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193-89矿用液压切顶支柱.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 MT 1 9 3一 8 9 矿 用 液 压 切 顶 支 柱 1 主肠内容与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矿用液压切顶支柱的分类、 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供煤矿回采工作面切顶用的、由额定工作阻力6 0 0 k N以上的单根立柱和单根推拉 千斤顶组成的切顶支柱。 2 引用标准 G B 1 9 7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直径 1 - - 3 5 5 m m G B 9 7 9 碳素 钢铸件 分类及技术条件 G B 1 1 8 4 形 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 定 G B 1 8 0 4 公差与 配合 未注公差尺寸的 极限 偏差 G B 2 6 4 9 焊 接接头 机械 性能试 验取样方法 G B 2 6 5 0 焊 接接头冲击试验法 G B 2 6 5 1 焊接接头拉 伸试验法 G B 2 6 5 2 焊接 及堆焊金属拉伸试验法 G B 2 6 5 3 焊 接接头弯曲及压扁 试验法 J B 8 产品标牌 I B 3 3 3 8 液压件回 柱螺旋弹簧 技术条件 Q / Z B 7 4 焊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M T 7 6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 M T 9 4 矿用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的缸径系列 M T 9 6 矿用 液压支 架双伸缩立柱型 式试验规范 M T 9 7 矿用液压支 架千 斤项 型式试 验规范 M T 9 8 液压支 架胶管总成及中间接头组件型式试验规范 M T 1 1 2 矿用单体液压支 柱 M T 1 1 9矿用液压支 架阀类型式试 验规范 M T 1 7 7 矿用液压支架阀类压力、 流量系列 M T 1 7 8 矿用液压支 架阀类连接型式、 尺寸系 列 M T 1 7 9 矿用液压支 架阀类通用 技术条 件 3 . 1 术语 矿用液压切顶支 柱 以下简称 “ 支 柱” 由 单根立柱和单根推拉 千斤顶 以 下简 称 “ 千斤顶, 组成整台支 柱。它 靠液压 传动原理完成支撑顶 板、 推移输送机和立柱的前 移。 习. 2 吕。 3 立 柱由顶盖、底座、油缸、活柱 包括加长杆及装在其上的元部件组成。 千斤顶由油缸、活塞杆、连接零部件及装在其上的元部件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 9 8 9 - 0 3 - 3 1 批准 1 9 8 9 一 0 4 一 0 1 实施 M T 1 9 3一 89 4 产品分类、基本参数 4 . 1 本标准按产品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分为3 类 a . 单伸缩立柱组成的支柱, b . 双伸缩立柱组成的支 柱; c . 具有防倒、 防滑机构的支柱。 4 . 2 单向阀、 安全阀、 操纵阀等元部件可分设在立柱或千斤顶上。 4 . 3 立 柱和千斤顶应各自 设立参数、系列。 .4 型号编制方法 Q巨 工」 口口 修改序号 补充特征代号 立柱额定工作阻力,k N 立柱最大高度,d m 第二特征代号 第一特征代号 ‘ - 一 - - 一 一 - - 一 - 一 - 一 一 -类型代号 4 . 4 . 1 类型 及特征代号用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Z 表示 “ 支 护类”产品,Q 表 示 “ 切顶支 柱” , 第二 特征单伸缩立 柱不 标代号,“ 双伸缩”用S; 防 倒、 防滑类切顶支 柱, 补充特征用F , 立柱的主参 数 用阿 拉伯 数字表示. 