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煤矿发展史略.pdf
1 9 9 2 年 第 1期 总第 2 6 期 热 作 矿 业 学 院 学 报 J OURNL OF J l OZUO M I Nl NG I NS1 1TUTE .I I 99 2 SⅡm. 6 f 一 , / 台湾煤矿发展史略 薛毅 _薛世孝 三 【 摘要】 本文论述 了我国台湾省的煤炭开发和利用的历史. 阐述煤炭 在 台湾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和作用.提 出发展海块两岸贸易往来晨 解决台湾 煤炭不足的思想. 糕 “ 煤炭, 是工业交通的主要动力来源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燃科.在我国的台湾省, 煤炭是 已探明的二百多种矿藏中储量最丰富的矿产 , 中国第一家采用机器采煤的近代煤矿即在这 里诞生.由于煤炭的开发和利甩, 极大地摊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煤矿业的兴衰直接影 响着台湾的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荣枯.本文拟就台湾煤矿的发展历史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救 一 粗略探讨,遗漏或失当之处在所难免,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 台湾全省面积仅有 3 6 0 0 0平方公里, 占全 国陆地总面积 的约 0 .4 %.台湾现 已探明的矿藏有二百多种, 已开采 的有三十余种, 其中储藏量最多的首推煤炭.据估计, 台湾 垒省煤炭藏量 有 7 亿公吨左右, 但由于大帮分煤层狭窄和深邃, 只有三分之一的储藏量在 经济上有开采价值 .【 l l 这部分有开采 价值的煤 田,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脉西北d j 麓的基隆, 台北、桡园 新竹、苗栗、南投.嘉义等地.若按地理位置, 台湾省 的煤 田可分为北部和 中部两太煤 田区, j E 部煤田区包括基隆 .台北、新竹、竹南 4 个煤区; 中部煤 田区包括南 投、阿里山两个煤区.台湾煤 田的地质时代属第三纪, 由于受环太平洋区第三纪造山运动 的影响, 经过剧烈变动而发生断层,致使煤 田品质脆弱易碎, 与祖国大陆的优良煤田比较不可 同日而语.台湾煤炭的主要品种有低烟煤.亚烟煤,也有少量的褐炭和泥炭. 据史料记载, 台湾煤炭的开发至迟始 于明代.早在 1 7 世纪初西班牙人人侵台湾之时, 就曾经在基隆一带开采煤炭, 并把基隆傲为华南与南 洋群岛贸易的中转站和煤炭供应地, 。 最盛时有满载货物的西班牙商船 2 2 艘同时人港。 【2 1 从 1 6 2 4 年到 1 6 6 2年, 荷兰人逐步 占 维普资讯 第 1期 薛 毅薛世孝 台湾煤矿发展史略 9 5 领了台湾.这一 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贸易和掠夺的需要, 继续在基隆、淡水等地开采 煤炭,并用煤炭 炼铁器 .[ 3 】 到了清代,在 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内部, 一直存在着禁矿与开矿两种主张的争论.康熙 的矿业政策是以禁为主 喜中有开; 雍正则强调禁闭, 乾隆却主张以开为主, 开中有禁 .中央 这种摇摆不定的政策直接影响到台湾地方政府,使地方官员也形成 主禁与主开两派.主禁 派的主要理 由是认为开矿 有伤风水兑脉 , 而龙脉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一邑或一地兴旺之 所系,著开煤窑则伤地脉、坏风水,导致大祸临头.主禁派的另一个理由是开矿 聚集多人。 , 良莠混杂 , 滋事生非 , 势必危及封建秩序的安定和动摇封建统治, 这种顾虑在台湾各级官 绅中有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础厦 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所以, 在清代的前期和后期, 台湾官府 是禁开煤窑 的, 在 淡水厅志 赋役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鸡笼山, ⋯⋯向有仙罚, 实煤窑 也, 土人凿售内地为壅田用, 开挖既甚,恐伤龙脉, 乾隆问已立碑示禁, 淹没失考. 【4 】 尽管官方禁矿’但 由于社会上发展手工业和民用等又很需要煤,所以就出现了禁而不止, 屡开屡禁的现象.在台湾 犯禁私掘者 所在都是. 对于民间开办煤 窑,不仅地方官府反对, 而且台湾地方绅士也十分害怕煤窑工人 聚众闹事 , 兹抗地方.1 8 3 5 年, 淡水同知娄云曾根 据地方绅士的豢报, 明示公告 私掘煤炭者立毙. 嘲 1 9 世纪初。 以英 国为首的新兴的殖民主义者通过海上贸易, 向中国大量烦销鸦片、茶叶 等.长期、凝簧而又遥远的海上运输,使得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在中国寻找一个 燃料补给站 淇 是当时在远洋航运中, 以煤炭做燃料为动力的轮船已逐步取代依靠风力的 帆船.台湾海峡是 中国沿海南北海运的走廊和远东航线 的必经之地, 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台 湾岛不仅是中国面向太平洋的主要门户, 而且地处太平洋西岸东 亚岛弧的中心环节, 军事和 经济地位也很重要.所 以, 在整个 1 9世纪直至清朝被推翻, 荚、美、法、 日曾先后甚至同 时觊觎或侵 占台湾煤 矿. 英国,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 1 9 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州一 口贸易 中’ 包括 印度在内的大英帝国对中国的贸易已经稳固地 占居首要地位.1 8 3 3 年, 在来华的 1 8 9 只商船中有 1 0 7只归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港脚商人所有.它的吨位, 占全部束华船只吨 位的 6 4 %以上.[ 6 】 另外 8 2只则来 自英伦三岛. 】 长期而又频繁的远洋运输,使得英国迫 切需要在太平洋西岸寻找一个中转站和燃料供应地, 而位于台湾岛北端, 面临东海, 既扼台湾 北部之门户, 又盛产煤炭构基隆就成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垂涎三尺, 意欲 占领之地. 1 8 4 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攻破了封建 中国的大门,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中英 南京条约签订后, 英国军舰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 以炮舰外交为后盾, 曾多次在 淡水外洋游戈窥探,企图侵 占基隆煤矿.1 8 4 8 年, 英国海军中将格登来到基隆,亲眼目睹当 地群众正在开掘煤炭.两年后,英 国驻华公使根据格登的调查, 要求取得在台湾的栗煤权, 清 政府 以禁封为由而不准.[ 8 ] 但是,英国侵略者并末死心.5 0年代中期, 在 南京条约和 碰 厦条 约 的修约交涉 中 英、美两国进一步提出在 中国海岸洲岛 开办煤矿的要求;后 来在 天津条约 的修约谈判 中更 明确地提出开办基 隆煤矿 . 维普资讯 9 6 焦 作 矿 业 学 院 学 报 J 9 9 2 年 l 8 6 4年, 福州税务司曾提议 出英 国商人租借开挖台湾煤矿, 台湾淡水税务司亲赴福建, 呈请_人山采堞.此举遭到了台湾保守的地方绅士的强烈反对.