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194-2000矿用工字钢梯形刚性支架技术条件.pdf
I C s 7 3 .1 0 0 D9 7 各 案号 6 1 2 1 -2 0 0 0 , T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 MT 1 9 4 - 2 0 0 0 矿用工字钢梯形刚性支架技术条件 T e c h n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o f H - s e c t io n s t e e l r ig i d s u p o r t i n l a d d e r - s h a p e u s e d i n c o a l mi n e 2 0 0 0 - 0 1 - 1 8 发布2 0 0 0 - 0 5 - 0 1 实施 国家煤炭 工业局发 布 MT 1 9 4 -2 0 0 0 前言 本标准以国家标准和冶金行业标准中 规定的矿用工字钢力学参数和钢材力学性能作为主要编写 依据, 充分考虑了 矿用- I 立 字钢支架的井下 实际受力情况,并参考了相关的煤炭行业标准、课题鉴定 技术资料和试验检测数据。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 起,代替M T 1 9 4 -1 9 8 9中有关矿用_ [ 字钢梯形刚性支架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煤炭L 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 五 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寇玉昌、 姚社军、杨景贺、王晓东。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负责解释。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 矿用工字钢梯形刚性支架技术条件 T e c h n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o f H- s e c t i o n s t e e l r i g i d s u p o r t i n l a d d e r - s h a p e u s e d i n c o a l mi n e N I T 1 9 4 -2 0 0 0 范围 本标准1 a 定了 矿用工字钢梯形刚 性支架的 技术要 求、试 验方法 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支护煤矿井 下巷道的矿用工字钢梯形刚性支架 以卜 简称支架 。 2 引用标准 卜 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 版时, 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卜 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2 8 2 9 -1 9 8 7 周期检查计 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 B / T 1 5 2 3 9 一 1 9 9 4 孤立批计数抽样 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3 定义和符号 本标准采用 下列定义和符号。 3 . 1 支架接口s u p p o r t j o i n t 支架顶梁和柱腿搭接或连接处的结构件。 3 .2 支点跨距s p a n o f b e a r i n g p o i n t 对支架顶梁、柱腿进行简支梁抗弯试 验时,根据顶梁、 柱腿的长 度所规定的简支梁两支点间的 距离,用 L表示。 3 . 3 承载能力 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支架顶梁、柱腿在规定的支点跨距和加载方式 F 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载荷,用 尸表示。 3 4 接口 抗剪能力s h e a r c a p a c i t y o f s u p p o r t j o i n t 支架接口在规定的加载方式下所能承受的剪切载荷,用O表示 顶梁长度用L表示, 柱腿长 度用L z 表示, 技术要求 一 般技 术要求 ﹄﹄︺八匕J.. ︹j六J月峙月什 4 . 1 . 1 支架组装后,总高度允许偏差士1 5 m m ,总宽度允许偏差士2 0 m m o 4 . 1 . 2 支架组装后,接口部分各构件应相互吻合,不得出现点接触和线接触。 4 . 1 . 3 支架柱腿必须焊接底垫板。底垫板的尺寸可根据型钢的规格及巷道的底板条件确定,但不得 小于1 5 0 m m X 1 5 0 m m X 8 m m . 国家煤炭工业局 2 0 0 0 - 0 1 - 1 8 批准2 0 0 0 - 0 5 - 0 1 实施 I M T 1 9 4 - 2 0 0 0 4 . 2 承载能力 4 .2 . 1 支架项梁和柱腿的承载能力P应不小于表 1中的规定值。 表 1 承载能力 型钢 型 号 型 钢 牌 号 顶梁 柱腿长度 L , L 2 2 1 0 0 L , L 2 2 4 0 02 4 0 0 L , L a 2 7 0 02 7 0 0 L , L 2 3 0 0 0L , L , 多3 0 0 0 9 Q 3 4 51 3 2 . 09 6. 0 7 5 . 46 2 . 1 2 0 M n K1 4 4 . 21 0 4 . 98 2 . 467 . 9 Q 2 7 51 0 7 . 77 8 . 361 . 5 5 0 . 7 1 1 0 Q 3 4 5 2 3 9 . 61 7 4 . 21 3 6 . 91 1 2 . 7 2 0 1 1 n K2 6 1 . 71 9 0 . 31 4 9 . 5 1 2 3 . 1 Q 2 7 5 1 9 5 . 31 4 2 - 01 1 1 . 691 . 9 1 2 Q 3 4 53 0 5 . 22 2 2 . 01 7 4 . 4 1 4 3 . 6 2 0 M n K3 3 3 . 424 2 . 51 9 0 . 5巧 6 . 9 Q 2 7 52 4 8 . 91 8 1 . 0 1 4 2 . 