修 改序号用加括号的大写汉 语拼音 字母 A 、 B 、 C ⋯ 表示, 用来区 分类型、主参数, 特征代号均相同的不同产品。 4 . 4 . 2 产品型号中不允许以地区或单位名称作为特征代号来区别不同的产品。 二4 . 3 型号示例 Z Q 1 4 八0 0 0 型切顶支柱,表示矿用液压切顶支柱是由高1 . 4 m.额定工作阻力1 0 0 0 k N 的单伸 缩立柱和相应的千斤顶组成。 4 . 5 基本参数 4 . 5 . 1 立 柱和千斤顶的油缸内径应符合M T 9 4 的规定。 4 . 5 . 2 立柱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1 的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1 9 3 一 8 9 4 . 5 . 3 立柱的额定工作阻力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 2 k N 4 . 5 . 4 千斤顶活塞杆行程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 3 注表中括号里的数字不推荐采用。 5 技术要求 5 . 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制造。 5 . 2 原材类、 标准件、密封件、外购件、 外协件,由支 柱制造厂质检部门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5 . 3 一般技术要求 5 . 3 . 1 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与设计规定的材料相符。在不降低产品性能和寿命的条件下, 经设计单位 同意允许代用。 5 . 3 . 2 支柱的基本参数应符合本标准4 . 5 条的规定。立柱的最大高度和千斤顶活塞杆的行程允许偏差 2 0 mm , 5 . 3 . 3 铸钢件质量应符合G B 9 7 9 的规定。立柱的顶盖和底座的材料成分中磷、 硫含量不大于0 . 0 5 . 5 . 3 . 4 锻件不应有夹层、裂纹、褶迭、 结巴等缺陷, 非加工表面允许有因 清除氧化皮而造成的局部缺 陷, 但其外形几 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3 . 5 焊接件应符 合Q / z B 7 4 的规定。 焊缝质 量应满足下 列要求 e . 焊缝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o b 5 0 0 M P a , 延伸率b 5 1 2 Yo , b . 承受液体压力的焊缝应进行耐压试验立 柱油缸焊缝试验压力不低于立柱额定工作液压的2 倍, 其余 焊缝试 验压 力不 低于 该焊 缝承 受额定工作液压的1 . 5 倍。 5 . 3 . 6 高压胶管总成及中间接头应符合M T 9 8 的规定。 5 . 3 . 7 液压件圆 柱螺旋弹簧应符合J B 3 3 3 8 的规定。 5 . 3 . 8 普通螺纹配合采用G B 1 9 7 中的6 片 6 g , 5 . 3 . , 图 样中未注明公差的机加工尺寸,凡属包容和被包容关系者,应符合G B 1 8 0 4 中I T 1 4 级, 非 包容关系者符合上述标准I T1 5 级。 5 . 3 . 1 0 图样中机加工未注形位公差者,应符合G B 1 1 8 4 中C级规定的公差。 5 . 3 . 1 1 零部件电 镀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由于基本金属的缺陷、砂眼以及电 镀工艺过程所导致的 麻点或针 孔, 其直 径应小于。 . 2 m m , 数量应不多 于1 5 点但M Z , 5 . 4 装配技术要求 5 . 4 . 1 所有零件必须经过检查合格,方可进行装配。