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宗干上咨 游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 门后, 总理衙 门当即颁下公约 台北、淡水 、鸡笼山一带,为台境来 龙,灵秀所钟 风脉坎关, 近闻有措海奸民, 讹言山根生有煤炭,难保无偷挖之徒, 一经伤损,于全 台人 民不利,含亟公立禁约, 如遇刨挖者, 即行围捕送官,倘敢抗拒’ 丰 备 杀勿论,或内地及各处商 贩前来,大众协力阻止.若强行开凿, 富者出资, 贫者出力, 亿万人台为一心, 为全台保护山脉, 有不遵者公 议惩罚.此约. [ 9 j 由此可见, 在台湾时至此时仍是主禁派 占上风. 这一时期’荚国来华前船 只越来越多, 而对火轮船的动力燃料一 煤炭 的需求量 日益增 大.当对外轮需用的煤炭主要靠进口, 故称洋煤.洋煤的进 口数量请看下表 f l 0 】 年代 洋供 包括焦煤 人口数量 吨 J 8 6 7年 1 1 3 , 4 3 0 1 S 7 7 1 6 8 , 2 5 J 1 8 8 7拒 3 0 4 , 5 4 2 J 聃 2年 3 9 8 , 2 3 0 } 8 舛 年 4 8 6 , 2 9 5 精子计算 的英 崮人意识到-大量使用从本土远被重弹运来的煤炭是不合算的,就地在中 国特别是在 台湾地区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开采煤矿, 已成为迫不急待的当务之急.为此, 英国 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继续要求在台湾开办煤矿 一方面贝 9 要求清政府降低煤税, 以 保证补给廉价的燃料.正是 由于这 一时翔清政府降低了煤税所 以英 国染指台湾煤矿的活 动才出现了一_个耜对静止的时期. 台湾,是美国船只驶往 中国的必经之地.在 1 9 世纪 5 0年代对台侵略话动中,美国的计 划和行动并不监于英 国.这一时期, 美国对台侵略活动有三个 目标,其 中之一就是 占领煤质 优 良的基建煤矿. l 8 5 2 _ 一 1 8 5 3 年阔,美国永师提督 p e r r y路经台湾, 派人调查基隆的煤矿, 并建议美罾政府攘礅 台湾, 把其做为美国在远东的供煤基地.【 1 1 1 1 8 5 4年, 美国东方舰队司 令贝理于再次访厨 日本时专f 1 派遣阿波特上校率领军舰马其顿号和供立号前往台湾,表面 上以营救航行 中遇难的美 国人为名,实际 目的在于勘察基隆煤 矿, 测绘 台湾海岸地图等. f 1 2 1 t 8 7 6年, 台湾地方政府 在东邻基隆的八斗设立老 Ⅱ 坑煤矿, 正是从美国聘来三名工程师, 安装新式机器, 日产煤炭上百吨膜 基隆煤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机械栗煤的煤矿. 尽管这一时期英、美殖 民主义者对台湾煤矿的侵略活动已十分猖獗胆 是总的看来. 他 们的目的是寻找燃料供应地. 它的本身还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出于资本输出的要求,并未把台 湾煤矿做为投资场所. . 维普资讯 第 1期 薜 毅薜世孝 台湾爆矿发展史略 -9 7 四 1 8 8 4年至 t 8 8 5年的中{ 击战争, 是台湾进入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来一次规模最大、 历时最 久 、战斗最激 烈 的战争.{ 击国侵 略者之 所以看 中台湾, 一个 重要 的原 因就 是 台湾右 丰富而优质的煤炭, 可供过往的珐国军舰和商船使用. 早在 1 8 6 7年, 当时在福州船政厂担 任工程师的法国人 Du p o n t就来到台湾, 调查基隆 一 带的煤场.f 1 3 1 1 8 8 4年 4月 1 3日, { 去国巡洋舰哇尔达号从香港驶抵基隆 以开炮攻击相威 胁, 强行买去了煤炭一千担.【 1 4 】 当年 8 月 2日, { 击国政府命令以孤拔任司令、利 士比任副 司令的远东舰队。 破坏基睦港防御工事蠹市街 并占领附近煤矿 .8 月 4日, 利士比率领兵 舰五艘逼近基隆,企图首先攻 占基隆煤矿, 继而夺取台北, 进而吞并全台.8 月 5日, 台湾守军 在将领刘铭传 的指挥下 胆采用诱敌磕战的战术, 酋战告捷, 大挫敌锋 .