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pdf
“ 年月 “ A, 盐度( B 8 C ) 为 D E 5 D E, 流体密度为“ D ; 5 D F/ G H 5。石英硫化物期流体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 “ 5 “ “ A, ( B 8 C ) 为 E; E, 流体密度为“ D “ D I F/ G H 5, 与矽卡岩期相 比, 温度、 盐度和密度明显降低。石榴子石、 石英和方解石的“ ;2 3 2 J值为5 D ; K D 5 K,“ ;2 2值为 D K “ D ; K,“ 0值为L ; 5 KL I K, 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黄铁矿的“ 5 3值为 D K ; D K, 反映出深部岩 浆硫的来源特征。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 其形成可能与印支期岩浆作用有关。 关键词地球化学; 钨矿床; 矽卡岩; 流体包裹体; 氢、 氧、 硫同位素; 成矿作用; 南秧田; 滇东南 中图分类号1 ; 9 文献标志码 . “ M , N O B - 0 4 R B ’ U B ’ F X O B ’X 年生,博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H B O 8Y ’ F L\ O B W ;改回日期 “ “ D1 7 E 1 F 0 4 , 1 ;I 0 4 , J 5 4 , 1 ;;“P 6 6 0 R 4 5 L , 4 ;J 1 2 1 5 , , 3 2 , 5 0 L 2 0 , ;M , J J 2 0R 4 5 L , 4 ;8 1 ; - 4 1 5 4 , 1 ;;T 4 U K R 4 5 L , 4 ;6 2 4 - , 1 3 2 4 4 , ; 0 J F 1 K 5 , 3 4 - 4 ; , 0; / 4 ; , 06 1 6 D D; P ; 3 1 ; 7 1 5 , D; ’N 0 ; 4 3 0; “R 1 5 6 0 0; W 5 L , - 1 4 3 0; X ; 7 0 0 J 7 4 3 0; W ; , 3 2 , ; 0; *E D ; 3 2 , ; 0; J 4 D Y ’ “ ’ Y 5 5,波状消光普遍出现;白云母呈长条 状或叶片状,粒径为 Y “’ Y 5 5;黑云母呈鳞片 状或放射状,粒径为 Y “’ Y 5 5,普遍发生绿泥 石化。 第二期为灰白色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 呈岩 株状侵入于第一期岩体中, 出露面积约占该岩体总 面积的三分之一。岩石呈灰白色, 细粒花岗结构, 块 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微斜长石 (’ Z“ Z) 、 更长石 (’ Z““ Z) 、 石英 (’ Z““ Z) 、 黑云母 (’ Z“ Z) 、 白云母 (“ Z“ Z) 等, 副矿物有磷灰石、 榍石、 磁铁矿、 锆石、 金红石等。更长石呈半自形板状, 粒 径 Y “ ’ Y 5 5,W ; [ “ ; 微斜长石呈他形粒 状, 粒径 Y 8 6 8 晶体倍频固体激光器, 激光波长为 A H TI M I Y H TZ T “ Z O I [ O Q F I T J H,R K O “ R N S H “ R R “ P N “ H H TI M I Y H TZ T “ Z O I [ O Q F I T J H S H , T Q J “ N “ N H S H “ R R “ H J “ H H TI M I Y H T Z T “ Z O I [ O Q F I T H TI M I Y H TZ T “ Z O I [ O Q F I T H T I M I Y H T Z T “ Z O I [ O Q F I T “ N H , L H I S “云南省 0 D地质分队G 0 1 9A, 分析精度优于D 3 / E。氧 同位素参考标准为F A C 3 8 8 3 、 F A C 3 8 8 0 3石英标 准, 其“0 69分别为 (0 0 / 0 0D3 / 3 1) E 和 (40 / 9A 为 标 准,记 为 “ NB C ; 9A, 分析精度优于D0 E。氢同位素参考标准 为北大标准水 C 8 3 (“ N B C ; 9AO41 8 / 6 E) 及兰州 标准水 (“ N B C ; 9AO4 6 8 / B C ’ N , 分析 精度优于D3 / E。硫同位素参考标准为F A C 3 8 8 0 8、F A C 3 8 8 0 分别为 (4 3 / 3 D 3 / 0 2) E和 ( / 0 9A值为 4 6 E4 1 E,“0 69B C ; 9A值较低, 为2 / 6 E 8 / 8 E。使用石榴子石C水分馏方程 〔03 3 3 - O 0 / Q 0 3 1 4 4 8 / 6 6 ( * , , 0 1) 〕 和同一样品石 榴子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 计算出了 流体的“0 69水值为8 / 9A值变化范围较大, 为 4 6 0 E4 9 A值为0 2 / 9A值变化 范围较小, 为46 2 E 4 6 E, “0 69B C ; 9A值为 0 9 A/E “J/7“ 0 69水/E 0S T C 0 0 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 4 6 8 R 8 1 “ A B 。 A件黄铁矿样品的 B C D值基本上都为正值, 主 要分布范围为C E “ ; 。 A 讨论和结论 ’ “ 成矿流体性质 矽卡岩期 早期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内主要发育类富液 相和类含子矿物多相流体包裹体, 未见熔融包裹 体, 说明形成石榴子石的流体可能是单一的热水溶 液。根据上述测温结果, 石榴子石内流体包裹体的 均一温度为; ;“A E A F, 主要为E “C A F(图 “) 。石榴子石内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分为低盐度和 中高盐度两部分, 前者的( “ G 6 1 H ) 为I C A J“ ; C K C J, 在 J和; E J时出现明显峰值, 后者的 ( “ G 6 1 H ) 为B C E E I J(图 ) 。流体密度 为K ; A K E E J, 后者的( “ G 6 1 H ) 为B C B E J“C I B I J (图 ) , 流体密度为K K A A B“C K KF, 主要集中在 E K K “ B ; J“ , A, 1 ’ 2) 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表明, 南秧田钨矿床与 国内外众多岩浆成因矽卡岩型矿床相比, 存在一些 共同特点, 但也有一些差异。比如, 典型的岩浆成因 矽卡岩型矿床中普遍存在熔融包裹体、 熔 . 