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采高综采面开切眼锚网索联合支护.pdf
第1 5 卷第5 期 总第9 6 期 2 0 1 0 年1 0 月 煤矿开采 C o a l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1 5 N o .5 S e r i e sN o .9 6 O c t o b e r2 0 l O 超大采高综采面开切眼锚网索联合支护 考宏凯,苏刚,程晋孝 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第一煤矿,安徽淮南2 3 2 0 8 2 [ 摘要】潘一矿针对2 1 4 1 3 超大采高综采面开切眼断面大、支护难的实际,在支护体系 上大胆创新,采用“锚网索加挑棚和木垛联合支护”,有效控制住了开切眼大跨度、大高度顶板及两 帮围岩的变形,支护取得了成功。 [ 关键词]超大采高;大断面切眼;锚网索;挑棚 [ 中图分类号] T D 3 5 3 .6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6 - 6 2 2 5 2 0 1 0 0 5 - 0 0 5 9 - 0 3 A n c h o r e dM e s ha n dR o p eC o m b i n e dS u p p o r t i n go fO p e n - o f fC u ti n F u l l - m e c h a n i z e dM i n i n gw i t hE x t r e m e l yL a r g eM i n i n gH e i g h t 2 1 4 1 3 综采面为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的第 一个超大采高工作面,根据Z Y l 0 8 0 0 /3 0 /6 5 综采 支架的安装需要,综采面开切眼有效宽度要达9 m 煤机窝处最大宽度达1 2 m ,平均高度4 .2 m 。对 于这样大跨度、大高度的开切眼其支护方式科学与 否,将直接决定支护安全和综采支架的安装使用。 因此,该矿在无类似支护借鉴的情况下,将锚网索 支护的安全风险及地质条件进行仔细分析研究,最 终确定采用“锚网索加挑棚和木垛联合支护”,并 取得了成功。为该矿及同行业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锚 网索支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地质概况 2 1 4 1 3 切眼设计长度1 8 0 m ,掘进范围内 1 3 1 煤层赋存稳定,倾角5 1 3 0 ,煤层厚度O .2 ~6 .5 m ,平均厚5 .5 m 。煤层伪顶为炭质泥岩,厚 度0 ~0 .8 m ,平均0 .4 m ;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 度0 ~1 .3 m ,平均0 .6 m ;基本顶为中细砂岩,厚 度5 .2 ~6 .8 m ,平均6 .0 m 。直接底为泥岩、砂质 泥岩及1 2 煤,厚度0 .4 ~5 .1 m ,平均3 .6 m 。切眼 掘进前,地质部门预计揭露4 条正断层,实见6 条,对掘进及支护影响较大的1 2 1 4 1 3 - 5 ,1 2 1 4 1 3 - 6 断层,落差均大于3 m 。 2 支护方案论证 2 .1 方案选取 根据切眼断层分布及顶板岩性分析,该超大采 高综采面切眼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尤其是中下部 9 0 m 范围内连续分布的断层群无疑从一定程度上破 坏了顶板砂质泥岩的整体性,给支护方案的选取带 来了难度。 选用棚式支护对顶板岩层结构及整体性的要求 相对较低,但对其支护棚的支撑强度有很高要求, 尤其是大跨度、大高度棚式支护的稳定性难以保 证,该矿常用的1 1 号工字钢、2 9 U 型钢均不能保 证切眼刷面后棚梁不发生坠腰、折断现象,棚腿不 发生扭弯、断裂现象。