不得将因保管或运输等原因造成变形、 锈蚀、 碰 伤的零部件用于装配。 MT 1 9 3 一 8 9 5 . 4 .2 甥 应 除 去 零 件 的 毛 刺 、 飞 边 、 铁 屑 。 液 压 元 部 件 内 部 必 须 严 格 清 洗 , 产 品 腔 内 清 洁 度 应 a . 单伸缩立柱每根残留物平均不大于4 0 m g ,其中最高一 根小于5 0 m g 。双伸缩立柱每根残留 物平均不大于6 0 m g ,其中最高一根小于7 0 m g ; b . 千斤顶每根残留物不大于3 0 m g ; c . 安全阀、单向阀、 操纵阀及其他阀件残留物, 每个不大于1 0 m g . 5 . 4 . 3 凡是螺纹连接及图纸中注明需加以保护的精加工表面,均应涂矿用防锈丝扣脂。 5 . 4 . 4 零部件应装配齐全,安装正确, 连接牢固。 5 . 4 . 5 所有外露油孔,装配后均应用塑料帽或塑料堵封严。 5 . 4 二 装配后立 柱顶盖防脱装置应可靠, 且调整灵活, 调整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千斤顶对立柱的上、 下、左、右摆动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5 整台支 柱外观要求 5 . 5 . 1 铸件非加工表面应平整、无飞 边、无氧化皮、无浇口、冒口、铸砂等。 5 . 5 . 2 外露表面,除已进行表面处理者外, 均应涂防锈漆 立柱底座下表面除外 。防锈漆应粘附牢 固。 5 . 5 . 3 外表漆 层应光 亮、 平坦、色 泽均匀一 致, 无裂纹剥落和流痕, 无机械杂 质, 无 修整痕迹。 5 . 5 . ‘ 防锈漆的颜色应目 感舒适、醒目,适应于井下观察。 5 . 5 . 5 电 镀层应均匀、美观。不应有起泡、 起皮、脱落、 锈蚀及树枝状结晶现象。 5 . 5 . 6 焊缝外表应平整,无焊渣及焊接飞溅物。不允许有夹渣、间断、 裂纹等缺陷。 5 . 5 . 7 各种指示标牌应安装正确,位置适当, 牢固可靠。 5 . 6 性能要求 5 . 6 . 1 整台支 柱性能要求 5 . 6 . 1 . 1 操作性能操作方便,各项动作准确、灵活,无涩滞、 别卡和外漏工作液现象。 5 . 6 . 1 . 2 在无背压的状况下,立柱的活塞腔和千斤顶的最低启 动压力不大于3 . 5 M P a , 立柱的活柱腔 最低启动压力不大于7 . 5 M P a , 5 . 6 . 1 . 3 立柱的升降速度和千斤顶的伸缩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柱的初撑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 5 , 5 . 6 . 1 . 4 推拉连接机构调整灵活、到位,活动量符合设计要求。当千斤顶 处于1 1 0 环额定供液压力 时,各零部件不得产生永久变形或破坏。 5 . 6 . 1 . 5 具有防倒、防滑机构的支 柱,在不大于设计给定的角度下, 防倒、 防滑机 构应能保证立柱的 支设位置和正常工作。 5 . 6 . 1 . 6 密封 性能立 柱的活 柱腔、 活塞腔和千 斤顶的 活 塞杆腔、 活塞腔, 分别 处于 低压和高压 密封 状况下,5 m i n 内同温度下其压力不得下降,4h 内 不得渗漏。 5 . 6 . 1 . 7 耐久 性能 二使立柱的顶盖处于附录A1 见附录A 状况, 底座处于附录A3 状况,以立柱的额定工作 阻力循环加载,活 柱有 效行程不少于1 0 0 m , 循 环次 数不 少于2 0 0 0 次, 每 隔5 0 m 活塞腔复试5 . 6 . 1 . 6 应符合要求, b .千 斤顶 的油缸在垂面上处于和立 柱连 接的极限 状况,以额 定供液压力 推、 拉循 环次 数不少于 3 0 0 0 次。 零部 件不得损坏, 接头、 销子等连 接件累 计残余变形 量小于各自 受载长 度的。 . 5 0 5 . 6 . 2 立柱性能要求 5 . 6 . 2 . 1 单伸缩立柱的工作特性 在流量为0 . 0 4 L / m i n 条件下,其工作阻力应不大于额定工作阻力 的1 1 0 ,且不低于额定工作阻力的9 0 0 5 . 