法军久攻不克, 便 于 1 0 月 1日兵分两路 , 向基隆、淡水同时进攻.刘铭传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 为了不使淡 水有失, 危及台北 , 当机立 断, 下令基隆守军停止战斗, 并诈 毁矿井, 转移机 器, 烧毁 厂房和 1 5 , 0 0 0吨存煤, 以免 资敌. 在中法战争中, 英、德 美三国始终都在暗中调停.法国最初坚持要 索取战争赔款,继 而转为要求 占领淡水、基隆, 并管理淡水海关和基隆煤矿.只是后来 由于法国大败谅 山, 茹 费理内阁倒台, 法国才不得不放弃这些无理要求, 而以恢复天津条约为满足. 五 中法战争结束后, 清政府于 1 8 8 7年把台湾从府升为省,并任命具有革新思想和实干精 神的原淮军将领刘铭传 为台湾省酋任巡抚.刘铭传上任后, 鉴于台湾的开发、发展和沿海 各省航运业都需要煤炭,决定重振台湾煤炭工业. 当时, 基隆煤矿已由商人张学熙承办年余 , 因亏损严重而退给政府.而此时发展 台湾 采煤业最大的困难乃是缺乏资金.刘铭传为此向清政府请求拨款 ,得到的答复是 以台之 财 供台之用 , 无款可拨 .面对匿难 刘铭传仍认为 煤炭系必需之橱, 不能废弃不办 .1 8 8 7 年初,刘铭传决定官商合办 台湾煤矿, 并筹集资金十二万两,其 中台湾官款两万, 南洋大臣兼 两江总督曾国茎及总理船政大 臣裴荫森各两万, 招募商股六万, 并计划经营煤矿初见戚效后 再广募商股, 收回官本.这一时期, 基隆煤矿由于。 新购机器, 雇用洋匠, 规模稽具, 每 日可出煤 1 0 0吨 .【 1 5 胆 是, 由于矿井距离港日较远, 陆路运输费太贵, 海路则风浪过大,驳船难驶, 修 造铁路叉缺乏资金.无可奈何, 刘铭传只好将基隆煤矿收回官办, 成立煤务局, 任命张士瑜为 总办, 聘请英人玛体荪为会办.这一时期, 由于井下积水过多, 矿井衰老,产量 日减, 亏损 日益 严重,使基隆煤矿蹈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1 8 8 9 年, 为了使基隆煤矿起死回生 铭传大胆提出订立合同交给英商范嘉士承办的建 议.为此,他派侯朴知府张士瑜同范嘉士谈判, 订立 合同 1 1 条, 其主要内容如下 L羹商在台选定两处做为开采煤炭的基地,在那里实行特殊政策, 采取特别作法, 即该矿 三英里内不准民人挖掘, 由英人组织开采.基隆煤矿原有设备归荚商经理, 弼时拨地供修理 维普资讯 r 9 8 焦 作 矿 业 学 院 学 报 l 9 9 2 年 码头和 屯煤 之用 .英 商可以借用太、小铁 路以运煤 . 2 . 英商以十四万 两银子抵偿基隆八斗子煤矿原有设备, 每年 以市场价格的八折供应台 湾当局煤炭一千吨.英商每出口煤一吨应 课赋税一角, 开采期为 2 O 年.即使 2 O年未到,若 该她煤 已挖空 ; 即停业, 不再迁移.2 0 年期满后.该商即行撤退. 3 . 平时, 清政府派兵维持秩序;战时, 中国地方官派员驻矿, 稽查出入, 如有接洽敌煤, 噎 出 照公 议究 .遏有 战争, 英人 即行暂退 , 矿 中屋宇 机器设 备, 由中国地方 官保护 . 4 . 英人若将矿务顶与别国商人接办应 先报中国地方官核准. 合同还规定,矿 中工作人员除了工程师 监 工和伙友之外, 其余均用华工, 不准雇用 外国工人, 中国生徒进矿学习技术应宜优待. 应该说, 这个 合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较和互利.刘铭传专门为此上奏清廷, 明 确指出 若由该英商承办 特官本可以收回, 即以二十年计之, 可尧漏尼百万.关税并车路 运资转可得数十万, 利源既辟, 商务更兴,于地方民生所裨甚巨. ’ [ 1 6 ] J l 议被清廷交 给总理各 国事务衙门处理.总理衙 门认 为, 若将基隆煤矿交给英商经营, 于本地民生殊有妨碍. 必非 民情之所愿.且台地海外孤悬, 基隆实为扼要之区.该处煤矿乃中国 自有之利, 一旦付之外 人 盘 踞一久 俨 同地主, 渐至建盖洋房t 聚族 日众瑶 年满之后, 又将别生枝节. 。 因此未被批 准.此路不通,刘铭传只好一面委派侯补知县党风岗整顿矿务,一面招商承办.