一旦发生上述现象,棚式支 护将失效或强度降低,不能保证其支护安全,同 时,棚式支护给支架安装带来的替棚工作也相对复 杂。因此,棚式支护不符合该切眼支护实际。 于是,在仔细分析了顶板岩性及上、下风巷围 岩应力分布情况后,参考其他普通大采高综采面支 架组装硐室 宽高 5 0 0 0 m m 6 0 0 0 m m 锚网索 支护的经验,决定采用“锚网索加挑棚和木垛联 合支护”。理由主要有3 个一是该切眼1 3 1 煤 层基本顶是厚层中细砂岩,能通过长锚索将锚固端 锚入较稳定的中细砂岩中,能实现顶板表层应力向 深部转移。二是在采用高强度、高刚度锚网索支护 的基础上通过走向挑棚、木垛的辅助支护,可以达 到减小切眼跨度,提高锚网索支护安全性的目的, 尤其是切眼中下部断层群分布区,连续的挑棚、木 垛辅助支撑,将一定程度上改善顶板岩层结构的整 体性。三是该矿在普通大采高综采面煤巷掘进支架 组装硐室的锚网索支护有一定经验,对1 3 一l 煤层 顶板、两帮煤体开掘后的应力分布及矿压显现规律 比较清楚,有利于调整支护对策。 2 .2 主要支护参数 1 锚索规格为咖1 8 m m x 6 2 0 0 m m ,顶板每排 [ 收稿日期] 2 0 1 0 0 7 一O l [ 作者简介】考宏凯 1 9 5 7 一 ,男,安徽凤台入,工程师,现任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副矿长。 5 9 万方数据 总第9 6 期煤矿开采 2 0 1 0 年第5 期 0 .8 m 控顶距 布置9 根;巷道东帮上部 2 .4 m 控帮距 各布置1 根。 2 锚杆规格为咖2 0 m m x 2 5 0 0 m m 高强螺纹钢 钢锚杆及t h 2 0 m m x 2 5 0 0 m m 树脂锚杆,顶板每排布 置3 根,切眼东帮主支护每排布置5 根,与锚索同 排,辅助支护每2 .4 m 布置2 根。切眼西帮从顶至 底每排布置5 根,与锚索同排,高强螺纹钢锚杆与 树脂锚杆间隔使用。 3 钢梁为1 2 号槽钢,顶板L 。 4 8 0 0 m m ,工2 4 4 0 0 r a m ;巷帮L 3 2 7 0 0 m m 。 4 巷帮钢带为Q 2 3 5 ,规格为1 9 0 0 m m 2 0 0 m m x 3 m m 横向布置 。 5 顶部托板 A 3 钢加工 ,规格1 4 0 m m 9 0 m m x l O m m ;帮部托板 旧2 9 U 型钢加工 规格 1 5 0 m m x l 2 0 m m 1 0 m m 。 6 金属网为1 0 号铁丝编制,规格根据巷道 断面确定。 7 锚固剂型号为Z 2 3 5 5 ,顶部锚杆每孔2 卷,帮部1 卷;锚索每孑L4 卷。 8 顶板锚索间排距9 0 0 m m /8 0 0 m m x 8 0 0 m m , 锚杆间排距4 5 0 0 m m /4 0 0 0 m mx 8 0 0 m m 。 9 帮部主支护锚杆间排距9 0 0 m m 8 0 0 m m , 辅助支护锚杆间排距1 2 0 0 m m x 2 4 0 0 m m 。 1 0 挑棚正常宽度 9 0 0 0 m m 布置5 道, 煤机窝处布置6 道。棚梁为1 1 号工字钢,长度 4 5 0 0 m m 。第1 道距切眼东帮2 8 0 0 m m ,其余4 道间 距8 5 0 m m 。 1 1 “一梁四柱”,每根挑棚梁上打4 根支 柱,中部支柱为 1 8 0 m m x 4 4 0 0 m m 圆木,其余3 根 为D W 4 5 单体液压支柱。 1 2 木垛采用优质道木,规格为长宽高 1 6 0 0 m m x 2 0 0 m m x 2 0 0 m m ,2 排,沿切眼居中位置 交错布置。正常段间距l O m ,应力集中区间距5 m 。 道木的层与层钉牢。 1 3 锚索锚固力≥2 0 0 k N ;顶锚杆锚固力≥ 1 0 0 k N ;巷帮锚杆锚固力≥6 0 k N ;树脂锚固剂粘结 强度, 4 M P a ;锚索安装预紧力≥1 0 0 k N ;锚杆安装 扭矩≥1 8 0 N m 。 2 .3 支护强度验算 2 .3 .1 巷顶支护 从支护安全考虑,理论验算时要求验算切眼的 最大支护强度。