6 . 2 . 2 立柱的耐久性能除应满足5 . 6 . 1 . 7 a要求外,在活塞腔有背压的情况下, 对活柱 腔施以 额定供液压力进行降 柱,然后空载升柱, 往复次数不少于2 0 0 0 次,复试5 . 6 . 1 . 6 应符合要求。 5 . 6 . 2 . 3 单伸缩立柱的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NT 193一 8 a .b . 活柱全部外 伸, 活塞腔给以1 2 5 的 额定供 液压力, 限位机 构不得产生永久变形和破坏; 在最大高度时,轴向承受1 5 0 的额定工作阻力,零部件不得产生永久变形和破坏, c . 活柱外伸2 / 3 时,轴向承受2 0 0 的额定工作阻力,活塞、缸体永久变形不大于0 . 5 m m,顶 盖和底座不得破坏,活柱能自由升降 型式检验只做一根, d . 立柱处于最大高度,顶盖和底座分别处于附录A 补充件所示各种受力状态,当外加载荷 为1 1 0 的额定工作阻力时,各零部件不得产生永久变形或破坏,危险断面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屈服 限; e 立柱处于 最大高 度且 承受初撑载荷时, 轴向承受1 5 k N“ m 的冲击功, 冲击二次零部件不得产 生永久变形和破坏 出厂检验可免做。 5 . 6 . 2 . 4 立柱油缸在超载工况下,不得碎裂成块。 一种结构对一种材料只 做一 根试验。 5 . 6 . 2 . 5 双伸缩立 柱应符合M T 9 6 的规定。其中 偏心受载方式按本标准附录A 补充件 执行。 5 . 6 . 3 千斤顶 除应满足本标准5 . 6 . 1 . 7 b 之要求外, 还应符合M T 9 7 的要求。 5 . 6 . 4 阀类应符合M T 1 1 9 , M T 1 7 7 一1 7 9 的要求。其中安全阀溢流量小于3 L / m i n 者, 按MT 1 1 2 执行。 5 . 7 整台支 柱试验合格后,应放尽残存工作液,并作防冻处理。 5 . 8 成套供应范围 二完整的支 柱, b . 专用 工具, c . 备件。 5 二自 发货之日 起三个月 后,用户进行到货验收时,安全阀开启压力允许重新调定后再进行试验。 5 . 1 0 自 制造厂最后一台支 柱发货日 起,一年内 产品确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 时,制造厂应负责无偿为用户进行修理或退换产品 或零部件。 . 试验方法 6 . 1 一般要求 二1 . 1 试 验用的工 作液, 采用M T 7 6 规 定的乳 化油与中 性软水按5 9 5 重量比配制而 成的乳化液。 井下使用时的工作液,乳化油与中 性水的重量比为2 9 8 。 6 . 1 . 2 试验全过程中,工作液的温度应保持在1 0 一 5 0 ,C . 6 . 1 . 3 工 作液应采用0 . 1 2 5 m m 精度的过滤器过滤, 并 设有 磁性过滤装置。 6 . 1 . 4 试验所用的供液系统及试验设备应符合被试样品的设计要求。 6 . 1 . 5 测量情度 6 . 1 . 5 . 1 测量精度等级C 级 6 . 1 . 5 . 2 误差凡 按有关标准校验或比较过的任何测量系统,若它们的系统误差不超过表4 所列极 限方可用于试验。 表 4 测量系统允许的系统误差 汉 叮 最等级 C 压力等于或超过2 x 1 0 5 P a ,表压士2 . 5 温度,K 士2 . 0 注给出的百分数极限范围是属于被测值的,而不是试验的最大或测量系统的最大读数值。 6 . 1 . 5 . 9 直读式压力计精度为1 . 5 级,压力计量程应为试脸压力的1 4 0 一 2 0 0 . M f 1 9 3 一 甘 9 6 . 1 . 5 . 4 用于试验的仪器、仪表及其他测量工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校对, 其性能与误差应符合有关 标准的规定。 6 . 1 . 5 . 5 试验时,应将试验结果及时进行记录。 二2 外观质量检验 用目 测法按本标准5 . 