6, * , *;H I J K . 6 , * /;3 D ; D J L . . 6 , * * 0;M ; . N J ; . 6 , * * *;“ I D . 6 , 0 1) , 有的则不含B 0(O . P, * /;Q . . J R . 6 , 0 ) , 或只是某一成矿阶段含 B 0组分, 其他成矿阶段则不含 (H J R L . . 6 , 7/ 第1 卷第1期冯佳睿等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 “ “ ) 。 国外学者利用红外显微技术直接对钨矿床含矿 石英脉内黑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和 测试, 结果发现, 多数钨矿床的黑钨矿中没有含 的包裹体 ( )矽卡岩期早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 一温度为 / 1 1 ) 为8 “ I 4 “ “ J 2 K 4 * . *E “ * . 2 F L 8 M /E “ I . 1 * . E E * 1 . L 2 L I . 1 . . 2 “ O 2 1 “ P Q . 2 L H 4 . * I * * * [ “ 1 J “ I 2 1 “ G HE L F * “ 1 *2 “ 1 “ E J “ I 2 1 “ H . E L F * “ 1 *E “ * . 2 “ / 2 1 “ HN * K 4 2 J . J L . L,N 4 2 ,R 2 4 , . “ I * [ . “ G “ 2 “ G “ H “ I 2 I * H 0 Q ; Q H 4 “ “ 1 * H . E 2 O 1 “ H0 2 Q * Q 9 4 1 2 “ , 4 E F 10 4 1 L, 8 * 2 2 [Y]A _ J 4 F “ * , Y1 * “ ,_ “ * . “ 1 L A U C D J A 2 2 I * 测年 []A矿床地质, B X (U) B D U Q B D T A 程彦博, 毛景文, 谢桂青, 陈懋弘, 赵财胜, 杨宗喜, 赵海杰, 李向前A B C C T A云南个旧老厂Q卡房花岗岩体成因初探 锆石_ Q , F年代学 和岩石地球化学约束 []A地质学报, T S (S S) S W \ T Q S W V U A 程彦博, 毛景文, 谢桂青, 陈懋弘, 杨宗喜A B C C V A与云南个旧超大型 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锆石_ Q , F定年及意义 []A矿床地质, B T (U) B V \ Q U S B A 冯佳睿, 毛景文, 裴荣富, 周振华, 杨宗喜A B C S C A云南瓦渣钨矿区老 君山花岗岩体的 M 9 ,锆石_ Q , F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探讨 []A岩石学报, B D (U) T W X Q T X \ A 冯建忠, 邹世才, 汪东坡, 王学明, 马治国A B C C B A陕西八卦庙金矿脆Q 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及成矿构造的动力学机制 []A中国地质, B V (S) X T Q D D A 胡正国, 钱壮志A S V V W A小秦岭地质构造新认识 []A地质论评, W C (W) B T V Q B V X A 华仁民, 毛景文A S V V V A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A矿床地 质, S T (W) U C C Q U C T A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刘晓东, 陆建平, 林锦富, 姚军明, 戚华文, 张 展适, 顾晟彦A B C C U A华南中、 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 统 []A中国科学 (Y辑) , U U (W) U U X Q U W U A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陆建军A B C C X 2 A论华南地区中生代U次大 TSW 矿床地质 B C S S年 规模成矿作用 []“矿床地质, () ’ “ 华仁民, 李光来, 张文兰, 胡东泉, 陈培荣, 陈卫锋, 王旭东“ ’ “华 南钨和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 []“矿床地质, (’) * “ 黄典豪, 吴澄宇, 何红蓼“ ’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 龄及其意义 []“矿床地质, ’ * (*) ’ * “ 李曙光“ ’ * “华北与扬子陆块的碰撞时代及过程 []“地球科学进 展, () * “ 刘斌, 沈昆“ ’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页“ 刘善宝, 王登红, 陈毓川, 李建康, 应立娟, 许建祥, 曾载淋“ “赣 南崇余犹矿集区不同类型含矿石英中白云母- ./- .年龄及其 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 * “ 刘玉平, 李正祥, 李惠民, 郭利果, 徐伟, 叶霖, 李朝阳, 皮道会“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和锆石/ 0 1年代学 滇东南白垩纪大 规模花岗岩成岩成矿事件 []“岩石学报, * (2) 3 3 “ 卢焕章, 范宏瑞, 倪培, 欧光习, 沈昆, 张文淮“ “流体包裹体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页“ 卢欣祥, 尉向东, 肖庆辉, 李荣社, 杨永成“ ’ “西秦岭发现奥长环 斑花岗岩带 []“地质论评, (2) 2 * 2 “ 卢欣祥, 李明立, 王卫, 于在平, 时永志“ “秦岭造山带的印支 运动及印支期成矿作用 []“矿床地质, (3) 3 * “ 马秀娟“ ’ “大吉山钨矿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见李荫清, 马 秀娟, 魏家秀, 著“流体包裹体在矿床学和岩石学中的应用 [,]“ 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3 2 ’ “ 毛景文, 华仁民, 李晓波“ ’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矿床地质, ’ () ’ “ 毛景文, 谢桂青, 郭春丽, 陈毓川“ “南岭地区大规模钨锡多金属 成矿作用 成矿时限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岩石学报, * (’ ) * * * “ 毛景文, 程彦博, 郭春丽, 杨宗喜, 冯佳睿“ “云南个旧锡矿田