二层O.25mm聚酯薄膜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纸复合脂NMN,二层O.05mm聚酰亚胺薄膜2860。 3.1.3 层间绝缘,相间绝缘二层O.25mm,NMN,二层0.05mm2860。 3.1.4 槽楔采用3mm厚环氧酚醛玻璃布板或聚二荼醚层压玻璃布板。 3.1.5 引出线对于660V电压采用硅橡胶绝缘引出线,对于1140V电压采用硅橡胶绝缘引出线或用乙丙橡胶绝缘引出线。 3.1.6 套管用2751硅橡胶玻璃漆管,根据粗细采用不同的规格。 3.2 绝缘结构,槽绝缘每端伸出槽口12一16mm,相间绝缘结构相同,对采煤机电机层间绝缘采用了加“小兜”的结构方式,并且对每相进线绕组的首半匝采取增加0.05mm聚酰亚胺簿膜对叠一层加强绝缘。 4 定子绕组的嵌线及焊接工艺 4.1 按原始数据绕线时,并对机座进行清理,检查槽内是否有铁屑之类杂物。 4.2 在铁芯槽内放入主绝缘。 4.3 嵌第一只线圈时,需保证线圈进行校核,检查节距,方可正式下线。 4.4 嵌线时由嵌出线端的人将线圈的下层边并排的线匝数开成一直线,用手把槽绝缘二面翻开后将线圈边顺序嵌入槽中,再把先进入的半边推向一边,使另一边能恢复原状并排放置于槽中。 4.5 继续嵌到节距时,放层间绝缘,并用压板把线圈和层间绝缘压紧。 4.6 边嵌线边用无碱玻璃丝带包扎线圈端部,做到整齐紧密,四周圆整,接头应在线圈背面。 4.7 依次嵌线圈上下层,压紧,端部整齐形,塞进槽楔。 4.8 继续嵌线圈到最后几只线圈时,先将开头几只线圈上层吊起,然后嵌好整个定子绕组。 4.9 接头及焊接,根据电机原始数据进行接线,并且进行焊接,一般采用银铜金焊条气焊,或碰焊机碰焊。 4.10 半成品试验 符合煤矿电气试验规程83煤生字第761号 5 定子绕组的浸漆工艺 5.1 浸渍漆采用11511或1053浸渍漆。 5.2 预烘,温度在120℃一130℃之间烘12小时左右。 5.3 第一次浸漆与烘干,绝缘漆粘度为30一40秒,浸30分钟左右,滴漆20分钟,在烘箱烘干,温度控制在15O℃一170℃之间,大约20小时。 5.4 第二次浸漆与烘干, 绝缘漆粘度相同,浸20分钟,滴漆15分钟;在烘箱内烘干,温度控制在160℃一170℃之间,大约16小时。 5.5 第三次浸漆与烘干,绝缘漆粘度相同,浸10分钟左右,滴漆10分钟,在烘箱内烘干,温度控制170℃一l80℃之间,大约10小时。 5.6 浸漆完毕后,用砂皮打去各防爆面上的绝缘漆。 6 转子及机械检修 6.1 转子的修理 6.1.1 测量转轴各档尺寸公差及粗糙度。 6.1.2 检查转子铁芯硅钢片的损坏程度。 6.1.3 检查转子铜条是否有断条现象,如有断条要重新烧焊。 6.1.4 检查转子上键槽、花键是否完好。 6.1.5 更换轴承,采用热套法。 6.2 机械检修 6.2.1 防爆面处理,磷化处理,涂凡士林。 6.2.2 机座及端盖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 6.2.3 防爆机构,防爆长度,漏电距离,可查阅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检验规程规定要求。 6.2.4 接线箱内腔涂耐弧漆。 7 电机的试验 7.1 电气试验 7.1.1 测定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50MΩ。 7.1.2 测定冷态直流电阻三相电阻之差与平均值相差不大于2。 7.1.3 耐压试验绕组对地需经受2U十1000V电压,历经一分钟不击穿。 7.1.4 空载试验三相电流任何一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2 7.1.5 短路试验短路电流平衡度不大于5,三相电流不能相差510%。 7.1.6 匝间绝缘试验试验电压值为1.3倍,运行5分钟不击穿。 7.1.7 温升试验采煤机电动机经4小时空载运行,温度不能超过95℃。 7.2 机械检验 7.2.1 间隙平面对口隔爆面用O.25mm塞尺检查,以塞不进为合格,圆筒用O.30mm塞尺检查各点以塞不进为合格。 7.2.2 粗糙度隔爆面粗糙度达到Ra 3.2-12.5。 7.2.3 防爆标志要涂上鲜红颜色。“KB”两字要明显。 8 修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电机修理工艺守则、通用流程及防爆面修补工艺(见附件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