5 . 1 - 5 . 5 . 7 条检验。 锻件应符合5 . 3 . 4 条要求。 6 . 3 装配质量检验 用目 侧法按本 标准5 . 4 . 1 一 5 . 4 . 6 条检验。 其中顶 盖调整角 度、 千斤顶摆动角 度用角 度尺和直尺量 测。 6 . 4 焊缝质量检验 6 . 4 . 1 目 测检查全部焊 缝。其外部缺陷不得超过Q/ Z B 7 4 规定的允许范围,必要时可用1 0 倍放大镜。 二4 . 2 按G B 2 6 4 9 一 2 6 5 3 的规定, 作焊接工艺 评 定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本 标准5 . 3 . 5 8 的规 定。 二4 . 3 按本标准5 . 3 . 5 b 的规定对承受液体压力的焊缝进行耐压试验, 当 压力增至规定值时保压5 m i n , 然后降至 额定压力,并用 手锤在焊缝附近轻敲检查, 不得有渗漏。 6 . 5 清洁度检验 将被检零部件用油或乳化液清洗2 次,再用相当 于0 . 1 2 5 m m 精度的滤网过沁清洗液, 然后将网上 残留 物烘千并称取重量,应符合本标准5 . 4 . 2 条规定。 6 . 6 镀层质量检验 6 . 6 . 1 外观质量检验应在天然 散射光 线或无反射光的白 色 透射 光线下,其光照 度不 低于3 0 0 I x 即相 当于被检表面放在4 0 W日 光灯下5 0 0 m m 处的光照度 ,距被检表面3 0 0 m m,以4 5 “ 方向目 测进行。 如 对所观侧的基点发生争议时,可用3 一5 倍放大 镜鉴别。 6 . 6 . 2 孔隙率 检验用毖纸蘸上化学试荆, 再将滤纸贴到被检镀层的表面上, 然后取下谁纸计算出单位面 积上的孔数。 6 . 7 整台支 柱性能检验项目及方法 如表5 6. 单伸缩立 柱性能检验项目及方法 如表6 表 5 整台支柱性能检脸项目及方法 序号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技 术 要 求 1 操作性能 立柱处于空载工况,使立柱升降和千斤顶推拉立柱, 重复操作不少于3 次 用直尺测取立柱高度,千斤顶活塞杆行程 5 . 6 . 1 . 1 5 . 3 . 2 2 瑕低启动压力 立柱、千斤顶均处于空载工况下逐渐升压,分别侧定 立柱升降时活塞腔和活柱腔千斤顶伸缩时活塞腔和 活塞杆腔的最低起动压力 均在无背压状况下 5 . 6 . 1 . 2 3 支护速度及初撑力测定 在额定供液压力、流f下,按工作面操作顺序操作, 测定并记录各动作的位移时间 立柱升降不少于 1 0 0 c m ,测定次数不少于3 次。侧定立 柱的初律 压力 5 . 6 . 1 . 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N f 192一 89 续表 5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4 推拉连接机构灵活性及 可靠性侧定 按设计要求把千斤顶连接在立柱和中部槽上,测出千 斤顶自由端的活动最.千斤顶和立柱在垂面处于极限 高差的工况下,千斤顶用1 1 0 额定供液压力推、 拉立 柱,反复操作3 次 5 . 6 . 1 . 4 5 防倒、防滑性能测定 将支柱置于能调整倾斜角度的试脸台上,立柱需升至 最大高度, 由5开始, 逐渐加大角度,直到设计给定的 角度,其间每隔5 “ 应推、拉3 次 5 . 6 . 1 . 5 6 密封性能 1 立柱的活柱腔及千斤顶的活塞腔、活塞杆腔, 分别 在 1 MP a 和1 1 0 额定泵压下稳压 5 m i n 2 立柱的活柱升至2 / 3 液压行程,进行轴向加载, 活塞腔分别在1 M P a 和1 1 0 额定工作载荷下稳压 5 mi n 3 立柱和千 斤顶的各腔分别在上述压力下稳压4h 5 . 6 . 1 . 6 7 耐久性试验 1 活柱升至2 / 3 液压行程,顶盖和底座分别处于附 录A1 和A3 受力状态,以顿定工作载荷进行连续循 环加载。加载压力由。 至额定工作压力,然后卸载, 加载速度2 0 - 2 5 m m/ m i n 2 在千斤顶油赶下加垫块, 使千斤顶和立柱的底座在 垂面上处于极限高差, 立柱撑紧, 以额定压力对千斤顶 的活塞杆腔和活塞腔分别进行循环加载。