则切眼验算全宽时,顶板可能的冒 落高度岩石重量 每米巷道 为 W B h y 1 1 2 5 1 5 0 0 k N 式中,B 是巷道宽度,B 9 .0 1 2 .0 m ;h 是顶 6 0 板的最大可能冒落高度,结合1 3 1 煤层顶板实 际,取5 .0 m ;y 是岩石密度,y 2 5 k N /m 3 。 为确保支护的完全可靠,理论验算时暂不考虑 顶板锚杆及挑棚和木垛的辅助支护力,则每米巷道 锚索的支护力为 J P N p r V s 3 1 5 0 k N 1 1 2 5 1 5 0 0 k N 式中,J 7 、,是每排 控顶距0 .8 m 安装的锚索数 量,J 7 \, 9 ;P 是q b 2 2 m m 钢绞线锚索的最大锚固力, p 3 5 0 k N ;r /是锚索破断力利用系数,叩 0 .8 ;s 是排距,s 0 .8 m 。 掘进初期,不考虑锚杆的悬吊力,全部顶板外 载由锚索单独承担,锚索悬吊支护的安全系数儿 ,l P /W 3 1 5 0 /1 1 2 5 2 .8 ,3 1 5 0 /1 5 0 0 2 .1 。 经以上验算,超大采高综采面切眼顶部支护布 置9 根锚索、3 根锚杆配合1 2 号槽钢、l o 号铁丝 金属网联合支护,能满足支护要求。同时,为安全 起见,再沿切眼走向布置5 道挑棚和2 排木垛,形 成联合支护体系,完全能确保支护安全。 2 .3 .2 巷帮支护 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巷道两帮一 定深度内的煤 岩 体形成松动区域,此区域内 的煤 岩 体相对破碎,易片落。巷帮锚杆支护 锚固端必须大于此区域,伸入松动区域外的稳定 区,否则支护将失效,导致片帮。 根据该矿1 3 1 煤层锚网索支护经验,两帮煤 体受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影响后的松动区域,主要位 于巷帮中上部,其中集中地点为1 /2 巷高位置,其 发育深度最深处为t a n 4 5 0 x 1 /2 巷高。根据推算, 该切眼两帮1 3 1 煤体松动区域发育最深的地点为 煤壁向里2 .1 I T I 处。 因此,超大采高综采面切眼两帮支护的锚杆长 度必须大于2 .1 m ,结合防止帮部煤体松动变形必 须要求的锚杆锚固力,经综合分析,确定锚杆长度 为2 5 0 0 m m ,内锚端长度为4 0 0 m m 。同时,为确保 巷帮支护完全可靠,决定在巷帮主支护的基础上, 在其中上部施工补强锚索配合钢梁、锚杆辅助支 护,从而通过锚索将巷帮松动区和稳定区的1 3 一l 煤体与煤层顶板紧密联系,形成帮、顶联合支护体 系,完全控制和支护两帮1 3 1 煤体。 切眼支护方案见图1 。 3 施工工艺 为更好地控制顶板及两帮,整个切眼分2 次掘 进。初次掘进宽度5 0 0 0 r a m ,高度3 2 0 0 m m ;第2 次掘进宽度4 0 0 0 7 0 0 0 m m ,高度以短距离“正 万方数据 考宏凯等超大采高综采面开切眼锚网索联合支护2 0 1 0 年第5 期 ●’ / 妇唑 支姗 盥“一 4 7 差蓁 /第l 捧木垛 ,第3 a 嘲栅 一,第2 司I 搞棚 ,,第1 遥挑棚 姣鞋 第2 | 翱曲k I ;d 啪瑚 第硝鳓啪 量蚕 、6 徽害 舢 a z l f l o a 切眼断面 一,一 嘞切眼西帮支护 c 切眼东帮支护 1 锚累 2 2 m m x 6 2 0 0 m m ;2 - - 高强厦锚杆咖2 0 m m x 2 5 0 0 m ; 3 一树脂锚杆 6 2 0 m m x 2 5 0 0 m m ;4 一1 2 号槽钢梁;5 m 金属网; 6 一Q 2 3 5 钢带;7 - - 咖i 6 m m 钢筋梯子梁 图1切眼锚网索加挑棚和木垛联合支护设计方案 台阶”推进。 