在募得商股 3 0万两之后, 刘铬传决定经营基隆煤矿仍用官商合办方式, 其 中官股 占三分之一, 商股 占三 分之二,期限 2 0年.并表明矿务一切事宜’ 由商经营,官不过阈。 .【 1 7 担 是此议不仅遭到清 政府的反对.而且认为支 町 铭传处事专断I 擅 自订约, 给他革职留任处分.结果, 基隆煤矿仍收 归官办 . 1 8 9 2年,第二任台湾巡抚邵友濂根据清政府户部和总理衙 门办矿 有利则开, 无利则止, 若旧矿已竭应 开新矿必须确有把握。 的意见, 索性封闭了官办 的基隆煤矿八斗矿井. 1 8 9 3年活 湾 的民营煤矿 出现 了生机, 开采范围也逐步扩大从 基 隆扩大 到台北 、瑞 芳 顶双溪等地.同年’召 6 友濂批准官商台办基隆煤矿, 筹集 资本二十万两,准备工作似已 将近成 熟周 为大批工人 已经到了矿厂, 开采工作也即将开始了. 。 【 l 8 】 不科,次年爆发的中日 甲午战争又使台湾的采煤业陷入停顿. .. , 、 1 8 9 5年 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簦订了打破丧权辱国纪录的 马关条约 .该条约重 要的一条是 中国将台湾群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 .此后半个世纪间 ,台湾就成 了 日本 的殖 民地. 1 8 9 5 年 9月, 日本殖 民主义者在台湾颁布了 矿工临时规则, 明文规定 除了正在开采 的煤矿之外 一律不准增开新矿.一年以后正式颁布 矿业规则, 开始准许人 民申请开 采.从 t 8 9 7年开始, 日本在台湾实地勘探煤 田, 同时开始侵 占煤矿.由于这一时期台湾煤 矿多系个体经营, 尽管产量逐年增加, 但幅度不大, 1 8 9 7 年煤炭为 1 9 , 2 7 5吨,到了 1 9 0 5 年也 未突破 l O万吨 . 1 9 0 5年, 日本人秋 山义一在基隆田寮港开始机械采煤 .[ 1 9 】 台湾盛产甘蔗, 为了把台 维普资讯 第1期 薛 毅薛世孝 台湾煤 矿发展史喀 湾经济纳人 日本的经济体系之 中, 日本为台湾引进 了高产 的甘蔗新品种,建立了一批新式糖 厂, 从而使制糖业成为台湾当时最主要 的工业部门.由于糖厂的兴建, 加之基隆至高雄的铁 路于 1 9 0 8年通车, 随着需煤量的增加和运输的便利, 台湾的煤矿业也急劂发展.到了 1 9 1 5 年, 煤炭产量已达 3 7 万多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台湾 的采煤业呈现出第一次繁荣期.1 9 1 9 年宜兰铁路 的通车更促进了台湾采煤业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在生产、运糖 、销售方面的激烈竞 争, 经营煤矿的组织纷纷由个体向公司发展 .在 1 9 1 7 年到 1 9 2 0年建立 的公司中, 仅资本在 1 0 0万圆以上 的就有 1 2家, 其中资本最多的是拥有资本 6 O O万圆的台湾炭业株式会社.其欢 是拥有资本 3 5 0 万圆的基隆炭矿株式会杜.这十几家公司分布在基隆 台北、新竹、台中 等地.[2 0 ] --时期, 台湾的煤炭产量逐年上升 1 9 2 1 年因市场煤价猛跌除外 , 1 9 1 9 年的产 量 突破了一百万吨, 1 9 2 8年接近二百万 吨.这些煤炭的 7 5 %左右为公司生产 ,其余为个体 生产.这些煤炭不但满足了台湾工业交通和民用,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销售到华南、 日 本 等地. 从 1 9 2 8 年开始, 由于始则发生了济南惨案, 继则在 1 9 3 1 年发生了 L 、一八 事变, 中国 人 民的反 日情绪 日益高涨, 纷纷抵翩台湾煤炭, 加上世界煤炭市场的不景气.致使台湾的采煤 业开始衰落.尽管台湾生产煤炭的公司成立了。 台湾炭业组台 艄 售煤炭的商人成立了 台 湾炭商组合。 , 协调行动, 但煤炭产销数量始终没有超过 1 9 2 7 年. 