21 1 7 . 1 2 4 H Q 3 4 5 2 4 0 . 21 7 4 . 71 3 7 . 21 1 3 . 0 2 0 M n K2 6 2 . 41 90 . 8 1 4 9. 91 2 3 . 5 Q 2 7 5 1 9 5 . 81 4 2 . 41 1 1 . 9 9 2 . 2 2 8 H Q 3 4 53 0 7 . 2 22 3 . 41 7 5. 51 4 4 . 5 2 0 M n K3 3 5 . 52 4 4 . 01 9 1 . 7巧 7 . 9 Q 2 7 52 5 0 . 41 8 2 . 1 1 4 3 . 11 1 7 . 9 4 . 2 . 2 支架顶梁 和柱腿在承载能力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出 现脆断。 4 . 3 接口抗 剪能力 接口 抗剪能 力Q应不小于表2 中的规定值。 表 2 接口抗剪能力 “}9R }. 9 忿 1 1 1 2 2 4 H2 8 H Q 3 4 54 7 , 0 8 5 . 41 0 8 . 88 5 . 61 0 9 . 5 2 0 M n K4 8 . 48 7. 8 1 1 1 . 98 8. 11 1 2 . 6 Q 2 7 53 7 . 5 6 8 . 08 6 . 76 8 . 28 -1 . 2 5 试验方法 5 . 1 一般技术要求 5 . 1 . 1 将支架放置在平板上组装好, 然后用钢直尺测量其总高度和总宽度。 结果应符合 4 . 1 . 1 的规定。 5 . 1 . 2 支架柱腿的底垫板用 仁 尺测量。结果应符合 4 . 1 . 3的规定。 5 . 1 . 3 接口部分各构件的接触和吻合情况用目视检卉。结果应符合4 . 1 . 2的规定。 5 .2 承载能力 5 . 2 . 1 支架顶梁、柱腿的承载能力采用简支梁抗弯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图 1 所示 M T 1 9 4 - 2 0 0 0 L, LZ I 一支架顶梁 柱腿 ;2 一载荷分配梁 图 1 承载能力试验示意图 5 2 2支点跨距应符合表 3中的规定。 表 3 顶梁 柱腿长 度L , L 2 支点跨距L 2 1 0 0 L , L 2 2 4 0 0 1 5 0 0 2 4 0 0 L , L z 2 7 0 0 1 8 0 0 2 7 0 0 L , L 2 3 0 0 0 2 1 0 0 L , L 2 33 0 0 0 2 4 00 5 .2 . 3 试验过程中,要求连续均匀加载,加载速度应控制在 5 0 0 士5 0 N / s的范围内。当载荷不能上升 时停止试验。记录下压力机测量系统所显示的最大载荷值。试验结果应符合4 . 2 . 1 和4 . 2 . 2 的规定。 5 . 3 接 口抗剪能力试验 5 . 3 . 1 接 口杭剪能 力试骑装 置乃加载方式如 图 2所示 1 一支载平台2 一支架接1 1 ; 3 一传力块4 -固定装置;5 -紧固螺栓 图2抗剪能力试验示意图 注当支架接日的结构不同十图 2所 J. 的支架接日结构时,接 1 抗剪能力试验装置及加载方式由标准起草单位 和负责型式检验的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M T 1 9 4 - 2 0 0 0 5 .3 . 2 试验过程中,要求连续均匀加载, 加载速度应控 制在 5 0 0 士5 0 N / s的范围内。当载荷达到 表 2中的规定值时停1 f 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4 . 3 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 . 1 产品出厂时,应进行出厂检验。 6 .2 凡属 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支架或老支架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支架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式生产时,每2 年进行一次; d 支架停产 1 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用尸对支架质量持有重大异议而要求进行仲裁性检验时; f 国 家质量监督机构 提出型式检l a 要求时。 6 3 检验项 目 支架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 目见表 4 e 表 4 序号检 验 项 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 一般技术要求 4 . 15 . 1J J 2 顶梁承载能力 4 . 25 . 2XJ 3 柱腿承载能力 4 . 25 2 X J 4 接口 抗剪能力 4 . 35 . 3XJ 注 1 .表中 “J”表示该项目为检验项目; 2 .表中 “ x”表示该项目为不检验项目。 6 .4 型式试验由国家或行业授权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负责。 6 .5 组批规则和抽样方案 6 . 5 . 1 组批规则 出厂检验时,每 1 5 0架支架划为 1 批,余数多于8 0架时,单独划为 1 批 6 .5 .2 抽样方案 出厂检验时方案根据 G B / T 1 5 2 3 9确定。抽样方案及有关数据见表 5 0 型式检验时的抽样方案根据G B 2 8 2 9 确定。抽样方案及有关数据见表6 0 表 5 出厂检验抽样方案及有关数据 表 6 型式检验抽样方案及有关数据 检验项目不 合 格 分 类R Q L判别水平抽样方案类型样本量 判定数组「 八, R , ] 一般技术要求C40I一次抽样5t 1 , 2 1 顶梁承载能力 B3 01 1 一次抽样 5[ 0 , 1 1 柱腿承载能力B3 01 1一次抽样5[ 0 , 1 1 接日抗剪能力 A2 01 1 一次抽样 8[ 0 , 1 1 6 . 6 抽样方式 MT 1 9 4 -2 0 0 0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6 7 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时, 各检验项目 全部合格, 则判定型式检验合格。 若有 1项以上 含 1项 不合格, 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