初次掘进施工工艺①安全检查 顶板、瓦 斯、工程质量、探头位置等 _ ②综掘机切割 初次切割高度3 .2 m _ ③敲帮问顶,除掉活矸 并找平顶板一④挂顶部金属网,并联网_ ⑤用 挑梁器上顶部槽钢梁,然后采用D W B 3 5 3 0 /l o o 单体液压支柱进行临时支护_ ⑥打顶部锚 杆 索眼_ ⑦安装顶部锚 杆 索_ ⑧刷帮,铺巷 帮金属网、钢带、槽钢,打帮部主支护的上部3 排 锚杆及辅支护的锚杆、锚索,主支护钢带沿横向铺 设,辅支护槽钢沿纵向铺设一⑨掘进贯通后, 掀、拆出货设备- ⑩后退综掘机至切眼下口_ ⑥自下向上铲底 达4 .2 m 高 、打帮部主支护的 下部2 排锚杆. ⑥再次掀、拆出货设备以及后退 综掘机一⑩拉线施工第l ,2 ,3 道挑棚 “一梁四 柱” 和第l 排木垛。 第2 次掘进施工工艺①一⑧道工序与初次掘 进相同,第⑨道工序开始为每向前推进3 0 m 后, 退综掘机铲底至4 .2 m 高一⑩打帮部主支护的下部 ◆- “◆- ●◆t _ ‘◆■H ◆m ●_ u 2 排锚杆一⑩拉线施工第4 ,5 道挑棚 “一梁四 柱” 和第2 排木垛。 4 经验及建议 由于超大采高综采面切眼跨度大、高度高,超 过该矿有史以来所有综采面的宽度和高度,无成熟 的支护借鉴经验。因此,该矿在探索其支护方式 时,将“一梁四柱”中居中位置的一柱改为 西1 8 0 m m x 4 4 0 0 m m 木点柱 原来该矿使用的“一 梁四柱”全部为单体 ,其他“三柱”为D W 4 5 单 体液压支柱。通过实践表明,“一柱” 木点柱 对于该超大断面切眼大面积顶板来压时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强支撑作用,其受力超过了同梁上的其他 “三柱”单体液压支柱。 分析认为,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D W 4 5 单体液压支柱与巷道顶、底板接触面积小, 尤其是底板,虽然在支柱底端穿了铁鞋,但受力仍 然不均匀,顶板压力大时,支柱容易插入底板,对 顶板支护呈“让劲”状态;由于D W 4 5 单体液压 支柱自身密封原因,部分支柱存在卸压,尤其是顶 板压力大时,卸压现象更严重,且不容易被肉眼看 见。因此,实践证明超大断面切眼的挑棚支护要坚 持单体液压支柱和木点柱配合使用,该超大断面切 眼支护“一梁四柱”中布置l 根木点柱,虽然支 护效果较好,但从受力结构上分析,“一梁四柱” 上的顶梁分布不够平衡,建议今后“一梁四柱” 改为“两柱”单体液压支柱,“两柱”木点柱,且 间隔均匀布置。 5 结论 超大采高综采面切眼采取的“锚网索加挑棚 和木垛联合支护技术”,支护设计科学合理,施工 质量可靠,有效地控制了大跨度、大高度切眼顶板 及两帮的变形,从切眼初次掘进到工作面综采设备 安装结束,顶板及两帮均未出现离层、片帮、掉渣 现象。锚网索加挑棚和木垛联合支护技术完全满足 了安全生产的需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 合,支护取得了成功。 [ 责任编辑王兴库] 迥订阅欢迥赙褊欢趔熏登广告 0 1 0 8 4 2 6 2 7 2 8 传真 0 1 0 8 4 2 6 2 7 2 8 } ● 电子信箱M K K C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n e t .c n ; ; _ ◆Ⅲ_ p ◆.,◆.十◆I _ ◆_ - ◆_ - .。◆_ - ◆m ◆_ .◆“◆m m ◆‘- ◆十◆蛳。p ◆._ I , 6 1 气◆一●}●}◆ 万方数据 超大采高综采面开切眼锚网索联合支护超大采高综采面开切眼锚网索联合支护 作者考宏凯, 苏刚, 程晋孝, KAO Hong-kai, SU Gang, CHENG Jin-xiao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第一煤矿,安徽,淮南,232082 刊名 煤矿开采 英文刊名COAL MIN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155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太原理工大学tylgIP,授权号dfe7e89b-ff37-48f7-a3dc-9e5b00c35105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