从 1 9 3 6年剜 1 9 4 3年, 随着台湾工业化运动的开始和抗 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相继爆 发, 台湾的采,煤业呈现出第二次繁荣期.为了统制台湾煤炭, 保证侵略战争的需要, 日本于 1 9 4 0年成立了 台湾石炭株式会社。 , 统管台湾煤炭业的人,财、物和产、运、销.台湾产 煤无论公司还是个体,必须交给 会社 , 然后由 会社 统一分配.1 9 4 0年和 1 9 4 1 年冶 湾的 煤炭产量均突破了 2 万吨. 从 1 9 4 4年开始, 髓瞽 日 本侵略者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 台湾煤炭也日趋衰落, 1 9 4 4年的 煤炭产量不足二百万吨.以上可以看 出,从 1 8 9 7 年至 1 9 4 4年的 4 8 年 间, 在 日本侵略者掠 夺式的开采政策下, 台湾的煤 产量 由 1 9 ,2 7 5吨增为 1 , 9 1 3 , 9 3 7吨, 4 8 年增加了 9 , 9 2 9 %. 其 中 1 9 4 1 年的产量 2 , 8 5 3 , 8 3 2吨是 t 9 1 7年的 1 4 .8 0 5 %.共掠夺煤炭数于万吨. 七 抗 战胜利后, 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钱昌照立 即派出以矿业 专家许本纯为团长 的台湾工矿事业考察团去台湾,要他们 在最短的对期内, 对台湾工矿事业情况, 了解一个全 面的轮廓, 提出决策性 的意见, 以便确定接管方案, 建立企业机构, 并派遣接管人员. [ 2 1 】 这个 考察 团重点考察 台湾的矿山、 电力 ,机械 ,化工等 十个方面的状况, 选择准备 接办 的企 业.通过实地调查, 考察团认为台湾各主要煤矿破坏严 重,基础不好, 不予接管.于是, 台湾 省属 的台湾工矿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分公司接收了台湾主要 煤矿.为了尽快恢复生产, 台湾 行政长官公署工矿处专门成立了。 台湾省石炭调整委员会 , 负责放贷矿业资金, 鼓励复业增 产.1 9 4 5 年 1 1 月, 台湾各煤矿陆续复工I产量也逐年增加, 1 9 - 8年的总产量已达 1 6 5 万吨, 不仅满足了岛内用煤, 而且远销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维普资讯 l ∞ 焦 作 矿 韭 学 院 学 报 1 9 9 2燕 1 9 4 9 年, 国民党政府j 巍退 台湾,带去 了二百万军民, 并带去了大批工厂.这一时期, 台湾 处在危机四伏、内外交匿I 豹境地.经挤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衰退, 物资匮乏 12 1 欷增, 物价 飞涨.煤矿经营者 因为 子 损纷纷停产, 民营煤矿有一百多家因生产 的煤炭售价不敷成本而 倒闭.[ 2 2 】 束倒闭的也仅 能勉强维持. 进人 5 0年代, 台湾 } 局为了稳定煤 矿生产 l’ 将原来的一 石炭调整委员会- 改为 煤业调节 委员会’ , 实行半管;} j 政 策,采取提高煤炭价格捧措旌, 调整产蛸关系, 并邀请专家 包括外 国 的y 助改进煤炭开牟. 技术和加强科学管理, 从而使台湾的煤炭产量稳步上升.1 9 5 8 年突 破 了 3 0 0万 吨. 到 了 6 0年代, 随j 奇台湾玺济 的起飞, 工业 变通的迅速发展, 煤炭生产也进 一步发 展.1 9 6 4年。台湾的 炭年产量突破 了 5 0 0万吨犬关 .从 1 9 6 9 年开始,由于煤炭开采越 来越深, 困难越来越砻 ; , 加上进口石油价格相对低壤, 故煤炭产基转趋下降, 1 9 7 4 年跌至 2 9 3万吨,1 9 8 3年再肤 至 2 2 4 万 吨.煤炭 自给率不斯下 降, 并由出口转为进 口煤炭. 。 其 自 产煤炭在台湾能源总.需要量中的比重,由 1 9 6 4 年{ } f 静的 6 0 %下降到 目前的 8 %.昝 曲I奔 量亦低, 基奉_上是燃用煤和原料煤, 炼焦煤很少. [ 2 3 】 日1 l c f ,台湾每年都要进12 1 数 。