每5 0 0 次检 查一次外部连接琴部件及短时密封 3 立柱活塞腔给以背压, 活柱腔加以额定供液压力进 行降柱,再空载升柱, 全行程往复试脸 4 上述三 项试脸合格后, 再进行操作性能、密封性能 检验 4h 密封可免试 5 . 6 . 1 . 7 a 5 . 6 . 1 . 7 6 5 . 6 . 2 . 2 5 . 6 . 1 . 1 5 . 6 . 1 . 6 表 6 单伸缩立柱性能 检验项目及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试脸方法 技术要求 工作特性 加载速度和溢流最根据安全阀的通过能力确定。在公 称流t范围内,以慢、中、快速度绘出压力一 流最特 性曲线,每次滋流t大于1 L,全曲线上的最大压力 值和最小压力值应符合规定 5 . 6 . 2 . 1 慢速 5 . 6 . 4 2 6 7 M I 1 91一 二 续表 6 序号试脸项目 试脸方法技术要求 2强度试验 1 活柱全部外伸, 活 奉腔内 加压至额定供液压力的 1 2 5 .持续 5 m i n 2 立柱升至.大高度,以额定工作载荷的1 5 0 轴向 外加载,持续5 m i n 3 活柱外伸2 / 3 液压行程,以额定工作载荷的2 0 0 轴向外加载,持续5 m i n 4 立柱升至最大高度,按附录A 补充件所示, 分 别在顶盖、底座的不同部位放置不同尺寸的垫块, 各种位置均以1 1 0 额定工作蛾荷轴向外加载。持续 5 mi n 5 立往升至.大高度,轴向预加颇定初撑载荷,以 1 5 k N . m *f冲击立柱两次 6 上述试验完成后,盆复操作性能 5 . 6 . 2 . 3 a 5 . 6 . 2 . 3 6 5 . 6 . 2 . 3 c 5 . 6 . 2 . 3 d 5 . 6 . 2 . 3 e 5 . 6 . 1 . 1 3缸体姗破试脸 缸体两端封闭,用加压泵逻渐增压,直至破坏,记录 破坏压力 5 . 6 2 . 4 注① 缸体姗破试脸允许用减薄油缸壁厚来降低破坏压力,但破坏压力.低不得小于2 5 0 额定工作压力。 ② 条件不具备时,冲击试脸哲级作。 ③ 凡试制产品或改变设计材料者,均应进行缸体.破试脸。 ; 检验规则 支 柱的检验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脸两种。 分别按表7 检验项目 所规定的内容进行。 出厂检验 7 . 2 . 1 7 . 2 . 2 7 . 2 . 3 每台支 柱及其元部件播经制造厂质f检脸部门 检查合格后方可出 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出 厂检验的抽检项目的样品,从交检合格品中抽取。每次为批f的2 , 但不少于2 件。 产 品 性能 检验 结果应合格。 如其中 某一 项不合 格时, 按抽检数 不合格,或某1 件出现2 项不合格及2 件以上 含2 件出现同一项 不合格品。用户有权拒收。 乒 加 倍 抽 检 该 项 不合格,则该批 。经加倍抽检仍 受检母样产品为 7 . 3 型式检脸 7 . 3 . 1 凡属下列 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鉴定定型或老产品转厂试制, b . 正 式生产后 改变产 品设计, 工艺或材 料而 影响产 品 性能。 c . 产品停产三年以上再次生产, d . 国 家质A监 督机 构提出要求, e . 用户对产品质且有重大异议时。 7 . 3 . 2 型式检验样品的数a为3 台。 7 . 3 . 3 凡属本标准7 . 3 . 1 条规定的型式检验,由国家授权的有关质f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进行。 7 . 3 . 4 型式检验中发现不合格项目 时,允许对该项目 进行复测。如仍不合格时则对该项目加倍抽测, 再不合格时则型式 检验判为不合格。