万 呻 摸 ,1 9 8 6 年进口 已 .达7 7 4 万吨这些煤炭的 一半来自 澳太稠亚, 其余来自 美国 、声 菲和加 拿 大等国. 4 】 目前,台湾省 的煤 矿约有 1 5 0 家 , 但月产量越过 1 万吨的仅有两家, 缺 部分规模都 很小, 其 中一半分布 生基 , 三分之一在台北, 其余的在新竹、竹南等地 ,几乎全部亏损, 全靠官方补贴来支撑 这主要是台湾当局认识到, 持煤矿生产 一是 考虑战略物资 自给 , 二是可以制街进 口煤自 l峋 价格,三是可以增加政府税收,四是可以避 失业所造成 的社会问 题. [ 2 5 】 台湾资源贫乏,自. 产煤炭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岛 广月工 .业交通和 民用的需要.而煤 炭不仅在今后几十年内 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占据重要 位 而且还是化工等工业生产中不 可 或 缺的 原 料. 如 何解 央 台 湾 省的 煤炭 供应 问 题 , 这,是海峡 两 岸 . 久 民 共, 关切 的 课 题.当 今世界, 中国是一个举世£ 公认的煤炭大国,1 9 8 9 年自 I9 煤炭产量已突破十亿吨 ,而且不断发 现新的煤田, 品种齐全-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经 卉互补条 , 件优越 .如果海峡两岸能直接 洽谈, 并开展贸易往来, l 湾煤炭不足的问题就 甯 到根.皋的解决 . 注释 【 1 妇訇何保山著 台湾的g 济发展第 1 页 拇译文出版社 1 9 8 1 年版 . 【 2 J 陈碧鹱著 台湾地方豆 , 第 6 9 页, 中目{ 丘会科学出版社 1 9 8 2年版 . 【3 】 诸罗县志 ’ 物产志 己 周宪文编著 台湾经菪 F 史第2 7 , 页 ,台湾开明书店 1 9 8 0 年印行. [ 4 1【 5 】 周宪文编著 台湾毛懈 史第 7 l 页. [ 6 1 x ‘ B‘ Mo r s e T la e h r o n. c l l c ‘ 0 f t c E a s t I n d i a ] o mp a a y t r a d i n gt oC h ina 第 3 4 3 页 ,l 9 2 6年 出版 m汪敬虞著 十九世纪西 疗资本 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珞第 7 3 页’ 人民出版社 I 9 8 3 年葳 . 【 8 】 【 9 ] 【 l l 】 p S l J 书, f 釜 湾经济史第2 7 2 页. 【 1 o 】 扛敬虞搞 中国近什 工业 r史资料j 一辑下册.第 6 6 7页. 维普资讯 第 1期 薛 蓑薛世孝 台湾煤矿震艘史喀 l 0 l 【 】 2 】 踩碧蠖著 台湾地方史第 1 3 9页 . 4 ] 陈碧蠖著 台湾地放第 1 5 9页. 【 I 5 ] 葡f l O 】 , 第 2 7 4页. 【 I 6 J 【 1 7 】 划钻传 刘壮肃公奏议第八巷 . 【 I 8 J 北华捷报1 8 9 3 年 5月 2 6日.转引 自孙筑棠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第 6 0 9 页. 【 】 9 l 局宪文编著 台湾经济史第 7 0 I 页. 1 2 0 ] 觏查复生著 台湾之嚣 秘. 【 2 l J 曹立藏 台湾工矿事业考察 团纪要, 载 回忆国民党政府资越委员会第 2 1 0页 ,中国文史出J 短 社 1 9 8 8年牍. I 2 2 1 台湾省通志第四卷, 矿业籍, 第 8 5 业. 3 】 周上等著 台湾经祷 第 l 8 7 一 l 8 B页,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 1 9 8 0年般. 4 J 详见 台湾经济年鉴0 9 8 4年 第 1 7 8 页. [ 2 5 1 煤矿政策的弭检讨 , 台湾 经济 日报 1 9 8 4 年 6胄 2 8日.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