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N f 1 9 3一 二 表 7 检验项目 序号检脸项目 检验类别 , 式}一 1 外观质a 了 切 z 焊缝承压能力检验 侧 O 3 装配质最检验了 O 4 清洁度检脸了 O 5 镀层质量检验丫 O 6 操作性能检验召侧 7 最低启动压力试验 了 O 8 支护速度及初撑力检验 丫 O 9 推拉连接机构灵活性及可靠性 侧 O 1 0 防倒、防滑性能斌 x 1 1 密封性能了 O 1 2 耐久性能 O x 1 3 立柱工作特性 了O 1 4 立柱强度试验了 O 1 5 立柱缸体爆破试验O x 1 6 千斤顶试验 侧 O 1 7 安全阀性能试验0 0 1 9 液控单向阀性能试脸 00 1 9 换向阀性能试验 0 0 2 0 截止阀性能试脸 0 0 2 1 断路阀性能试验 0 0 注① 表中 “ I/”表示该项目为全检。 ② 表中 “ 0”表示该项目为抽检。 ③ 表中 “ x ”表示该项目为不检。 7 . 3 . 5 系列派生产品允许用基型产品型式检验结果取代。基型产品必须是该系列中高度、 额定工作阻 2 6 9 MT 1 9 3 一 99 力最大的产品,且其型式检验结果应能代表该系列中全部产品的考核。 7 . 3 二单独提供的千斤顶及阀类,按各标准规定的型式检验内容进行检验。 .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立柱上应标明起吊位置,严禁直接起吊顶盖。 每台 合格的支 柱应在立 柱和千斤顶上 分别装有统一的产品标牌。 标牌应符合J B 8 的规 定。 标牌内容至少包括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型号、 重量、制造日 期 年、月 等。 获得质量奖的产品,在标牌上应有质量奖等级标志。 立柱和千斤顶应缩至最短,再用8 号铅丝捆牢后分开包装。其他零部件用木箱包装。 随同 产品发运的技术文件 包 括装箱单、 合 格证、 产 品使 用维护说明书和 备用塑 料、 橡胶密封 应用防潮袋包装,并置人包装箱内。 在搬运、装卸车或运输中均应防止零部件脱离丢失, 尽可能保持立柱的直立 状态。运输方式不 8.IM..4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防潮、 防晒、 防腐蚀的仓库内,库房内温度应保持在。 ℃以上。 ,.声0.臼 件..限L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1 9 3一 9 1 E , 附录A 各种加 载方式的垫块位f和 尺寸 补充件 序号 加载方式垫块位置垫块尺寸备注 A1 1 页 盖边缘 集中加载 侧 b 6 0 mm t , 二 柱头直径 L 5 0 0 mm 垫块厚度d 4 0 mm 材料A3 / / / / / [J二 丁1 , / / / / / \ \ 、 / / / / / /一 { 一 / / / / / l 一/ 1l 一 tl b lr es A2 顶盖偏心 加载 { 6 6 0 m m t z 1 / 4 柱头直径 但不小于3 0 m m L5 0 0 mm 垫块厚度d 1 5 m m 垫块厚度应保证顶盖 偏斜角 7“ 材料人3 / { ,户. / / / / / f \ / / / / 一乙 了 于 A3 底座两端 集中加载 于 〔「 缸 二侧 一_ 卜二刘- ‘ 二6 0 mm t成1 0 0 m m L , 底座宽度 垫块厚度d 4 0 m m 材料 A3 ,尸 / / / / / / / / 之 / / / / / / / / 丁 _ {“ 一 } { 一 } b 「 。 2 7 1 MT 199- 99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技术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从新、叶道一。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负责解释。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